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670341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61.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郑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河南省郑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河南省郑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河南省郑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河南省郑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郑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

《河南省郑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郑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郑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

河南省郑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试时间150分,满分150分。

考生应首先阅读答题卡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咬文嚼字应从意义和声音两方面着眼。

上篇我们只谈推敲字义,没有提到声音。

声音与意义本不能强分,有时意义在声音上见出还比在习惯的联想上见出更微妙,所以有人认为讲究声音是行文的最重要的功夫。

前人做古文,对声音节奏却也讲究。

朱子说:

“韩退之,苏明允作文,敝一生之精力,皆从古人声响处学。

”韩退之自己也说:

“气盛则言之短长,声之高下,皆宜。

”清朝桐城派文家学古文,特重朗诵,用意就在揣摩声音节奏。

古文难于用虚字,最重要的虚字不外承转词、肯否助词、惊叹疑问词几大类。

普通说话声音所表现的神情也就在承转、肯否、惊叹、疑问等地方见出,所以古文讲究声音,特别在虚字上做功夫。

古文讲究声音,原不完全在虚字上面,但虚字最为紧要。

此外段落的起伏开合,句的长短,字的平仄,文的骈散,都与声音有关。

从前文学批评家常用“气势”“神韵”“骨力”“姿态”等词,看来好像有些弄玄虚,其实他们所指的只是种种不同的声音节奏,声音节奏在科学文里可不深究,在文学文里却是一个最主要的成分,因为文学须表现情趣,而情趣就大半要靠声音节奏来表现,犹如在说话时,情感表现于文字意义的少,表现于语言腔调的多,二者是一个道理。

既然是文章,无论古今中外,都离不掉声音节奏。

古文和语体文的不同,不在声音节奏的有无,而在声音节奏形式化的程度大小。

古文的声音节奏多少是偏于形式的,你读任何文章,大致都可以拖着差不多的调子。

古文能够拉着嗓子读,原因也就在它总有个形式化的典型,犹如歌有乐谱,固然每篇好文章于根据这个典型以外还自有个性。

语体文的声音节奏就是日常语言的,自然流露。

我们不能拉着嗓子读语体文,正如我们不能拉着嗓子谈话一样。

但是语体文必须念着顺口,像谈话一样,可以在长短、轻重、缓急上面显出情感思想的变化和生展。

古文好比京戏,语体文好比话剧,它们的分别是理想与写实,形式化与自然流露的分别。

不拘形式,纯任自然,这是语体文声音节奏的特别优点。

因此,古文的声音节奏容易分析,语体文的声音节奏却不易分析。

单从表面看,语体文的声音节奏有毛病,大致不外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文白杂糅,语体文的字和词不够丰富,须在文言文里借用,这是无可反对的。

语体文本来有的字和词,丢着不用,去找文言文的代替字,那何不索性做文言文?

最不调和的是在语体文中杂用文言文所特有的语句组织,使读者不知是哼好还是念好。

其次,投有锤炼得好的欧化文在音调节奏上也往往很糟。

适宜程度的欧化是理应提倡的,但是本国语文的特性也应当顾到。

用外国文语句构造法来运用中文,用不得当,就像用外国话腔调说中国话一样滑稽可笑。

我们既爱护语体文,就应努力使它在声音节奏上比较完美些,多给读者一些愉快,少给责难者一些口实。

先把思想情感洗炼好,下笔时你就当作你是在淡话,让思想情感源源涌现,力求自然。

你在向许多人说话,要说服他们,感动他们,当然不能像普通谈话那样无剪裁,无伦次。

你须把话说得干净些,响亮些,有时要斩截些,有时要委婉些。

照这样办,你的文章在声音节奏上就不会有毛病。

旁人读你的文章,就不但能明白你的意思,而且听得见你的声音,看得见你的笑貌。

(节选自朱光潜《散文的声音节奏》,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咬文嚼字应从义和声音两方面着眼,因为两者本不能强分,而且有时亦在声音上见出更微妙,所以有人认为讲究声音是新闻最重要的功夫。

