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改革创新谱写时代华章探寻学校的变革发展之路.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650533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4.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坚持改革创新谱写时代华章探寻学校的变革发展之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坚持改革创新谱写时代华章探寻学校的变革发展之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坚持改革创新谱写时代华章探寻学校的变革发展之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坚持改革创新谱写时代华章探寻学校的变革发展之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坚持改革创新谱写时代华章探寻学校的变革发展之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坚持改革创新谱写时代华章探寻学校的变革发展之路.docx

《坚持改革创新谱写时代华章探寻学校的变革发展之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坚持改革创新谱写时代华章探寻学校的变革发展之路.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坚持改革创新谱写时代华章探寻学校的变革发展之路.docx

坚持改革创新谱写时代华章探寻学校的变革发展之路

​坚持改革创新谱写时代华章——探寻学校的变革发展之路

第一篇:

​坚持改革创新谱写时代华章——探寻学校的变革发展之路

坚持改革创新谱写时代华章

——探寻一中的变革发展之路

10余年前,受当时社会形势的影响,学校规模扩大的同时,出现了生源外流、师资流失、管理混乱、教学质量滑坡等情况。

在此困境下,2021年,张玉坤同志临危受命,遵循教育发展规律,立足学校发展实际,带领一中人负重奋起,锐意进取,改革创新,积极探寻突围变革之路,从而实现了弯道超车、跨越发展,教育教学工作从低谷跨入全市先进行列,教学质量连续多年稳居全市第一方阵。

坚持以干部人事改革为先导,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氛围。

领导干部是学校发展的核心要素。

针对干部队伍存在结构不合理,整体年龄偏大,“新鲜血液”供给不足,精通教学业务的人员不多,不能发挥领头雁作用的现状。

该校把干部人事改革作为首要议题。

为使改革活而不乱,他们深思熟虑,排除阻力,不徇私情,坚持以“用好的作风把作风好的人推上前台”为选人用人导向,严格按照组织原则和民主程序,分别对副校长、中层干部实行了两轮竞聘上岗,数十名年富力强、业绩突出、作风优良、群众认可的一线教师脱颖而出,走上了领导岗位。

目前,**一中干部梯队建设已经形成,选拔机制日臻完善,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氛围日益浓厚。

该校多次被评为全县干部作风建设先进单位。

坚持以教学改革为中心,着力提升育人质量。

近年来,**一中为顺应新时代教育发展趋势,结合自身实际,突出特色办学,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

2021年,该校启动了“多元办学创新思路及优才”培养计划,制定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积极与名校对接,学习和探索名校特色办学经验。

与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合作,加盟了全国中学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联盟。

与山东大学数学院、物理学院合作,建立起了新的奥赛培训合作机制。

成立了“优才办公室”,遴选出各学科专、兼职拔尖创新人才辅导员,加强对优秀学生的专职培训。

在突出尖子生培养的同时,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合理规划设计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收到明显成效。

2021年高考,该校无论重点还是普通指标均取得较大突破,再次为全县人民交了一份满意答卷。

坚持以管理体制改革为关键,着力打造规范高效的运行机制。

借鉴名校管理经验,结合学校实际,打破原有的以年级处单一横向管理为主的模式,实行分管校长、年级处、职能处室综合管理、纵横结合的网格式管理模式,达到了各负其责、相互配合、整体推进的效果。

同时,强化以制管人,以制管事,建立了涵盖教学教研、学生管理、后勤服务、安全保障等各层面的管理制度120项,把学校工作全部纳入了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轨道。

坚持以分配机制改革为重点,着力激发一线教师的工作动力。

本着“一切向前勤倾斜,为教学一线服务,上课多少不一样,上课好孬不一样,班级管理好坏不一样”的原则,打破原有的分配体制,实行既重过程,又看结果的综合考评办法,实现了利益分配的最优化,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坚持以后勤社会化改革为抓手,着力提升服务保障水平。

通过公开竞标,引进竞争机制,盘活了食堂、印刷厂、学生宿舍、卫生室的承包经营,解决了后勤工作资金投入多、管理难度大、运作效率低、服务质量差的难题;通过拍卖经营权、吸收社会资金建立了综合服务区,解决了学生生活问题。

