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专题氧气的化学性质能力运用练习题无答案学习文档.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679666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3.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专题氧气的化学性质能力运用练习题无答案学习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九年级化学专题氧气的化学性质能力运用练习题无答案学习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九年级化学专题氧气的化学性质能力运用练习题无答案学习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九年级化学专题氧气的化学性质能力运用练习题无答案学习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九年级化学专题氧气的化学性质能力运用练习题无答案学习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专题氧气的化学性质能力运用练习题无答案学习文档.docx

《九年级化学专题氧气的化学性质能力运用练习题无答案学习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专题氧气的化学性质能力运用练习题无答案学习文档.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化学专题氧气的化学性质能力运用练习题无答案学习文档.docx

九年级化学专题氧气的化学性质能力运用练习题无答案学习文档

专题:

”氧气的化学性质“能力运用练习题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

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

“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

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

《韩非子》也有云:

“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

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

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

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

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

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

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

“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

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

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1.不宜用物理方法区分的一组是(  )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

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

《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

”;《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

”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

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

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

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

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

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A. 蔗糖和面粉                       B. 氧气和空气                       C. 氢气和氮气                       D. 酒精和白醋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

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

《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

”;《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

”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

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

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

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

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

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2.(2019•茂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

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

“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

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

“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

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

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

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A. 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                             

B. 氧气能够燃烧

C. 二氧化碳能将氧化铜还原为铜                             

D. 金刚石、石墨都有良好的导电性

3.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叙述中,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 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是1.429g/L                     

B. 二氧化硫是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D. 在低温加压下,液氧能变成雪花状的淡蓝色固体

4.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

B. 在点燃条件下氧气能跟多种物质发生置换反应

C. 带火星的木条一定能在含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复燃

D. 鱼虾在水中能够生存的原因之一是氧气微溶于水

5.(2019•茂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氧气约占空气质量的21%                                    

B. 金刚石、石墨和C60结构中原子排列方式相同

C. 氧气能支持燃烧,可做燃料                                

D. 一氧化碳和木炭都具有还原性

6.为了得到较纯净的氮气,某同学采用燃烧法除去一瓶空气中的氧气,下列物质中最适宜的是

A. 红磷                                     B. 木炭                                     C. 硫粉                                     D. 铁丝

7.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实验现象不明显,原因可能是收集所用氧气过程中(  )

A. 收集满氧气后,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移出水槽

B. 将集满氧气的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

C. 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D. 收集氧气时,观察到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时开始收集

8.下列各组变化中,每一转化在一定条件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③

9.氧气时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通常情况下,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的密度

B. 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

C. 鱼、虾等能再水中生成,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

D. 在高原区,人们容易缺氧,是因为高原地区的氧气含量低于21%

10.下列事实与氧气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

A. 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B. 氧气可以供给呼吸

C. 白磷在空气中自燃                                              

D. 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11.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下列有关氧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和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完全相同

B. 动植物的新陈代谢、金属器皿的锈蚀等变化过程都需要氧气参与

C. 通常情况下水中含有氧气

D. 某些物质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但在氧气中能燃烧

12.氧气跟世间万物如影随形.下列关于氧气说法正确的是(  )

A. 通过加压降温可以将氧气从无色气体变成无色液体

B.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C. 用带火星的木条可以检验氧气

D. 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氧气易溶于水

13.如图是关于氧气化学性质的部分知识网络,关于该图说法正确的是(  )

A. Ⅰ类反应都属于化合反应                                    

B. Ⅰ、Ⅱ类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

C. 硫、磷在氧气中燃烧均会产生大量白烟               

D. Ⅰ、Ⅱ两类反应均体现了氧气的可燃性

14.下列实验操作或做法能实现目的的是(  )

A.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可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

B. 用天然气替代煤气(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作燃料,可解决温室效应

C. 可按溶解、结晶、过滤的操作顺序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

D. 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时,将导管升到集气瓶底,可有利于气体的收集

15.下列是某化学学习小组在“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有什么不同”的探究活动中提出的一些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

A. 证明呼出的气体含二氧化碳多的证据是:

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 判断呼出的气体含氮气的依据是:

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为人体吸收

C. 证明呼出的气体含水蒸气多的证据是:

呼出的气体在玻璃片上结下水珠

D. 证明呼出的气体含氧气的证据是:

呼出的气体能使木条燃烧更旺

二、填空题(共12题;共61分)

16.如图是某同学构建O2与CO2的知识网络,回答:

(1)转化a得到的氧气、氢气的体积比为________ .

(2)在自然界中,实现转化e的主要途径是________.

(3)转化c与转化f均可用于实验室制氧气,但选用的发生装置是不同的,这是因为________ .

(4)写出转化f制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 .

