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总复习.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6240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总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总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总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总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总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总复习.docx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总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总复习.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总复习.docx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总复习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总复习

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

1.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

2.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简单机械。

3.用螺丝刀可以比较方便的把螺丝钉从木头中取出,用羊角锤可以比较方便的把钉子从木头中取出。

用剪刀或小刀方便的把图钉从木头取出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科学道理。

4、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

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5、杠杆尺上有个支点,左右两边都有到支点距离的标记,是研究杠杆作用的好工具。

使杠杆尺保持平衡的方法是,左边挂的钩码个数乘以格数等于右边挂的钩码个数乘以格数。

6、常用的杠杆类工具中羊角锤、钢丝钳、开瓶器等是省力杠杆;火钳、筷子、镊子、面包夹、鱼竿等是费力杠杆;如:

跷跷板、天平杆秤、订书器等是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

有些杠杆类工具设计成费力的是因为它有使用方便的好处(如:

镊子、钓鱼竿、面包夹、理发剪等)。

“秤砣虽小,能压千斤”,那是杆秤利用了杠杆原理的结果(提绳相当于支点,秤砣相当于用力点,称重物处相当于阻力点)。

开瓶器、面包夹、镊子它们这些杠杆的支点不在用力点和阻力点之间。

7、我们身体上的前臂骨像是一根杠杆,肘关节相当于支点,手握物体处相当于阻力点,上臂的肱二头肌处相当于用力点。

8、阿基米德曾说:

“只要在宇宙中给我一个支点,我能用一根长长的棍子把地球撬起来。

”这里的棍子相当于杠杆。

9、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螺丝刀是根据轮轴原理制造的工具,所以它的刀柄相当于轮,刀杆相当于轴。

在轮上用力带动轴运动时省力;在轴上用力带动轮运动时费力。

当轮轴的轴不变时,轮越大并且用轮来带动轴转动时就越省力。

当轮轴的轮不变时轴越大并且用轴来带动轮转动时就越不省力。

所以螺丝刀的刀柄总是要比刀杆粗一些。

当扳手套在螺帽上拧螺丝帽时,就组成了轮轴,这时整个扳手相当于轮,螺帽部分相当于轴。

生活中我们常用到的轮轴:

辘轳、方向盘、车把、扳手、水龙头等。

10.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定滑轮的作用是可以改变用力方向。

但使用它不能省力。

像塔吊的吊钩上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动滑轮有省力的作用。

但使用它又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力的大小可以用测力计来测量,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字母“N”表示。

11.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用力方向。

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最简单的滑轮组。

在使用过程中,滑轮组的组数越多越省力。

起重机、吊车、塔吊等都运用了滑轮组。

12.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

使用斜面就能省力,而且斜面的坡度越平缓越省力,坡度越陡越不省力。

生活中应用斜面的地方很多,如“S”形的盘上公路、各种刀类、各种针类、螺丝钉、帽的螺纹,高架桥的引桥等。

螺丝钉的螺纹是斜面的变形。

同样粗细的螺丝钉,螺纹越密,旋进木头时就越省力。

13/研究问题;斜面能省力吗?

我的假设:

斜面能省力。

实验材料:

木板、木块、弹簧测力计、小车、记录纸、

实验方法;用测力计直接把小车提到一定的高度,测出拉力并记录。

把小车放到木板和木块搭好的斜面上,用测力计把小车沿着斜面提升测出拉力并记录。

比较直接提升小车的力和沿着斜面提升的力的大小。

14、研究的问题:

斜面的坡度大小对省力多少有影响吗?

我的假设:

斜面坡度大小对省力多少有影响。

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不省力。

需要改变的条件:

坡度的大小

不改变的条件:

木板的长短、重物、测力计、拉动测力计的速度等。

实验方法:

(1)分别搭好三个不同坡度。

(2)分别从三个不同坡度上拉动重物,并记录每次测力计上的读数。

(3)比较三次用力的大小,得出结论。

实验说明:

斜面省力大小与坡度有关。

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不省力。

8.自行车上运用了杠杆(如:

刹车、车铃的按钮)、轮轴(如:

把手、脚蹬子)、斜面(如:

螺丝钉、螺丝帽)等简单机械的原理。

这些简单机械起到省力或方便的作用。

自行车上齿轮转动的快慢与齿轮大小的关系是:

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时,小齿轮转动比大齿轮快;小齿轮带动大齿轮转动时,大齿轮转动比小齿轮慢。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自行车上的链条与两个齿轮啮(niè)合,起到传递动力而使自行车运动的作用。

第二第单元形状与结构

1.房屋、桥梁结构中有直立的“柱子”和横放的“横梁”,横梁比柱子容易弯曲和断裂,所以要提高横梁的抗弯曲能力。

提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我们可以通过增加材料的宽度,还可以增加材料的厚度或改变材料的形状。

纸的宽度增加,抗弯曲能力能力也会增加;纸的厚度增加,抗弯曲能力会大大增加。

材料越薄,抗弯曲能力越弱;材料越厚,抗弯曲能力越强。

研究的问题:

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大小有关吗?

