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个人先进事迹材料.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696175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5.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残疾人个人先进事迹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残疾人个人先进事迹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残疾人个人先进事迹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残疾人个人先进事迹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残疾人个人先进事迹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残疾人个人先进事迹材料.docx

《残疾人个人先进事迹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残疾人个人先进事迹材料.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残疾人个人先进事迹材料.docx

残疾人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残疾人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残疾人个人先进事迹材料用爱的臂膀,搀扶起无助的身影;用爱的阳光,温暖生命日遗憾,有爱,就会为梦想插上腾飞的翅膀!

兰州“美伊主食有限责任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以提供放心产品、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为己任,在公司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用真情和真爱为270名残疾员工构建起一个“爱的家园”.

  家有家的“味道”

  生产线聋哑员工陈芳用纸和笔表达了她的心声:

“我以前一直没有稳定工作,也在一些小吃店里当过服务员,但时间都不长。

到美伊公司工作,工友们都是和我一样的聋哑人,我们在一起工作特别开心,上班的感觉真好”.

  投资1500万元、占地6000平方米、按照药品生产企业标准建设的美伊“放心主食”生产基地,引进了目前国内最先进的6条大型馒头生产线和1条全自动面条生产线,严把原料关和生产关,从生产到包装,全部实现了机械化和无菌化。

同时,为满足残疾员工生活、工作、康复和文化需求,兴建了员工休息室、员工餐厅、康复健身房、图书阅览室、心理咨询室。

公司投入专项资金,聘请了专业康复指导师和心理咨询师,累计为260余人次提供了康复训练指导、为76人次提供了心理疏导服务。

  结合工作实际,公司投入近30万元,建立了可同时容纳100人学习的多媒体培训中心,大力开展职业技能、社交礼仪、沟通技巧等专项培训,年投入培训费用达27万元,残疾员工在提高工作能力的同时,自身综合素质也得到了明显提升。

  针对残疾员工心理特点,公司创造性地将“残疾人自我管理”引入了企业管理,由6名管理能力强、员工信赖的肢体残疾人组成了销售部,具体负责销售人员的培训、管理、考核。

  公司管理和服务的每个细节,都会让人感受到“家”的味道。

  家有家的“责任”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具备劳动能力的残疾人越来越多,残疾人走向社会、实现就业的愿望愈加迫切,然而残疾人的就业岗位有限,就业渠道仍然不多。

  “我们终于有工作了,终于能自食其力了!

”李娴双、李雅双第一次拿到工资的时候,在父母亲面前哭了很久,泪水中既有委屈,又有激动。

这对孪生姐妹均为会计电算化专业大专毕业,但因脑瘫造成的肢体二级残疾,毕业后一直求职无门,全家仅靠父亲一人工资维持,生活极为拮据。

2013年初进入美伊主食有限公司,在销售员岗位上近3000元的月收入,极大改善了全家的生活条件。

  公司自成立以来,在为全区市民提供安全放心主副食的同时,()集中解决了210名(销售岗位161名、生产岗位43名、管理岗位6名)残疾人的就业问题。

销售人员每月基本工资加销售提成达到了1500—2000元,个别销售人员月收入已突破2500元;生产岗位人员平均月收入也达到了1800元,为残疾员工融入社会、更有尊严的生活,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履行社会义务也是企业的应尽之责。

2013年7月开始,公司承接了城关区就业年龄段重度贫困残疾人居家托养服务中心爱心餐的生产和配送,截止目前,送餐人数已达1666名。

坚持残疾人“自我服务”,集中安置60余名轻度残疾人担任送餐员,月收入达到了1000余元。

  家有家的“温情”

  严格的制度管理和温馨的“家人”之情,是美伊公司实施管理和建立企业文化的“两大法宝”.成立以来,公司建立健全“员工管理、档案管理、考勤管理、安全管理、监护人联系”等规章制度17项,狠抓各项制度的落实,保证了企业的运转高效。

