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的天堂》教学设计通用15篇.docx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通用1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鸟的天堂》教学设计通用15篇.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通用15篇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通用15篇)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关部分,背诵课文第7、8自然段,感受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感情。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用“陆续”“应接不暇”造句。
3、体会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教学重点:
1、感受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2、体会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
《鸟的天堂》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它主要记叙了作者(巴金)和他的朋友们两次游历“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美丽的大榕树和群鸟欢闹的奇异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
这是一篇经典课文,然而,在保护生存环境日趋重要的今天,又赋予了这篇精品佳作以新的内涵。
因此,在教学时,我紧扣“自主——探究——实践”的线索进行设计,努力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在积极探究中获得思想启迪,在实践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
一、初读课文,理“线索”。
叶圣陶在谈到阅读教学的任务时,明确指出,把握作者的思路,理清课文的线索,是阅读教学首要任务。
我采用以下步骤完成教学:
1、引导质疑,提示题意:
文中“鸟的天堂”指什么?
在哪里?
为什么称为“鸟的天堂”?
通过质疑,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
2、初读,理线索。
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自读,整体感知课文,同时着重思考以下问题:
作者几次去鸟的天堂,分别是在什么时候,每次看到了什么?
这个问题并不难,学生完全有能力自己去解决。
教师放手让学生去学,辅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
通过自学,学生不仅读通顺了课文,而且把握了作者的思路,理清了课文的线索,达到了整体感知课文的目的。
二、自主学习,谈感悟。
《鸟的天堂》这篇课文语言质朴,意境优美,感情真挚,很适合学生自己去体会,去领悟。
这一单元的读写训练重点也不再是分辨事物的静态和动态了,而是阅读时要有自己的见解。
这一改变,也进一步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尊重学生,发扬民主,张扬个性,把更多的空间和时间让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揣摩,去感悟。
因此,我这样引导学生学习:
1、抓段落,谈感悟。
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说说喜欢哪一次去鸟的天堂,并陈述自己喜欢的原因。
2、抓句子,谈感悟。
在学生畅谈喜欢段落的基础上,先引导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反复阅读,细细品味,从__的字里行间去寻找美。
再组织学生讨论,来谈感受,谈见解,在交流中,去再现生机勃勃的大榕树,去再现鸟儿在枝头欢唱,去感受美的画面、美的韵律、美的语言、美的生命、美的行为、美的情感……
3、抓品读,促感悟。
这是一篇训练学生朗读的好课文。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品读”。
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段落,自己朗读,自己感受是否读出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然后在小组中读,推荐读得好的同学在全班同学面前比赛读。
三、主动探究,悟“环保”。
《鸟的天堂》确实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精品佳作,尤其是在大力提倡“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今天。
教学中,引导学生去探究,透过表面现象看到实质:
为什么这里会成为鸟的天堂?
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环保意识,真是一举两得。
1、这儿生态环境好。
①这儿环境幽美。
__一开头几个自然段就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夏日的傍晚,这儿不仅四周很静,只听见船桨激起的流水声,而且景色迷人,灿烂的红霞还在天边。
②这儿气候温暖,土地湿润,河流纵横,有利于万物生长,所以大榕树是那样蓬勃有生机。
③这儿资源丰富,由于气候温暖,各类虫子繁殖旺盛,因而鸟儿的食物就丰富。
④这儿的榕树大。
大榕树生长旺盛,枝繁叶茂,非常适合鸟儿在这里栖息繁衍,是名符其实的鸟的天堂。
2、人们保护意识强。
这儿的人们不许人捕鸟,因此鸟儿们得到了保护,能够无忧无虑地生活、繁衍。
四、综合实践,练“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我们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去学会搜集,学会运用,学会交际。
《鸟的天堂》一课有一个综合实践作业:
“鸟的天堂”目前已成为一处游览胜地。
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并想办法搜集一些有关材料,为导游写一篇简短的解说词。
教学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1、搜集材料,练“查阅”。
搜集的方法可以多样,上、去图书馆、看电视、调查访问等。
2、学写解说词,练“习作”。
为“鸟的天堂”录像配上适当的解说词:
根据自己搜集的材料,学写一段解说词,写清楚导游的身份,旅游的地方以及这地方的特点,力求写得清楚明白,形象生动。
3、学做导游,练“交际”。
这是继写解说词的一个延伸,其目的是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与人合作,与人交际。
要求学生自由组成旅游团,自我推荐尝试当导游,全程陪同作解说。
当班级进行优秀导游评选时,学生兴趣盎然,气氛热烈。
在这一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语文三年级《鸟的天堂》教学设计二一、导入。
巴金爷爷在《鸟的天堂》这篇课文中重点向我们描述了两次经过“鸟的天堂”(也就是大榕树)看到的不同景象。
最后感叹说:
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那么“鸟的天堂”为什么叫鸟的天堂呢?
