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石化有限公司项目申请书.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68938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石化有限公司项目申请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XX石化有限公司项目申请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XX石化有限公司项目申请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XX石化有限公司项目申请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XX石化有限公司项目申请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XX石化有限公司项目申请书.doc

《XX石化有限公司项目申请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石化有限公司项目申请书.doc(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XX石化有限公司项目申请书.doc

浙江华联三鑫石化有限公司

年产60万吨PTA二期工程

项目规划选址报告

绍兴县规划设计院

二〇〇四年十月

浙江华联三鑫石化有限公司

年产60万吨PTA二期工程项目规划选址报告

项目编号:

2004—SXXGH—XMXZ1

院长:

施明朗注册城市规划师

副院长:

叶维达注册城市规划师

总规划师:

朱纪宗高级规划师注册城市规划师

副总工程师:

斯克纲高级规划师注册城市规划师

审定:

施明朗

审核:

斯克纲

校对:

倪世龙城市规划师

项目负责人:

王剑城市规划师

设计人员:

王剑

李翔飞城市规划师

杨毓梅城市规划师

孙周锋助理工程师

曹皓助理工程师

张挥助理工程师

沈淑瑜助理工程师

城规证乙字第1570406号

绍兴县规划设计院

二〇〇四年十月

目录

一、项目概况

二、选址评价依据

三、项目与总体规划关系

(一)项目与区域功能

(二)项目与地方经济关系

四、项目建设用地评价

(一)选址概况

(二)建设用地区位、交通条件

(三)建设用地自然气候条件

(四)建设用地周围配套设施

(五)建设项目能耗与区块能源供应

(六)建设项目环境影响与城市总体规划的环境要求

(七)一期工程与二期工程的衔接

五、工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对建设项目的规划要求

六、建设项目规划方案

七、综合评价项目建设位置用地选址的可行性意见

八、附图

(一)滨海工业区区域位置图

(二)滨海工业区区位分析图

(三)华联PTA二期工程选址区位图

(四)华联PTA二期工程周围主要配套设施图

(五)浙江华联三鑫石化有限公司年产60万吨PTA二期工程平面布置图

浙江华联三鑫石化有限公司年产60万吨PTA二期工程

项目选址研究报告

一、项目概况

为解决国内聚酯工业发展的需求,由深圳华联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绍兴展望企业集团公司和浙江加佰利控股有限公司组建的浙江华联三鑫石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联三鑫),在一期60万吨PTA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一期工程的技术优势,积极发挥生产配套辅助设施的优势,申报二期年产60万吨PTA工程。

二期PTA工程位于绍兴县滨海工业区内,总用地面积226369平方米。

二期工程PTA装置公称建设规模为60万吨/年。

考虑到拟引进技术的目前水平,设计年操作时间为8000小时,小时产量75吨,操作弹性70~110%。

工程总用地为226369平方米,总投资为220615万元(含外汇13018万美元),其中建设投资204949万元,建设期利息12026万元,辅底流动奖金3640万元。

年均销售收入263008万元,年均成本费用195060万元,年均利润总额52720万元。

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18.76%,税后财务净现值78144万元,税后投资回收期6.45年,经济效益较好。

二、选址评价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绍兴县城市总体规划》

《绍兴县滨海工业区总体布局研究》

《绍兴县滨海工业区(一期)控制性详细规划》

《浙江华联三鑫石化有限公司年产60万吨PTA二期工程》项目申请报告

三、项目与总体规划关系

(一)项目与区域功能

1、世界无法回避的全球化浪潮。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最根本特征,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都被纳入到统一的全球经济体系之中。

加入WTO标志着中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国的区域与城市将更深入地参与到国际分工体系中。

中国的优势在于廉价的劳动力和资源,同时在“9.11事件”后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投资最为安全的地区之一,因世界各大跨国公司纷纷把目光瞄准中国,以生产的全球化换取利润的最大化。

2、中国面临加速工业化的未来。

在全球化进程中,中国的城市虽然并未处于全球分工体系的上层,但由于中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对外政策的连续性以及加入WTO等重大利好因素使中国城市日益取代发达国家的工业城市而成为世界的“制造中心”或“世界工厂”。

