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建筑合理用能指南.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686065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0.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某建筑合理用能指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某某建筑合理用能指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某某建筑合理用能指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某某建筑合理用能指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某某建筑合理用能指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某某建筑合理用能指南.docx

《某某建筑合理用能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某建筑合理用能指南.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某某建筑合理用能指南.docx

某某建筑合理用能指南

 

建筑合理用能指南

 

二〇一五年三月

 

目录

第一则1

1.1编制背景1

1.2编制目的1

1.3适用范围2

1.4编制依据2

第二章高等学校合理用能指标3

2.1用电参考指标3

2.2采暖用气参考指标3

2.3用水参考指标4

第三章设备管理5

3.1设备管理要求5

3.2设备管理内容5

第四章节能运营11

4.1整体运营管理11

4.2暖通空调系统11

4.3照明系统13

4.4给排水系统14

4.5变配电系统15

4.6其他系统15

第五章行为节能16

5.1宣传教育16

5.2用能行为准则17

5.3校园建筑行为节约专项措施21

第六章制度机制建立25

6.1健全组织运行机制25

6.2建立能耗统计报告制度26

6.3推行资源消耗公示制26

6.4健全重点领域节能机制27

6.5建立考核激励机制27

6.6引入市场机制27

第一章总则

1.1编制背景

高等学校集教学、科研和生活于一体,为人员高度密集区,但主要活动人群单一,为学生、教师、后勤服务人员、行政管理人员等。

根据高等学校总体性质与专业结构,一般可分为综合类院校、理工类院校、师范类院校、单科类(农、医、林、水)院校、体育院校、艺术院校等,各院校各具特色,校内建筑及功能不一,根据使用功能主要分为教室、实验室、图书馆、公寓、食堂、礼堂、体育馆等,能源消耗状况不尽相同,能耗种类较多,包括电力、热力、自来水、燃气、燃油等。

高等学校类建筑作为公共建筑的一部分,节能工作不可忽视。

紧抓**市高等院校节能工作,指导**市高等院校合理使用能源的工作刻不容缓。

本着“建设节约型社会,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方针,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以实现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的目标,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1.2编制目的

指导**市高等学校建筑节能工作,发挥高等学校在节能减排中的示范带头作用,并为高等学校实施节能运行制度与节能管理制度提供依据,特编制本指南。

1.3适用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市普通高等学校、成人高等学校、民办高等学校的能源使用管理,其他高校可参照执行。

1.4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机构节能条例》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11/687)

《公共建筑节能评审标准》(DBJ01-100)

《高等学校校园建筑节能监管系统建设技术导则》

《高等学校校园建筑节能监管系统运行管理技术导则》

《高等学校校园建筑能耗统计审计公示办法》

《高等学校校园设施节能运行管理办法》

《高等学校节约型校园指标体系及考核评价办法》

《高等学校节约型校园建设管理与技术导则》(试行)建科[2008]89号

《关于推进高等学校节约型校园建设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节能节水工作的意见》(建科[2008]90号)

《**市节约型高等学校建设指导意见(试行)》(京教勤[2010]3号)

当上述标准和文件被修订时,使用其最新版本。

实施本指南时,除应符合本指南规定条款外,还应符合国家及**市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高等学校合理用能指标

通过对**市属高校的用电、用气、用水的统计分析汇总,制定了各类参考指标范围,其中能源资源消耗量、建筑面积、用能人数均不包含校园内的住宅小区及附属中小学。

2.1用电参考指标

用电量参考指标的计算方法

单位面积用电量按式

(1)计算:

C电=Q电/S………………………………………

(1)

式中:

C电——单位建筑面积年用电量,单位为千瓦时每平方米每年[kWh/(m2·a)];

Q电——该高校年用电量,单位为千瓦时每年(kWh/a);

S——该高校总建筑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2)。

指标名称

指标值

综合及理工类高等学校用电指标

40-70kWh/(m2.a)

文史类高等学校用电指标

40-50kWh/(m2.a)

单科及其他类高等学校用电指标

40-70kWh/(m2.a)

2.2采暖用气参考指标

采暖用气量参考指标的计算方法

采暖用气量参考指标按式

(2)计算:

C气=Q气/S………………………………………

(2)

