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考历史人教版必修3 单元综合训练十二 含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673849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5.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高考历史人教版必修3 单元综合训练十二 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版高考历史人教版必修3 单元综合训练十二 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版高考历史人教版必修3 单元综合训练十二 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版高考历史人教版必修3 单元综合训练十二 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版高考历史人教版必修3 单元综合训练十二 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高考历史人教版必修3 单元综合训练十二 含答案.docx

《版高考历史人教版必修3 单元综合训练十二 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考历史人教版必修3 单元综合训练十二 含答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版高考历史人教版必修3 单元综合训练十二 含答案.docx

版高考历史人教版必修3单元综合训练十二含答案

单元综合训练(十二)

一、选择题

1.(2017·玉林、柳州二模,24)“儒”最初是指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士,由古代神职人员演化而来,负责祭祀祖先,主持丧葬之礼,亦称为“相礼之儒”。

春秋时期,孔子赋予“儒”新的含义。

其目的是(  )

A.巩固专制统治B.和谐人际关系

C.维护社会秩序D.确立儒学独尊

答案 C

解析 春秋时期没有形成专制制度,故孔子赋予“儒”新含义的目的不是巩固专制统治,故A项错误;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社会动荡,故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不是孔子的主要目的,故B项错误;春秋时期分封宗法制度遭到破坏,新的政治制度没有形成,孔子提出“仁”的学说,创立儒学,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故C项正确;确立儒学独尊地位是董仲舒的主张,不是孔子的目的,故D项错误。

2.(2018·湖北华中师大新高考联盟高三教学质量测评,24)老子的“无为”思想强调“少私寡欲”,要求统治者减损欲望,放下贪欲。

孔子也把“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作为对君子的要求。

这种现象(  )

A.反映春秋战国时期个人私欲膨胀

B.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C.体现先秦儒道思想存在一定联系

D.导致了贵族社会逐步瓦解

答案 C

解析 材料中老子“少私寡欲”与孔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不能反映春秋战国时期个人私欲膨胀的现象,故A项错误;要求控制欲望与商品经济发展无关,故B项错误;老子与孔子的思想均要求控制欲望,说明先秦儒道思想存在一定联系,故C项正确;老子与孔子要求控制欲望不会直接导致贵族社会的瓦解,故D项错误。

3.(2018·重庆一中高考考前热身,24)《孙子兵法》强调,对于战争“明主虑之,良将修之。

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

又说“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

这说明(  )

A.先秦兵家反对不义战争

B.先秦军事理论趋于成熟

C.春秋时期兼并战争频繁

D.先秦兵家具有慎战思想

答案 D

解析 根据题意,题目强调的是兵家对于战争和用兵的思想,并未提到对不义战争的看法,故A项错误;题目中提到的是先秦时期兵家的思想,并未进行比较或看出此时的军事理论趋于成熟,故B项错误;题目强调的是兵家思想,并未提到此时的社会背景,故C项错误;根据题目中“明主虑之,良将修之”“用兵之法,全国为上”得出先秦兵家具有慎战思想,故D项正确。

4.(2017·全国卷高考临考冲刺押题卷七,26)王莽建立新朝取代西汉,仅遭到朝野人士的零星反对;东汉末年既有割据一方的豪强,更有权势滔天的权臣,却大都不敢称帝。

东汉末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权臣豪强对中央集权的畏惧

B.当时社会对君权神授的尊崇

C.儒学忠君思想进一步理论化

D.儒家“经世致用”思想的恢复

答案 C

解析 西汉末年的王莽敢于代汉自立,而反观东汉末年的豪强权臣却大都不敢称帝,结合所学可知东汉的中央集权并没有出现太多加强,故A项错误;两汉自汉武帝之后社会对君权神授都较为推崇,无法解释东汉末年的这种巨大变化,故B项错误;进入东汉时期,随着儒学“三纲五常”思想的进一步理论化,才出现材料中权臣豪强对帝位觊觎野心表现的强烈反差,故C项正确;儒家“经世致用”思想最早萌生于明清之际而非两汉之间,故D项错误。

