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湖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692875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9.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湖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化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湖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化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湖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化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湖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化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湖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湖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docx

《化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湖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湖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湖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docx

化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湖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应用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

所属学科:

工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专业名称:

应用化学

专业代码:

081704

二、培养目标

1.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的基本理论,坚决拥护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和科学道德,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具有刻苦钻研、开拓进取、实事求是的学风和良好的科学素养。

3.掌握坚实的化学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了解本专业发展和前沿动态;具有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科技开发、胜任本专业领域教学及技术工作的能力;开展具有创新的研究工作;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

4.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研究方向

1.多酸化学

基于钨、钼、钒等我国丰产元素相关化合物的合成、性质和应用开发的一个无机化学重要研究领域。

本方向主要在新型多酸化合物的合成、表征和性质研究,并且在多酸及其相关化合物的发光材料、纳米功能材料、无机药物应用等方面开展工作。

2.现代仪器分析化学

现代仪器分析是一门发展迅速、应用广泛的实用分析技术.这类技术具有快速、灵敏、推确的特点,并以化学和物理学为基础,在结构化学、光化学、化学动力学、生物学和医学等研究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食品分析、饲料分析。

环境分析、农产品分析、药物分拆等学科领域都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3.应用聚合物化学

聚合反应和聚合方法研究方向主要从事聚合物乳液合成的制备方法,聚合机理,聚合物乳液的胶粒结构与性能关系的研究,以及具有新型结构和特殊性能的聚合物乳液的胶粒设计和分子设计。

四、学习年限与学分

硕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实行弹性学制,提前完成培养计划且成绩优秀者,可提前半年至一年毕业,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期完成培养计划者,学校批准可延迟半年至一年毕业。

五、课程设置

硕士研究生所修学分不得低于30学分,其中学位课程不少于17学分,研究方向课不少于6学分,选修课不低于4学分,实践环节2学分。

修满学分,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方可毕业。

以同等学力或跨学科专业考入的硕士研究生,一般应在导师指导下确定2门本专业大学本科生主干课程作为补修课程,补修课程考试不合格者不得进行论文答辩。

补修课程不计学分。

具体课程设与学分设置见下表:

课程体系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

学期

教学方式

考核方式

备注

公共

学位课

0000A0001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

36

1

讲授

讨论

考试

0000A0003

自然辩证法

2

36

2

讲授

讨论

考试

0000A0004

第一外国语(英)

4

108

1,2

讲授

考试

专业基础理论学位课

0703B0001

量子化学

3

54

1

讲授

论文

考试

0703B0002

现代测试方法

3

54

1

讲授

论文

考试

0703B0003

化学学科前沿讲座

2

36

1

讲授

论文

考试

0703B0004

计算机在化学中的应用

1

27

1

讲授

论文

考试

研究方向课

多酸化学

0703C0101

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

2

36

1

论文

考试

论文

考试

0703C0102

配位化学

2

36

1

论文

考试

论文

考试

0703C0103

高等无机化学

2

36

1

论文

考试

论文

考试

现代仪器分析化学

0703C0201

现代电分析化学

2

36

1

论文

考试

论文

考试

0703C0202

现代光分析化学

2

36

1

论文

考试

论文

考试

0703C0203

现代分离科学

2

36

1

论文

考试

论文

考试

应用聚合物化学

0817C0301

高分子制备原理

2

36

1

论文

考试

论文

考试

0817C0302

高分子结构与性能

2

36

1

论文

考试

论文

考试

0817C0303

高分子合金的物理化学

2

36

1

论文

考试

论文

考试

 

 

