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经济学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67742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5.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经济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信息经济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信息经济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信息经济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信息经济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信息经济学试题.docx

《信息经济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经济学试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信息经济学试题.docx

信息经济学试题

一、选择(将认为正确的答案填写在括号内,每题2分,共20分)

1.标志信息经济学产生的著作是(A)

A.马尔萨克《信息经济学评论》B.施蒂格勒《信息经济学》C.马克卢普《美国的知识生产与分配》

2.信息经济学基础理论形成于(C)

A 20世纪60年代B 20世纪50年代C 20世纪70年代

3.委托—代理理论的提出者为(C)

A 格罗斯曼B 施蒂格利兹C 莫里斯

4.首次将信息经济学划分为微观与宏观两个分支学科的人是(C)

A.阿克罗夫B.阿罗C.赫什雷弗和赖利

5.主张信息经济学是研究“信息活动的经济问题与经济活动的信息管理”观点的学者是(  B )

A.乌家培B.张守一C.银路

6.产生不确定性的条件是(C)

A.决策结果只能是唯一的B.决策结果可能产生两种C.决策结果可能产生两种以上

7.风险厌恶者,其效用(  A )

A.随货币增加而增加,增率递减B.随货币增加而增加,增率递增C.随货币增加而增加,增率不变

8.市场参加者双方都处在“无知”状态时(C)

A.信息对称B.信息不对称C.信息不完全

9.委托代理关系是(A)

A.一种普遍关系B.仅指经济领域C.在部分领域中存在

10.道德风险属于(A)

A.外生不确定性B.内生不确定性C.既不是外生亦不是内生不确定性

1.“柠檬”理论的柠檬是指(BC)

A. 旧货B. 二手货C. 次品

2.信号理论的提出者为(B)

A.阿克罗夫B. 斯彭斯C. 莫里斯

3.将国家信息部门划分为一级和二级信息部门的人是(A)

A. 波拉特B. 马克卢普C. 阿罗

4.进行信息经济学发展史研究的人是(B)

A. 伯顿B. 卢卡纳尔顿C. 赖利

5.信息经济学是( C  )

A.信息社会的经济学B.信息产业经济学C.研究经济活动`中信息现象及其规律的经济学

6.风险较一般不确定性包含(B)

A. 更少的不确定内容B. 更多的不确定内容C. 相同的不确定内容

7.计算国民生产总值的方法有( ABC  )

A. 生产法B. 收入法C. 支出法

8.市场参加者的信息可能呈现(ABC)

A. 信息不完全,但信息对称B. 信息不对称,但信息完全C. 信息完全,但信息不对称

9.委托代理关系的委托方是(AB)

A. 居于信息优势方B. 居于信息劣势方C. 双方处在信息对称状态

10.产生道德风险的原因是(C)

A. 道德败坏B. 委托人与代理人信息关系不对称C. 代理人拥有独占性的私人信息

二.简释(每题4分,共20)

1.信息经济学——信息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经济活动中的信息现象及其规律的经济学

2.道德风险——指经济代理人在使其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同时损害委托人或其他代理人效用的行为。

3.完全信息与不完全信息——完全信息就是市场参加者对于某种经济环境的全部知识。

不完全信息即市场参加者对于某种经济环境的部分知识。

4.对称信息与非对称信息——对称信息指在相互对立的经济人关系中,对应双方都掌握有对方所具备的信息度量相同的知识,也即对应双方都了解对方所具备的知识和所处的经济环境。

非对称信息就是在相互对应的经济人之间不作对称分布的有关某些事件的知识或概率分布。

5.市场信号——是市场参与者在观察和预测经济活动过程中降低不确定性改变观察结果概率分布的有关事件。

1. 信息——狭义:

信息是一种消息、信号、数据或资料;广义:

信息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是物质存在方式和运动规律与特点的表现形式。

2. 公共信息与私人信息——公共信息一定范围内的所有市场参加者应具有且能获取的共同知识可称之为公共信息。

更多情况下,亦称之为常识。

私人信息指个别市场参加者所拥有的具有独占性质的市场知识

3. 委托人与代理人——掌握信息多的(具有相对信息优势)的市场参加者称为代理人,掌握信息少(处于信息劣势)的市场参加者称为委托人

4. 对称市场与非对称市场——对称信息指在相互对立的经济人关系中,对应双方都掌握有对方所具备的信息度量相同的知识,也即对应双方都了解对方所具备的知识和所处的经济环境。

对称性市场是对称信息在经济结构领域发生效用后的市场的特殊表现形式。

5. 价格信息内容——所谓价格的信息内容就是市场参加者提出的价格中隐含的市场知识

三.简答(每题10分,共30)

1. 21世纪我国信息经济学的研究领域

在新的21世纪,信息经济学的重点研究领域,可以列举如下:

1)经济决策与信息结构的研究。

把经济决策当作信息经济学的逻辑起点,从经济决策展示信息经济学的有机整体。

经济的信息意识产生对信息的需求,从而推动信息供给,使信息产业化发展与产业的信息化相促进——构成信息与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的有序运动体系。

也就是说,研究经济决策与其所需信息的复杂分布、动态结构,能科学地揭示信息的现实价值、信息市场运行的特殊性、信息效益、信息成本、信息价格、信息收益与成本、国民信息生产总值、国民信息活动收入、消息价格、信息经济结构等一系列重要的理论与实际问题。

可见经济决策与信息结构的研究,可以获得信息经济学奠基性的成果。

2)信息经济效益分析研究。

把信息经济效益分析作为信息经济学的核心范畴加以研究。

效益指标是信息经济学中最重要的指标,这里不仅涉及到如何配置各种资源,以最小投入取得最大产出和最大经济效益,而且还涉及到如何去计量或测算这些效益。

这些方法的创立和完善将对信息经济学理论产生巨大影响,同时可以帮助人们从量的角度认识信息的价值和使用价值,指导实际的流通和交换活动,以信息经济效益指标作为信息投资的依据。

3)信息供需研究。

供求关系是信息市场乃至整个信息产业发展的动力机制,分析揭示影响信息需求和信息供给的因素,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价格及市场的影响,构成信息经济学的微观基础。

4)信息产业研究。

信息产业是近年研究得较多的一个课题,成果不少,但深度和规模都不够。

今后应当进一步研究信息产业的内容结构,信息产业成长的规律,在大规模调查统计基础之上对信息产业发展的基本条件进行分析。

信息产业中的信息服务业预计将有大的发展,因为信息服务业是信息设备制造业和用户之间的中介,它的发展将推动信息供给和需求,同时也将带动信息设备制造业发展。

尤其是在我国政府于1993年倡导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以来,信息服务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规模迅速扩大,因此研究信息服务业的规划、管理及政策将成为十分重要的课题。

5)信息经济测度研究。

从宏观整体上研究信息经济总量与信息经济结构。

信息经济学不仅要分析微观和中观层次的信息经济效益的形成和演变规律,而且要揭示信息宏观经济效益的形成发展规律,包括一国信息经济活动规模、信息经济结构、信息经济发展等等,这对一国乃至全球国民信息生产总值和国民信息活动收入的理论构造是必需的。

由于信息的广泛渗透性和难于计量性,无论是信息经济的个量测度还是总量测度都面临着两方面的问题:

其一是如何从现存的统计体系和经济结构分析出信息的贡献;其二是用什么方法计量信息。

这些难题的解决必将使信息经济学获得突破性进展。

6)微观、宏观信息经济结合研究。

这一领域在1996年出版了《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这部力作,使我国学术界能够较全面了解西方信息经济学在这一领域的重要成果。

微观信息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对金融、证券、保险、税收以及市场活动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如前所述,解决这些问题的成果在90年代屡次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引起全世界关注。

