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50万立方米刨花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621316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89.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产50万立方米刨花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年产50万立方米刨花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年产50万立方米刨花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年产50万立方米刨花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年产50万立方米刨花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年产50万立方米刨花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年产50万立方米刨花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50万立方米刨花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年产50万立方米刨花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年产50万立方米刨花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年产5.0万立方米刨花板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

年产5.0万立方米刨花板建设项目

1.1.2项目承办单位:

某有限公司

1.1.3建设地点:

1.1.4法人代表:

1.1.5建设期限:

1.1.6建设内容与规模

1、建筑工程:

拟建厂区占地面积约30000平方米,主要建筑物包括干燥车间、制板车间、制胶车间、砂光成品仓库、刨花生产仓等。

削片系统由于客观限制,不能安置在室内,拟采用工棚设计。

2、道路工程:

主要道路路幅宽度为6米,次要道路为4米,道路总面积8157平方米。

3、绿化:

绿化面积5212平方米。

1.1.7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为3848.13万元,其中:

2、流动资金投入总额314.13万元。

3、资金来源为:

由建设单位自筹。

1.2编制依据、原则及范围

1.2.1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278号;

2、某省发改委、某省林业厅《关于印发<某省林产工业项目管理规定>的通知》(2005年);

3、《**县林业发展“十一五”和中长期发展规划》;

4、《林产工业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建标〔1993〕309号(有关刨花板厂建设用地指标);

5、《中华人民共和国刨花板国家标准》(GB2003);

6、《**市统计年鉴》2008年;

7、《**县工业园区总体规划——》;

8、国家和地方其它相关政策文件。

1.2.2编制原则

1、贯彻执行国家经济建设方针政策,充分依托项目建设周围的投资环境,在满足国家法规要求的情况下,按照“结合现状、合理布局、配套建设”的原则,做到生产技术先进,工艺流程科学,设备选型合理,主要生产项目和公用附属设施协调,总布置符合工艺要求和安全消防规范。

2、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及物流方向要求,对厂区总平面布置进行合理组织,按功能分区。

同时充分采取节能措施,提高企业运营效益。

3、项目的供电、供水、供汽、通讯等按有关规范和要求办理。

同时以满足需要为原则,重视环境保护、安全消防及绿化等。

4、对项目的经济评价,按现行经济政策和财税制度进行评估,做到既符合政策,又符合实际。

1.2.3编制范围

本报告主要研究年产5.0万m3刨花板建设项目建设的可行性,通过方案的比选和技术经济的论证,科学合理的确定本项目的建设规模、生产工艺流程、土建及公用设施、分析原材料供应及外部配套条件,合理安排建设工期和进度,落实资金来源和筹措方案,分析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进行市场风险分析,为项目的决策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和分析资料。

具体内容有:

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2、产品的市场分析及预测

3、建设内容和规模

4、工艺技术路线、设备选型

5、原材料供应及外部配套条件

6、项目建设场址、条件

7、项目实施管理、劳动定员及人员培训

8、建设工期及进度安排

9、能源消耗和节能分析

10、环境保护

11、招投标

12、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3、财务评价与社会效益分析

1.3结论

1.3.2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供应有保障

一、原材料供应

本项目需耗原材料5万吨/年,**县可供原材料为40万吨/年,因此可保证原材料供应。

二、燃料供应

本项目生产所需燃料主要是煤,燃料供应可靠。

三、动力供应

项目生产所需的电力供应,可直接从园区现有的供电系统引入。

1.3.3技术方案成熟

本项目采用先进、成熟、可靠的干法备料技术,既是一种干法生产刨花板的工艺,它分为备料、纤维制备、成型、砂光等工艺流程。

1.3.4项目组织与劳动定员

一、项目组织

本项目建成投产后,实行总经理负责制,下设技术部、生产部、企划部、营销部、供应部、人力资源部、总经办、财务部等8个部门。

二、劳动定员

根据《刨花板厂建设标准》本项目进入正常生产状态下定员为220人,年工作日280天,每天三班轮转制。

**县劳动力资源丰富,全县共有剩余劳动力资源总量为7.24万人,工资700-1000元/月。

因此本项目所需的劳动力资源有保障,而且工资成本低。

1.3.5项目效益

一、财务评价结论

本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29.44%(所得税前)22.7%(所得税后)大于基准收益率8%,财务净现值1653.33万元大于零,投资回收期4.69(所得税前)和5.52年(所得税后);年平均投资利润率25.97%,总投资收益率(ROI)25.97%。

