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2 工业备战高考地理之纠错笔记系列 含解.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674574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1.3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12 工业备战高考地理之纠错笔记系列 含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专题12 工业备战高考地理之纠错笔记系列 含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专题12 工业备战高考地理之纠错笔记系列 含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专题12 工业备战高考地理之纠错笔记系列 含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专题12 工业备战高考地理之纠错笔记系列 含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12 工业备战高考地理之纠错笔记系列 含解.docx

《专题12 工业备战高考地理之纠错笔记系列 含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12 工业备战高考地理之纠错笔记系列 含解.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12 工业备战高考地理之纠错笔记系列 含解.docx

专题12工业备战高考地理之纠错笔记系列含解

专题12工业

易错点1不会进行工业区位选择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题。

地租是城市各种环境因素在经济上的综合表现,下图显示了某市中心城区地租从中心向边缘递减的变化趋势。

由于环境质量、基础设施等因素的不同,城市不同方向的地租变化程度存在差异。

该市规划在甲地建设产业园区,最适宜的是

A.电子信息产业园区B.钢铁工业产业园区

C.航空航天产业园区D.汽车工业产业园区

【失分剖析】本题出错的原因主要是不会判读等值线图,或是不理解工业选址的影响因素,导致判断错误。

【参考答案】A

【详解详析】甲地位于城市的西北方向,该方向交通设施和空气质量较好,适宜布局对环境要求较高、产品对交通运输依赖较高的产业,如电子信息产业。

工业区位选择的方法

1.自然条件方面:

是否有修建工厂所需要的良好地质、地形条件和气候条件;是否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水资源。

2.社会经济方面:

是否尽可能靠近劳动力、市场和交通枢纽,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是否有良好的社会协作条件。

3.环境方面:

不同工业对环境的要求不同,污染程度及污染类型不同,其区位选择的要求也不同。

具体分析如下:

(1)环境要求

对环境十分敏感的工业,如电子厂、感光器材厂,应建在空气比较洁净的地区,远离烟尘污染严重的工厂。

(2)有大气污染的工业部门的布局

有大气污染的工业部门,如水泥厂、酿造厂、化工厂、钢铁厂等,布局要考虑风向,有以下四种情况:

①布局在盛行风向的下风向地带,如某地常年盛行西风,则应布局在城区的东侧,如下图中A处。

②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地带或最大风频的下风向地带,如下图,从风向玫瑰图可知该地区最小风频是西风,最大风频是东北风,故空气污染企业应布局在A处。

③布局在与季风风向垂直的郊外,下图为我国华北地区某空气污染企业的布局,此类企业可布局在图中A、B两处。

④在城郊热力环流显著的地区,宜布局在城市风的下沉气流之外,如下图中的A、B处。

(3)有水体污染的工业部门的布局

污水排放口要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如下图,河流由A流向B,自来水厂宜布局在C处,化工厂宜布局在D处。

(4)地形要求

对大气污染比较严重的工业部门要布局在通风良好的地形区,避免布局在通风效果不理想的盆地与谷地中,以免废气大量聚集而危害人体健康。

(5)与城市的距离要求

污染程度

区位选择要求

举例

规模小、无污染

可以有组织地设在城区

服装厂、玩具厂

规模大、对空气有轻度污染

可布置在城市边缘或近郊区

机械厂、仓储区

严重污染

宜布置在远离城市的郊区

钢铁厂、水泥厂

工业区位选择中的“风、水、宝、地”

(1)“风”:

工业应布局在盛行风的下风向,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2)“水”:

有水污染的工业应布局在河流下游;对水质要求高的工业应布局在河流的上游;运输量大的工业可利用水运条件。

(3)“宝”:

原料指向型工业应布局在原料产地;市场指向型工业应布局在市场附近;动力指向型工业应布局在电站附近;技术指向型工业应布局在科技发达地区;劳动力指向型工业应布局在劳动力充足地区。