B.古人做文章对声音很讲究,无论是唐代的韩退之、宋代的宋明允,还是清代的桐城派散文家,都特别重视朗诵,意在揣摩声音节奏。

C.普通话说话声音所表现的神情同了通常在承转词、肯否助词、惊叹疑问词这几类虚词所表达的语气中见现,所以古文讲究声音特别在虚字上做功夫。

D.声音节奏在文学文里是一个最主要的成分,因为文学所要表现的情趣,大部分要靠声音节奏来表现,这与说话时情感多表现于语言腔调是同样道理。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古文的声音节奏是偏于形式的,所以任何文章都要拖着几乎相同的腔调拉着嗓子读;而语体文的声音节奏则是日常语言的,虚念着顺口。

B.比起古文的声音节奏,语体文的声音节奏不容易分析,是由语体文的声音节奏布局形式,纯任自然,而这也是语体文声音节奏的特别优点。

C.舍弃语体文本来有的字和词不用,去找文言文的代替字,甚至杂用文言文特有的语句组织,这种文白杂糅的做法会导致语体文声音节奏出毛病。

D.要使语体文声音节奏上更完美,作者须先提炼好思想情感,下笔时就当自己是在与人谈话,让思想情感自然流露,另外还需注意一些说话技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文人重视朗诵、虚字等,古代文学批评家也常用指称声音节奏的术语,可见声音节奏已成为我国古代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领域的重要审美元素。

B.语体文声音节奏形式化程度不高,能在声音的长短、轻重和缓急上显示出作者思想情感的发展变化,所以语体文能比古文更好地表达思想情感。

C.语体文中适当借用莫言和欧化文化是可取的,但是杂糅文言或运用没锤炼好的欧化文,就会使语体文在声音节奏上出问题。

D.写作时把握好语体文的声音节奏,写出来的文章,就不但能让读者明白写作意图,还能让读者如闻其语,如见其人,产生较强的阅读愉悦感。

【答案】

1.B

2.A

3.B

【解析】

1.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错误选项的命制基本和考核概念的题目没有区别,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B项是对文章第二节内容的理解,选项曲解文意。

2.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本题考查理解文中主要内容的能力。

A项说法绝对。

原文只是说“大致都可以拖着差不多的调子”“古文能够拉着嗓子读”,并未说“任何文章都要拖着几乎相同的腔调拉着嗓子读”。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理解概念含义的题目,题干一般是“下列关于……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是……”,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

论述类文体阅读的命题主要从概念、判断、推理三个角度命题,概念注意“答非所问”“内涵、外延不准”“误划类别”“张冠李戴”;判断类注意“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曲解文意”;推理注意“强加因果”“强行推理”等错误。

答题的关键是审清题干、找准区位、对读原文、寻找细微的差别。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项于文无据。

文中并未提到“语体文能比古文更好地表达思想情感”,况且古人也讲究用虚字等方式来表达情感。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错误选项的命制基本和考核概念的题目没有区别,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

二、古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裴谞,字士明。

河南洛阳人。

谞少举明经,补河南府参军,积官至京兆仓曹。

丁父丧,居东都。

是时,安禄山盗陷二京,东都收复,迁太子司议郎。

无几,虢王巨奏署侍御史,丁母忧。

东都复为史思明所陷,谞藏匿山谷。

思明尝为谞父将校,怀旧恩,又素慕谞名,欲必得之,因令捕骑数十迹逐得谞。

思明见之,甚喜,呼为郎君,不名,伪授御史中丞,主击断。

时思明残杀宗室,谞阴缓之,全活者数百人。

代宗居陕,谞步怀考功及南曹二印赴行在。

将以为御史中丞,为无载所排,为河东道租庸盐铁等使。

时关辅大旱,谞入计,代宗召见便殿,问谞:

“榷酤之利,一岁出入几何?

