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历史学基础模拟题及答案解析79.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698227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历史学基础模拟题及答案解析79.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考研历史学基础模拟题及答案解析79.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考研历史学基础模拟题及答案解析79.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考研历史学基础模拟题及答案解析79.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考研历史学基础模拟题及答案解析79.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考研历史学基础模拟题及答案解析79.docx

《考研历史学基础模拟题及答案解析7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历史学基础模拟题及答案解析79.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考研历史学基础模拟题及答案解析79.docx

考研历史学基础模拟题及答案解析79

考研历史学基础模拟题及答案解析79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1题:

汉武帝时期设立的司隶校尉所掌纠的范围不包括()。

A.三公

B.三河

C.三辅

D.弘农七郡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司隶校尉于汉武帝征和四年设立,置于京师所在地,他掌管纠除三公之外的百官,包括京兆、冯翊、扶风在内的三辅,包括河东、河内、河南在内的三河,还有弘农七郡。

“无所不纠,唯不察三公”。

第2题:

晚清时期下列武装力量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湘军、淮军、练军、新军

B.淮军、湘军、练军、新军

C.练军、湘军、淮军、新军

D.湘军、练军、淮军、新军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第3题:

民国前期的国会政治结束于()。

A.皖系军阀执政时期

B.直系军阀执政时期

C.临时执政府执政时期

D.奉系军阀执政时期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第4题:

“元枯更化”发生在哪位皇帝在位时期?

()

A.宋神宗

B.宋理宗

C.宋哲宗

D.宋光宗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元丰八年(1085年)神宗去世,其子哲宗即位,改元元祐。

时哲宗年仅十岁,由其祖母高太后临朝听政,重用保守派代表人物司马光、文彦博等。

除教育和科举的部分改革内容外,其他新法全部被废除,变法派官员或被贬官或遭流放,王安石变法最终失败。

这在历史上称作“元禧更化”。

第5题:

康熙二十三年,康熙正式批准在台湾设置地方军政机构,设台湾府,下辖三县分别是()。

A.凤山、诸罗、台湾

B.基隆、台南、凤山

C.淡水、台北、基隆

D.台南、台北、诸罗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康熙二十三年,康熙帝在台湾设一府三县即台湾府和台湾、风山、诸罗三县,隶于福建省。

并在台湾没总兵一员,没兵八千,在澎湖设副将一员,驻兵二千。

康熙帝收复台湾,完成台湾和火陆之间的政治统一,大大促进了以后台湾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

第6题:

托勒密时代马涅托写的著作是()。

A.《上古埃及年代记》

B.《埃及史》

C.《帕勒摩石碑》

D.《古代埃及文献》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马涅托是出生于托勒密一世和二世时代的一位僧侣和著名的学者,他写了8部重要著作,特别是他搜集文献和口头传说的史料,写作了《埃及史》,使他成为古代埃及第一位伟大的历史学家和“埃及史之父”,在古典史学发展史占有重要地位。

第7题:

1898年美西战争结束后,交战双方签订了

A.华盛顿和约

B.巴黎和约

C.旧金山和约

D.桑洪条约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第8题:

《自由引导人民》反映的历史事件和艺术特点分别是()。

A.法国二月革命,现实主义

B.法国七月革命,浪漫主义

C.巴黎公社起义,古典主义

D.法国二月革命,浪漫主义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自由引导人民》又名《1830年7月27日》,这幅作品的创作背景是1830年法国的“七月革命”,是德拉克罗瓦最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之一。

画家以奔放的热情歌颂了这次工人、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参加的革命运动。

第9题:

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相比,元代的民族融合具有新的特点,包括:

①在全国统一的基础上得以加强②一些少数民族的自身特点逐渐消失,被称为汉人③外族迁入,与国内民族融合为新的民族④统治者实施了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第10题:

下列君主中大力扶持佛教的是()

A.北魏太武帝

B.梁武帝

C.唐武宗

D.北周武帝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题属于考试大纲“中国古代史”第五章“魏晋南北朝”中的内容。

