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心得弟子规出则弟.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677111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53.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弟子规心得弟子规出则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弟子规心得弟子规出则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弟子规心得弟子规出则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弟子规心得弟子规出则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弟子规心得弟子规出则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弟子规心得弟子规出则弟.docx

《弟子规心得弟子规出则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弟子规心得弟子规出则弟.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弟子规心得弟子规出则弟.docx

弟子规心得弟子规出则弟

弟子规心得-弟子规出则弟

《弟子规》学习课程006出则弟之一

  弟子规

  出则弟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财物轻、怨何生、语言忍、忿自泯、

  解读《弟子规》出则弟之一:

  《弟子规》在开篇总序部分就告诉我们首孝弟、次谨信、就是说一个人必须首先学会遵守孝道和弟道,毫无疑问“孝”在中国传统美德中居首位,可是“弟”为什么也如此重要呢?

“孝”和“弟”之间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在中国传统社会“弟道”曾经起到了怎样重要的作用,关于如何履行弟道?

《弟子规》又做出了哪些具体的要求呢?

  今天要讲的是《弟子规》的第三部分,叫出则弟。

什么叫出则弟?

  出、就是指离开自己的小而言之房间,中而言之离开自己的家庭,大而言之离开自己的家族,换句话说要和别的人去交往,要进行某种社会交往,这叫出。

  弟,当然我们知道原来的本意是指兄弟友爱,在第三部分开始《弟子规》就是这么几句;兄道友、

  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作为兄长对弟弟要友爱,而作为弟弟对兄长要恭敬,而兄弟和睦“孝”也就体现在其中了。

  因为我们知道传统中国家族意识非常强,往往一个家族兄弟举族同居,不分炊的,换句话说共用一个厨房,而且这个兄弟不是说一母所生的兄弟,有的时候是同高祖,同曾祖,同祖,我们今天叫叔伯兄弟。

整个家族是住在一起的,而如果整个家族维持一个大食堂,没有像每家每户有个小食堂,每家每户开点小灶,这是美德。

如果你要分炊,一般人家都认为你们家庭不和睦了,每人打小九九,如果你要分家那是天大的事情,周围的人就会看着你这个家族有点怪,所以在中国古代是“聚族而居”的。

经常有这样的情况一个家族有几百口人住在一起,请问这样大规模的一种家族形态,这个家族怎么管理?

我们现在都在讲;企业管理,社会管理,大学里有MBA班,EMBA班,还有PMBA班,实际上我们应该回头看看中国传统当中怎么管理庞大的家族的,这里边有重大的智慧。

  讲求“弟道”就是中国传统社会维系无数庞大家族和顺、友爱的重大智慧,而对中国百姓传送千百年的《孔融让梨》,《赵孝争死》等故事也正是兄弟友爱履行弟道的重要典范。

那么,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大家

  族里“弟道”究竟是如何得以体现的?

又能够产生怎样巨大的作用呢?

  我在这里给大家讲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叫“陈昉百犬”。

有个叫陈昉的人,他家里有一百条狗,大家一听这不很奇怪?

你在讲出则弟,讲人与人之间的弟道,怎么还带上狗了?

这故事妙就妙在这里。

  陈昉是宋朝人,这在宋朝的中国是一个倍受瞩目的大家庭,大家知道这个大家庭有几代人吗?

13代人居住在一起,这可能是古代中国一个很高的记录。

他们的祖先是“陈崇”,非常有名的人,德高望重,为家族制定了严格的家规,其中最主要的部分“孝”-“弟”就是要求家族子孙都得履行孝、弟。

希望子子孙孙确守不疑,代代相传,这样他认为我这个陈氏家族啊!

就能够绵延不绝,果然做到了。

陈氏家族枝繁叶茂,每代都出贤人,都出非常好的人才,全家族上下一片吉祥、安宁、和顺、那么俗话说锅碗瓢盆都难免有磕磕碰碰的时候,人一多,口舌一多,是非就多,这个庞大的家族13代人,700口人从来不吵架,非常和睦,怎么做到的?

