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心届黑龙江省某重点中学高三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纯word版.docx
《恒心届黑龙江省某重点中学高三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纯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恒心届黑龙江省某重点中学高三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纯word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恒心届黑龙江省某重点中学高三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纯word版
2015届高三年级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计48分)
1.“西周的宗法制与‘领主分封’互为补充,……是城邦奴隶制向统一的封建古代国家过渡的必然产物。
”可见,宗法制
A.以分封制为政治基础B.是古代城邦政治的产物
C.促进了统一国家的形成D.标志着封建社会的确立
2.《老子》中说: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孝经》中说:
“天地之性,人为贵。
”《左传》中记载:
“夫民,神之主也。
……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易·贲卦·象辞》中记载: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以上资料的共同点是
A.体现了中国古代的人文精神B.体现了中国古代讲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C.说明中国古代没有宗教和神学D.说明了中国古代要求统治者重视民意
3.2002年在湖南省湘西里耶古城发现大量的秦简,其中J1(12)10简内容是:
(正面):
廿六年(即公元前221年)六月癸醜(丑),遥(迁,派遣)陵拔(应为“掾”,吏)訓,(刑讯)蜜衿(蛮荆)。
(背面):
鞫(ju,审讯犯人)之,越人以城邑反。
下列选项中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秦朝统治范围最远已达湖南B.秦朝郡县制度得到全面推广
C.楚国遗民流窜到湘江流域D.秦朝制度推广引发矛盾冲突
4.据《宋史•地理志》记载统计的宋代时华北地区贡绢州数量,这表明当时
路(行政单位)
贡绢州数
该路州数
贡绢州所占比例
河北东西路
29
38
76.3%
京东东西路
12
19
63.2%
京畿、京西北路
8
11
72.7%
小计
49
68
72.1%(占全国总州数的21%)
A.政府征收赋税以丝织品为主B.华北地区的丝织业最为发达
C.华北地区丝织业分布较普遍D.丝织业范围扩展到华北地区
5.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揭示》记载:
“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
”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强调成为圣贤的重要性B.希望人们放弃声名利禄
C.强调教育的目的在于进行道德修养D.最高学术目标
6.明人张瀚在《松窗梦语》里说北京城“四方之货不产于燕而聚于燕”,“远方异域之人不避间关险阻,而鳞次辐辏,以故蓄积为天下饶”。
从中可以看出北京城是
A.边塞城市B.工商城市C.消费城市D.军事城市
7.明代中叶以后,土地押租制流行。
而佃农的佃权,即土地经营权,即是有偿取得,遂可以有偿转佃和出典。
这反映了
A.小农经济的制度困境B.土地经营权的商品化
C.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D.传统经济政策的动摇
8.1870年清朝大臣崇厚出访法国。
他受邀参观巴黎下水道工程后,觉得曾被无数法国人
踩在脚下,这是法国政府的蓄意羞辱。
事实上,法方为了展示城市建设成果,只安排
各国皇室的贵宾参观此工程。
同一天还有两位来自巴西的王子也同样进入下水道进行
了参观。
对此,今人解读最接近史实的是
A.崇厚没有理解法国政府的用意B.崇厚希望“师夷长技以制夷”
C.崇厚对外情况是无知的D.崇厚自认为受了“胯下之辱,”有失身份
9.清末新政中曾出台《大清民国刑事诉讼法》,该法在“判案后查封产物”一节中规定:
“凡封票纸查封被告本人之产物,如产物系一家之公物,则封本人名下应得之一分,他人之分不得株连。
”该规定最重要的时代意义是
A.折射出清末政治的民主化方向B.以法律形式巩固了财产私有权
C.表明近代人权意识的影响扩大D.体现民主自由原则的法律认同
10..蒋廷黻在《半新不旧是不中用的》一文中指出“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理由是我们的落伍……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
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
