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医学应试习题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685895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48.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医学应试习题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社会医学应试习题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社会医学应试习题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社会医学应试习题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社会医学应试习题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医学应试习题集.docx

《社会医学应试习题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医学应试习题集.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会医学应试习题集.docx

社会医学应试习题集

社会医学应试习题集

第一章社会医学绪论与医学模式

第二章社会医学研究方法

第三章社会因素与健康

第四章社会卫生状况和社会卫生策略

第五章卫生服务研究

第六章社区卫生服务

第七章弱势人群健康与卫生服务

第八章社会病防治

一、名词解释

1、医学模式——医学模式是在医学科学的发展过程和医疗服务的实践过程中,在某一时期形成的健康观和疾病观,是对医学重要观念的总体概括,是人们对待或处理疾病和健康问题的态度或方式。

2、健康——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健康是指一种身体、心理和社会的完美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

3、亚健康状态/第三状态/灰色状态——亚健康状态指人的机体虽无明显的症状和体征,但呈现出活动力降低、适应能力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

4、亚临床状态——亚临床状态指疾病过程早期机体表现为生理反应的适应性而无明显症状和体征的生理状态,又称无症状疾病。

5、结构式访谈/问卷调查访谈/问卷访谈——调查者根据预先设计好的调查表或问卷向调查对象逐一询问来收集资料。

6、非概率抽样——每个调查对象被选中的机会不是随机的,一般不能考虑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也不能估计抽样误差的大小。

7、专题小组讨论——专题小组讨论指由背景相似的讨论参加者形成若干个专题小组,每组由6~12人组成,在讨论主持人的引导下,就所研究或调查的问题广泛、深入、自由地交换意见和观点,研究者依此进行归纳、分析、总结。

8、信度——信度指在实验过程(调查)中对同一实验对象进行重复测量所获得结果的近似程度。

/信度指对同一事物进行重复测量时,所获得结果一致性的程度,即测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9、效度——效度指所采取的实验及测量方法或研究结果符合现有理论或标准的程度。

/效度指测量结果与预期达到目标之间的接近程度。

10、生命质量——生命质量指不同文化和价值体系中的个人对与他们的目标、期望、标准及所关心的事情有关的生存状况的体验,包括个体心理、生理、社会功能及物质状态四个方面。

11、生命质量评价——指对一定生命数量的人群在一定时点上的生命质量表现进行评价。

12、健康相关生命质量/HRQOL——指在疾病、意外损伤及医疗干预的影响下,测定与个人生活事件相联系的主观健康状况和个人满意度。

13、生命数量——指个体的生存时间的长度,对病人来说就是其接受某一特定医疗干预后的生存时间,对一般人就是平均期望寿命。

14、文化——广义的文化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的文化指观念形态的文化,包括思想意识、道德规范、宗教信仰、哲学、艺术、习俗等所构成的领域。

狭义的文化是比较确切的文化范畴。

社会医学主要是从狭义的文化概念出发,研究文化对健康的影响。

15、智能文化——也称物质文化,指人在物质生产活动中所创造的全部物质产品,以及创造这些物品的手段、工艺和方法等。

包括科学技术、生产生活知识等,主要通过影响人类的生活环境和劳动条件作用于人群健康。

16、亚文化——当一个社会的某一群体形成一种既包括主文化的某些特征,又包括一些其他群体所不具备的文化要素的生活方式时,这种群体文化被称为亚文化。

17、反文化——属于亚文化的特殊类型,是指那些对现存社会思想文化持敌对态度的思想文化。

18、风俗习惯——是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约定的习俗,经代代相传后形成了公认的风尚及习惯。

19、行为——人的行为是具有认识、思维能力的人对环境刺激所作出的能动反应。

广义的行为分为内在行为和外显行为。

内在行为即人的心理活动过程,外显行为是可以被观察到的行为。

20、健康行为——是指个人或群体表现出的在客观上促进或有利于健康的一组行为群。

21、社会卫生状况——指人群健康状况,以及影响人群健康状况的各种因素,包括卫生政策、社会经济、卫生服务、卫生资源和卫生行为等一系列指标。

22、人口负担系数/抚养比——指非劳动年龄人口(0~14岁与65~岁)与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的比例,反映劳动人口负担程度指标。

23、成人识字率——指15岁以上人口能读、能写人数的百分比。

其中妇女识字率尤为重要。

24、活动期望寿命(ALE)——指人们能维持良好的日常生活活动功能的年限。

25、减寿人年数(PYLL)——指某一人群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在目标生存年龄(通常为70岁)以内死亡所造成的寿命减少的总人年数。

