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工程暑期实践活动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684615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8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10工程暑期实践活动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10工程暑期实践活动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10工程暑期实践活动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10工程暑期实践活动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10工程暑期实践活动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0工程暑期实践活动报告.docx

《10工程暑期实践活动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工程暑期实践活动报告.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0工程暑期实践活动报告.docx

10工程暑期实践活动报告

大学生探访总理故乡

专业实习

 

活动概况

活动开展时间:

2011年7月8日至11日

活动地点:

淮安市周恩来故居、周恩来纪念馆;锦湖生态酒店施工现场;洪泽湖中心避风港。

参与人员:

周业、吴二磊、杨杰、孙龙江、蒋润叶、支海飞、季旭嵘、张新宇、张耀笑、周瑶。

活动项目简介:

1、参观周恩来纪念馆、周恩来故居,了解伟人伟大而光荣的一生。

2、与当地房屋建设局联系会晤,开小型的座谈会进行交流。

3、前往锦湖生态国际酒店施工现场进行专业实习考察。

4、前往洪泽湖中心避风港,看张爱萍将军题字的石碑,了解在那里发生的张爱萍、彭雪枫等新四军将士就在这片大湖里,与日本人展开了英勇顽强的搏斗,打了一个又一个胜仗的故事。

5、拜访老党员,学习其艰苦奋斗精神。

 

团队活动的深入介绍

2012年6月,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校区10工程管理系“传承红色文化,思风雨征程路”正式启动。

本次实践活动的主题为“传承红色文化,思风雨征程路”。

具体内容包括:

参观周恩来纪念馆、周恩来故居,了解伟人伟大生平;到锦湖生态酒店施工现场实习参观;乘船前往避风港了解抗战故事,理解革命艰辛;拜访老党员,学习他们艰苦奋斗的事迹。

此次活动从前期准备到最后的实践结束,跨时一个多月,共有10名队员参与到这次活动中。

队员们通过参观革命历史纪念馆,学习“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敢于拼博,正视困难”的革命烈士精神,发展自身素养。

1、瞻仰伟人,学习前辈

2012年7月8日上午11点30分,我们抵达淮安——周总理的故乡,稍事休整后,大家就马不停蹄地奔赴我们此行的第一站——周恩来纪念馆,悼念我们伟大的总理——周恩来同志。

周恩来同志一生为国为民,劳心劳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我党长久以来的楷模,他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年轻人不断向前,永不止步。

今天我们沿着长长的走道,再一次回顾了周恩来奋斗不息的一生,深深地被我党第一代领导人自强不息的精神所打动,而最后“十里长街送总理”的场面,更是令我们潸然泪下,正是“人民总理爱人民,人民总理人民爱”的真实写照。

2012年7月9日上午,我们到达了我们的第二个目的地——周恩来故居。

周恩来故居位于淮安市西北隅的驸马巷内。

故居有邓小平题写“周恩来同志故居”匾额。

故居由东西相连的两个宅院组成。

1898年3月5日,周恩来就诞生在这个院落东侧的一间房子里。

故居内分东西两个宅院,东宅院有周恩来出生的房间、读书房、过继母和乳母住房,还有少年时用过的一口水井和一块菜地。

西宅院有“周恩来家世、童年与故乡图片画展”、“周恩来外祖父万家字画展”、“开国总理大型图片展”和“周恩来八婶住房”。

西宅后院有新建的“纪念周恩来书画苑”和“周恩来墨迹碑廊”。

我们都知道少年的周恩来就有“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志向,在大抵是因为周恩来博学多才、忧国忧民的嗣母陈三姑,不但亲自教他识字、背诗,而且还给他讲述本地历代名将和文化名人的故事,使童年恩来萌发了“这一思想。

而在在亭子间后边,有一眼古老的水井,石刻的井栏上,被绳索磨出了一道道深痕,井水清澈见底。

在井台东南角不远的厨房前,有一块不大的菜园,据说我们周总理当年跟着乳母蒋妈妈在那里学会了种瓜、种菜、种向日葵,并用汗水拌着井水辛勤地浇灌。

在这最初的劳动实践中,小小年纪的他悟出了嗣母所教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谛和的劳动人民的伟大。

2、紧密专业性质,实习培养能力

在暑期社会实践通知下达之初,专业的班委在确定了主题与目的地之后便决定做出富有专业特色的暑期社会实践,能在帮助我们增强专业知识的同时,也一并用我们的专业知识帮助社会。

7月初,通过各方的协助与帮助,我们联系到了在淮安市内愿意帮助我们做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洪泽县房屋建设局,通过房屋建设局这一与我们专业性质密切相关的部门,帮助我们专业的暑期社会实践更具有专业色彩,能够真正使同学们在这次暑期社会实践中受益。

