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复习知识梳理 人教新课标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621505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9.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复习知识梳理 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复习知识梳理 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复习知识梳理 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复习知识梳理 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复习知识梳理 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复习知识梳理 人教新课标版.docx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复习知识梳理 人教新课标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复习知识梳理 人教新课标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复习知识梳理 人教新课标版.docx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复习知识梳理人教新课标版

第三单元复习知识梳理

回顾本单元,大家是不是深有感触呢?

品读冰心的散文《谈生命》,如同饮一杯家用自己的人生经验酿成的酒。

“生命”的深刻含义是我们所必须知道,文章所描绘出的一幅幅的生命的图画,让我们从这些画面中去细细品味,体味那人生的真谛!

《那树》,一棵老树,立在都市文明的尘烟侵扰、高楼林立的闹市中,淹没于滚滚黄沙之中,希望大家在体悟生命的魅力的同时,能关注我们的社区,关注我们社区中那充满生机的生命!

一、文学常识识记:

1.《谈生命》作者冰心(1900~1999),当代女作家,儿童文学家。

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

原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建。

作品有散文集《归来以后》、《再寄小读者》、《我们把春天嘈醒了》、《樱花赞》、《拾穗小扎》、《晚晴集》、《三寄小读者》等,战时出多彩的生活。

除此之外,冰心还出版过小说集《超人》、《冬儿超人》、,小说散文集《往事》、《南归》,散文小说集《关于女人》,以及《冰心全集》、《冰心文集》、《冰心著译文集》等。

她的作品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

2.《那树》作者王鼎均,台湾散文家。

山东临沂人。

他的主要作品有散文《人生三书》、《人生观察》,小说《单身汉的体温》等。

★例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多项选择题〗

A.《谈生命》的作者是我国当代女作家,文学家,其作品表现出婉约典雅、轻盈秀丽、凝练流畅的特点。

B.《那树》的作者是外国散文家。

他的主要作品有散文《人生三书》、《人生观察》,小说《单身汉的体温》等。

C.余光中、王鼎均二氏均属创作了散文轻盈柔美的作家。

D.《谈生命》发表于1947年的《京沪周刊》,因冰心这篇感情真挚深邃,文笔清新柔美的散文长期埋没,鲜为人知,故1999年重新发表。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学常识的识记车程度,文学常识可以丰富我们的内涵,希望大家要重视起来!

答案选择AD,A选项没有问题,B选项中,错在作者的来历没有仔细端详,应当是台湾散文家,而不是外国散文家;C选项中是将王鼎均的散文特色给混淆了,应当是创作了散文阳刚之美。

二、字词的读音的熟练掌握:

[骄奢(jiāoshē)]骄横奢侈[清吟]这里制清脆地鸣叫

[荫庇(yīnbì)]大树枝叶遮蔽阳光,比喻保护、照顾。

[芳馨(xīn)]芳香。

[怡悦(yíyuè)]快乐、愉快

[云翳(yúnyì)]阴暗的云。

[一泻千里]江河水流迅速,形容文笔奔放。

[坍塌(tān)]倒塌[引颈受戮(lù)]意指遭到杀戮,

[星临万户]指静夜。

[周到如砥]这里形容公路的平坦,畅通无阻。

★例题: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单项选择〗

A.骄奢(jiāoshē)荫庇(yīnbì)云翳(yúnyì)

B.坍塌(tān)一泻千里——江河水流迅速,形容文笔畏缩。

解析:

本题较为基础,通过比较容易得到答案选择B项,应是形容文笔奔放。

综合能力与创新测试

(满分:

120分时间:

45分钟)

一、基础知识及语言的灵活运用(45分)

1.冰心的《谈生命》,洋溢着对生命的崇敬与热爱,当我们深深陷入文学作品之中时,我们也会受到深深的触动。

请写出有关历史文化名人中有关“生命”的名言中你感受最深的一句名言。

(句子意思要完整)(2分)

友情提醒:

可要写明作者!

