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发展简史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
《自然科学发展简史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科学发展简史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然科学发展简史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自然科学发展简史复习题
第一章自然科学知识与科学技术的起源
1、在大约30多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最早的生物,即原核细胞的菌藻类。
直到19世纪初,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发表了《动物哲学》一书,提出了“人类起源于某种古猿”的观点。
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于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一书,提出了生物进化的观点。
恩格斯认为,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劳动,并认为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经过了三个依次递进的阶段,即“攀树的猿群”、“正在形成中的人”和“完全形成的人”。
我国的人类学者一般将完全形成的人分为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时期智人和晚期智人四个阶段。
人类学家将现代人种分为三类,即欧罗巴人种(白种)、蒙古利亚种(黄种)和尼格罗种(黑种)。
2、人类最早使用的工具是石器。
考古学家根据石器的制造技术的发展和演进情况,将石器时代分为旧石器、中石器、新石器三个时代。
火的利用和人工取火是原始时代的又一个伟大的技术创造。
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两个主要特征是:
一是磨光加工石器的广泛流行;二是出现了陶器制造技术。
制陶技术的出现是原始手工业诞生的标志。
考古学一般将金属器时代分为金石并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三个阶段。
2、原始社会主要的技术发明有哪些?
有何意义?
原始社会主要的技术发明有:
一、石器使用;二、使用天然火;三、弓箭;四、陶器制造技术;五、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等。
意义:
原始技术发明的意义不仅在于人类开始了能动地改造自然,同时,他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也改造了人类本身,发展了人类的聪明才智,人类开始逐步认识自然物的属性。
3、原始宗教产生的原因及其实质?
答:
原始宗教产生的原因:
只有在人类的智力有所进步并有了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以后,才会有原始宗教观念的出现。
实质:
它毕竟是原始人对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的一种解释。
它既是自然知识不足的表现,又是自然知识的一种补充,甚至是自然知识的一种特殊形态。
原始人对自然事物属性的某些认识,也是通过当时的宗教自然来表达的。
第二章古代东方的科学技术
1、古代埃及人在自然科学方面取得哪些对后世有影响的成就?
答:
古代埃及人对后世有影响的科学成就有:
一、发明了文字;二、纸草的使用;三、太阳历的确定;四、几何成就很大;五、医学成就(木乃伊);六、建筑艺术(金字塔)。
2、埃及最早的文字实际上是象形文字,由表意符号、表音符号和部首符号组成。
在古埃及建筑史,最让世人瞩目的就是金字塔,其中最为著名的是胡夫金字塔。
3、古代西亚在数学和天文学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
答:
在天文学方面,有天象观测和历法编制,以月亮盈亏规律编制太阳历,给行星命名,能预测日蚀、月蚀。
以7天为一周等。
在数学方面,用十进制计数法及时间的六十进制计数法。
能计算出∏的近似值。
能解含有10个未知数的多元方程组,会用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来表示月亮的亮度。
4、古代西亚文明起源于古代两河流域。
两河是指发源于土耳其亚美尼亚高原的托鲁斯山脉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
西亚文化对于世界文化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其中最重大的成就之一就是字母文字的发明。
楔形文字采用了三种符号,即会意符号、表音符号和部首符号。
两河流域是最早进入铁器时代的地区。
第三章古希腊罗马的科学技术
1、古希腊在自然哲学方面取得了哪些对后来科学的发展有重要影响的成果?
重要成果有:
一、关于自然界万物的本质问题——元素论;二、关于物质结构问题——原子论;三、关于天体系统的模型问题——宇宙论。
2、古希腊的理论自然知识有哪些成果?
它与自然哲学有何不同?
答:
一是把提供自然哲学与经验的结合,其代表人物是亚里士多德(被马克思称为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二是把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结合起来,把数学研究与力学研究结合起来,杰出代表是阿基米德(杠杆原理、浮力定律);三是科学形态的重要变化,即合理化体系的建立。
这一工作是由欧几里得完成的(著有《几何原本》影响巨大);四是医学也取得了重要成果,强调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来研究疾病,对许多疾病作了较为准确的描述,指出了适当的治病方法。
希波克拉底是代表人物,称为“医学之父”。
不同之处:
理论自然知识是科学与经验结合的成果,而自然哲学是对自然现象的猜测和解释,是一种科学思想。
3、古希腊与古罗马在科学技术上的发展上各有何特点?