最终,在与洪泽县房屋建设局的协商之下,定在锦湖生态酒店施工现场做为我们的暑期社会实践实习基地。

7月10日上午七点半,在之前积极的联系与交流下我们10级工程管理专业一行十位同学与团委副书记刘书记、洪泽县房建局部分领导及锦湖生态酒店施工项目负责人进行座谈。

此次座谈会由洪泽县房建局王君副局长组织,我们还邀请到了规划管理科科长付荣,项目工程师杨磊,工程质量安全监管科职员刘业等给我们就土木工程技术、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工程项目建设方案论证与决策、投资控制、招标投标和全过程项目管理、工程建设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等问题讲解相关内容。

同学们很踊跃地提出了许多有关工程实际操作的问题,住建局相关人员热情地给我们作了简要说明。

其中工程质量安全监管科职员刘业是刚大学毕业参加了三年工作,他对我们此行评价很高。

他认为我们能主动就自己学习的专业在暑期开展实践活动很难得。

中午休息过后,并没有做太多的休息,由锦湖生态酒店施工负责人带领我们到施工现场进行学习与调查。

到项目部后,我们请负责人员填写证明,负责的项目经理非常热情,表示将会大力支持我们实践活动。

今天的任务是了解变形缝的设置,我们到工地进行实地测量并和施工队队长交流了解变形缝的设置要求,设变形缝处建筑的结构布置,变形缝盖缝的构造等专业问题。

项目经理也跟我们介绍了一些施工技巧,譬如施工不能完全按施工设计图来施工,要边做边思考,施工图也可能是有错误的等等。

我们首先去了酒店的主楼,在那里我们学习了我们课本上没有提到的镂空的墙体设计,这里的墙体外所铺设的瓷砖与墙体之间都保留有一定的距离,这些瓷砖也都不是贴在墙面上的,而是直接挂在墙体外,通过这种方法是建筑物的隔音、隔热、抗震的效果更为明显,并且有利于房屋的维护与保养,更有利于资源的节省与合理运用。

 

图为锦湖生态酒店的住房部,以船取材,突出渔乡特色。

 

正在建设打基的施工现场

3、领大湖革命豪义、习伟大先烈精神

2012年7月11日,这是我们10工程管理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行程的最后一天。

尽管今天的天气有些闷热,但丝毫不减大家对今天的活动的热情。

早上8点多,我们到达目的地——洪泽湖码头,并在那里登上了去往湖中心的观光船。

早晨的洪泽湖是安静的,波澜不惊的湖面,停驻的渔船,以及远处的灯塔;早晨的洪泽湖又是生动的,成群飞过的水鸟,袅袅升起的炊烟,以及那随处可见的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让我们不经想起那些不曾远去的曾经,那些氤氲心中热烈的情感,那些宝贵的精神,那些难忘的人……思绪翻飞,不知不觉,我们早已穿梭在各种渔船之间。

 

快艇乘风破浪,朝着湖中心驶去,我们一行人大多在艇尾,脚下是震动的马达,双颊是凉爽的湖风,环伺是清凉的湖水。

湖中心有一个避风港,为了减少出湖渔民的伤损,1994年,省、市、县政府有关部门在湖中距大堤直线距离四公里处修建了一个避风港。

全水泥钢筋的建筑物巍然屹立在滔滔湖水中,椭圆形的避风港可同时容纳100艘、每艘100吨的渔船停靠。

在狂风巨浪中,在走投无路时,在即将陷于灭顶之灾的瞬间,靠进了避风港,将缆绳挂上坚实的铁钩,有此经历者,无不对虚旋之中生命的保障,感动得叩天碰地,掏心沥肺。

当年,张爱萍、彭雪枫等新四军将士就在这无边无际的芦苇港汊里,与日本人展开了英勇顽强的搏斗,打了一个又一个胜仗。

侵略者再也不来了。

湖水依然保持着它的张狂和不可捉摸。

游人们受到深深的感染。

有人扪心自问:

你,我,我们,曾找到并珍惜生命中的避风港了吗?

避风港的一端建一六角亭,亭子里立着石碑,碑上刻写了修建此港原由的文字。

另一端竖一假山石,石上镌刻着张爱萍将军书写的“避风港”三个大字。

4、拜访老党员,传承革命精神

同学们拜访了常熟的几位老战士,听他们讲述了自己当年的革命历程。

在看了老战士拿出的这些珍贵的照片和实物,听了他们身上发生的那些感人的事迹后,同学们身临其境地体会到了革命的艰难,更明白了自己身上肩负的责任。

在离开的时候,老战士们亲口对我们说,自己年纪大了不能再为国家做些什么,希望我们这些青年能多为国家做些实事。

在老战士们的眼神中我们读懂了他们对祖国的热爱,更读懂了他们对我们的期望。

 

成果展示

伟人的光辉

今年的暑期社会实践,我们来到了周恩来总理的故乡,淮安。

在这里,我们参观了周恩来纪念馆以及周恩来故居,在短暂的旅途之中,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对总理生平事迹的知识的了解,更收获的是总理那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伟大精神。

