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第五册小学数学第一单元 测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670468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第五册小学数学第一单元 测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第五册小学数学第一单元 测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第五册小学数学第一单元 测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人教版第五册小学数学第一单元 测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人教版第五册小学数学第一单元 测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第五册小学数学第一单元 测量.docx

《人教版第五册小学数学第一单元 测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第五册小学数学第一单元 测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第五册小学数学第一单元 测量.docx

人教版第五册小学数学第一单元测量

人教版第五册小学数学第一单元测量

  教学内容】

本单元的内容包括长度单位:

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以及质量单位:

吨的认识。

在学习这部分知识之前,学生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及质量单位千克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

在这单元中,将要学习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及质量单位吨,通过学习,使学生对常用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

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学生身边的数学。

因此,本单元的教学不仅是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教材分析】

一、学生的学知起点

长度单位方面:

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在第三册P9-10页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有了初步的认识。

因此,在内容的安排上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灵活选用教材提供的资源,组织学生的测量活动(如:

量课本、书桌等)。

关于质量单位方面:

学生对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通过对质量单位吨的学习,目的是使学生对质量单位有了一个较为完整的认知结构体系。

二、教材的处理:

1.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出长度或质量单位,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

(1)从测量教科书的长、宽、厚的活动引出毫米。

(2)通过观察直尺刻度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借助1分硬币的厚度帮助学生巩固1毫米的表象,并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物品一般用毫米作单位。

(3)通过量课桌长度的活动引出分米,并通过观察直尺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4)用手势比划出1分米的长度。

(5)用公路上的路标引出千米。

(6)用桥梁限重的童话情境引出吨,借助学生的体重、动物的体重帮助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并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以吨作单位。

(7)单独编排生活中的数学。

2.重视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P2的测量活动和P5第3题都是先估测再实测,让学生通过估测结果与精确结果的比较,不断调整自己的估测策略。

(三)处理教材要注意的地方:

1.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所提供的情境进行整体观察,注意提供的情境应主题明确,当学生的讨论远离主题是,应该进行恰当的引导。

2.安排学生操作活动时,教师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提出活动的要求,教师应该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对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要给予恰当的领导。

3.注意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这单元内容操作性很强,同时也需要学生间的相互启发,所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教师要合理安排动静时间。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

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

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2、学生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

3、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会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测量。

4、在实际操作中,增强学生合作交流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发展实践能力。

【编排特点】

1、关注学生已有经验,提供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材料。

建构性学习理论认为:

学习不是简单的知识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是学习者将正式的知识以自己日常的知觉经验联系起来的过程。

本单元在编排上充分考虑了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积累,并将它作为发挥学生主动性的一个重要的切入点。

比如:

毫米的认识这部分内容,以厘米的认识作为知识的起点,借用学生能较熟练地运用学生尺进行测量的经历作为经验基础。

所以本单元的内容是让学生在估、测、议的基础上,进而引出要学习的新知识。

同时,采用了学生所熟悉的环境:

课堂、操场、校园等,打开学生学习的窗口。

2、合理安排活动内容,为教师组织学生活动提供便利。

本单元的内容是测量,无论是分开的测或量,还是连在一起的测量,都预示着强烈的活动性。

所以本单元在编排上都是以活动的方式展开的,其目的是为教师安排学生的活动提供便利。

比如:

毫米的认识中测量课本,分米认识中的测量书桌,以及通过具体活动感受1千米等等。

3、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

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是本单元在编排上的又一大特点。

将所学的概念,设计在学生熟悉的或有趣的情境中,让学生去发现、探究、体验。

比如:

在吨的认识中,创设小动物过桥的情境,提出了问题他们能同时过桥吗?

,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兴趣。

并将限重1吨作为一个重要的条件,以确定情境的主题。

4、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

生活中,在测量长度或质量时,有时往往不需要得到精确的结果,即使需要精确的结果,也要做一个恰当的判断,以确定所用的测量工具。

教材在编排上加强了学生的观察、操作活动,并力求将1毫米、1分米、1千米及1吨与生活的事例联系起来,形成表象。

比如:

1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运动场的跑道通常一圈是400米,2圈半是1千米在操场上量出100米的距离,走一走,看看有多远,10个100米就是一千米等等。