我告诉大家,陈昉这个大家族里面他有一个厅,在村落的中间,700多口人同时吃饭,规定的,早饭、午饭、晚饭都是整个家族一起吃,到吃饭的时候大家就换上比较得体的衣服,干干净净、

  扶老携幼来到这个厅堂、彼此见了面分外亲切,相互问长问短、问寒问暖、按照年龄按照尊卑辈分次第而坐,大人尽量按照辈分和大人坐在一块儿,小孩按照辈分和小孩坐在一块儿,只要全家人有一位在家,但是没有到场,陈家有个族规,“等”等,谁都不吃饭、700多个人,这样就形成一个什么?

家族凝聚力。

同时陈家的人没有不守时的到后来,为什么?

我一个人来晚了,那么多长辈都不吃饭等着我,所以这是一个家规。

吃饭的时候奉行一个规则,什么规则?

“食不语”,所以鸦雀无声,吃好饭以后大家在相互聊聊天,一下又喧闹起来,有好多的时候及时的沟通,就免除了家族里面的误会,非常友爱。

  跟狗有什么关系?

妙就妙在这个700多人的大家族,大家想想吧!

养了100多条狗,我们都说狗学主人样,对吧!

咱们有句话,什么样的人养什么样的狗,大家到马路上去看,我已经发现了,很多老人家养的狗,也比较慈祥好像,跟着老人家,很多非常漂亮的小姐,养的狗,基本上烫着头发,身上喷着香水,大家都可以看到,有些壮小伙养的狗,就跟狼一样。

陈家有100多条狗,这100多条狗非常有意思,性格非常温顺,这些狗不大叫的,跟路上的野狗完全不一样,更妙的是根据史料记载,这100多条狗也是一块吃饭

  的,它看主人都这样,都在一个公共食堂吃饭,陈家的食堂外边,就是一个很长的槽,就像喂马的马食槽,100多条狗都在那儿吃饭,每到吃饭的时候,慢慢的这些狗居然也拖家带口地来,就是狗爷爷带着狗爸爸,狗爸爸带着狗孙子,排着队来,到这找到自己这一段槽,在那吃东西,吃完东西以后非常有规矩,辈分高的狗先走,辈分小的狗就在那玩,在那热闹,而每次吃饭开始前,有几条很威严的老狗,蹲在槽口清点狗数,他们家的狗很有意思,而有一次史料记载;出现了很感人的一幕,这就是《陈昉百犬》的故事,最精彩的地方,几条老狗,狗长辈看看,怎么一条狗没来啊?

缺一条狗啊?

所有的狗就趴在槽变谁都不吃饭,等着这条狗,原来有一条狗怎么了?

家里洗澡,洗完澡以后不是耽误时间了吗?

赶紧跑过来,这条狗很多人看到,居然还非常抱歉的跟大家摇尾巴,来晚了,还低着头和别的狗打招呼。

  这个家族居然以家族的友爱影响到了家族所豢养的狗,这就叫陈昉百犬。

在宋朝的时候,这个家庭美誉传遍全国。

陈昉百犬就成为中国传统家族友爱履行孝道、弟道的一个典范,名垂千古。

  “弟道”对于维护传统社会家族和睦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因此和孝道一并被古人列为传统美德之首,

  可是在现代社会,像中国古代那么庞大的家族已经很少了,现在的年轻人大多是独生子女,没有兄弟,这是不是就意味着弟道这种传统美德已经失去了它的价值了呢?

我们现代人,又应如何理解弟道呢?