答:
如果说,古希腊人对自然哲学作出了巨大贡献的话,古罗马人则在实用技术上取得了重要成果。
4、在希腊化时代出现了以定理、定律形式表达出来的自然知识,被称为理论自然知识。
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提出的原子论是古希腊自然哲学的最有价值的成就。
欧多克斯为解释天体的复杂周期运动现象,提出了以地球为中心的同心圆几何结构,这就是最早的地球中心说。
托勒密建立了当时最完整的地心说宇宙体系。
第四章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1、中国古代的实用科学与古希腊的自然哲学有哪些不同?
答:
古希腊自然哲学是通过直觉和哲学的思辨,对自然现象作出了种种对后来科学发展有重要影响的猜测和解释。
它既是古代的哲学又是自然科学的一种形态。
(P25)古希腊自然哲学的显著特点是它从整体上对自然现象作直观的考察,提出了许多对后来的科学发展有重要意义的猜测,成为欧洲近代自然科学产生的重要思想渊源。
(P26)
中国古代的实用科学特别注重于生产实践和直接经验,注重于工艺过程、工艺方法和实践操作的效益。
但是实用科学分析不足,关心效益而对原因甚少追究,知识水平常处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阶段。
2、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分为几个时期?
各有何特点?
答:
一、春秋战国时期。
这个时期不同的思想学说纷起,大量的思想家、哲学家各持主张,到处游说,互相争辩,造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二、秦汉到南北朝时期。
这一时期形式了我国古代实用科学技术的模式和道路,对中国后来的科学发展有重要思想。
三、唐宋时期。
是中国科技发展史上的高峰。
如果说唐代是许多科学技术成就的开荒时期,宋代则是结果的时期。
四、明清时期。
在科学知识和技术创造方面均有所发展,相比之下在技术创造方面更为突出。
但就科学形态和科学研究的方法看却和以前没有本质的不同。
3、中国古代实用科学的发展是由哪些原因促成的?
答:
一秦朝采取了一系列统一全国的措施,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传播和交流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在汉代,由于开辟了海上和陆上的丝绸之路,增进了同各国的经济文化往来。
三在三国、两晋和南北朝时代,各对峙政权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大都采取了发展生产的措施,促进了生产技术和实用科学的发展。
4、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由奴隶奴隶制发展到封建制度的国家。
封建社会科学文化的最高成就也是由中国创造的。
楚人甘德、魏人石申写有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战国末期,秦国李冰父子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完成了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
早在夏代,我国已有了历法;商代有了阴阳合历,创立了干支记日法。
中国古代的五大农书(40页)是指《汜胜之书》、《齐民要术》、《陈甫农书》、《王祯农书》和《农政全书》。
东汉天文学家张衡创制了用于测定地震的候风地动仪。
约成书于战国的《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开始形成的标志。
《九章算术》(42页)。
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唐代陆羽的《茶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茶叶的专著。
瓷器是中国的又一个独创性的发明。
北宋科学家沈括
第五章阿拉伯科学文化的兴起与欧洲中世纪的科学技术
1、阿拉伯人在科学上独立地做出了哪些贡献?
答:
数学方面:
创造了阿拉伯数码,发展了代数学;天文方面:
发现了太阳偏心率的变动,修正了很多天文常量;医学方面:
最高成就是完成了《医典》巨著,还有对眼病的研究;化学方面:
兴起了炼金术,推动了实验化学的进展。
2、如何认识阿拉伯科学文化的历史作用?
答:
阿拉伯科学文化在自然科学发展史中的历史作用,不仅在于它使古希腊科学文献得以保存下来,为欧洲的科学和文艺的复兴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也不仅在于它在东西方科学文化的交流中起了中介作用,阿拉伯的学者们还独立地发展并丰富了科学。
3、欧洲的中世纪被称为“黑暗的中世纪”,应怎样理解?