素质课

0000D0001

教育学心理学

1

36

3或4

具体开课事宜

另见研究生处通知

0000D0002

管理公文与申论写作

指导

1

36

3或4

0000D0003

计算机实用技术

1

36

3或4

技能选修

0703D0001

现代测试技术实验

1

24

2

实验

考查

0703D0002

合成化学实验操作技术

1

18

2

实验

考查

专业选修

0703D0101

多酸化学

2

36

2

讲授

论文

考试

0703D0102

固体无机化学

2

36

2

讲授

论文

考试

0703D0201

高等分析化学

2

36

2

讲授

论文

考试

0703D0202

生物分析化学

2

36

2

讲授

论文

考试

0703D0301

生物有机化学

2

36

2

讲授

论文

考试

0703D0302

有机结构分析

2

36

2

讲授

论文

考试

0703D0401

化学信息学

2

36

2

讲授

论文

考试

0703D0402

电化学原理

2

36

1

讲授

论文

考试

补修课

0703E0001

结构化学

36

1

讲授

论文

考试

不计学分

0703E0002

高等有机化学

36

1

讲授

论文

考试

六、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应与课程学习同时进行,实践的形式为参加学校、院系组织的学术报告,参与本科生实验教学或协助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带辅导课或习题课;批改学生作业等。

考核方式依据参加学术报告出勤记录和其指导教师出具综合评定,成绩合格者计2学分。

七、科学研究及学位论文要求

1、硕士生在校期间应至少公开发表一篇以湖北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第一署名或导师第一署名、学生第二署名的学术论文。

2、硕士生至迟应在第3学期确定学位论文题目,通过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并订出学位论文工作计划。

3、硕士生学位论文选题及学术水平要求:

学位论文选题应体现较强的创新性,具有较高的理论意义或较好的应用价值,应达到在国际学术刊物或全国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的水平。

八、培养方式

采取系统理论学习和科学研究相结合,导师指导与专业指导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贯彻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课堂讲授与自学、讨论相结合的原则,配合导师的指导和平时检查,充分发挥导师的指导作用。

注重教书育人,充分调动研究生学习专业基础理论的积极性,拓宽知识面,着重培养研究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开拓进取,勇于创新。

九、主要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量子化学

QuantumChemistry

[课程内容]量子化学是运用量子力学原理来研究化学问题的化学分支学科。

目前,它已渗透到其他各化学分支学科以及材料、药物化学,生物化学等许多领域,使这些学科的研究深入到微观层次。

量子化学与这些学科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推动了整个化学学科乃至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

掌握量子化学基本原理和方法是现代化学研究的需要,是21世纪登攀科学前沿的基本功之一。

因此,量子化学已成为化学系各专业研究生的必备基础知识之一。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有:

量子力学基本假设、简单体系的精确解、角动量理论基础、微扰理论、变分法原理、Hatree-Fock自洽场方法、群论,化学键三大理论(分子轨道理论、价键理论、配位场理论)、电子相关方法简介等。

[教学方式]以讲授为主,自学为辅。

[必读书目及参考书]

1.Ira.N.赖文著,宁世光等译,«量子化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2.Ira.N.Levine,QuantumChemistry,FifthEdition,PearsonEducationAsiaLimitedandBeijingworldPublishingCorporation,2004.

3.A.Szabo,N.S.Ostlund,ModernQuantumChemistry,DoverPublications,Inc.,1996.

4.T.Veszpremi,M.Feher,QuantumChemistryFundamentalstoApplications,KluwerAcademic/PlenumPublishing,1999.

5.徐光宪等著,《量子化学基本原理和从头计算法》,科学出版社,1981

[课程名称]现代测试方法

Moderntestingmethod

[课程内容]现代仪器分析是一门发展迅速、应用广泛的实用分析技术.这类技术具有快速、灵敏、推确的特点,并以化学和物理学为基础,在结构化学、光化学、化学动力学、生物学和医学等研究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食品分析、饲料分析。

环境分析、农产品分析、药物分拆等学科领域都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本课程内容的选取以培养高层次的理科学生和适当兼顾工科学生的需要为原则,在强调基础理论的同时,尽可能突出实践性环节,加强一些学生日后毕业论文与实际工作中所必需的内容。

