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安全教育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685719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安全教育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三年级安全教育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三年级安全教育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三年级安全教育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三年级安全教育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安全教育教案.docx

《三年级安全教育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安全教育教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安全教育教案.docx

三年级安全教育教案

安全教育

第1课上学路上保安全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交通安全事故的危害,培养学生交通安全意识。

2、引导学生了解、掌握在上(放)学路上安全行走、安全乘车的基本常识提高学生在日常出行和突发交通安全事件时正确应对事故的能力。

教学准备:

搜集小学生在上(放)学路上发生的交通安全事故案例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和视频资料,制作内容丰富、生动形象的课件以辅助课堂教学。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展示“警示台”内容:

请大家自由阅读这段话,想想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引导学生谈感受,体会交通安全事故给小学生的健康和生命带来的危害与影响。

2、教师小结:

同学们,你们每天都要步行或者乘车往返于学校和家庭之间。

随着马路上各种车辆的日益增多,大家的人身安全也越发受到了威胁。

如何才能做到开开心心出门、平平安安回家呢?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上学路上保安全》这一课。

(板书课题:

上学路上保安全)

二、真实再现,警钟长鸣

1、首先,请大家了解几个与我们小学生有关的交通安全事故案例。

请大家阅读课文的“真实再现”部分,想一想,这几个安全分别讲述了什么内容?

你有什么感想?

引导学生通过读、悟、谈,认识交通安全事故的惨痛教训和提高安全自护意识的重要性。

2、你还从课外收集到了哪些交通安全事故案例?

通过这些案例,你又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引导学生展示搜集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进一步深化对交通安全事故危害的认识。

3、老师也搜集了一部分关于交通安全事故的资料,请大家观看后在小组内交流感受和体会。

播放课件,展示更加丰富的相关文字、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感受和体会。

三、行动在线,情景模拟

1、了解了交通事故的危害后,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够远离危险,在上学、放学的路上保护好自己的人身安全呢?

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行动在线”吧!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思考后交流:

1)我们在上学、放学的路上行走时,哪些情况最容易发生危险?

为什么?

2)上学、放学时,我们该如何安全地过马路?

为什么?

雨雪天要特别注意什么?

为什么?

3)乘校车和公共汽车上学、放学时,我们分别需要注意哪些安全问题?

为什么?

3、小组合作,学生根据课文提示的不同情况自主选择特定情境模拟演示,教师引导、学生适时评议并进一步探究缘由。

四、拓展延伸,巩固提升

1、学生读图,思考:

图中提示我们在上学、放学途中,还应该注意哪些安全问题?

除此之外,联系我们自身实际,还有哪些注意事项?

重点引导学生根据自己上学、放学的方式来具体谈。

2、什么是“马路陷井”?

有哪些“马路陷阱”?

我们应怎样防备?

先引导学生自己谈理解、谈体会,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进一步理清认识。

小组汇报交流,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合理补充。

五、回顾总结,畅谈收获

引导学生交流学习本课后的感想和收获。

布置作业:

搜集安全标志,了解其特征和作用;观察生活中各类安全标志安放的位置、环境及对人们的指导作用。

板书设计:

第2课安全标志要记牢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多样化的活动中初步认识各种常用的安全标志,了解它们的特征和作用。

2、在活动中体验安全标志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自学保护安全标示设施的意识;丰富学生的安全知识,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准备:

搜集其他安全标志的资料,了解其特征和作用;搜集因为没有注意安全标志的提示而引发的安全事故案例、图片,制作内容丰富、生动形象的课件以辅助课堂教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引入

师:

丁丁是一个聪明可爱的学生,可在一天的放学路上却因交通事故受了伤,请看大屏幕:

播放课件(根据“真实再现”的情景制作而成)

师:

看了刚才的短片你有什么感想?

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感想。

教师小结:

丁丁因为只顾蝴蝶而没有注意到红灯信号正提示他不能过马路,结果受了伤,多危险呀!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像红灯这样的“不说话”的小帮手,那就是随处可见的安全标志。

平时多注意观察并记牢这些安全标志,不仅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便利,最重要的是能使我们免除意外事故的伤害。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安全标志要记牢》。

(板书课题)

二、认识标志,安全你我

(一)快快乐乐认标志

师:

课前前们阅读了课本中有关安全标志的资料,下面请同学们整理一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这些知识梳理一下,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1、小组交流整理。

2、小组汇报。

教师在小组汇报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从形状、图案、色彩三三进行分类识记,提高学生识记的效果。

3、总结。

教师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展示教师整理的安全标志知识网络图,引导学生用知识树的方式记忆。

(二)趣味识记大比拼

活动一:

每个学生从课本中的安全标志中选择自己最熟悉的一个介绍其特征、作用,并说出自己的记忆方法

在组内活动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

活动二:

课件随机出示课本中的安全标志,学生抢答,谁第一个答出即可奖励一顶“安全帽”。

(三)拓展认识,激发兴趣

师:

除了教科书上介绍的这些安全标志,课前老师还让同学们搜集其他的有关安全标志的资料,你能把你搜集到的安全标志介绍给同学们吗?