”材料实质上是在
A.寻求解读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理由
B.探讨近代中国挽救民族危机的正确途径
C.论证民族国家应从战争中学会战争
D.强调鸦片战争在中国近代历史中的地位
11.康有为曾说:
“我国向者误于抑末之说……乃惟重租税困辱之。
至于吾商出口之税,重于外商入口之税,此与各国保商之道相反。
商务安得不困。
”据此,他认为应该
A.发展资本主义B.提倡实业救国C.降低出口商税D.建立君主立宪制
12.1915年,北洋政府颁布《权度(指度量衡制度)法》,规定“权度以万国权度公会所制定铂铱公尺、公斤原器为标准”。
为照顾各地传统习惯,将权度分为旧制和新制,两制同时使用,并规定“所有公私交易……之权度,不得用以外之名称”。
这些措施
A.便利了欧洲列强的经济侵略B.有利于促进国内贸易的发展
C.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D.影响了民族工业的正常发展
13.1941年2月,以美国总统罗斯福代表身份来华的居里正式向蒋介石声明:
“美国在国共纠纷未解决前,无法大量援华。
中美间的经济、财政等问题不可能有任何进展。
”这表明当时美国
A.以中国内部纠纷为由拒绝对华援助B.反对国民党采取的反共政策
C.敦促国共两党放弃各自的政治主张D.借助援助促成国共两党全力抗日
14.1950年,对苏南1772个乡的统计显示:
“资本家在农村中占有的土地占土地总数的1.14%,其中以无锡、吴江、上海、川沙等县为多,资本家占有土地总数的2%-5%以上……占苏南总人口0.72%的工商业资本家,占有苏南地区1.07%的土地。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A.近现代中国阶级构成具有复杂性B.民族资本家均由地主演变而来
C.土改与工商业改造须同时进行D.完成民主革命是当时的主要任务
15.1983年国家有关部门指出,去年国有企业首钢创利润4.1亿:
交国家2.862亿元后,在当年新增利润中拿的太多。
首钢领导则认为,企业去年上交利润又递增了6%,不应该“只知取蛋,不想养鸡”。
材料说明当时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急需
A.政企分开,建立股份有限责任制B.释放活力,取消计划管理体制
C.搞活企业,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D.简政放权,扩大企业的自主权
16.1964年1月27日,中法宣布建交,当时法国总统戴高乐说,两国建交“只是如实地承认世界而已……目前还在观望的某些政府,迟早会觉得应该仿效法国”。
据此可知
A.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进入到新阶段B.欧洲一体化进程需要中国助力
C.建交是冷战格局下中法的理性选择D.中国的大国地位已被普遍认可
17.罗素说:
“我们习惯于指出,希腊人的‘民主’是不充分的,因为它排除了妇女和奴隶。
但是我们并不总能认识到,在某些重要的方面,它比起当政府扩大时所可能有的民主来,要更加民主,每位公民对每一问题都能够表决。
”可见,罗素认为
A.直接民主具有一定合理性B.直接民主有严重的局限性
C.希腊民主更强调集体统治D.希腊民主是人类黄金时期
18.所谓“要式买卖”……是罗马法移转所有权最古老的方式。
采用“要式买卖”时,当事人(主要是罗马市民)必须亲自到场,并由已达婚龄的市民五人出场作证,另由一已达婚龄的市民为司秤人。
买卖时,由司秤人持秤,买受人一手持标的物或其象征物,一手持铜块说:
“依照罗马法律,此物应归我所有,我是以此铜块和秤买来的”。
说毕,以铜块击秤,随即交给出卖人,买卖就告成立,买受人立即取得所有权。
材料表明,罗马法的特征是
A.保护私有财产B.注重形式规则C.最早的成文法D.保护贵族利益
19.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称“这里还有其他一些人(希腊人),将铸造出充满生机的铜像,造的比我们高明……….在法庭上比我们更加雄辩,……….但是,罗马人,你记住,你应当用你的权威统治万国。
这将是你的专场,你应当确立和平秩序。
“对此段话的最佳理解是
A.罗马人有着自己的法律和政治成果B.希腊人有着突出的艺术和哲学成就
C.罗马人的艺术和哲学成就胜与希腊人D.罗马人比希腊人更擅长运用政治权威
20.钱乘旦指出:
经过18世纪的变化,英国国王是不会犯错误的……实际的政治问题交给政客们去处理——让政客们去犯错误,并且承担错误的后果。
这种现象的出现实际上说明了
A.责任内阁制的形成B.议会开始限制王权
C.工业资产阶级主导政府D.国王凭手中的权力转嫁责任
21.《国家强盛之道:
怎样做大国》一书指出:
“现代金融市场起源于西方。
以粗略的线条勾勒,那就是从以佛罗伦萨等独立城市为中心的‘北意大利金融’,发展到以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荷兰金融’,然后发展到以伦敦为中心的‘英国金融’,最后到达以纽约华尔街为中心的‘美国金融’。
”这一发展轨迹
A.是资本主义殖民扩张的结果B.始于第一次工业革命
C.最终改变了欧洲的传统地位D.与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有关
22.“……写得简直好极了。
目的论过去有一个还没有被驳倒,而现在被驳倒了。