计算结果说明项目具有一定的盈利能力、清偿能力和财务生存能力及抗风险能力。

二、经济评价结论

本项目预计每年可为国家和地方政府创造所得税约123.39万元,销售税金和附加费约234.01万元(含增值税),不仅能促进全县的经济发展,而且能解决当地部分人员就业问题。

综合以上分析,从财务角度讲项目是可行的。

1.3.6项目综合评价结论

本项目建设符合《某省林业发展“十一五”和中长期规划》。

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可充分利用当地丰富资源,使资源优势尽快地转化为商品优势,实现资源永续利用和经济协调发展,且产品在国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满足市场需求;不仅能促进技术进步和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能大大提高木材“三剩物”的综合利用能力,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社会效益尤为突出。

同时对促进**县经济建设更好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因此,该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可行的。

1.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1—1

年产量50000m3刨花板生产线经济指标

1

产品规格Productspecification

mm

1220×2440

 

2

幅面Boardsize

mm

 

 

3

厚度Thicknessrange

mm

8~25

 

4

密度Density

kg/m3

550-750

 

5

年原材料消耗木材Annualwoodconsumption

t/a

34000

绝干Bonedry

6

绝干重尿醛树脂材UreaFormaldehde

t/a

4000

绝干Bonedry

7

固体含量Solidcontent

100%

 

 

8

氯化铵NH4CL

t/a

86

纯度97%Purity97%

9

石蜡Paraffin

t/a

330

固体石蜡Solidparaffin

10

生产用水量Productionwater

 

7~12

 

11

压缩空气消耗量Compressedairconsumption

m3/min

6

 

12

热能消耗量Heatconsumption

kcal/h

500×104

 

13

设备装机容量Heatconsumption

kw

1900

 

14

车间定员Personnel

person

75

 

15

年工作日Yearly

days

300

 

16

日工作班次Dailyshafts

shaft

3

 

17

日工作有效时间Dailyhours

hours

22.5

 

18

生产车间总面积Worksarea

m2

6000

 

19

原料储存面积Materialstoragearea

m2

25000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刨花板又称碎料板,是将木材“三剩物”即采伐剩余物、造材剩余物和加工剩余物①为主要原料物切削成一定规格的碎片,利用新设备、新工艺经过干燥,拌以胶料,硬化剂、防水剂等,在一定的温度、压力下压制成的一种人造板。

根据有关资料显示,1.3立方米的原料可生产1立方米刨花板,而1立方米刨花板的利用价值相当于3立方米原木所制成的板材。

刨花板生产具有投资少、成本低并且节约能源,原料消耗少、污染小的特点,已成为林产加工行业变废为宝的典型代表,从其诞生就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并成为木材加工行业的支柱产业。

同时发展刨花板生产也符合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

注:

①采伐剩余物是指枝丫、树梢、树皮、树根及藤条、灌木等;造材剩余物是指造材截头;加工剩余物是指板皮、板条、竹木材截头、锯沫、碎单板、木芯、刨花、木块、边角余料等。

《某省林业发展“十一五”和中长期规划》中提出:

“要稳步发展人造板企业。

重点扶持规模大、档次高、资源利用率高的人造板企业”。

刨花板是高效利用木材再生资源的重要产业,另外从保护环境的观点出发,发展节约木材、综合利用、高效益的刨花板工业也是今后木材加工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

根据《某林业产业发展规划》某省林业产业2004—2010年、2010—2020年发展目标,2004年刨花板的产量为16.73万立方米,产值为11410万元;2010年发展目标:

年产刨花板40万立方米,产值为35520万元;2020年发展目标:

年产刨花板80万立方米,产值为79280万元。

当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使得人们对木材需求量越来越大,天然原木已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在我国,家具行业、建筑装修业等消费用材的迅速发展,愈来愈多地依靠各类人造板材来缓解市场需求,为我国人造板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且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绿色环保意识的深入人心,人们对装饰材料的环保标准要求不断提高,越来越重视周围环境的绿色无毒。