同时,针对残疾员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努力营造互相关爱、和谐温馨的企业文化氛围,员工的凝聚力逐步增强。

  聋哑人胡正虎、陆巧燕夫妻,是公司生产岗位的业务骨干,结婚后育有一女,两人到公司工作不久,女儿也查出双耳失聪。

突如其来的打击,让这对刚刚看到生活希望的年轻夫妻伤痛欲绝。

得知这一情况后,周围的工友纷纷通过短信、微信表达他们的关心,公司安排专人赴省残疾人康复中心咨询专家意见,并与城关区残联联系,协调人工耳蜗装配和聋儿早期干预事项,企业的关心和帮助让胡正虎夫妻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

  针对生产岗位聋哑员工集中、销售岗位人员分散各处的实际,公司充分运用微信和短信平台,建立沟通渠道,宣传企业文化,收集意见建议,提供心理咨询,互通营销心得,为残疾员工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相互比学的工作环境。

  因为有爱,才会诞生一个“家”;因为有爱,才会凝聚成团结奋进的巨大力量;因为有爱,才能共圆残疾朋友的梦想。

正如董事长邵军所说:

“残疾人事业应该是一项”家“的事业,只有携手建设好我们这个大家庭,每一个人的生活才会越来越幸福。

  残疾人个人先进事迹材料被残疾人称为“好帮手”、“贴心人”的县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阙柳松同志,1991年至1994年曾兼任第一届县残联理事长,1998年5月,一纸调令又将他调到残联任理事长。

到残联后,他所面对的一项重点工作就是残疾人扶贫解困工作,但他很快进入了角色。

功夫不负有心人,阙柳松同志带领全县残疾人工作者实施的“松阳县残疾人扶贫攻坚”工程得到了组织和社会各界的认同:

2001年被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等国家部委评为“全国残疾人扶贫工作先进单位”。

6年来,他凭着强烈的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怀着对残疾人,特别是被贫穷的锁链羁绊着的那些贫穷残疾人的一片诚心、爱心和热心,竭尽工作,默默奉献,连续几年被评为县级先进工作者。

  他,是一位古道热肠和充满事业激情的扶残帮困工作者。

  到残联后,阙柳松同志是怀着对残疾人的深厚感情投入到残疾人扶贫解困工作中去的。

带着这种感情,使他产生了为残疾人扶贫解困工作奔走呼号的源源动力。

刚巧在1997年县残联开展了一次全县贫困残疾人调查工作。

当时,松阳县乡镇的贫困人口多,家境贫寒的残疾人也多。

据调查统计,全县有贫困残疾人2950名,占全县贫困人口总数的46%。

面对众多贫困的残疾人,特别是在下基层时听到那些连温饱都成问题的残疾人那强烈而悲切的呼声时,他的心灵被震撼了,一种强烈的时代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油然而生,深深感到自己肩上的重任,他暗下决心,一定要竭尽全力帮助贫困残疾人摆脱贫困。

  由于当时县残联是个不起眼的小单位,资金相当缺乏,扶贫资金就更不用说了。

面对如此困境,他深知残联一个单位的力量是渺小的,恰似一滴水珠,沧海一粟,只有数不尽的水珠汇入“扶贫攻坚计划”的大海,才会产生翻江倒海的力量。

于是,他把做好宣传发动工作作为实施该计划的突破口来抓,运用电台、报刊、电视等新闻媒介,宣传实施“残疾人扶贫攻坚计划”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为了筹措残疾人扶贫基金,他多次跑县委县政府找领导。

他积极主动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动了县委县政府的领导,1998年8月县委办县政府办联合发文件号召全县干部职工开展了向“残疾人扶贫解困基金捐一天工资,献一份爱心”活动。

他的真诚,他的耐心细致、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也感动和激发了全县广大干部职工节省下自己的“一天工资”将爱心献贫困残疾人的热情,加入“扶残助残”的行列。

