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694030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95.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docx

《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docx

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一、单项选择题

1.(2010全国Ⅰ卷)1960年起,《人民日报》、《红旗》杂志等对欧洲共同体的正面报道逐渐增多,这表明中国开始调整对西欧的外交政策,其主要背景是

A.“三个世界”理论的提出B.社会主义国家间关系的变化

C.美、苏两国间关系的变化D.资本主义国家间关系的变化

2.(2010全国Ⅱ卷)图3是反映古巴导弹危机的漫画。

漫画中的两个人物是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左)与美国总统肯尼迪。

从漫画中可以提取的正确历史信息是

A.美苏两国力量平衡

B.美苏两国相互制衡

C.苏联掌握使用核武器的主动权

D.美国拥有制约苏联的绝对实力

3.(2010全国Ⅱ卷)1951年,欧洲六国签订建立煤钢共同体的条约,规定其最高机构为共同体的总体利益而行使职责,不接受任何政府和组织发出的指示,其委员实行招聘制,由各国政府协商一致后任命。

这表明,该共同体是

A.政府之间的合作B.独立于政府的能源组织

C.企业之间的联合D.独立于政府的经济组织

4.(2011·全国大纲卷·)1985年,邓小平指出,“过去我们的观点一直是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这几年我们仔细地观察了形势”,“由此得出结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

这一判断()

A.缘于美苏关系的全面缓和B.基于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

C.有利于推进国内经济建设D.有助于确立改革开放方针

5.(2012年大纲卷)冷战期间,美苏两大阵营不断采取针锋相对的措施。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6年后,华沙条约组织于1955年宣告成立。

促使华约成立的直接原因是

A.第一次柏林危机B.两个德国分立

C.联邦德国加入北约D.共产党情报局成立

6.(2009广东文科基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

“对于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政府所订立的各项条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应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修改,或重订。

”体现此规定精神的外交政策是

A.一边倒B.另起炉灶C.不结盟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7.(2010广东卷)下表是我国某时期的国际邮件资费表(部分),从中可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邮件种类

计费单位(每10克)

邮资(元)

航空

亚洲各国

0.32

苏联及东欧民主国家

0.48

西欧各国(捷克转)

0.48

西欧各国(香港转)

0.80

其他各洲

0.80

A.香港已经回归,成为中国与西欧交往的重要桥梁

B.改革开放前,中国没有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C.捷克已加入欧盟,成为中国往西欧各国邮件的中转地

D.新中国外交史上,苏联及东欧民主国家曾有特殊地位

8.(2009广东卷)约瑟夫·奈教授2002年指出,当今国际力量的分布有如一盘三维空间的国际象棋:

顶部的军事力量大致是单极的,中部的经济力量是多极的,底部包括众多的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恐怖分子、黑客等),力量非常分散。

下列表述与奈教授的看法一致的是

A.同苏联时期相比,俄罗斯的经济实力下降,军事实力并未削弱

B.冷战结束后,美国的军事和经济实力都保持着异常明显的优势

C.从某些维度看,“单极世界”和“多极世界”都是比较准确的说法

D.国际力量分布十分复杂,可以说世界多极化的格局已接近形成

9(2009高考广东文科基础)下列关于当前世界政治格局的表述,正确的是

A.苏联解体后两级格局变成了单极格局

B.第三世界的崛起促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C.中国和美国的综合国力远远超过其他国家

D.即便是最强大的美国也无法控制当今世界

10.(2010广东卷)1959年,美国国家展览会在莫斯科举办。

对于榨汁机和洗碗机等展品。

赫鲁晓夫表示工人阶级决不会购买这些无用的小器具,当场引起了美国副总统尼克松的反对。

这反映了当时

 A.美苏冷战的重点从军事领域转向经济领域

 B.美国霸主地位动摇,急需打开苏联市场

 C.苏联轻工业发达,不需要进口这些器具

 D.经济文化交流没有改变两国意识形态的对立

11.(2011·广东文综)二战后初期,有政治家认为,当时美国在欧洲实施的某项战略措施“最初不过是一种经济手段,现在却成为了美国武器库里对付苏联的一种主要武器”。