  当今的社会形态已经改变,中国,除了一些非常特殊的区域,比如客家文化区域,还保存着一些大家族居住的情况,当然这个也已经不太多,我们现在都是小家庭居多,特别是独生子女政策以后,没有兄弟姐妹的孩子越来越多,弟道也就越来越难以被今天的孩子们所理解,但是我们千万不要忘了,这绝对不等于说弟道在现代社会当中没有意义,就彻底失去了价值,不是这样的,同样请大家不要忘记的,也是我们古人的一句话,“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什么意思?

不就是弟道吗?

弟道也正是我们讲的“泛爱众”泛爱众是什么?

博爱,我们千万不要以为博爱完全是西方的东西,不是这样的,最早有这样一个概念出现也是在我们中华传统文化当中,只不过叫“泛爱众”如此而已,泛爱众、弟道、说到底就是一种博爱,一种守望相助的同胞之情,一种和平喜乐的地球人情节,把这样的精神融合起来,我们这个社会怎么可能不和谐?

还有一点,我们需要特别强调,我们也许认为“弟道”就是指兄弟友爱,就是兄弟之间才讲弟道,这个观点

  也是不妥当的,实际上兄弟姐妹之间,乃至妯娌之间也是要讲“弟道”的。

只不过以兄弟之间先举一举,概括一下,实际上都要讲。

  兄弟之间讲弟道的故事太多了,不必讲了,我来讲一个姐弟之间的故事,

  在唐朝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政治家,军事家,叫李勣,他本名叫徐懋功,在唐朝乃至中国的历史上,这位李勣啊!

是富有传奇色彩的人。

出将入相,位至三公,享尽人间融化,而且经历了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三朝元老。

深得朝廷的信任和重用,被朝廷倚为长城,后人,我们中国后来的历史学家,我们学者一直在研究李勣这个人为什么会那么成功?

他这一辈子的人生之路,为什么走的那么好?

我们就总结出来,除了大家知道的军事才能,政治才能,这个都不必说,有几点更重要的,第一、与友义,跟朋友之间,跟兄弟之间,非常讲“弟道”。

他在瓦岗寨的时候曾经和一位鼎鼎大名的人结拜为兄弟。

谁啊?

“单雄信”这大家都知道,《隋唐演义》好汉之一,武德四年、洛阳被攻平了,也就是说洛阳被唐朝打下来了,当然“单雄信”也就被抓了,那么这个时候这个李勣啊!

就去和唐朝的皇帝讲;单雄信是好人,非常的骁勇,我愿意拿我的官职来

  赎他的命,但是李世民没有同意,李勣说;那好,我不跟你说了,流着泪告退。

这个时候单雄信还责怪李勣,“我早就知道你不办事,你就嘴上说说,什么兄弟义气啊?

你根本就没有拼命救我”还错怪了李勣。

李勣怎么回答的?

大家知道吗?

《资治通鉴-唐纪五》“吾不惜余生、与兄俱死、但即以此身许国,事无两遂,且吾死之后、谁复视兄之妻子呼?

  意思就是,我不惜余生,我愿意跟你兄弟一起死,但是两方面我没有办法死,一方面、我身以许国、我已经答应李世民来跟他来打天下的,我不能死,第二、如果我死了,兄弟、你的妻子、儿女谁来照顾啊?

我们今天一听嘴皮子功夫啊!

说说而已吗?

李勣拿出刀,割了自己大腿上的一块肉,交给单雄信。

  《资治通鉴-唐纪五》“使此肉随兄为土,庶己不负昔誓也”这块肉陪着你兄弟埋到土里,因为单雄信要被杀了吗!

这样我就不辜负当年我的誓言,这是李勣。

李勣这个人他最为老百姓所知的一件事情是他如何对他的姐姐,到了李勣的万年,已经贵为仆射宰相了,他姐姐生病了,李勣以宰相至尊,亲自为他的姐姐熬粥,当他的老姐姐看到自己贵为宰相的弟弟每天为他煮粥的时候,而且有时候烧粥啊!

李勣不是胡子长了吗?

