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工程的悬挑脚手架钢梁全部锚固在阳台面上请问该如何验算或处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692990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8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一工程的悬挑脚手架钢梁全部锚固在阳台面上请问该如何验算或处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有一工程的悬挑脚手架钢梁全部锚固在阳台面上请问该如何验算或处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有一工程的悬挑脚手架钢梁全部锚固在阳台面上请问该如何验算或处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有一工程的悬挑脚手架钢梁全部锚固在阳台面上请问该如何验算或处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有一工程的悬挑脚手架钢梁全部锚固在阳台面上请问该如何验算或处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有一工程的悬挑脚手架钢梁全部锚固在阳台面上请问该如何验算或处理.docx

《有一工程的悬挑脚手架钢梁全部锚固在阳台面上请问该如何验算或处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一工程的悬挑脚手架钢梁全部锚固在阳台面上请问该如何验算或处理.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有一工程的悬挑脚手架钢梁全部锚固在阳台面上请问该如何验算或处理.docx

有一工程的悬挑脚手架钢梁全部锚固在阳台面上请问该如何验算或处理

先看看悬挑脚手架底部承力架的形式,我们现场见得最多的应该是悬挑梁式,构造见图,A端悬挑梁为锚固端(也有设置三个锚固点,每个锚固点设置两道锚固钢环的,具体做法再详细介绍),B段为脚手架立杆的支撑端(需采取一定的锚固措施,防止钢管滑移,并抵抗风荷载的上浮力)。

这个现场做得比较差,

1、采用的槽钢,截面不合理,建议采用对称截面的,如工字钢。

施工单位的解释是采用槽钢的话等工程结束,浇筑路面的时候还能当模板用.....只要计算没有问题,有的时候也只能如此,但是在立杆位置应增设加强肋,改善构件的受力性能

2、锚固长度太短,我们一般控制在悬挑长度的1.5―2倍之间。

3、锚固点设在悬挑板上,受力不合理,应该将槽钢加长,锚固点避开阳台位置,当然,如果悬挑阳台太大的话,可以在阳台位置加上锚固点,用来控制槽钢的侧向变形。

4、锚固点采用了木楔,木材材质比较软,受理后容易变形,建议采用钢制材料

这个就是在立杆位置应增设加强肋的,刚才有人说图不清楚,简单的花了一下,画图水平有限,这样应该可以了吧

这个锚固点就避开了阳台位置,但是端部做法值得探讨,现场焊接工程量比较小,而且分散,很少有单位愿意去找技术水平高一点的电焊工,一般就叫普通工人弄弄,焊接的质量难以控制,而且像这种只能单面焊,有的还是点焊,到低有多少焊接强度很难说

这种端部的固定方式是我们目前见到的最好的形式了,端部采用两道固定,钢制的楔子,不错,不过也有问题,我们得到消息,目前正在修订的《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规程中有这样一条:

6.11.1悬挑钢梁应使用16号及以上双轴对称截面型钢,悬挑梁尾端应在两处以上使用HPB235级直径16

当然,现场端部锚固的形式还有很多,不再一一列举,我们总结了一些,主要形式有下面几种:

图一是最常见的在主体结构施工是预埋钢筋的形式,当然不一定是环形的,也有埋两个钢筋再对折的.......

图二是后置式的,主体结构施工时预留洞口(也可以浇筑完主体后再打孔),然后用螺杆固定,螺杆形式有图示的两根对穿螺杆,也有将螺杆加工成U形的(这样只需要再一个面拧螺栓,工作量可以减少很多)。

这种形式螺栓可以重复利用,总体来说是成本最低的,存在的问题是材料周转需要做保养、现场的螺栓容易被工人拧下、螺杆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保护(我们曾经在工地上试用过,大部分因为螺杆弯了或者被污染等问题螺栓拧不下来),所以施工单位使用的积极性不高。

图三是在主体中预埋铁件,然后钢梁和铁件焊接,这种因为钢梁比较浪费,已很少采用。

还有,在调查中发现有些单位钢筋环设置过大,很难固定钢梁,有些单位很聪明,采用的方法很简单,直接将钢筋环折弯来压紧型钢(见图),这种方法表面上看可使锚筋与型钢紧密结合,但当钢筋环受力后极易被拉直,对脚手架安全非常不利。