5.(2018·全国100所名校高考冲刺三,26)下面为汉代教育结构图。

从图中可以获取的最有效的信息是(  )

A.封建教育系统已大体形成

B.儒家已经垄断了学校教育

C.汉代的儒学教育逐渐下移

D.太学可统领地方各级学校

答案 A

解析 根据题目中汉代的教育系统,中央、地方教育系统完善,官学、私学相得益彰,故A项正确;儒家已经垄断学校教育的表述材料无法体现,故B项错误;根据题意可以得出官学、私学相得益彰,中央和地方的教育系统均很完善,下移趋势并未看出,故C项错误;根据题意,中央太学并未统领地方各级学校,故D项错误。

6.(2017·广安、遂宁、内江、眉山二模,26)下图为著名画家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又名《释迦降生图》)局部。

描绘释迦牟尼降生后,其父净饭王和摩耶夫人抱着他去向诸神礼拜。

作为史料,它(  )

A.反映了佛教传入中国时的盛况

B.展现了魏晋以来佛教传播的趋势

C.印证了唐代佛教中国化的态势

D.说明了古代绘画以宗教题材为主

答案 C

解析 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无从体现佛教传播趋势,故B项错误;画中净饭王与其夫人和儿子体现出汉族的传统装束和家庭关系,体现佛教中国化的态势,故C项正确;古代绘画以宗教题材为主以偏概全,故D项错误。

7.(2017·德阳三模,26)宋代理学家指出,孔子周游列国,颠沛流离,困厄万端;颜渊一箪食、一瓢饮,穷居陋巷,但他们化解了身处逆境引起的外感之忧,便自得其乐。

这反映出宋代理学家(  )

A.重视人的内在完美

B.反对人对物欲的追求

C.强调对物理的探究

D.忽视道德教化的作用

答案 A

解析 据材料“化解了身处逆境引起的外感之忧,便自得其乐”可知,宋代理学家重视人的内在完美,故A项正确;材料“化解了身处逆境引起的外感之忧,便自得其乐”反映了宋代理学家在面对困境时注重内在的修养,但并不是反对外在物欲,故B项错误;材料“化解了身处逆境引起的外感之忧,便自得其乐”强调内修而不是探究外在物理,故C项错误;D项与材料“化解了身处逆境引起的外感之忧,便自得其乐”不符,且与史实不符,宋代理学家注重道德教化,故D项错误。

8.(2017·泸州三模,26)吴宁、范立舟在《两宋士风述论》中指出:

“宋代文人士大夫由盛唐时对功名的追求转向对道德精神的弘扬,为国家效力的自觉性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空前强烈。

”这反映了宋代(  )

A.程朱理学的影响突出

B.国力贫弱、政治黑暗

C.国家统治思想的转变

D.文化教育事业日益普及

答案 A

解析 宋明理学强调儒家学子应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故A项正确;宋朝政治黑暗材料未体现,故B项错误;宋朝统治思想仍是儒家思想,故C项错误;文化教育事业普及与社会责任感不直接相关,故D项错误。

9.(2017·达州二模,27)李贽在其《童心说》中说:

“夫六经、《语》、《孟》,非其史官过为褒崇之词,则其臣子极为赞美之语……乃道学之口实……断断乎其不可以语于童心之言明矣。

”其主要用意在于(  )

A.批判封建道学的虚伪性

B.反对史官和臣子褒赞儒学

C.批判道家学说的欺骗性

D.反对当时盛行的摹古文风

答案 A

解析 据材料“非其史官过为褒崇之词,则其臣子极为赞美之语……乃道学之口实”可知李贽的主要用意在于批判封建道学的虚伪性,故A项正确;B项是李贽的观点但不是其主要用意,故B项错误;材料“乃道学之口实”不是指道家学说,而是指封建理学思想,故C项错误;D项是李贽在诗文写作方面的主张,与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

10.(2017·佛山二模,27)清初,思想家唐甄说:

“人之情,孰无所欲!

