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检测6.docx
《单元检测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元检测6.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单元检测6
历史必修二第六单元检测题
一、选择题(每题2.5分,共50分)
1.据统计,在1929年,1548707人在美国29家股票交易所拥有账户。
在1.2亿人口中,接近0.3亿户家庭积极参与股市交易,有100万投资者可以被称为投机者。
这种情况造成的严重后果是( )
A.股价被大幅度哄抬,造成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
B.使很多美国人一夜暴富,刺激了美国经济的繁荣
C.全民皆股,造就了美国人拥有丰厚的经济学知识
D.使美国贫富差距越拉越大
2.在上个世纪20年代的美国,有的农场主赊购的拖拉机已经用坏,还没付清赊购的钱;有的家具店主对年轻的新婚夫妇说:
“分期支付,你负责打扮新娘,我来布置新房。
”后来殡仪馆也登出广告:
“分期支付,人死了,我们来料理后事。
”从历史长河看,美国经济生活中的这种做法导致的实际结果主要是( )
A.刺激了经济的高速持续发展B.保证了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
C.促使市场持续的虚假繁荣D.加快了资金周转,激活了资产
3.在上个世纪20年代初,美国每天大批市民挤在股票交易所内,人们问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
“今天又涨了多少?
”在1929年10月24日华尔街股票交易所,这个问题的答案是( )
A.与昨日相同B.一路上扬C.时涨时跌D.不涨反而狂跌
4.下面是1929~1933年经济危机时出现的几种情景,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图中矛盾的现象说明了( )
农场主销毁过剩牛奶 排队领救济的队伍
①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②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说明经济危机是资本家人为造成的 ③反映出经济危机是由生产和销售的矛盾直接引起的
A.①②③B.①②C.②③D.①③
5.1933年,美国前总统柯立芝说:
“在其他萧条时期,总可以看到能够寄托希望的事物,但现时举目四顾,却看不出任何希望。
”有人描述当时的情景说:
“人们常常谈到社会革命。
成千上万的人的确认为:
被剥夺者和饥饿的人们将反抗把他们带进这种绝望境地的政府和经济制度。
”上述材料表明( )
A.经济危机给社会生产力造成严重破坏B.经济繁荣导致社会贫富分化
C.经济危机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D.经济危机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6.伯恩斯在《罗斯福:
狮子与狐狸》中这样描述:
“渐渐地,国家的信用机构变得奄奄一息了。
危机四处弥漫,但那是一种怪异的令人麻木的危机……它比一支入侵的军队还要可怕:
它无处不在,却又无影无踪,因为它位于人们心中。
它,就是恐惧。
”这段材料主要
描述了哪个历史事件( )
A.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B.资本家盲目扩大再生产
C.华尔街股票市场崩溃D.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矛盾和摩擦加剧
7.胡佛在1928年的竞选演说中夸口说,如果他当选总统,将使美国人家家锅里有两只鸡,家家有两辆汽车,可是不久却出现了下图中的情况。
其原因不包括( )
胡佛村 无家可归的人
A.胡佛太过于相信“自由放任”的传统经济思想B.胡佛认为市场机制能自动调节经济活动
C.胡佛认为美国制度完美无瑕D.胡佛认为政府应该把失业、救济等问题解决好
8.罗斯福在1932年4月的一次全国广播节目中说:
“在这个不幸的时代,我们要制订出一些计划来,把希望重新寄托在那些压在经济金字塔底层、被人遗忘了的人们的身上。
”对这段话的理解错误的是( )
A.不放弃自由经济制度B.出现国家干预经济的理念
C.只依靠社会底层渡过危机D.新政关注对困难民众的救助
9.1935年,美国政府颁布“银行法”,规定拥有100万美元以上资金的银行必须加入联邦储备银行,实行存款保险。
其初衷在于( )
A.维护公民利益,缓和社会矛盾B.吸收社会存款,拉动内部需求
C.保障银行信用,刺激经济恢复D.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社会稳定
10.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8年11月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促进经济增长而采取的十项措施,其中有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
罗斯福新政中也提出“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的措施,两者的共同之处是( )
A.克服生产的盲目性B.放弃市场机制,实行国家干预政策
C.扩大内需D.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11.下图是某教师课件中的一幅图片,他命名为“重生之鹰”的原因有( )
①消除了经济危机,重新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强国 ②工商业和国民经济状况有了明显改善 ③工农业生产逐步恢复、失业率逐步下降 ④国民收入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②③④
12.罗斯福总统逝世后,中说:
“罗斯福用大无畏的精神推行新政……度过了危机,安定了国民的生活。
”罗斯福安定国民生活的措施包括( )
①规定工资和工时标准 ②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③奖励农民调整生产结构 ④兴办公共工程