例如,增加或加强了国内外一般仪器分析教学中没有或内容很少的热分析等内容,波谱侧重识谱能力的培养,选择一些典型图谱详加解析、结合识谱练习增强初学者的感性认识,电镜分析则在突出理论与技术方法和应用的同时,也兼顾了它的全面与系统性,反映现代电镜分析的新成果,使其具有先进性,同时,简明扼要地介绍了X射线衍射和色谱等现代分析技术。

[教学方式]以讲授为主,自学为辅。

[必读书目及参考书]

常建华董绮功波谱原理及解析科学出版社2003

王世平《现代仪器分析原理与技术》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1999

杜廷发《现代仪器分析》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1994

[课程名称]化学学科前沿讲座

LecturesonFrontiersoftheDisciplineforChemistry

[课程内容]结合近代化学发展前沿和现代科学研究最新研究成果,传授近代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和高分子化学最新发展动态和最新科研成果,特别是化学各学科之间及与材料学和生物学的交叉与渗透。

[教学方式]讲授、文献调研、讨论

[课程的考核方式]开卷考试

[必读和参考书]化学及相关的国内外学术刊物

[课程名称]计算机在化学中的应用

ApplicationofComputerinChemistry

[课程内容]本课程系统介绍化学中常用的文档处理软件与应用、电子图书期刊专利等文献的检索与全文下载方法、化学分子式绘制与科技绘图、分子模拟与材料设计等软件与应用。

主要内容:

计算机及其维护、化学中常用软件及其安装、文件格式及其转换、电子期刊、专利、图书及其下载、分子绘图与数据处理、分子模拟等软件及其应用。

[课程目标]要求学生熟练使用计算机处理相关科学电子文档、查阅电子图书期刊专利等资料,能进行电子文档格式转换,熟练绘制分子式、结构式及数据图,并能用计算机模拟分子和材料的性能。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

[考核方式]考试

[参考书目]自编讲义

 

[课程名称]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

Inorganicsynthesisandpreparationchemistry

[课程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练地掌握现代无机合成与制备的主要方法和手段及其化合物的结构性能表征、分析和无机新物质及功能材料的理论分析。

对部分无机新材料的合成和应用有较深的认识。

内容包括:

化学气相沉积法,高温、高压、室温和低热固相合成,软化学合成(Sol-gel法),水热与溶剂热合成;配位化合物、金属有机化合物、铂系抗癌药物的合成与制备;多孔、陶瓷、非晶态、纳米、无机膜、晶体、C60、光导纤维等无机材料的合成。

[教学方式]讲授、实验与自学相结合

[必读书目和参考书]

1.徐如人,庞文琴主编:

《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6。

2.F.A.COTTON、G.W.PARSHALL等编,申伴文、马维等译:

《InorganicSynthesis》系列丛书,科学出版社,1986。

[课程名称]配位化学

CoordinationChemistry

[课程内容]本课程是无机化学及与无机化学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指定选修课程之一。

作为导向无机化学的通道,配位化学始终处于无机化学研究的主流地位。

配合物以其复杂多样的价键形式和空间结构在化学键理论发展,及其与物理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固体化学、材料化学和环境科学的相互渗透中成为了众多学科的交叉点。

[课程考核方式]开卷考试与综述性小论文相结合。

[必读和参考书目及文献]

1.罗勤慧、沈孟长编著《配位化学》,江苏科技出版社,1987年12月第一版

2.徐志固,《现代配位化学》化学工业出版社,1987年

3.游效曾、孟庆金、韩万书主编,《配位化学进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8月第一版,2002年8月第二次印刷

[课程名称]高等无机化学

AdvancedInorganicChemistry

[课程内容]本课程以对称性与群论为基础,对无机立体化学、配位场理论、无机物的光谱及磁性、无机反应机理等无机化学中的某些重要问题进行理论探讨,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同时,分专题对无机化学的一些新领域、新知识和新成就进行介绍,包括非水溶剂中的无机化学、无机化合物的制备、原子簇合物、金属有机化合物、固体无机化学、单质碳及其衍生物、重过渡元素和内过渡元素、生物无机化学以及应用无机化学的一些新领域等,介绍国内外无机化学的前沿、发展和研究动向,使学生了解现代无机化学的主要研究方向、研究方法、应用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把握无机化学学科前沿的能力,为研究生论文工作及今后从事相关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方式]本课程以讲授、自学与讨论相结合。

[必读书目及参考书]

1.F.AlbertCotton,Geoffrey,Wilkinsion,CarlosA.Murillo,ManfredBochmann,John.Wiley.AdvancedInorganicChemistry,NewYork,1999.6th.Ed.