同时,在练习中,还安排了先估计,再测量的训练,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

(四)课时划分与具体内容

本单元内容可以用7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

毫米的认识(P2-3页例1,P3页做一做及P5页1、2、3题。

第二课时:

分米的认识(P4页例2,P4页做一做及P5页第5题)。

第三课时:

千米的认识(P7页例3,P8页例4,P8页做一做及P9页第1、2题,P10页第4题)

第四课时:

千米和米的单位换算(P8页例5,P8页做一做及P9页第3、5、6题)

第五课时:

吨的认识(P11页例6,及练习三中的第1、4两题)

第六课时:

吨和千克的单位换算(P12页例7及做一做练习中的第2、5题)

第七课时:

测量(生活中的数学)P14页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毫米的认识(教科书P2-3页例1,P3页做一做及P5页1、2、3题。

教材分析:

学生已经在前两年学习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在这一册教材中继续学习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

对于毫米学生虽然没有正式学过,但他们每人的学生尺上都有毫米的刻度,可以说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

教材先说明量比较短的物体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作单位。

然后利用直尺中的毫米刻度,形象地告诉学生,1厘米中间的每一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并让学生数一数1厘米有多少毫米,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厘米与毫米之间的关系是:

1厘米=10毫米。

接着教材通过用手势表示1毫米的长度,以及做一做中的量1分硬币的厚度等实际操作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懂得测量不同长度的物体要用合适的长度单位,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初步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并学会用其量物体的长度,知道1厘米=10毫米。

2、使学生经历测量的过程,发展测量技能,培养估测意识和能力。

3、让学生在学习中能主动求知,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强与同学的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并在学习中获得自信。

教学重点:

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知道1厘米=10毫米。

教学难点:

掌握用毫米量的方法,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建议:

第2~3页的情境图:

是一幅较为形象的四位小朋友对数学课本的长、宽、厚进行估计、测量、讨论的主题图。

在出示了主题图之后,教师可以提问:

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你们愿意参与他们的讨论吗?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让学生分别估计一下课本的长、宽、厚。

在估计的基础,引导学生运用测量的方法进行验证。

当学生遇到不是整厘米的测量的时候,就问:

你们遇到什么问题了吗?

相互交流一下,可以怎么样去解决它?

从而引出毫米以及毫米与厘米的进率。

在学生掌握了这一部分知识的基础上,要让学生重点掌握1毫米的长度观念。

先介绍1毫米的实例,再让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找找那些东西是1毫米,以加深他们对这个长度单位的感观建立。

做一做中的练习题,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在小组中说一说,并交流自己的想法。

练习一中第1题,一是考查学生的长度观念,二是考查学生用毫米作单位的测量水平。

在做

此题时,先让学生估测,不要急于用尺子测量。

学生在判断是否是正方形时,存在竖着看和横着看的差别,可以采用转动课本的方法反复对比。

判断后,再用尺子进行测量验证。

第3题,含有两项内容,一项是估计常见物品的长(或宽),另一项是用尺子进行测量。

完成后,要让学生对估计的结果和测量的结果进行对比,其目的是让学生及时获取反馈信息,及时矫正,提高自己的估测能力。

鉴于学生的认识,课堂上教师应尽量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合作探究来解决问题,培养他们在学习中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以及学会学习的能力。

结合学生的动手操作,充分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每个学生都能融入其中,体验到动脑的乐趣。

教学片段:

《毫米的认识》

片段一:

学习毫米产生的意义

1.小组合作学习,估计课本的长、宽、厚。

(1)出示例1情境图,要求学生认真观察。

学生观察后,教师提出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么?

你们愿意参与他们的讨论吗?

今天我们来个测量比赛好吗?

(2)采用小组(建议4人小组为宜)合作的形式,分别估计一下数学课本的长、宽、厚。

为了确保人人参与,可选专人将估计的结果填在记录表(教师事先准备好,每组发一张)的估计一栏中(见下表)。

(3)对估计的结果进行反馈。

反馈时,学生选择性的估计课本长、宽、厚,其他同学可以提出不同的意见进行补充。

将学生估计的结果板书在黑板上,提出问题:

谁估计的结果比较准确呢?

怎样来验证?