这次捐款,为扶持残疾人打下了基础。

同时,发动机关部门和企业单位与中小学校的贫困残疾学生和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结成长期帮扶助学对子,这些学生每学年人均能得到600元的捐助资金,保障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大东坝镇二滩坝村一位近不惑之年的盲人梅立科,从小双目失明,而妻子是个精神病人,女儿又不是亲生的,家庭经济毫无来源,是乡村里出了名的贫困户。

1998年10月,阙理事长知道这一情况后,让工作人员找上其家门,并亲自与大东坝镇领导协商,送他去参加了盲人按摩培训。

如今,老梅在残联的帮扶下开了家盲人按摩院,生意日益红火。

面对阙理事长的帮助与支持,他感慨地说:

“阙理事长是我生命中碰到的最重要的人,没有他,我真的以为这个世界永远是黑暗的。

  多年来,阙柳松与残疾人广交朋友,建立了“血肉”、“鱼水”关系。

他的真情深深触动了松阳的残疾人,他们有话愿跟他讲,有困难愿找他帮忙,都把他当成贴心的“娘家人”。

这种真情,是最撩人心弦的。

  他,是一位对工作孜孜不倦和富有奉献精神的扶残帮困工作者。

  阙柳松同志干工作有一股子拼劲,凡熟悉他的人都说他是个实干家。

他常说在其位,谋其政,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好。

  经过他的努力,县政府相继出台了残疾人优惠政策、扶助残疾人若干规定及残疾人扶贫攻坚计划,形成了县乡两级残疾人服务社的组织网络,以上措施办法的出台,为残疾人扶贫攻坚计划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政策扶持,残疾人真正得到了实惠,有1248名贫困残疾人享受减免照顾,残疾人的整体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逐步提高。

  1998年以来,残联围绕扶贫计划的总体目标,根据松阳县的山区特点,通过“万人结对”、“万人种养、共奔小康”及“进千村万户、扶贫奔小康”等扶贫行动,走出了一条有松阳特色的扶贫之路。

期间,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贫困残疾人的状况,先后开展了三次全县性的贫困残疾人情况调查和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调查。

在调查过程中,阙柳松同志爬山越岭,走进千家万户,有时要走山路30多华里,晚了就在残疾人家中住宿,与残疾人同吃同住,有时一住就是几天几夜不回家。

  在扶贫帮困的路子上,阙柳松认为“授人以鱼,莫若授人以渔”。

如果让更多的残疾人学得一技之长,则可以带动一大批人勤劳致富。

于是,他想方设法开展送科技下乡扶贫活动,每年免费在乡镇举办3—4期残疾人科技培训班,组织残疾人进行香菇、名茶、干水果、蔬菜类的培育管理,畜禽类的养殖技术以及电器维修、缝纫、理发业和工艺品加工等内容的培训。

广大残疾人通过培训,掌握一技之长,走上脱贫致富路,我县的残疾人开发的种养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为了以点带面,辐射带动更多的残疾人走上致富路,先后建立了6个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各乡镇涌现了各行业的致富典型。

西屏镇西坌村的残疾人杨裕宗开发的养殖基地,每年养猪出栏商品猪500多头,养鱼60亩,还搞山地开发水果,生态种养,年收入可达3万元,并带动6名贫困残疾人脱贫;三都乡酉田村残疾人叶木生是在县残联扶持其2000元资金开始开发起来的水果基地。

在建此基地过程中,阙柳松理事长亲自为他送资金、送化肥、送苗种。

通过几年的发展,小额信贷资金累计达68.7万元,并开展了“一帮一”、“众帮一”等结对扶助活动,扶持3223名贫困残疾人从事种养业、手工业和家庭副业,贷款回收率达98%。

2001年9月8日原省长柴松岳、副省长章猛进来松阳调研时评价说:

“松阳县残疾人扶贫工作政府重视,政策到位,工作扎实,措施有力,抓得有声有色。

  残疾人富了,阙柳松为此感到欣慰。

“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子”,为了松阳的残疾人能脱贫致富,阙柳松同志耗费了大量心血,赢得了残疾人的信任和拥护。