式中:

C气——单位建筑面积食堂及采暖用气量,单位为标准立方米每平方米年[Nm3/(m2·a)];

Q气——该高校建筑的年采暖用气量,单位为标准立方米每年(Nm3/a);

S——该高校建筑的建筑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2)。

指标名称

指标值

高等学校采暖耗气指标

6.5-9.0Nm3/(m2.a)

备注:

若以市政热力为采暖热源,冬季采暖耗热量指标为0.25-0.35GJ/(m2.a)

2.3用水参考指标

用水量参考指标的计算方法

用水量参考指标按式(3)计算:

C水=Q水/P………………………………………(3)

式中:

C水——年人均用水量,单位为立方米每人每年[m3/(p·a)];

Q水——该高校建筑的年总用水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年(m3/a);

P——该高校学生及教师的总人数,单位为人(p)。

指标名称

指标值

高等学校用水指标

40-70m3/(p.a)

第三章设备管理

3.1设备管理要求

3.1.1高等学校后勤设备主管部门应编制各类计划和制度,主要包括各设备大、中、小检修计划,备品、备件及材料的外购计划,设备的改造或更新计划,操作工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计划及实施方法。

3.1.2制定科学系统的管理制度。

如制定节能管理制度、能源管理办法、水电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建立各项检查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定期检查维护保养制度、交接班制度等,确保不出现跑冒滴漏的情况,保证水、电、锅炉、气等设备正常运行。

3.1.3建立完整的设备卡片和技术档案,方便查询。

3.1.4针对学校实际状况,制定合理的水、电、油、气等消耗定额。

3.2设备管理内容

3.2.1设备的使用

设备运行期间,对主要设备保存运行记录,由运行人员结合抄表时间要求进行巡回检查;经常性的巡查设备是否有不正常的震动、噪音、过热、结露、泄漏,过滤材料是否需要清洗或更换,各种阀门是否动作灵活,保温层是否有损坏,风机皮带松紧是否合适,仪器仪表是否正常读数等。

1.制冷设备及附属设备

对以下设备及内容进行重点巡检管理,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1)冷水机组

压缩机运转平稳,无异常响声;

电气、自控系统动作正常;

各水管接头、阀门不漏水;

各阀门开度合适;

各管道无异常振动。

2)水泵

电机温升正常无异味;

轴封(盘根)无漏水;

无异常噪声及振动;

轴承润滑良好,不应超过外界温度35℃,最高不大于75℃;

基础台下的减振装置受力均匀,进出水管处的软接头无明显变形。

3)冷却塔

进风百叶和风机保护罩上无杂物,空气保证流通;

各配管接头和阀门不漏水;

集水盘水位适中,无少水或溢水现象;

浮球阀动作灵敏,出水正常;

风机运行平稳,无异常噪音和振动;

风机皮带松紧合适,无磨损;

布水器(配水槽)散水孔无杂物堵塞;

水流通过填料层均匀,无偏流现象,无杂物堵塞;

冷却塔周围应无遮挡,保持良好的散热环境。

2.供热设备及附属设备

供热设备运行时,按以下要求操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1)锅炉

锅炉点火前,确认锅炉本体和水、风、气(油)等工艺设备、仪表等完好;

锅炉运行应调整好燃烧工况,压力、温度、水位均应保持相对稳定;

燃煤锅炉的运行负荷不宜经常或长时间低于额定负荷的80%,燃油、气锅炉的运行负荷不宜经常或长时间低于额定负荷的50%;

锅炉受热面烟气侧应保持清洁,受热面汽水侧应按国家规定定期检查腐蚀及结垢情况,并防腐除垢;

锅炉运行应配备燃料计量装置、汽或水流量计、压力表、温度计等能表明锅炉经济运行状态的仪器和仪表。

2)循环水泵

轴封(盘根)无漏水;

无异常噪声及振动;

轴承润滑良好,不应超过外界温度35℃,最高不大于75℃。

3)换热器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进出口温度、压力及流量控制在操作指标内,防止急剧变化,严格填写运行记录;

随时检查个体及进出口管道等处有无异响、腐蚀及泄漏;