”谞久之不对。

上复问之,对曰:

“臣有所思。

”上曰:

“何思?

”对曰:

“臣自河东来其间所历三百里见农人愁叹谷菽未种诚谓陛下轸念先问人之疾苦而乃责臣以利孟子曰理国者仁义而已何以利为由是未敢即对也”上前坐曰:

“微公言,吾不闻此。

”拜左司郎中。

建中初,上以刑名理天下,百吏震悚。

时十月禁屠杀。

尚父郭子仪隶人杀羊以入,门者觉之,谞列奏状,上以为不畏强御,累遣宣谕。

或谓谞曰:

“郭公有社稷功,岂不为盖之?

”谞笑曰:

“非尔所解。

且郭公威权太盛,上新即位,必谓党附者众。

今发其细过,以明不弄权耳。

吾上以尽事君之道,下以安大臣,不亦可乎?

”时于朝堂别置三司以决庶狱,辩争者辄击登闻鼓,谞上疏曰:

“夫谏豉谤木之设,所以达幽枉,延直言。

今轻猾之人,援桴鸣鼓,始动天听,竟因纤微。

若然者,安用吏理乎!

”上然之,悉归有司。

贞元九年十一月,以疾终,年七十五,赠礼部尚书。

【注】①榷酤:

我国封建政权实行的酒类专卖制度。

②轸念:

深深挂念。

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臣自河东来/其间所历三百里/见农人愁叹谷菽未种/诚谓陛下/轸念先问人之疾苦/而乃责臣以利/孟子曰/理国者仁义而已/何以利为由/是未敢即对也/

B.臣自河东来/其间所历三百里/见农人愁叹/谷菽未种/诚谓陛下轸念/先问人之疾苦/而乃责臣以利/孟子曰/理国者/仁义而已/何以利为/由是未敢即对也/

C.臣自河东来其间/所历三百里/见农人愁叹/谷菽未种/诚谓陛下轸念/先问人之疾苦/而乃责臣以利/孟子曰/理国者/仁义而已/何以利为由/是未敢即对也/

D.臣自河东来其间/所历三百里/见农人愁叹谷菽未种/诚谓陛下/轸念先问人之疾苦/而乃责臣以利/孟子曰/理国者/仁义而已/何以利为/由是未敢即对也/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洛阳因地处洛河之北而得名,这种用山名或水名加上“阴”“阳”构成的地名较多,如衡阳、濮阳、辽阳、江阴等。

B.“迁”是我国古代官至调动的词语,一般指升职,如文中裴谞“迁太子司议郎”;“左迁”表示降职。

C.年号是我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每个皇帝都有多个年号,如文中“建中”就是唐德宗的年号之一。

D.“赠”指我国古代专门对已故官员或现任官吏的先人追封官职称呼,一般所追封的官职比死者生前的官职要高。

6.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裴谞身陷贼手,依然忠于唐朝。

当洛阳被再次攻陷时,裴谞被叛将史思明捉到,并被授予伪职,但当史思明残杀唐宗室时,他暗中解救了数百人。

B.裴谞忠言进谏,深得皇上信任。

关中及三辅地区大旱时,皇上询问酒业收益,裴谞直言劝谏,提醒皇上要关心百姓疾苦,他的话得到皇上的充分认可。

C.裴谞不畏强权,敢奏不法之事。

当时10月朝廷禁止屠杀,尚父郭子仪的奴仆杀羊进城被裴谞的门生发现,裴谞上奏此事得到皇上的称赞和支持。

D.裴谞敢于直言,立足改革弊制。

当时朝廷另设三司判案,裴谞认为轻滑之人竟因细微的事情击鼓惊动皇上,有悖设置谏鼓谤木的初衷,实在没有必要。

7.把原文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怀旧恩,又素慕谞名,欲必得之,因令捕骑数十迹逐得谞。

(2)吾上以尽事君之道,下以安大臣,不亦可乎?

