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680273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2.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生态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生态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生态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生态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态学.docx

《生态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学.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态学.docx

生态学

一、名词解释

1、生态学: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2、种群:

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特定空间的同一物种(或有机体)的集合体。

一个物种通常可以包括许多种群。

3、群落:

生物群落是指生存于特定区域或生境内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体。

4、生态优势:

在群落中地位、作用比较突出,具有主要控制权或“统治权”的种类或类群称为生态优势种。

7、生态位:

是指生物在完成其正常生活周期时所表现出来的对环境综合适应的特征,是一个生物在物种和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与地位。

8、群落演替:

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群落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物种消失,另一些物种侵入,出现了生物群落及其环境向着一定方向,有顺序发展的变化过程,称为生物群落演替。

9、顶级群落:

演替群落结构的变化开始较快,随着演替的进行,变化速度慢而趋于稳定。

群落演替系列最后达到稳定阶段,称为项极。

演替最终形成的稳定群落,叫做顶级群落。

10、生态位分异:

对环境资源的不同利用使得不同物种同时存在于同一地方,这种现象称为生态位分异。

11、生态系统:

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生物组分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完成一定功能的统一体。

12、农业生态系统:

是指在人类的积极参与下,利用农业生物种群和非生物环境之间以及农业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合理的生态结构和高效的生态机能,进行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并按人类的理想要求进行物质生产的综合体。

19、生态因子:

在生态系统中一切影响生物生命活动的因子叫生态因子。

20、食物链:

指生态系统中生物组分通过吃与被吃的关系彼此联接起来的一个序列,组成一个整体,就像一条链索一样,这种链索关系就被称为食物链。

21、食物网:

一种消费者同时取食多种食物,而同一食物又可被多种消费者取食,于是形成食物链之间交错纵横,彼此相连,构成一种网状结构,这就是食物网。

22、营养级:

是指生物在食物链上所处的位置,食物链上的每一个环节就称为一个营养级。

23、生态金字塔:

是反映食物链中营养级之间数量及能量比例关系的一个图解模型。

有个体数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和能量金字塔三种基本类型。

24、初级生产:

也称第一性生产,是指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积累能量的过程。

25、次级生产:

是指初级生产以外的有机体的生产,即消费者、分解者利用初级生产的有机物质进行同化作用,表现为自身的生长、繁殖和营养物质的储存。

26、生物富集:

也称生物浓缩,是指生物体从环境中吸收微量农药,并在生物体内积累的现象。

27、地质大循环:

物质或元素经生物体的吸收作用,从环境进入生物有机体内,生物有机体再以死体、残体或排泄物形式将物质或元素返回环境,进入大气、水、岩石、土壤和生物五大自然圈层的循环。

地质大循环时间长、范围广,是闭合式循环。

28、生物小循环:

环境中的元素生物体吸收,在生态系统中被多层次利用,然后经过分解者的作用,再为生产者吸收、利用。

生物小循环的时间短、范围小,是开放式的循环。

30、温室效应:

除CO2外,大气中甲烷(CH4)和一氧化碳(CO)含量也不断增加。

大气中CO2浓度上升的直接后果是全球变暖,即温室效应。

31、农业生态工程:

又称农业系统优化设计,是对农业系统的结构、输入、输出及有关配套技术进行综合设计,将农业生态学知识应用于农业系统设计,自然资源和生产要素进行最佳配置,使改造的农业系统或重构的新农业系统总体达到最优目标,充分发挥最大潜力。

32、内因演替:

在生物群落里,群落成员改变着群落内部环境,而改变了的内部环境反过来又改变着群落成员,这种循环往复的进程所引起的生物群浇演替,称为内因演替。

33、次生演替:

是指在原有生物群落破坏后的地段上进行的演替。

最初发生是外界因素的作用所引起的。

34、原生演替:

指的是从未有过任何生物的裸地上开始的演替。

35、生态平衡:

指在一定时间内,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适应所维持着的一种协调状态。

36、生态农业:

生态上能自我维持,低投入;经济上有生命力,有利于长远发展;并在环境方面、伦理道德方面及美学上能接受的小型农业。

39、群落的水平结构:

群落内由于环境因素在不同地点上的不均匀性和生物本身特性的差异,而在水平方向上分化形成不同的生物小型组合,称为群落的水平结构。

2、物质循环的库与流:

库即为物质在运动过程中被暂时固定、存储的场所;流即为物质在库与库之间转移运动状态。

3、农业生态系统物质循环:

农业生态系统是在人类生产活动的干预下,农业生物群体与其周围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彼此联系、相互作用而共同建立起的固定、转化太阳能和其它营养物质,获取一系列农副产品的经过人工驯化的生态系统。

5、生态效率:

即食物链各环节上的能量转化效率。

6、生态金字塔:

是指由于能量每经过一个营养级时被净同化的部分都要大大少于前一个营养级,当营养级由低到高,其个体数目、生物量或所含能量就呈现类似埃及金字塔的塔形分布。

7、林德曼的十分之一定律:

在自然条件下,每年从任何一个营养级上能收获到的生产量,按能量计只不过是它前一个营养级生产量的十分之一左右。

10、生态入侵:

生态入侵是指外源生物引入本地区,种群迅速蔓延失控,造成其他土著种类濒临并伴生其他严重危害的现象。

生态入侵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影响很大,有时甚至能使整个生态系统发生不可逆转的崩溃。

11、农业效益:

农业满足人类利益的效果,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12、能量转移:

绿色植物利用太阳能,通过光合作用生产食物能,食物能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从营养级传递到另一个营养级。

1、生物群落:

是指在一定地段或生境中各种生物种群所构成的集合。

2、农业生态系统:

是人类为满足社会需求,在—定边界内通过干预,利用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能量和物质联系建立起来的功能整体。

11、生态工程:

是应用生态系统原理(如物种共生原理、物质循环与再生原理等),结合系统工程的优化方法,设计的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及分层次多级利用物质的生产工艺系统。

14、能效率:

指人工投入单位辅助能量所获得的有效产出能或能量报酬。

20、种群是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有机体的集合群。

23、环境污染:

由于人为因素使环境的构成或状态发生变化,环境素质下降,从而扰乱和破坏了生态系统和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生产条件,就叫做环境污染。

24、群落演替:

随着时间的推移,群落中一些物种消失,另一些物种侵入,出现群落与其环境向着一定方向,有顺序的发展变化,称为群落演替

25、全球变化:

全球变化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排放温室气体而产生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降水量增加、海平面上升,并由此而产生一系列生态和环境变化的总称。

27、原生演替:

自裸地上或深层水体下开始的演替称为原生演替。

28、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利用生物或它的代谢产物来控制有害动、植物种群或减轻其危害程度的方法。

29、生态系统:

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通过物质交换,能量转化和信息传递,成为占据一定空间、具有一定结构、执行一定功能的动态平衡整体,称为生态系统。

32、生产环:

在食物链中加入能够将非经济产品转化为人们直接利用的经济产品的环节,称为生产环。

33、次级生产力:

消费者生产生物量的速率称为次级生产力。

34、生态对策:

是指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在繁殖和竞争等方面朝着不同方向、适应不同栖息生境的对策。

37、群落结构:

组成群落的生物种群在群落中所处的位置和存在的状态称为群落结构

38、生境:

生物与环境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使具有特定生态特性的生物种或生物类群只能在特定的环境中生存,该特定环境即为该生物种或类群的生境。

39、生态平衡:

所谓生态平衡系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通过相互作用达到的协调稳定状态。

40、耗散结构:

是指在远离平衡区的非平衡状态下,系统可能出现的一种稳定化的有序结构。

41、生态死亡率:

死亡率是指死亡的速率。

种群在理想条件下有一个最低死亡率,即个体死亡由于生理寿命所决定的“老年”,也是一个生物学常数。

实际上的死亡率又称生态死亡率

42、龄级比:

若一个种群中的不同个体具有不同的年龄,则可按一定的年龄分组,统计各年龄组个体数占种群总个体数的比例,称龄级比

43、次生演替:

在原有植被已被破坏,但保存有土壤和植物繁殖体的地方开始的演替,称为次生演替

二填空题

1、农业生态系统具有能量转换功能、物质转换功能、信息转换

功能和价值转换功能。

2、农业生态系统立体结构的三种主要类型是立体种植、立体养殖和立体种养。

3、食物链加环的类型有生产环、增益环、减耗环、多功能环和加工环。

5、生物组分按照功能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种类群。

6、农业生态系统的两类输入能为自然能和人工能。

7、农业资源分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两大类。

8、四大自然圈是指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

11、生态系统在结构上包括两大(基本)组分:

生物组分和环境组分。

12、碳循环有4条循环途径。

13、作物生产力按照不同因子的影响可分为光合生产力、光温生产力、气候生产力和土地生产力。

14、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分地质大循环和生物小循环两个类型。

15、农业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指食物链和食物网。

16、生物群落从演替初期发展到成熟期,其最后状态叫气候顶极群落。

17、种群增长有指数增长型和逻辑斯谛增长型两种指数增长模型。

18、使种群稳定增长的年龄结构中含有大量幼年个体。

19、种群生态学以种群为单位,研究生物种群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

20、食物链中,消费者可分为小型消费者和大型消费者。

22、生态金字塔特指能量金字塔,其次还有生物量金字塔和数目金字塔。

23、含有大量幼年个体与较少老年个体的种群为迅速增长的种群。

25、自然界中食物链的长度一般为4—5级。

26、个体生态学以个体为研究单位,研究某种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29、磷循环属于沉积性循环故应合理利用。

30、生态学研究__生物__与__环境__之间的关系。

31、竞争与捕食属于种间负相互作用。

32、生态演替的两种类型为原生和次生演替。

34、衰退型种群是因为种群内含有大量的老年个体。

35、水循环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物质循环。

36、目前农业上最突出的生态危机是资源危机。

37、互利共生与原始合作属于种间正相互作用。

38、生态系统中失调的标志表现在结构和功能的两方面的破坏。

39、农业生态学的研究对象为农业生态系统。

1、农业生态系统的组分结构包括:

生物组分和非生物组分两类。

2、种群的营养特征包括:

种群的空间分布、种群数量和种群的遗传三个方面。

4、种群的年龄结构分为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三种类型,而种群的年龄组也分为幼龄组、中龄组和老龄组三个主要组别。

5、种群波动的主要因子:

非密度制约和密度制约。

6、种群的增长的类型分为:

几何级数增长、指数型增长和S型增长三种。

7、种群数量的年波动主要受物理环境、种群自身的生理因素两类因素的影响。

8、种群的空间动态主要包括:

种群个体对空间的需要、空间结构、空间利用方式、扩散和迁移等四个方面。

11、相互作用可分为正相互作用和负相互作用两个类型。

12、正相互作用可其作用程度分为互利共生、偏利共生和原始协作三种类型;负相互作用包括:

竞争、捕食和寄生等。

20、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生物群落破坏后的地段上进行的演替,最初发生是外界因素的作用所引起的。

21、系统结构的有序性具体表现在系统的边界和系统的层次两个方面。

23、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

根据环境特性划分为:

海洋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

24、生态系统从其组分的性质可分为生物组分和非生物组分两类。

生物组分是指生态系统中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等。

27、光的生态作用具体表现在光质、光量(当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三个方面。

28、就植物而言,其生态型包括:

气候生态型、土壤生态型、生物生态型。

32、食物链的基本类型有捕食食物链、腐生食物链、寄生食物链三种。

33、生态金字塔有个体数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和能量金字塔三种基本类型。

34、农业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主要包括农田、草地和林地生产。

35、次级生产包括:

初级生产者以外的异养生物,包括消费者和分解者。

36、氮素来源主要有两个途径:

生物固氮、化学固氮。

40、农业资源根据其来源,一般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两大类。

农业自然资源根据其性质,又可分为可更新资源(再生资源)和不可更新资源(非再生资源)。

41、农业资源的特性:

整体性、地域性、变动性、多用性、数量的有限性和潜力的无限性。

42、生态失调结构上的标志:

一级结构缺损(一级结构是指组成系统的一级成分,如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等)、二级结构受损(二级结构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组分及其特征,如生物种类、种群数量及群落层次结构等)。

43、生态失调功能上的标志:

能量流动受阻、物质循环中断。

44、水体污染源可分为:

自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两大类。

49、微生物对土壤的作用:

促进了成土作用、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能、提高了土壤质量、对土壤覆盖层的影响

三.单项选择题

1、自然界中食物链的长度一般有多少级(A)

A、4~5级B、6~7级C、7~8级D、9级

4、属于可更新资源的是(D)

A、磷矿资源.B、钾.C、钙.D、水资源.

5、物质循环中,属于沉积型循环的是(D)

A、氮.B、氢.C、水.D、磷.

6、根据收益递减律,资源投入量应选择(B)

A、越多越好.B、适当点.C、越少越好.D、关系不大.

