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推荐利润表中为何没有制造费用与研发费用范文模板 15页.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622179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推荐利润表中为何没有制造费用与研发费用范文模板 15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最新推荐利润表中为何没有制造费用与研发费用范文模板 15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最新推荐利润表中为何没有制造费用与研发费用范文模板 15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最新推荐利润表中为何没有制造费用与研发费用范文模板 15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最新推荐利润表中为何没有制造费用与研发费用范文模板 15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推荐利润表中为何没有制造费用与研发费用范文模板 15页.docx

《最新推荐利润表中为何没有制造费用与研发费用范文模板 15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推荐利润表中为何没有制造费用与研发费用范文模板 15页.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推荐利润表中为何没有制造费用与研发费用范文模板 15页.docx

最新推荐利润表中为何没有制造费用与研发费用范文模板1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利润表中为何没有制造费用与研发费用

篇一:

研发费用核算

可以申报高新的企业研发费用应达到什么标准?

172号文第十条第四款规定:

企业为获得科学技术(不包括人文、社会科学)新知识,创造性运用科学技术新知识,或实质性改进技术、产品(服务)而持续进行了研究开发活动,且近三个会计年度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

1、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小于5,000万元的企业,比例不低于6%;

2、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至20,000万元的企业,比例不低于4%;

3、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20,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比例不低于3%。

其中,企业在中国境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全部研究开发费用总额的比例不低于60%。

企业注册成立时间不足三年的,按实际经营年限计算。

对于该项内容的理解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销售收入的界定

根据362号文的要求,销售收入包括产品收入和技术服务收入。

技术性收入包括技术转让收入、技术承包收入、技术服务收入和接受委托科研收入。

不难看出,销售收入不含技术转让收入、技术承包收入和接受委托科研收入。

而企业经

过审计过的利润表中却又无法找到技术转让收入、技术承包收入、技术服务收入和接受委托科研收入。

对于未执行新会计准则的企业,很可能把技术承包收入、技术服务收入和接受委托科研收入均计入“其他业务收入”。

也就是说,对于企业销售收入的确认,应该按下面的公式进行核算:

销售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技术转让收入-技术承包收入-接受委托科研收入

如果企业严格按照文件的规定这样测算,确定企业过去三年的研发费用比例及额度,则很有可能与专家最终评定的结果出现天壤之别。

如某企业提供的上一年度经审计过的利润表显示,主营业务收入5100万元,其他业务收入为0,而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中又包含了接受委托科研收入201X万元。

按照文件要求,企业的销售收入应按3100万元确认,由此推断过去三年研发费用总额应占过去三年销售收入比例为6%。

如果仅仅考察过去一年的研发费用,应该不低于186万元(3100×6%)。

但是这些材料上报后,因为审计过的财务报表无法体现上述201X万元是受托科研收入,专家则很有可能根据5100万元的主营收入就直接判断企业过去三年研发费用总额应占过去三年销售收入比例为过去三年研发费用总额应占过去三年销售收入比例为4%,如果仅仅考察过去一年的研发费用,应该不低于204万元(5100×4%)。

假如企业经过专项审计

后的研发费用是190万元,对于企业自测而言是符合了要求,但专家却很可能认为研发费用不达标而把企业予以否决。

那企业应该如何做才能避免这样的悲剧发生呢?

只有人为扩大销售收入数额,并以此为基础测算研发费用。

也就是说,不管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中究竟包括哪些内容,一律按销售收入计算,以此来计算企业过去三年的研发费用总额,基本就可以确保万无一失。

二、费用比例的界定

研发费用比例是指近三个会计年度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

在这里面指的是总额的概念,也就是只要企业过去三年的总数相比达到上述要求的比例即可,并不要求企业在过去的三年中,每年的比例到要达到上述比例的要求。

三、研发费用的范围

根据362号文的要求,研发费用的范围包括:

(一)人员人工

从事研究开发活动人员(也称研发人员)全年工资薪金,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年终加薪、加班工资以及与其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支出。

与其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支出具体应包括哪些内容?

在文件中没有明确界定。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还可以将下列

费用作为人员人工进行列支:

为员工缴纳的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商业保险、专业培训、公司按研发人员工资总额提取的福利经费、工会经费、教育经费等。

另外,对于研发人员的人工成本,年度总额比较容易确定。

但对于每个项目应负担的人工成本应如何确定?

是简单平均还是加权平均?

从合理角度讲,简单平均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因为在一个年度内,企业可能会从事多个研发项目,而每个研发项目的参与人员在每月甚至在每天的数量都会变化,更为重要的是,同样一个人在同一月甚至同一天就可能会从事不同的项目研发。

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仅仅利用简单平均的方法显然不太合理。

而加权平均又该如何计算?