【答案】

4.B

5.C

6.C

7.

(1)(史思明)怀念旧日的恩情,又一向仰慕裴谞的名声,一心想得到他,于是派几十名负责缉捕的骑兵顺着踪迹追逐捉到了裴谞。

(2)我对上可以(来)竭尽侍奉君王的道义,对下可以(来)使大臣安定,不也可以吗?

【解析】

4.

【考点定位】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

找虚词、察对话、依总分、据修辞、对称、反复、辨句式。

本题就是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虚词“者”“而”“其”,关键词“曰”。

抓虚词看位置:

①“夫、惟、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放在句首;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

②“乎、哉、也、矣、欤、焉”等语气词经常放在句尾;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

③“以、于、为、而、则”等连词经常放在句中。

(2)对话、引文标志:

文言文的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第一次对话出现人名,以后就用“曰”而省略主语。

关于利用虚词断句,这里有一个口诀,或许对同学们断句会有些帮助:

“曰”后冒(:

),“哉”后叹(!

),“夫”“盖”大都在句前。

“于”“而”一般在句中,“矣”“耳”后面画圆圈(。

)“耶”“乎”经常表疑问(?

),“也”“者”作用要停顿。

或句(。

)或逗(,)表情形,各人位置要记牢。

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这类题需要平时的识记与积累。

C项,“每个皇帝都有多个年号”说法有误,我国历史上有些皇帝只有一个年号,如“康熙”“乾隆”等。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

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亦可以作为表示年份)。

一般由皇帝发起。

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

始创年号为元狩,并追称“元狩”以前年号为“建元”、“元光”、“元朔”。

此后形成制度。

历代帝王凡遇到“天降祥瑞”或内讧外忧等大事、要事,都要更改年号。

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

如唐高宗有14个;明清皇帝大多一人一个年号,故后世即以年号作为皇帝的称呼,如永乐皇帝、康熙皇帝等。

年号制度发端于中国,后来朝鲜新罗在6世纪、日本在7世纪后期、越南在10世纪都因为中国的影响,开始使用年号;古代越南、大韩帝国时期的朝鲜以及高丽、蒙古国建国初年受到中国影响,都曾使用过年号。

目前仍使用年号的是仍保持君主制的日本。

中国大陆、香港、澳门、以及韩国、越南因为已经废除君主制已经全面废止年号。

另外中华民国所用的民国纪年和朝鲜使用的主体纪年也常被误认为是年号。

6.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郭子仪的奴仆杀羊进城时被裴谞的门生发现”理解有误,原文是说“门者觉之”,“门者”是指守门人。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

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放回原文,查对正误。

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

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比如本题,只要到文中找到原句,然后进行比较选项即可发现错误。

7.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翻译句子要做到字字落实和尽量直译,找准句中的关键字词和句式。

(1)“素”(一向,向来,平素)、“因”(于是,就)、“迹”(名词作状语“顺着踪迹”);

(2)“上”(对上)、“事”(侍奉)、“安”(使……安定)。

注意:

①关键词与“大意”不重复扣分;②关键词译成近义词也可;③“关键词”翻译从严,“大意”翻译从宽。

【考点定位】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

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

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文言文阅读翻译四字诀:

首览全文,掌握大意。

词不离句,句不离词。

词句难解,前后联系。

跳跃句子,补出本意。

人名地名,不必翻译。

省略倒装,都有规律。

常见虚词,因句而异。

实词活用,领会语意。

翻译整句,句子流利。

对照原文,务求直译。

字词句篇,连成一气。

翻译完毕,检查仔细。

【文言文翻译】

裴谞,字士明,是河南洛阳人。

裴谞年轻时考中明经科,补授河南府参军,多次升职做到京兆仓曹。

遭遇父亲去世,(为父亲守丧)住在东都(洛阳)。

当时,安禄山攻占了(长安、洛阳)两京。

东都收复后,升任太子司仪郎。

不久,虢王李巨奏请委任他为侍御史,遭遇母亲去世(为母亲守丧)。

东都再次被史思明攻占,裴谞藏在山谷中。

史思明曾经做过裴谞父亲的将校,怀念旧恩,又一向仰慕裴谞的名声,一心想得到他,于是派几十名负责缉捕的骑兵顺着踪迹追逐捉到了裴谞。

史思明见到他,十分高兴,称他为郎君,不叫他的名字,任他为伪御史中丞,主管刑法。

当时史思明残害李唐皇族,裴谞暗中拖延(这件事),数百人得以活命。

代宗住在陕郡,裴谞携带考功及南曹二个官印徒步赶往皇帝驻跸之地。

皇上准备委任他为御史中丞,(但因)受到元载排挤,出任河东道租庸盐铁使。

当时关中及三辅地区大旱,裴谞入朝接受考核,代宗在便殿召见他,问裴谞道:

“专卖酒的收益,一年中能有多少?

”裴谞很长时间没有回答。

皇上再次问他,裴谞回答说:

“臣正在考虑事情。

”皇上问:

“考虑什么事?

”裴谞回答说:

“臣从河东来时,途中经过三百里,看见农民忧愁哀叹,谷物还未下种。

臣认为陛下一定深深挂念(天下苍生),首先要问百姓的疾苦,然而陛下却责问臣获利情况。

孟子说:

治理国家,在于仁义而已。

为何要追求功利呢?

因此没敢立即回答啊。

”皇上移近坐席说:

“如果没有您的一席话,我还不会听到这样的道理。

”授任左司郎中。

建中初年,皇上用刑律治理天下,百官震惊害怕。

当时十月禁止屠杀。

尚父郭子仪家的奴仆杀羊入城,被守门人发觉,裴谞陈奏此事,皇上认为他不畏强权,多次派遣他去宣布朝廷的命令。

有人对裴谞说:

“郭公有重建社稷的大功,怎能不为他遮掩一下呢?

”裴谞笑着说:

“这不是你所能理解的。

而且因郭子仪威权太重,皇上刚刚即位,一定认为有很多人依附他。

现在揭发他的小过错,来表明他不玩弄权势罢了。

我对上可以来竭尽侍奉君王的道义,对下可以来使大臣安定,不也很好吗?

”当时在朝廷另设三司来判决各种讼案,有争执的人常常敲击登闻鼓,裴谞上疏说:

“设置谏鼓、谤木,是用来了解冤情、接受直言进谏的。

如今轻薄奸猾的小人,持槌击鼓,惊动皇上圣听,竟然是为了极细小的事。

如果是这样,哪里还用得着官吏处理呢!

”皇上认为他说得对,将判决讼狱之事全都归还有关部门。

贞元九年十一月,因病去世,终年七十五岁,追赠礼部尚书。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除夜二首(其一)①

陈与义

城中爆竹已残更,朔吹翻江意未平。

多事鬓毛随节换,尽情灯火向人明。

比量旧岁聊堪喜,流转殊方②又可惊。

明日岳阳楼上去,岛烟湖雾看春生。

【注】①这首诗写于北宋灭亡、诗人从陈留(今河南开封东南)南渡,流离于今湖南湖北一带。

这首诗是诗人在岳阳度除夕时所作。

②殊方:

异乡。

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诗题为“除夜”,诗中多处与题目照应,如“城中爆竹”是除夜习俗,“随节换”“比量旧岁”“看春生”则暗示时节变换,新旧交替。

B.诗歌颔联对仗公整,“多事”“尽情”两个词语运用拟人和夸张的手法,含蓄却又强烈的表达出诗人年岁将近时内心的复杂况味。

C.诗歌前两联作者由室外的爆竹声和江水转到室内自己的感受和心情,诗歌后两联作者又让自己的思绪跃出窗外,设想明月登楼远眺的情景。

D.本诗不用华丽辞藻,也不用典故,语言平淡自然,通篇语句朗朗上口,富有口语色彩,但读起来让人有韵味醇厚之感。

9.本诗表述了诗人哪些情感?