作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的主要场所,室内环境条件自然举足轻重。

而室内装修和家具是室内环境构建的主体,所使用的材料自然也成为关注的焦点。

而刨花板低甲醛释放的优点已成为消费者追求的新趋势,也是人们选择刨花板的重要条件,这就使得刨花板作为人造板中发展最快的板材之一,目前呈现出需求大增的局面。

特别是高质量刨花板价位高、市场前景好、企业发展空间巨大。

某有限公司年产5.0万立方米刨花板建设项目不仅符合国家相关的产业政策要求和市场的需求,而且对实现木材节约,对缓解木材类产品供求矛盾、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及提高产品附加值具有重要意义。

2.3项目建设必要性

一、是节约林木资源、缓解供需矛盾的需要

我国既是一个木材生产大国,又是一个木材消费大国。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木材的需求量将继续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预计到2015年,我国生产建设用材需求量约为4.8亿立方米,缺口将达1.9亿立方米。

如此大的资源缺口,必然要找其替代之物,人造板正是弥补巨大木材资源缺口的最好的替代产品,刨花板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木质原料,不仅能大量节约林木资源,而且有利于环境保护,有效缓解供需矛盾的极好途径。

二、是实现项目产品与项目实施区域资源的有效结合,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县内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林地面积138638公顷,每年可产柴草20.7万吨;另有50万亩桔林,每年修剪枝丫可产15万吨。

通过本项目的建设,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提高社会综合效益,使产品加工与项目实施区域资源得到有机结合,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深远意义和重要作用,是繁荣山区经济和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三、是提高木材综合利用价值、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措施

从木材加工行业总体上看,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大量加工剩余物。

据统计,**县每年产38.2万吨“三剩物”木材料。

现大多数企业将此作为燃料,有些小型加工点则废弃,既严重浪费资源,又影响环境。

因此,项目单位有效利用“三剩物”木材料生产刨花板来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和产品附加值,即能达到资源利用的目的,又能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四、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的需要

因此,某有限公司年产5.0万m3刨花板项目的建设,对促进林业产业化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区域经济发展、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改善生态环境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是一个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方面都非常好的建设项目。

第三章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

3.1市场分析

3.1.1刨花板发展现状

我国的刨花板生产经过由80年代的上升,到90年代的下降再由2000年的再上升的反复过程,刨花板生产企业通过引进国外的先进生产线和提高工艺水平后,近年我国的刨花板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又重新被市场所接受,许多家具生产企业又重新选用刨花板为原料,再者,定向刨花板也逐渐被消费者所接受,因此,近几年来,我国的刨花板需求量是逐年上升。

据统计资料显示,2008年我国的刨花板企业约550家左右,年生产能力接近1000万立方米左右。

随着人造板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对人造板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加上国际上有的国家的人造板产量的大幅减少,为我国的人造板生产和出口创造了条件,使我国的刨花板产量和出口量不断增加,2008年我国的刨花板出口量为12.59万立方米。

表3-12000-2008年我国刨花板产量、进出及国内需求量统计表

年份

产量(万立方米)

进口量(立方米)

出口量(立方米)

国内需求量(万立方米)

2000

286.77

 

 

289

2001

337.44

 

 

400

2002

369.31

 

 

450

2003

547.41

17058

16732

550

2004

642.92

17819

9934

645

2005

576.08

21612

3541

650

2006

843.26

185687

92506

855

2007

915.4

296567

112666

940

2008

980.2

246359

125906

1010

近几年某省林业产业发展较快,但与林业发达省份比较,无论是从总量看,还是从结构看,林业产业的发展差距都很大,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一、二、三产业的产值比例为48∶36∶16,二、三产业相对滞后,呈现出初级产业的典型特征。

木材加工企业数量多,规模小,起点相对较低;精深加工少,科技含量较低,附加值不高,综合效益欠佳,缺乏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的龙头企业和产品品牌。

2008年某省刨花板产量只有17.2万立方米。

3.1.2需求预测

刨花板在我国家具制造业、建筑装修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刨花板产品有2/3用于家具制造业,1/3用于建筑业。

在崇尚自然和绿色装修的今天,刨花板产品因其自身具有独特性能(如抗弯强度较强)、价格性能比和低甲醛释放、健康环保的特性而独领其地,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占据有相当大部分市场份额。

