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设计学案作业规划测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691160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0.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单元设计学案作业规划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第二单元设计学案作业规划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二单元设计学案作业规划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第二单元设计学案作业规划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第二单元设计学案作业规划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设计学案作业规划测试.docx

《第二单元设计学案作业规划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单元设计学案作业规划测试.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单元设计学案作业规划测试.docx

第二单元设计学案作业规划测试

第二单元爱护周围环境

本组概述:

环境保护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

本组教材围绕“爱护周围环境”这个专题进行编排。

要通过本单元教学,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

与以往专题不同的是,本组教学内容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

围绕“环境保护”这个专题,本组教材将导语、课文、课后练习、语文园地以及综合性学习等相关内容以整合的方式编排在一起。

其中,“调查周围环境”的综合性学习安排在第5课《翠鸟》之后,提示学生此次活动要求调查的内容所选择的组织和调查方式;在《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之后,提示学生交流开展活动的方式,整理调查材料,做好展示和交流的准备。

本组的四篇课文中,《翠鸟》、《燕子专列》讲述的是人与动物之间的故事,《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路旁的橡树》反映了人们对待植物的不同态度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

前三篇属于精读课文,最后一篇是略读课文。

本组的导语提醒学生“留心周围的环境,再想想,为了保护周围的环境,我们能做些什么”;四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以具体生动的实例引导学生去感受保护环境的重要以及他人为保护环境所作出的努力,使其在内心深处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有所触动和感悟;顺着这个情感发展主线,教材在课文后面安排学生去亲身调查,开展以“调查周围环境”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语文园地”中,教材在学生开展的调查活动基础上,进行更深层次的拓展和延伸,引导学生围绕专题和此次活动,开展口语交际、习作和展示等学习活动。

教学本组课文,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默读,领会关键词句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文章所蕴涵的道理,体会保护环境爱护动植物的重要性,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和感染。

学习本组课文,可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批注式阅读。

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揣摩语言文字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品味赏析之余还可以从中了解作者的观察方法,积累优美句段。

通过说、写及课外搜集活动,增加对周围环境变化的了解,并在口语交际中说说自己对环境保护的看法,并想一想自己该如何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一起来保护环境。

设计理念:

以“单元主题阅读教学法”策略为指导,以“单元主题”为线,以读代讲、批注式阅读为重点,完成文章的阅读。

在分享阅读的基础上,加深学生对“爱护周围环境”急迫性和重要性的认识,从小树立保护环境的良好意识,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教学内容:

1.人教课标版教材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二单元课文:

《翠鸟》《燕子专列》《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路旁的橡树》。

2.主题阅读:

《松鼠》、《我是青蛙,请别杀我》、《一片树叶》、《狼和鹿》

教学重点:

1.在分享阅读的基础上,增强学生对“爱护周围环境”重要性与急迫性的认识,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

2.正确使用批注式阅读方法,提高阅读速度。

教学设计流程:

课时

教学内容

基本课型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建议

第一

课时

单元导读诗歌及本单元所有课文的浏览

单元

导读

1、读单元导读,领悟掌握。

识记本单元生字词。

2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学会爱护周围的环境。

生字词的识记以及本单元课文的大概了解。

单元导读(双主读)采用批注式阅读。

学会爱护周围环境。

第二、

三课时

学习《翠鸟》一文,带一篇文章《我爱故乡的杨梅》

以文

带文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正确读写“苇秆、腹部、衬衫、逃脱、渔翁、石壁、念头”等词语。

2、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3、学习作者描写翠鸟外形和动作的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段落。

1、学习生字词。

2、学习作者对翠鸟外形和动作特点的描写方法,并指导应用于自己的写作之中。

以文带文,以读代讲,读背结合。

第四、

五课时

学习《燕子专列》带一篇文章《旅行鸽的灭绝》

以诗

带诗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正确读写“专列、欧洲、舒适、空调、启程、特殊、麻烦、骤降、疲劳、饥寒交迫、温暖、救护、致谢”等词语。

2、学习和理解倒叙的写作方法。

3、练习通过重点词理解句意、句后所蕴含的感情的方法。

1、学习生字词。

2、初步学习倒叙的写作方法,并试着运用。

以文带文,以读代讲,以“叙”代学掌握倒叙写作方法。

第六--八课时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带一篇文章《路旁的橡树》

以文

带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掌握“森林、郁郁葱葱、湛蓝、甜润、锋利、裸露、一栋栋、工具、喘气儿、黎明、洪水”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抓重点词语体会句后含义。

