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项目可研性研究报告报告.docx
《某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项目可研性研究报告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项目可研性研究报告报告.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某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项目可研性研究报告报告
第一章简况
第一节工程简况
1.工程名称:
某省某生态农业示范园
2.工程承办单位:
某省农村产业协调发展服务指导中心
3.工程法人代表:
4.工程技术负责人:
5.工程主管单位:
某省发展计划委员会
6.工程地址:
南昌市郊区
7.工程建设目标:
建设以生态农业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以科学技术作支撑,以经济利益为中心,发展高产、高效、低耗、无污染无公害的花果蔬菜、畜禽产品。
加大科技支农力度,调整和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创建农业生产示范基地,坚持走持续发展的道路,改善生产条件、保护生态环境,进行生态农业综合开发,将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结成完整的产业链条,进行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达到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的有机统一,使之成为集农业综合开发、生产经营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农业示范园。
8.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与规模
①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1000亩
良种蔬菜苗培育园,大棚60栋,特色蔬菜栽培,单体大棚180栋,蔬菜种植示范基地500亩。
②生态果园示范基地
果园:
500亩
其中:
人参果:
40亩
黄岩蜜桔:
60亩
早熟梨:
100亩
水蜜桃:
60亩
枇杷:
40亩
美国大枣:
50亩
乒乓葡萄:
50亩
猕猴桃:
60亩
草莓、小型台湾西瓜:
40亩
③绿色养殖示范基地
良种仔猪1200头
商品猪1000头
优质土鸡10000羽
④示范基地环境基础设施
园区道路建设;
其中:
主要道路1000M
次要道路1500M
给排水工程;
供电及电气设备;
⑤沼气池:
300M3及配套设施
⑥排灌系统(喷灌、滴灌)
⑦工程总投资:
798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760万元,流动资金38万元。
9.工程实施期限
拟从2002年12月到2003年12月,1年内达到本报告提出的规模目标。
该园建成后,其收益可继续投入农业新技术更新,使工程继续发挥示范推广作用。
第三节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依据
1.国家、某省、南昌市《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
2.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菜蓝子”工作的通知,国发[1997]22号。
3.《国务院关于当前产业政策要点的决定》
4.《某省当前产业政策重点的决定》
5.国家关于现代农业示范工程建设的文件
6.国家计委和建设部联合颁发的《建设工程经济评价与参数》
7.其他有关法规文件及委托本院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合同。
第四节可行性研究范围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建设无公害蔬菜、生态果园、绿色养殖的农业生态示范为主要研究对象。
对工程农业结构调整布局,种植场地选择,建设条件进行分析,选择具有抗性的蔬菜良种和优质畜禽品种及种植养殖技术,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选择。
拟建规模、投资估算,工程经济效益测算作为重点,具体内容有:
1.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2.建设条件和规模
3.市场预测
4.生产技术方案
5.公用工程及生态、环保卫生、防疫
6.生产组织,劳动定员,技术培训
7.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8.财务效益分析
第五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单位:
万元
序号
工程
单位
指标
1
总投资
万元
797.540
2
年销售收入
万元
925.000
3
年总成本
万元
801.370
4
年经营成本
万元
736.900
5
年销售税金
万元
36.320
6
利润总额
万元
87.310
7
财务内部收益率
%
15.090
8
财务净现值
万元
94.000
9
投资利润率
%
11.408
10
投资利税率
%
15.962
11
资本金利润率
%
11.408
12
借款偿还期
年
13
投资回收期
年
6.250
14
盈亏平衡点
%
79.255
15
资产负债率
%
3.290
第六节可行性研究报告结论
1.建设生态农业示范园是现代农业科技与农业生产的有机结合,在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并举的基础上达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走农业产业化道路;向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方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为市场提供无公害农副产品,是符合当前国家和我省农业产业政策的。