如果落实到每个项目每天参与的数量,工作量太大,而且也无法操作。

比较合理的方式是计算出每个研发项目在每年持续的期间(月数),平均参与的人数,计算出当年的总人月数。

然后用人工总成本除以总人月数,计算出平均人月人工成本。

根据平均人月人工成本与每个项目在当年的人月数,即可计算出每个项目在当年应负担的人工成本。

(二)直接投入

企业为实施研究开发项目而购买的原材料等相关支出。

如:

水和燃料(包括煤气和电)使用费等;用于中间试验和产品试制达不到固定资产标准的模具、样品、样机及一般测试手段购臵费、试制产品的检验费等;用于研究开发活动的仪器

设备的简单维护费;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租赁费等。

对于上述直接投入的内容,企业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批量购入的材料同时用于多个项目或同时用于生产,费用如何分摊?

如果同时应用于不同的项目,分摊方法可以参照人工成本的分摊方式执行。

如果既用于研发同时又用于生产,则首先应将用于研发的部分分出,分出来研发部分应负担的费用再按照人工成本的分摊方式执行。

问题是如何将用于研发的部分分出?

简单方法可以根据企业的领料单进行测算,如果企业在领料的同时已经注明是用于研发或用于生产,则只需将用于研发的部分加总即可。

如果领料单上没有标明是否用于研发或生产,则根据研发和生产当月耗用该材料的工时进行计算。

第二,模具、样品、样机是否要计入固定资产?

并非所有的模具、样品、样机都要计入固定资产,也并非所有的模具、样品、样机都能计入研发费用。

只有用于中间试验和产品试制并且达不到固定资产标准的模具、样品、样机才可以作为直接投入。

第三,经营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租赁费问题。

对于经营租入的固定资产,如果租入用的研发设备,发生的租赁费计入直接投入比较容易理解。

对于经营租入办公用房所发生的租

篇二:

第六章变动成本法习题和答案

第六章变动成本法习题

一、关键概念

1.贡献毛益2.变动成本法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能构成变动成本法产品成本内容的是(D)。

A.变动成本B.固定成本

C.生产成本D.变动生产成本

2.在变动成本法下,固定性制造费用应当列作(B)。

A.非生产成本B.期间成本

C.产品成本D.直接成本

3.下列费用中属于酌量型固定成本的是(B)。

A.房屋及设备租金B.技术研发费

C.行政管理人员的薪金D.不动产税金

4.若本期完全成本法计算下的利润小于变动成本法计算下的利润,则(D)。

A.本期生产量大于本期销售量B.本期生产量等于本期销售量

C.期末存货量大于期初存货量D.期末存货量小于期初存货量

5.在相同成本原始资料条件下,变动成本法计算下的单位产品成本比完全成本法计算下的

单位产品成本(C)。

A.相同B.大

C.小D.无法确定

6.下列各项中,能构成变动成本法产品成本内容的是(D)。

A.变动成本B.固定成本

C.生产成本D.变动生产成本

7.在Y=a+()X中,Y表示总成本,a表示固定成本,X表示销售额,则X的系数应是(C)。

A.单位变动成本B.单位边际贡献

C.变动成本率D.边际贡献率

8.当相关系数r→+1时,表明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关系是(B)。

A.完全正相关B.基本正相关

C.完全相关D.完全无关

9.在变动成本法下,其利润表所提供的中间指标是(B)。

A.营业毛利B.贡献毛益

C.营业利润D.期间成本

10.下列项目中,不能列入变动成本法下的产品成本的是(C)。

A.直接材料B.直接人工

C.固定性制造费用D.变动制造费用;

11.若某企业连续三年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分别为10000元,12000元和11000

元,则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B)。

A.第三年的销量最小B.第二年的销量最大

C.第一年的产量比第二年少D.第二年的产量比第三年多

12.单位产品售价减去单位变动成本的差额称为(C)。

A.单位收入B.单位利润

C.单位边际贡献D.单位边际贡献率

13.按照管理会计的解释,成本的相关性是指(A)。

A.与决策方案有关的成本特性B.与控制标准有关的成本特性

C.与资产价值有关的成本特性D.与归集对象有关的成本特性

14.在变动成本法下,固定性制造费用最终应当在损益表中列作(B)。

A.非生产成本B.期间成本

C.产品成本D.直接成本

15.已知20×3年某企业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为13500元,假定20×4年销量与