(4)“地”:

工业应布局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的地区。

逆风有利于飞机起飞和降落。

下图示意某机场及其附近地区飞机起飞时噪声等值线分布。

读图,完成1—2题。

1.机场附近盛行风最可能为

A.西北风、东南风B.东北风、西南风

C.东风、西风D.南风、北风

2.图中E、F两地分别适宜布局

A.科技园区、乳畜业B.草地、高级住宅区

C.高级住宅区、乳畜业D.科技园区、草地

【答案】1.B2.D

【解析】1.结合图中指向标可知,噪声等值线呈东北—西南方向延伸,说明飞机跑道呈东北—西南方向;因飞机逆风起飞和降落,故该地盛行风为东北风和西南风。

2.图中E地噪声小,靠近机场,适宜布局科技园区;F地噪声较大,布局草地有利于改善环境,且不遮挡视线。

易错点2常见工业区位模式图判读错误

近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工业生产面临“用工荒”局面。

根据相关知识,回答1—2题。

1.上图为4种工业的生产成本构成图,其中最有可能面临“用工荒”的是

A.①B.②

C.③D.④

2.“用工荒”对沿海地区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A.劳动力回流第一产业,第一产业比重提高

B.刺激科技创新,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C.劳动力数量减少,平均工资下降

D.资金投入减少,生产总值下降

【失分剖析】本题出错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是不会判读工业区位模式图,尤其不会判读三角坐标图,导致无从下手;二是不理解产业结构调整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导致判断错误。

【参考答案】1.D2.B

【详解详析】1.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工业生产面临“用工荒”局面,主要是民工的流入数量减少,导致部分需要大量廉价劳动力的企业受影响,特别是制衣、电子装配等类型的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根据三角形坐标图的判读方法:

第一步,每条边代表的含义及坐标的方向;第二步,根据规律进行读图。

过区域中的该点做平行于坐标轴的平行线,则平行线与相邻的坐标有两个交点,取该平行线与坐标轴的正方向一致的相邻坐标点为数值点,此平行线与相邻该坐标轴相交的那个点所反映出的数据即为该点在该坐标轴上的数据。

如果三个坐标轴的最小值均不为0,则可把每条坐标轴上的最小值所在点看作原点。

从图中可以得出④工业劳动力的投入成本最高,可以判断其受劳动力因素的影响最大,而在劳动力缺少的前提下,很可能造成“用工荒”,企业开工不足,影响生产。

故选D。

2.“用工荒”是因为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逐步向中西部转移,而不是劳动力回流到第一产业,故A与题意不符;“用工荒”问题的产生后使劳动力的工资提高,能够刺激东部沿海地区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促进产业升级、优化,故B正确;“用工荒”问题使劳动力在东部地区数量减少,促使劳动力的工资提高,故C与题意不符;“用工荒”刺激科技创新,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故D与题意不符。

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常见工业区位图的判读方法

1.柱状图

①判断方法:

依据图示信息,找出占成本比例最大的因素,即影响该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

②实例分析:

如上图中甲为技术指向型、乙为原料指向型、丙为劳动力指向型、丁为市场指向型工业。

2.直角坐标图

①判断方法:

依据坐标轴含义和坐标值变化趋势,判断各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

②实例分析:

如上左图中②工业的人才投入最多(人才与人员数量不同),为技术指向型工业;③工业的能源投入最多,为动力指向型工业;④工业的人才投入最少,即对技术要求不高,一般需大量廉价劳动力,为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上右图中,棉纺织工业布局在A处比较合理。

3.多维坐标图

①判断方法:

读准不同坐标的含义和数值的变化趋势,找出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

②实例分析:

上左图中①工业能源投入比重约为70%,为动力指向型工业;②工业原料投入比重约为70%,为原料指向型工业;③工业劳动力投入比重约为70%,为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上右图中对应不同图例,模式一的科技因素约占40%,比例最大,为技术指向型工业;模式二的市场因素比例最大,为市场指向型工业;模式三的原料因素比例最大,为原料指向型工业;模式四的劳动力因素比例最大,为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4.折线图