有时候还把胡子给烧了,姐姐

  说;《资治通鉴-唐纪十七》“仆妾幸多,何自苦如是”

  意思是家里有的是仆人,有的是男仆女佣啊!

你何必要这样累着自己呢?

弟弟?

  李勣回答说《资治通鉴-唐纪十七》“非为无人使令也、顾姊老、勣亦(yi)老、虽欲久为姊煮粥、其可得呼。

  他不是因为家里没有人,而是说姐姐啊!

你老了!

弟弟我也老了,就算我想经常为姐姐煮碗粥还能煮多少次啊?

  这件事情要说小事呀!

但是《资治通鉴》里边原原本本把它记录下来了,《资治通鉴》里惜墨如金啊!

中国的正史用一个字都要掂掂分量,原原本本把这个故事记载在《资治通鉴》上,为什么?

在中国古代这样弟道是个人品德啊!

很重要的,有的时候和你的军功、跟你的丰功伟绩是相提并论的。

我们把人伦道德看的很重的,所以《资治通鉴》里面就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至于兄弟睦、孝在中、那就不必讲了,现在我们知道很多老人家,就在当代社会,不说古代、很多老人家有退休金,又不必子孙养着,有理疗保险,本来完全可以安度晚年了,为什么好多老人家有的时候晚

  年的情况不好呢?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子女不和,兄弟不友爱,兄弟之间不讲“弟道”,家庭里边闹,老人家觉得心不安啊!

看着自己的子孙后辈不放心啊!

所以《弟子规》讲兄弟睦、孝在中。

你兄弟和睦了就是孝了。

换句话说;孝和弟它是一回事,不是两回事,对长辈孝、对平辈和友人要弟。

  弟道实际上就是孝道的延续,因为古人往往把孝弟并称,作为评价一个人最重要的标准,并视之为做人的根本,那么,一个人怎样才算是真正做到了“弟”呢?

接下里《弟子规》会告诉我们哪些履行弟道的具体要求呢?

  从我们生活的经验来看,如果兄弟朋友之间不友爱、如果兄弟朋友之间发生矛盾、有争端、往往是两个方面,一个钱财、一个言语、这两个是惹事的。

为了一些钱财,为了一两句话,往往会导致不和,所以《弟子规》说的非常明白;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如果大家都把财物看的轻一点,哪里还会有怨恨呢?

如果大家在言语上相互忍让一点,心里的不满,也就自然而然会消除,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话“熙熙攘攘皆为利往”这样的话肯定是很绝对的,但是,在经济日益成为大家重要关注点的今天,由于财物方面的问题引起兄弟

  不和的例子恐怕实在是太多了,而中国传统是非常注意在兄弟之间的财物分配的,非常关注。

在中国传统当中认为兄弟之间谦让是应该的,但是你如何谦让的更妙,这是有讲究的。

  汉朝的时候,有一个人叫许武,父亲早亡,剩下两个弟弟,兄弟仨,许武是哥哥。

他对弟弟特别好,平时种地的时候哥哥种,俩个弟弟他不舍得让他们干农活,因为岁数还小,就让他们在旁边看着,为什么看着呢?

多少学一点种地的本事,而晚上,大家想想这个哥哥许武种了一天的地,已经累的是不行了,但是晚上,他亲自教两个弟弟读书,如果两个弟弟调皮不听话,这个许武啊!

也不舍得去责怪弟弟,绝对不责打弟弟,他就自己跑到自己父亲的坟前长跪不起,嚎啕大哭,以此来感动两个年幼的弟弟,后来,大家看到,哎呀!

这个许武很好吗?

道德高尚,还有学问,我们知道汉朝的时候叫“举孝廉”汉朝还没有科举制度,是靠大家群众推荐,邻里都说这许武好,好人,国家要用,所以就举了孝廉。

这个时候许武干了什么?

