电化学术语.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699729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1.5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化学术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电化学术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电化学术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电化学术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电化学术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化学术语.docx

《电化学术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化学术语.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化学术语.docx

电化学术语

[列表]

电极电势

极化和超电势能斯脱公式电化学双层扩散超电势迁越超电势暂态技术稳态技术交流阻抗技术半导体电化学缓蚀剂金属腐蚀金属钝化

电化学术语

电极电势

electrodepotential

电池中单电极的电势(位),又称半电池电动势,它是电极体系中的电子导电相(如金属)

相对于离子导电相(如电解质溶液)的内电势(位)差(一个物质相内的电势称该相的内电势)。

迄今,人们尚无法直接测量单个电极的电势数值。

从应用角度出发,如果能给出电极电势的相对值,是很有用的。

为此,习惯上采用标准氢电

极的相对平衡电势为零作为参考点,这样给出的电极电势称为氢标电极电势,通常简称电极

电势。

在固体物理等理论研究中,则采用无穷远处真空中电子电位为零作参考点,这样给出

的电极电势就是真空电子标电极电势,氢标电极电势较真空电子标电极电势的值负4.5±.2

伏。

电极体系处于热力学标准状态下(离子和其他物质活度都是1)的电极电势称为标准电极

电势•°处于热力学标准状态下的氢电极称标准氢电极,规定它的电极电势在任何温度下都

为零。

参考文献中收集有丰富的、比较可靠的标准电极电势数据。

非标准状态下(活度不是

1)电极电势与物质浓度的关系可用能斯脱公式表示。

任何电极上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所以标准电极电势被广泛用来判断氧化还原反应发

生的可能性和反应可能进行的程度(平衡常数)。

电极电势越正(+),则氧化还原对的氧化态的

氧化能力越强;电极电势越负(-),氧化还原对还原态的还原能力越强。

正因为标准电极电势十分有用,所以即便有些氧化还原体系组成的电极是不可逆的,为了便于相互比较,标准电

极电势表中也列有它们的平衡电势数据,这是从化学势数据计算得出的。

参考书目

G.Milazzo,S.CaroliandV.K.Sharma,TablesofStandardElectrodePotential,JohnWiley&Sons,NewYork,1978.

吴浩青

jihuahechaodianshi

极化和超电势

polarizationandoverpotential

电极电势(位)•’偏离了没有净电流通过时的电势的现象在电化学里统称极化。

对于单

一电极,若有电流通过时,电极电势为•’,无电流通过时的电极电势即电极的平衡电势-',

令…,则电流通过时,[kg1]电极电势的变化…称超电势。

极化和超电势是两个互相关联的概念,极化是对任意电极而言的,超电势是对平衡电势已知的单一电极而言的,但习惯

上两者往往是混用的。

极化规律对单一电极来说,当电极上有正电流通过时,电流从电极金属流向溶液,电极金属-溶液界面上必伴随有氧化反应,此时电极称为阳极,超电势…必有正值;当电极上有负电流通过时,电流从溶液流向电极金属,电极金属-溶液界面上必伴随有还原反应,此时电极

称为阴极,超电势必有负值。

反之,当为正值时,电极上只能发生氧化反应;当为负值时,电极上只能发生还原反应。

上述极化规律对于每个电极反应都适用。

多重

电极)。

电极上实际无净反应;只有在一定超

,代表反应推动力。

极化规律说明推动

对于电极上存在多个电极反应的多重电极,电极的电势代表电极上多个电极反应超电势的总效应(见

电极电势表示电极所处的状态,在平衡电极电势下,

电势下,该反应才有可能以一定速率向一定方向进行力和反应方向的一致性。

极化规律说明极化电势(超电压)和电流关系的总趋向,关于极化电势与电流的具体关系,则必须通过实际测量才能确定,这就是极化曲线,或称伏安曲线,即电势与电流的关系曲线。

图中

应,故物质的吸附直接影响电化学双层的电容或电极金属的表面张力,而电容和液体金属的

表面张力是可以精确测量的。

与理想可极化电极相对应的是理想不极化电极,就是交换电流

密度很大的可逆电极,常用来作电势测量的参比电极。

超电势的种类按产生的原因可分为下列三种:

①迁越超电势,电荷迁越电极金属-溶液相

界面所需的超电势;②扩散超电势,由于电活性物种扩散速率较慢,使电极界面的浓度与溶液

本体的浓度有差别而引起的超电势;③反应超电势,由于电极界面伴随的化学反应速率缓慢,

使活性物种在电极界面的浓度与溶液本体浓度有差别而产生的超电势。

扩散超电势和反应超

电势统称为浓差极化。

杨文治

Nengsituogongshi

能斯脱公式

Nernstequation

表示电池电动势和参与电池反应的各种物质的性质、浓度以及外界条件(温度、压力等)的关系式。

对任一自发可逆电池,可从热力学导出该电池的电动势•’为:

[758-01]二I此式由W.H.能斯脱在1889年从热力学导出。

式中-'

为电池的标准电动势,即参与电池反应物质的活度均为1时电池的平衡电势或电动势;•

[kg1]为连乘符号;「和■•:

分别为电池反应式中反应物一边和生成物一边的各种物质的活度,

当参与反应的物质是气态时,则以逸度’代替活度,在气体压力较低时,可用气体的压力代

替逸度;「和-:

为电池反应式中各种物质前的计算系数。

为电池反应中电子转移数;•’为

法拉第常数;「为气体常数「为热力学温度。

例如电池Pt|H(气,)|HCI(「)|AgCI|Ag(固)(为压力;一为活度)的反应式为:

H+2AgCI>2HCI+2Ag由于Ag和AgCl为纯固相,它们的活度应为1,因此,

運=黑血警一

[758-03],,h'由于电池的电势是它的两个电极电势之差,得出:

比胡+斛咒(严费

[758-04]-式中」为标准平衡电极电势(或标准电极电

势),即参与电极反应物质的活度均为[kg1]1的电极电势,例如Zn|Zn[sb22「()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Zn>Zn[sb22「+2e其电极平衡电势为:

“_丄氏丁1土

^Zn|Zn2+=++丽'皿皿,

[758-05]

吴浩青

dianhuaxueshuangceng

电化学双层

electrochemicaldoublelayer

当电极与溶液接触时,由于荷电质点(电子或离子)在两相之间转移,或是通过外电路向电极界面两侧充电,都会在两相中分别引起过剩电荷。

这些过剩电荷分布在界面两侧的薄层中,就形成了电化学双层,简称双层。

离子的界面吸附和偶极分子的定向排列也能引起电荷的分离和有序分布,引起界面一侧薄

层溶液中出现双层。

若电极由良电子导体组成,则电极中的过剩电荷全部紧贴地分布在界面

上,而电极内部各点电位相等。

然而,除非电解质溶液浓度很大(摩尔/升),否则溶液

中离子过剩电荷的分布往往具有一定的分散性。

因此,在最常见的情况下,电化学双层包括

两个相互串联的组成部分:

1由于水化离子具有一定半径,而且在电极的金属表面上往往覆盖有一层或多或少定向排

列的溶剂分子,因此,离子过剩电荷距电极表面的距离不能小于某一数值()。

在,=0(由金

属表面算起)到=[kgl]的薄层中不存在离子电荷。

这一层称为电化学双层的紧密部分”或

紧密层”或亥姆霍兹层”。

处常称为外亥姆霍兹平面”。

2在,>的区域内,由于存在与电极表面过剩电荷符号相反的离子电荷,前者引起的电

场受到后者的屏蔽而引起电场强度的迅速衰减,直至趋近于零。

这一层称为电化学双层的分

散部分”或’分散层”。

298K时-•型电解质溶液中分散层的有效厚度为

严-

[149-01]厘米,式中’为电解质浓度;为离子价数。

电极与溶液间的电势差可分为两部分:

紧密层中的电势差和分散层中的电势差。

与此相应,

电极界面的微分电容也包括两部分:

紧密层电容和分散层电容。

处理电化学双层中的分散层时所用的基本公式和数学方法与处理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氛基