26、病残/伤残调整生存年(DALY)——指疾病死亡损失健康生命年与疾病伤残(残疾)损失健康生命年相结合的综合性指标。

27、生命素质指数(PQLI)——用于评价人口的综合素质指标。

由婴儿死亡率、1岁平均期望寿命和15岁及以上人口识字率等指标计算而成。

28、婴儿死亡率——指出生后一年内婴儿死亡数与活产数的比值,以千分率表示。

29、平均期望寿命/预期寿命——寿命表中各项指标均依据年龄别死亡率计算而得,不受人口年龄构成的影响,各地区平均期望寿命可以直接比较。

30、性比例——指当女性人口为1或者100时男性的人口数。

31、人口结构——指不同特征的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构成,包括人口性别、年龄、婚姻、职业及文化等结构。

32、人口年龄结构——一定地区、一定时点的各年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以人口金字塔反映人口的年龄结构。

33、卫生服务要求——反映居民要求预防保健、增进健康、摆脱疾病和减少致残的主观愿望,不完全是由自身的实际健康状况所决定的。

34、卫生服务需要——指依据人们的健康状况与“理想健康水平”之间存在差距而提出的对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服务的客观需要,包括个人认识到的需要、由专业人员判定的需要,以及个人未认识到的需要。

35、卫生服务需求——是从经济和价值观念出发,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水平上人们愿意而且有能力消费的卫生服务量。

一般分为由需要转化而来的需求和没有需要的需求两类。

36、卫生服务利用——指需求者实际利用卫生服务的数量(有效需求量)。

是人群卫生服务需要量和供给量相互制约的结果,直接反映了卫生系统为居民健康提供卫生服务的数量和工作效率,间接反映了卫生服务对居民健康状况的影响,但是不能直接用于评价卫生服务的效果。

37、卫生人力资源——是指经过专业培训、在卫生系统工作、提供卫生服务的人员,包括已在卫生部门工作和正在接受培训的人员。

38、卫生人力规划——是对未来卫生人力需要量、供应量以及拥有量进行预测,制定卫生人力长远计划的过程。

39、卫生人力需求——是从社会和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劳动力发展等多种因素出发,研究卫生部门在目标年间需要卫生人力的数量和质量。

40、卫生费用——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

广义上的卫生费用指一定时期内为保护人群健康直接和间接消耗的社会资源,包括一切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消耗,以货币计量。

狭义上的卫生费用指在一定时期内为提供卫生服务直接消耗的经济资源。

通常所指的卫生费用是指狭义的卫生费用,是卫生费用研究的主要对象。

41、卫生服务研究——是从卫生服务的供方、需方和第三方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出发,研究卫生系统为一定的目的合理使用卫生资源,向居民提供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卫生服务的过程。

42、卫生服务综合评价——是围绕特定的评价目标、评价对象和评价阶段,对卫生服务的进展、成效和价值进行评判估量的过程。

即从卫生服务的社会需要、卫生资源投入、提供的服务量及其效率、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方面做出评价。

43、综合评价——是将反映评价对象特征的多项指标进行系统加工整合,从总体上评价对象的优劣,或将多个单项评价指标组合成一个包含各个成分的综合指标,借以反映评价对象的全貌。

44、实验性研究——以社区人群作为实验研究的对象,考察卫生服务和疾病防治的效果,进行干预性的实验研究是一种得到广泛应用的实证方法。

45、数学模型方法——指通过建立数学模型从理论上阐述卫生服务与有关因素的联系及规律性,是一种定量研究的方法,主要用来阐述各变量间的函数关系。

46、综合评价法——WHO于1976年提出了卫生服务综合评价模式,即应用人群健康状况、医疗需要量、卫生资源和卫生服务利用等指标及其相互关系,评价卫生服务的效益和效果,为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和制定决策提供客观依据。

47、投入产出分析法——主要用来研究卫生服务投入量(卫生资源)与产出量(卫生服务利用量)之间的关系,借以评价卫生资源配置或使用的效益和效果。

包括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果分析及成本效用分析等方法。

48、患病——

(1)自觉身体不适,曾去医疗卫生单位就诊、治疗;

(2)自觉身体不适,未去医疗卫生单位诊治,但采取了自服药物或辅助疗法,如推拿按摩等;(3)自觉身体不适休工、休学或卧床一天或一天以上者。

上述三种情况有其一者为“患病”。

49、社区——社会学家费孝通认为,社区是若干社会群体(家庭、氏族)或社会组织(机关、团体)聚集在某一地域里所形成的一个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