20×3年相同,产品单价及成本水平都不变,但产量有所提高,则该年按变动成本法计

算的营业利润(B)。

A.必然大于13500元B.必然等于13500元

C.必然小于13500元D.可能等于13500元

16.如果完全成本法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大于期初存货释放的固定性制造费用,

则两种方法计算的营业利润的差额(C)。

A.一定等于零B.可能等于零

C.一定大于零D.一定小于零

17.如果某期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为5000元,该期产量为2000件,销售量为1000

件,期初存货为零,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为2000元,则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

为(C)。

A.0元B.1000元

C.5000元D.6000元

18.如果完全成本法的期末存货成本比期初存货成本多20000元,而变动成本法的期末存

货成本比期初存货成本多8000元,则可断定两种成本法的广义营业利润之差为(B)。

A.8000元B.12000元

C.28000元D.20000元

19.若企业在某期发生了狭义营业利润差额,就意味着该期(B)。

A.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计入当期利润表的固定性制造费用水平出现了差异

B.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吸收与期初存货释放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出现了差异

C.完全成本法的营业利润与变动成本法的营业利润的水平不同

D.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利润表的格式不同

E.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对固定性制造费用处理不同

20.现代管理会计认为,变动成本法的优点是(A)。

A.便于分清部门的责任,实施成本控制B.简化产品成本计算

C.易于为管理部门所理解和掌握D.符合传统的成本概念

E.有利于长期决策

三、多项选择题

1.变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包括(CDE)。

A.变动管理费用B.变动销售费用C.变动制造费用

D.直接材料E.直接人工

2.在变动成本下,期间成本通常包括(CDE)。

A.间接人工费B.间接材料费C.固定性制造费用

D.管理费用E.销售费用

3.在完全成本法下,期间费用应当包括(DE)。

A.制造费用B.变动性制造费用C.固定性制造费用

D.销售费用E.管理费用

4.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区别在于(ABCDE)。

A.应用的前提条件不同

B.产品成本构成内容不同

C.对固定成本的认识与处理方法不同

D.常用的销货成本计算公式不同

E.损益计算程序不同

5.下列项目中,不会导致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确定的分期损益不同的是(ABCD)。