本相同,但由于在平面电极表面上只需要考虑电场和电荷的一维分布,比较简单一些。

电化学双层中紧密层的处理则困难得多,主要是难以估计这一层的结构与介电常数。

如前

所述,这一层中主要包括两类溶剂分子:

电极表面上和离子电荷周围的溶剂分子。

由于紧密

层中的局部电场强度可高达10〜10伏/厘米,偶极分子能高度有序地定向排列而导致出现

介电饱和与介电常数显著降低。

据估计,电极表面上第一层水分子的介电常数可降至5〜6,

而正离子周围水化层的介电常数约为40。

因此,紧密层的电容值主要由第一层水分子决定

而与溶液中水化正离子的大小及荷电数关系不大。

#曰若疋

以上有关电化学双层的模型和理论均只考虑了离子的电荷性质而未涉及其化学本性。

溶液中的离子或其他粒子与金属表面之间有更深刻的相互作用,或是溶液中某些粒子受到溶

液中其他组分的强烈排斥,则这些粒子有可能突入电化学双层的紧密部分,并部分排除电极

表面上的第一层溶剂分子。

此时紧密层的结构及其电性质将发生重大变化。

S和除F外的卤素负离子等与荷正电及基本上不荷电的多种金属表面之间均有超过库仑引力的相互作用,它们能比水化正离子更接近电极表面,使紧密层电容显著增大,称离子

的特性吸附。

按此方式吸附在电极界面上的负离子所处的平面常称为内亥姆霍兹平面”。

在电化学体系中常采用的表面活性物质大都在分子中同时包括亲水的极性基团(羟基、氨

基、巯基等)与疏水的烃链,其中疏水部分因受到溶剂分子间氢键和离子间电场的排斥而倾向于吸附在界面(如电极丨溶液和气丨液界面)上。

当介电常数较小的疏水部分排斥了金属

表面的水分子后,电极电容值往往大幅度地减小。

但是,这类吸附现象只能在一定电极电势

范围内发生。

当紧密层中的电场强度足够大时,疏水部分又会因受到表面电场的排斥而重新

被水分子取代,即发生表面活性粒子自电极界面上脱附。

对于铁等过渡金属,由于它们的d

电子轨道空缺,有机分子的吸附往往取向相反,即极性基团面向金属表面,疏水部分面向溶

液,使金属表面具有疏水性。

这种现象对于防止金属腐蚀有实用意义。

查全性

kuosanchaodianshi

扩散超电势

diffusionoverpotential

由于电活性物种的扩散速度缓慢,使电极附近溶液的浓度与溶液本体的浓度不同而引起的超电势。

物质在液相中的传递有三种形式:

①迁移,这是电场引起的带电物种的传递过程,通过在电解液中加入过量的非电极活性的无关电解质”,电极活

性物质的迁移可以得到抑制;②对流,这是溶液本身的流动引起的物质传递过程,对流过程可利用转盘电极精确控制(见稳态技术);③扩散,这是溶液中存在浓差而引起的物质传递过程,是这里要讨论的主题。

对于电极反应,现考虑Ag(的电沉积过程:

Ag(+e>Ag⑴它的迁越步骤交换速率很快,即交换电流密度z

很大,故要求的推动力很小,因此迁越超电势,一-0。

在过量的无关电解质”存在的

条件下,电极的电流完全靠Ag(的扩散步骤来支持(图1[Ag的电沉积示意

金属

有效扩散层电解液本体

|(过鼠酸性介质KNCh)

「Ag*—Ag+|——Agr一

/NOj—NOa]—NO5―一

class二image〉),即决定于Ag(到达金属相表面的扩散通量

根据法拉第电解定律和斐克第一定律(见扩散),可得下式:

+=-^―

[638-07]「1⑵式

(2)的负号表示还原电流有负值,‘

为扩散系数,•为法拉第常数。

为了找出界面的浓度梯度■-厂,W.H.能斯脱于1904年提出了一个近似的假设,即在电极的液相界面上存在着有效扩散层,它的厚度为•(约10〜100微米)。

在该层的内部,浓度梯度是线性的(图2[电极界面有效扩散

 