3、通过故事前后对比,增强对自然的热爱之情,树立环保意识。

4、积累优美语段。

1、学习生字词。

2、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学会从身边小事做寿起保护环境。

3、积累优美语段。

阅读时自主学习与批注式学习相结合。

第九、

十课时

积累运用与口语交际

基础

训练

1、发现和体会比喻句在表达上的作用,学会在写作中运用恰当的比喻。

2、识记常见的反义词。

3、积累有关优美环境描写的诗句,增强对大自然的热爱。

4、以家乡环境实际为例,说一说自己如何从身边做起,爱护环境。

并能积极倡导他人一起保护环境。

1、学会积累,并会运用。

2、以家乡环境实际为例,说一说自己如何从身边做起,爱护环境。

并能积极倡导他人一起保护环境。

通过班级交流、茶话会等形式,让每个学生展示自我的想法,好的想法号召大家共行。

第十一、十二课时

习作讲评、指导

说写

结合

认真观察家乡环境的变化,思考自身能够在环保中所能做的,并在小组间交流,然后班级进行展示,老师注意收集可行的号召大家共同努力做好。

认真观察家乡环境的变化,思考自身能够在环保中所能做的,号召大家共同努力。

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从身边小事做起。

第十三、十四课时

单元测试及讲评

自测

讲评

通过单元检测,及时发现教学

中存在的问题并改进。

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并改进

自测讲评

(表格内容为小五号字,单元格对齐方式:

设置为第二行中间一个)

 

第一课时(单元导读)

【教学目标】

读单元导读,明白单元主题。

引导学生学会快速浏览课文,大致理清课文大意,会用自己的话简要复述。

并记下自己浏览中的感受和发现。

【任务评价】

阅读单元导读,看本单元课文写了哪些事物,完成填空。

我们都热爱环境,热爱大自然,热爱动植物。

比如小巧玲珑的(),它的颜色(),叫声非常(),动作非常()。

()的人们也非常热爱动物,是他们在寒冷的冬天用列车救护了可爱的()。

但是《》中的人们就不爱护大自然,最后他们得到的一切都(),包括那把()。

从这些故事中,我知道了()。

【教学准备】

字典课本

【教学流程】

一、课前预习:

自学本单元中的词语一、单元导入:

1.师:

这节课我们走进“爱护周围的环境”这一主题单元,首先我们来读一首情感浓郁的小诗。

2.出示单元导读,学生快速默读。

3.批注式双读(老师读没有填词的话,学生读原文,并把老师没读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让天空_____,让河水_________,让草木________,让动物______……这是我们____________。

让我们一起阅读本组课文,看年人们对待动樾物的态度和做法有什么不同,并留心___________,想一想为了保护环境我们该怎么去做。

二、阅读及分享

师:

本组四篇课文中写动物的两篇:

其中《翠鸟》是写物的,《燕子专列》是叙事的;写植物的两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情节有些是虚构的,《路旁的橡树》是记叙实事的。

但四篇文章中人们对待动植物的态度各有所异,并得到了不同的结果。

出示阅读要求:

(1)读准每句话,画出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并记录下你当时的感受。

(2)体会每篇课文中,人们对待自然的态度有什么不同,结果又是怎样。

(3)结合四篇课文,根据我们身边的实际环境,说一说我们该如何对待大自然,又该如何从身边小事去做起。

(4)积累美词佳句。

三、作业

1、交流我们该如何从身边小事做起,共同保护环境。

2、对于自己喜欢的句段先读给别人听一听,然后记录在自己的摘抄本上。

四、课堂小结

1、大自然景色迷人,是一首诗,是一幅画,但它又是脆弱的,需要我们每个人去保护。

让我们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共同保护我们美好的家园。

2、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该收获,重点是环保)

五、习题评价

板书设计

翠鸟吾爱,呵护

燕子专列爱护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破坏→自我毁灭大自然需要我们共同呵护

跑旁的橡树保护→赞美

 

教后反思:

 

第二——三课时翠鸟(以文带文)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

会写13个字。

能正确读写“苇秆、腹部、疾飞、逃脱”等16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学会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4、阅读选学课文《我爱故乡的杨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任务评价

1.默读全文,思考:

本文从哪些方面写了翠鸟的哪些特点?