答:
从5世纪到15世纪,史称欧洲的中世纪。
这一时期,基督教会神学成为封建统治的支柱。
教会垄断了整个文化领域。
神学在知识领域有最高的特权,科学成了神学的附庸,神学变成了科学的皇后。
神学从根本上否定研究自然和学习科学的必要性。
这是欧洲中世纪科学得不到发展的重要原因。
这一时期,故称为“黑暗的中世纪”。
4、约于公元610年,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取代了原来各部落信奉的多神教。
“代数”一词来自阿拉伯著名数学家阿尔—花刺子模所著的《复原与化简算法》一书。
著名医学家伊本·森纳的《医典》是阿拉伯医学的最高成果。
阿尔-哈金在他的《光学集锦》一书中,完整地表述了光的反射定律。
第六章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1、近代自然科学产生的社会基础和条件是什么?
答: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在欧洲出现了航海探险运动、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
这些由资产阶级发动的经济活动和文化运动,对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2、为什么说科学实验是近代自然科学得以相对独立发展的实践基础?
答:
科学实验是一种以认识自然为首要目的的实践活动,它作为认识自然的研究方法,在很多方面优于一般的观察和生产实践活动。
伴随着自然科学同宗教神学、经院哲学的激烈斗争,一批哲学家、科学家极力提倡科学实验,并把科学实验作为科学战胜对手,壮大自己力量的有力武器。
由于科学实验日益成为独立的社会实践,不仅使近代自然知识有了特有的实践基础。
也促进了科学形态的变化,出现了实验科学。
近代自然科学是建立在科学实验基础上的实验科学。
所以说科学实验是近代自然科学得以相对独立发展的实践基础。
3、从近代自然科学产生时科学家们反对宗教神学斗争中受到何种启示?
答:
在科学反对宗教的斗争中,科学家们曾用血和肉坚持了科学的真理,这种精神一直为后人所景仰。
4、如何分析近代自然科学与哲学的关系?
答:
科学实验活动的兴起,近代科学方法的建立,有赖于哲学的引导。
在科学从中古时代向近代转变的关头,哲学家积极倡导近代科学方法,并对推动科学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5、1487年,葡萄牙人迪亚士率领船队到达非洲最南端,葡萄牙国王把这里命名为好望角。
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68页);1519年至1522年,麦哲伦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
文艺复兴运动(69页)。
宗教改革运动(70页)。
马丁-路德所提出的宗教改革学说,其核心就是“信仰可以获救”。
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一书,系统地阐述了太阳中心说(基本内容见73页1~4。
提出整个人体内血液循环理论的人是英国医生哈维。
伽利略的《关于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一书与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和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被称为近代天文学的三部最伟大的杰作。
在最早建立的科学社团中,最有影响的是意大利佛罗伦萨的西芒托学院、英国的皇家学会、法国的皇家科学院和德国的柏林学院。
(85页)
第七章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
1、有哪些知识为牛顿力学的建立提供了基础?
答:
一、伽利略通过对落体的研究,已经发现了惯性运动和在重力作用下的匀加速运动,奠定了牛顿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基本思想。
二、伽利略关于抛物体运动定律的发现,对牛顿万有引力的学说也有深刻的启示作用。
三、开普勒所发现的行星运动定律则是牛顿万有引力学说产生的最重要前提。
2、如何从牛顿力学的建立来分析继承与创造的关系?