2.工程区环境条件好、气候适宜、雨量充沛、土地资源丰富,可充分发展多种农业工程。
本工程从现代农业生态示范考虑各子工程的综合开发利用,使工程总体上产生良性循环,变废为宝,并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保护了环境,有显著的生态效益。
3.工程建成后,保证了南昌市近郊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生态农业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示范园的建设可带动南昌市区域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和应用,使南昌市的环境质量得以改善,真正做到对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保护。
4.本工程各子项均引进良种栽培和饲养,采用先进的耕作技术和饲养方法,依托科研院校不断更新,做到高投入、高效益,在调整生态生产模式的同时,发展深加工,形成产业化生产,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
工程拟生产优质农副产品为主,全面开发无公害、有机食品及畜牧良种,供应南昌市市场及辐射周边区域,起到示范推广作用,市场前景十分看好。
5.工程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明显,财务评价指标均高于一般农业工程,工程是可行的。
6.建议:
工程必须有规划,按规划组织较强的班子负责实施,技术上一定要依托高水平的科研单位和技术人员指导,在实施中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选择种植养殖的品种,注重生态,保护环境。
本工程区地处南昌市近郊,紧邻某农业大学、某农业科学院及相关科研、教育单位。
可充分发挥其科研成果转化的优势及技术、人才资源优势,科技支撑基础雄厚,科技贡献率高。
第二章工程的必要性与市场分析
第一节:
工程的必要性
某是一个农业省份,自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在某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省农业在结构调整、农产品总量扩张、农民由温饱向小康目标迈进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生态农业是农业持续发展的生产模式。
发展生态农业,进一步加强生态农业建设既是保证农业持续、稳妥、健康发展和保证我国农业现代化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又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千秋大业。
2010年国家远景目标纲要再一次强调“把加强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
在2000年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党中央、国务院对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作了整体部署,确定农业的发展战略目标:
增加农业投入,走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集约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人口资源、生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协调共进,形成良性循环,建设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
分析我省自身的特点,我们清楚地看到,我省传统农业“一小三低”(规模小、低投入、低产出、科技含量低),其导致在农业产品结构优化、产业关联体制创新和新技术应用能力等方面与先进省市相比有较大差距,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所受的发展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后,这个问题显得更加突出。
“入世”对某传统农业是一个严峻挑战,农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然而,“入世”对现代农业的发展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某选择了生态农业和有机食品作为突破口,顺应了“入世”需要。
目前存在的问题还是无效生产能力过剩与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
根据省委省政府提出“21世纪某在高标准下将以生态农业为主的现代农业、以有机食品为主的食品产业、以生态旅游为主的旅游业培育成为新的支柱产业”的战略布署,我们用优质化去改造传统农业产业,用特色化形成新的农业支柱产业,加速农业产业的结构调整和升级换代,是十分必要的。
随着人类进入21世纪,我国农业进入可持续发展的探索热潮。
从单纯的追求数量转向追求质量,从追求产量的增长转向追求综合效益的提高。