2.(2005年厦门)模仿例句的写法,续写一个句子,表达你对厦门这座美丽的海湾型城市的深情。

(2分)

假如我是个作曲家,我就要用音符来传达厦门不息的浪涛;,。

3.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6分)

chán()岩qì()息bǐng()息丛mǎng()消róng()云yì()

4.积累(12分)

(1)写字,用正楷抄写下面的句子,要求工整、美观、大方。

(2分)

愿你的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2)默写或按要求填空。

(10分)

①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

②,禅房花木深。

(常见《题破山寺后禅院》)

③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相间欢》)

④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

⑤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辛弃疾《破阵子》)

⑥,霜重鼓寒声不起。

(李贺《雁门太守行》)

⑦洞庭湖的万顷碧波曾引发古代文人的无限情思。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的描写: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尽显了洞庭湖的磅礴气势,展露出作者的宽阔胸襟。

⑧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

⑨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

⑩快乐固然兴奋,?

5.运用(11分)

(1)《人民日报》曾举办过征集“献给母亲的一句话”活动。

请欣赏两则获奖作品,并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

(3分)

例1:

母亲是月台,儿子是那挂长长的列车。

例2:

慈母手中那根为游子缝补衣衫的线,是世界上最长的线。

请你也参与这项活动,为母亲献上一句话,并指出你运用的修辞方法。

答:

“献给母亲的一句话”是:

所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2)根据下列两种情景,以“河水”为重点,分别扩展成一段话,每段不少于40字。

(8分)

情景一:

夏天大雨过后河水

情景二:

冬天中午阳光下河

6.(4分)爱滋病主要有三种传播途径:

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下面是一段关于血液传播的报道,请根据文意写出两条防范爱滋病的结论性意见。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输血或血液制品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通过输血和血液制品,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但是如果输了被HIV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HIV就直接进入了血液循环。

血液制品如Ⅷ因子浓缩剂是从许多供血者的血浆中提取的,因此污染HIV的机会更大。

美国供血者中约6%带有HIV,故上世纪80年代初,美国生产的Ⅷ因子浓缩剂曾在世界各地的血友病患者中造成感染。

法国一个血液中心被HIV污染,导致几千名受血者感染艾滋病。

|现在发达国家都加强了对供血者的检筛工作。

如果供血者感染HIV后,供血时处于窗口期,则查不出HIV抗体。

目前尚不能对所有供血者检测HIV抗原,因为检测HIV抗原设备复杂,费用昂贵。

鉴于此,,。

7.(2006厦门)探究性学习(8分)

厦门国际马拉松长跑比赛作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国际马拉松赛之一,已成为厦门走向世界的一张重要名片。

最近,你所在的班级开展了一次“关注厦门马拉松”的活动。

(1)通过调查,同学们搜集到厦门国际马拉松赛的一些相关数据,并制成表格:

年份参赛

总人数全程

参赛人数半程

参赛人数10公里与5公里

参赛人数备注

2004年149852089210410792全程为

42.195

公里

2005年159322132212711673

2006年209333567313314233

请用一句话概括说明上表所反映的情况:

(2分)

(2)有几位同学准备向厦门国际马拉松赛的组委会提议:

将吴承恩《西游记》里的“美猴王”作为2007年厦门国际马拉松长跑比赛的吉祥物。

你赞同这个提议吗?

请联系孙悟空的特点,说说你的理由。

(4分)

(3)厦门美丽的环岛路上,99尊精美塑像组成名为“永不止步”的马拉松群雕,展示了运动员们奋力奔跑的动人形象。

可是,有些游客却喜欢倚坐在塑像身上,既损害了塑像,又有碍观瞻。

同学们为此拟了下面几条警示标语。

请你选出委婉得体的一条。

(2分)

A.不准损坏塑像,违者暴捶狠打!

B.损坏塑像,是卑劣无耻的行为!

C.运动员正奋力奔跑,请不要绊住他们的脚步!

二、阅读理解(42分)

(一)

某个清晨,密林深处的一棵古老的橡树倒下了,一些受惊的动物仓皇而逃,然后又是一片寂静。

虽然一棵老树的“去世”会使人很伤感,但这是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中很自然的一件事。

或许人们还不知道一棵死树能为很多植物和动物提供食物及避难所,同时这些植物与动物又渐渐地将树分触,使其变为泥土重新被植物所利用。

白蚁、甲虫及另外一些靠树木为生的昆早是死树的第一批“入侵者”,因为它们能以粗糙的树皮为食。

如果仔细观察过一棵死树的树皮,会发现树皮里机有很多“隧道”,而入侵昆虫把卵产生在这些“隧道”中。

当然,当一些树木仍然是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时,早已有昆虫和其它一些分解者在其体内生活了。