涉及的是大力支持佛教的君主。

选项中的君主,都有一个“武”字。

其中的三位(北魏太武帝、唐武宗、北周武帝)都是反佛教的,史称“三武灭佛”。

唯有梁武帝,是极其虔诚的佛教徒。

南朝四个朝代(宋、齐、梁、陈)的统治时间都极短,政治黑暗,战乱不已。

统治者醉生梦死,大力推行佛教,梁武帝最为突出,三次舍身同泰寺,群臣又聚钱把他赎出,后来他在侯景之乱中被饿死。

所以应该选B。

关于本选择题,有两种答法。

一是直奔主题,选择“梁武帝”。

因为在中国历史上,他是出了名的佛教支持者,他三次舍身同泰寺广为人知。

二是采用排除法,“三武(北魏太武帝、唐武宗、北周武帝)灭佛”也是极其著名的历史事件。

所以,我们对本题的理解,可以是考大力扶持佛教的君主梁武帝;也可以是考“三武灭佛”的。

其问的区别只是设问的不同而已(例如:

下列君主中,不属于“三武灭佛”的是)。

第11题:

法国大革命中.颁布全面限价法案的政治派别是()。

A.吉伦特派

B.雅各宾派

C.斐扬派

D.平等派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从1793年秋,由雅各宾派的罗伯斯庇尔、圣茹斯特等12人组成救国委员会,在国民公众的支持下,集中权力,断然推行恐怖统治。

在经济方面实行经济统制,其中包括颁行全面限价法。

第12题:

从1953年起,国家对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利润采取“四马分肥”的分配形式,“四马”指

A.国家税收、职工福利、企业公积金、资本家股息红利

B.国家公债、职工福利、企业公积金、资本家股息红利

C.国家税收、国家公债、职工福利、资本家股息红利

D.国家税收、国家公债、职工工资、企业公积金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第13题:

中古西班牙骑士文学的代表作品是()

A.《奥迦生与尼古莱特》

B.《贝奥武甫》

C.《熙德之歌》

D.《尼伯龙根之歌》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第14题:

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军伤亡人数最多的战役是()

A.虎门之战

B.镇江之战

C.乍浦之战

D.广州之战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第15题:

地理大发现后,影响欧亚大陆居民生活的美洲农产品有

A.花生、亚麻、玉米等

B.西红柿、玉米、胡椒等

C.花生、马铃薯、胡椒等

D.马铃薯、西红柿、玉米等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第16题:

20世纪20~30年代桑地诺领导的抗美游击战争发生在

A.洪都拉斯

B.尼加拉瓜

C.危地马拉

D.厄瓜多尔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第17题:

20世纪的法兰克福学派属于()。

A.存在主义

B.结构主义

C.西方马克思主义

D.解构主义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第18题:

元代“也里可温”一词所指为()。

A.基督教

B.摩尼教

C.伊斯兰教

D.犹太教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第19题:

俄国历史上著名的“流血星期日”发生在哪一年?

()

A.1905年

B.1914年

C.1915年

D.1917年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1905年1月22日(俄历1月9日)是星期日,14万工人举着圣幡、圣像和沙皇的肖像,前往冬宫向沙皇呈递请愿书。

结果遭到沙皇军警的野蛮枪杀,1000多人被打死,几千人受伤,制造了“流血星期日"事件。

第20题:

18世纪从事大西洋黑人奴隶贸易规模最大的国家是()

A.西班牙

B.法国

C.荷兰

D.英国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本题考的是欧洲的殖民扩张和奴隶贸易,属于“世界近现代史”第二章“资本主义的确立与发展”的“殖民扩张及其后果”的内容。

早期的殖民扩张,葡萄牙和西班牙是主要国家。

到了18世纪,英法在海上争霸,英国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所以,18世纪从事大西洋黑人奴隶贸易规模最大的国家是英国。

二、名词解释

第21题:

平等派______

 

参考答案:

平等派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激进民主派。

平等派运动是第一次内战结束后兴起的小资产阶级运动,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约翰.李尔本。

围绕着国家政权形式和普选权问题,平等派与独立派之间展开激烈的斗争。

但遭到独立派军官的严厉镇压,平等派运动被暂时平息。

后来,平等派分裂为许多小的派别,逐渐衰落。

详细解答:

第22题:

癸卯学制_______

 

参考答案:

1904年,清政府颁布张之洞和张百熙制定的《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

该章程不仅制定了从蒙养院、初等小学、高等小学、中学堂、高等学堂、大学堂直至通儒院的普通教育体制,还制定了初级师范学堂到优级师范学堂的师范教育体系,以及从初等农工商实业学堂、中等农工商实业学堂到高等农工商实业学堂的实业教育体系。

这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学堂类型比较齐全、体制比较完备的学校体系初步建立起来了。

癸卯学制施行至1911年辛亥革命止。

详细解答:

第23题:

南书房_______

 

参考答案:

清朝的内廷机构。

原为康熙帝书房。

康熙十六年(1677)始选翰林等官员入值,称南书房行走,为皇帝的文学侍从,有时秉承皇帝旨意起草诏令,故南书房一度被视为机要机构。

雍正设立军机处后,不再参与国家政务。

详细解答:

本题考的是康熙帝设置的内廷结构,属于“中国古代史”第八章“明清(前期)”“康乾盛世”的内容。

南书房本为康熙帝读书处,后来才选翰林等官员入内当值。

除应制撰写文字外,还秉承皇帝意旨,起草诏令,一度成为发布政令所在。

军机处成立后,南书房各官不再参预机务,专司文词书画等事。

南书房行走官员不限品级,唯原则上须翰林出身。

我们这本复习资料的有关表述是在“军机处”项下:

“康熙时在内阁设立南书房,选调翰林学士入行当班。

雍正年间,因与准噶尔部作战,为紧急处理西北军务,设军机房,后又改称军机处。

”本题相对较难,因为它的出题点较小。

涉及康熙帝的内容极为丰富,而从政治制度的角度来看,南书房的出现,也比明朝的内阁制和清朝的军机处微小得多。

但考生也不应该对此束手无策,只要能知道南书房原是康熙帝的读书处,又能联想到军机处为雍正帝始设,也能答出大概。

第24题:

水门事件______

 

参考答案:

水门事件是美国当代史上的政治丑闻。

在1972年大选中,尼克松竞选班子的一些成员闯入华盛顿水门大厦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办公室安装窃听器时当场被捕。

由于此事,尼克松于1974年8月8日宣布将于次日辞职,从而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辞职的总统。

详细解答:

水门事件是美国历史上最不光彩的政治丑闻事件,其对美国本国历史以及整个国际新闻界都有着长远的影响。

第25题:

蒂博尼哥罗起义_______

 

参考答案:

蒂博尼哥罗起义:

1825年印度尼西亚反对荷兰殖民侵略的武装起义。

由爪哇国王子蒂博尼哥罗领导,建立了复兴伊斯兰教的王国。

1830年蒂博尼哥罗被捕,起义失败。

详细解答:

第26题:

开平矿务局______

 

参考答案:

开平矿务局是清末官督商办的大型新式采煤企业。

为了解决军工生产的原料和燃料供应问题,李鸿章于1878年创办开平矿务局。

1881年,开平煤矿正式投产。

所产煤炭除了供应轮船招商局、天津机器局和北洋海军外,还大批在市场上出售。

为了适应煤产量的不断提高和运输需要,1882年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开始通车,1886年成立了开平铁路公司。

到十九世纪末,总资产已近六百万两,是洋务派所办采矿业中成效最著者。

详细解答:

第27题:

耶稣会_______

 

参考答案:

创建于16世纪上半期。

旨在反对宗教改革,宣扬天主教会的最高权威;在欧洲致力于影响世俗权力,并积极在全世界传播基督教。

明后期进入中国传教。

详细解答:

本题属于“世界近现代史”第一章“16世纪的欧洲”的“宗教改革”的内容。

耶稣会是为反对宗教改革,宣扬天主教会的最高权威而建立的宗教团体。

明后期进入中国传教,著名的耶稣会士有利玛窦、汤若望和南怀仁。

此题目虽属考试大纲中“宗教改革”的内容,但因为耶稣会是反宗教改革的组织,容易为考生在复习时忽略。

不过,话又说回来,关于“耶稣会士与早期西学东渐”在“中国古代史”的第八章“明清(前期)”中倒是有要求的。

需要指出的是,按照惯例,本题考的是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的内容(基本上是中世纪史的内容),而本题按照现行的分期法,应该属于“世界近代史”范畴。

第28题:

双百方针_______

 

参考答案:

双百方针:

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956年由毛泽东正式提出,经中共中央确定的关于科学和文化工作的方针。