此外,至今还从来没有过这样大规模地证明自然界的历史发展的尝试,而且还做得这样成功。
”这可能是恩格斯对哪一步著作的评价
A.爱因斯坦《相对论》B.牛顿《自然哲学数学原理》
C.赫胥黎《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D.达尔文《物种起源》
23.19世纪末,有人做了这样一首诗:
“富人成双结对而至,坐的是罗尔斯——罗伊斯;他们谈论自己的事务,声音高大刺耳而又无休无止。
”20世纪初,这首诗又被添加了几句:
“穷人乘坐福特而至,这些车子的外貌跟他们相似;他们笑个不停,因为看到那么多的老爷太太云集在此。
”以下对这首诗的解读正确的是
A.诗歌的前后变化反映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加剧
B.生产方式的改进促进了人们社会生活的变化
C.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现了社会平等
D.工人运动的发展提升了无产阶级的社会地位
24.钱乘旦等主编的《寰球透视:
现代化的迷途》中记述:
“在19世纪上半叶的曼切斯特,社会下层……成员平均寿命只有17岁……根据内务部每年公布的犯罪统计,仅在英格兰和威尔士,所发生的刑事犯罪数字为:
1805年4605起,1842年达到31309起。
”你对材料中寿命短、犯罪多现象的看法是
A.寿命短的主要原因是当时的科技发展水平低
B.犯罪多反映阶级矛盾尖锐,社会主义运动兴起
C.数据与工业革命成就不相符,是作者主观臆断
D.反映了当时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平建设不协调
25.恩格斯指出:
它实际上是“一个调节生产为目的的联盟,他们规定应该生产的总生产量,在他们之间加以分配,并且强制实行预先规定的出售价格”,实质上是“资本家本身不得不承认生产的社会性”。
材料中所指的“它”出现在
A.新航路开辟中B.殖民扩张过程中C.第一次工业革命中D.第二次工业革命中
26.法国总统戴高乐曾经指出:
“建设欧洲是要以能行动的、具有权力的、能负担责任的因素为基础的。
这些因素,就是国家。
只有国家才是有权命令并有权要求服从的实体。
在当前,除了由各个国家组成的欧洲之外,没有,也不可能有。
”这表明戴高乐
A.认为欧洲的恢复和发展需要得到美国的援助B.希望进一步加快欧洲一体化进程
C.主张主权国家是实现欧洲联合的基础D.强调法德和解是欧洲联合的基本前提
27.全球化正从“美国化”异化为“反美化”、“去美化”,诚如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西蒙·约翰逊所说“我们在过去20年依赖的很多增长驱动器正在消亡……我们将面临一个劳动力流动、资本和政治意志松懈的垮掉的10年,这与全球化相关。
”上述材料认为全球化
A.使美国的全球霸权逐渐削弱B.对美国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C.使美国成为全球的众矢之的D.使美国失去了经济增长的动力
28.美国亨廷顿教授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指出:
“1965年希望减少美国的移民的人只占美国人口的33%,1977年占42%,1986年占49%,在1990年和1993年占61%。
90年代的民意测验持续表明60%或以上的美国民众赞同减少移民人数。
”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在这一时期美国人口增长过快,财政负担加重
B.移民增多导致美国社会两极分化并严重对立
C.大量移民与美国公众在文化和生活上的冲突扩大
D.美国政府推行的歧视性移民政策的影响
29.某学者写道:
战后发生的许多事情是“无法全部装在冷战这个盒子里的”。
冷战分割了世界,不过冷战只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与之并存的还有经济、民族、宗教等问题。
冷战无疑对这些问题产生影响,而这些问题反过来又影响了冷战。
对这段话的最佳理解是
A.冷战即是时代的中心,又是时代本身。
B.经济、民族、宗教等问题影响了冷战的态势。
C.冷战是时代的中心,而非时代本身。
D.冷战分割了世界,影响了经济、民族宗教等问题。
30.右图为1987年的美国《时代》周刊封面,对此理
解最准确的是
A.日本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B.两极格局瓦解,美日争锋
C.美日在贸易领域展开激烈争夺
D.日本实力大增,挑战美国霸权
31.2009年7月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俄罗斯新经济学院毕业典礼的演讲中说:
“对于以往相互抗衡的对手而言,相互建立持久的伙伴关系有很大的困难,改变我们的政府和官僚机构数十年来形成的根深蒂固的习惯势力,任务也十分艰巨。
”这说明
A.部分冷战思维依然存在
B.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流
C.美俄关系逐渐走向缓和。
D.美国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32.“它(罗斯福新政)大体具有三方面内容:
一是恢复面临空前困难的经济;二是救济大规模失业者和贫民;三是革除垄断资本主义的某些弊病。