检查各连接部件紧固螺栓是否齐全、可靠。

各仪表及安全装置是否符合要求,发现缺陷及时消除。

3.制冷、供热系统及末端设备

1)系统

及时修补水、风系统破损和脱落的保温层;

及时封堵、修理和更换漏水、风的设备、管道、阀门及附件;

及时检修动作不灵敏的自动动作阀门和清理自动排气装置的堵塞。

2)风机盘管(新风机组)

无异常噪声及振动;

凝结水盘不积水,冷凝水排放通畅;

过滤网无积尘;

各风阀开度在设定位置无偏移;

风机皮带松紧合适,无磨损;

风管软接头完好不漏风;

风机轴承润滑良好,温度不超过环境温度40℃;

电动阀开度和温度设定值正常。

3)散热器

无异常噪声及振动;

结合处无泄漏;

散热器表面温度与室内立管温度值接近,无明显差距。

4.给排水设备及系统

1)运行人员每天至少检查所属设备一次,并按巡检表做好记录,检查内容包括:

水池水位是否正常,各水池自动注水装置是否正常;

各阀门开关位置是否正常,各消防阀门是否处于正常位置;

各阀门管道有无漏水现象,压力表读数是否正常。

2)运行人员每班于水泵运行时实地检查,了解其工作状况:

压力表读数是否正常;

轴承温度是否正常;

电机接线盒有无发热现象;

水泵机组有无振动及异常响声;

联轴节填料松紧情况,排除不正常的漏水现象。

5.电梯

根据学校各栋建筑的实际状况,制定合理电梯管理制度。

电梯管理人员每天早晚各一次检查电梯设备,并做好巡检记录。

6.其他用能设备

1)学校实验室设备

建立健全设备管理制度,实验室设备由专人负责;

大型实验设备做好登记及使用记录,减少不必要浪费。

2)学校计算机房设备

建立健全机房节能管理制度,计算机房的设备运行由专人负责;

提高管理人员意识,合理利用,杜绝待机现象。

3.2.2设备的维护保养

1.制冷、供热设备及系统

各种设备和装置的构造、性能、所起的作用以及工作环境不同,维护保养内容不尽相同,根据《空调通风系统清洗规范》、空调设备制造厂商的使用说明书及维护保养手册,定期实施空调设备及风管的清洗维护,确保换热效率,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设备维保制度。

2.给排水设备及系统

运行人员每年至少一次对给排水设备及系统进行如下检查维护:

检查密封环磨损情况,必要时更换或修理密封填料;

检查所有轴承的腐蚀情况,更换轴承油;

校对曲线,做好记录;

检查联轴节铰与轴的磨损情况;

检查泵叶泵壳的腐蚀情况,泵壳及机座除锈油漆;

检查压力表是否正常;

对电机做年度检修保养;

检查泵的工作性能;

对整个管系做一次全面的检查,判断管系继续稳定运行的可靠性;

检查所有管道阀门的防锈保护是否完好,必要时做油漆大保养;

更换已腐蚀及老化的密封件和管道。

3.电梯

1)按规定进行电梯年检;

2)至少每15日进行一次维护,对电梯易损、运动、安全保护装置及基本功能进行清洁、润滑、检查、调整等。

4.其他用能设备

1)办公实验设备及时更新,淘汰能耗较高的老旧设备;

2)机房设备及时更新,采用能耗低产品。

第四章节能运营

4.1整体运营管理

按照《高等学校校园建筑节能监管系统建设技术导则》和《高等学校校园建筑节能监管系统运行管理技术导则》技术要求,建立校园能源管理系统,对校园中电耗、燃料消耗、热量消耗、冷量消耗及水耗数据进行采集、传输、分析管理。

4.2暖通空调系统

4.2.1教室空调每年夏季启用和停用的日期,根据环境温度情况由学校统一确定后下发通知,各教研室、实验室、办公室房屋空调启用和停用的日期参照执行。

4.2.2采用锅炉房供暖、供热水,锅炉运行效率不低于《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范》所规定的限值。