全球的农产品消费市场普遍关注安全性,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以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产有机食品为特征的现代生态农业应运而生,未来人们对绿色无公害食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而食品安全问题却成了我国农产品的“瓶颈”,因此,发展生态农业、开发无公害绿色食品有其必要性和迫切性。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建立科学的农业生态模式,选择科技含量高的优良品种,生产无公害的粮食、果蔬、畜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已成当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在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并举的基础上达到农业可持续性发展。
工程选择基础设施条件较好,农民素质较高,有一定畜禽养殖基础,交通便利的地区,建立生态农业示范园,是符合我省农业产业政策的。
南昌市是一个旅游城市,历史人文景观和美丽市容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随着假日的增多,市区居民的休闲旅游的兴趣越来越浓。
崇尚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农家乐假日休闲旅游,近郊农村现代农业生态模式的建立,可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把生态农业区的建设与生态旅游建设统一起来,提高产业的关联度,带动其它产业的共同发展,不但为南昌市提供了新的旅游工程,而且宣传了生态农业科普知识,增加了经济效益,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采用现代农业生产模式,加大科技兴农力度,调整和优化村经济结构,进行山水农业综合开发,通过示范园的建设将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联结成完整的产业链条,进行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业生产与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通过示范园的建设,从而起到生产技术、生产方式、经营模式、消费方式和直接参与等方面的示范样板基地的作用,带动南昌市和周边地区农村运用高新生物技术走高产、优质、高效、低耗和无污染的生态新路子,实现该地区从农业资源型开发向农业科技型开发转变,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因此,建设该示范园是十分必要的。
第二节市场分析
随着人类跨入21世纪,对环境保护、生态农业由感性认识转到了理性认识,人们从单纯追求数量转向追求质量,从追求产量的增长转向追求综合效益的提高。
以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产有机食品为特征的生态农业应运而生,并呈方兴未艾之势。
生态农业代表了21世纪农业的发展方向,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特点之一,合理安排农村产业结构,选择科技含量高的优良品种,采用绿色种养技术,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化生产,将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将有广阔的市场。
创新蔬菜品种、发展蔬菜生产是国家种子工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绿色无公害、保健型的蔬菜,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主要副食品,目前市场上为数不多,供不应求,深受人们的欢迎。
利用无公害农产品加工的绿色食品和工业产品,是人们优先采购的品种,具有很高的附加值和经济效益,发达国家对绿色食品的需求以每年25%-30%速度增长,而且大部分依赖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到2005年欧盟和美国市场绿色(有机)食品销售额将达1050亿美元。
按生态农业模式建设的示范园,将推动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的发展,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我国面临加入WTO,这是我国发展该产品的好机遇。
蔬菜农副产品生产均属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国人多地少,农民有精耕细作的好传统,生产成本相对较低。
就蔬菜一项国外价格一般是我国国内的5-8倍,加入WTO以后,蔬菜产品在国外市场竞争中居有利的地位,近年来我国蔬菜出口贸易稳步增长,1998年总出口量达196.34万吨,出口额13.9亿美元,其市场前景广阔。
蔬菜生产中有害物质污染已越来越严重,不少地方却出现过食用污染蔬菜造成的急性中毒事件,特别是农药残留已严重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
人们开始认识到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未来的农业的优势决定于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研究创新能力及相应研究成果的转化率,即要大幅提高土地生产率又要维护改善农业资源基础与生态环境,因此,建设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引导农民发展生态农业、生产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是人们保证生活质量,提高健康水平的需求。
无公害、绿色、有机水果的需求量逐年增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水果已成为人们必备的食品,但由于化肥、农药激素的无节制应用,使水果的农药残量超标,危害到人们的身体健康,无公害、绿色、有机水果成为市场的热销水果产品。
某有较丰富的荒山荒坡资源,合理开发荒山荒坡资源,建立具体生产与环境改善相结合的生态果园,亦是某生态农业发展的一个有利方向。
