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高效课堂专题讲座.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695961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8.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建高效课堂专题讲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创建高效课堂专题讲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创建高效课堂专题讲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创建高效课堂专题讲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创建高效课堂专题讲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创建高效课堂专题讲座.docx

《创建高效课堂专题讲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建高效课堂专题讲座.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创建高效课堂专题讲座.docx

创建高效课堂专题讲座

创建高效课堂专题讲座

吉安县教研室陈人昌

一、什么是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是有别于传统课堂的一种教育教学方式,而我们所说的传统课堂是指那些以应试为目的,以知识为指向,以灌输为手段,眼中没有学生的课堂。

所以,高效课堂是以“人本”为基石,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精神、意志品格、社会责任、实践能力为主的课堂,但高效课堂又不是一个简单的教学概念,它是以课堂为突破口,由教学、评价、文化三大系统建构而成的一个全新的教育概念,完整地表述应该称为“高效课堂教育”。

二、高效课堂的理念

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

三、高效课堂的内涵

1.高效课堂具有三大特性:

主动性、生动性、生成性。

2.从教学目标上解读,高效课堂是把新课改的三维目标加以实化,即实现学习的三步:

从知识到兴趣,再到能力,最后抵达智慧的飞跃,简单地说,是立足于“学会、会学、乐学、创学”。

3.高效课堂“六字箴言”:

自主、合作、探究在课堂教学环节上实化为“预习、展示、反馈”;

在学习方式上阐释为“独学、对学、群学”,合起来称为“自学”。

4.高效课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教师最大的任务是“认识儿童”,教育就是从儿童出发,发现儿童、发展儿童。

儿童两大天性:

好奇心、展示欲。

教育就是设法满足儿童的好奇心、展示欲。

唯有认识儿童才能发展儿童。

5.高效课堂在“人本”框架下建构教学关系和师生关系。

在教学关系上,主张“学本”,在师生关系上主张“生本”。

高效课堂的“三个本”支撑起自己的“教育学”。

“学本”,即教服务于学,课堂教学的重点是变“教中心”为“学中心”;“生本”,即按照学生学习、认识和成长的规律,把“学生的”原原本本地交付学生,呵护学生的天性,让每一个生命自然成长。

6.高效课堂的重点是“学习能力”的培养。

高效课堂认为,素质教育的“素质”主要内涵正是学习能力。

我们固然承认知识可以灌输,但能力和智慧无法靠灌输获得。

从学习的本意说,学习就是“在经历中体验”,学习是“自我认知建构的过程”,学习是“情感的交融与共鸣”。

7.高效课堂的立场是捍卫“学”的神圣。

学习是学生“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必须“把学习还给学生”,这是“事归原主”。

8.高效课堂的关键在教师“角色”。

传统的教学是把教师定位在“二传手”上,高效课堂主张教师要敢于和学会放手,发动“一传”——让学生和知识直接对话。

因而,教师不是知识的传递者、灌输者,而是“发动学习”的人,所谓发动学习,即激励、点燃、唤醒。

从某种程度上讲,“教师即条件”,高效课堂对教师的挑战是,他有能力为学习提供“可能性”。

9.高效课堂的3个抓手:

组织抓手是小组、流程抓手是模式、教学目标抓手是导学案。

高效课堂的小组理念是“同质结对、异质同组、组内分对”,小组是作为“独立学习组织”而存在,我们称之为“没有围墙的小班化”。

高效课堂的普适性模式即“五步三查”,适用于所有学科和所有学段。

高效课堂的导学案不同于教案、“讲学稿”,它是“引导学习的设计”,是学生自学的“路线图”,是课堂教学的“施工图”。

四、五个教学原则

1、分层原则:

分层目标、分层学习、分层达标、分层训练

2、选择性原则:

自主性、选择性、创造性

3、整体教学原则:

整合教材、知识迁移,上挂下联、“左顾右盼”、举一反三

4、展示教学原则:

展示即发表,展示解决了学习内驱力的问题

5、反馈调节原则:

注重问题暴露,强调当堂决策。

五、高效课堂的普适性教学模式----“五步三查”

“五步”:

指课堂环节五个基本步骤。

第一步:

独学;第二步:

对学、群学;第三步:

组内小展示;

第四步:

班内大展示;第五步:

整理学案,达标测评。

三查:

指课堂上的三次关键性的学情调查。

一查:

在学生独学时;二查:

在组内小展示时;

三查:

在整理学案,达标测评时。

高效课堂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流程上,需要关注哪些关键环节?