热水供暖系统宜采用集中控制、气候补偿、分时分区控制、水力平衡调节和室内温控技术。

锅炉房加装燃料计量装置。

4.2.3根据校园建筑负荷特点有效采取部分负荷调控措施,有条件时空调水输送系统、风系统采用变流量控制,合理采用大温差小流量运行。

4.2.4积极采用热回收措施,节约新风处理能耗。

4.2.5过渡季节合理采用全新风运行,减少制冷机开启时间。

4.2.6冷却塔安装位置保证通风良好,周围无遮挡,保持良好的散热环境。

多台冷却塔并联运行时,充分利用冷却塔换热面积,使冷却塔出水温度接近室外湿球温度。

冷却塔风机采用变频运行时,采用冷却塔联合变频技术。

4.2.7根据《空调通风系统清洗规范》GB19210-2003定期实施空调设备风管的清洗维护,确保换热效率,保障空气品质。

4.2.8对建筑物的集中冷热源、流体输配系统等运行状态进行监控与计量。

4.2.9校内锅炉房、空调机房的风机、水泵采用自动控制变频调速等技术,使设备处于经济高效运行状态,通过智能控制做到实时调整设备的运行状态,改善三相电流不平衡、部分负载功率因数偏低等现象。

4.2.10加强采暖锅炉计算机自动化控制与辅机变频技术,提高燃烧效率,增加热量回收。

4.2.11巡视检查供热管道保温状况,杜绝供热系统存在的跑冒滴漏现象。

4.2.12改善管网输配性能。

做好管网系统水力平衡调试,通过调节消除热网水力失调,避免“大流量、小温差”不经济运行状况。

4.2.13加强管网系统的调节能力,有条件的可采用平衡阀及平衡阀智能仪表取代调节性能差的闸阀或截止阀,建筑的热力入口处加装热量调节和计量装置,改善系统调节能力。

4.2.14根据学校不同建筑、不同使用特点实行分时段供暖、夜间低温运行。

4.2.15供热系统根据室外气象条件变化进行调节,实现按需供暖。

4.2.16根据校区作息时间使用空调,实行上班推迟半小时开机,下班提前半小时关机。

4.2.17采取有效措施监控教室空调设备的开停,避免课后空开现象。

4.2.18根据学校寒暑假特点,制定相应的空调节能运行策略。

4.3照明系统

4.3.1校内照明灯具应采用节能灯,实现人走灯灭。

4.3.2合理采用天窗、反光板、光导集光等自然采光强化和调控措施。

4.3.3照明灯具安装高效能反光罩,使灯具的光投射到指定部位,使其有效的利用。

4.3.4制定寒暑假期间教室等公共场合的节能照明控制措施。

4.3.5对教室等公共照明进行有效的分区分时控制。

4.3.6对学生宿舍照明,鼓励实施定时熄灯制度。

4.3.7院内路灯优先采用太阳能路灯。

4.3.8道路路灯加装光控装置,根据季节变化调整光控感应装置;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如放假期间、不同路段)间隔开启路灯。

4.3.9草坪及建筑物轮廓景观灯,根据要求,在节假日、校内重大活动日开放,其余时间关闭。

4.4给排水系统

4.4.1建立校内中水处理站,集中处理校内排水,或引入市政中水,用于冲厕、绿化等。

4.4.2教学楼、图书馆、办公楼等公共区域洗手间内全部采用感应式洁具及水龙头,小便池加装红外线控制器,做到一位一控,便池改成缓冲截门,逐步取消高位水箱,学生宿舍内洗手间全部采用节水洁具。

4.4.3自备井、供暖补水、高层供水设备采用变频给水设备。

4.4.4生活热水热源宜采用余热、冷凝热或太阳能,减少电热水器及锅炉的使用。

4.4.5学生、职工洗浴热水淋浴器采用刷卡式智能控制系统。

4.4.6积极开展雨水利用工程,铺设透水地面、草坪砖等。

4.4.7绿化浇灌、景观补水和路面喷洒等用水采用中水;绿化浇灌采用喷灌、微灌、滴灌等高效方式;合理安排绿化的灌溉次数及用水量。

4.4.8中水综合利用应充分考虑到绿化用水的分配与布局。

4.4.9设备冷却水和游泳池、景观、洗车用水应循环使用,原则上不得直接排放,冷凝水回收重复利用。

4.4.10开展水平衡测试工作,完善用水管网系统平衡,规范管理用水。

4.5变配电系统

4.5.1更新改造老化线路、电网、变压器、电动机等设施设备,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效率和安全系数,节约线损率及不明损耗。