发展的道路是坎坷的,肩负的重任是艰巨的,阙柳松同志干劲还是很足,脚步仍很稳健。

他信言:

为了残疾人能拥有更加美好灿烂的明天,不论碰到什么困难,只要我们有博爱的胸怀、诚挚的爱心,相信松阳残疾人奔小康目标的实现是有日可待的。

  残疾人个人先进事迹材料一、坚持政府主导地位,积极争取领导的重视和支持

  禄劝是集民族、贫困、山区为一体的农业大县,面对财困民穷的县情,面对12000多名残疾人的呼声与需求,毕惠菊同志始终坚持残疾人事业的政府主导地位,积极主动向县委、政府领导多作汇报和请示,加强沟通协调,积极争取各级领导重视、关心和支持禄劝残疾人事业。

在毕惠菊同志的积极呼吁下,县委、政府始终坚持把残疾人工作当作一项重要的民心工程来抓,县政府残工委机构健全,成员单位分工明确,定期不定期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残疾人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县党政领导心系贫困残疾群众,在各种助残活动中亲自带队走访慰问残疾人。

县残联先后组织开展了全县残疾人基本情况普查、残疾人抽样调查工作,做到数据清、情况明。

残联“四位一体”机构健全,制度规范,“代表、服务、管理”职能得到全面履行。

年县政府出台了《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残(来自公文有约)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5年来,全县共积累残疾人就业保障金734000元,为我县残疾人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了资金保障。

“十五”期间,省市领导多次深入我县慰问贫困残疾人,禄劝各级各部门也多次深入贫困残疾人家庭进行慰问,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共慰问残疾人7500余人(次),发放慰问金和物资折合人民币共981300余元。

多年来,毕惠菊同志全心全意为残疾人事业服务的决心和信息和行动感染着每一个人,关心弱势群体、做好残疾人公仆和贴心人的爱心感动着每一个人,工作成绩得到了县委、县人民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

  二、认真组织调查研究工作,明确工作目标任务

  根据市残联有关文件精神,年,毕惠菊同志组织开展了全县残疾人调查。

调查显示,禄劝有在册的各类残疾人12054人,肢残3032人,视力残疾2643人,听力残疾1216人,言语残疾225人,智力残疾1358人,精神残疾402人,综合残疾1636人,其它残疾1842人。

残疾人中大学本科4人,大专11人,中专65人,高中152人,初中1098人,小学5254人,残疾人中贫困残疾人11411人,其中绝对贫困7917人,相对贫困3494人。

按照省、市的统一部署,年8月至年5月,毕惠菊同志亲自挂帅担任调查队队长,深入实地组织开展禄劝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工作,通过近一年的努力,圆满完成了全县8个调查小区930户3398人的现场入户调查工作,以及表格的检查、审核、汇总、整理及装订,并通过了省市检查验收,向抽样调查中定性的残疾人发放了311个“爱心包”。

通过各项调查摸底工作的深入开展,毕惠菊同志对全县残疾人基本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为制订各项残疾人工作方案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进一步明确了工作的目标任务。

  三、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确保残疾人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一)残疾人康复工作成效显著。

毕惠菊同志始终把康复工作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点工作来抓,通过组织实施“视觉第一中国行动”、“普及型假肢装配”等重点项目,推进残疾人康复工作。

在中残联及省、市联的关心支持下,在屏山镇卫生院成立了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残疾人联合会眼疾康复中心,使白内障患者可以随到随做,节省了患者往返的车旅费,减轻了群众负担。

“十五”期间,共完成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手术1074例,低视力配镜31幅,肢体矫治9例,聋儿语训20人,聋儿家长培训15人,免费验配助听器48台,实施唇腭裂免费缝合整容手术16例,安装大腿假肢5肢,普及型小腿假肢26肢,发放轮椅19台,手摇三轮车5台,拐杖36副,盲杖30根,助听器电子384粒。