我们在未来的研究中必须在这一领域投入力量,全新的经济理论可能会由此生长起来。

7)网络信息经济研究。

需要研究网络革命对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网络信息资源优化配置、面向高速网络的信息资源管理以及开发利用等方面问题。

有的学者甚至提出了“网络经济学”的框架,足见这一领域的重要性已经引起学术界和实际工作者的关注。

目前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其他科学基金中,以此为题的项目已列入“九五”规划。

可以相信,在“九五”规划结束时将会有大批成果面世,迎接21世纪学科的新起点。

8)高新技术产业增长研究。

由于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在经济增长中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需要从国民经济整体的高度研究科学技术的经济功能,预测高新技术产业化前景,促进创新,“知识经济”将会受到普遍关注,成为研究的热点课题,为我国“科教兴国”的战略安排提供进一步的理论支持。

2.委托代理均衡合同的条件

1)市场中存在两个相互对立的个体,且双方都是在约束条件下的效用最大化者;在这两个个体中,其中之一(代理人)必须在许多可供选择的行为中选择一项预定的行为,该行为既影响其自身的收益,也影响另外一个个体(委托人)的收益;委托人具有付酬能力并拥有规定付酬仇的方式和数量的权力,即委托人在代理人选择行为之前就能与代理人确定某种合同,该合同明确规定代理人的报酬是委托人观察代理行为结果的函数。

2)代理人和委托人都面临着市场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且他们二者之间所掌握的信息处于非对称状态。

也就是说,第一,委托人不能直接观察代理人的具体操作行为;第二,代理人不能完全控制选择行为后的最终结果。

因为代理人选择行为的最终结果是一种随机变量,其分布状况取决于代理人的行为。

由于存在该项条件,委托人不能完全根据对代理人行为的观察结果来判断代理人的成绩。

3.价格信息机制的缺陷分析

1)市场价格不是万能的。

由于价格表达信息的隐含性决定了市场知识的不完备性,所以决策必然是非优决策,还需要非市场机制:

税收、利率、法规、行政等社会管理机制。

2)市场价格难以传播全社会所需的各种信息特别是关系社会政治关系的经济信息。

3)传统经济理论认为,同质商品在市场有两种不同价格,资源配置就不能算是合理的,有效的。

但恰恰这是现实的一部分。

市场价格本身具有离散性。

4)格罗斯曼和施蒂格利斯也认为:

市场价格体系并不能充分反映市场参加者的现有(全部)信息,只能反映市场参加者的给信息。

这也是有人投资信息能赚钱的秘诀。

5)在社会通货膨胀加剧时,或有人扰乱行市,倾销,垄断价格时,市场价格根本不能正常反映供求价格,这时价格所传播的信息内容大多属于市场噪声。

4.对称信息的经济效用

①保险市场上的对称信息意味着允许每个代理人在风险类别上具有一致性。

由于不同市场上对称信息的效用本质上一致,所以,在此阐述的一般保险市场中对称信息的分析方法,也能被应用于分析其他市场中对称信息的效用。

保险合同的效用是将消费者的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能够转移到保险公司业务量中的风险总量一般由两类风险组成,它们分别是自然风险和结构风险。

自然风险与损失的随机事件相联系。

在自然风险状态下,人们不能获得与风险水平相联系的有关经济结果的任何信息;结构风险则是由于在一个已知总量中缺乏不同风险类别的存在状况的信息而产生的风险。

②扩大垄断市场。

市场细分与保险分类。

对称信息对于效率具有正负影响力。

一些情况下,甚至不能确切地将这两种影响力作严格区分。

如对称信息可能给买卖双方的一方带来利润,也同时给另一方带来亏损。

或既可能产生正效率,也可能产生负效率,关键在于个人如何处理这些信息。

③降低风险交易。

影响风险分类的信息将可能提供潜在的竞争机会。

由于个人认识到对风险类别的预测可能会出现机遇,因而比一般情况更为强调信息的收集和处理。

从而极大地改善决策环境,个人也就在这种被极大改善的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