答:
一、伽利略早已发现了惯性定律,笛卡儿还曾作过明确表达,但牛顿引入了“力”的概念,用更明确的力学语言把惯性定律表述为:
每一物体保持它原来的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不变,除非由作用于它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这就是牛顿的第一定律。
二、伽利略早已发现了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不在于它的速度,而在于它的速度改变即加速度这一事实,区分了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并在自由落体定律的研究中发现了速度与时间成正比的关系。
在这一基础上,牛顿引入了“动量”(质量与速度的乘积)的概念作为运动的量度,把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与力的关系定量地揭示出来。
即运动的改变与施加的力成正比,并且发生所加的力那个直线方向上。
这就是牛顿第二定律。
三、胡克在基本物理概念上确实已经有了万有引力的思想,认为行星的运动是由一个依切线的直线运动与一个向着中心物体的吸引运动所合成,而这个行星吸向太阳的向心力是与二者之间距离平方成正比的。
这本来已接近了行星绕日运动的答案,也许是由于数学上的障碍,他未能找到具体的答案。
这个任务最终是由牛顿完成了,并由此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四、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引力理论。
在开普勒那些还是从大量经验的观测资料中归纳出来的行星运动定律,在牛顿这里已经成了严格的经过理论推导的结论。
3、牛顿力学建立的历史意义何在?
答:
牛顿用一种崭新的定量方式,解决了万有引力如何能维持整个世界体系的问题,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对世界图象的认识。
原来受上帝命令而运行的天体,现在不需要连续从外面加力,靠自然规律就有可以运行了。
4、牛顿时代其他自然科学的发展有哪些特点?
答:
整个说来,其他各门自然科学尚处于积累资料并逐渐形成为独立学科的时期。
5、为什么说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成是不可避免的?
试分析它的进步意义和局限性。
答:
在近代自然科学产生时期,首先需要把自然界分解开来加以研究,考察各种自然过程的区别,这是科学研究必由之路,因此难免会撇开和忽略事物之间的总的联系;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开始总是先要注意这种事物是什么和有多少,难免忽略事物的产生、发展和转化过程;自然科学的发展中,首先是以机械运动形式为对象的力学达到完善的程度,其他自然科学还处在积累资料的阶段,因此,也就难免用力学的尺度衡量一切,用力学的规律解释一切。
科学发展的一定的历史阶段,形成了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一定的历史形态。
进步意义和局限性:
应该说这种形而上学的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在当时是有进步作用的。
由于它把自然界中起作用的原因都归结为自然界本身的规律的作用,有利于促使科学家去探索自然界的规律。
尽管行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忽视理论思维的作用,忽视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发展,但它能刺激人们运用分析、解剖的方式,从观察和实验中取得更多的经验材料,这对科学的发展来说也是必要的。
但同时又必须认识,由于它只看到了一个个事物,忘掉它们相互的联系,看到了它们的存在,忘了它们的产生和消失;看到了它们的静止,忘了它们的运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因而又有着严重的缺陷。
这种形而上学的自然观,在对自然界整体的看法上又似乎低于古代。
6、牛顿力学的建立是科学形态上的重要变革,标志着近代理论自然科学的诞生。
按牛顿的理论,行星与行星之间也有万有引力,使行星偏离其椭圆轨道,这种不规则的微小偏离被称为行星的摄动。
对证实牛顿万有引力定律有重要意义的事实:
一是哈雷彗星的发现;二是地球形状的证实;三是关于行星摄动现象的证实;四是关于引力常数的测定等。
德国的华仑海特和瑞典的摄尔西斯建立了测定温度的标准,据此发明了华氏和摄氏温度计。
荷兰莱顿大学的森布罗克和德国的克莱斯特分别发明了为贮存静电电能的电容器,即莱顿瓶。
富兰克林发明避雷针。
17世纪真正把化学确立为一门科学的是著名的英国科学家波义耳(近代化学的奠基者)。
1675年,列文霍克在污水中发现了大量的极小的动物——微生物,这就使生物学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即微生物世界(107页)。
18世纪生物学的重要成就是瑞典学者林耐的动植物分类。
第八章近代技术的兴起与工业革命
1、造成工业革命的最主要的技术发明有哪些?
答:
一、工作机的发明与应用;二、蒸汽动力的发明;三、机床的发明与应用。
2、瓦特在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中最主要的贡献是什么?