2.背诵第一自然段,说说你感受到的翠鸟的特点。

教学流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上周我们学习了燕子、荷花等课文,感受了大自然的美好,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种新的鸟儿,一种美丽又机灵的鸟儿(板书“翠鸟”指导“翠”字的书写)。

2、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翠鸟的资料。

3、出示几张翠鸟的图片。

小结:

翠鸟是一种美丽可爱的小鸟,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进一步了解可爱的翠鸟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学生自学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读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把课文读通顺。

2、默读课文:

(l)标出自然段序号,想想课文从哪些方面写了翠鸟?

(2)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语句。

(二)小组内汇报交流自读情况。

(1)《翠鸟》这篇课文共有个自然段,分别写出了翠鸟的特点和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翠鸟的,教育我们要

翠鸟。

(2)交流不理解的语句,有的问题可在小组内解决,组长归纳组内仍然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录下来。

(3)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主要写翠鸟的的特点,主要抓住翠鸟的特点来写的。

作者采用了的写作方法,表现了翠鸟的羽毛。

我特别喜欢这句话,因为。

(师出示并读:

头上的羽毛是橄榄色的,有翠绿色的花纹。

背上的羽毛是浅绿色的。

腹部的羽毛是赤褐色的。

生读课文原句:

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

反复对比读引导学生体会比喻的好处,并感受翠鸟颜色的鲜艳。

2、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中有这样一句话写得特别好“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

”和两个字用得好,写出了翠鸟时动作的特点。

(师出示并读:

翠鸟叫的很响,爱在水面上飞。

生读原文,反复对比读体会“贴”“疾”的用法,从中感受翠鸟飞行速度之快,体态之灵巧。

3、课文第三自然段主要写翠鸟时的特点。

作者抓住了、、等词写得非常传神,现现出了翠鸟捕鱼时动作的特点。

“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从侧面表现了翠鸟。

(师出示并读:

翠鸟离开苇秆,捉起小鱼,飞走了。

生读原文,重点体味“蹬”“叼”“贴”几个词语,感受翠鸟捕鱼动作的迅速。

同时让学生读“贴着水面飞走了”师读:

只有。

通过对比从侧面体味翠鸟动作之快。

3、读一读第4、5段,想一想:

“我们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说明了。

“我们的脸有些发红,打消了这个念头”中的“这个念头”指的是,这句话说明了我们。

“在翠鸟飞来的时候,我们远远地看着它那美丽的羽毛,希望它在苇秆上多停一会儿”说明了我们。

四、渗透情感,拓展思维

1、学了本课,你有何感受?

(不做固定要求,只要是发自学生内心的,与课文有联系的、积极向上的即可。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试着背诵第一段。

五、整体回顾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段。

2、把你喜欢的句子摘抄下来。

3、仿照课文第一段,进行动物仿写。

六、阅读选学文章《我爱故乡的杨梅》(方法:

读一读,说一说)

1、同学们,我们学了《翠鸟》一文,再来读一篇文章《我爱故乡的杨梅》,用我们学到的批注式阅读方法进行阅读。

2、说一说文章从哪几个方面写出了杨梅的哪些特点?

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师生交流,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故乡”两字的含义,体会作者借抒发喜爱杨梅以抒发热爱家乡之情。

七、习题评价

板书设计

翠鸟

颜色鲜艳

   外形小巧玲珑

眼睛灵活、嘴巴尖长

飞行 

动作捕鱼(敏捷轻巧)  

我们想捉→远远望着→希望多停喜爱

 

教后反思

 

第四—五课时:

燕子专列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全字,能正确读写“舒适、启程、特殊、骤降、救护”等词语。

2、能简要复述课文内容,理解倒叙的写作方法,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学习含义深刻的句子。

3、体会恶劣气候、环境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对比、烘托)。

4、感受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任务评价:

简要复述课文,说一说学过课文的收获(与爱护动物有关既可)。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是重难点。

教学准备:

收集两首古诗的有关资料;背诵春天的古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在第一单元,我们学习了《燕子》,通过外形、动作、停歇三方面描写了燕子的机灵活泼,可今天这群燕子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灾难。

你想知道它们最后的命运吗?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看这群燕子的奇特经历吧!