A.直接材料B.管理费用C.财务费用

D.销售费用E.固定性制造费用

6.在相关范围内,固定不变的是(AD)。

A.固定成本B.单位产品固定成本C.变动成本

D.单位变动成本E.历史成本

7.下列各项中,属变动成本特征的有(BC)。

A.在相关范围内,其成本总额不受产量增减变动的影响

B.在相关范围内,其成本总额随着产量的增减成比例变动

C.在相关范围内,其单位产品成本不受产量变动的影响而保持不变

D.成本总额的变动与产量的变动不保持严格的比例

E.其单位产品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相应减少

8.下列对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下各期损益的比较中,正确的是(BCD)。

A.当产销相对平衡,产品发出采用先进先出法时,则完法下的利润高于变法下的利润

B.当产销相对平衡,产品发出采用后进先出法时,则完法下的利润等于变法下的利润

C.当产量大于销量,无期初存货时,则变法下计算的利润小于按完法计算的利润

D.当产量小于销量时,则变法计算的利润大于按完法计算的利润

E.当产量小于销量时,则变法计算的利润小于按完法计算的利润

9.在不考虑其他附加条件的情况下,如果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性制造费用与

期初存货释放的固定性制造费用相比,则(ABC)。

A.前者等于后者,广义营业利润差额等于零

B.前者大于后者,广义营业利润差额大于零

C.前者小于后者,广义营业利润差额小于零

D.前者大于后者,广义营业利润差额小于零

E.前者小于后者,广义营业利润差额大于零

10.下列各项中,属变动成本特征的有(BC)。

A.在相关范围内,其成本总额不受产量增减变动的影响

B.在相关范围内,其成本总额随着产量的增减成比例变动

C.在相关范围内,其单位产品成本不受产量变动的影响而保持不变

D.成本总额的变动与产量的变动不保持严格的比例

E.其单位产品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相应减少

11.下列对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下各期损益的比较中,正确的是(BCD)。

A.当产销相对平衡,产品发出采用先进先出法时,则完法下的利润高于变法下的利润

B.当产销相对平衡,产品发出采用后进先出法时,则完法下的利润等于变法下的利润

C.当产量大于销量,无期初存货时,则变法下计算的利润小于按完法计算的利润

D.当产量小于销量时,则变法计算的利润大于按完法计算的利润

E.当产量小于销量时,则变法计算的利润小于按完法计算的利润

12.下列各项中,不可能导致狭义营业利润差额发生的因素包括(ABCD)。

A.单价B.销售量C.变动生产成本

D.全部非生产成本E.固定生产成本

13.现代管理会计认为,变动成本法的优点是(ABC)。

A.便于分清部门的责任,实施成本控制

B.简化产品成本计算

C.易于为管理部门所理解和掌握

D.符合传统的成本概念

E.有利于长期决策

14.下列费用中,属于约束性固定成本的有(ABE)。

A.折旧费B.保险费

C.广告费D.职工培训费E.财产税

15.变动成本法的应用前提条件有(ABCDE)。

A.要求进行成本性态分析

B.要求把属于混合成本性质的费用分解

C.把混合成本性质的制造费用按生产量分解为变动性制造费用和固定性制造费用

D.把混合成本性质的销售费用按销售量分解为变动性销售费用和固定性销售费用

E.把混合成本性质的管理费用按销售量分解为变动性管理费用和固定性管理费用

四、判断题

1.我国的制造成本法实际上就是西方的完全成本法。

(D)

2.按变动成本法的解释,期间成本中只包括固定成本。

(C)

3.变动成本法的理论前提是产品成本只应该包括变动生产成本,固定生产成本必须作为期

间成本处理(D

4.当存货量不为零时,按变动成本法确定的存货成本必然小于完全成本法下的存货成本。

(D)

5.在相关范围内,不论各期产量是否相等,只要销售量相等,其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各期

税前

(C)利润都相等。

6.在确定企业的成本时,全部成本法要考虑所有的成本,而变动成本法只考虑变动成本。

(C)

7.变动成本法认为期间成

(C)本中只包括固定成本。

8固定成本在任何条件下,其总额均不随业务量的增减变动发生变化。

(C)

9.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入利润表的期间费用,虽然形式上不同,但实质上相同。

(C)

10.无论哪种成本计算法,对非生产成本都作为期间成本处理,必须在发生的当期全额计入

利润

表;所不同的只是计入利润表的位置或补偿的顺序上有差别。

(D)

11.变动成本法既有利于短期决策,也有利于长期决策。

12.变动成本法的理论前提是产品成本只应该包括变动生产成本,固定生产成本必须作为期

间成本处理

(D)

13.在一般情况下,两种成本法分期营业利润差额的性质受到产销平衡关系的影响。

(C)

14.变动成本法认为期间成本中只包括固定成本。

(C)

15.固定成本在任何条件下,其总额均不随业务量的增减变动发生变化。

(C)

16.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入利润表的期间费用,虽然形式上不同,但实质上相同。

(C)

17.固定成本是指其总额在一定期间内不受业务量的影响而保持固定不变的成本。

(C)

18.在任何条件下,广义营业利润的差额都呈有规律变动。

(C)

19.无论哪种成本计算法,对非生产成本都作为期间成本处理,必须在发生的当期全额计入

利润表;所不同的只是计入利润表的位置或补偿的顺序上有差别。

(D)

20.导致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这两种方法分期营业利润出现狭义差额的根本原因,就在

于它们对固定性生产成本的处理采取了不同的方式。

(C)

五、分析思考

1.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在产品成本构成上有哪些不同?

2.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相比有哪些区别?

3.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相比在损益确定方面与哪些不同?

4.广义营业利润差额的变动规律是什么?

5.变动成本法的优点和局限性各是什么?

六、计算题

1.假定有四个公司,均为多产品生产企业。

这四个公司分别在过去一年中的损益情况

如下表所示。

损益资料单位:

篇三:

医药行业全面成本管理

医药行业全面成本管理

优胜劣汰是竞争的基本原则,企业要生存、发展就必须拥有自己的竞争优势。

不过永恒的一点是,不论企业试图建立何种竞争优势,成本控制都是其达到目的的有效工具。

几十年来,不论管理理论如何发展变化,成本控制都是不变的课题,因此向成本控制要效益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着力点。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来临,产品的多样化、市场风险的增大,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

因此在当前医药行业所面临的特定环境下,研究企业成本控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以现代成本管理理论为基础,为医药行业进行成本管理体系的设计。

针对部分医药行业当前成本管理系统不健全、成本控制缺乏科学性和连贯性以及会计工作不规范等问题,提出了构建成本控制体系的新思路,即转换成本管理思路,并根据价值链的基本思想,对药业成本控制体系进行了整体规划。

成本管理现状

中国医药企业大多还停留在传统的成本控制理念上,即只注重生产制造过程的成本控制,而很少将成本管理的范围转向涵盖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

在工业经济下的企业,其重复性扩大再生产和知识含量的低下,使得制造成本在产品中占较大比重,其他如研发成本、售后服务成本等所占的比重很小,因此这些成本在成本核算和管理中不被重视。