答:
普遍应用的蒸汽动力机是由瓦特发明的。
在纽可门发明的蒸汽机的基础上,瓦特作了重大改进。
瓦特运用潜热的概念,为减少热损失,于1765年研制成一种外冷凝器。
这是一个与汽缸隔开的空屋,使蒸汽在此空室内冷凝,这就大大减少了反复加热汽缸所消耗的热量。
同时又采取精密加工、油润滑和设置绝热层等措施,使热效率提高到3%以上。
瓦特终于发明了一种可付诸实用的蒸汽机。
然而,瓦特并没有因此而满足,于1784年获得了又一项专利,即双向动作的蒸汽机。
不仅如此,为使它适用于各种工作机的动力,瓦特还采用了连杆、飞轮等装置,使机器的直线运动转换为连续而均匀的圆周运动。
以后又发明了离心调速器,这样就可以通过传动装置带动一切机器运转,为整个工业和交通运输业提供一种通用的动力机。
从此,动力机、传动机、工作机组成了机器生产系统,这是技术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
3、为什么说莫兹利发明的移动刀架可与瓦特的发明相比?
答:
1794年,机械师莫兹利发明了移动刀架,1794年制成了带有移动刀架和导轨系统的车床。
刀架代替人手夹持刀具,并使刀具沿导轨作直线进行运动,由此可以方便、迅速、准确地自动加工不同螺距的螺丝以及直线、平面、圆柱形、圆锥形等多种几何形状的部件,使车床真正成为机器制造业自身的工作母机。
移动刀架看来是一种简单的发明,实则是机械技术史上的重大创造。
在19世纪英国出版的《全国工业》一书中认为:
“它对机器的改良和更广泛应用所产生的影响的结果是,各种机器很快就完善和便宜了,而且推动了新的发明和改良。
4、工业革命中形成的技术体系有哪些特征?
答:
一、在科学和技术的关系上,工业革命初期的许多技术发明主要还是工匠们的经验结果,科学只起了辅助作用。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许多科学家逐渐对科学的应用产生了兴趣,加速了科学和工业的结合,使得许多技术上的发明成了科学在工业上的应用。
二、由工作机、传动机、动力机所组成的机器系统的出现,是这一技术体系的又一重要特征。
三、机器时代的重要特征是用机器生产机器,它是在各种技术的体系化过程中出现的。
在这种情况下,紧凭工匠个人的技能不够了。
在生产劳动过程中,技能的地位相对降低了,机械设备及劳动手段的作用提高了。
5、以工作机的革命为起点,以蒸汽动力的发明和普遍应用为主要标志,迎来了人类发展史上一个崭新的时代——机器大工业时代。
工业革命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工作机的发明和应用;第二阶段为通用的蒸汽动力机的发明和应用;第三阶段为机床的发明与应用。
1775年英国铸造专家威尔金森制成了第一台镗床。
1794年,机械师莫兹利发明了移动刀架。
1824年,英国瓦匠亚斯普丁发明了早期的水泥,即“波兰特水泥”。
1867年,法国人莫尼埃取得了发明钢筋混凝土的专利。
6、工业革命产生的后果有哪些?
(134页)
工业革命的完成作为一个划时代的标志,使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先进国家以巩固,以技术变革为中心内容的工业革命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后果。
一是首先造成了生产力的巨大进步,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的动力,又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奠定了巩固的技术基础;二是从根本上动摇了旧世界的强大杠杆,工业革命是技术的根本变革,同时又是以机器为主体的工厂制度代替手工技术为主的手工工场的革命。
工厂制度使资本主义的雇佣制度得到了巩固和发展。
三是提高了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使生产真正成为社会的活动,它把各个经济部门紧密联系起来,同时机器大工业又使资本家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四是开辟了技术进步的崭新道路。
第九章近代自然科学的全面发展
1、为什么说19世纪是科学的世纪?
答:
19世纪工业革命和生产力的巨大进步,迎来了近代科学的全面繁荣,其规模和成就远远超过了17世纪的科学革命。
19世纪的热力学、光学、化学、地质学、生物学、人类学等学科都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并大都进入到理论综合的阶段,新学说、新理论如雨后春笋,使19世纪成为名副其实的科学世纪。
2、举例说明科学发现的历史必然性。
答:
能量守恒原理的发现,在科学史上是一个非常有教育的事例。
。
。
。
。
(到141页第2段第3行起至142第5行止)。
3、法拉第关于“场”的概念的提出有什么重大意义?