这一措施是

A.推行马歇尔计划B.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C.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D.倡议签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12.(2009宁夏辽宁文综)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占领日本,采取削弱日本的政策。

1948年,美国改行扶植日本的政策,力图将日本建成冷战的前哨阵地。

这一政策转变

A.成为日本长期推行仇视中国政策的开端B.促使美国承认美日平等伙伴关系

C.提高了日本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D.标志着冷战在亚洲全面展开

13.(2009宁夏辽宁文综)1991年《欧洲联盟条约》、1992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和1993年《哥本哈根协议》的签订表明,欧洲共同体将发展成为一个拥有共同的货币、外交和安全政策与防务的欧洲联盟。

欧盟的建立有利于构建

A.区域统一的世界B.多元并存的世界

C.欧洲协作的世界D.欧俄均衡的世界

14.(2009江苏卷)1961年,赫鲁晓夫在同美国记者苏兹贝格谈话时说道:

“如果苏联和美国之间的分歧克服了,如果它们之间建立了和平合作的关系,这在很大程度上会有助于加强世界和平。

”这段话实质上反映了

A.美苏军事角逐势均力敌B.美苏开始由对抗走向对话

C.苏联试图同美国合作主宰世界D.苏联积极谋求世界和平稳定

15.(2009江苏卷)1998年初,在联合国安理会上中国同意对伊拉克进行武器核查,但在讨论美国提出的动用武力解决核查危机的议案时,投了反对票。

这表明中国在新时期

①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活动②积极维护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

③参与符合联合国宪章的维和行动④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A.①④B.②④C.①②④D.①②③

16.(2010江苏卷)美国历史学家杰里•本特利指出:

当1945年同盟国击败轴心国,摧毁德意志帝国和日本帝国时,随着另一场战争的开始,世界不得不重建。

“重建世界”的主要原因是

A.战后欧洲力图重建其中心地位

B.亚非拉民族解放斗争掀起高潮

C.战后新的经济体系形成刺激了贸易竞争

D.美苏在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上的矛盾加剧

17.(2011·江苏卷)日内瓦会议后,毛泽东就外交问题指出:

“关门关不住,不能关,而且必须走出去。

”这里,“必须走出去”的战略意义在于()

A.缓和中苏关系恶化的局面B.行使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权力

C.重建中美间战略伙伴关系D.发挥在国际关系中应有的作用

18.(2011·江苏卷)右图“阳台对话”向世界传递的信息是()

A.古巴导弹危机结束

B.美苏关系趋于缓和

1973年,勃列日涅夫与尼克松白宫阳台上亲切交谈

C.冷战格局全面终结

D.多极化世界的来临

19.(2011·江苏卷)2011年5月1日深夜,“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在巴基斯坦被美军击毙。

许多国家发表声明,对此表示支持,并强调世界各国应共同打击恐怖主义。

由此可以看出①反恐斗争有赖于国际社会的合作②恐怖主义成为全球化的主要障碍③恐怖主义滋生的土壤由此被铲除④恐怖主义依然是国际社会的公敌

A.①④B.①②C.①③D.②④

20.(2012年江苏卷)1969年5月11日,《人民日报》向全世界报道了一则我国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消息。

此后我国形成了不向国内外借债的财政政策,直到1979年12月,我国政府同意接受外国政府提供的第一批贷款,这一政策才被打破。

这表明我国

A.由单边外交转向多边外交B.由自力更生转向依赖外援

C.由思想禁锢转向对外开放D.由民间融资转向政府借贷

21.(2013江苏卷)据新华社对1972年1~9月外交情况的统计,中国接待外国官员和政府代表团三十多起,访问中国的有来自世界五大洲的政府代表团和各界人士。

到1972年底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达88个,和1969年底相比,三年内翻了一番。

材料表明中国

A.重点建立与亚非的外交关系B.开始独立自主地步入围际舞台

C.切实推进新型区域外交合作D.打破美国孤立遏制的外交僵局

22.(2009山东卷)路透社评论某国际组织说,它“作为一种独立于美苏两国领导的军事条约组织的道德力量,强调最初在万隆会议上获得赞成的和平共处原则”。

这一国际组织是

A.联合国B.不结盟运动C.世界贸易组织D.欧洲联盟

23.(2011·山东卷)1964年4月,77个发展中国家在日内瓦发表《七十七国联合宣言》,提出了建立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要求。