我的假设:

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大小有关,纸越厚抗弯曲能力越强,纸越薄抗弯曲能力越弱。

实验材料:

等高的支撑物两个、同样大小的纸10张,垫圈若干

要变的量:

纸的厚度

不变的量:

支撑物的距离和高度、放垫圈的力度、纸梁的弯曲程度等。

实验步骤:

⑴分别用两张纸和四张纸粘合在一起

⑵分别用一张纸、两张厚度和四张厚度的纸作纸梁进行抗弯曲能力实验,分别记录承受垫圈的数量。

⑶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说明:

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大小有关,增加纸的厚度能大大的增加抗弯曲能力。

2.把薄板形材料弯折成V、L、U、T、W或“工”字等形状,虽然减少了材料的宽度,但却增加了材料的厚度,增加厚度是能够大大增强材料的抗弯曲能力的。

从横切面看,一般情况下横梁是立着放的,因为横梁这样放虽然减少材料宽度,但增加了材料的厚度,也大大增强了横梁的抗弯曲能力。

瓦楞纸板的结构能使柔软的纸变坚硬,是因为瓦楞纸中间的结构是W形。

还有,瓦楞纸它不只是单纯地把纸弯折,也不是单纯地平粘来增加厚度,而是又折又黏合,使它们结合得更紧密。

研究的问题:

纸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大小有关吗?

我的假设:

纸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大小有关。

纸的形状不同,抗弯曲能力也不同。

实验材料:

20本书、同样大小的纸10张,垫圈若干

要变的量:

纸的形状

不变的量:

两叠书的距离、放垫圈的力度、纸梁的弯曲程度等。

实验步骤:

⑴分别把纸折成W、L、U、口字形

⑵先用一张未折的纸作纸梁进行实验,记录承受垫圈的数量;再分别用不同形状的纸作纸梁进行实验,分别记录承受垫圈的实力。

⑶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说明:

纸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大小有关。

纸的形状不同,抗弯曲能力也不同。

3.拱形承载重量时,能把压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拱形各部分相互挤压结合得更加紧密。

拱形受压会产生一个向外推的力,抵住了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

抵住拱足,能使拱的形状保持不变,拱就能承载更大的重量。

4.圆顶形可以看成拱形的组合,它有拱形承载压力大的优点,而且不产生向外的推力。

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可以看成拱形,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要坚固。

塑料瓶的上部、底部为近似于圆顶形,中部为圆柱形。

最厚最硬的地方在瓶口,最薄最软的地方在瓶身。

人体的结构非常巧妙。

头骨近似于球形,可以很好的保护大脑;拱形的肋骨护卫着胸腔中内脏;人的足骨构成一个拱形——足弓,它可以更好的承载人体的重量。

生活中的拱形有:

拱桥、拱门、足弓、窑洞、肋骨等;圆顶形有:

头盔、贝壳、龟壳等;球形:

乒乓球、头骨、蛋壳等。

同样多的材料,做成空心的管状比做成实心的棒状要粗得多,而且各个方向的抗弯曲能力都相同,即重量轻、强度高。

管状的手臂骨、腿骨,植物的杆、茎,钢管等都是应用了这个原理。

空心管不但抗弯曲能力强,而且中间还可以输送气体和液体。

5.像铁塔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叫做框架结构。

三角形框架的稳定性最好,不容易变形。

三角形、四边形是框架结构的最基本的形状。

框架结构的优点是:

能用较少的材料建构巨大的物体,支撑出巨大的空间。

框架中的斜杆有的起到拉住的作用,有的起到推(支撑)的作用。

6.建高塔不但要做到结实不变形,还要保持直立不倒。

框架铁塔结构特点:

①上轻下重②上小下大③空气阻力小等。

7.桥面在拱下方的拱桥,桥板拉住拱足,抵消拱向外的推力,减少了桥墩的负担。

桥面也比较低而且平坦,方便通行。

桥面在拱上方的桥,桥下空间高,便于船只的通行。

钢缆能承受巨大的拉力,人们用它们建造的钢索桥,大大增加了桥的跨越能力。

钢索桥由钢缆、桥塔、桥面组成。

钢缆是桥承重的主要构件,桥塔是支承钢缆的主要构件。

桥塔修得高,是为了降低钢缆的拉力。

桥梁最基本的四大类型是:

梁桥、拱桥、拉索桥、浮桥。

8.用纸设计桥需考虑的问题:

①纸这种材料的特性;②纸的承受力有什么特点;③选择形状和结构。

④用什么方法增强纸的抗弯曲能力。

评价一座桥好坏的指标:

①是否坚固;②是否节省材料;③是否美观。

第三单元能量

1.1820年(距今大约200年前),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在一次实验中,发现通电的导线靠近指南针时,指南针的指针发生了偏转。

而且接通电流,指针偏转,断开电流指针复位;电流越强,指针偏转角度越大。

当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导线的周围会产生磁性。

在做实验时,如果电路短路,则电流很强,会很快把电池里的电能用完,所以要尽快断开。

做通电线圈和指南针的实验时,线圈应立放,指南针尽量靠近线圈的中心,指南针偏转的角度最大。

通电线圈也可以产生磁性,并且可以把磁集中。

2.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

电磁铁是一种可以利用电产生磁的装置。

制作电磁铁时,应把绝缘导线按照同一方向绕在大铁钉上。

电磁铁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

电磁铁也有南北极(北极用字母N表示,南极用字母S表示)。

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电池的正负极接法和线圈缠绕方向有关,当电池正负极接法改变时,它的磁极也会发生改变;或者把电磁铁线圈的缠绕方向改变时,它的磁极也会发生改变。

3.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池数量和线圈圈数等因素有关。

当增加电池数量或线圈圈数时,电磁铁的磁力都会增大;当减少电池数量或线圈圈数时,电磁铁的磁力都会减小。

如果要使电磁铁的磁力更大,可以同时增加电池数量和线圈圈数。

电磁铁与磁铁的相同点:

都有磁性,能吸铁,都有南北极,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

能指示南北。

不同点:

(1)磁铁是永久有磁性的的石头,则电磁铁是由线圈和铁芯组成。

(2)电磁铁只有通电时才有磁性。

断开电流磁性消失。

(3)磁铁的南北极不会改变,而电磁铁的南北极可以改变。

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是可以改变的,磁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