1957年后该方针受到严重破坏。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双百方针又得以重新确立贯彻。

详细解答:

三、史料分析题

第29题:

阅读材料并结合背景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第一次革命高潮提出的、我们党过去宣传的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曾是革命和平发展、使小资产阶级逐渐清除其幻想的口号。

现在和平发展和使政权无痛苦地转归苏维埃已不可能,因为政权事实上已经转移到反革命、资产阶级手中。

现在只有彻底消灭反革命资产阶级专政才是正确的口号,只有得到贫苦农民支持的革命,无产阶级才能完成这个任务,完成新高潮的任务。

——摘自《1917年8月俄国社会民主党(布)第六次代表大会关于政治形势的决议》请回答:

1.材料中的“第一次革命高潮”以及后来完成的“新高潮”分别指哪两次革命?

二者有何异同?

2.据材料判断。

1917年8月前后。

布尔什维克党夺取政权的方式有哪两种?

最终选择了哪一种?

3.为“得到贫苦农民支持”,布尔什维克党在“新高潮”之初采取了什么措施?

______

 

参考答案:

1.材料中的“第一次革命高潮”足指1917年的二月革命。

后来完成的“新高潮”足指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①相同点:

都是由马克思主义指导,列宁领导下的人民运动,二月革命的胜利为十月革命奠定了基础。

②不同点:

性质不同:

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十月革命则是社会主义革命。

斗争对象不同:

二月革命推翻的是沙皇的专制统治,十月革命推翻的是反动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影响不同:

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其意义和影响远远大于二月革命。

2.布尔什维克党夺取政卡义的方式有两种方代:

和平夺取政权或暴力革命夺取政权。

最终采取暴力革命的方式。

3.颁布《土地法令》.法令规定.立刻无偿地没收地主土地,永远废除土地私有权,一切十地都是全民的财产。

法令满足了农民的平分土地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宣布土地按劳动定额或消费定额分给劳动者使用。

广大人民特别是士兵和农民热烈拥护实行平分土地的苏维埃并决心立即结束战争。

详细解答:

第30题:

材料一:

各缔约国主力舰替换总吨位按照标准排水量计算不得超过如下:

合众国525,000吨;英帝国525,000吨;法国175,000吨;意大利175,000吨;日本315,000吨。

——选自《现代史参考资料》,王斯德主编

材料二:

条约还规定:

美、英、目三国在太平洋岛屿和领地要维持现状;美国不得在菲律宾、关岛、萨摩亚和阿留申群岛,英国不得在香港及太平洋以东的岛屿修筑海军基地和新的要塞,日本则主要承诺不在台湾设防。

——选自《世界史》现代卷上,吴于廑、齐世荣主编

1.上述两则史料均出自同一国际条约,指出这是在哪次国际会议上签订的什么条约?

并简述召开这次国际会议的时代背景。

2.材料一的条款有利于哪个国家?

简要分析原因。

3.材料二的条款比较有利于哪个国家?

简要分析原因。

______

 

参考答案:

1.这是1922年列强在华盛顿会议签订的《美英法意日五国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即《五国海军条约》。

一战后,战胜国列强之间实力消长变化很大,需要重新确定统治秩序。

通过巴黎和会,列强基本解决了在欧洲、非洲及中东的统治问题,但仍存在激烈的矛盾。

新的海军军备竞赛使矛盾尖锐化,亟待召开一次国际会议来解决。

2.有利于美国。

美国确立了自己的海军优势,可以与英国平起平坐,削弱了英国的海军实力,使之逐步退出在亚太地区的争霸;使日本的海军实力处于二流水平,抑止了其在亚太地区的扩张。

3.比较有利于日本。

尽管日本主力舰劣于英美,但通过这一规定,英美丧失了在靠近日本水域拥有有效作战基地的可能性,实际上使日本海军在亚太地区保持优势,一旦发生战争,香港和菲律宾便会成为日本的囊中之物。

由此可知,这是美国为使日本在限制海军军备方面得以屈服而做出的让步。

详细解答:

四、论述题

第31题:

两税法产生的背景、内容是什么?