这表明()

A.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B.经济区域集团化进一步发展

C.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瓦解D.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24.(2012年山东卷)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目的是

A.打破西方国家的外交封锁B.促进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C.加强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合作D.推动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25.(2009天津卷)巴以矛盾导致中东地区长期动荡,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当前在联合国框架下解决巴以矛盾的基本原则是

A.以土地换和平B.按宗教地区分治

C.大国协助解决D.联合国托管耶路撒冷

26.(2011·天津卷)下列重大国际关系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②美国从越南撤军③不结盟运动开始兴起④中日邦交正常化

A.①③②④B.①④③②C.③①④②D.③④①②

27.(2011·天津卷)在近现代历史上,法德两国之间多次发生战争。

在战争过程中,法国遭受最严重失败是()

A.反法同盟战争B.普法战争C.第一次世界大战D.第二次世界大战

28.(2012年天津卷)在中美关系的发展中,台湾问题是一大障碍,在扫除这一障碍的过程中,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事件包括

①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②尼克松总统访华

③中美两国正式建交④邓小平访问美国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9.(2010湖南卷)1950年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

“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

”1989年中苏关系正常化后,两国未再签订类似条约。

这主要是因为

A.双方的战争威胁消失B.苏联的政治经济改革

C.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D.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

30.(2009海南卷)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美国先后推出了援助希腊、土耳其计划(后称“杜鲁门主义”)和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

这两个计划的相同之处是

A.具有军事援助的性质B.具有意识形态的色彩

C.促进欧洲经济的恢复D.缓和受援国社会矛盾

31.(2009海南卷)1950年,法国外交部长舒曼对法、德即将开展的合作说,今后“在法,德之间发生的战争是不可想象的,而且在物质上不再可能“。

舒曼在此所说的合作主要是指

A矿业资源互补B人力资源共享C科学技术交流D消除贸易壁垒

32.(2009海南卷)20世纪80年代末,邓小平提出了“韬光养晦”的外交战略,强调在国际事物中“决不当头”,“有所作为”。

这一战略提出的主要国际背景是

A苏联已经解体B两极格局濒于瓦解

C中美关系好转D世界多极化正在形成

33.(2011·海南卷)日本自民党从1955年开始长期执政,在六七十年代出现表1所反映的变化。

表1日本众议院席位变化表

年份

1958

1963

1967

1972

1976

自民党议席

287

283

277

271

249

在野党议席

180

184

209

220

262

导致这一变化的重要原因是,自民党()

A.以农村为主的社会基础受到削弱B.未能提出保证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政策

C.长期执政违背议会民主制原则D.与美国结盟的政策遭到强烈反对

34.(2011·海南卷)《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评论说:

在1955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利用了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

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外交方针是()

A.“求同存异”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另起炉灶”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35.(2011·海南卷)图1显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欧洲国家经济援助状况。

这一状况反映了()

图l

A.受援国已经成为援助国的经济附庸B.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国际化空前加强

C.意识形态成为能否提供援助的前提D.援助顿多寡取决于是否为战时盟国

36.(2012年海南卷)1970年,联邦德国和波兰签订条约,实现了两国关系正常化;签约当天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为表示诚意,在华沙犹太人受难者纪念碑前下跪献花。

这些外交活动

A.推动了欧洲共同体的扩大B.首次确认了德国为战败国

C.加速了华沙条约组织解体D.有利于缓和欧洲紧张局势

37.(2013海南卷)一般认为,1952年法国学者在分析当时世界格局时,提出“第三世界”一词。

这里的“第三世界”是指

A.不属于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的国家

B.两个超级大国及其他发达国家之外的国家

C.既不属于“北约”也不属于“华约”的国家

D.尚未获得独立的亚非拉地区国家、

38.(2009福建文综)1971年7月,尼克松总统在堪萨斯城

发表演讲,指出:

“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

谈判的时代,……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对

抗……”美国政府将这一外交思想付诸实施的行动包括

①组建上海合作组织②结束1961年开始的越南战争

③签订《北大西洋公约》④发表中美上海联合公报

A.①③B.②④C.①②④D.②③④

39.(2010年福建卷)照片是“看得见”的历史。

图7和图8记录了新中国两次重大的外交活动,他们所体现的共同原则是

图7图8

A.睦邻友好B.战略结盟C.另起炉灶D.求同存异

40.(2010年福建文综)1961年,为寻求稳定和平的发展道路,不结盟运动兴起,这一运动

A.标志着区域合作进入新阶段B.推动国际政治力量向多极化方向转化

C.动摇了美苏的霸权地位D.促进了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

41.(2011·福建文综)美国前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在《在华五十年》中写道:

“美国的强大及其在自由和安全事业中的领导地位,使它成了自由国家抵抗共产主义威胁的领袖“。

20世纪50年代,体现美国充当这一“领袖”的史实是()

A.提出杜鲁门主义B.抛出马歇尔计划

C.北约与华约的对峙D.在越南发动“特种战争”

42.(2012年福建卷)通过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新中国

A.发挥了大国应有的政治影响力B.促成了“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

C.确立了不结盟运动的领袖地位D.巩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内部团结

43(2013福建卷).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

中国战士高唱“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入朝参战。

入朝部队的称呼是

A.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B.东北野战军

C.中国人民解放军D.中国人民志愿军

44.(2013福建)冷战期间,美国政府的一份秘密报告认为,(美国)实力上的优势,正处于最严重的危险之中……冷战事实上是一场维系着世界的生死存亡的真正战争。

该报告认为

A.全面“热战”不可避免B.要用“热战”代替冷战

C.冷战实际上是一场“热战”D.冷战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45.(2009安徽文综)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通过的宣言指出:

“现有的军事集团正在发展成为越来越强大的军事、经济和政治集团,根据逻辑和它们的相互关系的性质看来,必然不时引起国际关系恶化。

”这句话中“它们的相互关系的性质”是

A.互相妥协B.互相竞争C.互相合作D.互相对峙

46.(2010安徽文综)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作、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

它与欧盟的主要区别在于

A.促进了地区经济政治一体化B.构建了一个地区国家安全共同体

C.加强了区域性经济合作D.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

47.(2010安徽文综)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作、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

它与欧盟的主要区别在于

A.促进了地区经济政治一体化B.构建了一个地区国家安全共同体

C.加强了区域性经济合作D.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

48.(2013安徽卷)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关于中美关系的演说:

“我们必须做的事情是寻求某种办法——我们能够有分歧而不至于成为战争中的敌人。

”据此判断

A.中美已经建立外交关系B.中美两国仍然互相敌视

C.中美关系出现重大转机D.中美两国成为战略同盟

49.(2010北京文综)世界杯足球赛可谓全世界球迷的节日。

1990年第十四届世界杯在意大利举办时,一个英国球迷去意大利为自己喜欢的球队助威。

他可以

①持欧盟护照进入意大利   ②在罗马街头观看比赛电视直播

③和苏联球迷交换纪念品   ④收听北约轰炸南联盟的新闻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50.(2012年北京卷)新中国成立以来,非洲各国与中国有着密切的交往与合作。

其主要表现为:

非洲发展中国家

①是中国重返联合国的重要推动力量     ②是中国50年代初主要建交对象

③与中国共同发起不结盟运动        ④是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员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51.(2009上海卷)世界上第一个由民族国家走向超国家共同体的是

A.欧盟B.石油输出国组织C.东盟D.北美自由贸易区

52.(2010上海卷)1949年后,中国积极主动的融入世界。

将下列重大外交事件按时间排列,正确的是①重返联合国②中美关系正常化③参加万隆会议④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A.③①②④B.③②①④C.①②③④D.②①③④

53.(2010上海卷)一位旅行者携带德国马克前往柏林。

根据欧元启动进程的有关规定,该旅行者持德国马克最迟到柏林消费的时间应该在

A.1998年6月  B.2002年6月 C.2008年6月 D.2010年6月

54.(2011·上海卷)“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善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

