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326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691659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6.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326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326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326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326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326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326篇.docx

《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326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326篇.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326篇.docx

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326篇

2019年国家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职业资格考前练习

一、单选题

1.布鲁纳所倡导的“发现学习”是一种()

A、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B、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C、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

D、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发现法,通常称作发现学习或问题教学法,就是让学生通过独立工作,自己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掌握原理的一种教学方法。

它是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

2.为了提高教育研究的效益,避免重复劳动,最重要的工作是()

A、问题确定

B、文献检索

C、数据收集

D、研究设计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在教育研究过程中,进行文献检索可以吸取前人研究的经验教训,避免重复研究。

3.“知人所不知,见人所不见。

”这表明了创造性的()品质。

A、流畅性

B、变通性

C、指向性

D、独创性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D

【解析】:

独创性是指产生不寻常的反应和不落常规的能力,以及重新定义或按新的方式对所见所闻加以组织的能力。

4.课外活动是学生自愿参加的,初中生的兴趣还不稳定,所以教师在指导课外活动时要注意()。

A、使课外活动具有趣味性,能吸引学生参与

B、按自己的兴趣开展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喜欢上老师的兴趣

C、使课外活动带有知识性.巩固课堂的教学内容

D、课外活动要全体同学共同参加.尽量保证活动人数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

【解析】:

5.班级管理模式中的“目标管理”是由()提出的。

A、马卡连柯

B、德鲁克

C、皮亚杰

D、夸美纽斯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目标管理是由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提出来的。

6.下列对学习的阐释,体现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是()。

A、学习是经验与联想

B、学习是学习者内部心理结构的形成和改组

C、学习是学习者意义的建构.是社会互动与协商

D、学习是寻求潜力的充分发挥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D

【解析】: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倡导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有意义学习关注学习内容与个人之间的关系,强调人的价值,强调人有发展的潜能,有自我实现的倾向。

7.德育目标确定了培养人的总体规格和要求,但必须落实到()上。

A、德育内容

B、德育规律

C、德育原则

D、德育方法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

【解析】:

德育目标确定了培养人的总体规格和要求,但必须落实到德育内容上,才能进行有效的德育活动,达到预期目标。

8.在哪个阶段,学生的伦理道德开始形成但又具有两极分化的特点()

A、学前阶段

B、小学阶段

C、初中阶段

D、高中阶段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初中即少年期的品德虽然具有伦理道德的特性,但仍不成熟,起伏不定,这一时期是人生观开始形成的时期,又是容易发生品德两极分化的时期。

9.最早的教学过程思想认为教学过程是学一思一行的统一过程,其提出者是()

A、孔子

B、昆体良

C、杜威

D、赫尔巴特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

【解析】:

早在公元前6世纪,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在丰富的教学实践基础上,把教学过程概括为学一思一行的统一过程。

10.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学评价是()。

A、发展性评价

B、终结性评价

C、安置性评价

D、绝对性评价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

【解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倡发展性评价,主张让学生参与评价。

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关注其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各方面素质都得到发展。

11.以下属于元认知计划策略的是()。

A、学生拿到教材后为自己设定学习目标

B、学生在考试中先做简单题目

C、学生在考试过程中时刻关注自己的做题速度与时间

D、学生测试结束后检查自己的答案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

【解析】:

元认知计划策略包括设置学习目标、浏览阅读材料、产生待回答的问题以及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

元认知计划是在活动前计划活动。

12.“教育有法而无定法”这句话反应了教师劳动的()。

A、连续性

B、创造性

C、长期性

D、艰苦性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创造性指教师必须根据教育规律,针对不同学生的具体特点创造性地选择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进行教育,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教育有法而无定法”。

13.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上课

B、课外活动

C、生产劳动

D、备课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

【解析】:

上课是教学工作诸环节中的中心环节,是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提高思想、发展能力的关键。

14.能够最小限度地打断课堂不良行为的处理方式是()

A、非言语线索

B、反复提示

C、应用后果

D、表扬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

【解析】:

由于一般问题行为大都是一些暂时性的干扰,教师在处理这些行为时,通常只需要运用简单的非言语线索进行暗示,就可以得到既制止问题行为又不影响课堂教学进程的双重效果。

15.我国1922年颁布的“壬戌学制”实行的是()。

A、四四四制

B、五四三制

C、六三三制

D、八四制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1922年,全国教育联合会颁布了“壬戌学制”,又称“新学制”或“六三三学制”。

该学制明确以学龄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作为划分学校教育阶段的依据,实行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的六三三制。

16.王雷认为只要上课听讲,课后做好作业就能取得好成绩。

这属于自我效能理论中的()

A、效能期待

B、过程期待

C、行为期待

D、结果期待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D

【解析】:

王雷推测自己上课听讲、课后做好作业这些行为能使自己取得好成绩,也就是人对自己的某一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的推测,所以属于结果期待。

17.关于国家教育经费投入体制构成,正确的是()。

A、财政拨款为主,其他渠道为辅

B、自筹经费为主,财政拨款为辅

C、财政拨款为主,社会捐款为辅

D、自筹经费为主,学校集资为辅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逐步增加对教育的投入,保证国家举办的学校教育经费的稳定来源。

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依法举办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办学经费由举办者负责筹措,各级人民政府可以给予适当支持。

18.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强调知识的()

A、动态性

B、客观性

C、永恒性

D、普遍适应性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

【解析】:

建构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对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提出质疑,强调知识的动态性。

19.外在道德要求与个体原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是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之间矛盾的基本表现。

A、教育者与德育内容

B、教育者与德育中介

C、教育者与受教育者

D、德育内容与受教育者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D

【解析】:

略。

20.学校教育与行政管理由()负责。

A、校长

B、书记

C、班主任

D、教导主任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学校的教学及其他行政管理,由校长负责。

21.国家教育法规()地方教育法规。

A、相当于

B、优先于

C、服从于

D、指导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略。

22.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A、领会知识

B、巩固知识

C、运用知识

D、检查知识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

【解析】:

领会知识包括使学生感知和理解教材,它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

23.美国课程专家()于1918年出版的《课程》一书标志着课程作为专门研究领域的诞生。

A、博比特

B、斯金纳

C、泰勒

D、布鲁纳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

【解析】:

美国学者博比特在1918年出版的《课程》一书,标志着课程作为专门研究领域的诞生,这也是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理论专著。

24.数学老师对学生说,今天课堂上练习题都做对的同学可以不做家庭作业了。

数学老师的做法属于()

A、连续强化

B、正强化

C、惩罚

D、负强化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D

【解析】:

负强化也称消极强化,是通过消除或中止厌恶、不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

题干中数学老师用免除家庭作业的方法来使学生练习题的正确率增加,这种做法属于负强化。

2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关键是()。

A、起点公平

B、机会公平

C、过程公平

D、结果公平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

教育公平的主要责任在政府,全社会要共同促进教育公平。

26.“教育主体确定,教育对象相对稳定,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教育实体出现,教育初步定型。

”这些特征的出现标志着教育制度进入()

A、前制度化教育阶段

B、制度化教育阶段

C、非制度化教育阶段

D、学校教育萌芽阶段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

【解析】:

题干描述的是前制度化教育阶段的特征。

27.教师是()。

A、教育过程的主体

B、教育过程中教的主体

C、教育过程学的主体

D、教育内容的主体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教育过程涉及两个主体,即教师和学生。

因此,教师是教育过程中教的主体,学生是教育过程中学的主体。

28.儿童容易模仿影视片中反面人物的行为,结果导致不良品德。

为了避免影视片的消极影响,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适当的做法是()

A、避免学生观看这类影视片

B、对有模仿行为的儿童进行说服教育

C、影片中尽量少描写反面人物

D、影视片应使观众体验到“恶有恶报,善有善报”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D

【解析】:

根据替代强化原理,当儿童发觉“坏人”通常不能得到好的下场时,为了避免这种不良后果,自己也会远离破坏性行为。

29.奥苏伯尔提倡的“先行组织者”强调()。

A、直观教学

B、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的联系

C、学生的发现行为

D、学生的学习动机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奥苏伯尔提倡的“先行组织者”强调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的联系。