对涉及敏感的工程项目、大件购置等,全部实行对外公开招标,对不能招标的项目,均由审计部门审核把关,一切工作都在阳光下操作。

2021年,学校被评为全市后勤管理先进单位。

2021年,学校餐厅成为全省食品安全工作现场会观摩点。

有革新才有发展,**一中的改革为其积聚了腾飞的力量。

全国“十一五”重点课题实验学校、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省级规范化学校、省教学示范校、省民族团结模范集体、市文明单位、全市教书育人先进集体、全市教学成果一等奖、中国科技大学优秀生源基地,……,这些殊荣纷至踏来,见证了该校改革的卓越成效。

第二篇:

​坚持改革创新谱写时代华章——探寻学校的变革发展之路

坚持改革创新谱写时代华章

——探寻一中的变革发展之路

10余年前,受当时社会形势的影响,学校规模扩大的同时,出现了生源外流、师资流失、管理混乱、教学质量滑坡等情况。

在此困境下,2021年,张玉坤同志临危受命,遵循教育发展规律,立足学校发展实际,带领一中人负重奋起,锐意进取,改革创新,积极探寻突围变革之路,从而实现了弯道超车、跨越发展,教育教学工作从低谷跨入全市先进行列,教学质量连续多年稳居全市第一方阵。

坚持以干部人事改革为先导,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氛围。

领导干部是学校发展的核心要素。

针对干部队伍存在结构不合理,整体年龄偏大,“新鲜血液”供给不足,精通教学业务的人员不多,不能发挥领头雁作用的现状。

该校把干部人事改革作为首要议题。

为使改革活而不乱,他们深思熟虑,排除阻力,不徇私情,坚持以“用好的作风把作风好的人推上前台”为选人用人导向,严格按照组织原则和民主程序,分别对副校长、中层干部实行了两轮竞聘上岗,数十名年富力强、业绩突出、作风优良、群众认可的一线教师脱颖而出,走上了领导岗位。

目前,**一中干部梯队建设已经形成,选拔机制日臻完善,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氛围日益浓厚。

该校多次被评为全县干部作风建设先进单位。

坚持以教学改革为中心,着力提升育人质量。

近年来,**一中为顺应新时代教育发展趋势,结合自身实际,突出特色办学,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

2021年,该校启动了“多元办学创新思路及优才”培养计划,制定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积极与名校对接,学习和探索名校特色办学经验。

与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合作,加盟了全国中学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联盟。

与山东大学数学院、物理学院合作,建立起了新的奥赛培训合作机制。

成立了“优才办公室”,遴选出各学科专、兼职拔尖创新人才辅导员,加强对优秀学生的专职培训。

在突出尖子生培养的同时,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合理规划设计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收到明显成效。

2021年高考,该校无论重点还是普通指标均取得较大突破,再次为全县人民交了一份满意答卷。

坚持以管理体制改革为关键,着力打造规范高效的运行机制。

借鉴名校管理经验,结合学校实际,打破原有的以年级处单一横向管理为主的模式,实行分管校长、年级处、职能处室综合管理、纵横结合的网格式管理模式,达到了各负其责、相互配合、整体推进的效果。

同时,强化以制管人,以制管事,建立了涵盖教学教研、学生管理、后勤服务、安全保障等各层面的管理制度120项,把学校工作全部纳入了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轨道。

坚持以分配机制改革为重点,着力激发一线教师的工作动力。

本着“一切向前勤倾斜,为教学一线服务,上课多少不一样,上课好孬不一样,班级管理好坏不一样”的原则,打破原有的分配体制,实行既重过程,又看结果的综合考评办法,实现了利益分配的最优化,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坚持以后勤社会化改革为抓手,着力提升服务保障水平。

通过公开竞标,引进竞争机制,盘活了食堂、印刷厂、学生宿舍、卫生室的承包经营,解决了后勤工作资金投入多、管理难度大、运作效率低、服务质量差的难题;通过拍卖经营权、吸收社会资金建立了综合服务区,解决了学生生活问题。

对涉及敏感的工程项目、大件购置等,全部实行对外公开招标,对不能招标的项目,均由审计部门审核把关,一切工作都在阳光下操作。

2021年,学校被评为全市后勤管理先进单位。

2021年,学校餐厅成为全省食品安全工作现场会观摩点。

有革新才有发展,**一中的改革为其积聚了腾飞的力量。

全国“十一五”重点课题实验学校、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省级规范化学校、省教学示范校、省民族团结模范集体、市文明单位、全市教书育人先进集体、全市教学成果一等奖、中国科技大学优秀生源基地,……,这些殊荣纷至踏来,见证了该校改革的卓越成效。