谁都想不到,许武就把财产分成三份,把爸爸留给他的财产分成三份,自个儿拿了最好的一份,把最差的、破房子、瘦牛、烂犁最差的东西分给了两个弟弟,大家听到这里说,你是不是

  讲错了?

这哪里是弟道啊!

这简直是偷盗啊!

老百姓也是这么看的,说你是伪君子,好啊!

原来你就是为了当官,而为了骗去声誉,你做给我们看的啊!

一旦你举了孝廉,有了当官的机会了,原形毕露啊你!

许武就一直被别人这么骂,但是,不知不觉之间,两个弟弟的声望起来了,大家突然新发现许家三兄弟这两个弟弟拿了最烂的东西,也没跟哥哥闹翻,还是很感激哥哥,在他们小的时候种地养活他们,很感激哥哥每天晚上不辞劳累教他们读书,慢慢地两个弟弟的声望越来越高,大家觉得,许武我了看错了!

看样子好的可是两个弟弟啊!

于是,大家一致推举两个弟弟又举了孝廉,认为这是好人,到了这一天发生了什么呢?

许武跑到父亲的坟前嚎啕大哭,哭完回来,把家族所有的亲戚,包括邻里百姓召集到一起,把自己有的,原来有的最好的这份财产一分为二,分给两个弟弟,自己什么都不要,当时大家认为这是真正的弟道。

因为他根本不需要财产,而是在汉朝的社会氛围底下弟弟还小啊!

你给他财产没用啊!

但是你要给他一个良好的声誉能够让他尽快有为社会服务的机会能够举孝廉,这是在中国古代关于弟道故事里边最奇怪的一个。

  讲究“弟道”谦让二字最为关键,兄弟之间一旦

  能够做到相互礼让,财物轻,也自然不是什么难事了,那么在处理财物的问题上,兄弟间还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在中国传统当中是强调兄弟共财,兄弟之间要共同享有财物,不得计较,不要说你多吃了,我多占了,不要计较。

  元朝的时候有个人叫张闰,这个张家八代人不分炊,就说八代人都在一块吃饭,没有说各自做各自的饭,从来没有的,大家在一块吃,整个大家族100多口人,但是没有闲话,这个家里怎么干的?

大家知道吗?

白天男性该种地的种地,女性就在家里一块儿做女红,做好以后怎么办呢?

男人出去打的猎,砍的柴,家里的女眷做的这种刺绣啊!

做的鞋袜啊!

全部同意放到一个仓库里,每个小家庭没有一点点私自收藏的东西,这个大家庭到后面到了什么地步大家知道吗?

如果有个小孩哭了,饿了,马上就会有一个家族的妇女在哺乳期的,把这孩子抱过来喂奶,慢慢地,这家里的小孩子就分不清妈是谁?

为什么呢?

只要一哭就有一个妈妈抱过去喂奶了,又一哭,又一个妈妈抱过去,小孩子不知道谁是妈。

大了以后才知道。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兄弟、妯娌、姑嫂、之间的感情啊?

还有一点兄弟之间共有财物,分配的时候要公正,特别

  是家庭的族长,或者说我们主事的,当家的人要心里公平,绝对不能偏私。

  明朝有一位非常著名的人物叫郑濂,他家里也是七代同住,他家里的大门上挂着一块匾,叫“天下第一家”五个字。

这五个字怎么来的?

为什么会被称作天下第一家,这个郑濂是一个当官的,明太祖朱元璋听说有这么一个家庭,七代同堂,一千多口人,从来不吵架,大家开心的不得了,这个朱元璋有点想不通,就把郑濂召来,说你家里究竟有多少人啊?

启禀皇上,一千多口人,皇帝就问,你有什么治家的法则啊?

可以保证大家和睦相处啊?

郑濂回答了,唉,皇上,也没有什么?

就是不听闲话,不传闲话,言语就忍啊!

不听,皇帝说;很高兴,很好很好,来,领赏,朱元璋要赏东西给郑濂,赏什么大家知道吗?