独学、对学、群学究竟应该如何操作?

须注意什么问题?

大小展示应遵循怎样的原则?

有怎样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整理导学案,达标检测,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在高效课堂各个环节,教师、组长、组员各自的职责是什么?

六、课堂流程操作详解

1.独学

独学指学生个体学习而言。

在独学环节开始之前,通常要导入新课,并出示学习目标。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导入虽然不作为课堂的一个基本步骤来看待,但它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导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激发学习动力、调整学习状态、创设学习情境、建构知识系统等方面。

步骤:

①复习提问导入或课前检测导入②预备知识导入③提出一类问题解决思路导入④创设认知冲突导入

注意事项:

①时间不超过5分钟;不提问、不讲解、不展示、不点评。

②忌教师展示文采

(二)出示学习目标。

导入新课后要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步骤:

①从题目引出学习目标②出示学习目标(小学一、二年级教师读,高年级学生集体读学习目标)③教师解读学习目标(包括重点)及学习流程

注意事项:

1.不能把教学目标当作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是教师,学习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

2.学习目标叙述要规范:

叙述一个完整学习目标必须包含4个核心元素:

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行为标准。

即:

谁(学生)、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在什么条件下。

目标制定要适度、具体、可测、分层。

(三)独学

独学的流程:

读(学案、课本)与画——思与记——独立做——标疑惑。

独学的方法:

“裸学”(自己看)——助学(借助工具书)——记学(不看资料记忆)——量学(学会举一反三)。

注意事项:

独学时坐姿要直,头要正,切忌伏桌书写;翻动书本、练习本要轻,凳子尽量不要响动;独学过程不要提问或交头接耳,独立完成;遇到与己无关的情况不能分神,更不能抬头张望;独学认真思考,阅读教材,参考资料,独立学习,全面完成习题,不能敷衍对待,更不能抄袭他人答案,列出自己的观点或疑问。

书写要字迹清晰、工整规范,行平列直,切忌潦草应付。

2.对学、群学

对学指两名同等学习程度学生的合作学习;“群学”指小组内不同程度学生的合作学习或具体指“学习对子”间帮扶学习。

“学习对子”是指学习小组内相邻层次学生相互结成对子,进行学习帮扶,以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学习共同体。

对学、群学环节仍然是以解决问题为主线。

对学的流程:

分享——求教——讨论——结论或疑惑。

方法:

对议(共同商议)———对抗(争议问题辩论明晰)———对问(互相提问)———对查(互相检查)。

群学的流程:

帮学———合学———研学———提出班级讨论问题。

群学的目的:

解决共性问题、发现新问题、探究新问题。

对学与群学,可以合称为“合学”。

小组合学形式:

组长组织并选择适合本组的形式。

(1)组长依次讲解,组员倾听、质疑;

(2)组长重点讲解,组员发问;(3)潜

能生说,中等生补充,优等生总结;(4)中等生讲,优等生追问,潜能生提问;(5)独立思考,争议时讨论。

注意事项:

①小组合作交流,依由小到大的原则,即对子———分组———整组;对子交流:

把自己的观点或疑问与结对子的同学进行交流、解惑;小组交流:

把与自己结对子的同学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进行小组内讨论交流;交流时声音适度,以双方及组内听清为准,切忌大喊大叫,小组交流起立时,不要拥挤;学生交流离座,要把凳子轻轻放入桌下,便于交流活动;交流时,鼓励畅所欲言、神采飞扬、各抒己见的积极表现,反对缄默不语、麻木迟钝、人云亦云的依赖心理;严禁假交流,随意交流,更不能借交流之机嬉戏、玩耍;合作分工时具体明确,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事做,行动要迅速,切忌游手好闲。

②问题设计要有层次性。

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学习探究(合作、互动)化。

3.展示(第三步和第四步:

组内小展示和班内大展示)

展示原则:

选择有价值的问题展示,展错不展对,不重复展示,潜能生能展示的尽量不叫优等生展示,提倡采用对抗、辩论、质疑等动态展示、同步展示,不要零星展示,要系统展示,小展示能完成的就不要用大展示,不要只有“示”没有“展”。

为节省时间,可以把合学与展示同步进行。

展示方法:

展示流程:

读(念所得答案)———背(记下答案内容)———说(用自己的话)———演(通过情景剧等形式表演出来);

思维层次:

写、说答案———说答案怎么得来的———说自己是如何思考包括中间遇到的挫折、困惑(思维过程)。

例如习题展示流程:

1.题中条件是什么?

