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红型团体年金保险DOC13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689559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红型团体年金保险DOC13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分红型团体年金保险DOC13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分红型团体年金保险DOC13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分红型团体年金保险DOC13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分红型团体年金保险DOC13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分红型团体年金保险DOC131.docx

《分红型团体年金保险DOC13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红型团体年金保险DOC131.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分红型团体年金保险DOC131.docx

分红型团体年金保险DOC131

分红型团体年金保险

  [分红保险定义及其由来]:

  分红保险是指保险公司就实际经营中的死亡率、费用率、投资收益率等因素中的一项或几项与定价时所作假设的偏差产生的盈余,向保单持有人分配一定比例盈余的人寿保险产品。

  分红保险的分红来源于保险公司的经营盈余,是保险公司利差损益、死差损益、费差损益和退保损益四项之和。

当保险公司预定的死亡率高于实际死亡率、预定的经营费用高于实际经营费用、预定的退保比率高于实际的退保比例,或者预定的投资收益率小于实际的投资收益率时,保险公司就会得到超出预计的经营收益,分红即来自与此。

所以,分红的多少与保险公司的投资能力、工作效率、客户选择与服务能力等多方面因素息息相关。

  [产品特色简介]:

  固定收益(年利2.5%)保证、

  可分享保险公司经营收益(至少70%红利分配)

  缴费和领取方式灵活(不定期缴费,9种领取方式选择)

  XX设置合理:

(被保险人)缴费XX和(投保人)红利XX分离

  投保人决定红利XX的资金使用、分配

  [商品举例分析]

  下表是不同分红水平下初期缴费1万元、经历若干年后被保险人的交费XX累积余额和红利累积余额状况,总XX金额是这二者之和。

(以下示例均是按5%管理费计算)

  计算方法:

我们可将分红保险当作总额是以复利方式累积的存款,利率为预定利率(2.5%)与分红利率(假设3%)之和(5.5%),则每年总XX金额可以表示为:

  总XX金额=上年总XX金额*1.055

  在这一总XX金额中,其中一部分是被保险人的固定增值部分,以投保人所缴保费(扣除管理费)为基础,以2.5%预定利率增值的部分放在缴费XX中,故每年的缴费XX余额可以表示为:

  缴费XX余额=上年缴费XX余额*1.025

  剩余部分为投保人的红利所得:

  红利XX余额=总XX金额-缴费XX余额

  在不同的分红假设下,缴费XX的余额都是一样的,变动的是红利XX余额和总XX金额

保单年度末

3%分红

2%分红

1%分红

交费XX余额

红利XX余额

总XX金额

交费XX余额

红利XX余额

总XX金额

交费XX余额

红利XX余额

总XX金额

0

9500

0

9500

9500

0

9500

9500

0

9500

1

9738

285

10023

9738

190

9928

9738

95

9833

2

9981

593

10574

9981

393

10374

9981

196

10177

3

10230

925

11155

10230

611

10841

10230

302

10533

4

10486

1283

11769

10486

843

11329

10486

415

10901

5

10748

1668

12416

10748

1090

11839

10748

535

11283

6

11017

2082

13099

11017

1354

12371

11017

661

11678

7

11293

2527

13819

11293

1636

12928

11293

794

12087

8

11575

3005

14580

11575

1935

13510

11575

935

12510

9

11864

3517

15381

11864

2254

14118

11864

1083

12948

10

12161

4067

16227

12161

2592

14753

12161

1240

13401

11

12465

4655

17120

12465

2952

15417

12465

1405

13870

12

12776

5285

18061

12776

3334

16111

12776

1579

14355

13

13096

5959

19055

13096

3740

16836

13096

1762

14858

14

13423

6680

20103

13423

4170

17593

13423

1954

15378

15

13759

7450

21209

13759

4626

18385

13759

2157

15916

16

14103

8272

22375

14103

5110

19213

14103

2370

16473

17

14455

9150

23606

14455

5622

20077

14455

2594

17049

18

14817

10087

24904

14817

6164

20981

14817

2829

17646

19

15187

11086

26274

15187

6737

21925

15187

3077

18264

20

15567

12152

27719

15567

7344

22911

15567

3336

18903

21

15956

13287

29243

15956

7986

23942

15956

3609

19565

22

16355

14497

30852

16355

8665

25020

16355

3894

20249

23

16764

15785

32548

16764

9382

26146

16764

4194

20958

24

17183

17156

34339

17183

10139

27322

17183

4509

21692

25

17612

18615

36227

17612

10939

28552

17612

4838

22451

26

18053

20167

38220

18053

11784

29836

18053

5184

23237

27

18504

21818

40322

18504

12675

31179

18504

5546

24050

28

18967

23573

42540

18967

13615

32582

18967

5925

24892

29

19441

25438

44879

19441

14607

34048

19441

6322

25763

30

19927

27421

47348

19927

15654

35581

19927

6738

26665

例1

  某先生现年35岁,单位缴费一万元为其投保平安退休团体年金保险(分红型),并将红利全部归属被保险人,则在历年3%的分红不变的假设下,该先生60岁退休时可一次性领取36227元,如果分红为2%(1%),则可领取的金额为28552元(22451元)。