层]图2电扱界面有效扩散层);在该层之外,Ag(的浓度

与溶液本体浓度L'b一样。

能斯脱的上述模型虽与实际不尽相符,但使问题的处理大为简化,且所得结果与比较严格的处理相差不大。

这样,式

(2)可简化为:

当上述电极极化增大时,电流增加使金属表面Ag(的沉积加速,最终1S将降到零,产生极限电流。

此时有效扩散层中的浓度梯度达到最大,-■■已不再能增加,使电流

达到极限值(图3[扩散超电势与电流的关

 

图3扩厳施电势与电涼的关杀

=-FDM

(4)由于Ag(电沉积的迁越过程中很大,可认为是

)则得:

可逆的,故可以利用能斯脱平衡电势公式来推导扩散步骤的超电势■d:

[639-02]''1(5)此式是上述电积过程的扩散超电势的

表达式,其特征是存在着极限电流极限电流限制了实际的生产过程,但通过搅拌

可以减小有效扩散层厚度•-,增加以强化生产过程。

qianyuechaodianshi

迁越超电势

chargetransferoverpotential

电荷物质迁越金属溶液相界面所需的超电势(见极化和超电势)。

迁越步骤(或称

活化步骤、电荷传递步骤)是电极反应的基本步骤,电与化学反应的相互作用是通过它来实现的。

[巴特勒一福尔默尔极化曲线]

阴极强极化区弱极化区:

阳极强极化区

巴特勒-福尔默尔极化曲线

 

aITot关系曲线

blgZ-^0T关系曲线(半对数极化曲线)

迁越超电势,[xb-CT]匸,(或称活化过电位•电化学极化)对电极电流作图,所得极化曲线,它们之间的关系可用巴特勒一福尔默尔公式表示:

转移数「为法拉第常数;「为气体常数「为热力学温度;0为电极平衡电势下的交换电流密度;,为对称因子,有时也称迁越系数。

在强极化区([xb-CT]二〉100毫伏),对于阳极极化,式

(1)可简化为:

“-1亠rIRT11亠jr

牝T-_瓦而&珀+硼#临'「

[819-02]八1或

b[xb-£T]ci=f+M[kg2]IgJ

(2)这就是塔费尔关系式,通过斜率声可求

,通过截距一可求0。

对阴极极化也同样有塔费尔关系式。

在弱极化区([xb-CT]匚仟(即在平衡电势附近),式

(1)可简化为:

[819-03]“(3)此时与.[xb-CTH-'成线性关

系,[819-04]-’小有电阻的量纲,称迁越电阻[xb-CTb:

■,表示迁越反应的阻力。

[xb-CT]二很小的电极可逆性好,不易极化,平衡电势很易维持,这种电极称理想不极化电极。

相反,「[xb-CT]二很大的电极可逆性不好,很易极化,称理想可极化电极。

杨文治

zantaijishu

暂态技术

transienttechniques

研究暂态电极系统的实验方法和实验数据分析的技术。

扰动处于平衡态的电极系统的暂态

技术称为松弛方法。

表征电极系统的参量(电极电势、电流、浓度分布、电极表面状态等)

明显变化的阶段所处的状态称为暂态。

常用的暂态技术是控制电极电势•'或电极电流按一

定规律变化,同时直接测量或对时间的变化,或间接测量它们对与有关的物理量(如正

弦波角频率)的变化,它们分别称为控制电势法和控制电流法。

控制电势法电势阶跃法暂态实验开始前,电极电势处于开路电势;实验开始时(=0),电极电势突跃至某指定恒定值,,直至实验结束(图1a[各种电极电势波形]

图1各种电极电势波形3电势阶跃法b■方波电势法c单程线

性扫描电勢法d循坏伏安法

)。

实验上也可将电势阶跃法中的电流f经积分器得到流经电极的电量Q。

习惯上将测Q-已关

系称为计时电量法,而将测-关系称为计时电流法。

方波电势法电极电势「在某一指定恒值」持续时间后,突变为另一指定恒值」,持续时间后又突变回」值,如此反复多次(图1b[各种电极电势波形]