社区应具备5要素:

(1)相对固定的人口;

(2)一定的地域范围;(3)必要的生活服务设施;(4)特有的文化背景、生活方式的认识意识;(5)相应的生活制度和管理结构。

50、社区卫生服务——是在政府领导、社会参与、人级卫生机构指导下,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全科医师为骨干,合理使用卫生资源和适宜技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家族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病人、残疾人、低收入居民为重点,以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满足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有效的、经济的、方便的、综合的、连续性的基层卫生服务。

51、全科医疗——是由全科医生所从事的医学实践活动。

它是在通科医疗的基础上,通过整合生物医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最新成果而发展的一种新型的基层医疗模式。

不以病人的性别、年龄、疾病的类型以及所应用的技术、方法特征来分科,它综合了内、外、妇、儿等各临床专科的基本服务,应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一种以个人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的连续性、综合性、协调性、人性化的服务,是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为一体的综合性医疗服务,是医疗保健系统的基础。

52、全科医学——是一个面向社区与家庭,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人文社会学科相关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专业学科。

53、社区诊断——是参照临床诊断思维,对社区人群的需要和需求进行调查研究,掌握有关信息,分析社区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了解社区解决问题的资源,提供适应社区需要与需求的资料,作为制定社区卫生计划的依据。

主要采用统计学、流行病学、社会医学和卫生经济学等方法。

其步骤为:

确定需要的信息,收集信息,分析信息,作出诊断。

54、弱势人群——是指其身体健康状况较差或较特殊,或由于经济、医疗保障等方面有限,对卫生服务的可及性较差的人群。

55、妇女保健——分为青春期保健、婚前保健、围产期保健、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期保健几个方面。

其中,围产期保健是重点。

56、儿童保健——以做好7岁以下儿童保健为工作重点。

对婴幼儿实行系统保健管理,增强儿童体质,积极防治儿童常见病,做好计划免疫,努力降低新生儿、婴幼儿死亡率。

从年龄可分为婴儿期保健(含新生儿保健)、幼儿期保健、学龄前期保健、学龄期保健和青春期保健几方面的内容。

57、自我保健——是指人们主动行动起来,为个人、家庭、邻里、同事等所进行的有利于保健的活动。

它是一种高效益、具有广泛群众性和社会性的保健活动。

58、残疾——是指因为各种原因造成的身心功能障碍,导致不同程度地丧失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一种状态,它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语言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多重残疾和其他残疾。

59、残疾人——是指在心理上、生理上、身体结构上,由于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从而导致部分或全部丧失正常的生活方式以及从事某种个人或社会工作能力的人。

60、缺损——是最轻的残疾,是指由于损失、疾病或发育上的缺陷,造成身体组织或功能不同程度的缺陷,身体、精神和智力活动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对独立生活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生活上能够自理。

61、流动人口——特指人们在没有改变原居住地户口的情况下,到户口所在地以外的地方从事务工、经商、社会服务等各种经济活动,但排除了旅游、上学、访友、探亲、从军等活动。

62、社区康复——是在一定社区范围内对各类残疾人提供服务的新途径,主要是利用本社区的资源,因地制宜地开展社区和家庭的康复,主要提供病、伤、残者恢复期和后期康复服务,开展残疾三级预防工作,同时也提供职业康复、健康教育和社会康复。

63、社会病——是指社会因素起着决定作用,并与现代生活方式与行为密切相关的疾病或社会病理现象。

这类疾病一般采用社会性防治措施才能加以控制。

社会病是介于社会问题和越轨行为之间一个概念,但更接近社会问题,可以说是某些社会问题的集合。

64、社会病防治——是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之一,即运用社会医学的研究方法,探讨社会致病因子与社会病发生、发展、消亡之间的关系,为预防社会病提供有效的证据。

65、社会问题——是从社会功能和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问题,其外延很广,涉及所有需要动员社会力量来解决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如环境污染、老龄化、教育、劳动就业等各种问题。

66、越轨行为——主要是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角度来看问题,其外延小得多。

一般来说,凡是违背群体标准或期望的行为都可以称为越轨行为,如各种违法犯罪行为等。

二、填空题

1、根据收集资料的不同,社会医学研究的类型可以区分为文献研究、现场调查研究、现场试验研究、评价研究。

2、列举两种常用的社会医学评价研究方法: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和生命质量评价。

