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学考试整理资料.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694317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3.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科学考试整理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教育科学考试整理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教育科学考试整理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教育科学考试整理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教育科学考试整理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科学考试整理资料.docx

《教育科学考试整理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科学考试整理资料.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科学考试整理资料.docx

教育科学考试整理资料

第一章教育科学研究概述

第一节 教育科学研究及其类型 

一、教育科学研究的涵义

  所谓教育科学研究,是指研究人员自觉地、有目的地、有计划地,遵循一定的方式和程序,以教育现象、教育存在为对象,以揭示教育规律、寻求有效教育教学方式和途径为目的的科学探究活动。

要正确理解教育科学研究的涵义,还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教育研究是一种自觉的科学认识活动。

教育研究作为一种科学认识活动,它不同于一般日常生活、教育工作中的认识。

2.教育科学研究既是一种发现,也是一种创造。

二、教育研究的类型

▪对事物进行分类,所采用的标准不同、看问题的视角不同,所划分的类型也亦不同。

对教育研究的分类,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划分方式。

一)操作性研究、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

根据研究的水平、层次不同,可以把教育研究分为操作性研究、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

1.操作性研究

操作性研究并不产生对教育现象和问题的新认识,一般对教育理论的发展完善没有直接的贡献。

操作性研究可以创造新的教育科学事实,它以为实践提供活动程序、方法、措施等操作性知识为主要特征。

2.描述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是对教育现象的比较感性的认识,它可以发现新的教育科学事实。

描述性研究常常回答的是“是什么,怎么样”一类的问题。

3.解释性研究

解释性研究是在描述性研究基础上所进行的更高层次的研究。

它以探明教育现象发生的原因为主旨。

解释性研究回答的问题是“为什么”。

二)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按研究目的和功能分,我们可以把教育科学研究划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1.基础研究

基础研究(也称为理论研究)是以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形成新的科学认识,以发展、丰富或修正、完善教育理论为主旨的教育科学探究活动。

2.应用研究

应用研究是指以为着改善教育实践活动,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而寻求教育对策、制定教育方案、创新教育方式和方法等为主旨的教育研究活动

三)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

根据所获研究资料的性质和分析研究资料的方法不同,可以把教育研究分为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

1定量研究是指对教育教学现象可以量化的部分进行测量,获取量化资料,并用统计方法加以分析,以检验某种理论假设的准确性或对某种教育现象进行数量描述的一类研究

2定性研究(也称为质的研究)是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式,对教育教学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的一类研究活动。

(四)思辨性研究与经验性研究

根据研究是否从研究对象那里获取系统的经验事实、经验材料,可以把教育研究分为思辨性研究和经验性研究

1所谓思辨性研究主要是指依靠研究者的“哲学沉思”而寻求教育问题答案的研究。

它不需要从研究对象那里获取系统的经验事实

▪2经验性研究是指研究者运用自己的感官或研究工具,从研究对象那里获取系统的经验事实,并对经验事实分析、概括的研究。

第二节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

▪一、确定研究课题

▪二、文献回顾

▪三、研究设计

▪四、资料收集(研究的实施)

▪五、分析资料

▪六、得出结论形成研究报告

一、总体和样本

1.总体是一项教育研究活动所涉及的研究对象的总和,它是研究者所要研究的具有某种或某些共同特性的个体的总和。

2.样本亦即研究样本,是指从研究总体中抽出的部分个体,是研究者直接观测和研究的对象。

三、变量

1.变量的定义

一般说来,所谓变量是指具有多种不同取值的概念或特征、属性。

2.变量的类型

(1)根据表量的形式或者变量的取值性质分,变量通常可分为类别(特征)变量和数值变量。

类别变量是指变量的取值表现为不同的子概念或不同的次级类型。

数值变量是指变量的取值表现为大小不同的数值,即不同的数字。

(2)根据变量的水平不同,人们常把变量分为类别变量、顺序变量、等距变量和比率变量。

类别变量:

这类变量的取值仅仅表示事物的不同类型,

顺序变量:

这类变量的取值数据表示对研究对象的某方面特征按大小逻辑顺序的排序。

等距变量:

这类变量的取值数据带有相等的单位,但没有绝对零点,而只有相对零点。

比率变量:

这类变量的取值数据既有相等的单位,又有绝对的零点。

3)根据变量间的关系,我们可以把变量分为自变量和因变量,或相关变量。

在有联系的变量中,自变量是指那些能够独立变化且能引起别的变量变化的变量。

因变量是指那些由于其它变量变化而引起自身变化的变量。

▪在实验研究中,变量可分为研究变量(实验变量)、无关变量(控制变量)和结果变量(因变量)等。

对研究变量、无关变量和结果变量会在研究设计中作比较详细的讨论。

四、教育研究的效度

研究效度是指研究结果的有效性程度,是评价一项研究活动及其成果的重要质量指标

▪内在效度是指研究结果能被明确解释的程度,或者说是研究结果能被证明的充分性程度。

在实验研究中即指对实验结果进行归因分析的明确性程度,亦即能否肯定实验效果是由实验变量引起的。

▪外在效度是指研究结果能被推广的范围大小。

一项研究结果其所推广的总体范围愈大,外在效度愈高。

五、教育研究的信度

教育研究的信度就是指教育研究的可靠性。

即研究能在多大程度上重复

第四节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体系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体系

1.方法论:

 哲学方法论 科学方法论

2.基本方法:

实验发、调查发、文献法等

3.具体方法:

抽样方法、统计表法、检验方法

第五节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研究的意义

1.从事教育教学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2.从事教育教学研究是实施新课程的需要

3.从事教育教学研究是教师实现自身生命价值的需要

4.有利于教育理论的自身的完善和发展

第二章教育科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主体

第一节教育科学研究对象及其特点

一、对教育科学研究对象的界定问题的反思

综上分析,我们认为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即整体上的教育研究对象)是教育存在(实践形态的存在和理论形态的存在)以及教育系统与其它社会子系统的关系性存在。

二、教育科学研究对象的基本特点

1、解构与建构的统一性。

2、事实与价值的统一性。

3、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性。

4、更大的开放性和复杂性。

5、研究对象对研究主体的反应性

第二节教育科学研究主体的素质

一、优秀的思想品质

1、强烈的求知欲望

2、实事求是的严谨学风

3、互助合作的团队精神

4、敬业献身的使命感

二、独立的主体意识

1、自决意识与自主意识

2、自控意识

3、批判怀疑意识

我国现代著名学者胡适认为,做学问应当“大胆怀疑,小心求证”。

4、责任意识

三、良好的能力素质

1、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2、强大的知识力。

教育研究者应该具备的知识

(1)广泛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和心理学知识;

(2)系统深厚的专业知识;

(3)渊博的跨学科知识:

如社会学、哲学知等;

(4)系统的研究方法知识。

3、丰富的情感和顽强的意志力。

4、强大的自制力。

第三章研究问题的确定与文献回顾

第一节确定研究问题

一、什么是研究问题

问题就是矛盾,就是困惑,就是不满。

我们在阅读教育文献时,常常对一些观点感到困惑、不满,或意识到不同理论之间有矛盾,这时就有了问题。

身处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中小学教师,对一些教育现象、教学现象困惑时,不满时就有了问题。

问题的两种类型

我们在阅读教育文献时、在教育实践中遇到或发现许许多多问题,对于这众多的问题,可以将其分为两种类型:

一类是“学习型问题”;另一类是“探究型问题”。

二、研究问题的来源

(一)教育实践中的矛盾

▪1.从教育目标所提出的根本问题

▪2.教育改革关注的热点问题

▪3.影响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

▪4.教育实践中的弊端问题

▪5.学校整体改革问题

▪6.加强教育研究的薄弱点,填补教育研究空白点问题

二)教育理论文献中的问题

▪1.各种理论中的矛盾

▪2.已有理论的局限性、片面性

▪3.已有理论未涉及的领域

(三)课题指南中的问题

三、选题的标准

1、重要性

研究问题的意义和价值应当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是研究问题的理论价值;二是研究问题的实践价值。

2、创造性

一个研究问题是否具有创新性,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考虑:

一是问题新;二是方法新;三是结论、观点新。

3、可行性

四、研究问题的明确化

1.研究问题明确化的含义

所谓研究问题明确化,指的是通过对研究问题进行某种界定,给与明确地陈述,以将最初头脑中比较含糊的想法变成清楚明确的研究问题;将最初比较笼统、比较宽泛的研究问题域,变成特定的研究问题。

2.研究问题明确化的方法

(1)缩小问题的内容范围

(2)清楚明确地陈述问题

五、选择研究问题中的思维方法

1、问题的分解

2、问题组合

3、问题的转换

4、问题的迁移

六、课题论证

▪1.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及选题的价值。

▪2.本课题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重要观点。

▪3.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和方法。

▪4.已取得的主要成果和主要参考文献。

▪5.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人员结构。

▪6.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第二节文献回顾

一、教育文献与文献回顾

1.什么是教育文献

教育文献是记录有关教育的知识和信息的载体。

如教育方面的专著、教育学科的教科书、教育方面的报纸和期刊等等。

2.文献回顾

文献回顾也称文献考察或文献评论,它指的是对到目前为止的、与所选研究问题领域相关的各种文献进行系统的查阅和分析,以了解该领域研究现状的过程。

二、文献回顾的意义

1.帮助研究者熟悉和了解本领域中的研究现状;

2.使研究者进一步明确研究问题或修改研究问题;

3.为研究者提供可供参考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4.为解释研究结果提供背景资料和论证依据

三、教育文献的分布类型

1、书籍

2、报刊

3、教育档案

4、个人文献

*5、电子文献

四、文献检索与阅读

(一)文献检索的方法

(二)文献的选择与阅读

选择文献可考虑以下几点

(1)根据文献的相似性来选择;

(2)根据发表的时间来选择;

(3)根据作者在研究领域中的学术影响和地位来选择;

(4)根据期刊的地位来选择

阅读文献应注意的事项

(1)每一研究的理论框架和研究背景;

(2)研究的主要结果、主要观点及推论;

(3)研究的方法;

(4)自己对研究的评价。

六、文献摘要与文献综述

(一)文献摘要

▪文献摘要的内容大致应包括:

1.文献登记2.问题:

3.对象4.方法5.结果和推论6.评价

(二)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主要描述所要研究问题的研究现状,它包括:

▪1.已取得的研究结论和结果成就;

▪2.研究所采用的主要方法;

▪3.存在的问题或有待解决的问题。

第四章教育研究设计

第一节研究假设

二、研究假设的作用

1.研究假设能集中反映前期探索的成果.

2.假设为研究活动指明了方向.

3.假设可以提高研究活动的新颖度和预见性.

三、好的研究假设的基本特点

1.科学性:

研究假设虽然具有推测性,但研究假设并不是毫无根据的凭空猜想或主观臆断,它是有一定的事实或理论根据的,只是这些事实和理论还不能充分证明假设。

2.推测性、猜测性

3.表述的明确性

4.可检验性

四、假设的类型

(一)归纳假设、演绎假设和类比假设

•根据假设形成的逻辑,可以把假设分为归纳假设和演绎假设。

•归纳假设是研究者通过对一些个别经验事实材料的观察得到启示,进而概括、推论提出的假设。

•演绎假设是从教育科学的某一理论或一般性陈述出发,推出新结论,推论出某种特定假设,或者演绎出具有创造性的程序性知识。

(二)方向性假设和非方向性假设

•根据假设是否指出相关和差异的特点,研究假设可以分为方向性假设和非方向性假设。

•方向性假设指出了相关和差异的特点。

•非方向性假设只简单地指出存在相关和差异,而不说明差异的特点

五、假设的陈述

1、说明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间的期望关系;