同时,某有很多具地方特色的名特优水果品种资源。
建立生态果园,为改善市场供应结构、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提供物质保障。
某农村水果消费水平较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水果消费将逐步上升,特别是符合世界健康潮流的有机水果,将进入世界水果市场并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市场前景将十分广阔。
我国猪肉价格优势、地理位置优势、及加入WTO后养猪成本的降低使国外猪肉市场空间极大提高。
猪肉及其相关产品的国际贸易是产品国际贸易的重头,比例仅次于禽肉;香港、澳门、东南亚、日本、俄罗斯和东欧国家由于劳动力昂贵,土地资源或污染等方面的问题,禁止或限制生猪生产的发展,每年需从国外调入大量生猪。
建设绿色饲养基地,再在猪肉检疫及肉的质量上下些功夫,我国具有价格竞争力的猪肉产品在世界出口贸易中将有一席之地。
随着沿海省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作为第一产业的生猪生产的比重将逐年下降。
城市人口和城市流动人口的不断增加,作为肉类消费主体的猪肉及其产品的调入量将逐年提高。
目前,广东省每年需调入瘦肉型猪1800-2000万头,上海每年需调入瘦肉型猪600-700万头,福建每年需调入瘦肉型猪500-600万头,浙江省和苏南每年需调入瘦肉型猪200万头及部分分割肉作火腿原料。
另外,香港市场每年需调入活大猪230万头、中猪70万头。
我省毗邻沿海发达地区,优质猪肉及其产品外销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据有关资料,全世界猪肉贸易每年约280万吨,占总产量的3.5%,我国每年出口约30万吨,约占猪肉总量的1%,其中多数是活猪,主要出口港、澳,少量出口北欧。
只要建设绿色饲养基地引导农民饲养绿色畜禽,控制生猪疫病使畜禽肉品卫生质量符合国际标准,就可以打入日本、前苏联东南亚地区。
目前,我国已开始实施和建设的“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工程”给我国猪肉增加了出口机会。
高质量的瘦肉型猪、特别是适销对路的三元杂交猪还需要大量发展。
按国家计划目标,2005年其比重要达50%,而目前还不到30%,大约还要增加20个百分点,也就是要比现在多生产出约近1亿头的良种瘦肉型猪代替原来的脂肪型或杂劣的商品猪。
随之产生经济效益的极大增加,以每头瘦肉型猪多卖100元,就相应增收100亿元。
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每年新增人口约1500万,按每人消费8公斤算,每年需要增加猪肉12万吨,等于现有的猪肉出口量增加了1/3。
根据国家和某省“九.五”及2010年畜牧业发展规划,养禽业将保持快速的发展势头,巨大的商品禽生产目标构成了种禽生产的巨大市场潜力。
中国大陆是最大的禽肉消费市场。
1988年,中国大陆的鸡肉消费量不到世界鸡肉消费总量的8%,而到1998年,鸡肉消费量增加到640万吨,超过世界鸡肉消费总量的17%。
尽管如此,人均鸡肉消费水平仍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这意味着今后鸡肉消费量仍将呈持续增长的趋势。
同时,日本、新加坡、香港、台湾以及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等与中国大陆毗邻,且那里的劳动力价格昂贵,土地面积有限,加之因污染问题限制发展饲养业,使这些国家和地区将成为我国肉鸡出口的主要潜在市场;另外,由于饮食习惯问题,我国肉鸡业潜在目标市场的消费者普遍有追求风味、口感的偏好,对地方鸡偏爱有加,其需求显而易见是增加的,而且可以实现“优质优价”。
广东每年需要调入家禽5000万只以上;上海每年需要调入家禽(以地方鸡为主)3000万只以上;香港每年需要调入活禽(以优质黄鸡为主)4000~5000万只,禽蛋4-5亿个。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增加,人均消费禽产品数量及禽产品消费总量也将增加,东南沿海各省市禽产品市场容量和发展空间也在不断壮大。
2000年我省外销家禽3400~4000万只,其中销往广东1800~2100万只,福建700~800万只,浙江500~600万只,上海400~500万只。
广东是某禽产品最大的外销市场。
去年销住广东的活鸡1650万羽,占我省活鸡外销量的50%,占广东调入活鸡的40%左右,主要销往深圳、河源、广州、潮州等地。
这些活鸡主要产自某省的宁都、崇仁、万载等地。
近两年销往上海的麻鸡和乌骨鸡在逐年增加,从98年的100多万只增销到2000年的400~500多万只,这就为本工程实施提供了明确的市场目标和较大的稳定的市场空间。
我国的优良地方鸡以其肉质风味好,鸡蛋品质优良而具有相当的市场份额。
2000年某出笼优质地方鸡8000万羽以上,以宁都黄鸡、崇仁麻鸡为主。
某省2000~2015年畜牧业发展规划中强调我省的养鸡主要是优良地方鸡种以及改良配套品系为主,要求2005年家禽良种率达60%以上。
要实现这一目标,任务还很艰巨,需大力发展规模繁育,以加速良种禽推广。
因此,本工程市场潜力巨大。
第三章建设场地选择和建设规模
第一节建设场地
某生态农业示范园经过实地考察比选论证,比较南昌市近郊各地实际情况后确定,按市总体规划选择在城市郊区和生态农业开发规划区域。
发展生态农业,向种植养殖无公害绿色、果蔬、水产、畜禽等方向发展,采用了良种和先进的种植技术,形成生态农业生产的模式,制定建设农业生态示范园的规划,滚动实施。
本工程为首期建设,其建设场地的确定只是按规划布置安排生态农业综合种养植模式。
在保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尽量发挥示范园的作用,突出科技特色,建成融生产、现代农业高新技术推广、科普教育于一体的朴素、清新、自然的生态农业示范园。
第二节建设规模和生产方案
一、建设规模
中心对建设生态农业示范园的工作十分重视,多次聘请专家按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的要求,对种植养殖品种选择、场地进行合理种养殖安排。