(引出课题,板书:

燕子专列)

2、交流收集的有关燕子迁徙的知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学生自学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读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把课文读通顺。

2、默读课文:

(l)标出自然段序号,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语句。

2、读课文填空,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采用()的方法写了有一年春天,欧洲的瑞士(),这时,从南方飞回北方的燕子经过瑞士,因()。

瑞士政府得知这一情况后,呼吁人们(),将它们(),并用()。

3、细读课文,品析感受。

(由于本文内容浅显易懂,适合采取把握重点词句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所以我重点引导学生通过以下三组句子的理解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1、一列漂亮舒适的空调列车正准备启程,站台上站满了送行的人。

2、听到消息后,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严寒,顶着满天飞舞的大雪,踏着总工程师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

3、在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山间岩缝里,寻找冻僵的燕子。

一天下来,她一个人就救护了十几只燕子。

她的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但她一点都不在乎。

(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倒叙的基本方法:

先说结果,再具体叙述事件经过,并列举浅显的实例让学初步掌握倒叙的运用方法。

同时老师通过读去掉重点词语的句子与学生读原文进行对比读,在反复的对比体味中让学生体会词语北后所饱含的感情:

人们对燕子的关爱,对救护燕子的无畏。

4、盘点收获。

学了本篇课文你有什么样的收获?

(只要与保护燕子、保护动物、保护环境有关既可,不作特定要求。

五、整体回顾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简要复述课文大意。

2、仿照课文第一段,进行倒叙的仿写。

六、阅读专题阅读文章《旅行鸽的灭绝》(方法:

读一读,说一说)

1、默读《旅行鸽的灭绝》,想一想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2、想一想旅行鸽与本文中的燕子有什么不同的命运?

导致了什么不同的结果?

3、想一想我们应该怎么去做?

七、习题评价

八、板书设计:

燕子专列←

↑送

人们→寻找→燕子

(关心、爱护)

九、教后反思

六-八课时《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宇,会写出13个生宇。

能正确读写“山谷、森林、郁郁葱葱、湛蓝、甜润、裸露、工具、喘气儿、黎明”等词语。

2、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受到热爱自然、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教育。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难点)。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任务评价:

能简要概述文章大意,知道怎么从身边小事做起保护环境。

教学重难点:

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理解“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等语句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准备:

学生收集查阅有关环保的资料课件

教学过程:

一、学习《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方法:

读一读、画一画、写一写)

1、示“奇”激趣。

从前有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闲甜润。

可是有一天这个小村庄却突然消失了。

你们想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吗?

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弄清事件的经过吧。

(板书课题)

2、出示学习目标(课件)

(1)学习《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一文,认识并理解词语,增强环保意识,知道从身边小事做起,共同为环保而努力。

(2)阅读略读课文《路旁的橡树》,感受文中人们对自然、对像树的爱护,再次受到环保的教育。

3、采用批注式阅读方法自读课文,出示阅读要求:

(1)初读课文,画出你不认识的字词,通过查字典,或问老师或同学解决。

(2)想一想这篇课文写的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检查初读情况

(1)指名小组开火车朗读,分组朗读,要求:

反复练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达到要求后全班齐读。

(2)鼓励学生质疑,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这样一个美丽的小村庄为什么没有了?

课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及自己不懂的问题。

5、交流自己感受最深刻的词语、句子

(学生不可能找全,在初学批注式阅读的阶段,教师要有意识地积极加以引导,让学生在引导下熟练掌握批注式阅读的基本方法的技巧。

在学生交流里,要积极利用鼓励的方法给学生以动力和方向。

小村庄原来是怎样的?

后来小村庄发生了什么变化?

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这一句,你体会到了什么?

(人们的贪婪疯狂地砍树,导致环境的恶化。

“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从省略号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通过反复读,找出句子的重音词,再读,体味“不断”与省略号间的关系。

逐步体会人们丝毫没有意识到环境的恶化,还在变本加利地肆意砍树,致使环境持续不断地恶化。

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

(师读:

大雨下了五天五夜,与生读原句形成对比,通过反复对比读,引导学生从“喘气儿”一词理解拟人的修辞手法,说明了雨下的大,下的时间长。

“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这句话是全篇课文的重点句,破折号和后面的两节短语是对“什么都没有了”的反复强调。

这点孩子理解起来有点困难,要重点加以引导,通过反复朗读和教师的范读,让学生在读中体味“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所代指的人们破坏环境的恶习。

“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找指人们靠恶习和贪婪得到的东西。

最后站在整句和整个故事的高度体味,本句话的含义:

所有肆意破坏环境的恶习最终都将得到大自然的报复。

展开想象,你会对小村庄的人们说些什么?