该先生也可选择分期领取,领取金额按照分期领取方式及当时费率计算。

  例2

  某先生现年30岁,单位每年缴费1000元为其投保平安退休团体年金保险(分红型),并将红利全部归属被保险人,则在不同的分红水平假设下,其在退休之前身故可得的身故保险金,或其在60岁退休时可一次性领取的退休金如下:

年龄

3%红利

2%红利

1%红利

身故

(一次性领)

35

5594

5431

5273

40

12904

12199

11535

45

22459

20633

18973

50

34947

31144

27806

55

51268

44242

38297

退休

60

72599

60565

50758

每月领取至身故

60

392.47

327.41

274.40

例3

  某先生现年30岁,单位缴费一万元为其投保平安退休团体年金保险(分红型),并每年从红利XX中拿出210.2元为其购买保障至60岁,保额为5万元的定期寿险。

假设每年分红利率为3%,此先生可享有如下保险利益:

  1.若此先生不幸于60岁之前身故,则可得到定期寿险保额5万元和其缴费XX累积余额。

如其50岁身故,保险公司给付65566.86元身故保险金,其中定期寿险保额5万元,其缴费XX累积额15566.86元。

此时投保人红利XX余额为4822.52元。

  2.若此先生从60岁开始领取养老金,则可一次性领取19926.89元,或者每年领取1254.04元直至身故。

此时投保人红利XX余额为12194.71元。

各公司分红产品比较

  目前市场上有五家公司推出了分红型的团体年金保险,预定利率均为2.5%。

各家公司分红产品的保险责任也基本一致,以身故保险金和退休金的形式将XX余额返还被保险人。

分红产品的条款主要区别在于管理费收取形式的不同、分红比例的确定不同和资金XX的设置等方面的不同。

项目

平安团体年金分红型

中寿(补充养老保险型)

太保团体(万能型)

泰康团体年金分红保险

新华(裕祥团体年金分红型保险)

保证利率

2.5%

2.5%

2.5%

2.5%

2.5%

利润来源

利差

利差

利差

利差

利差

利润分配

按保监会的规定,分配比例不低于70%

按保监会的规定,分配比例不低于70%

2.5—4%部分100%

4%以上部分75%

按保监会的规定,分配比例不低于70%

按保监会的规定,分配比例不低于70%

保障功能

退休金

身故保险金

退休金

身故保险金

退休金

身故保险金

退休金

身故保险金

退休金

身故保险金

透明度

半透明

半透明

半透明

半透明

半透明

投保费用

一次性收取

每年1%

一次性收取4.5%+每年管理费

一次性收取5%

不详

  1.从红利分配比例的确定看,太保以固定分段的形式将红利分配比例确定,其他四家公司仅按照保监会的规定确定了最低分红比例。

二种红利分配方式并无明显优劣,固定分段的分红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保险公司在分配红利时的随意行为,但缺乏灵活性,而这正是不预先确定分红比例的优点。

由于最终收益率是决定分红产品竞争力的最主要因素,在其他公司的分红利率较高时,保险公司能够通过调整分红比例使分红利率升高,不排除也采用100%分红比例的可能。

在保险公司的分红产品利润高出2.5%较多时,固定分段式的分红方式对于被保险人是不利的。

比如,如果平安和太保的分红保险经营利润都是12%,除了预定的2.5%以外,太保只需额外固定分配7.5%,而平安在70%红利分配比例下需要额外分配6.65%,在80%红利分配比例下需要额外分配7.6%,超过了太保。

随着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银行利率发生高低变化是十分正常和普遍的,长期而言,利率不可能总是保持目前的低水平,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也会水涨船高,总体投资收益可能高出2.5%许多。

如果发生那种情况,太保固定分段式的分红办法没有办法提高被保险人的分红水平。

而采用最低分红比例的分红方式将具有这种灵活性,在同业和同类产品的竞争压力之下,有可能提高分红比例。

下表是太保固定分段的分红方式和不同分红比例方式的比较,可以看出,随着分红产品收益的提高和分红比例的提高,比例分红方式的优点逐渐显现。

  表不同分红方式下的分红利率

红利产品收益率

3%

4%

5%

6%

8%

10%

12%

15%

18%

固定分段

0.50%

1.50%

2.25%

3.00%

4.50%

6.00%

7.50%

9.75%

12.00%

分红70%

0.35%

1.05%

1.75%

2.45%

3.85%

5.25%

6.65%

8.75%

10.85%

分红80%

0.40%

1.20%

2.00%

2.80%

4.40%

6.00%

7.60%

10.00%

12.40%

分红90%

0.45%

1.35%

2.25%

3.15%

4.95%

6.75%

8.55%

11.25%

13.95%

分红100%

0.50%

1.50%

2.50%

3.50%

5.50%

7.50%

9.50%

12.5%

15.50%

  1.投保费用的收取方面,存在三种收取方式:

一次性收取、逐年收取或二者组合。

对客户而言,一次性收取较为合算,因为随着时间的延续,客户资金在不断增值,按比例来收取的费用会越来越多。

假设初期投入一万元,每年的分红利率都为3%,则一次性收取5%管理费和每年收取1%管理费的XX余额如下表所示,明显一次性收取管理费对客户比较有利,30年后,一次性收费方式的XX余额比每年收费方式要多出一万余元,超过了投资的本金。

如果一次性收取管理费的比例为4%(或3%),则在投保后的第5(或4)年,总的资金余额就可超过每年收取管理费的方式,而且时间越长,一次性收取管理费的优势就越明显。

太保万能寿险在投保时要一次性收取管理费,而后还要逐年收取管理费,具体的,投保时一次性收取4.5%,而后二年内每年收取0-1%,第二至第五年每年收取0-0.6%,之后每年收取0-0.3%,我们简化之后按照每年收取0.3%计算,从下表可以看出,我司分红产品的资金积累额仍然高于太保的万能寿险,如果严格按照太保的收费规则计算,我司的优势会更明显。

表不同收费方式对XX余额的影响

保单延续年份

一次性收取5%

一次性4.5%+每年0.3%

每年收取1%

XX余额(预定+红利)

收取管理费

XX余额(预定+红利)

收取管理费

XX余额(预定+红利)

收取管理费

0

9500

500

9550

450.00

9900

100

1

10022.50

0

10075.25

30.23

10444.50

104.45

2

10573.74

0

10597.5

31.79

10908.76

109.09

3

11155.29

0

11146.82

33.44

11393.65

113.94

4

11768.83

0

11724.62

35.17

11900.10

119.00

5

12416.12

0

12332.36

37.00

12429.06

124.29

6

13099.01

0

12971.61

38.91

12981.53

129.82

7

14102.11

0

13643.99

40.93

13558.56

135.59

8

14877.73

0

14351.23

43.05

14161.24

141.61

9

15696.01

0

15095.13

45.29

14790.71

147.91

10

16227.37

0

15877.58

47.63

15448.15

154.48

15

21208.53

0

20441.96

61.33

19200.60

192.01

20

27718.70

0

26318.47

78.96

23864.54

238.65

25

36227.23

0

33884.31

101.65

29661.38

296.61

30

47347.54

0

43625.13

130.88

36866.31

368.66

累计

47347.54

500

43625.13

2522.61

36866.31

6412.83

  2.XX的设置不同。

从XX的设置情况,可以看出平安较强的资金管理能力。

除了平安外,其他保险公司都是将保证利率所得与分红所得放于同一个人XX中,而不是将二者分开,这导致许多操作无法进行。

比如:

资金给付只有两种可能,要么被保险人到达约定退休年龄,将全部XX余额给付被保险人;要么由投保单位退保,XX余额全部退还投保人,缺乏适应客户不同需求的能力。

平安这种XX设置方式,还可以使投保客户实现类似投连产品的XX归属功能,即投保人可根据被保险人的不同服务年限,规定不同比例的分红XX余额归属被保险人。

同时,将红利XX与缴费XX分开,也使投保单位的灵活性增大,不仅可将红利直接用于员工的补充养老,也可用来购买其它保险,还可直接将红利领取,满足企业的其它需要。

总之,企业可在不损害职工固定养老金所得的基础上,灵活运用红利。

  3.退保比例不同。

首先是退保时给付现金价值的X围不同,由于其他公司XX设置的问题,退保时保证所得与红利所得都要乘以一定比例后才能是退保后的所得,而平安是红利全额给付,个人保证XX余额乘以一定比例。

其次,在退保比例方面,新华与泰康不详,人保和太保都是在五年后全额退保,不再扣除其他费用,而平安自投保之日起三年后,退保时给付个人保证XX余额的99%和全部红利XX余额。

这种设置看似不利,实际上应无多大影响,因为前四年我们和同业退保比例相同(太保)或者更高(人保),而且涉及X围小,占据一定优势。

五年之后,虽然平安产品的退保仍要收取一定费用,但经过减保之后,缴费X围进一步缩小,并无明显劣势。

总之,对于以补充养老为目的购买分红保险的长期客户,不会在投保时考虑退保这一因素,而短期内平安产品在这一点上是占有优势的。

合同终止费用

(占个人XX资金余额比例)

保险年度

平安

太保

人保

第一年

4%

4%

5%

第二年

3%

3%

4%

第三年

2%

2%

3%

第四年

1%

1%

2%

第五年

1%

0.5%

1%

第六年及其以后

1%

0%

0%

  4.红利分配方面。

各家保险公司在分红方面区别不大,但有一点,人保和太保在期满领取或退保时,如果时间未到6月1日红利结算日,例如2月,则在本年的这两个月内,不享受分配红利的权利,仅将XX余额以保证利率(2.5%)按经过天数累积。

而我司的分红产品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公司会预估一个分红利率,将相应的预定收益和分红一齐给付被保险人或投保人。

泰康和新华的分红产品怎样处置这一问题不明,估计不会优于平安。

  综合起来,我司分红产品由于其灵活的XX设置、合理的收费方式、具竞争力的分红比例与方式,在同类产品中占据领先地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