这节课就让我们去研究研究。
二、研究:
“鸟的天堂”为什么叫鸟的天堂?
(1)原因一:
鸟多
课文的第12、13段,出示句子:
“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
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
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
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
提示:
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句话,作者却把鸟的多表现得淋漓尽致,再仔细读读,你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鸟的多?
第二句话写得更妙,我觉得可以分成三组,你们会分吗?
{大小、颜色、姿态}这样结构对称,读起来特别朗朗上口,谁想来读一读?
各种大小的鸟,各种颜色的鸟,各种姿态的鸟,都在这株榕树上,怪不得作者说,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
”这又是一句表现鸟多的句子,可写法上完全不同,你们能感受到吗?
什么叫应接不暇,你懂吗?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怎样应接不暇呢?
就是——————引读
(2)原因二:
鸟的生活幸福。
“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
“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它们多开心啊!
还会在干什么呢?
请大胆想象,有的——有的——有的——鸟儿在这里自由自在地生活,没人来打搅,怪不得作者感叹:
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3)原因三:
在这里安全
可联系课文第9段“有许多鸟在这树上做巢,农民不许人去捉他们”。
(4)原因四:
大榕树很大、枝叶繁茂,为鸟儿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三、了解榕树成为鸟的天堂的原因。
1、什么原因使这棵大榕树成为了“鸟的天堂”呢?
2、补充课外资料或其它知识加以介绍分析。
3、小结:
榕树的枝繁叶茂为鸟类提供了生存空间、食物、水分,当地的居民爱鸟、护鸟,同时鸟的粪便成为榕树生长的有机养料。
使这棵榕树长得愈加的繁茂。
在这里,动物和植物,人与自然互惠互利,是多么和谐地共处在一起呀!
让我们把这一切介绍给更多的人吧!
四、思维拓展,深化主题。
请你以导游或小鸟儿的身份,向游人介绍这里的景象。
介绍的形式可以自由选择。
如写导游词、写诗,顺口溜……
1、学生分头准备。
2、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学习的感受。
汇报交流。
3、是啊,大自然多么的神奇、美丽,我们应该学习这里的人们,保护鸟类、保护环境,让我们的地球母亲成为人间的天堂。
作业:
课外阅读破坏环境或保护环境的材料
设计环保宣传标语保护那些正在危机中的鸟儿们
有兴趣的同学去读一读巴金的作品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学会3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
纠正、逼近、做巢、树梢、静寂、应接不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3.默读课文,理解内容,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4.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和寄情于景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1.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
2.学习描写事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含义较深的句子:
1.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2.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3.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检查预习情况,质疑问难。
2.学会3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
纠正、逼近、做巢、树梢、静寂、应接不暇。
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__主要内容。
4.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巴金是我们比较熟悉的著名作家,以前曾经读过他的《海上日出》。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他的作品。
板书课题。
2.播放《鸟的天堂》情景朗读,边看边思考:
作者去了几次“鸟的天堂”,分别看到了什么景色?
你喜欢哪一次的?
为什么?
二、预习课文
1.读通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2.“天堂”指什么?
在文中怎样理解?
文中“鸟的天堂”指的是什么?