情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6分)

【答案】

8.B

9.①年华逝去、孤独寂寥之悲。

颔联诗人怪鬓毛“多事”,也随时节变白,慨叹时光易逝;以惟有灯火明亮、“尽情”相慰来写自己流离他乡、无人安慰的孤独寂寥。

②颠沛流离、远离家乡之苦(或喜忧交织:

暂得安稳的“喜”与远离家乡的“忧”)。

颈联写诗人现在暂时安居岳阳,比起前两年的颠沛流离,姑且可以称得上喜悦,但转念一想,自己与家乡远隔千里,又很感惊叹。

③春天来临、国势好转之盼。

尾联预想明日登岳阳楼,远眺“岛烟湖雾”,仿佛看到春天来临,寄托了诗人对于来年国势好转的期盼。

(共6分;答出一点给2分,其中情感1分,分析1分;第一点如分开来答也可各给2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解析】

8.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本题主要考查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

在古诗鉴赏中,诗歌的表达技巧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修辞手法(比喻、借代、夸张、对偶、比拟、排比、设问、反问、起兴、互文)、表现手法(用典、联想、想象、衬托或烘托、渲染、象征、对比、对照、抑扬、照应、动静、正侧、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比兴等)这是诗词考核鉴赏的重点,再次强调答题要领:

内容(写什么)、方法(怎么写,也就是表达技巧)、效果(怎么样)。

(注意:

这三者的顺序可以按需要倒换,但答题时不可缺漏。

)考生在具体答题时要结合诗句内容分析。

例如本诗中就运用了虚实结合和对比(或反衬)的手法。

考生答题时要结合意象、意境、情感入手赏析,不可只背术语。

9.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答题抓住关键意象和情感关键词分析。

颔联诗人怪鬓毛“多事”,也随时节变白,慨叹时光易逝;以惟有灯火明亮、“尽情”相慰来写自己流离他乡、无人安慰的孤独寂寥。

颈联写诗人现在暂时安居岳阳,比起前两年的颠沛流离,姑且可以称得上喜悦,但转念一想,自己与家乡远隔千里,又很感惊叹。

尾联预想明日登岳阳楼,远眺“岛烟湖雾”,仿佛看到春天来临,寄托了诗人对于来年国势好转的期盼。

【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古典诗歌的作者在他们的作品中表达情感、主张、观点和态度时,直白张扬(或开门见山,或卒章显志)的少,含蓄隐晦(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的多。

因此,正确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必须多管齐下,准确理解、仔细分析,做出全方位、多角度的解读。

抓情感的关键词,比如本题中的“多事”“尽情”“喜”“惊”,可以体会作者的心境。

首先,熟悉形象的符号意义。

众所周知,古典诗歌乃至各类文学作品都是借助“形象”的塑造来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

诗歌中塑造的形象,除了人物形象(叙事主人公、抒情主人公),更多的是景物形象:

如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漠孤城之类。

这些形象,倾注着诗人的思想和情感,所以被称作“意象”。

只有真正理解了诗歌的意象,才能深入领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比如题中“岛烟湖雾”。

然后,把握诗中的显性信息,古典诗歌中,除了含蓄隐晦的隐性信息,也有一些显性信息,鉴赏时要注意把握。

这些显性信息,一般出现在诗歌的标题或由命题者提供的注释中。

第三,了解典故的关联比照。

典故辞约意丰,常为古人在诗词中使用,以与所反映的时、事、人形成关联比照。

典故的含义一般是固定的,因此对诗歌内容的分析鉴赏有时可以从所用典故的联想比照意义着手。

第四,分析运用的表达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电大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