就成本管理空间看,现在一般医药生产企业生产成本中直接生产成本比例不高,其中包括原材料、辅料、包装材料以及燃料动力费用,生产过程中成本压缩的空间很小,而制造费用比例较大,一般在20%~40%,存在着很大的成本压缩空间。

在医药企业的利润表中,产品营销费用的比重较大(事实上,制药企业营销费用在其销售额中的平均水平为45%),企业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不高并且这些费用大部分是固定费用,因而企业在营销费用上存在的可压缩空间较大。

成本管理体系设计指导思想

1.以竞争机制推动成本管理;

2.以激励机制推动成本管理;

3.以决策机制推动成本管理;

4.以约束机制推动成本管理;

5.以人才机制推动成本管理;

基于价值链的整体规划

目前从产品本身的角度来考虑降低成本的方法已没有太大余地。

成本产生于产品(或服务)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并在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中伴随着新价值的创造和各种资源的消耗。

因此,在价值链中蕴含着更多的成本控制机会,只有通过对企业的价值链进行分析,才可以有效地实现成本控制。

医药行业价值链分析

成本的构成往往贯穿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产品成本按生命周期划分为三个组成部分—上游成本、制造成本和下游成本。

各成本构成如下:

上游成本:

研发费用、设计费用、制造原型、检验费用同步工程设计和质量改进制造成本:

外购成本

直接制造成本

间接制造成本

下游成本:

营销和分销—包装、装运、样品、推广和广告

服务及维修—退货、服务和产品责任

基于对产品生命周期的认识,医药行业的价值链结构如图1所示:

同其他医药企业一样,医药行业的价值链结构由支持活动和主体活动共同构成,其中支持活动包括行政、财务、信息技术、人力资源、技术支持、采购管理等;主体活动包括产品研发、临床试验、原料采购、产品生产、产品营销等。

由于医药企业的特殊性,在价值链的主体活动中,新产品的研发和新产品上市是两个非常关键的活动。

然而目前医药行业还没有形成一个引导药品开发的有效机制,在新药尤其是西药方面几乎没有研发能力,这是医药行业的弱点,也是企业整体发展的“瓶颈”。

另外医药企业的新产品上市前有很严格的报批程序,新药只有在获得批准后才可以上市,如果这一过程不能顺利完成,企业价值链便会在这里断裂,后继工作便无法开展下去。

因此报批环节也是企业整体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

医药行业成本管理整体规划

根据价值链理论的基本思想,医药行业的成本控制活动可以划分为两类:

主体活动和支持活动,主体活动是企业的经营活动,支持活动是促使企业主体活动顺利进行的辅助活动,全面成本管理的实施有赖于这两类活动的正常运转和彼此协调。

基于医药行业自身特点及目前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对其全面成本控制体系进行设计,全面成本控制体系如图2所示。

医药行业的主体活动包括材料采购、产品生产、存货管理、产品销售四个环节,对企业生产成本的控制就集中在这四个方面,因此医药行业的成本控制体系包括采购成本控制体系、生产成本控制体系、存货成本控制体系、销售成本控制体系四个主要部分。

成本管理体系设计的总体思路应充分考虑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要求,以成本控制目标为出发点,实施责任成本管理。

成本控制体系要形成以职能部门集中管理为纲,以各个主要物控工序为驻点,形成纵横交错的成本控制网络,按重要性原则确认各责任主体,按可控性原则落实其责、权、利。

将按各部门管辖范围划分级次。

第一级成本控制中心为公司财务部;第二级成本控制中心为公司采购部门、销售部门、生产部门等;第三级为各职能部门下属各车间、班组。

依此类推直至个人。

公司总的成本控制由财务部门监督实施,财务部门将总成本分解落实到各职能部门(二级成本控制中心)。

各二级成本控制中心将其成本责任层层分解直至员工个人。

形成完整的成本控制体系,做到事事有人做、事事有人干,办事有标准,使“权有所属、责有所归、利有所享”。

特别说明

在医药行业成本控制体系中,价值链思想的引入使得采购和存货成本控制更加有效。

对采购和存货成本进行控制,除了要制定好计划和标准,利用财务系统对采购过程和存货流通过程进行严格的制度约束,还要认识到采购管理和存货管理是两个相互独立却又相互影响的过程,二者的交叉点是成本控制的重要内容,成本控制要注意对这些交叉点进行管理。

医药行业对产品成本实施全面的跟踪与控制,这一过程强调与产品相关的收入与成本的监控。

由于制药企业生产环节的特殊性,环境成本也被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