3、选择社会医学课题的原则包括重要性、创新性、科学性和可行性。

4、问卷结构中封面信用以说明调查的目的、内容、意义和组织者等。

5、一份完整的问卷包括封面信、指导语、问题和答案、核对项目。

6、生命质量评价的内容包括:

生理状态、心理状态、社会功能状态、主观判断与满意度四个方面。

7、生命质量评价最常用的方法是标准化量表评定。

8、HRQOL评价最常用的方法是标准化量表评定。

9、HRQOL评价的生理状态包括活动受限、社会角色受限和体力适度。

10、HRQOL评价的心理健康包括情绪反应、认知功能。

11、HRQOL评价的社会健康包括社会交往、社会支持。

12、根据量表关注点不同,应该将SF-36划归为一般健康问卷。

13、健康良好状态指数在生命质量评价中将评价内容分为两部分,包括有关病人日常生活活动方面的内容以及疾病和健康问题综合描述。

14、关注所有人群的调查问卷属于一般健康问卷。

15、根据量表关注点不同,应该将WHOQOL-100划归为一般健康问卷。

16、根据量表关注点不同,应该将癌症病人生活功能指数(FLIC)划归为疾病专门化量表问卷。

17、癌症病人生活功能指数(FLIC)适用对象是癌症病人。

18、HRQOL是主观评价指标,具有文化依赖性。

19、从表现形式上看,文化可分为智能文化、规范文化和思想文化三种类型。

20、从文化的特殊形态可分为亚文化、反文化和跨文化三种类型。

21、从产生的基础看,人类行为可以人为地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先天性的定型行为,包括反射行为和本能行为。

第二类是后天习得的行为,是人类在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中,通过社会化过程获得的。

22、社会心理因素涉及的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通过心理过程作用于个体的社会因素,其二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或心理状态。

23、一个人群中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大于7%或者60岁以上人口比例大于10%,表示进入老龄化社会。

24、期望寿命以死亡为观察终点。

25、活动期望寿命以生活自理能力丧失率为基础计算而得。

26、美国社会卫生协会提出的衡量社会卫生发展的综合指标,能反映人口的社会状态、文化状态、人口变化状态及身体素质状况,是评价人口健康状况的综合性指标。

27、新生儿低体重百分比是指出生时体重低于2500克的新生儿所占的比例。

28、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的特征是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29、1978年,阿拉木图宣言中明确提出初级卫生保健(PHC)是实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目标的基本策略和途径。

30、卫生服务研究的永恒主题是保证公平、提高效益、改善质量。

31、我国国家卫生服务调查采用的方法是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

32、家庭健康询问抽样调查通常包括一次性横断面调查、重复性横断面调查和连续性横断面调查。

33、没有需要的需求通常由不良就医行为和不良行医行为造成,表现为“求非所需”和“供非所求”两种情况。

34、请列举三种影响卫生服务需要与利用的因素:

人口数量及年龄性别构成、社会经济因素、医疗保健制度。

35、反映居民医疗服务需要量和疾病负担的指标主要由疾病的频度(率)和严重程度两类指标组成。

36、请列举两个反映居民医疗服务需要量的指标:

两周患病率、两周卧床率。

37、卫生人力资源研究主要研究卫生人员的数量、结构和分布。

38、卫生人力作为一个人才群,合理结构应包括年龄、专业、职称结构三个方面。

39、卫生人力需要的预测方法有:

健康需要法、健康需求法、服务目标法和人口比值法。

40、卫生人力供给包括现有卫生人力拥有量、未来卫生人力增加量及流失量三个部分。

41、我要卫生费用占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比近些年一直徘徊在3%。

42、人均卫生费用指标说明一个国家或地区卫生费用的人均水平。

43、反映医疗机构内部费用分配和使用特征可以用门诊和住院费用构成。

44、反映卫生费用的数量是否适应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及人民群众卫生保健需要的指标是卫生费用占国民生产总值。

45、卫生服务评价的基本方法就是进行两组或多组比较,至少有一个研究组和一个对照组。

46、卫生服务综合评价模式是以人群健康需要量、卫生服务利用量和卫生资源投入量三类指标的平均数作为划分高低的标准。

47、我国开展较系统的卫生服务研究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

48、卫生服务研究中影响卫生服务因素的研究是分析性研究。

49、卫生服务研究中与家庭健康询问抽样调查互补的重要收集资料的方法是常规的卫生信息登记报告系统。

50、家庭健康询问抽样调查属回顾性调查的范畴。

51、发现未觉察到的卫生服务需要最有效的方法是进行人群健康筛检。

52、卫生服务需求的实际满足与否及满足程度取决于卫生服务的供给量。

53、目前常用疾病指标和死亡指标来反映人群的卫生服务需要。

54、门诊服务利用用来反映居民对门诊服务的需求水平和满足程度。

55、影响卫生服务需要与利用以及生活质量的决定因素是居民自身的健康状况。

56、我国卫生费用来源于国家、集体和个人。

57、卫生费用可分为直接卫生费用和间接卫生费用两类。

58、社会卫生状况和人群健康水平得到改善与提高的程度是评价卫生服务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终尺度。