7、草食动物牛、羊属于(A)

A、初级消费者.B、次级消费者.C、初级生产者.D、分解者

8、生物防治利用某一生物种群压制另一类生物种群,使其不能为害农作物,是利用生物种间的(A)

A、负相互作用B、正相互作用C、中性作用D、偏利作用

9、消费者处于食物链的中间环节,属于异养生物。

如下面的(D)

A、草B、小麦C、水稻D、牛

11、利用天敌来消灭害虫是生物种间的(C)

A、原始合作B、互利共生C、捕食D、共栖

12、生物学放大作用是指有毒物质在食物链上的(A)

A、浓缩B、降低C、平衡D、毒害

13、农业生态系统具有生命特征是因为其中包含(A)

A、生物组分B、环境组分C、太阳辐射D、水

15、目前农业上最突出的生态危机是(A)

A、污染危机B、粮食C、石油D、化肥

16、农田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水平较高是因为增加了(B)

A、腐食食物链B、捕食食物链C、寄生食物链D、其它

17、对磷钾类资源要节约、合理利用,是因为它的循环属于(A)

A、沉积型B、气相型C、中间型D、其它

18、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D)

A、个体B、种群C、群落D、生态系统

19、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它们生存环境的总称是(C)

A、栖息地B、生境C、生物圈D、土壤圈

20、我国大部分农区大量亏缺的元素是(A)

A、氮B、磷C、钾D、锌

23.生态金字塔一般指(A)

A、能量金字塔B、生物量金字塔C、数目金字塔D、都有

24、生态演替所能达到的最终状态称(A)

A、顶极演替B、先峰期C、过渡期D、衰退期

28、属于气候生态型的是(B)

A、水稻与陆稻.B、早稻与晚稻.C、粘稻与糯稻.D、都是.

29、生物种间负相互作用为(C)

A、互利共生.B、偏利共生C、竟争D、共栖.

30、下列元素在物质循环中属于沉积循环的是(C)

A、碳B、氢C、磷D、氮

31、生产成果与资源投入量之比为(B)

A、生态效率B、系统资源利用率C、能量效率D、都是

33、生物种间正相互作用是(C)

A、竞争B、捕食C、互利共生D、寄生

34、生态平衡失调的标志是破坏了其(A)

A、结构与功能B、群落与种群C、物质与能量D、其它

39、属于可更新资源的是(D)

A、磷矿资源.B、钾.C、钙.D、水资源.

40、种群在资源无限制情况下的增长属于(A)

A、J型B、S型.C、J与S之间.D、无规律.

41、“国际生物学研究计划”的英文代号为(A)

A、MAB.B、IBP.C、Ecology.D、E.C.G

43、钾损失的主要形式为(B)

A、挥发B、淋溶C、土壤固定D、其它

44、生物群落的演替从没有生物的地方开始称(A)

A、原生演替.B、次生演替.C、正演替.D、逆演替.

45、物质循环中,属于沉积型循环的是(D)

A、氮.B、氢.C、水.D、磷.

47、森林生态系统土层肥沃是因为它有较多的(B)

A、捕食食物链B、腐食食物链C、寄生食物链D、其它

50、生态系统的另一个同义词是(B)

A、生物地理群落B、生态群落C、生物种群D、有机体个体

51、种群生态学研究的基本单位是(C)

A、有机体个体B、种群C、群落D、生态系统

52、种群处于最适环境下的瞬时最大增长率为(A)

A、内禀增长率B、最适增长率C、最小增长率D、其它

53、衰退型种群是因为其中大量包含(C)

A、幼年个体B、中年个体C、老年个体D、都有

54、氮损失的主要形式为(A)

A、挥发B、淋溶C、土壤固定D、其它

55、磷损失的主要形式为(C)

A、挥发B、淋溶C、土壤固定D、其它

四多项选择题(填空)

1、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有(A、B、C)

A、物种结构B、时空结构C、营养结构D、信息结构

E、资金结构F、社会经济结构

2、现代农业的辅助能投入类型包括(A、C、D、E)

A.基因性投入B.科技性投入C.资源性投入D.设施性投入E.保护性投入

3、下列哪些元素的循环属于气相循环(B、D、E)

A磷B氮C铁D碳E氧

4、农业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调节途径有(A、B、C、E)

A常规投入B结构调整C措施优化D信息投入E合理的消费方式

6、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是(A、B)

A、CO2增多B、森林减少C、O2增多D、森林增多E、其它

7农业资源具有的特性包括(A、B、C、D)

A、整体性B、区域性C、有限性D、变动性E、多用性

8、能量的主要形态有(A、C、D、E)

A、日光能.B、食物能.C、化学能.D、动能.E、热能

9、固氮的主要形式有(B、D、E)

A、化学固氮.B、高能固氮.C、物理固氮.D、工业固氮.