示范园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技术创新为突破口,组织生产,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按现代农业生态产业模式安排规划:
第一产业:
蔬菜水果、名特优新畜禽养殖和与生态农业相关的生物技术。
第二产业:
农产品保鲜、精深加工、生物农药、生物饲料、生物肥料等农产品的开发、加工。
第三产业:
建立生态农业服务体系,拓展生态农业旅游观光休闲功能。
工程总面积2000亩,按生态农业模式的要求,科学、合理的选择种养殖品种、规模、生态链。
1.无公害蔬菜基地1000亩
2.生态果园500亩
3.绿色养殖示范基地500亩
其中良种猪仔:
年出栏1200头
良种商品猪:
年出栏1000头
优质土鸡:
10000羽。
4.环境基础设施(园区道路、给排水、绿化)
5.建设300M3沼气池一座及配套设施
6.排灌系统(喷灌、滴灌)
二、建设内容
1.1000亩大棚无公害蔬菜,良种蔬菜苗培育园100亩,特色蔬菜种植示范园400亩,栽培示范基地500亩。
2.生态果园示范基地500亩
人参果40亩
黄岩密桔种植60亩
早熟梨种植100亩
水蜜桃种植60亩
枇杷40亩
美国大枣50亩
猕猴桃种植60亩
乒乓葡萄种植50亩
草莓、小型台湾西瓜40亩,间种美国玉M。
果园设置山坡低丘地,植被较好,规划的果园种植群落,按生产要求和科目的属性按排种植,形成观光、推广展示方便的生态果园模式。
3.绿色养殖示范基地500亩
养猪场:
瘦肉型商品猪1000头
养鸡场:
本地三黄鸡、崇仁改良麻鸡、泰和白毛碧耳凤冠乌骨鸡1万羽
4.道路系统
主要道路:
按规划主要道路宽10M,水泥路面6M,人行道4M,全长约1000M。
次道路道宽6M,水泥路面4M,全长2500M。
支道宽2M,条石或三合漆路面,全长4000M。
5.排灌系统
工程按排灌系统、果园、蔬菜大棚、开挖支排水沟,使整个区域形成层次分明的排灌网。
6.喷、滴灌设施。
实现灌溉自动化,节约水源,节省劳力,保护土壤,同时有利于集约化科学管理,展示推广。
7.微生物菌肥生产
充分利用南昌市及近郊周边地区的人畜粪便、垃圾、绿肥,回收利用、加工、生产微生物菌肥,使物质能源多层次利用,同时为无公害、有机蔬菜瓜果提供肥料保证。
8.园林建筑
作为南昌市近郊的生态农业示范园,有推广先进农业技术,保持生态环境,为市场提供无公害生态农业产品,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职责,同时也是回归大自然,享受自然生态农业科普教育、旅游休闲之处。
因此在建设生态农业模式的同时,考虑建设一定量的园林小品和附属设施,以增加生态农业园的园林化和生活便利,提高生态农业模式的经济效益。
三、产品方案
生产无公害蔬菜1000万公斤/年
鸡1万羽/年
各类水果500万公斤
良种猪仔出栏1200头/年
商品猪出栏1000头/年
经济间种作物10万元/年
旅游收入5万元/年
第四章总图布置
以南昌市的总体规划为依据,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以生态农业模式生产为主的原则,在充分发挥生态农业生产、示范、推广、应用等方面作用的同时开发农业科普教育,使之成为人们进一步了解现代高科技农业知识、认识自然、加强环保意识的理想场所。
示范园的建设,将改善城乡结合部的环境质量,提高城市的绿化率,构筑一个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使之成为全省生态农业的样板基地之一。
第一节总图布置
示范园利用已经按南昌市城市总体规划开始实施的生态农业计划扩展生态农业模式的总体布置,分为三个生产示范区,形成生态农业循环模式。
1.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
在地势较平坦处建设蔬菜大棚、玻璃温室及附属设施,配套现代化喷灌系统。
2.生态果园生产基地
在果园内曲径小路和假山安排休息亭等风景小品,设置果园服务的附属设施。
利用地形规划种植品种,使春、夏、秋都有果花观赏、果实采摘,利用部分果树间隔地间种中草药、绿肥,既有原始山村风格,又可按生态要求还原自然。
3.绿色养殖示范基地
发展良种猪仔的繁育、良种商品猪为主的综合利用,设猪-沼-果-蔬生态模式,利用处理后猪粪便喂鸡,使鸡群可在果林中活动,产生的鸡粪又可以肥果林。
群落式生态果园按规划布置,让观光的游人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在果园中除草、修枝、采摘、品尝,使游人在劳动当中回归大自然,置身田园中。
示范基地开辟游览路线,增加必要的服务设施。
除推广应用示范技术和模式外,还可为游人增加农业科普知识,增加社会对生态农业模式的认识。
所有旅游工程、设施均按生态模式安排,注重环境保护,清新质朴,让每位游客都有回归自然,置身田园之中,体验自选自摘的农家生活的欢乐。
第二节土建工程
1.建筑
主要建筑设计是以建设生态农业模式的示范园为需要。
除了展示保持生态环境的生态农业生产模式外,还要起到推广科学、合理调整农业结构、增加经济收入及保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因此工程的建筑设计尽量保持与该地农家风格相似的形式。
旅游观光设施就地取材,可用木材、土砖、青瓦、稻草,和钢筋、水泥、机砖、结合安排,显示出农村田园古朴、清新风格,使之与自然融为一体。
①蔬菜生产大棚采用钢架结构和砖混网结构式,明顶或单体式明顶、大棚内采用自然通风和强制通风相结合,设喷、滴灌系统、大棚明顶采用弧形,最大面积接受光照,有条件可设置太阳能装置,解决升温的所需的能源。
②畜禽舍
鸡舍等均为竹木简易结构油毡顶。
鸡舍面积5000m2。
猪舍为砖木结构,均为一层平房,混凝土地面,青瓦屋顶。
猪舍面积600m2,良种仔猪舍800m2。
③加工房、库房
均为砖混结构一层平房,混凝土地面1300m2
④生产技术服务用房600m2砖混二层结构。
用于技术服务、科研。
2.道路设计
主要道路南北穿过,各组团均有水泥铺就的次干道。
本工程将在各示范基地修建主要进入道路和次道路及停车点。
①主道路采用水泥面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