87T

ab

ca

图i各种电极电势波形N电势阶跃法b方波电势法C单程线性扫描电势法d循坏伏安法

)即为方波电势法。

线性扫描电势法电极电势•按恒定速率变化,即d7d为常数,也称动电势伏安法,它可以是单程的,称线性扫描电势法(图1c[各种电极电势波形]

图1各种电极电势波形

N电势阶跃法b■方波电势法c单程线

性扫描电势法d循环伏安法

),也可以是来复的,称为循环伏安法或三角波电势法(图1d[各种电极电势波

形]

c

图1各种电极电势波形3电势阶跃法b■方波电势法C单程线性扫描电势法d循坏伏安法

)。

本法常测量丿卫的相对变化关系,称循环伏安图。

伏安图的定量解析比较复杂,往往需采用数值解法。

但伏安图上的峰可以用来鉴别参与电极反应的物质,包括反应中间物,因此动

电势伏安图有电化学谱图之称。

它已成为研究电极反应机理(尤其是复杂电极反应机理)和

电极表面覆盖层的重要工具。

控制电流法电流阶跃法在暂态实验开始以前,电极电流为零;实验开始时,电极电流

由零突跃至某一指定恒值'-,直至实验结束为止(图2a[常用的控制电流波

ffi2常用的控♦(电it波殛

),然后记录思

n电流阶就法b«f电流袪c方波电洸法

d电it換向阶就法上取詠冲电流法

-关系,习惯也称计时电势法。

断电流法在暂态实验开始以前,电极电流为某一指定恒值'■,让电极电势基本上达到

稳态。

实验开始时,电极电流’-突然切断为零。

在电流切断的瞬间,电极的电阻极化(即欧姆

电位降)消失,可使问题简化(图2b[常用的控制电流波

ffl2常用的控制电h电流阶就法b#f电流袪c方波电济法

d电址換向阶JR法上軌脉冲电流法

方波电流法电极电流在某一指定恒值'■持续时间后,突变为另一指定恒值‘-,持续时

间后又突变回’-值,如此反复多次一般'-和'-的数值不相等,厂;在特殊情况下,

控制‘-和'-的数值相等,=,则称为对称方波电流法(图2c[常用的控制电流波

ffl2常用的控制电n电流阶就法b斷电流法c方波电进法

d电it換向阶就法上取脉冲电流法

电流换向阶跃法在暂态实验开始以前,电极电流‘-为零。

实验开始时电极电流突变至某

一指定恒值‘-,持续时间后,突变为另一指定恒值'■(改变电流方向),此后持续到实验结束

图2d[常用的控制电流波

ffl2常用的控制电n电流阶就法b帯电流法c方说电济法

d电址換向阶就法*取脉冲电流法

双脉冲电流法在暂态实验开始以前,电极电流为零。

实验开始时,电极电流’-突跃至某

一指定恒值’-,持续时间后,电极电流突降至另一指定恒值'■(电流方向保持不变),直至实验结束为止。

一般的时间很短(微秒级),‘->'-(图2e[常用的控制电流波

ffl2常用的控制电,电it阶JR法b斷电建进c方浪电流法d电址換向阶朕法*軌脉冲电流法

应用暂态技术提供了比稳态技术更多的信息,用来研究电极过程动力学,测定电极反应

动力学参数和确定电极反应机理,而且还可将测量迁越反应速率常数的上限提高2〜3个数

量级,有可能研究大量快速的电化学反应。

暂态技术对于研究中间态和吸附态存在的电极反

应也特别有利。

暂态技术中测得的一些参量,例如双电层电容、欧姆电阻、由迁越反应速率

常数决定的迁越电阻等,在化学电源、电镀、腐蚀等领域也有指导意义。

参考书目

田昭武著:

《电化学研究方法》,科学出版社,北京,1984。

林仲华

jiaoliuzukangjishu

交流阻抗技术

电化学暂态技术的一种。

常用的是正弦波交流阻抗技术。

控制电极电流(或电极电势)使

按正弦波规律随时间小幅度变化,同时测量作为其响应的电极电势(或电流)随时间的变化

规律。

这一响应经常以直接测得的电极系统的交流阻抗•或导纳.来代替。

电极阻抗一般用

复数表示,即Z=Z-jZ(或-j),虚部常是电容性的,因此Z前用负号。

测量电极阻抗的方法总是围绕解决测量实部和虚部这两个成分或模和相位角。

测量技术交流电桥技术测量仪器见图1[测量交流阻抗的交流电

萨如图(图2[测量电极

电极阻抗Z的模丨Z丨和幅角|由下式计算:

\z\-/x,

[532-02]

阻抗的利萨如图]

),

[532-03]"山1

相敏检测技术测量仪器框图之一见图3[相敏检测测量电极系统交流阻抗的实部和虚部

2(3)=~

[532-04]--二式中'(')(')称为互功率谱;(’)(’)称为自功率

谱。

姆电阻,‘d为电极丨溶液界面双电层微分电容;r-为迁越电阻,:

W[oo]u和’W[oo^[kg1]:

WR和’WR分别代表反应物和产物的扩散阻抗。

阻抗频谱分析从实验得到一系列频率下的电极阻抗后,就要进行阻抗频谱分析,求出电

极过程等效电路上各元件数值,进而计算电极过程的有关参数(如交换电流’-、扩散系数「)和参量(如双电层微分电容■d[kg1]),常用的电极阻抗频谱分析方法有三种:

①电极阻抗的实部.和虚部分别对」(作图,称兰德尔斯图(图5[电极过程的兰德尔斯

-'(通过坐标原点,-'(在

为浓度;[532-51]:

);:

为气体常数;•为绝对温度;「为法拉第常数;为电荷传递反应得失电子数

图5电扱过程的兰篦尔斯图

图]

当无电阻极化时,兰德尔斯图是两条相互平行的直线段,

[kg1][kg1]轴的截距等于;一,两直线的斜率均等于[532-06];1,l:

'

RT/(

②各频率电极阻抗的实部•对虚部•作图得复数平面图,也称奈奎斯特或科尔-科尔图(图

6[

图6电极交流阻抗的复数平面图

)由复数平面图可求

得极化电阻•紬上丫和扩散阻抗[532-07]八…'丄。

半圆顶点b的角频率」B=l/'d'.一,由」B可求得「d。

③阻抗的模对数lgPI和相位角对频率的对数作图,称为博德图。

应用通过电极阻抗频谱和等效电路分析,交流阻抗技术将比其他电化学暂态技术易于给出电极界面和电极过程动力学的各种参数。

这个技术在研究电极界面双电层结构、电极上的

各种吸附行为、半导体电极(例如掺杂浓度、平带电势)和半导体电极的光电转换行为、金属表面钝化膜和电结晶过程以及其他一些电极表面过程等方面都较其他暂态技术优越。

参考书目

田昭武著:

《电化学研究方法》,科学出版社,北京,1984。

林仲华

wentaijishu

稳态技术

steadystatetechniques

研究稳态电极系统的实验方法和实验数据分析的技术。

如果在指定时间范围内,表征电极系统的参量(如电极电势、电流、阻抗、浓度分布、电极表面状态等)基本不变或变化甚微,则这种状态称为稳态。

稳态电极系统的电极电势和电流与时间无关。

稳态技术主要是测量电流与电极电势的关系稳态极化曲线,常米用两种方式:

控制电流法和控制电势法。

控制

电流法是逐步改变电流(可以逐点改变,也可以连续慢速改变),在实验装置上比较简单,但不能用来测量如钝化曲线等出现负斜率(即超电势增加时极化电流反而减小)的极化曲线。

控制电势法则不受此限制,但需要采用恒电势仪以控制电极电势,并使电极电势逐点(或者以足够慢的速度)连续改变(称为电极电势扫描)。

在电化学技术中,若电极相对于电解质溶液保持静止不动,称静止电极技术;若电极和电解质溶液相对运动,称流体动力学技术。

旋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