3.认真读读课文,想一想,鸟的天堂指什么,作者去了几次,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
4.再想一想,作者是怎样描写景物、表达感情的。
5.朗读课文,划出文中你认为写得美的词句来读一读、细体会。
6.质疑。
三、交流预习情况
1.指读课文,正音。
2.解题。
3.交流学习生字新词的收获。
4.作者几次去“鸟的天堂”?
每次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
第一次是在黄昏鸟都栖息了。
因此作者着重描写了“天堂”本身——大榕树的奇特景象;第二次,是在第二天早晨,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正是鸟儿最活跃的时刻,所以着重写了“天堂”里的居民——鸟儿热闹活动的情景。
)
5.美读。
6.质疑,同学间通过交流仍然解决不了的问题,留待深入学习时解决。
四、理清课文脉络
我们把作者两次游览“鸟的天堂”各为一段,那全文可分成几段?
各段的大意是什么?
第一段(1-4):
傍晚,“我”和朋友们划船出去游玩。
第二段(5-9):
“我”和朋友们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情景。
第三段(10-13):
第二天早晨,“我”和朋友们再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情景。
第四段(14):
作者对“鸟的天堂”的赞美和留恋。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分析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初步了解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3.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一段
1.读一读,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出来的?
2.练习朗读,体会作者游玩时愉悦的心情。
二、学习第二段
1.投影出示课文插图,读读描写大榕树的句子:
(1)用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概括说说这是一棵怎样的大树。
(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榕树的?
主要写了榕树的什么特点?
2.理解重点语句,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1)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2)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3.指导朗读。
4.小结:
这一段作者由“远”及“近”地对榕树的大小,它的根、叶、干、枝的形状、颜色、大小等进行了描写,这是静态描写。
三、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第三段,大家思考:
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2.再读讨论:
作者是怎样描写众鸟纷飞的活动情景的?
标出有关语句,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
3.感情朗读,体会这一段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4.小结:
这一段作者主要写了鸟的活动——不同大小,不同羽色,不同动态的鸟,构成了一幅“百鸟图”。
是对事物变化活动的描述,这是动态描写。
四、学习第四段
1.自由读第四段,说说你从哪些语句中读懂了什么。
2.理解重点句:
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3.感情朗读。
五、围绕重点,学习表达方法
我们知道这篇课文按游览路线写了作者两次到“鸟的天堂”所见到的不同景象。
两天的记游,重点不同,方法也不同。
那么作者是怎样来写所见所闻的,我们一起来研究。
1.默读课文相关部分,思考:
(1)作者第二次去“鸟的天堂”和第一次去“鸟的天堂”有什么不同?
(2)这棵大榕树为什么会成为鸟的“天堂”?
(3)文中哪些地方是静态描写?
哪些地方是动态描写?
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2.讨论交流
六、总结
1.总结全文,归纳中心。
2.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七、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2.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些句子?
请你把它抄下来。
3.“鸟的天堂”已成为一处游览胜地。
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并搜集一些有关材料,为导游写一篇解说词。
附:
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
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学习描写事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难点是:
理解文中含义较深的句子。
教学时采用下列方法解决教学重难点:
1.学生边读书,边思考,指导学生把阅读书思考结合起来。
2.分主次,抓重点,学生读书时分清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师引导学生抓住主要内容认真阅读,加深对中心思想的理解。
3.细品析,悟真情,学生读书时通过咀嚼语言文字,正确理解主要内容,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同时对学生进行了以下能力训练:
1.训练学生按作者游览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大意;
2.理解课文内容,归纳中心思想;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引导学生体会哪些地方描写了事物的静态,哪些地方描写了事物的动态,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习作能力。
在学习训练的过程中受到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教育。
探究活动
她们姓什么
一位记者到体育馆去采访6名女运动员。
当他问及这些姑娘的姓氏时,她们个个笑而不答,却调皮地做出各种动作,要记者以此猜出她们的姓氏。
篮球运动员指着两根并排的树说:
“我姓它。
”
跳高运动员顺手把一根木尺往土堆旁边一插,说:
“我姓这个。
”
射箭运动员把手上的弓使劲儿一拉,说道:
“这便是我的姓。
”
围棋运动员捡起一些棋子放在一只瓷盆上,开口说:
“我的姓在此。
”
田径运动员取来一本《作文选》,放在足球场的球门下,笑着说:
“这儿隐藏着我的姓哩!