这一迹象表明,如果树皮遭受了损伤,会促使昆虫的入侵。

当侵入大树的昆虫,从上到下把整这棵树都消耗殆尽时,树就会死去,这也许就是那棵老橡树死去的原因。

现在这棵树已经倒下。

树生昆虫使它变得很松软,甚至把它搞成糊状,这吸引了更多的昆虫前来觅食,如蚂蚁、苍蝇等。

当这些昆虫成倍增长时,也招来了它们的“克星”,如蜈蚣、蜘蛛、癞蛤蟆、啄木鸟等。

有时候当一棵树倒下时,它已经被蛀空,那么它又会成为浣熊、花栗鼠和蛇的“乐园”。

但是在所有寄居树木的生物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分解者却是真菌与细菌。

真菌是一种不含叶绿素的植物,必须从其他植物中获取营养。

当芽孢(真菌的种子)着生在一棵潮湿而腐烂的树上时,它就生长出像树一样的菌丝,菌丝释放某种化学物质,溶解了木质素,这样真菌就能吸取其中的营养。

人们很有可能注意到,蘑菇(真菌的果实)在一场温暖的大雨之后如雨后春笋般突然从地下冒出来。

蘑菇能产生成千上万个孢子,但只有极少数的孢子能“找到”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从某种意义上讲,细菌也是一种植物。

虽然它们小得肉眼看不见,但它们在分解树木的过程中确实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它们能将吸收二氧化碳和其它养分而长成的树干与枝条,再分解成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

若没有细菌的存在,那么地球上的二氧化碳只能维持植物利用40年,因为碳素将被锁定在植物体内而不能参与到物质循环中。

细菌通过将碳素不断地转移到土壤和空气中,维持了整片森林甚至整个地球的盎然的绿意。

森林中的许多生物能依赖这棵死去的橡树生活很多年,最终这棵像树开始支离破碎,碎末混入混泥土,形成腐殖质。

这种类型的土壤,含有丰富的营养,适宜新种子萌发与生长。

当人们漫步森林看到倒在地下的大树时,也许没有想到,就在它们的下面,是树木释放其营养的地方,也是萌发新生命的地方。

1.对“森林中的许多生物”分类概括正确的一项是(4分)

A.树生昆虫、真菌和细菌、某些动物和植物

B.昆虫、真菌和细菌、某些动物

C.树生昆虫、真菌、细菌、某些动物

D、昆虫、真菌和细菌等植物、某些动物

2.对细菌在分解树木过程中的关键性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能接通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中的链条

B.能将植物中的养分分解成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

C.能将植物体分解成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

D、能使植物体内的碳素转移到土壤和空气中

3.文章是按照哪种说明顺序怎样进行说明的?

(4分)

4.文章中用了许多加引号的词语,它们有什么特点?

作用是什么?

(4分)

5.读了这篇文章(或文中的某句话),你懂得了什么知识?

悟出了什么道理?

(4分)

(二)汉子精神李国文

有一次,画家韩美林告诉我,他正要做一件大作品,计划为项羽塑一尊顶天立地的雕像。

我为他这壮举的构思,不由得击节赞赏。

他说地点定在这位英雄愧对故里无颜见江东父老的自刎处。

就这处江边,项羽“令骑者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

“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

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忽然,项王见重重包围着的汉军中,有一张熟悉的面孔,便指而问:

“若非吾故人乎?

”汉骑司马吕马童一惊,马上也认出了对方,赶紧告诉身边的另一汉军将领王翳:

“此项王也!

”项羽对这两个人说:

“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

”于是,自刎死。

成则为王,败则为寇,这是历史的必然,因为胜利者总是有理。

所以,历朝历代的失败者,总是会被胜利者缚在耻辱柱上。

但韩美林说:

我就是要为失败的英雄立像!

中国最有名的女诗人李清照,就为这位失败者写过一首流传千古的强者之歌,题曰《绝句》,只二十个字,给这位“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好汉,作出了最高的褒誉: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中国最有名的史学家司马迁,是最早为项羽唱赞歌者。

他不以成败论英雄,将项羽的传记,放在前为秦始皇,后为汉高祖的帝王本纪里,在那个动辄得咎的封建社会里,这种有胆有识的勇气,也体现出中国知识分子的时代良知。

要知道他在写作《史记》时,已经是身陷缧绁的罪人,看来项羽的挺直腰杆的汉子精神,也是使他能够秉笔直书的力量。

李清照也是一位失败者,爱情,婚姻,家庭,事业,无不使这位具有高超才华的女子抱憾终生;司马迁也是一位失败者,受诬,冤狱,蚕室,幽闭,连做人的资格都丧失殆尽,唯有埋首在竹简中著书立说,苦度残年。

