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碳和碳的化合物.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686555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68.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碳和碳的化合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第五章碳和碳的化合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第五章碳和碳的化合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第五章碳和碳的化合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第五章碳和碳的化合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五章碳和碳的化合物.docx

《第五章碳和碳的化合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碳和碳的化合物.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五章碳和碳的化合物.docx

第五章碳和碳的化合物

第五章碳和碳的化合物

学法导引:

本章是初中阶段唯一全面研究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

潜藏着一条知识链:

C→CO2→H2CO3→CaCO3。

(一).抓住关健,掌握规律:

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而物质的性质又决定了物质的存在,制法和用途。

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是,最外层电子数是4,既不易失电子也不易得电子而达稳定结构。

所以,碳单质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只有在高温下才活泼。

(二).纵横比较,交叉覆盖:

1.H2、C、CO三种重要还原剂的比较:

H2还原CuO

CO还原CuO

C还原CuO

化学

方程式

H2+CuO△=+

CO+CuO△=+

C+CuO高温==+↑

装置

特点

①试管口略向倾斜;②通H2的导气管伸至试管底部位于CuO上方。

因CO有,增加对尾气处理装置(点燃或收集),防止CO污染空气。

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②反应需高温,用酒精喷灯;③为检验氧化产物可连接检验装置。

操作

步骤

反应前需检验气体纯度。

还原过程分四步:

一通(H2、CO),二点(酒精灯),三撤(酒精灯),四停(通H2、CO)。

①检验气密性;②装药品固定试管;③点燃酒精灯;④移开导管,熄灭酒精灯。

实验

现象

①黑色CuO变成色;②试管口有生成。

①黑色CuO变成色;②有使澄清石灰水变的气体生成。

①黑色固体逐渐减少;②有光亮红色固体生成;③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产生。

2.O2、H2、CO2实验室制法比较:

O2

H2

CO2

药品

(1)高锰酸钾

(2)氯酸钾

(1)锌和稀硫酸

(2)锌和稀盐酸

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

原理

(1)KMnO4△→

(2)KClO3MnO2△

(1)Zn+H2SO4→

(2)Zn+HCl→

CaCO3+HCl→

适用

范围

固体固体加热型

固体液体常温型

固体液体常温型

操作

步骤

①检;②装;③固;④热;

⑤集;⑥撤;⑦停。

①检;②装;③集。

①检;②装;③集。

收集

方法

(1)排水法

(2)向上排空气法

(1)排水法;

(2)向下排空气法。

向上排空气法

验满:

带火星木条平放瓶口

------------

燃着木条平放瓶口

横比:

CO和CO2的比较(自己动手试一试)

物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制取

用途

CO2

常温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固体二氧化碳叫“干冰”,干冰易升华。

(1)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供给呼吸。

(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为红色。

碳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加热后,红色石蕊试液又变成紫色。

CO2+H2O=H2CO3

(3)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白色物质碳酸钙,使澄清石灰水浑浊。

利用此反应可以鉴定CO2的存在。

CO2+Ca(OH)2=CaCO3↓+H2O

(1)反应药品:

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

(2)反应原理:

CaCO3+2HCl=CaCl2+CO2↑+H2O

(3)实验装置:

类似于制氢气的装置,因为实验室制CO2是常温下用固体和液体反应制得。

(4)收集方法:

因为CO2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CO2的密度比空气大,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5)检验方法:

验证:

把制取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这种无色气体是CO2。

验满:

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火焰熄灭,证明瓶内已充满CO2。

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

原理:

高温煅烧石灰石生产生石灰,副产品是CO2。

(1)可用于灭火;

(2)干冰作致冷剂;

(3)重要的化工原料;

(4)可用作温室肥料。

CO

通常情况下,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可燃性:

还原性:

(三)找准中心,串线成网:

对本章出现的20个化学方程式,对其分析可发现每个方程式差不多都以CO2为中心上。

因此,抓住CO2这个中心,形成网络,并反复练习,即呆掌握本章的化学方程式。

(四)联系实际,提高能力:

本章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在学习中要变知识为能力,应用于生活。

如木炭、活性碳具有吸附作用,可用在防毒面具中吸附毒气;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而CaCO3易被稀HCl溶解,所以用稀HCl除锅炉、热水瓶内的水垢;一氧化碳有毒,所以冬天室内烧煤取暖时要注意保持空气流通。

(五)解题技巧提示:

1.组合实验装置题要做到四查:

一查“灯”:

看反应条件是否加热;

二查“试剂”:

试剂使用是否得当;试剂的浓度和用量、试剂的使用顺序是否正确;

三查“气流方向”;

四查“仪器安装”:

仪器安装是否合适或是否漏装。

2.解答推断题一般思路:

审题{明显条件隐含条件}抓题眼--→{结构特征地、反应特征、现象特征}→结论→验证

第一节碳的几种单质

Ⅰ学法点拨:

两种主要的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物质

金刚石

石墨

组成

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物理性质

外观

无色透明正八面体形状固体

深灰色不透明的细鳞片关固体,有金属光泽

硬度

最硬

质软

导电性

不导电

良好

导热性

不导热

良好

用途

划玻璃、切割金属、钻探机钻头、制成装饰品等。

电极、铅笔芯、润滑剂等。

Ⅱ基础知识:

一、必记知识:

序号

项目

必记知识

巧记方法

1

基本性质

金刚石物理性质

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

2

基本性质

石墨物理性质

持软、导电、润滑性

3

基本性质

木炭、活性碳性质

吸附性

4

基本结论

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差异的原因

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二、重点难点突破:

(一)重点突破:

1.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及其之间的联系。

2.木炭、活性碳的性质和用途。

木炭、活性碳疏松多孔的结构,决定了它可以把一些有色液体,有毒气体吸附在表面(细管道内),这就是木炭的吸附性。

这个变化是物理变化。

活性碳的吸附性更强,可以做防毒面具的滤毒罐。

(二)难点突破:

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

金刚石和石墨从宏观上讲,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从微观上讲,它们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但它们的物理性质却差异很大,这主要是由于碳原子的排列不同造成的。

下如同样是由一样的砖垒成的墙,图Ⅰ和图Ⅱ的紧固程度是不一样的。

ⅠⅡ

在金刚石里,一个碳原子结合4个碳原子,成为空间立体结构;在石墨里一个碳原子结合3个碳原子,成为平面层状结构。

所以,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很大。

两者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两种不同单质。

在一定条件下石墨和金刚石的相互转化过程是化学变化。

三、易错点和易忽略点:

(一)易错点:

对“同一元素不一定只组成一种单质”的说法理解不透。

(二)易忽略点:

“炭”“碳”最容易忽略,易混淆,写错。

“碳”是元素名称,在书写含碳元素的物质的名称时使用,如二氧化碳,碳酸等。

而“炭”表示物质,如“木炭”、“活性炭”。

第二节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Ⅰ学法点拨:

把某方面相似的物质进行对比。

氢气

常温下

化学性质稳定

化学性质稳定

可燃性

C+O2点燃=CO2(O2充足)

2C+O2点燃=CO(O2不充足)

2H2+O2点燃=2H2O

还原性

C+2CuO高温=2Cu+CO2↑

C+CO2高温=2CO

H2+CuO△=Cu+H2O

注意:

上表说明碳和氢气的化学性质有相似点,也有不同点:

(1)它们的化学活泼性不同,氢气比较活泼,在一定条件下氢气一般比碳容易反应;

(2)化合价不同,在通常状况下氢元素表现+1价,而碳元素表现+4价;(3)碳有可变化化合价,所以燃烧充分和不充分时有两种不同氧化物。

Ⅱ必记知识:

项目

必记知识

巧记方法

单质碳化学性质

现有知识水平上可记为:

碳还原金属氧化物一般生成CO2;

碳还原非金属氧化物一般生成CO。

还原性

C+2CuO高温=2Cu+CO2↑

C+CO2高温=2CO

可燃性

放热

充分燃烧:

C+O2点燃=CO2

不充分燃烧:

2C+O2点燃=CO

一般情况下,如果没有特殊说明碳的不充分燃烧,都是指碳与氧气所生成CO2的反应。

二、重点难点突破:

(一)重点突破:

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1.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具有稳定性。

碳受目光照射或跟空气、水分接触,都不容易起变化。

对这一点应从碳原子的结构来理解。

因为碳原子最外层上有4个电子,无论得到、失去或共用4个电子达到稳定结构都相当困难。

因此,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是不活泼的。

只有在高温时,最外层电子变得活泼,碳的活动性才大增强。

2.碳的主要化学性质:

+O2

C

+O2

+

CO2

+CuO

+

C

CO2

可参照学法点拨,还可利用下图帮助记忆。

CO

(二)难点突破:

化学反应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注意:

化学反应中的吸热与放热现象是反应开始后的现象,并不是指反应条件。

三、易错点和易忽略点:

(一)易错点:

如碳与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氧化铁应是Fe2O3,反应生成的应是CO2而不应是CO,反应在高温 条件下进行。

(二)易忽略点:

在碳的“还原性”实验的化学方程式中,易把反应条件写成“加热”。

要注意特殊现象,

如“C+CO2高温=2CO”,此处应该是“高温”。

一般不论碳还原哪种氧化物,反应条件都可以写成高温。

第三节二氧化碳的性质

Ⅰ学法点拨:

一、最好采用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的方法学习,变知识为能力。

(一)二氧化碳对气候产生的不良影响----“温室效应”。

(二)石灰石的用途。

石灰窑烧石灰石的过程:

CaCO3高温=CaO+CO2↑.

(三)下深井、久未开启的菜窖前的必备知识----“灯火实验”。

(四)二氧化碳的鉴定实验:

如“为了使用石灰浆抺墙壁快点干燥,为什么常常在室内生个炭火盆?

二、由化学实验认识物质的性质是学习物质性质的重要方法。

结合课堂实验,通过实验现象,分析本质原因,就可得出结论。

三、对CO2的性质和用途要结合在一起,采用对比方法理解和记忆。

二氧化碳的性质

二氧化碳的用途

物理性质

通常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能溶于水

加压、制汽水等饮料

干冰易升华

作致冷剂:

冷藏食物、人工降雨等

化学性质

不能燃烧,通常也不支持燃烧

灭火

与水反应:

H2O+CO2=H2CO3(不稳定)

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Ca(OH)2+CO2=CaCO3↓+H2O

鉴定CO2,加速使石灰浆抺的墙壁硬化

氧化性:

CO2+C高温=2CO

工业上用于制取CO气体

光合作用

温室肥料,维护自然界生命活动

四、二氧化碳灭火原理和常用灭火器

(1)因为CO2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化学性质),同时CO2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物理性质),因此常用CO2来灭火(以隔绝空气为主)。

(2)一般泡沫灭火器原理

NaCO3+2HCl=2NaCl+H2O+CO2↑

(3)常用灭火器:

泡沫灭火器(木材、棉布类火灾)、干粉灭火器(可燃性气体、油类火灾)、液态CO2灭火器(图书、精密仪器火灾)。

Ⅱ基本知识:

一、必记知识:

序号

记忆项目

必记知识

巧记方法

1

基本性质

灯火实验

1.CO2的密度比空气大

2.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

基本性质

变色实验

紫→红:

CO2+H2O=H2CO3

红→紫:

H2CO3=H2O+CO2↑

3

基本性质

CO2鉴定实验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O2+Ca(OH)2=CaCO3↓+H2O

二、重点难点突破:

(一)重点突破: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灯火实验:

在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过高时,会使人死亡。

2.变色实验:

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CO2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CO2+H2O=H2CO3。

变色的溶液受热后变成紫色,说明H2CO3受热分解生成CO2和水。

H2CO3△=H2O+CO2↑

3.CO2的鉴定实验:

CO2+Ca(OH)2=CaCO3↓+H2O

4.具有弱氧化性:

CO2+C高温=2CO

(二)难点突破:

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及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二氧化碳气体的几种检验方法:

鉴别CO2气体可根据其他待鉴别的物质的性质选用以下方法:

1.通入澄清的石灰水,溶液变浑浊(如区别CO2和HCl);

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如区别CO2和N2)

3.使燃着的木条火焰熄灭(如区别CO2和空气、O2)。

注:

方法2不能区别CO2和HCl,因为HCl气体也能使石蕊试液变红;方法3不能区别CO2和N2,因为N2也能使燃着的木条火焰熄灭。

可概括为:

检验方法

应用举例

注意的问题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变浑浊

区别CO2和HCl

通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区别CO2和N2

不能区别CO2和HCl

使燃着的木条火焰熄灭

区别CO2和O2

不能区别CO2和N2

规律:

在初中阶段,使澄清的石灰水浑浊,可视为CO2的特性,用来鉴别二氧化碳。

检验CO2的存在通常用澄清的石灰水。

如果检验某可燃性气体燃烧是否生成二氧化碳,可采用:

在一只洁净的烧杯内壁均匀蘸上一些澄清石灰水,倒扣在火焰上方,观察内壁是否浑浊,才能证明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三、易错点和易忽略点:

(一)易错点:

1.在“CO2与紫色石蕊试液”反应的“变色实验”中,由于不明白其中的反应过程,容易出现错误。

2.CO2的检验方法。

(二)易忽略点:

1.错误认为二氧化碳气体有毒。

在地窖里,当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达到1%时,对人体有害;达到10%时,能使人不省人事,以致死亡。

原因是:

当二氧化碳的含量较多时,使氧气的量相对减少,人们呼吸时,呼吸不到足够的氧气而使人缺氧窒息而死亡,并不是因为二氧化碳有毒。

2.“干冰”和“冰”是不同的物质。

把“干冰”和“冰”当做一种物质,实质“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而“冰”是固态水。

第四节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Ⅰ学法点拨:

一、气体的制取:

实验室制取气体发生装置是由反应物、反应条件所决定的。

初中化学中,气体的发生装置可分为两大类。

1.加热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气体的装置。

如图所示。

实验室制氧气是典型代表。

发生装置的注意事项:

(1)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2)导管刚过橡皮塞即可,不要伸入试管内太长。

(3)药品平铺管底。

铁夹夹住试管的中上部,约13处。

2.固体与液体不需加热反应制气体的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室制H2是典型代表。

发生装置的注意事项:

(1)长颈漏斗的末端要伸入液面之下。

(2)导气管不能伸入试管(锥形瓶)太长,刚过橡皮塞即可。

在制取气体时,发生装置的选择还要能根据实际情况选用类似的装置代替。

如实验室制H2常用试管,但实验室制CO2时,需要石灰石的量多些,就用锥形瓶代替试管了。

二、气体的收集:

气体的收集方法取决于所制气体的溶解性和密度,常见的方法有:

1.排水法:

凡是不易溶于水(难溶、微溶)且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气体都可用此法,如图。

操作时注意事项:

(1)导气管刚过集气瓶口即可。

(2)集气瓶中要预先装满水,用玻璃片盖住,倒置于水槽中,注意不要留气泡。

(3)排水法收集时,实验刚开始有气泡冒出不宜立即收集,等气泡连续均匀出现后再收集。

2.排空气法:

可分为:

(1)向上排空气法:

气体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相对分子质量>29),如O2,CO2。

(2)向下排空气法:

气体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相对分子质量<29),如H2。

操作时注意事项:

(1)用排空气法收集时,导管要伸入试管底部。

(2)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满的集气瓶,要盖上玻璃片倒置于桌上。

注意:

(1)如果某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在29±2范围内,则这种气体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

(2)如果收集纯度较高的气体应优先考虑用排水法;如果收集干燥的气体应选用排空气法收集为宜。

(3)CO、N2只适用排水法收集,因为它们的密度接近空气且CO有毒。

三、气体的净化:

气体的净化原则:

1.选用的净化剂只能与气体的杂质反应,最终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2.若净化的气体中混有其他杂质,如水蒸气是地,必须先经过净化除杂,然后再经过干燥除水蒸气。

Ⅱ基本知识:

一、必记知识:

序号

项目

必记知识

巧记方法

1

反应原理

稀盐酸与大理厂

(或石灰石)

2HCl+CaCO3=CaCl2+H2O+CO2↑

2

制取装置

固体液体不加热型

3

检验方法

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

验满方法

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熄灭则满

二、重点难点突破:

(一)重点突破: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注意事项:

(1)应该用稀盐酸,而不能用浓盐酸,因为浓盐酸易挥发出HCl气体,使制得的CO2不纯。

(2)不能用H2SO4来代替盐酸,因为如果用H2SO4和石灰石反应,会生成微溶的CaSO4覆盖在CaCO3表面,阻止CaCO3和H2SO4的接触,虽有药品,但不反应了。

(3)在实验室中制CO2时,不可用Na2CO3代替CaCO3。

因为Na2CO3的反应速度太快,在实验室中不利于CO2的收集,不便操作。

2.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2气体验证集满的方法: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熄灭,证明集气瓶中已集满了二氧化碳气体。

3.CO2- 3离子的检验方法:

取少量样品,放入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如果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样品中含有CO2- 3离子。

(二)难点突破:

1.通过学习氧气、氢气的实验室制法,总结出实验室制气体的思路和方法,并应用于一些气体的制取。

2.碳酸钙与二氧化碳之间的转化关系。

(1)碳酸钙在高温条件或与稀酸(如盐酸)反应时,能产生二氧化碳:

CaCO3高温=CaO+CO2↑   CaCO3+2HCl=CaCl2+CO2↑+H2O   

(2)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可生成碳酸钙:

    CO2+Ca(OH)2=CaCO3↓+H2O

三、易错点和易忽略点:

(一)易错点:

 1.对CO2- 3离子的检验方法,虽然能记住方法,但不能正确理解,往往出错。

 2.实验室中制气体的思路和方法的应用也是易出错的地方。

(二)易忽略点:

H2和CO2实验室制法的对比记忆中,易把CO2实验室制法与H2实验室制法混淆,而用“硫酸”和“石灰石”反应来制取CO2。

因为硫酸和石灰石反应,会生成微溶性的硫酸钙,覆盖在石灰石表面,阻止反应的继续进行。

第五节一氧化碳

Ⅰ学法点拨:

1.碳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规律。

+CO2、H2O

+HCl

+H2O

+Ca(OH)2

Ca(OH)2

CaCO3

H2CO3

C

CO2

C2H5OH、CH3OH、CH4

+O2(CuO)

+

O2

高温

分解

+O2 (CuO)

CO

2.CO和CO2两种氧化物的性质:

对比项目

物质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物理性质

状态

无色、无味气体

无色、无味气体

密度

1.250克/升(略小于空气)

1.977克/升(大于空气)

溶解性

1体积水里约溶解0.02体积

1体积水里约溶解1体积

化学性质

可燃性

有可燃性:

2C+O2点燃 =2CO2+热

一般情况下,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还原性

CuO+CO△ =Cu+CO2

没有还原性

跟水的反应

不能与水反应

与水反应:

CO2+H2O=H2CO3

跟石灰水反应

不能与石灰水反应

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CO2+Ca(OH)2=CaCO3↓+H2O

物质中碳元素的化合价

+2

+4

有无毒性

有毒

无毒

3.H2、C单质和CO化学性质的异同点:

H2

C

CO

可燃性

实验现象

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

燃烧时发出红光

燃烧时产生蓝色火焰

化学方程式

2H2+O2点燃 =2H2O

C+O2点燃 =CO2

2C+O2点燃 =2CO

2CO+O2点燃 =2CO2

注意事项

验纯

验纯

还原性

还原氧化铜

实验现象

黑色CuO逐渐变成红色固体,管口有水珠

黑色固体中有红色物质生成,石灰水变浑浊

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固体,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化学方程式

H2+CuO△ =Cu+H2O

C+2CuO高温 =2Cu+CO2↑

CO+CuO△ =Cu+CO2

注意事项

验纯

验纯,尾气处理

Ⅱ基本知识:

序号

记忆项目

必记知识

巧记方法

1

基本性质

CO的可燃性

2CO+O2点燃 =2CO2

2

基本性质

CO的还原性

CO+CuO△ =Cu+CO2

3

基本性质

CO的毒性

与血红蛋白结合使其不能与氧气结合

二、重点难点突破:

(一)重点突破:

1.理解和掌握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在初中化学中只学习三种具有还原性的物质:

性质

可燃性

还原性

H2

2H2+O2点燃 =2H2O

H2+CuO△=Cu+H2O

3H2+Fe2O3△=2Fe+3H2O

C

C+O2点燃 =CO2(充分燃烧)

2C+O2点燃 =2CO(不充分燃烧)

C+2CuO高温 =2Cu+CO2↑

3C+2Fe2O3高温 =4Fe+3CO2↑

C+CO2高温 =2CO

CO

2CO+O2点燃 =2CO2

CO+CuO△=Cu+CO2

3CO+Fe2O3高温 =2Fe+3CO2

C

2.C、CO2、CO的关系很复杂,相互转化的途径也很多,这是推断题与综合实验题的基准点,所以,CO的性质也是考查热点。

+C

+O2‖+CuO

CO

CO2

(二)难点突破:

 理解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性质不同的原因。

 碳元素的化合价+2和+4,一个一氧化碳分子里只含有一个氧原子,碳元素+2价,没有达到最高价,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结合一个氧原子而形成+4价的氧化物(二氧化碳),所以一氧化碳有可燃性和还原性。

而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已达到最高价了,不能再结合氧原子了,所以,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没有还原性。

三、易错点和易忽略点:

(一)易错点:

 最易出错的地方是除杂质方面(区分CO和CO2),错误的原因主要在于基础知识的综合应用上考虑不周全。

(二)易忽略点:

在联系实际时,把煤气误认为就是CO气体,认为“自己鼻子好使,当闻到CO气味就跑出室外”,这是根本做不到的。

因为纯净的CO是无味的,煤气中这所以有味,是人们为了防止CO泄漏人们闻不到(CO是无色无味气体)而特意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材料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