年在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竣工后,接收了中残联配置的残疾人康复器材并进行了安装调试。

保质保量完成了“十五”各项康复任务。

核发《x残疾人证》4770册,残疾人法律维权案件49件。

根据省市委、政府关于为年昆明第七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筹集资金的有关精神,禄劝积极组织“爱心永恒”邮册的义购认捐工作。

截止于年11月底,禄劝的“爱心永恒”邮册义购认捐工作已完成总量的95%。

  

(二)残疾人扶贫解困工作扎实有效。

毕菊惠同志把残疾人扶贫解困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将残疾人温饱问题纳入扶贫、救济工作全局,统一规划,统筹安排,同步实施。

在工作中坚持物质帮扶与思想帮扶相结合、“输血”帮扶与“造血”帮扶相结合的方式,切实为残疾人解决难题。

年,通过毕惠菊同志多方积极争取,从县财政、县扶贫办、县农行争取到小额贷款10万元,依托乡(镇)扶贫专干,对云龙、屏山两个乡(镇)80户可扶持残疾户进行了扶持;年为乌蒙乡的特贫困残疾人新建了35座沼气灶,为他们解决了烧柴难和照明难的问题。

残疾人社会保障工作在毕惠菊同志的亲自组织协调下,取得显著成效,有3503人(次)残疾人纳入农村特贫困救济、救助资金630660余元,1607人(次)纳入五保定救、救助资金907560余元,享受临时救济的有17531人(次)、救助资金805159余元,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的残疾人有125人(次)、救济资金90余万元,救济大米1000余吨、救助残疾人85000人(次),棉被4000余床4000余人(次),衣服6000余套6000余人(次)。

按照县委、县人民政府统一部署,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和高职人员年捐资600元,科级干部和中职人员年捐资400元,一般干部职工年捐资200元,用于扶贫特困户及残疾人户,“十五”期间,全县共有11000余残疾人(次)及其家庭受到帮扶。

切实加强残疾人危房改造工作。

年,县残联与人类家园合作,为崇德香海庵麻风村的32户村民新建了房屋32间,户均投入资金3000元。

年底全县残疾人住房困难户调查结果显示,12054名残疾人中贫困残疾人11411人(户),占残疾人总数的94%。

贫困残疾人中住房困难户2178户,危房户1997户、无房户102户、茅草房户8户、杈杈房户14户、木椤房户54户、住山洞3户。

这些数字深深震憾了毕惠菊同志,她决心把帮助残疾人改善住房条件作为残联为民办的一件重要实事来抓,年,组织实施完成20户残疾人危房改造试点,户均投入资金5000元;年改造31户,户均投入资金6500元;年改造40户,户均投入资金8000元。

三年共完成残疾人危房改造91户,总投资621500元,其中县级配套资金196500元,覆盖面遍及全县每个乡镇。

  (三)残疾人就业工作稳步推进。

为进一步提高残疾人就业能力,毕惠菊同志找领导、跑机关、跑部门、跑企业,多方奔走,千方百计积极争取适合残疾人就位的岗位,尽心尽责,全力以赴做好残疾人就业工作。

“十五”期间全县在机关事业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12人,向昆明等地输送残疾人就业83人,残疾人实用职业技能培训6642人(次),聋哑人实用技术培训17人,盲人按摩培训40人。

送昆明市盲哑学校读小学的盲哑儿童10人。

  (四)残疾人教育状况明显改善。

《云南省残疾人优待规定》出台以后,毕惠菊同志在繁忙的工作中挤出时间认真学习领会规定精神,及时组织单位干部职工认真学习规定精神,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和乡镇残联专干,翻山越岭,进村入户开展残疾人教育状况摸底调查工作,做到心中有数,把残疾人教育工作列入工作重要议事日程抓紧抓好。

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明显提高,随班就读的学生在逐年增加,残疾学生受助面在逐步扩大,减免费用和补助资金力度在逐年加大。