所以,这两位文学大师来写项羽这位历史上的大失败者,是再合适不过了。

美林对西楚霸王投注进去这么大的感情,也许和他本人也是一个经常失败的汉子有关。

几十年来,他饱尝或被席卷,或被高压,或被责难,或被修理的种种滋味,所以,他刀砍斧凿下雕刻出来的项王形象,不光是情态上的维妙维肖,更多的是精神上的贴合,心灵上的呼应。

试想一下,这位头戴盔甲,身披战袍,横刀马上,面江而立的西楚霸王,有数百米高,几乎等于一座山,兀立于滔滔长江之滨,那英雄末路的悲壮感,那虎死不倒架、虽败而不失尊严的英武感,这该是怎样一种磅礴的气势啊!

我觉得,汉子精神,在当今中国,尤须张扬。

也许,近年来,读多了“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柔媚,而较少读到“大江东去浪淘尽”的刚健,所以,每当看到美林的雕塑绘画等大作品,马上就会涌上来此人真不愧为一条“汉子”的感喟,而且,他作品中所充满的那种“汉子精神”,也使我受到启发,得到鼓舞,因之激动不已。

翻开中国史,凡盛世,总是政治上产生大作为的时代,也是文化上产生大作品的时代。

乐山大佛,始建于盛唐的开元元年,而洛阳龙门石刻,也是到了盛唐,达到巅峰状态。

因此,我在想,当我们跨入21世纪,国家一天天富强起来,这尊西楚霸王的巨大雕像,在长江之滨矗立起来,这对走过百年耻辱之路的中国人来说,是很有一点象征意味的。

1.文中的“汉子精神”指的是怎样一种精神?

作者为什么认为“汉子精神,在当今中国,尤须张扬”?

(6分)

(1)(2分)

(2)(4分)

2.韩美林为什么偏要为失败的英雄立像?

请说出两点理由。

(6分)

(1)(3分)

(2)(3分)

3.文中提到李清照和司马迁,有什么作用?

请作分析。

(4分)

4.你认为在中国的古代和现代,还有哪些人堪称“汉子”?

请举两例加以说明。

(6分)

三、看图说话(3分)

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副主任金壮龙2月10日在北京宣布,历时5个多月的“月球探测工程标识征集活动”圆满落下帷幕,由上海设计师顾永江设计的作品被确定为月球探测工程标识。

请你根据此图介绍其构成要素及里寓意。

答:

(1)。

(2)。

(3)。

四、作文(30分)

(2005年厦门)以下两题,任选一题作文。

(1)不息的流水,是大自然的神奇之物。

潺潺流水,激发人们对大自然的无限向往之情;悠悠流水,引发人们对历史长河中无数英雄的怀想;滔滔流水,让人感悟到生活的时起时落……

生命因流水而鲜活,景色因流水而秀美,情感因流水而丰富,艺术因流水而灵动……

请以“流水”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

或描述经历,或抒发情感,或表述说明,或阐发观点,考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加以选择。

②字数不少于500字,诗歌不少于15行。

③题目或正文中如需出现本市人名、地名、校名者,请用××代替。

(2)题目:

那一次,我读懂了

要求:

①加上适当的词语,补足题目,扣题作文。

②文体自选,字数不少于500字,诗歌不少于15行。

③题目或正文中如需出现本市人名、地名、校名者,请用××代替。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及语言的灵活运用(45分)

1.(答案可以多种多样)如浮生却似冰底水,日夜动流人不知。

唐,杜牧

春境有归日,老来无去时。

唐,刘威

今年花似去年好,去年人到今年老。

唐,岑参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此堪惊。

宋,陈与义

2.答题要点:

体现例句的基本句式,内容上与例句衔接。

句式1分,内容1分。

例一:

假如我是个画家,我就要用画笔描绘厦门迷人的景色。

例二:

假如我是个诗人,我就要用诗句表达我对厦门的无限深情。

3.巉憩屏莽融翳

4.

(1)略

(2)①长河落日圆

②曲径通幽处③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④化作春泥更护花

⑤沙场秋点兵⑥半卷红旗临易水⑦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⑧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

⑨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

⑩苦痛又何尝不美丽

5.