17.某初三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要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并验证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根据下图的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①制取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甲或乙),收集氧气可用________法和________法.此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

②木炭在图丁中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图戊中的现象为________,说明木炭燃烧的产物有________;

③木炭燃烧这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

④小明同学发现装置甲可以进一步改装会更好,你能帮他的方法是:

________,优点是:

________.

18.我们在实验室做“硫在氧气中燃烧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都需要在集气瓶的底部留少量的水,它们的作用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19.请用线段连接有对应关系的两列间的点(每个点只能连接1次)

O2________     洗洁精________   液态CO2________     焊锡________

A.去油污   B.助燃器   C.粘接金属   D.灭火

a.熔化     b.氧化   c.乳化   d.气化

20.请提出下列实验操作的目的:

实验操作

操作目的

①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要铺一层细沙

________

②食盐溶于水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________

③使用滴管时,滴管不能与试管内壁接触

________

21.请选用下列物质的字母代号填空: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氖气E、水蒸气①空气中体积含量最高气体是________;②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________;

③能支持可燃物燃烧的是________;④人呼出的气体中除了二氧化碳还有________;

⑤属于稀有气体的是________;⑥常用作灭火剂的是________.

22.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化学仪器。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

B________;F________;G________;H________。

(2)写出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 ;制取大量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时最好选用上述哪些仪器:

________ (填字母)。

(3)做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时,在集气瓶底部加少量水的目的是:

________。

23.如图所示,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以甲、乙两种方式迅速插入装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到木条复燃,且在甲中燃烧比在乙中燃烧更旺.上述实验说明了氧气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

24.实验室有四个药品橱,已存放如下药品:

①实验室新购进一些木炭,应将它存放在________橱中(填“甲”、“乙”、“丙”或“丁”)。

②甲橱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主要现象是________。

③乙橱中的固体物质可以作干燥剂的是________(写化学式)。

④丙橱中药品都属于________类别(填“酸”、“盐”或“单质”)。

⑤丁橱的物质露置于空气一段时间后(不考虑水分挥发),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I.溶质质量都减少               II.溶剂质量都增大

Ⅲ.溶质质量分数都减少           Ⅳ.溶液质量都减少

25.不同的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现象不同:

①碳②铁③石蜡④红磷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中,有火焰的是________;火星四射的是________;产生大量白烟的是________;放出热量的是________.以上事实说明,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________的气体,能够跟许多物质发生________反应.

26.实验室制备气体并验证其性质是初中化学重要的活动。

(一)氧气的制取及性质

①请写出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②用II收集氧气是利用了氧气________的性质。

③制备完毕。

用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该实验的现象是________。

 

(二)二氧化碳的制取及性质

①选择药品。

适合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且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编号)。

②制取装置如右图所示

i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

ii加入盐酸的量应在________(选填“x”“y”或“z”)处。

iii请写出证明二氧化碳集满的方法________。

③将二氧化碳通入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中,石蕊试液变红,说明溶液呈________性。

④为使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

(三)比较装置I和IV,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编号)。

A.都能随时控制滴加液体的量     B.都能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C.都适用于常温下的反应         D.都只能制备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

E.都是反应过程中装置内气体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

27.装满氧气的集气瓶,按图所示,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甲、乙两种方式迅速插入,发现木条复燃,且在甲中燃烧比在乙中更旺。

上述实验说明了氧气具有的性质是:

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2题;共10分)

28.做硫在纯氧中燃烧实验时,集气瓶底放什么?

为什么?

29.

(1)如图为教材中的硫燃烧实验,为什么要在瓶底放少量水?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部也放少量水,其作用是否相同?

请说明原因.

(2)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剧烈,那么影响可燃物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有哪些呢?

(3)实验结束后,为减少二氧化硫的逸散,须立即熄灭硫,可采取什么方法?

依据的灭火原理是什么?

(写出一点即可)

四、实验探究题(共4题;共45分)

30.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名称:

③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制取装置________(填序号),反应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检验装置气密性时,除了用手紧握的方法外,还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

(3)实验室可用二氧化锰固体与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混合制取氧气,为了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反应文字表达式为:

________

(4)用N装置做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燃烧结束后取出燃烧匙,立即用玻璃片盖住并震荡(注氢氧化钠会与二氧化硫反应),若将集气瓶倒转,发现玻璃片被吸住而掉不下来(如甲图),其原因是________;

(5)为完成上述实验,用10mL量筒量取6mL氢氧化钠溶液,读数时量筒内的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与乙图中________处(填a或b)刻度线保持水平.

(6)在实验室中,集气瓶被称做“万能瓶”,用它可以组装成各种用途的装置,请仔细观察下列(F~K)各个装置的特点回答问题:

①实验室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________口进入(填导管口符号).

