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华为禁令事件的始末.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65977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11.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国对华为禁令事件的始末.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美国对华为禁令事件的始末.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美国对华为禁令事件的始末.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美国对华为禁令事件的始末.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美国对华为禁令事件的始末.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美国对华为禁令事件的始末.docx

《美国对华为禁令事件的始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国对华为禁令事件的始末.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美国对华为禁令事件的始末.docx

美国对华为禁令事件的始末

美国对华为禁令事件的始末

上世纪70年代日本政府开始扶持半导体产业,组织了多家公司来整合半导体资源人才,以提升日本半导体芯片的技术水平。

1980年日本拿下全球30%的半导体内存市场,5年后其世界市场占有率超过50%,将原先处于领先位置的美国甩在身后。

到了1993年,世界前十大半导体公司中,日本就独占六家。

至此美国的芯片公司纷纷受挫,AMD净利润下降2/3,英特尔亏损1.73亿美元,宣布退出DRAM存储业务。

80年代日美贸易战争开始,其中打得最为惨烈就是半导体这个硝烟四起的战场了。

1986年9月《美日半导体协议》签署,日本被要求开放半导体市场,扩大外国半导体加入日本市场的机会;不久,日本出口的3亿美元芯片被征收100%惩罚性关税。

随着《美日半导体协议》的签署,日本的半导体芯片产业从浪潮之巅滑向深渊。

兵败如山倒,上世纪90年代后期,日本半导体企业纷纷败北。

到了2016年,世界半导体企业前十名中仅剩一家日本企业。

美国禁令的端倪

如今的中美贸易战和华为事件跟日美半导体之战在某些方面有一定的相似度,美国的一系列动作其实可以看出其早已在刻意针对华为。

早在2018年1月初,美国政府便坚决反对华为和AT&T签约合作,禁止华为手机进入美国市场;

2018年8月特朗普签署了“国防授权法”,禁止美国政府机构和承包商使用华为和其他中国公司的某些技术;

2018年11月美国政府联系德国、意大利和日本在内的国家,要求他们的电信公司避免使用华为的设备;

2018年12月,应美国要求,华为副董事长、首席财务官孟晚舟在加拿大温哥华被捕。

华为作为一家民营企业,由员工百分之百控股,目前已经超过爱立信成为全球最大的通信设备供应商,其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70多个国家,出货量和市场份额都拿到了全球第二,服务了全球三分之一的人口。

此外,华为在5G专利技术占比达到50%左右,签订了全球数量最多的5G商用合同,是目前最大的5G厂商。

但也正是因为华为的实力不断提升,让美国感受到了很大的压力,对其采取了一系列打压措施。

2019年5月16日,美国商务部以国家安全为由,将华为公司及其70家附属公司列入管制“实体名单”,禁止美企向华为出售相关技术和产品,封杀令一出,世界哗然。

2019年5月20日,谷歌暂停与华为的业务合作,并不再向华为授权提供谷歌的各种移动应用,在未来华为将只能使用安卓手机操作系统的开源公共版本,这对华为手机的海外市场会带来很大的影响。

其后,英特尔、高通、赛灵思和博通等芯片设计商和供应商也开始停止向华为供货。

英特尔是华为服务器芯片的主要供应商,高通为华为的许多智能手机提供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器,赛灵思销售用于网络的可编程芯片,博通主要为华为提供交换芯片。

2019年5月23日事件继续升级,英国电信运营商EE宣布下周启用5G服务,不支持华为5G手机;英国芯片设计商ARM断供华为;微软、东芝、日本两大通信运营商KDDI和软银等企业也与华为暂停了业务合作。

5月25日,SD协会、JEDEC协会和PCI-SIG组织三大国际标准组织从会员名单中移除。

除了行业标准组织,学术圈近日也吵得沸沸扬扬,世界上最大的非营利性专业技术学会IEEE协会禁止华为员工参与旗下的期刊的编辑和审稿工作,学术本应不分国界,IEEE的做法让很多人不满。