”周恩来说这段话是在

A.与尼克松会面时B.与田中角荣会面时

C.出席万隆会议时D.出席联合国大会时

55.(2011·上海卷)美苏争霸期间,两国力量此消彼长、相互制衡。

下列表明苏联退缩的史实是()

A.结束越南战争B.执行“莫洛托夫计划”

C.撤出古巴导弹D.签订《华沙条约》

56.(2012年上海卷)“我们亚非国家所需要的是和平和独立,我们并无意于使亚非国家同其他地区的国家对立,我们同样需要同其他地区的国家建立和平合作的关系。

”这段话出自

A.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发言

B.乔冠华在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后的讲话

C.邓小平出席中美建交招待会时的谈话

D.江泽民在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的讲话

57.(2012年上海卷)“本宣言签字国政府正对力图征服世界的野蛮和残暴的力量从事共同的斗争,各自保证对与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

”宣言中“野蛮和残暴的力量”指的是

A.德、日、苏B.德、意、日

C.德、苏、奥D.德、意、奥

58.(2012年上海卷)“这条线以西的欧陆各国,一直根据自己的民族传统来解决战争所带来的诸多难题,没有受到英美等国的压力或胁迫。

而这条线以东的欧洲国家的发展,则被打上了外国势力的明显印记。

”上述内容出自

A.《开罗宣言》B.《大西洋宪章》

C.《联合国宪章》D.《马歇尔计划》

59.(2012年上海卷)《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

到1999年1月1日,即可开始实施欧洲统一货币“欧元”,最迟要在1998年7月1日建立独立于各国政府之外的欧洲中央银行,英国和丹麦不受这一时间表的限制。

这表明欧元

A.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的结果

B.是入约各国经济主权让渡的结果

C.尚未成为欧盟所有成员国的统一货币

D.加强了各国以货币政策干预经济的能力

60.(2013上海卷)某学者写道:

战后发生的许多事情是“无法全部装在冷战这个盒子里的”。

冷战分割了世界,不过冷战只是这个世界的一个部分,与之并存的还有经济、民族、宗教等问题。

冷战无疑对这些问题产生影响,而这些问题反过来又影响了冷战。

对这段话的最佳理解是

A.冷战是时代的中心,而非时代本身。

B.经济、民族、宗教等问题影响了冷战的态势。

C.冷战既是时代的中心,又是时代本身。

D.冷战分割了世界,影响了经济、民族、宗教等问题。

61.(2009四川文综)邓小平说:

“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是在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才大大提高的。

”体现这一论断的具体史实有

①废除了英美攫取的治外法权②促成了亚非会议取得积极成果

③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④参加了1954年日内瓦国际会议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62.(2012年四川卷)1967年,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时的六个国家,除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三国外,还包括图7中的

A.

B.

C.

D.

63.(2012年四川卷)二战后,国际组织的发展进入新阶段,除建立几乎包括世界上所有国家的普遍性一般国际组织联合国外,区域性的国际组织也大量涌现。

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A.区域性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B.大国强权政治主导着国际关系

C.民族主义政治诉求不断高涨

D.联合国政府调节机制效力不足

64.(2010浙江卷)阅读表5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符合这一时期中国外交状况的结论是

表51969—1978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据简表

年份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建交国家

49

54

69

87

88

95

103

107

110

112

①中国对外关系出现全新局面②中国外交没有受到“文化大革命”干扰

③中美两国关系逐步缓和④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5.(2012年浙江卷)右边漫画提供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其中不能读出的是

A.“霸王行动”开始,欧洲第二战场开辟

B.盟军登陆西西里岛,墨索里尼政府垮台

C.被困于突尼斯的德意军队投降,北非战争结束

D.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和库尔斯克战役沉重打击德国

 

66.(2011·重庆文综)自“9·11”事件以来,一方面,恐怖主义再次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另一方面,国际社会对恐怖主义的认识不断提高。

下列与此相关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A.恐怖组织所造成的伤害有所显现B.部分国家强烈谴责恐怖主义活动

C.恐怖主义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D.恐怖主义是“20世纪的政治瘟疫”

二、非选择题

68.(2010高考安徽文综36题)(28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华,乾隆皇帝颁布上谕,宣称:

“各处藩封到天朝进贡观光者,不特陪臣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