②若要收集一定体积的二氧化碳气体,应选用________装置.

③若要除去一氧化碳中的少量二氧化碳,同时用该瓶收集较纯净的一氧化碳,应选用________装置.

31.学习化学离不开实验,巴蜀中学的学子们更要积极动手做实验.

(1)小明同学在家里利用替代品进行相关实验.如:

配制较多溶液时用玻璃杯代替如图1所示的仪器中的________(填仪器名称,下同);搅拌时用筷子代替________.

(2)根据如图2所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①写出仪器名称N________;

②若用装置B排水收集氧气,气体从________(填“a”或“b”)导管通入瓶内;瓶底留少量水进行装置C中的实验,水的作用是________.

③对比装置C和D,可以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

④某同学连接A、E、F进行实验,A中所加药品不同,F中所加药品相同.

a.若实验时E中蜡烛熄灭,F中溶液变浑浊,由此实验说明A中产生的气体一定具有的性质为________.

b.若实验时E中蜡烛燃烧更旺,F中溶液变浑浊,则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c.则F中溶液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d.当实验结束后,F中导管可能会发生倒吸,若要避免此现象应该如何操作或如何改进F装置(选择一个方面回答)________.

32.结合图示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

________。

(2)如果要收集比较干燥的氧气,则选用________装置收集;实验室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

(3)若用高锰酸钾选择A和D装置制取并收集氧气,则对A装置进行的改进是________。

实验结束时应先撤离导管再熄灭酒精灯,否则会导致________;检验一瓶氧气是否收满的方法是________。

(4)若收集某气体时只能选用E装置,则可推知该气体的性质除密度比空气小外,还有:

________。

(5)实验室往往用B装置制取气体,与下图比较,其优点是:

________。

(6)某初三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对氧气性质进行探究时,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小李同学取一段铁丝窗网上的细铁丝,在自己收集到的氧气中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

造成此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另一同学用收集的氧气做铁丝燃烧实验后发现集气瓶底炸裂,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

②小王同学将用排水法收集满氧气的两个集气瓶按如图所示放置,并分别同时迅速插入一根带火星的木条,甲乙两个装置中的现象不同点是________。

③从某网页上查阅到如下信息: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所需氧气的最低体积分数应在30%~50%之间。

为探究更加具体和准确的数据,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排空气法向集气瓶中通入一定体积的氧气,通入氧气的体积占集气瓶容积的体积分数和有关实验现象如下表:

这时,小张同学脱口而出:

“氧气约占36%时就是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最低体积分数”,而其他同学立即反对,理由是________,你认为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所需氧气的最低体积分数为________(实验数据均取整数)。

(7)为保证潜水员长时间在水中工作,潜水艇里要配备氧气再生装置。

下列几种制取氧气的方法:

①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②水通电制取氧气;③氧化汞加热制取氧气;④过氧化钠+二氧化碳

碳酸钠+氧气,你认为最适合在潜水艇里制取氧气的方法是________,与其他方法相比,该方法的优点是________。

33.(2019•辽阳)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图中带有标号仪器的名称: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所选发生装置是________ (填字母),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 .

(3)若选用E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________ (填“a”或“b”)端通入.

(4)用上述实验制得的氧气完成F装置所示实验,要在集气瓶底部装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其目的是________ ,写出F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 .

五、综合题(共4题;共17分)

34.根据下列问题填空(物质用化学符号表示):

(1)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为21%的物质是________.

(2)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是________.

(3)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________.

(4)可用于制造硝酸和氮肥的物质是________.

35.A、B、C、D、E、F、G、H八种物质,有如图所示关系:

其中A是一种紫色固体,B、G都是黑色固体,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E、F都是无色液体,H是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在②的反应前后B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

请你根据上述信息,试推断:

(1)物质A是________,物质D是________,物质G是________。

(2)B在反应②中起________作用。

写出反应的②表达式:

________。

36.现有A,B,C,D,E五种物质。

①A和B发生反应,现象为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同时生成一种黑色固体C。

②D是一种无色的气体,把D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且D可以由A和一种固体单质反应生成。

③若将一种淡黄色粉末放入A中反应,火焰呈蓝紫色,生成一种刺激气味的气体E。

试判断A、B、C、D、E各是什么物质,用化学式填空。

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37.根据碳与氧气的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做“木炭的燃烧”的实验时,将点燃的木炭放入燃烧匙,燃烧匙应由上而下缓慢伸入集气瓶中的原因是________;

(2)碳不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3)在相同温度和相同体积的条件下,气体压强与气体分子数能成正比关系。

将ag碳和bg氧气放入一恒容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相同温度下,测得反应前后容器内的气体压强分别为P1、P2。

如果P1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二、填空题

三、解答题

四、实验探究题

五、综合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