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3.1933年底,一位国会议员在纪念林肯诞辰的演说中说:
“我已经看到一位独裁者正在成长,他已使希特勒、墨索里尼十分妒忌,私营企业的独立性已经成往事,个人自由不过是记忆而已。
”他是在( )
A.批判希特勒、墨索里尼的独裁统治B.肯定罗斯福新政挽救了美国经济
C.纪念林肯作出的伟大贡献D.批评罗斯福扩大了政府的权力
14.1946年2月杜鲁门签署了1946年就业法。
根据此法,联邦政府必须负责协调和利用自己的一切计划、政策、职能和资源,为那些能够工作、愿意工作和正在寻找工作的人提供有益的就业机会。
这一措施表明美国( )
A.开始走上计划经济道路B.放弃市场对经济的调节
C.以凯恩斯主义作为制定政策的依据D.通过国家政权力量消除“滞胀”问题
15.二战后西方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了迅速发展。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反映了( )
A.西方国家对生产关系进行了根本改革
B.西方国家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C.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正在逐渐消失D.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和平过渡
16.
右图是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曲线图,当“滞胀时期”来临后,各国采取的经济模式的基本特征是( )
A.自由竞争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C.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
D.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
17.在新科技革命的影响下,以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为特征的“大烟囱工业”、“夕阳工业”比重逐渐下降,而电子、核能、激光、人工合成原料等“朝阳工业”则迅猛发展,这充分说明科技革命使( )
A.政府对科技日益重视B.工业对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断减弱
C.工人的劳动条件和劳动手段不断改进D.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18.下列表格中第三产业发展远远超过了物质生产部门,其意义在于( )
20世纪80年代末各国三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百分比)
美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中国
第一产业
5.2
2
2
3
13.1
第二产业
24.9
38
38
40
46.2
第三产业
69.9
60
60
57
40.7
①有利于改造传统工业和农业 ②促进经济竞争力
③能够拓展经济活动领域 ④一定程度上缓和经济周期性波动
图一 图二
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9.作为德国传统工业区的鲁尔区,其二战前的产业结构如图一,20世纪60年代,德国政府着手开展该区经济结构转型工作,经过调整,出现了如图二所示的状况。
从经济运行机制来看,鲁尔区产业结构的变化状况有力地说明了( )
A.德国实行高福利政策,改变了产业结构B.第三产业在资本主义国家处于方兴未艾的状态
C.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实行“社会市场经济”模式
D.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重工业已经呈现淘汰局面
20.一项对西方七大工业国就业结构演变的研究发现,这些国家近几十年来出现了一些共同的变化:
农业就业人数大幅度下降;传统制造业就业人数持续下降;生产服务和社会服务兴起……管理专业和技术性的工作快速增加。
上述变化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A.互联网的诞生B.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C.政府对经济的干预D.现代科技的发展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叹交换手段难逃长河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败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我们不能只要有所得,也要有所贡献;我们要前进,我们就必须像一支有训练而忠诚的军队那样,为了共同的纪律而乐意有所牺牲。
因为没有这样的纪律就不可能前进,就不可能实现有效的领导。
——罗斯福1933年就职演说
材料三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
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演说
材料四 1938年,一位美国学家评论罗斯福的“新政”时说:
今天,国家正对没有特权的人进行保护,增加国民收入,并把此项收入更公平地分给各类生产者,为了达到这些目的,美国政府不仅承担起保证社会安全的全部工作,而且还要成为工业商业的参加者和创立者。
……这个国家昨天还是个不干涉主义,或处于守势的国家,现在,它却从事建设和开办工厂,买卖货物和劳务,储贷货币,开办航运,经营铁路。
——洛克《今日美国的问题》
请回答:
(1)通过材料一你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
(6分)
(2)面对材料一、二的情况,罗斯福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与胡佛政府的政策有何不同?