59、社区是社会的缩影,家庭是社区的基本单位。

60、WHO解释一个有代表性的社区,其人口约10万~30万人之间,面积0.5万~5万平方公里。

61、社区五个要素包括人口、地域、生活服务设施、特有文化背景和生活方式的认同、一定的生活制度和管理机构。

62、全科医生是全科医疗的主要执行者。

63、全科医生运用全科医学独特的原则和方法,着重解决社区中的常见健康问题。

64、全科医疗是在通科医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基层医疗模式。

65、全科医疗是应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综合性医疗服务。

66、全科医疗是一种以个人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的连续性、综合性、协调性、人性化的服务。

67、全科医疗是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为一体的综合性医疗服务。

68、全科医疗是从出生到死亡的全过程服务。

69、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的功能的“六位”是指: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社区预防、社区保健、常见病和慢性病治疗、社区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指导。

70、社区卫生服务是由全科医生为主要卫生人力的卫生组织或机构所从事的一种社区定向的卫生服务。

71、社区卫生服务是以健康为中心、以人群为对象、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范围、以需求为导向,综合、连续、可及、协调的团队合作工作。

72、社区卫生服务的服务对象分为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高危人群、重点人群及病人。

73、社区卫生服务是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

74、社区卫生服务人员主要由全科医师、社区护士等有关专业卫生技术和管理人员组成。

75、社区卫生服务的对象是社区居民,但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等为重点。

76、社区卫生服务的可及性照顾是使广大居民享受到随时可获得的、方便有效的、可负担得起的基本卫生服务。

77、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的基础是社区卫生服务。

78、说明国家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宏观政策已经明确的标志是2002年8月23日出台的《加快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意见》。

79、健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要依托现有基层卫生机构,形成以社区卫生服务为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为主体,其他医疗卫生机构为补充,以上级卫生机构为指导,与上级医疗机构实行双向转诊,条块结合,以块为主,使各项基本卫生服务逐步得到有机融合的基层卫生服务网络。

80、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首要环节是社区诊断。

81、社区卫生服务的灵魂是社区健康教育。

82、社区医疗提供以门诊和出诊为主要形式的基层医疗服务。

83、在我国,城市社区一般指城市的街道、居委会;农村社区指乡镇、村。

84、从结构和功能上描述社区,在结构上社区是一个以地理和行政管理为依据明确划分的局部区域;在功能上社区是由有相同认同感与归属感和文化特色的居民组成。

85、社区卫生服务以社区健康与卫生服务需求为前提,以社区诊断为基础。

86、社区医疗的最大特征是提供以社区为范围、以家庭为单位的连续性和人格化的医疗服务。

87、健康促进包括健康教育和其他能促使行为与环境向有益于健康改变的一切支持系统。

88、社区预防包括传染病和多发病预防、卫生监督和管理。

89、社区卫生服务的专项内容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90、社区康复不同于医疗康复,体现医疗与预防保健于一体,心身全面兼顾,连续性、协调性的全科医疗服务的基本原则。

91、社区计划生育工作是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前哨阵地,是计划生育工作的基础。

人口变动主要在社区。

92、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原则上按照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要求及区域卫生规划设置。

93、要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必须坚持低投入高产出的经济实惠的原则。

94、现代健康观认为健康包括生物、心理和社会三个维度,从个体转向群体,从治疗扩展到预防,从生理扩大到心理,从被动转向主动医学。

95、要使社区卫生服务有序,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效果,医疗保险制度和双向转诊制度是重要的保障。

96、妇女儿童保健工作包括3方面内容:

妇女保健、儿童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指导。

97、婚前保健服务项目有婚前卫生指导、婚前医学检查和婚前卫生咨询。

98、目前我国的计划生育工作重点开始向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促进家庭幸福以及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方向转移。

以避孕方法知情选择为中心的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在全国得以广泛开展。

99、人体的衰老是一个随年龄增长而逐渐演变的过程,按年龄一般分为发育期、成熟期、衰老前期、衰老期。

100、老年保健的基本任务在于从社会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