下图为工业化进程中原料、交通、科技要素投入比例变化示意图。

工业革命后,原料在工业投入中的比重在上升。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生产所消耗的原料数量越来越少,可替代的原料越来越多,加上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原料在工业投入中所占的比重在下降,因此曲线①表示原料。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对工业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每一次工业革命都会对工业生产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曲线②表示科技,其起伏表示技术革命对工业发展的影响。

交通一直是影响工业的重要因素,因此曲线③表示交通。

5.分布模式图

依据图示信息可知,我国造纸工业多沿河分布,西部地区也有造纸工业的分布,总的来说是东多西少。

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人口多,消费市场广阔,造纸工业发达;造纸工业使用的原料品种丰富,广东在我国南方,盛产甘蔗、竹,蔗渣、竹材等都可以用来做工业原料,所以造纸工业发达。

6.工业发展模式图

这种图较为复杂,信息丰富,需图文转换,获取关键信息。

从图中可知,该工厂早期建在原料产地,后来向市场转移。

从图中信息流和物流可以看出,早期物流是从原料地流向市场,后期只是信息流,因此最有可能是市场指向型工业。

图示过程反映了原料地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减弱,市场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增强。

7.玫瑰图

②实例分析:

玫瑰图中距中心点最远的因素即为该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

②实例分析:

甲工业的能源投入比重最大,为动力导向型工业;乙工业的技术投入比重最大,为技术导向型工业;丙工业受市场影响最大,为市场导向型工业;丁工业的劳动力投入比重最大,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8.等值线模式图

②实例分析:

将主要影响因素以等值线分布图的形式展示出来,分析判断并选择合适的工业区位。

②实例分析:

如上图,某企业生产必需的两种原料分别来源于M1、M2,N是该企业的唯一市场,以M1、M2为圆心的同心圆分别代表生产单位产品所需两种原料的等运费线,以N为圆心的同心圆代表单位产品的等运费线。

如果仅考虑运费因素,分别计算出五地从M1、M2运输原料和运输产品到市场N的运费,比较则可得出最合适的建厂地为丙地。

9.表格

待选地点

运输成本(单位:

元/吨)

原料

燃料

成品

3.68

5.42

8.80

3.16

3.85

14.00

3.16

4.27

11.60

3.68

4.65

4.80

①判断方法:

依据表格数据进行区位分析,往往要通过计算、比较得出结论。

②实例分析:

从降低运输成本角度看,该企业区位应该选择在成本最低的丁地。

10.其他图形

有关这方面的变形图较多。

但不变的是要依据不同图形判读影响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或依据降低成本进行工业布局的原则进行分析。

如下图中,若生产2个单位重量的产品需3个单位重量的原料M1、2个单位重量的原料M2,那么工厂区位最好接近O、P、Q、R四点中的P点,才可以降低原料M1的运费(其运费比例最大)。

某传统化工企业为获取最大利润,对不同选点的平均成本费用和产品价格进行调查,形成了如下图所示的曲线。

据此回答1—2题。

1.从经济效益考虑,该企业最合理的布局地点是

A.甲地B.乙地

C.丙地D.丁地

2.政府为了降低传统工业对环境的污染,决定对该企业增收污染费。

该举措可能导致

A.产品的价格最低值不会变化B.图中阴影部分面积扩大

C.该企业利润下降,但分布范围扩大D.图中P点与Q点之间的距离减小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物联网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领域,即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人们借助无线网络技术,就可以实现人和物体“对话”,物体和物体之间也能“交流”。

发展物联网产业不仅是提高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升社会信息化水平的重要举措,也成为各地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进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