华为的前车之鉴

除了日美半导体之战外,还有法国阿尔斯通强购案、中兴事件都是华为的前车之鉴。

阿尔斯通本是法国的一家著名企业,曾与德国西门子、美国通用电气并称世界三大能源巨头。

皮耶鲁齐是电力和轨道交通设备领域的全球专家,曾在法国阿尔斯通公司工作了22年。

2013年4月他乘飞机去美国出差,在纽约肯尼迪机场下飞机时被FBI人员逮捕。

美国司法部指控皮耶鲁齐涉嫌商业贿赂,违反了美国法律,并对阿尔斯通公司处以7.72亿美元的罚款。

最终,阿尔斯通的电力业务被行业内的主要竞争对手——“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收购。

而皮耶鲁齐之后被关了1年,然后被保释3年,接着又被关了1年,直到2018年9月才出狱。

出狱后,他和一名法国记者合著的《美国陷阱》于今年年初在法国出版,揭露了美国政府打击美国企业竞争对手的内幕,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而在去年4月,美国商务部发布对中兴通讯出口权限禁令,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兴通讯出售零部件、商品、软件和技术,为期7年。

在经历了两个月左右的交涉博弈,中兴终于被解禁,这个结果却是以支付10亿美元罚款,另额外缴纳4亿美元交由第三方保管为代价换来的。

重压之下的华为该如何自处

自“实体名单”发布后,华为从硬件到软件再到技术标准被步步紧逼,其局势的紧急不亚于当时的中兴,面对如此重压的局面,华为又是如何应对的呢?

在“实体名单”发布后的次日凌晨,一封来自华为海思的内部信便刷爆了朋友圈,信中写到因本次禁令事件,保密柜里的备胎芯片“一夜之间,全部转正”。

华为花费了十年时间打造一个“备胎”,这里的“备胎”指的是华为海思研发的自有芯片,海思的前身是华为集成电路设计中心,2004年的时候从华为独立出去,海思芯片发展历程虽一路坎坷但从未放弃,现如今已经取得明显成就。

面对谷歌将华为从最新的安卓系统合作名单中除名,并宣布和华为暂停业务合作的情况,华为研发了七年之久的另一个“备胎”:

自研操作系统“鸿蒙系统”也开始曝光,并宣布将在今年秋季或明年春季正式发布。

而芯片设计商ARM公司的断供,华为表示其于今年1月已经获得了ARMv8架构的永久授权,即便ARM不再对华为进行新的授权,华为也可以完全自主设计ARM处理器,具备长期自主研发ARM处理器的能力。

目前华为已对美提起诉讼,并于5月28日提出简易判决动议,要求法院宣布该法案违宪。

该禁令是典型的剥夺公权法案,违反了正当程序,华为声明称“禁止华为向美国客户提供服务,是对美国立法程序的滥用”,是“用立法代替审判”的暴政。

华为希望美国法院能和处理以前的剥夺公权条款和违反正当程序案件一样,宣布华为禁令违宪并禁止执行。

日前的近况

5月29日,JEDEC协会以及SD协会重新恢复了华为的会员资格,SD协会解释道:

“华为的会员资格从未被取消,我们有过短暂的升级,这是为了确保符合美国商务部的要求。

华为名字在官网消失,是由于技术原因。

5月31日,谷歌又重新把华为Mate20Pro放入安卓Q的测试名单中。

6月3日,IEEE声明更新解除对华为编辑和同行评审活动的限制,华为及其子公司的员工可以参加IEEE出版过程的同行评审和编辑工作,所有IEEE会员都可以继续正常参与IEEE的全部活动,无论他们的雇主是谁。

结语

从去年的中兴到今天的华为,又或者是中国其他的高科技企业该如何自处?

除了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外,我们意识到只有科技创新,科技强国,真正将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不会处处受制于人。

习近平在考察北京大学时曾说道,“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是国之重器、国之利器,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必须依靠自力更生、自主创新。

参考文章1:

苦难与阳光间的华为:

这场迟早要打的阵地战(中关村在线)

5月15日,美国商务部在官网宣布由美国商务部、国防部、国务院和能源部四个部门共同决定把华为列入实体清单,随着贸易摩擦的不断加码,不好的消息一个接一个,对华为来说局面只会更加残酷,但这只不过是崛起之路上的一片绊脚石罢了,科技创新必将实现,到那会再看,这些打压手段不过是垫脚石罢了。