这是大阳台部位的设置形式,需要的话还可以加钢丝绳,

大阳台的现场照片

再来一张阳台的,这个阳台不大,是设在错层位置的,做的也不错的,

这张也是斜撑的,因为计算下来斜撑的长细比不够,怕受压失稳,增加的一根三角斜撑

加下斜撑的的结构形式还可以用在转角部位、楼梯梁处等位置,我们这里转角部位一般还要求加设水平联系钢梁,如下图,这个做的比较差,悬挑钢梁设的间距太大,水平连系梁都被压弯了

这张还过得去,斜撑、钢丝绳、水平连系梁一个都不少

这个是转角部位悬挑梁的固定形式之一,因为转角部位一般有柱子,悬挑梁比较密集,悬挑梁端部不好固定,施工单位就想到了这个办法,也不能说不好,但是全部的力都集中到中间一根梁上,想想都不行啊,能否在中间一根梁上多加几道锚固点?

关于脚手架立杆与底部承力架的连接:

脚手架立杆与型钢悬挑结构的可靠连接是保证架体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目前常见的做法是,在悬挑构件上焊接Φ25左右的短钢筋作为定位件,固定立杆的平面位置。

这种做法主要存在两个问题:

一是Φ25短钢筋与立杆钢管之间存在16mm左右的间隙,存在立杆偏移的可能;二是只能控制立杆的平面位置,没有抵抗上翻流作用的能力。

我们建议定位件外径应在35mm左右为宜,并在脚手架立杆底部增设竖向约束,抵御风荷载的上翻流作用。

JGJ130规程6.4.7规定,架高超过40米且具有风涡流作用时,应采取抗上翻流作用的连墙措施,即将上翻流作用有连墙件的承担。

对于落地脚手架,架体高度超过40米时,本身自重已很大,足够抵消上翻流作用;但是对于悬挑脚手架,有的架体自身高度不是很大,但架体离地缺很高,自重是否能抵消风荷载的上翻流作用,由连墙件来承担上翻流安全性值得怀疑,是否应该有一些机构去做相关的实验?

目前我们在没有确切理论依据的情况下,我们的建议是在钢管定位件和立杆底部开一个孔(因为违反了JGJ130中3.1.3“钢管上严禁打孔”的规定,需采取其他加强措施),然后用插销来连接;或者利用扫地杆与底部的型钢连接。

关于斜拉钢丝绳:

斜拉杆一般采用钢丝绳,斜拉钢丝绳主要存在以下缺点:

1、偏心问题。

由于构造原因,钢丝绳受力后拉结点往往偏于型钢的一侧,脚手架立杆一般设置在型钢截面中心,两者存在一定偏心距,使构件产生扭转。

2、固接端断丝问题。

钢丝绳直径一般为12~18mm,实际安装时,固接端钢丝绳弯曲半径往往设置过小,钢丝绳受力后在固接端处容易出现过多断丝。

3、受力不均衡。

因钢丝绳固接端的屈曲余量、钢丝绳的伸长率、锚固位置和锚环变形等因素,即使采用调紧装置,也难以保证各根钢丝绳都能按照设计意图均衡受力。

4、钢丝绳的伸长率大。

钢丝绳股与股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隙,在承受相同荷载的情况下,钢丝绳的伸长率远远大于悬挑型钢的变形,当钢丝绳达到设计抗力时,悬挑脚手架早已进入不安全状态。

5、钢丝绳是一种柔性材料,不能抵御台风、龙卷风等产生的上翻流作用。

6、钢丝绳必须在上一层楼面(锚固部位)结构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时才能设置,将出现脚手架搭设滞后的问题。

因此,我们认为不宜采用钢丝绳作为斜拉杆件,建议采用圆钢拉杆,施工单位非要采用钢丝绳时,钢丝绳只能作为构造措施,不参与受力计算。

如题,现有一工程的悬挑脚手架钢梁全部锚固在阳台面上,请问该如何验算或处理,查了相关规定没有明确的说法,PKPM计算软件说明是一般阳台不能做为锚固端(除非阳台比楼面厚或者周边有支撑)请问各位专家平时碰到这种情况都是如何处理的?

1.在宽大的悬挑阳台部位,钢筋混凝土封口梁是承受荷载的支点,需要对阳台梁板结构的承载力进行验算。

2.参照《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2010条文第5.7悬挑脚手架支承结构计算和第6.9悬挑脚手架的要求,采用钢垫板使阳台梁不受力,钢丝绳为构造措施拉吊或型钢梁下加斜撑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