并对其进行评价。

______

 

参考答案:

唐德宗建巾元年在宰相杨炎的主持下实行两税法。

(1)背景:

①安史之乱后,北方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人口大批流失,军阀割据局面逐渐形成,山东、河北、河南不再为朝廷所有,政府的经济实力大幅削弱,财政状况日益恶化。

②国家控制的土地微乎其微,指望依靠名存实亡的均田制以解决财政危机,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

③为了应付浩大的财政支出,政府增加了许多新的税目,这种方式不仅不能从根本上扭转财政困境,反而造成赋役制度的进一步混乱。

④方镇州县各自为政,巧立名目,贪官污吏夤缘为奸,中饱私囊。

豪强富户百般规避,转嫁负担,贫弱百姓则旬输月送,不得休息。

以上情况表明不改变旧的赋役征收原则,仅靠加重对现存课丁的压榨来维持财政收入的办法已经走上了绝路。

(2)内容:

基本原则是“户无主客,以见居为薄;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

主要内容包括:

①统一税目,以户税与地税为核心,将租庸调、杂徭以及其他一切赋敛纳入两税。

②依据土地财产划分户等,不论主客、丁中一律按户等高下征税,行商由所在地征收三十分之一。

③分夏秋两季征收,夏税六月纳毕,秋税十一月纳毕。

④量出以制人,以大历十四年的全国垦田数作为两税征收的基准额分摊各州。

(3)评价:

两税法是中国古代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赋役制度改革。

①顺应了赋役制度发展趋势,扩大税源,使唐政府的财政状况走出困境。

②立法较为公平,有助于改变赋役不均的现象,大大增加了政府控制的户口。

③成为调节国家、地主、农民三者关系的重要的手段。

④唐政府长期不调整户等,使以贫富为差的原则不能充分体现。

⑤户税以钱定数,而钱币流通不足,渐至钱重物轻,农民实际负担随着物价趋贱不断加重。

⑥小的附加税并未完全囊括入内,政府仍有加重剥削的机会。

总的来看,这些缺陷主要是统治者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并非法之不善。

详细解答:

第32题:

论述13~19世纪奥斯曼帝国的兴衰。

______

 

参考答案:

13世纪末,由西突厥首领奥斯曼在小亚细亚建立。

14世纪,战胜东欧联军和西欧十字军,在欧、亚占据大片领土。

15世纪初,受帖木儿帝国冲击,一度衰败;1453年,攻占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改名伊斯坦布尔,为帝国首都。

16世纪侵占埃及、伊朗等大片地区,成为地跨欧亚非的帝国。

17世纪,在与奥地利、波兰、俄国等国的战争中耗费大量国力,由盛转衰。

18世纪初,发生伊斯坦布尔起义,在与俄国战争中版图日益缩减。

19世纪,成为西方列强瓜分目标,内部民族矛盾尖锐,巴尔干等地区争取独立,帝国日益衰落。

详细解答:

第33题:

解析近代早期殖民强国葡萄牙、西班牙衰弱的原因。

______

 

参考答案:

1580年葡萄牙被西班牙吞并,失去了殖民强国地位。

1588年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被英国击败,开始丧失殖民大国地位。

西葡两国封建势力强大、工业普遍落后,不具备巩固殖民统治的政治与经济优势;荷兰从西班牙独立出去,削弱了西班牙实力。

17世纪荷兰成为西班牙和葡萄牙海外扩张的强大竞争对手,夺取了西葡两国海外殖民势力范围,加速了它们的衰落。

详细解答:

本题属于“世界近现代史”的第一章“16世纪的欧洲”中“地理大发现和早期殖民扩张”以及第二章“资本主义的确立与发展”中“世界殖民主义体系的形成”的内容。

要求考生回答早期殖民强国葡萄牙、西班牙衰弱的原因。

按照历年惯例,本题出题范围应是“世界古代中世纪史”,但本题却出在“世界近现代史”范围,由于在题目中明确标示“解析近代早期殖民强国葡萄牙、西班牙衰弱的原因”,看来是有意如此。

主要原因是本试卷的30题(史料分析题)出在“世界古代中世纪史”范围,为了信守“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约20%,世界近现代史约30%”的承诺,而作出了如此改变。

顺便指出,题目中把西班牙称为“殖民强国”,但在参考答案要点中又把葡萄牙称为“殖民强国”,而把西班牙称为“殖民大国”。

如此区分,在本题中似乎并无此必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