”
最后,武术运动员走过来拿起《作文选》,将手中的一把单刀和书并排放着,笑呵呵地嚷道:
“我呀,就姓这个。
”
记者想了想,说出了她们各自的姓氏。
请问,你知道这6运动员分别姓什么吗?
答案:
篮球运动员姓林;跳高运动员姓杜;射箭运动员姓张;围棋运动员姓孟;田径运动员姓闵;武术运动员姓刘。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了解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场景,体会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由衷赞美,感受人与自然、动物的和谐之美,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并能从“陆续”“展示”“继续”“应接不暇”中任选两个词语造句。
3、理解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八、第十二自然段。
教学重点:
理解文中描写的大榕树的奇特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幸福欢乐的景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课文第8、12自然段,理解并体会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由衷赞美和留恋之情。
教学准备:
大榕树、众鸟纷飞的图片和录像片;
有关巴金和大榕树的相关资料等。
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试提出不懂的问题,自己解决。
师生合作,明确下一步学习的内容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示课题:
自古以来,人们对幸福都充满着无限的憧憬,都渴望拥有天堂般的生活。
(板书:
天堂)
问:
你们知道什么是天堂吗?
今天,我们要去鸟的天堂观光游览,这也就是第七课(板书:
7、鸟的),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课下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下面我请同学谈谈你进行了怎样的预习。
(生可能谈及关于生字新词的解决,读书等)
2、对于“鸟的天堂”,你已经有了哪些了解?
还希望了解一些什么呢?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检查朗读课文的情况并请同学评议他们读得怎么样?
(针对班级的具体情况,机动安排自由选读没有把握的段落)
三、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自由读课文,思考:
鸟的天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美丽、榕树大,鸟儿多等;)
四、再读课文,理清课文内容:
谈话:
巴金先生用他清新流畅的语言向我们描述了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象。
你们愿意再读读课文吗?
1、请默读课文,看看你从课文中又了解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分别在书上做上标记。
(给时间学生自读自悟)
2、小组内交流:
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同学在小组内可以互相帮助交流解决简单的问题,也可以向别人介绍自己读书自学的方法)
[此时应让学生理清:
作者两次来到鸟的天堂,第一次只看到了一棵茂盛的大榕树,第二次看到了许多的鸟。
初步理解原因是去的时间不同(注意使学生知道经过深入学习后还会有新的理解)。
课文重点部分是写两次所见到的景象。
鸟的天堂就是那棵大榕树等。
如果学生没有谈及这些重点的内容,教师可以用一定的问题引导:
如课后的思考题1、2]
3、以小组汇报形式,全班交流:
小组内没解决的问题,也可以谈谈学生认为已经解决的但认为很有价值的问题。
课文写了作者次经过鸟的天堂,第一次只看到了,没有看到,所以他认为;但当他再次经过时却看到了,他感到。
(1)(出示投影)填空:
(2)交流学生的质疑情况:
(在学生质疑时,教师肯定那些能围绕重点内容提问的同学,对简单的问题生生之间交流解决;或者根据学生实际予以提示:
课文介绍的是“鸟的天堂”,我们提问应该围绕重点内容:
可以读一读书中描写大榕树的语句和关于“鸟的天堂”的语句,结合上下文来提出或设计问题)
(师生共同筛选较好的问题,教师将与课文重点部分密切相关的、比较有价值的问题,简要板书在黑板上。
教师要注意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可能会出现如下问题:
1、朋友说这里是“鸟的天堂”,为什么我却没有看见一只鸟?
2、为什么“我”对鸟的天堂有一点留恋?
3、为什么作者说“昨天我的眼睛骗了我”?
4、朋友说这里是“鸟的天堂”,我的感受是什么?