(知道保护环境,与保护环境有关既可。

6、回到整体,小结全文

(1)指名简述课文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复述故事大意。

(2)指名学生谈一下自己的感受,以后怎么去做好环保。

(师适当总结)

二、诵读略读课文《路旁的橡树》(画一画、想一想、读一读)

同学们,小村庄的人们由于不懂得保护环境,最终尝到了自己酿下的恶果。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路旁的橡树》中的人们是怎么样做的,有什么不同的结果。

阅读要求:

用“-----”画出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写出自己的体会。

三、作业:

撰写有关环保的标语。

板书设计:

路旁的橡树

工人不愿

修路(图纸:

宽阔、平坦、笔直)→需要砍树→工程师不愿→工程师绕弯→高尚的心

教学反思:

 

第九--十课时积累运用与口语交际

教学目标:

1.了解并初步掌握比喻的用法,体会运用比喻在表达上的好处。

积累反义词和描写美好大自然的诗句。

2.通过课余调查,发现家乡环境的变化。

能从自身小事做起,积极行动保护环境,并形成文字,倡导大家一起行动起来。

任务评价:

积累反义词和描写自然诗句。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并初步掌握比喻的用法,体会运用比喻在表达上的好处。

2、能从自身小事做起,积极行动保护环境,并形成文字,倡导大家一起行动起来。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1、出示课本里的句子。

2、学生自己读词语,想想你发现了什么?

3、交流:

一个是简单的陈述句,一个是比喻句。

4、通过对比读,体会比喻在表达上的作用,并能简单口头表达。

二、日积月累

1、读读认认

(1)自由反义词

(2)指名读,读准字的音。

认读生字:

浊、廉、贪、罪、偏、罚、劣、懒

(3)多样读

(4)背诵

2、读读背背

读读背背

(1)自己练习读诗句。

(2)指名读

(3)想一想:

五组诗句有什么特点?

你发现了什么?

(诗句都是写景的,并且每句中都有动物)

(4)男女生比赛读

(5)背诵诗句。

(6)师简述诗意,生根据意境对诗句。

三、谈话引入:

师:

小朋友,我门祖国历来以风景优美著称,可是现在,我们很难看到湛蓝的天空、清澈的河水、茂密的森林,很难再呼吸清闲甜润的空气。

面对我们身边环境的不断恶化,我们该如何从我做起来共同保护地球妈妈呢?

学生展示:

1、学生自读展示台中学习伙伴的话,了解展示内容。

2、展示自己想展示的内容。

(1)在小组内展示

(2)在全班展示

四、明确说与听的要求:

1、重点引导学生学会认真聆听和观察,并从中发现别人的长处,自己的不足,学会互相帮助,交流合作。

如有同学提问,应耐心解答他们的提问。

2、认真听别人讲述,可以补充,可以提问题。

五、小组内展示,并评出最有影响力的作品。

六、小组评出好的在全班交流。

七、布置在生活作业:

制作环保标语。

 

第十一、十二课时习作讲评

教学目标:

围绕“环境保护”做调查研究,通过交流,对保护环境有进一步的认识,把自己了解到的情况写成一篇短文,可以写自己调查了解到的情况,可以写几年后家乡环境的变化,也可以写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发生的有趣的事情。

教学重点、难点:

把自己了解到的情况写成一篇短文。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主题

师:

同学们,大家围绕“环境保护”做了很多调查研究工作,通过刚才的交流,你一定对保护环境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你愿意把自己了解到的情况写成一篇短文吗?

可以写自己调查了解到的情况,可以写几年后家乡环境的变化,也可以写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发生的有趣的事情。

二、交流习作内容

根据习作提示,相互交流习作内容。

老师适时给予指导

三、自拟题目,自主习作

自主构思,提醒:

把材料想完全,把想法说清楚或把事情的过程想仔细再写。

师巡视个别指导。

四、指名读习作,师生评议。

1、选择不同内容习作,指名读,师生评议。

评议要点:

(1)语言是否通顺,用词是否准确。

(2)是否把意思表达清楚。

2、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五、修改习作

六、老师范读优秀习作。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作业规划

内容:

评价

基础作业:

1、每课课后一类字加一个拼音写一遍,组两个词;二类字加一个拼音写一遍,组一个词。

2.背诵单元导语第一句。

3.背诵并能默写《翠鸟》第一段。

4.熟读并背诵《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第一段、园地二诗句。

5.积累:

《翠鸟》一文中写了翠鸟的哪些特点?

并积累文中的优美语段,写在小练笔本上。

1、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