下图为物联网重点企业的城市分布图(圆圈大小表示物联网企业数量多少)。

(1)指出我国物联网重点企业的分布特点。

(2)分析长三角地区物联网企业集中的原因。

(3)阐述大力发展物联网企业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的促进作用。

【答案】1.C2.D

【解析】1.利润等于产品价格减去成本费用,所以丙地经济效益最高、最合理。

故选C。

2.成本费用增加,产品的价格最低值会变化;阴影部分为利润,面积会缩小;该企业利润可能下降,且分布范围将缩小,图中P点与Q点之间的距离减小。

故选D。

3.【答案】

(1)分布极不均衡;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省市,以环渤海地区(或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最为集中。

西北部(东北、西南)的省区数量较少。

(2)该地区位置优越,经济发达(资金雄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众多(科技人才丰富,创新能力强);传统产业需要改造升级,市场需求量大;互联网与信息通讯发达。

(3)利于改变人们的消费方式,提高消费的质量和水平,使企业生产管理更加科学,降低生产成本;规范市场秩序,提高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提高国家的整体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就业,推动经济增长)。

【解析】

(1)分析地理事物分布,可从总体均衡性、区域分布集中度以及极值区等角度回答。

(2)物联网属于高技术行业,主要受技术、市场、信息通讯等社会经济因素影响,结合长三角地区优势分析即可。

(3)物联网是一种信息技术,能促进信息更便捷地传递,促进消费方式、管理手段的提升与变革,提升国家整体技术水平。

易错点3不理解工业集聚和工业分散

阅读材料,回答下题。

目前中国汽车工业的集群化效应初步显现,基本形成了以东北、京津、中部、西南、长三角和珠三角为代表的六大汽车产业集群(见下图)。

汽车产业以产业集群的模式发展,具有较强的经济效应。

试分析这种发展模式的好处。

【失分剖析】本题比较简单,学生出错的原因主要是不理解产业集群产生的原因是工业集聚,因此无法调用工业集聚的相关知识分析该题。

【参考答案】有利于资源共享、相互协作;延长产业链,形成规模效应。

【详解详析】相关产业的集聚可以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充分利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取得规模效益,汽车产业的集聚有利于资源共享、相互协作;延长产业链,形成规模效应。

工业集聚与工业分散

1.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分散与工业地域的关系

工业联系既可能导致工业集聚,也可能导致工业分散。

工业集聚的结果是形成了工业地域,工业分散则加强了工业的地域联系。

工业集聚和工业分散是工业化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期和不同条件下出现的两种现象,其产生的核心是降低成本,争取最大利润。

2.工业集聚与工业分散的比较

工业集聚

工业分散

原因

运输量大的核心厂与协作厂之间存在投入—产出的联系;共用基础设施或劳动力资源

工业企业过度饱和,地价、工资上涨,资源紧张,污染严重;产品的运费价格低或产品的零部件种类繁多

优点

加强企业间的交流和协作;减少运费和能耗,降低成本,获得规模效益;共用基础设施,节约建设投资

寻求最优区位,降低生产成本;环境污染小

缺点

环境污染严重,能源资源供应紧张

加大运输成本,难以发挥规模集聚效应

直接目的

减少运费和能耗,降低成本;加强信息交流与技术协作

利用廉价土地、原材料,占领市场,寻求最优区位,利于环境保护

最终目的

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三个角度分析工业分散

(1)两大目的:

①工业分散有助于缓解老工业区用地、用水紧张状况,减轻环境污染;②有利于充分利用各地的区位优势,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区位选择规律:

不同企业不同时期区位选择目的不同,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工业区位选择

目的

选择在发展中国家或落后地区

最可能是该地劳动力资源丰富、廉价,用地成本低

选择人口众多的大城市或发达地区

最可能是该地市场广阔

选择在发达地区

可能是该地科技发达、资金充足

(3)分散规律:

工业分散时一般会把处于低附加值的生产环节进行转移,而把产品设计、研发、品牌等高附加值的生产环节保留在本地区。

1991年克鲁格曼提出和完善了中心外围理论,它揭示了经济地理聚集内在的运行机制。

他认为集聚力和离心力都受到贸易自由化水平的影响。

当集聚力大于离心力,企业趋向于集聚;反之则企业不会发生产业集聚现象。

读集聚力、离心力与贸易自由化关系图,读图完成1—2题。

1.以下对图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A.贸易自由化程度与集聚力、离心力均呈负相关

B.随着贸易自由化程度的增加,集聚力和离心力相互之间呈负相关

C.集聚力与离心力两者相比,随着贸易自由化程度的增加,离心力变速快

D.集聚力与离心力两者相比,随着贸易自由化程度的增加,集聚力变速快

2.关于图中M和N两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A.珠江三角洲的企业向广东边远地区扩散,说明珠江三角洲的企业处于M区

B.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企业将一直趋向于集聚

C.中国加入WTO后,企业将出现不断分散的现象

D.处于N区域的企业趋向于分散

【答案】1.A2.A

【解析】1.从图中很容易看出,随着横坐标贸易自由化程度增大,集聚力、离心力都减小,所以说贸易自由化程度与集聚力、离心力均呈负相关,故答案选A。

2.M区域离心力大于集聚力,产业向区域外扩散;N区域集聚力大于离心力,产业向区域内集聚。

珠江三角洲的企业向广东边远地区扩散,说明珠江三角洲地区离心力大于集聚力,所以珠江三角洲的企业处于M区,故答案选A。

 

易错点4不会分析新老工业区的发展

2.(2017•新课标全国卷Ⅱ)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西省焦煤资源丰富,其灰分和硫分含量较低,所生产的冶金焦供应全国并出口。

据调查,1998年山西省有1800余家小焦化企业。

随着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实施,山西省逐步关停这些小焦化企业,至2014年已形成4个千万吨级焦化园区和14个500万吨级焦化园区,极大地改变了该产业污染严重的状况。

下图示意1994年和2014年山西省焦化厂布局的变化。

(1)说明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企业规模小、数量多的存在条件。

(2)分析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生产过程中污染严重的原因。

(3)指出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运输过程中存在的污染问题。

(4)推测山西省建立大型焦化产业园区后,在生产过程和运输过程中,对减少环境污染可采取的措施。

【失分剖析】本题以山西焦化工业的改革为背景,考查与小焦化厂相比,大型焦化园区在生产和运输过程的环境保护优势。

本题出错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是从图中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不强,没有看到小焦化厂靠近煤矿布局、依靠公路运输原料和产品,导致不会根据图中小焦化厂的分布特点推测其形成原因;二是从图文材料中提取信息后(大型焦化园区利用公路运输煤矿,利用铁路运输产品),不能灵活调用所学知识,导致不会对比分析小焦化厂与大型焦化园区在生产过程和运输过程对环境的影响。

【参考答案】

(1)焦煤分布广泛,煤矿众多。

小企业投资少(技术门槛低),临近煤矿,运输费用较低。

我国钢铁工业规模大,对冶金焦需求量大(市场需求大)。

增加当地就业,有经济效益,地方政府有积极性。

(2)(企业规模小、数量众多,)技术水平低,设备落后,(生产过程中)能耗大,废弃物排放量大,污染点多面大。

(3)(企业分散,单厂原料和产品的量较少,采用公路运输,在运输过程中,)所用汽车(卡车)数量多,尾气排放量大,原料和产品装卸、运输过程中存在煤炭散落、煤粉漂浮等问题。

(4)生产过程:

(由于规模大,实力强,)可以采用清洁技术和设备(,减少能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可以采用控制排放或回收再利用等技术和设备,(减少废弃物排放量,降低废弃物对环境的危害)。

运输过程:

(由于生产集中,)可以修建铁路专用线,采用封闭运输。

【详解详析】

(1)分析焦化厂规模小、数量多的存在条件,可以从煤矿资源分布广,该类企业所需生产技术水平低,靠近煤炭产地可降低运输成本,市场需求量大,以及政府支持等方面分析。

(2)焦化产业生产过程中污染严重的原因可以从焦化厂规模小、数量多,冶炼技术水平低、设备落后、排放废气物多等方面分析。

(3)分析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可以从运输过程中散落的煤炭及带来的扬尘污染,以及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污染等方面回答。

(4)分析生产过程中减少污染的措施,可以从采用清洁技术和设备,对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等方面考虑;为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污染,可以从改变交通运输方式等方面考虑。

一、传统工业区的发展

1.传统工业区的形成、衰落与整治

2.鲁尔工业区的综合整治对东北工业基地的借鉴

鲁尔工业区

东北工业基地

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改造煤炭、

钢铁工业,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

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改造钢铁、煤炭、石化、

汽车、造船、机械等传统工业部门,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

调整工业布局,保证各行业平衡发展

压缩耗能多、耗水多的工业,保证轻、重工业平衡发展

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进一步发挥铁路运输优势,大力

发展综合运输体系,保障便利的交通

发展科技,繁荣经济

发展科技教育事业,推动知识经济的发展

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二、新工业区的发展

1.新工业区“新”的理解

2.新工业主要分布地区:

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英国苏格兰地区,德国南部地区,美国“硅谷”等。

3.美国“硅谷”与意大利新工业区的比较

美国“硅谷”

意大利新工业区

相同点

①形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②交通便利;

③没有传统工业区的区位优势;④以中小型企业为主

不同点

崛起因素

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有高等院校;便捷的交通;稳定的军事订货

大批廉价劳动力;20世纪70年代原料和能源大幅度涨价;发达的银行信贷体系;意大利经济高度开放;政府的大力支持

生产结构

高技术产品

轻工业产品

生产特点

增长速度快,产品更新

换代周期短,研究开发费用高

生产过程分散或家庭

承包,资本集中程度低

分布特点

分布在高等院校和科研

机构周围,环境优美的地方

分布在小城镇甚至农村

劳动力

技术条件

从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

廉价劳动力

政府因素

军事订货

政府的大力支持

对我国的

借鉴意义

(高新工业)选择环境优美、科技水平高、交通便利的地区发展高新技术,要注意不断进行科技创新,不断更新产品,加强科技投入,增加科研经费

(乡镇企业)发展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以中小企业集聚的工业小区为发展模式。

企业之间专业分工、团结合作,形成规模效益

4.意大利新工业区与我国温州乡镇企业的异同

工业区

意大利新工业区

我国温州乡镇企业

相同点

有大批廉价劳动力,企业规模小,以轻工业为主,生产高度专业化,资本集中程度低

不同点

模式

以中小企业集聚的工业小区为独特的发展模式,通过生产—销售—服务网络,不同企业密切联系协作,共同形成巨型企业集团

一村一品、一乡一品的区域经济格局,同种产品之间的生产联系不密切,形成多家企业竞争的局面,规模效应大减

发展条件

银行信贷体系发达;社会服务机构完善;交通运输便利;小城镇用水、用地方便

商品手工业发展历史悠久;以山区

为主、平原少,人多地少,用地紧张

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

内蒙古呼和浩特硅矿、土地、光照等资源丰富,为此政府提出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努力打造“中国硅都”。

结合下图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内蒙古地区发展光伏产业的条件,叙述错误的是

A.硅矿储量丰富,生产原料充足B.能源丰富,为晶体硅提纯提供电力

C.科技发达,人才优势显著D.降水少,日照时间长,太阳能丰富

2.根据太阳能光伏产业链的特点,内蒙古最适宜发展光伏产业的

A.上游和中游产业B.上游和下游产业

C.中游和下游产业D.上游、中游和下游产业

【答案】1.C2.B

【解析】1.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自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