”下列措施属于“革除垄断资本主义的某些弊病”的是
A.推行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B.整顿财政金融,恢复银行信用
C.制定《工业复兴法》,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D.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发放紧急救济金
二.非选择题(33题25分,34题12分,35、36、37、38四选一15分,共计52分)
33.(25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窃臣国藩上年在天津办理洋务,经前江苏巡抚丁日昌奉旨来津会办,屡与臣商搉,拟选聪颖幼童,送赴泰西各国书院学习军政、船政、步算、制造诸学,约计十余年业成而归,使西人擅长之技中国皆能谙悉,然后可以渐图自强…….加以复核,拟派员在沪设局,访选沿海各省聪颖幼童,每年以三十名为率,四年计一百二十名,分年搭船赴洋,在外国肄业,十五年后,按年分起,挨次回华,计回华之日,各幼童不过三十岁上下,年力方强,正可及时报效……至带赴外国,悉归委员管束,分门别类,务求学术精到,又有翻译教习,随时课以中国文义,傅识立身大节,可冀成有用之材。
虽未必皆为伟器,而人才既众。
当有瑰异者出乎其中,此拔十得五之说也。
——摘编自《同治十年七月十九日大学士两江总督曾国藩等奏》
材料二
1951年有375名学生被公派到苏联留学,其中中国科学院派出了10名。
。
“一五”计划规定,5年内计划派出留学生10100人,其中到苏联的是9400人,留苏预备部招生12800人;另向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派实习生1300人左右。
据苏联方面的统计,1951年到1962年有8000多名中国人在苏联学习生产技术,11000多名中国大学生和研究生在苏联的学校学习,苏联政府承担了他们的一半学习费用。
此外,通过科技合作系统,1500名中国工程师、技术人员和学者去苏联了解科学技术的成就和生产经验。
——摘编自张久春等《新中国初期向苏联派遣留学生》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当时拟派留学生的特点及其原因。
(11分)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不同时期中国政府派遣留学生的影响.(14分)
34.(12分)历史图表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根据材料分别提取两国历史变迁的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3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汉化的契丹贵族耶律楚材反对“汉人无补于国,可悉空其人以为牧地”的倒退的措施,建议窝
阔台“:
“陛下将南伐,军需宜有所资,诚均定中原地税、商税、盐、酒、铁冶、山泽之利,岁可得银五十万两、帛八万匹、粟四十余万石,足以供给,何谓无补哉?
”当他把征收来的金、银、帛、粟陈列在朝廷上让窝阔台过目时,这个大汗才懂得了行汉法的好处。
元世祖即位后,围绕着采用汉法问题,斗争更为激烈。
西北藩王遣使入朝质问:
“本朝旧俗与汉法异,今留汉地,建都邑城郭,仪文制度,尊用汉法,其故何如?
”1265年中原汉族学官许衡针对这一问题给元世祖上疏说:
“考之前代,北方之有中夏者,必行汉法乃可长久。
故魏、辽、金,历年最多。
他不能者,皆乱亡相继,史册聚载,昭然可考。
使国家而居朔漠,则无事论此也。
今日之治,非此奚宜?
”当时蒙古已统治中原地区,忽必烈不得不大量人用汉人,采用汉法。
——摘编自朱绍侯主编的《中国古代史》
(1)依据材料,分析元朝实行汉法的原因。
(8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朝行汉法的意义。
(7分)
3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戊戌变法”既不可能得到人民大众的理解和支持,也不能被清王朝以慈禧为代表的顽固派所接受君主立宪制以失败而告终……辛亥革命胜利后,孙中山试图把西方的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与中国传统的考试权、监察权结合在一起,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度。
但是,“三权分立”制度也好,“五权分立”制度也罢,在历史上并没有站住脚。
袁世凯不仅解散了参议院,甚至还废除共和,复辟帝制。
在随后的十几年间,参议院成为北洋军阀的玩偶和道具,北洋军阀搞伪宪闹剧,制造的是一片混乱。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为了欺骗人民,召开了“国民大会”,制定了所谓“宪法”。
但是,即使这样的“宪法”,也根本没有得到真正实施。
——摘编自《“六个为什么”》
材料二
这些年,世界瞩目中国的经济发展成就,也关注中国的政治发展模式。
提出“软实力”概念的著名学者约瑟夫?
奈这样评价:
“中国的经济增长不仅使发展中国家获益巨大,中国的特殊发展模式包括特殊的民主方式也被一些发达国家称为可效仿的榜样?
?