2.用测量的方法验证估计的结果。

(1)分组测量课本的长、宽和厚。

测量时,将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互相讨论如何表述课本的长、宽、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测量的结果。

(2)组织全班学生交流测量的结果,并由此引出毫米。

各小组分别汇报本小组测量的结果,在汇报时,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叙述测量的结果,由于课本的宽和厚不是整厘米,学生在表述时,会涉及到厘米的刻度之间的小格,也有的学生可能说到毫米,比如,我量出的宽不到15厘米,还差两小格。

数学书的厚不到1厘米,只有6小格。

教师用课件(可以用图或直接演示替代)边演示测量课本长、宽和厚的方法边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议,并引出毫米产生的意义──当测量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时可以用毫米表示。

并板书课题毫米的认识。

片段二:

学习毫米与厘米的关系

教师提出问题:

从学生尺中,你能发现毫米与其他长度单位间的关系吗?

在学生认真观察学生尺并独立思考后,让学生回答问题。

从而引出1厘米=10毫米的关系,让学生多说说发现这个关系的过程,如可以从尺子上的刻度0到刻度1说明,也可以从尺子上的刻度2到刻度3来说明随后教师将学生总结的厘米与毫米之间的关系板书在黑板上。

片段三:

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1.让学生在尺子上观察1毫米的长度,在组内互相比划一下1毫米的长度。

2.教师提出问题:

请大家说出生活中长或宽或厚大约是1毫米的东西。

先在组内说,再在全班交流。

教师分别出示1分硬币、电话卡、储蓄卡、医疗保险卡等说明:

这些东西的厚度大约都是1毫米。

3.要求学生合作完成:

先从课本中数出几页(捏紧后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再用尺子验证一下是不是1毫米,然后调整到厚度是1毫米,最后数一数看有多少张。

4.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做一做中的题,再在小组内说出填写的结果。

5.让学生说一说,在生活中测量哪些物品一般用毫米作单位。

(自动笔的笔芯、降雨量等等)。

评析:

综观这节课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1、以已有知识为基点,设置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程中的教学不再是单纯地教给学生知识,而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体会学习的方法,学会思考。

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教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点,并从一些活动中激活有关测量的知识认识。

先出示例1情境图,要求学生认真观察。

学生观察后,教师提出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么?

你们愿意参与他们的讨论吗?

今天我们来个测量比赛好吗?

通过测量比赛,抓住学生好胜、好强的特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合作交流,让学生自主探索

在设计的测量的活动中,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充分去亲身经历测量的过程。

在操作中,遇到实际的问题中,学生出现了茫然时,教师抓住亮点、抓住时机,引入新知。

在随后的教学中留于充分的空间,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进行猜测、试验、探索,使学生不仅获得知识,而且经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体验到探索学习的乐趣。

我的思考:

如何用好主题图?

主题图是借以一定的主题场景为背景来呈现数学教学内容的画面。

它是新课程实验教材编写的一大特点,其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情境呈现相关知识。

它具有比较强的故事性,容易唤起学生的认知经验,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而且学习材料的呈现显得灵活、又生动。

容易激活学生的思维。

再则,以现实生活为背景的主题场景,来源与生活,具有比较强的人文性和教育意义。

正因为如此,新课程实施以来,主题图已为越来越多的教师所认可和使用。

然而从实际的教学来看,由于主题图以场景的形式来呈现学习素材,虽富有儿童情趣和现实意义,有利于调动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但其丰富的内涵有时教师很难把握和理解,也会给教师在教学的组织和实施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该如何用好主题图也是教师在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命题。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分米的认识(教科书P4页例2,P4页做一做及P5页第3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懂得测量不同长度的物体要用合适的长度单位,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初步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并学会用其量物体的长度。

知道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2、使学生经历测量的过程,发展测量技能。

3、让学生在学习中能主动求知,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强与同学的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并在学习中获得自信。

教学重点:

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知道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教学难点:

掌握用分米量的方法。

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建议:

在教学中,学生在使用学生尺测量课桌的长,有许多的方法,可以用尺子的最大刻度(比如,15厘米、18厘米)为一段连续量,这样量的次数少,但计算比较麻烦;也可以10厘米为一段连续量,这样量的次数多,计算比较简单;

当然还有其他方法。

这些方法各有所长,教师都应该给予肯定,不要限定其中一种。

因为展示、交流学生各种不同的测量方法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针对学生中的10厘米为一段连续测量的方法,教师可以提出:

10厘米的这一段,可以用一个比厘米较大的单位来表示,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由此引入分米。

通过测量、交流及引导,学生找出分米与厘米、米之间的关系应该不成问题,应该把机会留给学生,教师可以提出:

你们能发现分米与我们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吗?