3、绍兴工业化进入加速期。

绍兴民营经济发达,中国轻纺城市场,随着我国加入WTO,必将进一步放宽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市场准入”,取消至今还存在的多种歧视,可以说,市场经济越发展、越完善,以市场与民营经济为主导的绍兴经济发展也越具有活力与空间。

同时,绍兴产业结构中劳动密集型企业比重较大,它们的产品大多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在加入WTO后,随着国外市场对我国产品的更加开放,这类企业及其产品将会有更大的国际市场,如近年由于世界经济不景气,我国的出口额受到严峻挑战,而浙江包括绍兴的出口额却稳步上升。

绍兴目前的产业结构已进入工业化中期,可以预计,工业发展仍然是未来一段时间内最为重要的产业选择,绍兴县抓住这一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充分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招商引资,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加速工业化进程。

同时,随着未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及工业化的发展,工业化进程必将在某一时段内显示出新的特征,如据资料比较可以预计10至15年后,绍兴将进入二、三产业并具有后工业化特征的社会发展阶段。

4、滨海工业区的产业开发立足于绍兴县纺织工业化的现有优势、抓住国际纺织工业逐渐向亚洲地区转移的发展机遇,大力开发纺织制造业,使之成为绍兴县纺织业跨越发展的主要推动区块,并与县域内经济开发区、特色工业区、镇级工业小区相互配合,共同扩充绍兴县纺织品制造总量规模,完善产业链,优化产品结构,共同托起国际纺织品制造单元。

(二)项目与地方经济关系

浙江省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省份之一,绍兴地区又是浙江省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其中轻纺工业的聚酯、涤纶、尼龙尤为突出。

在绍兴及周边地区,近二年新建二十余套聚酯装置,总生产能力有500万吨,因此,迫切需要在一期PTA装置的基础上,尽快建设二期PTA工程。

二期PTA工程的投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能部分缓解国内需求矛盾。

1、多年来,我国粮棉争地矛盾突出,对化纤尤其是聚酯产品的需求持续增长,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之后,国内外两个市场地需求拉动,聚酯产品需求增长更加明显;近年来国内聚酯业大面积扩容改造及新增项目,使原料PTA紧缺矛盾更加突出。

2、由于棉花产量受耕地面积的限制,化纤产品特别是聚酯纤维原料来源丰富,成品性能优越,日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2004年,我国聚酯产能为1600万吨,在几大化纤品种中所占比例最大,发展最快,由此对原料PTA的需求也大幅度增加。

3、长期以来,我国PTA工业的发展滞后于聚酯工业的发展。

据海关统计,自1995年以来,我国PTA进口量呈逐年增长趋势。

2000年PTA进口量250.5万吨,2001年PTA进口量为311.7万吨,2002年PTA进口量为429.7万吨,2003年PTA进口量为454.2万吨,花费国家大量外汇。

4、PTA工业资金密集、技术密集、长期以来一直依靠国家投资,投资主体过于单一。

在可预见的十余年内,我国化纤原料仍然处于成长期,因此引进不同经济成分投资建设PTA工业,形成多元化的化纤原料生产格局,有利于我国化纤原料工业的健康发展。

二期PTA工程的建设,将进一步缓解我国原料PTA的供应紧张状态,对改变过度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满足国内聚酯工业的需求均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其次,迎接加入WTO后的挑战。

近年来,国外多家大公司纷纷在我国“抢滩”,对在中国转让专利技术表现出较大热情;周边地区和国家如韩国、印度、巴基斯坦和我国台湾省等,也在扩大PTA生产规模。

境外大公司的战略目标就是瞄准我国巨大市场需求和加入WTO后市场带来的机遇,加紧占领我国市场。

仅以2004年为例,已经投产或获得审批的外资PTA项目有340万吨,项目分布在厦门翔鹭、珠海BP—阿莫科、上海远纺、日本三菱,这些项目或是外资独资,即使是合资也是以外资控股,这个比例占到化纤行业所需原料的50%以上。