4.5.2对建筑按照用能种类、用能系统进行分类、分项计量;对既有建筑结合节能改造计划,逐步做到电力分区、分项计量。

4.5.3当变压器平均负载率长期低于20%且今后不再增加用电负荷时,对变压器进行改造。

4.6其他系统

4.6.1办公区域开水器采用节能型开水器,并安装时控装置。

4.6.2学校食堂燃气灶具采用节气型灶具。

4.6.3学校食堂安装高效节水洗菜装置。

4.6.4合理调配电梯的使用。

一栋单体楼在节假日及夜间只运行一部电梯(特殊情况除外),减少电梯频繁启动和空走;只开通四楼以上楼层(三楼及以下不使用电梯)。

第五章行为节能

行为节能是通过人为设定或采用一定技术手段或做法,使供电、供暖、供水等能耗系统运行向着人们需要的方向发展,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费或有利于节能的行为。

在校师生及工作人员均应从我做起,节约能源,避免浪费,树立节约型校园的理念,建立节约型校园。

本指南主要从宣传教育、用能行为准则和校园建筑行为节约专项措施三方面来指导行为节能。

5.1宣传教育

通过宣传教育活动,将节约理念渗透入师生员工的日常行为模式中,使得节能节水行为成为每个师生员工的良好习惯和自觉行动,营造全员参与的良好校园氛围。

1)新生入学开展节能宣讲课,渗透节能观念,增强节能意识。

2)利用校报、校网站将节能宣传作为宣传重点,开辟专栏、专题、专版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报道,宣传当今面临的形势,及国家有关节能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普及节能知识,发挥舆论的导向和监督作用。

3)宣传部门、节能管理部门联合学校工会、团委、学生处等单位,共同组织发起节电、节水、安全用电的倡议,在办公室、教室、实验室、图书馆、大学生活动中心、信息机房、宿舍等室内张贴“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的标识标语。

4)在职工和学生中开展节能讲座、节能征文、节能知识竞赛等相关活动,组织以节能为主题的青年志愿者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5)运用咨询服务、节能宣传、专题走访座谈、节能产品展览等互动式的节能活动和媒体宣传。

开展“岗位节能、降耗增效”活动,让节能工作融入师生员工的特色活动和业余生活,使广大师生员工时时处处感悟到节能的重要性和责任感。

5.2用能行为准则

建立节约型校园,每个人必须从自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严格要求自己,对浪费能源的行为加以劝说指引,用实际行动践行节能低碳理念,为建立节约型校园打下坚实的基础。

1)高校师生用能准则

(1)高等院校教师必须从自我做起,不可忽视小节,养成节能习惯,为学生树立榜样;

(2)教师积极主动给学生上节能宣讲课;

(3)天气晴朗时内不开启灯具,采用自然光照明;

(4)教室内多媒体教学设备使用完毕后及时关机;

(5)开启空调时,一定要关闭室内门窗,且夏季温度调控在不低于26℃,冬季温度调控在不高于20℃;

(6)下课及自习结束时,关闭空调电源,并拔下插头;

(7)室内无人时,灯具、电扇保持关闭状态。

最后离开的学生随手关闭电源;

(8)使用手机及其他用电设备充电器充电,按照其使用说明控制充电时间,充电完毕后及时拔下充电器;

(9)教室内使用自带笔记本,半小时不使用自动关机,防止待机时间过长造成电量浪费,不用的程序退出,减轻硬盘负荷,减少耗电;

(10)教学楼内低层(3层及以下)改走楼梯,不使用电梯;

(11)有水源的教室要及时关闭水龙头;

(12)发现有损坏的水龙头、冲水器等,及时报修,严防跑、冒、滴、漏的现象发生,杜绝“长流水”;

(13)学生作业及验算提倡双面用纸;

(14)教室内放置“纸类回收箱”,并张贴相关标识以引起大家注意。

师生不使用的草纸、旧刊等纸类物品自觉放入“纸类回收箱”。

(15)提倡使用节水方法洗涤衣物;

(16)不浪费粮食,根据个人进餐量购买餐食;