“十五”期间,全县有残疾在校学生及残疾人子女共687人(次),入学率88.17%;教育部门减免学费、杂费等学习费用近100余万元,受益学生1900余人(次),用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资助考取大中专院校的残疾学生及参与大中专院校正规职业培训的学生共54人,资助金额83400元。

“春雨助学”、“集善嘉年华”和“盲童入学”等项目资助残疾学生117名,资助款50250元。

  (五)宣传文体工作得到发展。

作为一名女性,毕惠菊同志对文体工作有着特有的爱好和专长。

这给她开展残疾人文体宣传工作带来很大好处,可以说是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她有一个梦想和目标,就是要让全县每一位残疾人在解决生活上的同时,也能与健康人一样得到文体体育生活带来的充实和乐趣,丰富残疾人的文化生活,让他们充分共享美好生活。

年1月20日,毕惠菊同志陪同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高德麟同志前往海埂体育训练基地看望慰问了在昆备战年昆明第七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的禄劝籍运动员张锦靓、杨春宏和包兴伟,这仅仅是毕惠菊同志多年来亲自抓残疾人文体工作的一个缩影。

在毕惠菊同志的积极努力下,“十五”期间,全县残疾人文化体育工作得到跨越式发展。

推荐参加省级书法艺术比赛的残疾人作品中,一幅获得三等奖,一幅获得优秀奖;年4月,聋哑残疾人张锦靓在全国天津聋人田径赛上获2枚金牌、1枚银牌;年5月在云南省第七届残疾人运动会上获得3枚金牌1枚银牌;年9月在南京第六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上获得3枚银牌1枚铜牌;年4月残疾人运动员张锦靓、杨春宏、杨云坤、包兴伟、虎华、李顺军等在云南省第八届残疾人运动会上获得8枚金牌,4枚银牌,3枚铜牌;入选国家田径队的残疾人运动员张锦靓,年在广州参加全国聋人田径锦标赛,获得1枚银牌;入选国家盲人门球队的杨春宏,在年3月兰州参加全国盲人门球锦标赛中获得1枚铜牌,11月代表国家队到马来西亚参加第九届“远南”残疾人运动会,在盲人门球比赛中获得男子组金牌;入选云南省自行车队的包兴伟,年在第七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自行车男子场地4km个人追逐赛lc1级比赛中获第六名。

年12月6日,我县向云南省残疾人艺术团输送了2名残疾人艺术人才。

  (六)残疾人农村合作医疗事业得到发展。

面对大多残疾人因病至贫、因病反贫的困境,县残联理事长毕惠菊同志紧紧抓住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推广契机,积极配合县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开展残疾人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组织开展全县持有《残疾人证》的残疾人进行统计、汇总,及时把持证的4470名残疾人有关数据资料提供给农合办,从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中列支84200元为残疾人交纳个人应交的人均10元的医保资金。

  (七)积极多方争取资金,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根据中央、省、市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禄劝实际,在县残联理事长毕惠菊同志的积极努力争取下,占地面积1712.10平方米,主体工程建筑面积1432.96平方米,投资1286245.37元的县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于年9月1日开工建设。

期间,李汉柏副省长三次来到禄劝,就禄劝的残疾人工作和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情况进行调研,并充分肯定了禄劝的残疾人工作。

为了县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的顺利建设,从报批立项到规划选址,从开工建设到竣工验收,为确保工程建设顺利推进,每一个环节毕惠菊同志都必须亲自去办理,她已记不清跑了多少回昆明,记不请跑了多少回县级有关部门,记不清付出了多少的操劳和汗水。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毕惠菊同志的艰苦努力下,工程于年10月21日竣工验收,年5月3日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落成,大改善了残疾人工作的基础设施条件,也必将有力推动全县残疾人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残疾人事业方兴未艾,任重道远,在今后的工作中,毕惠菊同志将一如既往地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市残联的要求,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求真务实,与时俱进,不断开创全县残疾人工作新局面,促进残疾人事业与社会经济同步发展,为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平安禄劝作出应有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国外设计风格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