在小组内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

师:

生活中还有许多安全标志,希望同学们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观察并认识更多的安全标志,以便更好地指导自己的行动,保证自己的安全。

三、帮安全标志找安

课件出示高压线架、罐装煤气供应站等图片,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所学的每一幅图配上一个合适的安全标志。

四、安全标志伴我行

师:

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安全标志,知道了这些标志的作用,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学生谈自己的做法。

课件出示各种含有安全标志的生活情景图共10幅(P9),把学生分成两组开展竞赛活动。

教师讲解竞赛规则:

把全班分为红队和绿队两个队,一共有十道题,两组同学轮流进行回答,回答正确的得十分,回答错误的不加分,帮对方回答正确的也可以加十分。

回答的重点是结合具体的生活情景说出如何用安全标志指导我们的行

播放课件,开始竞赛。

五、回顾总结,畅谈收获

作业布置:

观察记录周围人的生活、学习习惯,调查家庭及其他生活环境中存在的卫生安全隐患。

板书设计:

第3课卫生安全我做主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查找生活、学习中的不良卫生习惯,了解不良卫生习惯对身体的危害及纠正不良卫生习惯的方法。

2、指导学生了解日常卫生保健常识,树立关注卫生安全、关爱自我、珍爱生命的意识。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使之形成健康的生活行为及生活态度。

教学准备:

收集卫生安全事故的典型实例及相关的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件提供:

随地吐痰、不正确用眼等画面。

引领学生观察后思考:

这些行为可能造成的伤害是什么?

引出探究主题《卫生安全我做主》。

二、探究学习:

活动一:

了解不良口腔卫生习惯及其危害,学习正确的口腔卫生保健常识。

1、谈话:

老师这里有一个小故事,你们想听吗?

听的时候要认真想想自己有没有这种行为习惯,这种行为习惯有哪些危害。

2、老师播放课件,学生认真听,认真观察。

3、学生汇报:

1)丁丁的牙齿出了什么问题?

2)牙齿损坏了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危害?

3)生活中你是怎样保护自己的牙齿的?

4)生活中哪些行为会损害牙齿?

5)你还知道哪些保护牙齿的好办法?

4、教师小结:

生活中很多小学生喜欢把钢笔等硬物放在嘴巴里咬着,容易形成牙齿局部的畸形……这些都是不良的卫生习惯。

我们来听听牙博士的建议(教师播放课件):

1)购买牙刷选择毛束少、软硬适中的保健牙刷。

牙膏的选择也应适当,氟化物牙膏有预防龋齿的作用,很适宜儿童。

牙刷、杯子要专人专用,以防口腔疾病的传播。

2)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注意口腔卫生,早晚刷牙;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发现龋齿,应及早去医院诊治。

3)注意包含卫生,睡觉前不要吃东西,昼少食用蔗糖、果糖量较高的食物。

不要用牙咬核桃、酒瓶等坚硬的东西,以牙齿受损,难以弥补。

活动二:

查找生活中的不良卫生习惯,并认识危害。

1、谈话:

生活中不少人在其他方面也存在着许多不良的卫生习惯,你们知道哪些呢?

这些不良的卫生习惯有哪些危害呢?

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你找到的自己和周围人的不良卫生习惯及其危害,为他们改掉不良卫生习惯提出合理化建议。

2、小组交流。

3、班级交流。

1)自己和周围人的不良卫生习惯及其危害。

2)改掉不良卫生习惯的合理化建议。

4、教师小结:

刚才同学们交流了生活中自己和他人的许多不良卫生习惯,并为改掉不良卫生习惯提出了许多合理化建议,归结出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教师播放课件)

现象1:

购买三无食品,吃零食,一放学就会有不少同学聚集路边摊前买东西吃。

建议:

抵住诱惑,不吃小摊上的食品。

原因:

路边摊食品饱受废气、回收油甚至无证营业的小摊贩添加的有害物质的“摧残”,吃了以后很容易对身体造成伤害。

购买食品时,应让孩子学会看标签上的内容,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对三无产品要主动掏并及时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举报。

现象2:

不喜欢洗手,特别是冬天,水温很低,就更不愿意把手伸进冰冷的水里了。

小手总是黑黑的、脏兮兮的,看到吃的东西伸手就抓,很不讲卫生。

建议:

养成经常洗手的习惯,保持手的清洁。

原因:

细菌可以通过手在我们吃食物的过程中进入嘴巴。

有些病菌如肝炎病毒、痢疾杆菌等,在自然环境中可以戚几个到十几个小时,如果触摸到又没有洗手,不仅自己容易被传染,还会成为病菌的传播者,所以我们要防止病从口入。

现象3:

随地吐痰和拧鼻涕的纸乱扔。

建议:

口腔有痰后要将其吐到纸中,包好后扔到垃圾箱中;拧鼻涕的纸也要扔到垃圾箱中。

原因:

痰及鼻涕中含有很多细菌和病毒,例如,痰能传播白喉、脑膜炎、麻疹、感冒、肺结核等多种疾病。

因此随地吐痰和乱扔拧鼻涕的纸是愚昧落后、影响别人健康的不良卫生习惯。

活动三:

案例辨析,了解不良的卫生行为及其危害。

1、谈话:

生活中我们还有许多偶尔出现的不良行为,它们不能称之为习惯,但也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很大危害。

请同学们观察下面的几幅图,想一想这样的行为有什么危害(教师播放课件:

丁丁在公交车上看书、饭后进行剧烈运动)

2、学生观察思考。

3、学生汇报:

1)丁丁在公交车上看书的行为有什么危害?

2)饭后进行剧烈运动的行为有什么危害?

4、教师小结:

刚才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交流了上述两种行为对身体的伤害,下面我们来听听医生是怎么说的(老师播放课件)

医生建议1:

“在运动环境中看书、打游戏容易对眼睛产生疲劳,严重的情况会使人头晕眼花。

”上海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柯碧莲博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现在许多公交车上都安有移动电视,成年人适当地看一会儿影响不大,但对于13至18岁的青少年,眼睛仍处于成长发育阶段,长此以往对眼睛会造成伤害。

医生建议2:

饭后进行剧烈的体育运动会适应性地使肌肉内的血液量增加,而流经消化器官的血液量减少,会影响消化的正常进行,经常这样容易得病。

一般饭后应休息半小时到一个半小时,再进行活动。

活动四:

了解良好卫生习惯及其做法。

1、谈话:

请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我们应该养成哪些良好的卫生习惯、具体的做法是什么。

想好之后,将你的好做法告诉你的小组同学。

2、小组交流。

3、班级交流:

1)生活中应该养成哪些良好的卫生习惯?

2)养成好的卫生习惯的方法有哪些?

4、教师小结:

小学生应养成的个人卫生习惯有:

1)每天早晨先开窗通风;2)每天早晚刷牙,洗手洗脸,吃完东西要漱口;3)每天把垃圾放进分类垃圾箱;4)每天坚持做眼保健操;5)勤换衣服;6)定期理发;7)勤剪指甲;8)经常洗澡……

在下列情况下一定要洗手:

1)饭前便后要洗手;2)吃东西前应洗手;3)劳动后应洗手;4)玩游戏后应洗手;5)触摸脏东西后应洗手;6)触摸传染病人的东西后应洗手;7)到公共场所回来后应洗手;8)拿碗筷前应洗手……

活动五:

好习惯行为常识抢答。

1、谈话:

下面我们做个好习惯行为常识抢答好吗?

看看谁对好习惯行为常识掌握得好。

抢答的规则是题目出现后第一个站起来的同学取得抢答权(课件)

1)书写、阅读时,眼和书本的距离应是多少?

(30至35厘米或一尺左右)

2)为什么不能喝生水?

(生水中含有病菌、虫卵,可引起肠道传染病[肠炎、痢疾、伤寒等]和肠道寄生虫[蛔虫病等])

3)每天应该刷几次牙?

什么时间刷牙?

(每天议论刷两次牙,早晚各一次。

4)为什么不能咬笔头和手指?

(笔头、手指不干净,可引起疾病;影响牙齿和手指发育)

5)怎样预防沙眼?

(每人一条洗脸手巾;不用脏手揉眼睛;保持手帕、手巾、脸盆清洁;有条件的最好每人一个专用脸盆)

6)怎样预防感冒?

(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经常开窗通风换气;随气候变化增减衣服;不去病号家串门;感冒流行时不去公共场所)

2、教师小结。

三、拓展延伸——案例研讨

1、谈话:

请同学们想一想下列做法存在哪些卫生问题?

经常这样做会有什么危害?

(教师播放课件:

教科书图)

2、学生分析。

3、教师小结:

看来卫生问题无处不在,它直接关系到我们的身心健康,我们要提高卫生安全意识。

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做好卫生安全防护,如果忽略卫生安全后果不堪设想。

作业布置:

整理小学生守则和班级、学校纪律中有关安全的条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