据国家林业部门预测,“十一五期间,我国的人造板需求将稳步上升。

随着居民消费能力的增强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在家具、包装、装饰等行业特别是建筑领域对刨花板的需求将越来越大,虽然目前我国人均消费的刨花板水平还比较低,但是随着我国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推进,对刨花板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国家出台扩大内需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和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建设,上海世搏会250多亿元的直接投资,加上“十一五”期间我国城市公用设施固定资产投资超过万亿元,这些都给我国刨花板行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刨花板为原料的家具增多(今后10年内全国家具需求量以每年8%速度递增),建筑业装饰巨大的潜在市场(在建筑装饰方面刨花板消费量每年则以2-8倍递增),加上近几年来我国刨花板企业引进国外先进生产线,产品质量、国际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以致增强我国刨花板产品的出口能力。

在这种形势下,刨花板未来还是拥有巨大的市场空间。

据国家林业部门预测2010年人造板总需求量将达到8000万立方米,其中刨花板市场需求量约为1300万立方米。

因此,近期我国的刨花板消费量将呈逐年增加趋势,刨花板市场前景广阔。

3.2建设规模

本项目在对市场充分细致调查、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的资源优势和发展优势等因素,本项目设计产品规模为年产5.0万立方米刨花板。

主要建设内容指标、工程技术指标详见下表

主要建设内容指标

序号

工程项目名称

建筑面积(m3)

备注

1

生产设施

1.1

刨花板车间

6700

1.2

备料间

600

1.3

原料堆场

14000

1.4

剩余物堆场

900

2

辅助生产设施

2.1

合成树脂车间

1400

2.2

甲醛贮罐

540

2.3

各类库房

6150

3

配套设施

3.1

变电间

195

3.2

锅炉房

360

3.3

污水处理间

110

4

行政管理及生活设施

4.1

办公楼

3000

4.2

宿舍

2300

4.3

食堂

500

主要工程技术指标

序号

主要工程技术指标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总用地面积

66667

100亩

2

预留发展用地

21348

2

建筑占地面积

31930

3

总建筑面积

36755

4

建筑密度

70.5

5

容积率

0.811

6

绿地率

18

第四章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

4.1项目选址

厂址坐落某**县工业园区罗溪工业小区内,项目总用地面积100亩。

该地已经经过平整,地势较为平坦,地基较好,有较多可开发用地。

交通运输便利,距县城6公里,紧靠昌厦公路,且环境空气质量良好,开发建设潜力巨大,是建设刨花板生产企业较为理想的所在地,无需场址比较。

4.2项目建设条件

4.2.1地理位置

**县位于某省东部,**市南部,界于东经116°09′-116°45′和北纬26°51′-27°21′之间。

东靠黎川县、福建省建宁县,南接广昌县,西毗宁都县、宜黄县,北邻南城县。

东西长约60公里,南北宽约55公里,总面积1920平方公里。

4.2.2社会经济状况

**县下辖5乡7镇1场,总人口近30万,其中县城人口约10万。

2008年全县生产总值达38.2亿元,比上年增长15.0%;三次产业比优化为31:

33:

36;财政总收入达2.7亿元,增长34%;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达82.3%,提高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6.35亿元,增长20.8%;实际引进县外资金11.7亿元,增长21.6%;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6亿元,增长6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5.5亿元,增长23.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807元,继续名列全省前茅。

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园区规模不断扩大。

已完成六期1800亩土地平整和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园区面积拓展至4000亩;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0户,达48户;规模以上企业实现税收4554万元,增长113.4%,实现一年翻番;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18.6亿元,增长18.1%。

4.2.3自然条件

一、地形、地貌

**县境内地势中间低,东南及西北高,以纵贯南北的盱江为界,东南面属武夷山脉,西北面属雩山山脉,以丘陵地貌为主。

本项目地处**县工业园罗溪工业小区,原始地形属岗丘地貌,经人工开挖填平后地势平坦,适宜做建筑场地。

二、气象条件

本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和湿润,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四季分明;年均日照1928小时,平均无霜期271天。

1、气温:

年平均气温18.3摄氏度;历史最高温度40.1℃;历史最低温度-10.8℃;

2、雨量:

年平均降水量1700毫米;最大年降雨量2457.9毫米(1970年);最少年降雨量1124.6毫米(1963年);

3、风:

冬季主导风向为北风,夏季为西南风;