”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日益丰富,人民充分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
在今天的许多领域,投票制度、选举制度、听证制度、政务公开制度、信息公开制度?
?
民主的实现途径不断增多,制度化的渠道不断拓展,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不断扩大,参与热情也不断提高。
作为政治文明发展的一种标志,法治成为中国人民的殷切向往和不懈追求。
而在法治精神的弘扬中,在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坚持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
依法行政全面推进,司法为民深入实施,人民民主权利的法治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更重要的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正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日益形成。
这充分表明,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在全社会的共同实践中正一步一步化为现实。
——摘自《人民日报》
(1)近代中国人民为建设民主法治社会进行了不懈的探索,虽然都以失败而告终,但为现代中国建立民主法治社会提供了某些借鉴,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加以概括说明。
(6分)
(2)依据材料二,归纳新时期中国民主法治建设的特点。
(9分)
3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1897年12月7日,拉扎尔.蓬蒂塞利出生与意大利北部城镇贝托拉,9岁时因家贫前往法国谋
生,曾在巴黎扫过烟囱,当过报童。
后来蓬蒂塞利隐瞒年龄加入法国外籍军团,全程参与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蓬蒂塞利后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参军时他“用来感谢这个养育我的国家的方式”。
1939年,蓬蒂塞利加入法国国籍,并在巴黎郊区定居下来。
材料二
2008年3月12日,拉扎尔·蓬蒂塞利在巴黎郊区家中去世,享年110岁。
法国总统尼古拉·萨
科奇说:
“今天,我代表这个国家表示深切的哀悼。
”
材料三
作为法国最后一名一战老兵,前总统雅克·希拉克曾提出在他死后为他举行国葬,蓬蒂塞利婉
古拒绝了,认为这对其他没有享受到死后礼遇的老兵不公。
但在另一法国一战老兵路易斯·卡泽纳夫去世后,蓬蒂塞利终于同意日后可以“以纪念死去战友们的名义”为自己举行国葬。
3月17日,法国政府在拿破仑墓所在地巴黎荣誉军人院为蓬蒂塞利举行葬礼。
(1)蓬蒂塞利说他参军是他“用来感谢这个养育我的国家的方式”,除了这个因素外,你认为
还有哪些原因促使他参加了一战?
(6分)
(2)关于应不应该给蓬蒂塞利举行国葬,也有两种尖锐对立的观点,一种认为应该,一种认
为不应该。
你的观点如何?
说明你的理由。
(9分)
3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亚当.斯密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大师,他所生活的时代正式新旧制度交替的时代。
1776年
他的经济学巨著《国富论》正式出版,内容极为丰富,涉及了许多方面的经济理论,它所包括的不仅是政治经济学,而且囊括了经济史、经济学说和财政学.震撼了国际学术界,被译成各种文字,在世界各个角落广泛传播。
当时一些国家政府,以最快的速度把《国富论》中阐述的原理应用到具
体政策中。
《国富论》一书充分阐述了经济自由的思想,指出自由竞争是从的本性中引申出来的永恒的自然规律,社会是由个人组成,个人利益的总和和就是社会的利益,如果都去追求自由的个人利益,那就最能促进全社会的利益。
他提出劳动是社会财富源泉的思想,劳动决定商品的价值的理论,这在政治经济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这一学说为正在成长的工业资产阶级提供有力的理论武器。
亚当.斯密的经济思想成为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的学说影响几代人的成长。
英国政治经济学家马里奥特说:
“也许没有任何一部当代的著作像《国富论》那样对科学基金思想和行政管理体制产生过如此深远的影响,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亚当.斯密的这部著作所生产的影响将会持续下去。
”
——摘编自王岳川《一生的图书计划》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亚当.斯密《国富论》出版的历史背景。
(6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亚当.斯密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贡献。
(9分)
2015届高三年级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1—32:
CADCCCBCCBCBDADCABDACDBDDCACCCAC
33(25分).
(1)特点:
留学欧美;学习西方技术;时间长;年龄小(幼童);有专人管理学习国文。
(5分)原因:
遭受外来侵略,民族危机加深;洋务运动的深入开展;中体西用思想的影响。
(6分)
(2)材料一:
培养了一批掌握西方近代技术的新市人才;推动教育近代化;仅是地方官员大力推动,人数及影响有限;派遣留学生的主要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材料二:
政府主动推动,人数众多;学习苏联的科学技术和生产经验,培养了新中国的科技人才;推动一五计划的顺利进行。
(14分)
34.(12分)
苏联:
信息:
从1960—1980年,苏联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呈现下降趋势。
(2分)
说明:
苏联赫鲁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