第三篇:

农村学校的发展之路---创新(共)

做为一所农村学校要发展,要走一条属于自己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创新是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对学校的必然要求,也是学校自身求生存、谋发展、铸辉煌的必由之路。

而在工作中使我深切地体会到,创新乃是现代学校驱动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农村学校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必须以教师的成长、发展为主;必须不断更新办学理念,创新办学机制;必须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拓展和优化学校的生存发展环境,以适应时可持续展的需要。

通过远程教育干部培训学习,结合对自己工作实践的思考,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创新驱动,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一、端正办学理念,明确育人目标。

农村学校能否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是否有与时俱进的办学理念,这是办学的动力、导向和保障。

作为校长对学校的领导,本质上是对教育思想的领导,校长需要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富有鲜明个性的办学理念。

还需要带领教师把这种理念转化为具体的、大家认同的观念,并形成具体可操作的目标。

进一步端正办学理念,明确育人目标。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校始终贯彻“用心肩负责任、用心规范办学、用心启迪智慧、用心造就人才”的办学理念。

注重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注重学生的各种良好习惯的养成和潜能的开发,使“师生”两个主体均得到了比较好的发展,形成了“双赢”的良好局面。

学校要得到更好的发展,那么育人的目标就要更加明确,所以学校于“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创新”的育人目标为基础。

育人目标的进一步明确与细化会对学校进一步提升办学质量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为学校的教育发展提供更加明确的行动纲领。

在实施这目标中,我们会通过各种渠道,采取各种方式组织教师、学生、家长学习,让师生和家长们感到学校的育人目标明确,要求具体,可操作,从而达到用共同的育人目标连接家校,使家校协同育人。

二、构建骨干教师群体,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学校能否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骨干教师群体,不仅关系到能否不断提高教育质量,还将关系到学校教育事业能否得到长远发展,关系到学生能否得到全面健康的成长。

促进骨干教师群体的可持续发展,是学校发展的根本,也是确保规划如期兑现和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教师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就是满足全体教师的基本要求,给全体教师以实现他们的要求和愿望的机会。

教师的劳动付出应与获得发展机会保持动态平衡,只工作不进修,只“教”不“学”,只“教”不“研”,只“使用”不“充电”,他们就无法获得可持续发展,学校教育也会因此而丧失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教师可持续发展不只为自己,为今天,更是为教育事业和社会发展,为明天和更长远的未来。

三、优化学校环境,以适应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首先,要构建好和谐校园,和谐是增强学校凝聚力的必要条件,是搞好教学的先结条件,如果学校里的教师不团结,领导不团结,你说你的,我说我的,他们不会心从一处想,力从一处使,在学校怎么发挥主导作用呢?

因此,学校

要重视师德教育,培养教师的师德,创造和谐的教师关系,使他们满腔热血地投入到自己的每一天工作中。

少先队要做好学生的德育教育,文明礼仪教育,让学生除了学习之外,还要学会遵纪守法,热爱集体,积极快乐地投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之中。

其次,要建设好花园式的学校。

校园环境及为重要,当师生走入到鸟语花香的校园里,再听到朗朗的读书声时,心情会是怎样的呢?

现在校园提倡五化三园建设,其目的都是要搞好我们的校园环境。

杜绝学生乱涂乱画,乱丢乱扔,不论在操场上,草坪中、教师里都要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人人动起手来,为创绿色学校,卫生花园学校做出努力。

第三、创造多彩的校园文化氛围。

让艺术走进校园,使师生的审美观得到发展。

在我校,一幅幅美丽的墙壁连环图画映入你的眼帘,在校园文化长廊里,不同类别的阳光宣言使你感受到校园这个大家庭的温暖,阳光班级,阳光教师更显示里他们的优越之处。

各班校园外墙的展示台,各具特色,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班级之间相互交流,虽是一小块展示牌,班级文化在全校真正实现了资源共享,班班都参与到你创新,我优越,在你追我赶的氛围中。

四、架设家校联系桥梁,是学校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

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担负着教育学生健康成长的责任,有效沟通,科学经营,能让家长了解学校教育方式、内容和要求,形成合力,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发挥强有力的助推作用。