(4分)
(3)材料三中,罗斯福说“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这一目标能否实现?
为什么?
(5分)
(4)在罗斯福新政期间,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开始发生什么变化?
试分析这种变化的原因。
(5分)
22.民生问题一直是历代思想家和政府关注的重要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似乎欧美各国应该家给人足,乐享幸福……然而试看各国的现象……富者极少,贫者极多……所以倡民生主义,就是因贫富不均……闻得有人说,民生主义是……夺富人之田为己有;这是他未知其中道理,随口说去……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法……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
材料二罗斯福新政时期,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联邦紧急救济法》,并成立了以霍普金斯为首的“联邦紧急救济署”。
到1934年底,有大约200万个家庭得到了救济。
1935年紧急救济署结束时,共发放了30亿美元的救济金。
在救济困难家庭的同时,还实行了“以工代赈”计划,成立了公共工程署(先后拨款40多亿美元)等机构,管理公共工程项目,以吸收更多的失业者参加劳动。
——摘自XX百科《罗斯福新政》
材料三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8年11月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为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而采取以下十项措施。
一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
二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三是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四是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六是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
七是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各项工作。
八是提高城乡居民收入。
九是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十是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
初步匡算,实施上述工程建设,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
材料四 从奥巴马竞选时提出的施政方针看,其改革内容涵盖广泛,可能是上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以来,至今最全面的经济改革。
除了包括延长一些住房贷款者丧失住房抵押赎回权的期限、大幅投资公共建设、为商界提供税务优惠及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在内的总值600亿美元的挽救经济计划外,奥巴马还打算将税赋负担转移到高收入者,改变已实行20多年的管制松绑政策方向,扩大医疗保险范围,并且重新检视美国的自由贸易协议政策。
依照目前情况来看,奥巴马很可能成为美国有史以来任内预算赤字最高的总统。
分析师预测,2009年美国财政赤字可能增加两倍,至1万亿美元。
——摘自新浪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提出民生主义的原因。
你如何评价“定地价法”?
(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罗斯福新政的具体措施。
(4分)
(3)根据材料二、三、四,概括中美两国领导人在应付严峻局势时采取的共同措施。
(4分)
(5)综合上述材料,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借鉴哪些有益经验?
(4分)
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
历史必修二第六单元检测题答卷
21.
(1)通过材料一你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
(6分)
(2)面对材料一、二的情况,罗斯福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与胡佛政府的政策有何不同?
(4分)
(3)材料三中,罗斯福说“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这一目标能否实现?
为什么?
(5分)
(4)在罗斯福新政期间,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开始发生什么变化?
试分析这种变化的原因。
(5分)
22.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提出民生主义的原因。
你如何评价“定地价法”?
(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罗斯福新政的具体措施。
(4分)
(3)根据材料二、三、四,概括中美两国领导人在应付严峻局势时采取的共同措施。
(4分)
(4)综合上述材料,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借鉴哪些有益经验?