这朱元璋够小气的,赏了俩梨,就给俩梨,那么郑濂家里一千多口人,弄俩梨,也没办法,但谁也不敢说皇帝赏的少,千恩万谢,谢恩,揣着俩梨就回去了。

  两只梨虽然少,却是皇帝的赏赐,理应让全家每个人都享受到,但郑濂怎样做才能把这两只梨分给全家一千多口人呢?

  郑濂回到家里举着两只梨,今儿皇帝赏了我俩梨,就两个,大家看清楚了啊!

搬上一口大水缸,叫人打

  上一缸水,把梨捣碎了,泡在缸里,一千多口人每人喝一碗梨汤,这里面有没有梨味这谁也不知道啊!

每人喝一碗,那么喝的人也很惨,就喝了一碗水,还得磕头谢恩,一千多个人磕半天,但是,大家知道,朱元璋啊看到了这一幕,他派的校尉看到了这一幕,回去禀告说佩服佩服,这个家长绝对没有私心,所以朱元璋一高兴,就封这一家为“天下第一家”。

这在中国传统当中,都是确实存在的,大家别以为是笑话。

在这个故事里边除了分梨分的很均匀,也不可能也不均匀,当然他也没有说,剩下的梨渣到底谁吃了?

这没人管,那么这里边也提到了什么呢?

不传闲话,在兄弟之间别传闲话,别传二姑娘什么说,三弟弟怎么说,不传,这就是什么?

言语忍、忿自泯。

言语忍、忿自泯最重要的一个字是“忍”忍字是什么?

心上一把刀,跟难啊!

我个人好多时候忍不了的,我这脾气比较躁,但是“忍”这个功夫是中国传统很强调的。

  唐朝的时候有一个人也很有名,叫张公艺。

他家也比较狠,9代人同居,也是很和睦。

也从来不吵架,唐高宗就想不明白,把张公艺给叫来,说你家9代都说你们家很和睦,你有什么秘诀吗?

这张公艺可真绝,一般皇帝问你,那你肯定就回答,我们家努力做到以下三条,第一第二第三,张公艺没有,一句话不

  说,请皇上次笔墨和纸给我,皇帝一看,你还挺绝,还准备写报告啊!

我也就问问你啊!

没打算让你写报告,笔墨拿来,这位张先生非常逗,低着头在哪写,就不抬头,皇帝一看这什么意思?

写半天,你有那么长的经验要交给我啊?

呈上来,呈上来,张公艺呈上一看,满纸一个字“忍”,就这一个字,所以我们知道,忍这个功夫啊,实际上很难做,但是对家族来讲尤其对兄弟,对血亲,或者邻里啊!

或者社会上结识的同事朋友之间,忍是非常重要的。

而且忍基本上没有什么道理可讲,忍是一个修身的功夫,你就是要修身,修得住。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财物轻、怨何生、语言忍、忿自泯、

  出则弟这个部分,当然讲的是出,就是离开自己的小家庭,离开自己的家族,离开自己从小生活和熟悉的环境,那么,出去以后,还有哪些礼节你要注意的?

有哪些规矩你要确守的,请大家听下一讲。

《弟子规》与我

  因为家庭浓厚的阅读气息,我从小便对中国古代书籍充满兴趣。

还记得我年幼时,父母除了提供我好书,他们也时常陪伴我朗读中国古代书籍。

在这么多书当中,>是我的最爱。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我发现了许多追崇西洋文化的华人常以不屑的态度去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他们认为这些传统文化已经过时了。

然而,他们的想法是极其肤浅的。

相反,中国传统文化不但不过时,还能使我们变成更加完美的人。

身为炎黄子孙,我们应该爱惜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弟子规》。

  从小,父母便教导我朗读《弟子规》: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并向我解释它的含义。

虽然当时有一些迷惑,但随着年龄增长,我也渐渐地领悟其中的道理。

《弟子规》指的是做一个好学生好子女应有的标准。

孝时孝顺。

悌时兄弟间彼此诚心相爱的意思。

从父母那儿学到的传统儒家的道理,如待人以礼,孝敬长辈,为人真诚等,让我一辈子受用不尽!