30.教师在课前将教学意图或问题要求写在黑板上作为指导学生预习教学内容的板书是()。

A、课前讨论用板书

B、课前引入用板书

C、课前预习用板书

D、课前提问用板书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课前预习用板书是教师在课前将教学意图或问题要求写在黑板上作为指导学生预习教学内容的板书。

31.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塑造年青一代的品格中起()

A、桥梁作用

B、关键作用

C、主导作用

D、决定作用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教师的作用:

①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在社会发展和人类的延续中起桥梁与纽带作用。

②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塑造年轻一代的品格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③教师是人的潜能的开发者,对个体发展起促进作用。

32.某学校举行讲课比赛,青年教师小张认真研究教材,依据新的教育思想与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课件,为参加比赛做好准备。

在讲课时,评委提问小张对教学知识点前沿研究趋势的认识。

依据平时的积累,小张迅速做出恰当、合理的回答,赢得了评委赞赏。

这主要反映了教师工作的()

A、示范性和榜样性

B、复杂性和创造性

C、全面性和细致性

D、主体性与长期性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题干中的教师小张为参加讲课比赛,认真钻研教材、设计课件等行为说明了教师工作的复杂性;小张面对评委的提问,能够迅速做出正确的回答,说明了他具有教育机智,体现了教师工作的创造性。

33.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是()。

A、教学计划

B、教学大纲

C、教育目的

D、教学目标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教学大纲也称为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的分学科展开。

它体现了国家对每门学科教学的统一要求,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也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34.使每一个个体实现某种需要、愿望,并从中体验满足、快乐、幸福,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这体现了德育的()

A、享用功能

B、社会性功能

C、教育性功能

D、发展性功能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

【解析】:

题干描述的是德育享用功能的内涵。

35.学生通过观察榜样示范的行为获得的间接经验会影响自我效能感,教师在提供榜样时,一是要给学生提供信息,二是要给学生()

A、提供比较标准

B、进行自信心训练

C、进行归因训练

D、启发,使学生找到自己与榜样的共同点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D

【解析】:

教师给学生提供榜样时,不仅要提供信息,还要启发学生找到与榜样的相同点,这样才能使学生获得自我效能感。

36.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杜威

B、怀特海

C、布鲁纳

D、克伯屈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是当代西方出现的一个重要的课程理论,其代表人物是该课程理论的创始人布鲁纳。

37.新学年开始,如果学校选派你担任一年级(3)班的班主任,面对40张崭新的渴望知识的面孔,你认为了解全班学生的基本方法是()

A、考核法

B、观察法

C、问卷法

D、谈话法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观察法是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基本方法。

38.小娜是她们班的班长.她带领着班委会的成员维护班级的纪律,组织各种团体活动,大家都觉得自己在这个班级里像是在一个大家庭里一样.任课老师都说她们班的班委是整个年级最好的。

此时的班级处于()。

A、初建期

B、形成期

C、成熟期

D、完成期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处于形成期的班集体班干部开始发挥核心作用,凝聚力开始显现,大多数学生在班集体中获得了归属感。

39.强调课程应该围绕当代重大的社会问题来组织,帮助学生在社会方面得到发展。

这种课程理论是()

A、学生中心课程论

B、学科中心课程论

C、社会中心课程论

D、经验中心课程论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社会中心课程理论认为应该把课程重点放在当代社会的问题、社会的主要功能、学生关心的社会现象以及社会改造与社会活动计划等方面。

题干所述内容体现了社会中心课程理论的观点。

40.曾有一个全国性调查显示,初中生最不喜欢的课居然包括音乐和语文。

半数以上中学生学习超时、睡眠不足。

在沉重的压力下,他们接触的课外书大大减少。

青少年疏远文学艺术和丰富的生活,审美素养、道德修养、创新能力都会受到限制,情感荒漠化倾向终将出现。

结合上文,以下论述正确的是()。

A、教师要加大学生课外读物的检查力度

B、中学生建构知识和获得技能的过程是痛苦的

C、教师要了解中学生品德和行为习惯形成的过程

D、教师要根据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给学生减负并合理布置作业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D

【解析】:

二、多选题

1.小组活动的特点是()

A、自愿组合

B、小型分散

C、灵活机动

D、独立性

E、强制组合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B,C

【解析】:

自愿组合、小型分散、灵活机动是小组活动的特点。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一步明确了大力推进依法治教的要求是()。

A、完善教育法律法规

B、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C、大力推进依法治校

D、开展普法教育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B,C

【解析】: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二十章指出,大力推进依法治教的要求是完善教育法律法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大力推进依法治校:

完善监督制度和监督问责机制。

3.制约课程目标的基本因素包括()。

A、社会

B、知识

C、课程理论

D、儿童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B,D

【解析】:

社会、知识和儿童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要素。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

B、小学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C、综合实践活动具有综合性

D、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研究或探究为中心的实践性学习活动

E、综合实践活动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C,D,E

【解析】:

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

5.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新的学习需要可以通过()途径来形成。

A、直接转化

B、间接改变

C、间接转化

D、直接发生

E、自然形成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D

【解析】: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新的学习需要可以通过两条途径来形成:

(1)间接转化;

(2)直接发生。

6.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应当遵循()等原则。

A、尊重人格尊严

B、适应身心发展规律

C、拔苗助长

D、神童优先保护

E、教育与保护相结合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B,E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条规定,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二)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三)教育与保护相结合。

7.教学评价是根据一定的价值标准进行的价值判断活动,评价课堂教学需要把握几个尺度,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评价课堂教学的真实性,即“信度”

B、评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即“效度”

C、评价课堂教学是否使用启发式教学

D、评价课堂教学的生成性.即“活度”

E、以上选项都正确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B,D

【解析】:

围绕新课程观下的课堂观察评价需要把握三个“尺度”。

一是,评价课堂教学的真实性,即“信度”:

二是.评价课堂教学的生成性,即“活度”;三是评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即“效度”。

故正确答案为ABD。

8.“怒发冲冠”“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以上词语所描写的心理活动有()。

A、认识过程

B、情感过程

C、意志过程

D、个性特征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C,D

【解析】:

“怒发冲冠”是一种激情的表现,属于情绪情感过程。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属于意志过程,还包括个性特征。

9.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三级课程体系是()。

A、国家课程

B、地方课程

C、班本课程

D、校本课程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B,D

【解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三级课程体系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10.与自制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有()

A、任性

B、优柔寡断

C、动摇性

D、盲从

E、怯懦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E

【解析】:

意志的自制性是一个人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言行的品质。

与其相反的意志品质是任性和怯懦。

11.下列属于情绪外部表现的是()。

A、心潮澎湃

B、眉开眼笑

C、坐立不安

D、轻声呻吟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C,D

【解析】:

情绪的外部表现有:

①面部表情,不同的情绪会产生不同的面部表情。

②姿态表情,姿态表情是除面部之外身体其他部位的表情动作。

头、手和脚是表达情绪的主要身体部位。

③言语表情。

言语表情是情绪在言语的声调节奏和速度上的表现。

12.班级授课制中的教学工作设计环节主要包括()。

A、说课

B、备课

C、上课

D、评课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B

【解析】:

备课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进行的设计准备工作,备课是课堂教学的起点和基础。

说课是介于备课和上课之间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形式。

上课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

评课是听课后的评价和反思。

13.下列属于科学研究成果表述形式的有()

A、调查报告

B、案例

C、学术论文

D、实验报告

E、述评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B,C,D,E

【解析】:

人们通常把表达科学研究成果的学术性文章称为研究论文。

它可分为两大类:

(1)实证性的研究报告,其主要形式有实验报告、调查报告、观察报告等;

(2)理论性的学术论文,常见的形式有案例、综述、述评、理论性的论文等。

14.下列属于认知策略的有()

A、复述策略

B、精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计划策略

E、调节策略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B,C

【解析】:

认知策略是学习者信息加工的方法和技术,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

15.关于情绪与情感的联系,正确的有()。

A、情绪是情感的基础

B、情感离不开情绪

C、情感在情绪稳固的基础上发展

D、情感通过情绪表达

E、情感是情绪的具体表现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B,C,D

【解析】:

情绪和情感的联系表现在:

情感是在多次情绪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并通过情绪表现出来;情绪的表现和变化又受已形成的情感的制约;情绪是情感的基础和外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深化和本质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