(4分)
【答案解析】
1.A [材料主要反映了1929年经济危机前,大多数美国人都热衷于股票投机,造成股价被大幅度哄抬,从而造成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
B、C、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反映。
]
2.C [材料叙述的是上个世纪20年代美国盛行分期付款这一做法。
这种做法在短期内刺激了经济增长,但用之过度,消费远远超出实际购买力,只能是短暂的表面繁荣,实则孕育着深刻的经济危机。
]
3.D [注意时间为1929年10月24日。
此日华尔街股票交易所形势急转直下,股价狂跌,这一天被称为“黑色星期四”。
]
4.B [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可知经济危机并不能说是资本家人为造成的,故应排除含③的选项。
]
5.C [“成千上万的人的确认为:
被剥夺者和饥饿的人们将反抗把他们带进这种绝望境地的政府和经济制度”这一信息表明,大萧条使资本主义国家社会阶级矛盾激化。
]
6.A [题干表明危机从金融业蔓延,体现了30年代的大危机。
B是原因,C是体现,D是影响。
]
7.D [胡佛是“自由放任”政策的坚持者,认为经济活动应该由市场去调节,政府不应干预。
故D是错误的。
]
8.C [从材料信息中“把希望重新寄托在那些压在经济金字塔底层……的人们的身上”可知罗斯福新政通过干预的手段加强对困难民众的救助。
A、B、D三项在材料中均有反映。
C项在材料中没有反映。
]
9.C [罗斯福新政时期,通过对银行的整顿,重建人民对银行的信心,这样才能恢复银行正常的信贷活动,为经济恢复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
10.C [从题干信息可看出,二者都在加大公共工程建设,这是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发展的手段。
]
11.B [“重生之鹰”寓意美国度过经济危机,经济逐渐复苏,但不可能是消除了经济危机,所以①说法错误;④说法不符合史实。
]
12.C [罗斯福新政的突出特点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所以②的说法是错误的,排除所有含有②的选项。
]
13.D [从材料中“独裁者”、“妒忌”、“独立性已成往事”等信息可以看出,他是在批评罗斯福扩大了政府权力,故选D项。
]
14.C [“杜鲁门签署了1946年就业法”反映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表明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凯恩斯主义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理论依据,故C项正确。
A、B两项本身史实有误,可以排除。
20世纪70年代美国出现“滞胀”问题,故D项不符合题意。
]
15.B
16.C [资本主义经济出现“滞胀”以后,各国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逐渐出现了一种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
]
17.D [题干表明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产业比重下降,而以高科技为代表的“朝阳工业”发展迅速,这是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表现。
]
18.D [第三产业以其新技术特别是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的工业和农业,不仅促进了经济竞争力的提高,它还拓展了经济活动领域,增加了就业,扩大了市场,改善了资源配置,并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使经济发展产生了质的变化,以上四方面的意义都有。
]
19.B [图表反映了德国产业结构的变化,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
德国的高福利政策,与产业结构的调整没有必然联系,故A项有误。
C、D两项不能直接从图表反映出来,故都不符合题意。
]
20.D [专业化分工及服务业、第三产业的兴起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标志性影响,D项表述最全面。
]
21.
(1)1929~1933年美国爆发经济危机;危机首先从纽约华尔街股票交易所爆发;危机导致人们大量失业;工农业生产遭受严重破坏;社会矛盾激化。
(2)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政府实行国家干预经济,改变胡佛政府所奉行的自由放任主义政策。
(3)不能。
新政仅仅是一种政策调整,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4)变化:
由国家不干预经济到主动干预经济,参与生产、流通、分配等经济过程,成为管理者、保护者、经营者。
原因:
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垄断组织的建立,国家不干预经济事务的自由放任原则已不能适应日益严重的经济竞争和解决经济危机。
22.
(1)原因:
看到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贫富不均的现象。
评价:
“平均地权”是资产阶级的土地纲领,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资产阶级在经济上的利益与要求;但反封建不彻底,无法彻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2)措施:
制定“救济法”;建立“救济署”;发放紧急救济金;实行“以工代赈”计划,兴办公共工程。
(3)措施:
增加政府开支,扩大内需;关注民生(增加就业机会);重视社会保障;加强国家对经济干预(宏观调控);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4)坚持以民为本、保护人民利益;注意社会公平,缩小贫富差距;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