(17)不使用一次性物品(如杯子、筷子、塑料袋等),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18)减少纸巾使用,手帕代替纸巾;

(19)严格控制会议铺张浪费,减少或不使用精装请帖,避免礼品过度包装,减少或不使用校园横幅,积极使用电子显示屏及网站;

(20)废旧资源如废旧有色金属、废旧塑料、废纸、废旧电子设备和器材应当再生利用;

(21)开展资源循环利用活动,积极回收利用书籍、衣物、文具等;

(22)倡导减少私家车的使用,提高学校班车的满载率,提倡校园内使用自行车。

2)行政管理人员用能准则

(1)天气晴朗时,行政办公室、会议室内采用自然光照明;

(2)行政办公室、会议室内开启空调时,关闭室内门窗。

夏季温度调控在不低于26℃,冬季温度调控在不高于20℃;

(3)行政办公室、会议室内空调不使用时,及时关闭电源,并拔下插头;

(4)行政办公室、会议室内无人时,灯具、电扇保持关闭状态。

最后离开办公室的人员随手关闭电源;

(5)行政办公人员在满足使用要求情况下选择低功率办公设备配置,及时更新老型号电脑、打印机;

(6)打印机联网共用,减少闲置。

不使用时关闭断电(避免待机),并拔下插头;

(7)办公楼三层以下(包括三层)改走楼梯,减少电梯使用;

(8)电子办公,减少纸张使用,使用再生纸,纸张双面打印;

(9)行政办公人员将不使用的纸类物品放入“纸类回收箱”,以便于回收利用;

(10)饮水机、水房及厕所使用完毕,要及时关闭水龙头;

(11)发现办公楼内有损坏的水龙头、冲水设备及洗涤设备等,及时报修,严防跑、冒、滴、漏的现象发生,杜绝“长流水”现象;

3)后勤服务人员用能准则

(1)每年清洗水冷冷水机组冷凝器、蒸发器一次,保持冷凝器、蒸发器换热性能;

(2)每年清洗风机盘管与空调机组过滤器一次。

每个制冷季开始前,对压缩机进行检查和保养,检查压缩机的油位、油色,及时充注或更换润滑油;

(3)制冷系统运行期间,要保证冷冻水和冷却水泵开启台数与开启制冷机数量匹配,或按设计要求,在制冷机开启时只开启相应的冷冻泵和冷却泵;

(4)采用风冷式冷水机组、变频多联机、分体式空调制冷时,每年清洗室外机冷凝器一次,以保持良好换热效果;

(5)夏季采用分体空调供冷的,在制冷季开始前,进行制冷剂压力检查,及时充注制冷剂;

(6)对于间歇运行的冷源设备,根据建筑实际运行时间,在供冷前半小时开启,供冷结束前半小时关闭;

(7)无集中控制的多台制冷机组,根据末端供回水温度,人工按需开启压缩机台数或制冷机组台数;

(8)加强锅炉房供热设施及仪器仪表的维护保养和系统水质管理工作,保持锅炉高效运行;

(9)中央空调末端温度控制进行调节,夏季不低于26℃,冬季不高于20℃;

(10)公共区域每日多次巡视,避免“长明灯”、“长流水”现象存在,避免空调季节开门开窗;

(11)加强水、电及采暖管网和线网的巡查和维护,减少跑、冒、滴、漏和损耗;

(12)加强对供水设施、补水设施、管道循环泵等设施运行状态的巡视;

(13)参加运行维护人员相关培训课程。

5.3校园建筑行为节约专项措施

5.3.1教学建筑

1)教室管理员每年参加一次节能教育,学习照明、电扇、空调等用电设备管理、使用的相关规定;

3)教室管理部门与教学管理部门密切配合,按需开放教室,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室的使用率;

4)教室管理员每日对教室进行巡视,结合照明自控装置,在白天教室光线充足满足教学条件时,关闭照明灯具;

5)安排教室供集中上晚自习使用;

6)根据教室使用人数或使用区域合理调整照明灯具开启数量;

7)教室管理员每日对教室进行巡视,教室无人时,灯、电扇、空调保持关闭状态;

8)采取有效措施监控多媒体设备使用状况,减少空开待机电耗;

9)严格管理计算机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