  我们很难苛求一个从西方国家成长的华人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多深的了解,所以我十分庆幸能够出生在这样一个中国传统文化气氛浓厚的家庭里。

我读弟子规

  我读《弟子规》

  这本著名的童蒙读物《弟子规》即是很好的道德教育材料。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李毓秀根据宋代朱熹的《童蒙须知》改编而成的。

后来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训蒙文》,并改名《弟子规》。

《弟子规》通篇约一千多字,言简意赅,以《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对应有六篇,分别是:

、〈出则弟〉、〈谨〉、〈信、〈泛爱众〉、〈余力学文〉。

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为弟子们明确制定了一整套人格标准。

读《弟子规》让孩子懂得如何去做人,懂得如何做到孝、尊长、勤学,明白了什么是穿着礼仪,行为举止礼仪。

  《弟子规》开篇就总结道: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圣人”那也就是孔子,所以可见:

《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

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

和大众相处时要平

  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

按照这种说法,我们可以明确感受的到,德行是最重要的,只有有了高尚的道德之后,我们才可以勉强去学习知识,否则,那就是不合格的。

  因此,依我看:

《弟子规》在当代,不仅仅是儿童的启蒙读本,他就是对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养成也具有重要意义,其作用主要体现在,培养爱亲敬长的孝悌意识;养成诚实守信的做人品性;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健康的价值观念;养成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与良好的人际习惯等几个方面。

就这几个方面,大学生都做到了吗?

在这个社会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社会上有多少人做到了呢?

人力资源学者也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与人在智力、体力等方面的差距将越来越小,人们之间的差距将更多体现在品性方面。

而良好品性的塑成则有赖于人格教育。

人格教育是伦理道德教育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伦理道德教育就犹如无根的浮萍,总是漂流在人的思想表面而不能深入下去。

所以说,人格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

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家庭和学校教育一味强调学生的知识智力的培养,而忽视人格与道德伦理认知与实践,结果在品性教育方面出现了大学生补小学生、幼儿园的课的现象。

  《弟子规》有六篇,它的第一篇就是《入则孝》篇。

  见“孝”是放在最前面的,也可以看出在作者眼中“孝”的重要性。

以下是《入则孝》的内容: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这就是《入则孝》篇的全部内容,三字为一句,总共也就四十四句。

它的意思呢,我想还是很容易明白的。

  《入则孝》篇自然是以“孝”为中心意思,讲到我们应该如何来做到“孝”。

大思想家孔子非常重视孝,认为孝是“为人之本”。

关于如何才能称为孝,孔子亦有论述。

孔子弟子子游问孝。

子曰: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

  有养。

不敬,何以别乎?

”在这里,孔子指出,孝敬父母的关键不是仅仅为他们提供物质上的满足,更应该从精神上敬重、爱戴父母。

至于具体如何做才能体现这种孝的精神,从《弟子规》的《入则孝》篇里总结出来,可以得到如下几点:

  首先,要从行为上敬重父母,不能傲慢无礼。

无论父母教责对错,做子女的都要敬听顺承,以示对父母的恭敬心。

《弟子规》讲,“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很多人因此则误解儒家所谓的孝敬父母就是一味地顺从,听任父母的呼唤与责骂,失去起码的判断能力和处事立场。

笔者却以为《弟子规》在此并不是要求做子女的做事一味顺从父母,不讲对错,不做争辩,成为一个听话听使唤的乖孩子,而是要求做子女的通过应、行、听、承来表现对父母的恭敬之心,表达对父母长辈的人格尊重。

在其看来,无论父母对错,要求有无问题,作为子女首先在态度上、人格上要敬重长辈,而不是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