5、为什么说“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6、为什么说是“鸟的天堂”而不是鸟的乐园(或世界)?
7、“鸟的天堂”(或大榕树)为什么会成为鸟的天堂?
……
四、全班共议明确学习方向:
师:
同学们提出来的这些问题,就是我们进一步学习课文所要解决的,可以把它们作为进一步研读课文的一个学习目标。
1、谈话明确学习的途径:
我们要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象,必须抓住写大榕树和写鸟的这两部分重点内容,并将这两部分合在一起考虑。
2、鼓励学生试针对自己学习的需要自拟学习方案。
3、交流展示学生的自拟学案情况。
(教师在巡视时注意把握学生情况,选择一份或几份学案,师生共同进行修改和补充(如果生有困难,师给予提示:
我们要读懂课文,不外有这些办法:
可以读一读,动笔画一画,然后抓住重点词句反复读一读,反复体会,还可以边读边思考,边想象,与同学共同讨论、利用资料等))
4、(出示学案):
师:
老师这里设计了两份学习方案:
(假设:
如果学生的学习情况较好则出示将学案2与学案1调换顺序的学案,逐步引导学生自拟。
)
3、指名读学案,说明:
你可以用自己拟定那份学习方案,继续研究你认为有价值的问题;也可以选择老师给的方案,还可以参照老师的方案进行修改和补充。
但教师更欢迎同学自拟学案。
如果你们需要老师提供帮助,随时可以向老师提出来。
4、自主选择喜欢的方式自学或自拟学案自学(师统计学案的选择或拟定情况,指导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伴共同学习。
)
五、学生自主探究(机动):
六、课后提示:
多搜集一些资料,有助于我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练习把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读出来,也可以展示你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问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7课。
谈话:
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内容并进行了初步的探究。
今天这节课,我将和同学们一起继续深入学习这篇课文,追随巴金先生去鸟的天堂感受那里美丽和谐的景象。
二、生自主学习。
师巡视,提供帮助。
(时间依生实际确定)
三、统计学案情况,以大多数同学的选择组织交流。
㈠假设按学案(A)学习的同学占多数:
(要求学生在汇报时先说明自己喜欢的景象,读找到的语句,并说明自己为什么喜欢,适时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或介绍)
A:
介绍大榕树
1大:
许多棵窄
叶:
多、密、绿(堆、簇、缝隙)
枝干:
枝上生根、数不清(投影,指出根、枝、干、叶联系生长特点)
生命盎然:
全部展示、颤动(看录象)
2有感情朗读相关的语句。
①叶多②枝干多③生命力强④作者由衷地赞叹(评价)怎样读好?
(当学生谈到第8自然段时,可以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试背诵)
3、师生合作叙述所喜欢的景象:
(投影)夕阳西下,灿烂的红霞染红了河水。
我们的小船在宽宽的河面上静静地流动,远远地小船渐渐前行,逼近了大榕树,这次我望着这株奇特的大榕树,我不由得
B:
导入介绍“鸟”
朋友告诉我这里是“鸟的天堂”,而我却没有看到一只鸟,我感到;而当我在第二天再次经过时,却感到
为什么这样说呢?
请你仿照刚才我们叙述介绍大榕树的方法,试自己学习一下众鸟纷飞的情景。
1、鸟多:
到处、到处
大小花黑应接不暇
快乐:
叫、飞、扑
(生谈到哪儿就练习读一读,可以背诵第12自然段)
提问:
你觉得在这里鸟儿生活得怎么样?
(看录象)我们一起来看看众鸟纷飞的场面吧!
提问:
你认为这个地方怎么样?
练习有感情地读一读这两个自然段。
2、师生合作叙述所喜欢的景象:
朝霞落在了树梢,朝阳照亮了河面,我们的小船又来到了“鸟的天堂”。
起初后来接着。
我虽然注意地看着,但是。
忽然我看见了鸟儿生活在这里,真是
若BA
导入:
鸟儿幸福地生活在这个美丽的地方,让我们感到了它们的幸福和快乐。
而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却是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