2.朱文祥,中级无机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第一版.

3.D.F.Shriver,P.W.Atkins,C.H.Langford著,高忆慈,史启祯,曾克慰,李丙瑞等译,无机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7月,第二版.

4.项斯芬,无机化学新兴领域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11月,第一版.

[课程名称]现代电分析化学

ModernElectroanalyticalChemistry

[课程内容]《现代电分析化学》是分析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电分析化学的发展动态和应用前景,并学会如何运用电分析化学的基础知识解决科研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电化学基础(电化学的基本理论及基本研究方法)、各种伏安方法、电分析化学其它新方法(化学修饰电极、自组装膜电化学、电化学免疫传感器、DNA和蛋白质电化学及纳米电化学、光谱电化学等)、现代电分析化学的发展动态及应用前景等。

[教学方式]教学方式:

讲授、自学与讨论相结合

[必读书目及参考书]

1、A.J.BardandL.R.Faulkner,ElectrochemicalMethodsFundamentalsandApplications,JohnWiley&Sons.Inc.NewYork,1980

2、高小霞等编著:

《电分析化学导论》,科学出版社,1986

3、李启隆编著:

《电分析化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4、查全性等著:

《电极过程动力学(第三版)》,科学出版社,2002年

5、田昭武著:

《电化学研究方法》,科学出版社,1986年

6、董绍俊,车广礼,谢远武著:

《化学修饰电极》,科学出版社,1995年

7、汪尔康主编:

《21世纪的分析化学》,科学出版社,1999年

8、汪尔康主编:

《分析化学新进展》,科学出版社,2002年

9、高鸿,张祖训著:

《极谱电流理论》,科学出版社,1986

10、张祖训,汪尔康著:

《电化学原锂和方法》,科学出版社,2000

11、张祖训著:

《超微电极电化学》,科学出版社,1998

[课程名称]现代光分析化学

ModernspectralanalyticalChemistry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

光谱分析法概论、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原子荧光分析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荧光光谱法、磷光光谱法、激光光谱法(包括激光拉曼光谱分析、激光诱导荧光分析和激光光声、光热分析法)、发光分析法等。

内容涉及各种光谱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仪器构成与应用,重点对各种方法的最新进展进行了介绍。

[教学方式]教学方式:

讲授、自学与讨论相结合

[必读书目及参考书]

高鸿主编:

《分析化学前沿》,科学出版社,2000

夏之宁主编:

《光分析化学》,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

相关仪器分析及分析化学书籍

[课程名称]现代分离科学

ModernSeparationScience

[课程内容]分离科学在化学相关学科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工农业生产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现代分离科学课程内容包括分离过程中的基本概念,分离过程中的热力学、动力学,分离的分子学基础,疏水效应,各种分离方法及其比较以及分离过程中的最优化等。

分离对象涉及无机及有机小分子、人工合成及天然生物大分子。

分离规模从实验分析分离至工业化生产的工程分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各种现代分离科学原理、基础理论、主要分离技术和最新成果,能够解决科研中的分离问题。

该课程是分析化学专业研究生必修专业课。

学时为36课时。

[教学方式]讲授

[必读书目及参考书]

1、丁明玉:

《现代分离方法与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年.

2、耿信笃:

《现代分离科学理论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3、刘茉娥等编著:

《膜分离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年.

4、朱自强编著:

《超临界流体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年.

5、高素莲,周宁国编著:

《现代分离纯化与分析技术》.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

6、陈欢林:

《新型分离技术》.化工出版社,2005年.