是否存在隐含条件?

2.题中的关键词是什么?

3.解题的思路是什么?

4.破题的首选切入点在哪里?

5.解此题的关键何在?

6.题目有何规律?

是否可推广成一类题型?

7.这个问题改变设问角度,还会变成什么问题?

8.还有更好的方法吗?

9.命题者有什么意图?

题目巧妙在什么地方?

注意事项:

展示的基本要求———展示要体现“四性”。

展示绝不是对导学案上问题答案的重复性讲解。

学生已经解决的问题不需要进行展示,无论是组内小展示还是班内大展示,一定重在“提升”。

为此要突出展示的“四性”:

问题性、层次性、互动性、创生性。

(1)问题性:

所谓问题性展示是指从展示的内容上来讲,要展示共性度高的问题,比如易错点、重点、难点、焦点等问题。

一般在大展示环节不展示导学案中比较基础的内容,这些内容已经在小展示或者之前的学生独学、对学或者群学中解决完成。

(2)层次性:

所谓层次性展示是指从展示的分工上来讲,要避免精英展示,增强小组成员的参与度。

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尽可能提供展示的机会,满足个体需要,增强自信心,强化团队合作意识与集体意识。

比如在分工上有的负责解题步骤或基本思路,有的负责解题方法和疑难解析,有的负责规律总结和问题拓展,等等。

(3)互动性:

所谓互动性展示是指从展示的方式上来讲,要体现出师生、生生的交往。

教学的本质就是交往,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

可以是疑难求助、质疑对抗、文本批判、合作表演、诗歌朗诵等多种形式的互动交流。

(4)创生性:

所谓创生性展示是指从展示的价值体现上来讲,包括学习方法总结、规律探寻、学习的新发现、新思考、新感悟或新的成果展示等。

这样就避免了展示低效的情况,也真正体现出展示环节的必要性。

这种生成既有预设中的生成,也有课堂即时性的生成。

总之,我们追求的是有效的生成,而不是漫无边际、脱离主题的生成。

4.整理导学案,达标测评流程:

①整理学案。

主要包括对疑难问题的整理、个性化重难点、生成性知识整理、知识系统梳理(画知识树或知识纲目),将这些内容整理在纠错本或者导学案的设定位置,并用双色笔标记重点内容。

学案

整理一方面为了知识的落实,另一方面方便学生以后的复习。

②对子检查。

结为对子的学生相互检查,狠抓重难点、疑点的落实,尤其是双色笔标注的问题的落实。

③学习反思或学后记。

让学生养成学思结合的好习惯,在反思中不断感悟、不断提升。

④教师根据导学案最后的测试题(也可以临时添加题目)组织小对子、小组长检查或抽测。

题目的设计要体现分层次的原则,按照基础题、提高题、拓展题,要简而精。

达标测试检查的形式灵活多样,教师可

以组织小组长之间互查、小组长检查或是抽查部分学生,最终要把握学情,了解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情况,尤其关注潜能生。

这也是下一节课反馈检查的主要依据。

第一次学情调查:

在独学阶段,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高度关注各小组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

教师在巡视时应留心观察学生独学的状态是否投入,是否入情入境、入心入神。

教师通过巡查把握学情,在独学环节完成时,可以就学生独学的状态对各组进行即时性点评,达到激励、引导、提高的目的。

第二次学情调查:

组内小展示时,进行第二次学情调查,调查的方式可以是教师巡视指导和学习组长的反馈。

教师就小展示暴露出来的问题和小组备展的内容,灵活调整预设的时间安排。

确定大展示的内容、时间,组织全班进行大展示。

第三次学情调查:

教师要了解整节课学生掌握的情况,分析不同层次学生存在的薄弱环节,并在导学案的设定位置做好记录,作为下节课课前反馈和单元测试的依据。

七、高效课堂的教学操作

1.课前准备

对教师备课的要求:

备学生、备学情、备学法,即“新三备”。

教师备课方式:

先由教师轮流出“个案”,然后学科组研究出“预案”,再返还教师出“方案”,“方案”即“导学案”。

导学案注重不同层次学生知识的基础性、认知的规律性,导学案与教案有着本质的区别,导学案的核心是“导学”,教案的核心是“导教”。

教师临课前的准备:

双色笔、小黑板、记录本,即教学“三宝”。

双色笔:

双色粉笔。

白色用于一般性书写,其他颜色用于圈划错误。

小黑板:

教师把检测、拓展内容事先写在小黑板上,主要是为了节约时间。

记录本:

用于随堂记录学情,是教师研究学生的第一手资料。

对学生课堂前期要求:

由学科代表提前下发导学案,一般情况是提前两三天,最多不超过一周。

学生按照课程表提前做好预习。

预习就是“先学”,是“事先准备”,是建构认识、交流、合作

的基础,是教学有的放矢的前提,缺乏预习的课不可能成为好课。

预习的手段包括独学、对学、群学,预习可在课上,也可以在其他时间。

学生临课前的准备:

双色笔、活页夹、纠错本,即学习“三宝”。

双色笔:

白色粉笔用于自己展示,其他颜色用于评价。

活页夹:

用于放置导学案,一般按科目准备不同的活页夹。

纠错本:

学习记录,一般用于易出错问题的收集和学习整理。

2.课中要求

对教师的要求:

关注小组活动、利用学案导学、课堂流程调控。

小组活动:

关注小组的学习状态、学习进度和学习能力。

学案导学:

小组成员学习的路线图。

课堂流程:

自学、展示、反馈或“五步三查”模式。

教师的课堂调控:

盯、观、跟。

“盯”即盯紧学习目标;“观”

即关注学习状态和学习过程;“跟”即跟踪问题与问题反馈,尤其是跟踪新的思维和创新方法。

对学生的要求:

依靠同伴、紧扣学案、大胆展示。

依靠同伴:

同伴是学习中最可信赖的资源。

紧扣学案:

导学案是学习内容的载体。

大胆展示:

展示是学情暴露的需要,又是情感的体现和人格培养的需要。

3.课后要求

对教师的要求:

课后座谈、再备学案、个别辅导。

课后座谈:

可采用抽谈的方式,比如每个层次抽出一二名学生进行座谈。

再备学案:

教师要基于本课具体的得与失,修订导学案,然后留档,供下一届教师借鉴。

个别辅导:

指对那些当堂还存在困惑的学生,在课后给予帮扶。

对学生的要求:

整理纠错本、个人反馈、寻找帮助。

整理纠错本:

把容易出错的问题的整个学习过程整理出来。

个人反馈:

即个人测评。

寻找帮助:

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课后要找同伴或教师帮助解决。

4.课堂三段的关系处理

教师在操作上要“抓两头、促中间”,即抓好课前准备和课后的修补,课中则要敢于放手,促进学生的学习。

课中又分为三段,即自学、展示、反馈。

对自学的要求是“自学要充分”;对展示的要求是“展示要集中”;对反馈的要求是“反馈要到位”。

自学要充分:

自学要保证在有限时间内完成,尽量让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

同时,对于自学无法解决的问题,也要有所体悟、认识;

展示要集中:

以小组为单位的小展示要围绕“易错题”集中展示,教师集中挖掘学生的思维,开发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具备举一反三的能力;

反馈要到位:

教师的点拨要即时、精准、到位。

八、课堂教学评价

高效课堂的评价机制可以概括为“以学评教”系统,即以学生的“学”评价教师的“教”。

“以学评教”的主体是学生,内容则是通过与学生相关联的学习、生活和成长性评价指向教师和管理工作。

什么是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

教学评价是研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价值的过程。

教学评价包括对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以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教学管理等因素的评价,但主要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和教师教学工作过程的评价。

教学评价的两个核心环节:

对教师教学工作(教学设计、组织、实施等)的评价,对教师教学评估(课堂、课外),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即考试、测验、自评。

学生层面的评价包括:

学业成绩、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学习情感、学习态度等;

教师层面的评价包括:

教学观、学生观、教学成就、课堂流程、教学方法、教学态度、职业道德、学生表现等。

评价的方法有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

高效课堂的教学评价是依照“以学评教”原则,通过学生的“学情”来加以评价。

学情是指学生在学习方面有何特点、学习方法怎样、习惯怎样、兴趣如何、成绩如何等。

课堂教学中的“学情”是指学生的学习进度、学习态度以及学习难点等。

学情是教学的依据,也是教学的出发点。

教学评价实现了两个转变:

从传统的终结性评价为主到过程性评价为主,从传统的评价教师的教为主到以评价学生的学为主。

评价标准:

1.从以评价教师的讲为主到以评价学生的学为主

①教师方面:

课堂上,是否坚持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是否依据课程标准实施教学,是否体现了人文性、综合性和实践性。

此外,还要评价教师的备课情况,是否按照上述标准备课。

②学生方面:

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和探究的深度。

③具体的操作是“三看”:

一看学生在课堂上参与的人数,是否达到100%;二看学生参与的质量,语言表达是否通顺,态度是否积极、认真,情感是否投入,板演书写是否整齐工整,词、句、符号、公式是否正确,等等;三看学生的预习笔记。

2.注重学生对文本的挖掘

①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是否深刻:

有自己的认识,能够结合事例表述、板演、绘图、感受感悟,以及采用艺术的形式表达、写作、制作、实验、录音、辩论等。

②寻求方法、发现规律,总结特征、概括重点。

③举一反三、拓展演绎、深化提升,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

3.课堂形式

①合作学习,兵教兵、兵练兵、兵正兵,课堂气氛融洽、人人踊跃。

②个体展示、分析、表达精辟,语言通达流畅,声音洪亮,无语病。

尽可能在板前或聚焦处锻炼学生的演讲、说理、辨析、自信的能力,声情并茂,动人。

③板面设计精彩、美观、规范,而且重点突出。

④点评突出要点,被点评的学生要有回应,或口述、或板演,要当即纠正差错。

⑤每节课都要有总结、反思、测评。

4.课堂结构

①预习交流,确定目标。

②分配任务,立体教学。

③完成任务,合作探究。

④展现拔高,师生互动。

⑤穿插巩固,全面掌握。

⑥达标测评,检查验收。

九、小组建设

1、从管理入手分好学习小组

学校出台分组意见

以班主任为中心分组

小组的分法

流程:

(1)开学初确定各项评比细则,师生认真学习。

班级优秀学习小组标准进步学习小组标准校级优秀学习小组标准校级优秀班级标准三好学生标准五好学生标准进步之星标准单项标兵标准等

(2)过程实行日记、周结、月评制度

日记:

每天课内课外各人各组得分与扣分

周结:

每周小组评比小结,与班会内容挂钩,分析差距原因,迎头赶上。

月评:

每月小组、个人对照标准自评、互评一次,不达标的不定性,下月下评语。

(3)期末总评,达标则奖。

先以小组自评,推出小组内的各项奖励名单,然后全班以投票的方式选出各类奖励名单,最后报学校政教处,学校张榜公示一周。

(4)表彰奖励:

做成版面并送喜报,请家长参与发奖大会发放奖状、奖品。

(5)个人事迹宣讲。

每个学期开学初,由五好学生、优秀小组成员代表组成团队,以年级宣讲,以校宣讲,创设良好的循环氛围。

3、对学生做好理论上的培训

①学好知识有三个层次:

听明白,想明白,讲明白。

讲明白是学好知识的最高层次。

②错误是镜子,是路标,帮人改错等于帮自己防错。

③二人小组的学习是互为资源,不是“一帮一”。

④竞争获胜,不在于超越别人,重要的实现超越自己。

⑤集体是水,个体是船,水涨船高,在落后的群体中难以出类拔萃。

⑥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健全人格的训练场。

使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学会沟通、倾听、尊重、包容、欣赏。

4、对学生的小组学习要进行方法上的指导。

①小组长如何讲

a、先讲思路,后讲做法。

语言格式是:

这个问题要怎样想?

为什么要这样想?

还有别的思路吗?

最简捷的思路是什么?

b、小组长不要在同一个问题上反复讲。

②组员不能满足于听。

让组员明确知识不是听会的。

在合作中,不但要学会知识,更要学组长的思维方法。

③说话声音要指导。

④说话礼貌、完整方面要指导。

十、导学案的编写:

1、明确为什么要用导学案教学:

(1)教师能明确的看到自己的学生是否已学会了。

有效控制教师的满堂讲。

(2)能发挥优秀教师的智慧,有效处理教材使优秀资源能辐射到每一科的每一课。

(3)能做到节节清,小组活动有抓手,不用抄写,节约时间。

2、导学案如何编写?

导学案是师生在课堂上共用的主干资料。

上面没有教师的实施流程。

它应是集体备课的结晶。

(1)温故互查

(2)设问导读(3)自学检测(4)巩固练习(5)拓展延伸

3、教师如何用共有的导学案形成在课堂上个体执行的学案?

流程是:

(1)教学目标

(2)教学重难点(3)教学准备(4)教学过程

①二人小组温故互查②激情导课

③阅读课本几页到几页完成下列问题和习题

④预估出现的问题⑤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

⑥巩固练习的方法,以及改正的方法和对每一组题的提炼。

⑦拓展练习的分层安排及处理办法

⑧课堂小结⑨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