(1)(本题可自由发挥)答案略

(2)①在骄阳似火的夏天,突然下了一场大雨。

大雨过后,河水变得不安宁了,它们咆哮着,用它巨大的力量,卷起河岸上被雨水毁坏的漂浮物,肆无忌惮地向下游冲去。

②在那寒冷的冬天,中午的阳光显得格外温暖。

在阳光的照耀下,河水显得更加清澈、更加温顺。

6.完成此题的前提是概括出此语段的主要内容。

概括主要内容不能遗漏信息,最好先划分层次,(已在语段中用“|”标出),再归纳每层意思。

层意如下:

①使用血制品和输血存在感染艾滋病的危险,②对供血者的检筛不够全面。

题目要求“写出两条防范艾滋病的结论性意见”,“结论性意见”应根据层意拟定且应该符合“防范艾滋病”的限制。

语段从“使用方”和“提供方”来说明存在通过血液传播艾滋病的危险,“结论性意见”也应该从“使用方”和“提供方”来建议“防范艾滋病”。

参考答案:

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要慎重;对供血者的检筛工作要加强和完善。

7.

(1)(2分)

例一:

厦门国际马拉松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参与者。

例二:

厦门国际马拉松赛的参赛总人数和各项比赛的人数都逐年增多。

要点与评分:

整体把握表格内容,捕捉有效信息,表达简洁明了。

酌情给分。

(2)(4分)

例一:

赞同。

孙悟空为取真经,长途跋涉,不畏难险。

这种精神与马拉松的拼搏精神相吻合。

我们希望马拉松运动员学习孙悟空的拼搏精神,在比赛中夺得好成绩。

例二:

赞同。

孙悟空不仅有顽强的毅力,而且本领高强,一个筋斗就有十万八千里。

将其作为吉祥物,能与马拉松比赛需要的毅力、速度的要求相吻合。

例三:

不赞同。

孙悟空虽然惹人喜爱,但“猴性”十足,没有耐心,容易急躁,经常有出格的行为,不太符合马拉松比赛对运动员的耐心、守纪的要求。

要点与评分:

扣住孙悟空特点和马拉松精神之间的联系,能自圆其说。

(3)C(2分)

二、阅读理解(42分)

(一)1.D2.B

3.逻辑顺序,先写昆虫和某些动物对树木的分解,再写真菌和细菌对树木的分解。

4.加引号的词语都运用了比喻或拟人的手法,从而使语言不仅准确,而且形象生动、通俗易懂,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

5.略。

(二)1.

(1)是一种站得稳、立得直、不屈不挠、无惧无畏的精神,是一种虎死不倒架、虽败而不失尊严的男子汉大丈夫气概。

(两点各占1分)

(2)①作者认为,当今中国多了些“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柔媚,少了些“大江东去浪淘尽”的刚健。

②在强手如林的世界,当今中国要是没有这种汉子精神,怎么能在21世纪雪洗上一个百年里所蒙受的耻辱,重振中华雄风?

(每点占2分)

2.

(1)韩美林本身是一个经常失败的汉子,为失败的英雄立像,是精神上的贴合,心灵上的呼应。

(2)韩美林通过为失败英雄项羽立像,用项羽的精神和气概鼓舞和启发走过百年耻辱之路的中国人。

(每点3分)

3.衬托的作用。

用李清照和司马迁两位文学大师受项羽精神的感召,败而不气馁,败而有骨气,从而留下千古绝唱,来衬托项羽挺直腰干、顶天立地、败而不倒的英雄形象。

(每点占2分)

4.所举例子能体现败而不馁,败而不失尊严,败不失骨气,不但列举出名字,还要简要写出“汉子”的事迹。

(每点3分)

三、看图说话(3分)

(1)一轮圆月。

(2)一双脚印。

(3)一条巨龙。

四、作文(30分)

参考范文:

作文一、淌过我心的流水

我说,书是流水,亘古不变地流着,从历史的车轮下流过,流向灿烂的明天、美好的未来……

我在这里,轻轻翻开书的扉页,慢慢走进书的世界。

于是,那清凉的智慧之水便缓缓地流进我的心田,给我予无穷的知识,还有精神上的支持、情感上的熏陶及品格上的启示。

我沐浴着这流水,欣赏着书中的每一棵草每一株花,每一个人生历程与众不同的人物,每一件或惊天动地或平淡如水的事……

我总以为大观园是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是芳香美丽令人向往的女儿国,书却证明我错了。

流水用泛泛的声响告诉我真相,于是我终于知道清幽的潇湘馆里那个女孩的痛苦:

青灯照壁人未睡,冷雨敲窗被未湿!