得其正而安之,不得其正而弃之,是为君子。

”陈确说:

“真正无欲者,除是死人”,但“人欲正当处即是理”。

费密说:

“欲不可纵,亦不可禁。

”由此可知他们的共同主张是(  )

A.彻底打破理学的禁欲主义

B.理性地把握人欲与社会秩序的关系

C.把程朱理学作为统治思想

D.顺应资本主义萌芽要求构建新思想

答案 B

解析 材料并没有讲要彻底打破禁欲主义,而是认为将欲正当处理,故A项错误;材料并没有将欲完全的妖魔化、罪恶化,而是认为应该理性地把握人欲和社会秩序的关系,故B项正确;材料不涉及程朱理学是否作为统治思想,故C项错误;顺应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而构建新思想应该是一种自由的彻底的新思想,与材料中理性的对待人欲有区别,故D项错误。

11.(2017·河北衡水中学高三第二学期第三次摸底,27)“雕版印刷术始于东汉”说的文献支持最早源自《后汉书》,即“汉刊章捕张俭等”。

但结合历史语境“刊章捕张俭”即删削去刻在石上的张俭等人的名号并拘捕诸人,是为“正解”。

这说明(  )

A.历史事实离不开历史解释

B.汉代版印技术尚不够成熟

C.考据不能背离其特定环境

D.版印技术已用于公文印制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的描述,应该是历史解释离不开历史事实而非历史事实离不开历史解释,这属于明显的因果倒置,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我们不难得知,古代中国的雕版印刷术发明于唐朝而非汉代,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但结合历史语境‘刊章捕张俭’即删削去刻在石上的张俭等人的名号并拘捕诸人,是为‘正解’”可知,历史考据不能背离其特定环境,故C项正确;“版印技术已用于公文印制”,这属于明显的对材料信息的错误解读,故D项错误。

12.(2018·四川高考模拟信息押题卷,24)下图是汉字“日”“月”在甲骨文中的不同写法对照表。

商代甲骨内容多为“卜辞”,文体大部分符合象形、会意的造字原则。

据此,我们可以判断(  )

A.中国的古代文字从此已基本定型

B.字体婉曲、厚实带有刚正不阿的严肃感

C.它给予观者豪放不羁、流畅之感

D.中国的文字在殷商时期尚未统一

答案 D

解析 甲骨文是中国文字发展成熟的标志,但并未定型,小篆的出现标志着古代文字基本定型,故A项错误;B项是隶书的特点,故B项错误;C项是草书的特点,故C项错误;据材料中“日”“月”二字的不同写法可以看出,中国的文字在殷商时期尚未统一,故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13.(2018·武汉大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

“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柱石)民也,不可使杂处,杂处则其言哤,其事乱,是故圣王之处士必于闲燕,处农必就田野,处工必就官府,处商必就市井。

“地之守在城,城之守在兵,兵之守在人,人之守在粟,故地不辟则城不固……天下者,国之本也;国者,乡之本也……”——摘编自《管子》

材料二 在“治生”思想影响下,明清时期一度出现“弃儒从商”的现象。

明朝万历年间的湖广官员冯应京提出:

“士农工商,各执一业;又如九流百工,皆治生之事也。

”“(商贾)阜财通商,所以税国饷而利民用,行商坐贾,治生之道最重也。

”黄宗羲认为“今夫通都(四通八达的都市)之市肆,十室而九,有为佛而货者,有为巫而货者,有为优倡而货者,有为奇技淫巧而货者,皆不切于民用,一概痛绝之,亦庶几乎救弊之一端也。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夫工固圣王之所欲者,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摘编自张海英《明清商品经济思想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管子的思想主张及其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明清思想家的思想主张及其作用。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黄宗羲对传统抑末思想的认识?