建立家长委员会,架起家校沟通的桥梁,让学生家长明确办学目标,融入到学校教育和管理之中,和学校一起成为教育的共同体。

充分挖掘家长资源,努力办好家长学校,让家长了解教育信息,参与教学过程,形成教育合力,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同步协调。

组织开展各种活动,让家长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引导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亲情观、教育观。

开放学校资源,让学校成为家长获取知识,提高家教理论水平的场所。

促使家长成为学校形象的维护者、学校品牌的宣传者。

总之,学校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要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需要继承传统,但更重要的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创新办学机制,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创设民主互动教学氛围,才能不断提高我们的办学水平和质量,我们从多年的办学历程中也悟出了一条硬道理,创新乃是现代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第四篇:

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走中国特色金融改革发展之路

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走中国特色金融改革发展之路

发布时间:

2021年07月01日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宣传部

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政党,历来高度重视对金融工作的领导。

在革命战争年代,党对金融工作的正确领导活跃了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的经济,为中国革命全面胜利奠定了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党采取有力措施整顿和改造私营金融业,治理通货膨胀,真正实现了货币主权的完整和货币制度的统一,并不断探索金融如何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业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基本建成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金融组织体系、金融市场体系、金融调控和监管体系,金融在支持经济社会发展、深化体制改革和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金融业在改革开放中取得的伟大成就,是党领导金融改革发展的成功探索,是科学发展观在金融战线的成功实践。

一、坚持从实际出发,稳步推进金融改革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金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推进金融改革发展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稳步推进现代金融体系的建立。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对金融体制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

1985年9月,中共中央在“七五”计划建议明确了对金融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方向。

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首次提出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中国人民银行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要求,提出了金融体制改革要实现的四个目标:

建立以间接调控为主要特征的有力、灵活、分层次的金融控制和调节体系;建立以银行信用为主体,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多种信用工具筹集和融通资金的信用体系;建立以中央银行为领导、各类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和分工协作的社会主义金融体系;建立金融机构现代化管理体系。

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在20世纪末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要求加快金融体制改革。

1993年12月,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了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

建立在国务院领导下,独立执行货币政策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体系;实行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分离,建立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组织体系;建立统一开放、有序竞争、严格管理的金融市场体系;改革外汇管理体制,协调外汇政策、货币政策。

从1994年起,国家开始全面推进金融体制的市场化改革。

一是推进国有专业银行商业化改革,为全面深入推进改革创造条件。

1994年,国家分离政策性金融业务,先后成立了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1998年,成立了信达、华融、长城、东方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剥离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发行国债充实资本金。

二是从2021年开始,着力推进金融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国有商业银行完成了股份制改造并成功上市;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按照主动性、渐进性、可控性原则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实行并不断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重大进展,人民币存贷款利率分别实行上下限管理,金融机构定价自主权不断扩大;政策性银行改革稳步推进;积极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基本上建成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金融体系。

一是金融机构体系多元化。

由改革开放初期“大一统”国家银行体制,逐步发展为以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为主体,由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金融租赁、财务公司等机构组成的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机构体系。

金融机构的资本实力、资产质量和经济效益不断提高,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

二是金融市场体系逐步完善。

先后建成了同业拆借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票据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市场交易量快速增长。

资本市场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已走过了发达国家一百多年的路程,先后建立了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商品期货市场得到发展,平稳解决了上市公司股权分置问题,创业板、股指期货顺利推出。

截至2021年底,共有2021家上市公司,1.3亿户投资者,股票总市值世界第二,商品期货市场成交量居世界第一位。

保险业不断发展壮大,保险市场快速发展,现代保险市场体系逐步完善。

2021年末,保险公司保费收入1.1万亿元,是1980年的2421倍。

三是金融法制建设成效显著。

适应金融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推进金融立法、执法工作,以中央银行法、商业银行法、证券法等为核心的基本法律制度进一步完善。

同时,坚持依法行政,严格监管,有效保护了金融投资者和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四是金融业开放程度不断提高。

切实履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关金融开放的承诺,同时根据经济金融发展需要积极主动扩大金融对外开放,在外资金融机构设立、金融市场和业务准入、境外战略投资者引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等方面实施了开放措施,取消了对外资银行的所有非审慎性限制。