贾府繁华的外表下,竟是吞金的痛、跳井的苦、青春出家的悲观与绝望!

书是流水,她那溅起的晶莹水花向我展示了青春的笑与泪、爱与怨。

当东方的地平线透出一派红光时,当碧绿的嘉陵江荡起涟漪时,当绚丽的彩霞放射出万道光茫时,我的心无法平静,为了这刚刚破晓的天空,为了这用鲜血换来的黎明……书的流水在我心中一泻千里,我的心激情澎湃,忘不了江姐死前的从容与坚定,忘不了许云峰忍受痛楚用指甲挖去条石的不屈与毅力,忘不了齐晓轩用鲜血染红的红岩……书是流水,她那排空的巨浪告诉我今日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寒风刺面的清晨,喷着水的水龙,高高扬起的长鞭,从头顶飞过的枪弹,什么都挡不住爱国之士的步伐!

英勇无畏的游行者喊出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声音!

他们的喉咙沙哑了,他们火热的心却不愿停止。

他们用生命高喊:

将所有践踏着我们国土的人赶走。

书是流水,她那深沉的淌过千山的声响向我阐述了爱国之情的伟大。

“越千年,观世事纷纭沧海横流;展宏图,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有所思,唱江山如画志在千里。

”毛主席的诗词已成为一种艺术。

“霜晨日,马蹄深碎、喇叭声咽。

”“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书是流水,她那气势惊天的话语向我展示了一代伟人的智慧。

……

书是流水,亘古不变地流着,演绎着历史的真谛。

我愿永远沐浴这流水,让她淌过我的心田……

点评

选材角度的独特与文章语言的绚丽是本文的两大亮点。

话题作文如何在选材角度上独出心裁而又不致有离题之嫌,恐怕是许多学生百般斟酌的要点。

本文作者以“书是流水”为主题,把书所展示的或“惊天动地”或“平淡如水”的丰富的情感世界,与流水的或“泛泛”“轻溅”或“澎湃”“排空”的特点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在考场上短短的几十分钟里,既充分展示了自己丰富的阅读积累,也体现了自己深刻的思想立意、昂扬积极的人生态度。

这一点值得考生们借鉴。

苏轼说:

“凡文字少小时须令气象峥嵘,彩色绚烂……”。

本文语言正印证了这点。

语言富有韵律的长短结合、随心所欲的对仗排比、信手拈来的典故诗词,共同营造了文章峥嵘的气象,点染了文章绚丽的色彩。

文中体现出的语言之华丽、气质之大气,想来是赢得评卷老师赏识的关键。

厦门中考满分作文二:

那一次,我读懂了自己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后花园,当我们感到烦忧或困惑时,打开后花园,里面春光明媚,行云流水,里面搭着逍遥桥,流着忘忧泉,飞着天堂鸟。

走进里面,让心灵放飞……——题记

清晨,被包裹在狭窄公交车上的我,穿梭于薄暮下的围城之中。

不管是寒风暴雨,独自一人走在这条大街上已有无数次了,不知为什么这次觉得脚步如此沉重,仿佛脚下穿着铁鞋走在宽阔无比的磁物中,寸步难移。

大概是受了早上那件事的影响吧!

得知被认为是稳坐宝座的我,被挤下了英语导优班的名列,顿时如五雷轰顶,辉煌一下子离我远去,心仿佛进入了深秋季节的树林。

我像是在捡起落叶的那个人,我在苦笑着怀念那逝去的青翠。

我无力地走着,路仿佛格外漫长,突然,一束阳光强烈地刺痛我的双眼,这是多美的一景啊!

太阳挣扎着想逃脱于地平线的束缚,那是一种不愿服输的性格啊!

在阴云的笼罩下,太阳的光芒逐渐消失,取代它的只是令人恐惧的阴影。

难道太阳还是无法战胜那无边的黑暗势力?

然而,我想错了,一缕缕微光再次展现出来,它拼命地履行着那份执著,“皇天不负有心人”,阳光洋洋洒洒地洒向每一个角落,阴云屈服了!

我顿时醒悟了过来,自己的境遇和这景不也如此相似?

原来自己不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