答案 

(1)主张:

城市布局因地制宜,不必方正、横平竖直;城市功能分区;农本思想。

背景:

礼制等级思想遭到破坏;铁器牛耕推广,农业与商业发展;各国变法图强。

(2)主张:

重视民生;通商利于国计民生。

工商皆本思想;士农工商地位平等,手工业可以丰富商品,商业便于货物流通。

作用:

否定了重农抑末思想;顺应了商品经济发展趋势;利于提高商业和商人社会地位,改变“人欲”观念。

(3)认识:

黄宗羲认识到商业关之民用的实质意义;否定后人不识时务地简单肯定或否定传统思想,而应区别对待不同性质商业的作用。

14.(2017·泰安一模,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儒家家庭伦理是以宗法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它要求父子、夫妻、兄弟之间应遵守一定的礼仪规范,强调“夫为妻纲”“父为子纲”。

同时也重视家庭间的情感联系,即“父慈子孝”“夫义妇顺”“兄友弟恭”等。

但又把血缘亲情提高到至高无上的地位,视为处理一切社会事务的中心。

比如对于父子双方有一方偷羊另一方应该怎么办这样的问题,孔子认为应该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在被问到舜的父亲杀人舜应该怎么办时,孟子为舜设计的方案是“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即偷偷地背上父亲逃跑,沿着海边住下来,以逃避法律的处罚。

材料二 工业革命首先给妇女走出家庭提供了特别机遇。

在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妇女们开始大量被现代经济部门雇佣,获得一定经济权利,并在实际的工业生产中成为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

随着妇女走向社会,社会活动空间的不断扩大,其经济独立也日渐形成。

而妇女经济独立又为其独立精神意识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对妇女而言,社会工作取代了其往日生活中家庭的基础性作用。

改变了家庭的首要地位。

从而动摇了妇女家庭观念的基础,使家庭观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包括夫妻趋于平等现象以及夫妻平等感的产生;妇女婚姻观的变化——已摆脱由婚姻获得生存的命运,她们的自立使之可能甚至必然获得其婚姻的自由;生育观的变化——冲出了教会所代表的中世纪生育观束缚,表现出新形势下的新观念,即要求并习惯于避孕和节育。

妇女们从内心不愿再做原先传统社会家庭中男人们的家庭奴仆,也不愿再在家庭男权权威的专横下懵懵懂懂地虚度一生。

从此,女权意识开始萌发,妇女也有了在家庭中和男子平起平坐的愿望。

——武汉大学黄雪蓉《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妇女家庭观念在工业社会转型中的变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儒家家庭伦理的特点,并分析其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工业革命后英国妇女家庭观念变化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

答案 

(1)特点:

以宗法血缘关系为基础;实行家长制,强调长幼尊卑,重视礼仪规范;过分重视家庭亲情,情大于法。

积极影响:

促进了家庭和谐与团结;稳定了社会秩序,有利于巩固统治;有利于形成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家庭伦理观。

(2)表现:

妇女由家庭走向社会,实现经济独立;妇女独立精神意识开始形成;夫妻关系趋于平等,夫妻平等感产生;妇女婚姻观与生育观发生变化。

原因:

工业革命为妇女提供了平等的工作机会,妇女经济地位提高;民主制度的发展、成熟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妇女的政治权利;人文主义、平等自由等思想观念的传播解放了妇女思想;西方女权运动的发展;妇女知识素养的提高。

解析 

(1)第一小问特点,从理论基础、等级规范、情大于法等角度分析;第二小问积极影响,从对家庭、对社会、对伦理观等角度分析。

(2)第一小问表现,从经济独立、精神独立、夫妇平等、婚姻观、生育观等方面总结;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时代背景,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角度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机械仪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