1976年1月,联合国总部“破例”给已故中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降半旗。

那时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只有103个,但却有130个国家的党、政领导人发来唁电、唁函;几乎所有重要国家的报纸、电台都在第一时间播报了这一消息;更值得世人瞩目的是,联合国《旗典》中规定的哀悼领导人的降半旗仪式,第一次应用于一位现职去世的国家领导人,甚至突破了《旗典》中关于降半旗最多两天的规定,一个星期的时间联合国总部上空没有升起任何一个会员国的国旗……

显然,对周恩来的认可超越了政见、超越了时空、超越了意识形态……早已不仅仅是“外交家”三个字所能够承载的。

今天的人们并不确切地知道,总理去世后的传奇是如何成就的;围绕这位中国总理的去世,联合国究竟讨论了什么……但联合国大会至少在两点上达成共识:

一是这个领导人为本国人民和全人类作出过巨大贡献;二是他身后没有留下遗产。

这两点,周恩来当之无愧。

我们无法一一细数周恩来为这个国家作出的贡献,但在老一代人心中,他是集聚了这个民族的无数优良品德的化身,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

人们知道他是一个好总理,从他的身上,人们知道什么样的官员才是“人民公仆”。

对于这个世界,周恩来留下的典故也非常多,关于杜勒斯的拒绝握手的故事,在万隆会议的睿智,至今在非洲偏远的部落依然有人能发出“周恩来”三字的汉语发音……至少,他所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至今仍被视为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可能选择之一,也成为中国对于国际关系最大的贡献。

这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总理去世时所留给这个世界的,也是留给我们这一代青少年去不断学习与进取的。

 

一艘巨轮上岸来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小分队安排了专业的实习计划,通过与洪泽县当地房屋建设局的支持与帮助下,我们得到了去正在施工建设的锦湖生态酒店的施工现场进行专业实习与考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身专业,更好地发展自身的水平。

锦湖生态酒店位于宁淮高速洪泽出口西侧,造型独特的船型宾馆已靓丽呈现。

它象征着洪泽像一艘正扬帆起航的船,开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锦湖生态旅游大酒店总投资3.2亿元,占地53.71亩,总建筑面积86000多㎡。

生态餐厅按4A景区设计打造,可同时接待1000人就餐。

餐厅内四季如春、小桥流水、园林亭榭;宾馆打造了1000多间不同类型的舒适客房及套房;景湖商务会所将巧妙运用现代科技,内设多功能会议室、演艺吧、温泉池等。

酒店集人文,自然景观于一体,推行“一站式”服务理念。

在这次的工地实习中,虽然不同于学校,有专业课的老师在一旁陪着我们进行讲解,但是,相比专业组织的实习,这样的实习更具有小班化色彩,也给了我们更多的提问与咨询空间,是一种不同性质的实习感受。

今天的任务是了解变形缝的设置,我们到工地进行实地测量并和施工队队长交流了解变形缝的设置要求,设变形缝处建筑的结构布置,变形缝盖缝的构造等专业问题。

项目经理也跟我们介绍了一些施工技巧。

实习开始的阶段,我们首先去了酒店的主楼,在那里我们学习了我们课本上没有提到的镂空的墙体设计,这里的墙体外所铺设的瓷砖与墙体之间都保留有一定的距离,这些瓷砖也都不是贴在墙面上的,而是直接挂在墙体外,通过这种方法是建筑物的隔音、隔热、抗震的效果更为明显,并且有利于房屋的维护与保养,更有利于资源的节省与合理运用。

 

乘风破浪洪泽湖

历史悠久的洪泽湖,给人们留下很多宝贵景点,现代肖草《七绝·洪泽湖》诗:

“洪泽济世数千冬,道砌悬湖亘长龙;秋月映辉姿菡萏,云霞飞渡起苍穹”生动地描述了洪泽湖悠久的历史和优美的景象,可供当今的旅游者一饱眼福。

湖中心有一个避风港,为了减少出湖渔民的伤损,1994年,省、市、县政府有关部门在湖中距大堤直线距离四公里处修建了一个避风港。

全水泥钢筋的建筑物巍然屹立在滔滔湖水中,椭圆形的避风港可同时容纳100艘、每艘100吨的渔船停靠。

在狂风巨浪中,在走投无路时,在即将陷于灭顶之灾的瞬间,靠进了避风港,将缆绳挂上坚实的铁钩,有此经历者,无不对虚旋之中生命的保障,感动得叩天碰地,掏心沥肺。

当年,张爱萍、彭雪枫等新四军将士就在这无边无际的芦苇港汊里,与日本人展开了英勇顽强的搏斗,打了一个又一个胜仗。

侵略者再也不来了。

湖水依然保持着它的张狂和不可捉摸。

我们在避风港上得六角亭上得石碑上知道了建造避风港的原因,也看见了与亭子隔港相望的书有“避风港”三个大字的石碑,苍劲有力的书法也昭示了当时人民为了抗战胜利所付出了血汗,以及那份坚定的决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