4、雪:

最大积雪厚度160毫米。

三、地震

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2001年8月1日实施的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该项目建设区域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相当于原地震烈度小于六度),工程建筑可不考虑抗震设防。

四、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勘察资料,上部地层为第四系杂填土层,下部为第三系粉砂岩层,自上而下分布如下:

1、杂填土:

粉红色,松散,稍湿,主要成分为风化的粉砂岩碎块、碎屑以及粘性土等。

全场分布,层顶标高102.65~108.32米,层厚0.30~8.70米。

2、全风化粉砂岩:

粉红色,原岩结构已基本破坏,岩芯呈碎块状。

层顶埋深0.20~7.60米,层顶标高96.65~107.85米,层厚0.90~2.60米。

3、强风化粉砂岩:

粉红色,岩体结构大部分破坏,岩体裂隙很发育,矿物成分显著变化,岩芯呈碎块状、饼状,属软岩~较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4级~5级。

层顶埋深0.30~10.00米,层顶标高95.35~107.85米,揭露厚度5.80米。

4.2.4公用设施条件

供电:

**县处于华中电网110KV覆盖区,被国家列为电气化县,现有110KV和35KV输变电站5座,中小型水电站16座,用电依托华东电网,供应充足。

工业园区实行专线供电,供电条件良好。

本项目用电由**罗溪工业小区变电所10kV高压架空线分入厂内变配电房,经电力变压器降为380V/220V供电。

供水:

**县地下水储量1.4亿立方米,年引盱江水3亿立方米,城市供水能力达10万立方米/日,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符合国家标准。

4.2.5交通运输条件

**区位优越,交通便捷。

位处于广东、福建、浙江、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的扇形辐射面上,是连结上述三省一市的重要交通枢纽。

公路:

距**100公里、南昌机场200公里,(南)昌--厦(门)一级公路及南(丰)--建(宁)、(南)丰--杉(关)省道贯穿全境,建设中的向(塘)--莆(田)铁路及济(南)--广(州)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可实现1.5小时**,2小时到南昌,至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福州、厦门等沿海大中城市仅需4--6个小时。

铁路:

连接京九线的南昌向塘—福建莆田铁路规划过境并设站,“十一五”期间将建成通车。

**县交通非常便利,运输条件较好。

4.2.6区域性规划要求

本项目建设符合《**县工业园区总体规划》的要求,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将按照**县工业园区规划管理部门提出的规划设计条件,由规划部门统一放线,合理进行功能分区布局、组织交通,满足工业园区各项规范的要求。

第五章建设方案

5.1工程方案

5.1.1总图运输

一、总平面布置

1、总图布置原则

①以《**县工业园区总体规划》为依据;

②总平面布置应坚持科学合理、节约用地的原则,根据工艺流程、防火安全、施工等要求,因地制宜布置厂区内建筑物、构筑物、公用管线、绿化及美化设施;

③功能分区合理,应能达到生产流畅、运输线路短、装卸方便,避免频繁的货流与主要的人流交叉,方便管理;

④因地制宜,合理确定标高,减少土方工程量;

⑤能就近利用园区公用设施,充分利用良好的供电、供水、电讯线路及园区现有排水系统。

2、总平面布置

根据项目建设厂址的特点和生产工艺流程,平面布局规划设计力求布局合理、紧凑、规整,功能分区明确;流程顺畅,物料流向合理,人物流分开使生产原料进厂和成品出厂便利。

;出入口紧靠工业园区道路,交通运输便利,满足消防、安全和生产要求;生产线中的辅助设施尽量配合生产线主要车间布置。

厂区位于**县工业园区罗溪工业小区,工厂总平面布置主要包括办公生活区、生产区和辅助生产区等三大功能区组成。

①办公生活区:

由办公楼、职工宿舍和绿化区组成,布置在厂区大门进入口。

②生产区:

生产区由选料配料车间、脱脂烘干车间、开料加工车间、雕刻文饰车间、组装车间及包装车间等组成,是厂区的主体。

③辅助生产区:

辅助生产区由原料仓库、成品仓库组成。

功能分区明确,布局合理。

二、竖向布置

厂区内竖向布置考虑原则:

①交通运输能合理组织;

②场地排水能畅通;

③厂区道路与厂外道路路面能合理衔接;

④各种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