E、生物固氮

11、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包括(A、B、C、D、E)

A、生物构成特点B、环境特点C、稳定机制D、开放程度

E、生产力特点

12、生态系统结构包括(A、C、E)

A物种结构B生物结构C时空结构D环境结构E营养结构

13、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的评价指标包括(A、B、C、D、E)

A持续性B协调性C承载力D均衡性E稳定性

14、r-对策生物的特征包括(A、B、D)

A、个体小B、寿命短C、存活率低D、繁殖率高E、数量少

15、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组份包括(C、D)

A、自然群落B、种群C、农业生物D、自然环境E、社会环境

16、一切影响生物生命活动的因子叫生态因子,包括(A、B、C、D、E)。

A、光B、温C、水D、空气E、土壤

18、自然资源中,属于不可更新资源的是(D、C)

A、太阳能.B、潮汐能.C、水资源.D、磷矿.E、钾.

12、生态系统结构包括(A、C、E)

A物种结构B生物结构C时空结构D环境结构E营养结构

13、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的评价指标包括(A、B、C、D、E)

A持续性B协调性C承载力D均衡性E稳定性

16、一切影响生物生命活动的因子叫生态因子,包括(A、B、C、D、E)。

A、光B、温C、水D、空气E、土壤

17、食物链类型在自然界中通常包括()

A、腐食食物链.B、捕食食物链.C、寄生食物链.D、混合食物链.E、其它

18、自然资源中,属于不可更新资源的是(D、C)

A、太阳能.B、潮汐能.C、水资源.D、磷矿.E、钾.

19、K-对策生物的特征包括(A、B、D)

A、个体大.B、寿命长C、存活率高D、适应稳定的环境.E、扩散能力较低.

21.生物群落的演替包括(A、B)

A、原生演替.B、次生演替.C、正演替.D、逆演替.E、其它

23、以下资源中属于可更新资源的是(A、B)

A、水资源B、空气C、钾D、辐射E、磷

24.合理的农业生态系统追求的目标是(A、B、C)

A、生态效益B、社会效益C、经济效益D、产量E、产值

26、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是(A、B)

A、CO2增多.B、森林减少.C、O2增多.D、森林增多.E、其它.

27、农用养份循环中,氮素的损失途径包括(A、B、C、E)

A、挥发B、水蚀C、降雨淋失D、沉积E、风蚀

30、地球目前出现的几大生态危机包括(A、B、D、E)

A、人口B、粮食C、环境D、资源E、能源

31、自然资源中,属于不可更新资源的是(D、E)

A、太阳能.B、潮汐能.C、水资源.D、磷矿.E、钾

32、农业生态学研究对象包括(A、C、D)

A、生态系统.B、农作物个体.C、种群.D、群落.E、资源

33、种群的年龄结构包括(A、B、C)

A、增长型.B、稳定型.C、衰退型.D、变迁型.E、跃变型

35、固氮的主要形式有(B、D、E)

A、化学固氮.B、高能固氮.C、物理固氮.D、工业固氮.E、生物固氮

38、生态系统的环境组分包括(A、B、D、E)。

A、辐射B、大气(气体)C、生物D、水体E、土体

39、农业生态系统的系统生产力包括(A、B)。

A、自然生产力B、经济生产力C、经济产量D、生物产量E、能量产量

简答题

1、农业生态学的主要任务及其发展趋势是什么

(1)主要任务:

运用农业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研究农业领域中的生态问题,探讨协调农业生态系统组分结构及其功能,促进农业生产的持续高效发展,是农业生态学的根本任务。

(2)发展趋势:

从原始农业到传统农业,再逐步过渡到现代农业,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急剧增长,利用规模和数量不断加大。

同时,由于愈来愈多的能量、物质投入到农业生态系统中,尽管其产出量也相应增多,但对资源和环境的一系列的负效应也随着而来,如能源和水资源的短缺、生态环境的破坏、污染加剧等资源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随着人口的进一步增长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这些生态问题仍有加剧趋势。

5、群落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①群落有一定的种类构成或称生物组合,具有一定的结构状况和一定的物质生产量;

②群落有一定的相对一致的外貌;

③群落有一个或几个生物种或类群为生物优势种,在群落中能大量控制能量流及对其它物种和环境起着强烈的影响作用;

④群落存在时间和空间变化,表现为群落随环境梯度、时间演替、空间变化的地理分布特征;

⑤群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