答:
为了解释电磁感应现象,法拉第提出“力线”和“场”的概念,认为电和磁的作用必须通过某种物质媒介——以太,这在人们面前展示出物质实体在间断的粒子存在形式之外还存在着连续的“场”的形式,这是自牛顿以来物理学基本概念的重大发展。
4、辨证自然观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有哪些?
答:
19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特别是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等的科学发现,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自然图景,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5、1800年,意大利的伏特发明电池,实现了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化。
1819年,丹麦的奥斯特发现电流可使磁针偏转的磁效应,揭示出电能向机械能的转化。
最早公布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的是德国医生迈尔。
英国业余物理学家焦耳为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的确立作出了重要贡献。
1865年,克劳胥斯引入了一个直接反映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概念—熵,用来表示某一种状态可能出现的程度。
德国哲学家康德提出了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第一个把自然界看作是发展变化的演化过程。
在地层成因及生物化石的解释上有火成说和水成说之争,灾变说和渐变说之争。
1830年英国地质学家赖尔的《地质学原理》出版,标志了近代地质学的系统化(148页)现代遗传学的创始人是奥地利的修道士孟德尔,其研究成果被研究者概括为三条定律,即显性定律、分离定律和独立分配定律(152页)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创立了细胞学说。
提出化学原子论的是英国化学家道尔顿(有关原子论的观点见156页第6行至13行);提出分子论的是阿佛伽德罗(有关分子论的观点见157页第6行始)。
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对发现化学元素周期律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
近代电磁理论的创始人是法拉第,经典电磁学说的理论总结是由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完成的,1873年,麦克斯韦的巨著《电磁学理论》问世,标志着完整的电磁理论的确立。
其科学价值可与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及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相媲美。
第十章近代技术的发展——以电气为中心的技术革命
1、以电气为中心的技术革命是在什么样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兴起的?
答:
从19世纪中叶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美发达国家陆续完成了工业革命。
随着生产的发展,对于动力、材料、通讯等技术又不断提出了新的要求,原有的以蒸汽机动力为中心的技术体系的矛盾也日益表面化。
19世纪以来自然科学在各个领域的全面发展,则为技术上的新发明提供了科学前提。
以电气为中心的一些技术在原有的技术体系中孕育,并在19世纪中叶以后逐渐运用于生产,由此触发了技术发展史上又一次技术革命,史称以电气为中心的技术革命。
2、以电气为中心的技术革命包括哪些主要的技术发明?
答:
其中包括钢铁材料技术、内然动力技术、有机合成技术、无线电通讯技术等,电气技术则是这一群技术的主导技术。
3、如何理解科学是技术的先导这一命题?
答:
第二次技术革命中的技术发明主要是科学的结果,这一点与蒸汽——机器时代的技术发明不同。
没有电磁理论就没有电机和无线电技术的发明,没有化学的实验研究就没有化学合成技术的发展。
因此可以认为,从这一次技术革命起,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已发生了巨大变化,技术逐渐成了科学的应用,科学成了技术的先导。
4、简述以电气为中心的技术革命的特点。
答:
一、第二次技术革命是以电气为中心的一群技术的基础上发生的,使原有的技术体系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变革。
二、第二次技术革命中的技术发明主要是科学的结果。
三、第二次技术革命中的许多发明都出自实验室。
四、第二次技术革命发生在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向垄断过渡的时期,为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
五、第二次技术革命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已经形成了一个崭新的技术体系,在这之后进入了这一技术体系的改良和完善时期。
5、1864年,法国人马丁在西门子兄弟的帮助下,用废钢和生铁合金试炼优质钢,创造了西门子—马丁平炉炼钢法。
直到目前为止,冶金技术可分为两大支,即物理冶金和萃取冶金,亦可称之为火法冶金和水法冶金。
热机按其工作方式可分为内燃机和外燃机(171页)。
1839年,英国人古德伊尔把巴西的天然橡胶与硫磺混合起来,发明了橡胶的硫化法。
电从科学进入大规模应用迈开的第一步是从有线电报开始的,第一条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