2、假设必须是可检验的,语义是明确的、可操作的(变量是可测量的)。

3、必须是陈述语句,而不能是疑问句。

*要注意区分研究假设与统计假设

第二节变量的界定与操作性定义

一、变量的界定

•1.变量界定的含义

•变量的界定是指对所研究的教育现象、因素的划分,明确一项研究所涉及的变量的性质和数量。

•2.变量界定的意义:

变量的界定是检验研究假设、选择研究方法、控制研究过程、解释研究结果的重要前提之一

二、实验研究中变量的类型

1.实验变量(也称为操作变量、研究变量),它是实验者在实验中主动操纵和积极变革的变量。

它是研究着所选择的自变量,它也是研究者所设计的一种自变量。

2.控制变量(也称无关变量)。

它是除研究变量以外的一切影响结果变量的自变量。

无关变量并不是和实验研究毫无关系,而是指这些变量和研究者的研究目的无关,它们会影响或干扰研究活动,妨碍研究目的的达成,因而在研究中须加以控制。

3.结果变量(也有些文献称作因变量)。

结果变量是研究者这所选择的因变量,是研究者所关注的、受实验变量所影响的因变量。

三、变量的操作性定义

操作性定义是指变量的较精确、具体、不含糊的定义,将其以操作的方式表示,表明变量是可操作的或可测量的。

第三节研究对象的确定与抽样方法

一、概率抽样

概率抽样是用以抽取概率样本的方法,它的特点是每个研究对象(分析单位、个体)被抽到的概率是已知或可知的。

1.随机抽样:

随机抽样是指在抽取样本时,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被抽取的机会是均等的。

2.系统抽样:

系统抽样也称机械抽样,它是指将总体中所有单位或个体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然后依照固定间距抽取样本的一种抽样方法。

.分层随机抽样

分层随机抽样是指首先按某种特征将总体分成不同的层次,然后再在每个层次中按一定比例随机抽样的方法。

4.整群抽样:

整群抽样是指成群或成组地抽取样本单位或个体的一种抽样方法,它是把总体中的群体作为抽样单位的,而不是个体,然后把抽取的群体中的全部个体作为样本个体。

二、非概率抽样

1.方便抽样:

方便抽样是一种只抽取对研究者来说最为简单方便的那一小部分研究对象作为研究样本的抽样方法。

2.定额抽样:

定额抽样又称限额抽样,它是分层抽样的非概率抽样。

定额抽样实际上是为总体内不同类型的个体分配了抽样名额的抽样方法

3.立意抽样:

立意抽样也称为目的抽样。

它是根据研究者对所要抽取的抽样单位的了解和判断而有选择地进行抽样的方法。

4.“滚雪球”抽样:

滚雪球”抽样是指研究者首先通过某种方法找到少量的研究对象,然后在研究中和这些研究对象建立良好关系,并通过这些初选的研究对象再寻找更多的研究对象。

第四节研究设计必须考虑的其它几个重要问题

•一、选择研究方式

•二、测量工具的选择与编制

•三、处理资料的方式

第五节形成研究方案

一、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和创新之处

二、研究问题陈述及研究假设陈述

三、研究总体与研究样本

四、研究方式的选择及操作程序

五、测量工具及处理资料的方式

六、工作计划:

人员分工、时间进程等。

第五章教育实验研究

第一节教育实验研究方法概述

一、教育实验研究方法的含义

教育实验研究方法是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主动操纵某个或某些教育变量,观察其引起的变化,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教育实验研究方法具有三个关键特征或本质特征:

1.实验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变量间的因果关系。

2.实验研究要对自变量主动操作。

3.实验研究要合理控制无关变量

二、教育实验研究的特殊性

▪1.教育实验的对象特殊。

▪2.教育实验环境的特殊。

▪3.教育实验道德问题特殊

三、教育实验的类型

▪1.按实验研究目的分,教育实验可以分为:

探索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或推广性实验。

▪探索性实验也可以理解为原创性实验。

这类实验是以揭示新的教育教学规律或建构新的教育教学模式、方法为主要目的的实验。

教育实验研究中的大多数都可以看做是探索性实验。

▪验证性实验或推广性实验,是以验证已经取得的实验成果为目的,是对已取得的认识成果用实践的经验再来检验、修正和完善。

验证性实验或推广性实验,既可以是对自己前期研究的验证和推广,也可以是对引进的教学模式或教学方法、教学理论的验证和推广。

▪2.按实验研究范围分,教育实验可以分为:

单项(科)教改实验、综合教改实验。

▪单项单科教改实验,是指只在一门学科教学中进行的教育实验。

▪综合教学改革实验,是指学校各科都参与的实验。

常常以学校为实验单位,由学校牵头,统一组织进行实验。

▪3.按变量、因素多少分,教育实验可以分为:

单因素实验和多因素实验。

▪单因素实验是指只包含一个实验变量或研究变量的实验。

也就是研究者只选择一个研究变量进行实验。

▪多因素实验是指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实验变量的教育实验。

也就是说,在实验研究中,研究者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研究变量,同时进行研究。

▪4.按实验场所分,教育实验可以分为:

实验室实验和自然情景实验。

▪实验室实验就是在实验室环境下进行的教育实验。

只有少数的教育心理学问题可以在实验室进行。

▪自然情景实验就是在正常的教育教学环境条件下进行的实验。

绝大多数的教育实验都是自然情景实验。

▪5.按对无关变量的控制程度分,教育实验可以分为:

前实验、准实验、真实验。

▪前实验是指研究者没有控制意识,或客观条件不允许进行控制,使得实验的控制水平极低或根本没有控制的一类实验。

▪准实验是指研究者有一定的控制意识,采取了一定的控制措施,但对被试没有随机分配的实验研究。

▪真实验是指研究者有明确的控制意识,采取了多种控制措施,并且对被试进行了随机分配的实验。

6.按实验研究的内容分,教育实验可以分为:

教育体制改革实验、课程内容与结构改革实验、教学模式与教法改革实验等

(二)实验研究法的局限性

▪1.由高度控制带来的环境失真。

▪2.由实验人员和实验过程带来的副效应。

▪3.不可避免的样本不足和选择误差。

▪一、实验设计的主要内容:

▪1.选择实验变量,构造变量新水平。

▪2确定结果变量的类型、测量指标和测量方法。

▪3.对无关变量的分析及其控制措施。

▪4.确定取样大小取样方法和被试分组。

▪5.安排实验步骤。

▪6.选定统计方法

二、实验设计的效度

(一)影响内在效度的因素:

▪坎贝尔和斯坦利认为,影响教育实验内在效度的因素有八种:

1、历史2、成熟

3、测验4、工具

5、统计回归6、被试选择

7、被试的缺失8、选择和成熟的交互作用

其它几个因素

▪9.实验教师的素质

▪10.教学时间的投入

▪11.教学环境和教学手段

▪12.几种副效应

▪前面在“实验研究的局限性”中提到的几种负效应:

罗森塔效应、霍桑效应、亨利效应等,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教育实验的内在效度。

二)影响外在效度的因素

坎贝尔和斯坦利认为有4个:

1、选择与处理的交互作用

2、测验与处理的交互作用

3、实验安排效应

4、多重处理干扰

三)提高实验内在效度的措施

▪1.设计控制组加以平衡

▪2.随机分组与匹配分组

▪3.统计处理控制

▪4.进行平衡安排

三、教育实验的基本模式类型

▪X:

表示一种实验处理,即实验变量的一个水平;

▪G:

表示非随机选择分配的一组被试,即一个自然教学班;

▪O:

表示一次测验或观察,即对实验中所确定的结果变量的测量。

▪R:

表示被试被随机选择分配,即对被试进行随机分配所形成的实验组和对照组

三、教育实验设计的基本模式类型

(一)前实验设计(非随机性、无控制)

1、单组后测设计

G:

X——O

2、单组前后测设计

G:

O1——X——O2

实验研究案例A.doc

3、固定组比较设计

G1:

X——O1

G2:

——O2

(二)准实验设计

1、不等控制组前后测设计

G1:

O1——X——O2

G2:

O3________O4

实验研究案例B.odc

2、轮组设计:

G1:

X1——O1X2——O3

G2:

X2——O2X1——O4

3、时间序列设计:

G:

O1O2O3XO4O5O6

三)真实验

1、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设计

R1O1——X1——O2

R2O3——---——O4

2、实验组、控制组仅后测设计

R1:

X1——O1

R2:

——O2

3、所罗门四组设计

R1O1X1O2

R2O3O4

R3X1O5

R4O6

2×2双因素实验模式

新教材y1旧教材y2

新方法x1R1X1y1R2X1y2

旧方法X2R3X2y1R4X2y2

第三节教育实验的实施

一、教育实验的前测

▪1.教育实验前测的意义

▪a.可以使实验者了解被试实验前在结果变量(研究者关注的因变量)的水平。

▪b.可以利用前测进行分组。

▪c.可以利用前测对被试之间的差异进行控制。

▪d.可以利用前测和后测作比较,以确认实验的效果

▪2.进行前测应注意的问题

▪a.前测必须测出研究者所选择的结果变量。

▪b.前测的内容要全面。

如果实验中的结果变量包括智力、知识和兴趣,前测就要对三个方面都进行测量,而不是只测量一个方面。

▪c.前测要尽量采用标准化测验

二、教育实验的分组

单组实验不存在分组问题,而设有对照组的实验在实施时就有一个分组问题。

有时后,客观条件不允许研究者对被试重新进行分组,这时科学的态度是随机选择一组被试作为实验组(班),再随机选择一组被试作为对照组(班)。

当客观条件允许研究者对被试进行重新分组时,研究者就应当正确进行分组。

教育实验分组的一般方法是随机化分组和匹配分组。

三、教育实验过程的控制

▪教育实验过程的控制包括两方面的含义:

▪1.正确操纵实验处理

▪正确操纵实验处理一是正确运用实验处理。

▪二是控制好实验处理运用的频次。

▪2.有效地控制无关变量

▪前述的提高实验研究内在效度的方法都是可能的控制无关变量的方法。

四、教育实验的后测

一)教育实验后测的意义

1.了解实验后被试在结果变量上的现有水平。

2.通过与前测的比较,可以求出实验处理在实验研究的结果变量上引起的变化量。

3.便于检验控制组与实验组在研究的结果变量上的差异。

这主要适用于有对照组的实验设计。

(二)实验后测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后测与前测必须是同质测验。

▪2.后测与前测必须是同值测验。

▪3.控制组与实验组采用同一测验。

五、教育实验的记录

(一)教育实验记录的意义

▪1、为研究者保存下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2、它是实验结果统计分析的资料来源;

▪3、有利于发现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改进实验工作。

▪4、实验记录有利于教育实验的推广。

(二)教育实验记录的内容

▪1、实验变量的操作记录;

▪2、结果变量的观测记录;

▪3、无关变量的控制记录;

▪4、实验过程的平价和调节记录。

第六章教育调查研究

第一节教育调查研究概述

一、教育调查研究的概念与类型

1、教育调查的概念

调查研究也是一种实证研究。

所谓教育调查研究是指为了探明教育问题,形成科学认识,运用自填问卷、测验、访谈等方式,搜集教育资料,并进行分析推论的一种研究。

•教育调查研究所具有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