学生在学习了厘米之后,对10厘米的长度有一定的印象,这样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有了一定的基础,因此教学中,可以放手让学生比划1分米的长度,相互之间进行验证,并举出生活中长(宽、厚)是1分米的物品,以此加强学生对1分米的长度的认识。

做一做中安排了量课桌的宽,是对学生选择用分米作单位测量效果的检验,学生可以用长尺(如米尺),也可以用学生尺1分米、1分米的测量,不够1分米,再量出有多少厘米,还可以以厘米为单位进行测量,结果用几分米几厘米的形式来表示。

针对学生选择以10厘米为一段连续测量的方法,教师可以提问:

10厘米的这一段,可以用一个比厘米较大的单位来表示、,你知道是什么吗?

由此引出分米。

同时,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留有余地,让他们在动手验证的过程中去发现分米和学过的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

为了帮助学生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可以放手让学生进行猜想,相互验证,比划1分米的长度并举出生活中长(宽、厚)是1分米的物品。

以此加强学生对1分米的长度认识。

做一做中安排了量课桌的宽,是对学生选择用分米做单位的检验,可以让学生用多种方式来操作,用多种方法来展示。

练习一中的第4题,是有关长度单位换算的习题,教学中教师可以补充毫米与厘米的长度单位换算的练习,如,3厘米-6毫米=()厘米()毫米等。

第5题,包含两项内容,一是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二是对生活中熟悉的事物进行估测,前两道题答案惟一,分别填分米和米,后两道题的答案可以不同。

第6题,将2米长的木料截成同样长的四段,要算24,学生不会计算,需将2米换算成20分米,再计算。

第7题,属于小调查,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毫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果完成此题有困难,可以改换其他调查内容。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千米的认识(P7页例3,P8页例4,P8页做一做及P9页第1、2题,P10页第4题)

教材分析:

例3通过情境图,将学生引入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引出千米,图中的道路指示牌,表明了主题。

接着,展示学生比较熟悉的运动场400米跑道上运动的场景,目的是让学生感受1千米,知道1千米=1000米。

创设生活中的情境,目的在于唤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直接经验,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例4及做一做(进一步用身体的感受体验1千米的长度)。

这部分内容是以量一量、走一走、估一估的活动形式呈现的,借助学生的活动经验,增强学生对1千米直线距离的感受。

可以通过对距离的感受、对时间长短的感受、对走路步数的感受、对身体疲劳程度的感受等多种方式来体验1千米的长度。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已经认识了米、分米、厘米及毫米的基础上学习长度单位千米,知道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千米(公里)长度的观念,知道1千米(公里)=1000米.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测量1千米的方法.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和合理推理的能力以及实际测量和估测能力.

3.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1千米的长度,掌握1千米和1米的关系.

教学难点:

让学生亲自体会生活中测量1千米的方法.

教学建议:

例3的教学可以从公路路标的实际情境引入,说明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存在,使学生感受认识千米的必要性,通过学生的语言描述,使学生明白路标的具体含义。

接着,借助学校操场这一学生熟悉的题材帮助学生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并给出千米和米的关系。

(教学时,可以利用当地实际帮助学生建立1千米的表象,如A地到B地大约是1千米。

)目的是让学生感受1千米,知道1千米=1000米。

在创设的生活情境中,唤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直接经验,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可以通过对距离的感受、对时间长短的感受、对走路步数的感受、对身体疲劳程度的感受等多种方式来体验1千米的长度。

出示例3的情境。

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

类似图中的情境你见过吗?

说一说图中主要说了些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出:

到叶镇还有21千米、到灵山还有23千米,也有的学生会说出:

小汽车1小时可以行80千米

等等,教师都应该给予肯定,并由此引出千米。

例4这部分内容可以在操场的跑道上,或在学校的其他地方量出100米的直线距离。

测量时,应该先确定起点并选定一条直线,然后用卷尺(或其他测量工具)量出100米,在50米及终点处各设立一个明显标志。

让学生先看一看50米的直线距离,再看一看100米的直线距离,然后想像一下2个100米有多远,3个100米有多远,10个100米有多远。

或者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组织走100米的活动。

要求小组长具体负责,每组要有指定的记录员。

活动内容是:

①用平时的步幅,走完100米,确定走的步数。

用平时的速度,确定走100米需要的时间。

学生可以以平时的速度走到100米处,边走边数出自己走的步数。

②提醒学生这不是比赛,如果比平时走得快(或慢),走的步幅比平时大(或小)都会影响对1千米有多远的推想。

③让学生根据走100米的感受(用的时间和对距离的直接经验)推想出1千米大约有多远。

组织学生完成做一做。

到校门口,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说一说(估)从学校门口到什么地方大约是1千米?