面对这种局面,加快发展我国的PTA工业已迫在眉睫。

华联三鑫石化有限公司迅速做大做强PTA产业,可以有效遏制国外石化巨头在中国的PTA项目投资,提高中国聚酯工业的竞争力,积极迎接WTO的挑战。

再次,配合国家产业政策,高效进行经济建设。

纵横集团PTA项目已经启动,进行了大量的前期投入,国外的PTA投资商对纵横项目的已订货国外设备虎视眈眈,急于收购。

由华联三鑫石化有限公司对该项目进行收购,不仅可以减少纵横集团的损失,减少对地方经济的不利影响,还可以加快项目进度,提高投资效益,对国家的经济发展作出良好的贡献。

二期PTA工种在浙江省绍兴县滨海工业区建设,充分利用一期工程的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源;产品贴近聚酯市场,PTA产品运输方便,在20km范围内即能全部销售,有利于当地企业形成上下游一体化,推动地方产业发展。

四、项目建设用地评价

(一)选址概况

绍兴县滨海工业区作为绍兴县建设“二中心”(国际纺织贸易中心、制造中心)之一的制造中心的主体地域空间。

它位于绍兴中部最北端,东临曹娥江、南界绍兴市越城区、西面与绍兴县齐贤镇和萧山市接壤、北临钱塘江。

开发区包括马鞍镇及县现代农业开发区范围,距绍兴市城区及县城柯桥只有15公里左右,离杭甬高速公路三江道口不到3公里。

滨海工业区总体布局结构为:

以柯海线及绍三公路、兴滨路为依托,结合山体、水系及环状堤塘河绿形态特征与系统构成,形成南北两片、主次双心(商贸中心、绿心)、十二园区(工业)、三片(居住)、一滨海旅游度假区的规划用地结构,其中工业、居住对角布置。

滨海工业区主体产业为现有优势产业织造、印染、化纤,从完善产业链、拓展加工深度、提高产业附加值角度,应积极开拓染整、服装、纺织专用设备等产业,同时成为县域新兴产业的成长基地及其它具有发展条件的如化工等产业,由此划分产业类型为主体产业(纺织系列产业、二类工业园区、三类工业园区)、农产品加工园区(一、二类工业园区)、高新技术产业(一类工业与科技孵化、创新创业集群型小企业等混合产业)和其他产业。

结合环境条件与同住区关系,工业用地按条状与块状结合进行分类布局,近住区主导风向上风向布置技术园区,同时按与住区距离呈现一、二、三类工业用地渐远的格局。

工业区内道路网规划结合地形以及各功能区用地布局,规划采用方格网式,形成三纵六横区内主干道系统,有效沟通相关功能区块的交通联系。

而二期PTA工程位于县滨海工业区一期用地预留范围内,总用地面积为226369平方米。

用地范围东至环塘河,南、西、北均与一期工程用地相衔接。

它的落户将进一步推进地方产业的发展,完善地方产业链,为绍兴县的纺织产业提供可靠的原料供给。

(二)建设用地区位、交通条件

县滨海工业区位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带和杭州湾二岸“V”型产业带的中间地带。

工业区与杭州市萧山区接壤,位于绍兴市袍江工业区北侧,绍兴县县域东北角。

工业区距沪杭甬高速公路绍兴出口处不足4公里、距萧山国际机场不足20公里、距上海220公里、距宁波120公里、距宁波镇海港约150公里。

目前工业区一期内的道路已基本形成网络。

特别是柯海线的建设,规划中的杭州湾跨海大通道将大大加强工业区与外部空间的联系,另外工业区内现有两条高等级航道,规划还将建设内河码头。

工业区优越的区位条件和交通条件为华联三鑫PTA项目工程的落户创造了极为有利条件。

(三)建设用地自然气候条件

1、地形地势:

项目位于滨海工业区内,工业区属口岸冲积平原,地势以平坦为主。

规划区内大部分土地为人工围垦和垦植,有河道、围垦大堤、河边高地(高出河面3~5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