[课程名称]高分子制备原理

PrinciplesofPolymerSynthesis

[课程内容]1.高分子化学简史及发展趋势;2.高分子的基本概念;3.聚合物的分类和命名;4.聚合物反应类型;5.聚合物的微结构、分子量和玻璃化温度;6.自由基聚合反应机理、动力学和热力学;7.自由基共聚合反应机理和共聚物组成方程;8.多元共聚;9.聚合方法研究;10.离子聚合反应;11.配位聚合;12.逐步聚合反应原理;13.聚合物的化学反应。

[教学方式]讲授、讨论。

[必读书目及参考书]

1.潘祖仁主编:

《高分子化学》,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

2.潘才元主编:

《高分子化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7。

3.夏炎主编:

《高分子科学简明教程》,科学出版社,1987。

[课程名称]高分子结构与性能

PolymerStructureandProperties

[课程内容]本课程系统介绍基本的高分子链结构、高分子聚集态结构、高分子的溶液性质、聚合物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聚合物的分子运动和转变、聚合物的粘弹性、聚合物的力学性质等。

同时增加介绍前沿的研究内容,如聚合物附生结晶、有机高分子/无机纳米杂化材料、橡胶增韧塑料、导电高分子、原子力显微镜等,并对聚合物的成型加工方法进行简要介绍。

教学重点为关联聚合物的加工、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与讨论

[必读书目及参考书]

1、曼君等编:

《高分子物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2、朱永群编:

《高分子物理基本概念与问题》,科学出版社,1988。

3、E.J.托马斯主编:

《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能》,科学出版社,1999。

4、杨玉良,胡汗杰主编:

《跨世纪的高分子科学-高分子物理》,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5、M.Rubinstein,RalphH.Colby:

《PolymerPhysics》,OxfordUniversityPress,2003。

6、敬华,莫志深主编:

《现代高分子物理学》,科学出版社,2001。

7、炎明,胡晓兰编:

《高分子物理学习指导》,科学出版社,2005。

[课程名称]高分子合金的物理化学

PhysicalChemistryofPolymerAlloys

[课程内容]1.聚合物之间的相容性;2.聚合物共混物的形态结构;3.聚合物共混物的物理性能;4.聚合物共混物的制备方法及相关设备;5.增容剂及其在聚合物共混物中的应用6.聚烯烃的共混改性;7.乙烯衍生物聚合物的共混改性;8.其他重要聚合物的共混改性;9.互穿网络聚合物;10.聚合物共混的研究现状.

[教学方式]讲授、讨论

[必读书目及参考书]

1、江明著:

《高分子合金的物理化学》,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

2、吴培熙、张留城编著:

《聚合物共混改性》,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6。

3、J.A.Manson,L.H.Sperling:

polymerBlendsandComposites,plenumpress,NewYork,1976。

4、L.A.Vtracki:

polymerAlloysandBlends,HanserpublishersMunichVienna,NewYork,1990。

[课程名称]合成化学实验操作技术

ExperimentalTechnologySyntheticChemistry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讲授合成化学实验的必备知识,合成化学基本实验技术及化合物的表征和数据处理及分析,合成方案设计。

[教学方式]讲授、实验、讨论

[课程的考核方式]:

考查

[必读和参考书]

《合成化学实验技术》,封云芳,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刘华2002

《化学合成实验》, 刘宝殿,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课程名称]现代测试技术实验

ModernExperimentalTestTechnology

[课程内容]现代测试技术实验是实验化学的重要内容,设置该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理解各类仪器分析方法的原理,掌握它们的基本实验方法和操作技术,学会使用典型仪器,提高数据处理能力。

本课程对现代分析测试方法、仪器设备、应用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内容包括: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电子显微分析、红外及紫外光谱分析、热分析等原理、测试方法、仪器基本操作以及数据的软件处理方法等方面。

[教学方式]讲授、实验、讨论

[必读和参考书]

荣国斌译朱士正校波谱数据表-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解析2002

洪水棕等编著现代测试技术.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