同时,我国金融机构境外发展也非常迅速。

人民币经常项目实现了自由兑换,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范围不断扩大,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正在逐步提高。

五是我国在国际金融事务中的影响力显著增强。

我国在1980年恢复了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合法席位,在2021年实现了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的增资,份额排名从第八位上升至第六位。

积极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主动参与国际经济金融改革协调与国际金融标准制定。

积极推动地区金融合作,维护地区金融稳定。

二、注重防控金融风险,确保金融体系稳定和安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开放经济条件下国家金融稳定与安全问题,始终把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

中央高度重视我国金融安全问题,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力争用3年时间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金融市场体系、金融调控监管体系和金融机构体系,提高金融业经营管理水平,基本实现全国金融秩序的明显好转。

此后,党中央国务院启动了以治理整顿、防范金融风险为主要内容的新一轮金融改革。

为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1997年12月,中央决定成立中共中央金融工委和金融机构系统党委。

这是切实加强金融系统党的建设的一项重大决策,也是总结我国现代化建设经验,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现代金融体系的一项重大举措。

中央金融工委和金融机构系统党委的成立,保证了金融机构垂直领导体制的建立,为金融安全、高效、稳定运行提供了保障。

为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管,国家确立了金融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改革原则。

1997年11月,证券经营机构划证监会统一监管。

1998年11月,中国保监会成立。

1998年11月,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中国人民银行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撤销省级分行,跨省区设置九家分行,以强化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加强对银行业的监督管理。

通过向16家重点金融机构派驻监事会等措施,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从1998年至2021年,全面清理了2.8万家农村合作基金会,关闭了近1700多家城市信用社,关闭海南发展银行、中农信等高风险金融机构。

2021年初,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进一步完善现代金融机构体系、市场体系、监管体系和调控体系,努力实现金融监管和调控高效有力”。

2021年,为进一步强化中央银行金融宏观调控职能,提高金融监管的专业化水平,国家设立了专业的银行业监管机构,明确由人民银行负责维护金融体系稳定,从而形成了“一行三会”金融管理框架。

中央银行负责宏观审慎管理、各监管机构负责行业监管的分工明确、密切合作的金融管理体制进一步健全。

通过向国有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大型金融机构注资,在推动金融机构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成功化解了历史形成的金融风险。

稳妥撤销、关闭和处置了一批有严重问题的信托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城乡信用社和证券公司,妥善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

通过中央银行资金支持和一系列财政税收政策的扶持,成功化解了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历史包袱,加快推进了产权制度改革和经营机制转变,维护了金融稳定和社会稳定。

党中央不仅重视维护国内金融稳定,还注重在国际和地区金融稳定中发挥作用。

1997年亚州金融危机发生后,党中央决定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剥离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和充实资本金,增强我国金融体系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

同时,在亚洲其他国家货币大幅贬值30%-70%的背景下,坚持人民币汇率不贬值,主动收窄了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体现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为亚洲金融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2021年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

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策,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不断充实完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及时释放确保经济增长和稳定市场的信号,我国经济率先实现企稳回升,同时积极倡导国际合作,积极推动贸易自由化、扩大进口、提供资金援助,对稳定世界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切实加强金融宏观调控,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党中央高度重视宏观调控在促进经济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要建立和完善市场为基础的金融宏观调控机制,更加有效地运用金融手段搞好宏观调控,发挥好市场机制在资源优化配置中的积极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1984年,我国建立了中央银行体制,着手改革“统存统贷”的信贷资金计划管理体制,逐步建立以市场为基础的间接调控机制。

1998年后,取消了信贷规模控制,对商业银行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形成了以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再贷款和利率等构成的货币政策工具体系,这是金融宏观调控从以直接调控为主走向间接调控为主的一个重要转折。

此后,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不断完善,以及金融市场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发展,以市场为基础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日臻成熟,在维护人民币币值稳定、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1年初至2021年,针对我国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偏多等苗头性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及时作出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决定,人民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措施,抑制了货币信贷规模过快增长。

2021年上半年,国际金融危机与国内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相互交织,为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人民银行按照中央部署先后实行适度从紧和从紧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加强流动性管理。

2021年9月以后,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沿海地区不利影响逐渐显现并不断加大,通货膨胀压力明显缓解,党中央、国务院果断把从紧的货币政策调整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人民银行4次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5次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

同时,坚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