美系

1.谷歌停止服务

   谷歌已按美国政府要求,停止与华为相关的业务和服务,涉及硬件、软件和技术服务方面,包括旗下智能手机操作系统,这就意味着华为将失去对谷歌安卓操作系统的更新访问权限。

只能使用开源版本。

GooglePlay商店、Gmail、地图、YouTube等应用和服务,也不再能使用。

  由于安卓属于开源项目,所以并不是禁用操作系统,但更新权限等被砍,意味着华为只有在开源版本更新后才能更新安卓安全方面的重要更新。

接下来,华为只能使用安卓的公开版本,而无法访问谷歌的专有应用和服务,也就是说,华为下一款Android手机将无法安装谷歌应用,但在中国的所有设备不受影响。

2.微软下架华为笔记本

   据外媒报道,微软已经删除了电商的华为笔记本信息,现在已经无法在搜索到华为的任何硬件设备,不过在微软的实体店,依旧在售卖华为相关设备,在谷歌宣布对华为的授权终止以后,微软目前为止仍未就是否会中断Windows授权一事发表声明。

日系

   5月22日下午,日本的两大通信运营商,软银和KDDI都宣布延迟发布华为手机,另一大运营商NTTdocomo正讨论是否要暂停华为新机的预约。

   供应商方面依旧不容乐观,据了解,华为已经从许多日本制造商那里采购了用于基站和智能手机的电子元件,总金额超过7000亿日元。

华为从2018年采购金额达66亿美元,预计今年将达到80亿美元。

除了零件供应外,京瓷、村田制造所、日本显示器(JDI)等等公司都和华为一起共同开发新技术。

如果贸易战导致无法在日本购买目前流行的华为手机,那么手机销售公司的策略可能会发生大的改变。

每家公司都打算进行仔细评估。

   众多日企表示很担心出口限制对日本公司的影响,可能需要重新调整供应链,以免引起美国方面的不满。

英系

   英国两大主流通讯运营商EE和Vodafone相继宣布停售华为5G手机,据悉,此举是受谷歌暂停支持华为部分业务的影响。

  英国半导体ARM也宣布停止和华为及其附属公司的所有业务往来。

ARM指示员工不得向华为、海思或其他任何相关实体以及技术讨论支持,并且声明这是遵从美国政府发布的贸易禁令的结果。

  当前全球约99%的智能手机都在使用ARM的芯片架构。

华为的麒麟芯片都是在ARM架构的基础上进行再设计。

ARM通常是收取一次性技术授权费用和版税提成。

也就是说华为海思并不具备所有的芯片设计能力。

海思从ARM取得芯片设计蓝图,再进行设计,最后再让台积电等代工厂进行制造。

凑热闹的中国台湾地区

  据台媒5月22日报道,台湾地区电信龙头中华电信宣布,现有旧款手机库存售罄后,将停售华为,未来将不再出售其新型号手机。

  中华电信董事长证实了该报道,并指出,中华电信今后停止向华为进货,现有旧型手机库存销售完毕后,将停止向台湾消费者提供华为手机。

至于今后是否有机会重新销售华为手机,谢继茂董事长表示,要等所有事情平息后,才会考虑重新进货销售。

  鸿海、台积电等厂商在全球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力,在与内地的贸易往来中台企一直是受惠方,由于台企的敏感性,目前这种局势下对台企和台湾当局的选择都将是一种严苛考验。

华为如何应对?

     巨变已经开始,只有不断加强自身才能更好的面对风雨,今年三月份余承东在采访时就已经表示华为已经自研了一套操作生态系统,能够打通旗下所有智能终端设备,并且兼容所有安卓应用。

  在美国政府公布禁令之前,华为已经储备了足够的芯片和其他重要组件,对于美政府软件和硬件同时封锁,华为的回应不卑不亢。

  华为2004年开始便已未雨绸缪,海思芯片一路坎坷但研究费用无上限,现如今已经取得明显成就,美国市场60%以上的监控设备使用海思芯片,在市场研究机构DIGITIMESResearch发布的2018年全球前10大无晶圆厂IC设计公司(Fabless)排名中,海思位列第五名;去年海思Q1营收为12.5亿美元,擦着边进入了TOP25,今年则达到了17.55亿美元,同比增长41%。

  目前在全球多地设有办事处和研究中心,拥有7000多名员工;成功研发Balong5000modem,成为第一家将5G无线芯片组商业化的公司。

  但我们仍需正视现实,两年前,英国国家网络安全中心(NCSC)发布了针对华为的安全性评估报告,该机构技术总监表示华为工程质量令人担忧;2018年初,华为的开源项目ServiceCo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