在确保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外走1千米的活动,感受1千米的距离。

练习二的第4题安排了三组情境(见下图),分别提供了3千米、1200千米和30千米3个不同的出行路程,应该先让学生认真看图,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可以有多种答案。

比如,去植物园可以步行,也可以坐车去。

对应不同的出行方式,需要的时间也是不同的。

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想法,注意引导学生参与到讨论中来。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千米与米的单位换算(例5及做一做、以及练习二中的3、5、6、7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关系,并且学会根据它们之间的进率关系正确地进行单位换算。

2.通过换算的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类比、迁移的能力,使学生有序地思考。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单位换算过程中的推算过程。

教学建议:

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接触了千米,并明确了千米与米的进率,初步建立了1千米的长度观念,这里学习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

教学时,应注意出示例5后,可以放手让学生先独立填写,然后让学生在组内互相说说是怎样想的。

然后组织反馈,并在全班交流填写的思路,学生的思路可能有多种,只要合理,教师都要给予肯定,当然,应该鼓励学生参与到评价当中。

做一做中安排的内容是在数轴上填写合适的数,涉及到千米和米的换算。

练习中的第5题,可以有不同的路线。

例如,可以从邮局出发途经学校、医院最后到体育场(公园)是1千米。

也可能有的学生会说,学校到邮局不到250米,差不多有200米,所以校途经邮局、少年宫到体育场(公园)也是1千米。

教学中,不要仅仅关注结果,要多给学生说理的机会。

第6*题,由于学生还没有学习时间的计算,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法知道从8时到12时是4小时(如数钟面刻度、用减法计算等)。

在解决问题时,由于学生还没有接触过804、3084等式题,可以用加、减法进行计算。

如果有的学生会计算804,也是应该鼓励的。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

吨的认识(P11页例6,及做一做以及练习三第1、4两题)

教材分析:

这部分教材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故事,引出关于吨的话题。

然后,围绕能同时过桥吗在解决的过程中自然地引出吨的概念、吨和千克的关系。

在学生掌握了吨和千克的关系后再让学生回头解决一下主题图中提出的问题。

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除了教材上的例子以外,还可以说说其他的例子,如汽车的载重量是3吨,万吨巨轮,等等。

也可以让学生想想1吨大米有多少(每袋25千克),让学生借助熟悉的物体的体积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观念,知道1吨是1000千克,并能进行质量单位的简单化聚。

2、培养学生对物体质量估计的能力,能在实际生活中解决一些相应的问题。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初步建立1吨的观念。

教学建议:

本节课以故事引入,出示情境图:

熊老弟、牛大哥等一同来到了一座小桥边,要求学生看着情境图,教师说: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是图中描写的。

让学生看图说故事。

在学生说故事的时候,注意从限重1吨1吨有多重?

的讨论中,引出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1吨=1000千克,教学中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接着围绕小精灵的能同时过桥吗?

的问题,引导学生将动物们的体重加起来,与1吨作比较。

400+300+500+100=1300(千克),1300千克比1000千克重,也就是比1吨重,从而得出结论。

然后教师可以提出开放性的问题:

它们可以怎样过桥?

可以一个过去后,另一个再过,也可以一次过两个,还可以通过学生相互间的交流、补充,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体现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师或师生一起将故事收尾。

最后帮助学生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共同说说生活中1吨重的物品,书中提供了几例,可以说如果每个学生的体重是25千克,40个同学的体重就是1吨。

也可以说两头牛大约重1吨。

还可以说两匹马与1只熊合起来大约重1吨。

更应该让学生说出生活中的实例。

练习三中的第1题,是一组连线题,通过此题的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质量单位吨的感受。

可以采用先独立连线,再交流的方法进行。

第4题,是运用吨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

通过学生对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