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素材报刊搜集作文素材300篇十四.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620988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0.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教学素材报刊搜集作文素材300篇十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语文教学素材报刊搜集作文素材300篇十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语文教学素材报刊搜集作文素材300篇十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语文教学素材报刊搜集作文素材300篇十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语文教学素材报刊搜集作文素材300篇十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教学素材报刊搜集作文素材300篇十四.docx

《语文教学素材报刊搜集作文素材300篇十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教学素材报刊搜集作文素材300篇十四.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教学素材报刊搜集作文素材300篇十四.docx

语文教学素材报刊搜集作文素材300篇十四

报刊搜集作文素材300篇十四

1、沉痛之言

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教育家严复当年在英国求学时与日本的伊藤博文等同窗数载。

归国后,伊藤博文所学成大用,而严复则至死不过是一个“资政大夫海军协都统”的空衔闲职。

《炎黄春秋》第9期刊登李钧文章,揭开严复仕途乖蹇之谜。

严复仕途不顺,固然与其遇人不淑及清末的政治腐败有关,但是也与其性格缺陷及私德不“严”有极大关联。

严复急于用世却不谙韬晦,好逞口舌之快,时有激烈言词,为时人所侧目。

同时,“吸鸦片”给严复一生中留下最坏的名声,更影响了他的仕途。

严复1890年致四弟观澜信中说:

“兄吃烟事,中堂亦知之,云:

‘汝如此人才,吃烟岂不可惜,此后当体吾意,想出法子革去。

’中堂真可感也。

”但是严复并没有“革去”此不良嗜好,反而通常是一日三遍,而且抽得十分讲究,要专门从上海购买上好的烟膏,他的书信中就有许多嘱其妻从上海购买烟膏的记录。

严复吸鸦片一直持续到晚年,他1919年曾写道:

“以年老之人,鸦片不复吸食,筋肉酸楚,殆不可任,夜间非服药不能睡。

嗟夫,可谓苦已!

恨早不知此物为害真相,致有此患,若早知之,虽曰仙丹,吾不近也。

寄语一切世间男女少壮人,鸦片切不可近。

世间如有魔鬼,则此物是耳。

若吾言之,可作一本书也。

”此真沉痛之言。

事实上,他在安庆学堂受到攻击以及教育部驱其辞北大校长时,“吸鸦片”都是其中的一条理由。

无法克服自身的欲望,这本身就与中国传统的禁欲主义道德相背,很难为“道统”所容,何况严复除吸鸦片外还有嗜赌、占卜、吃花酒等恶习。

 

2、课本假新闻

据《重庆晨报》9月9日报道,开学伊始,重庆主城区唯一使用北师大出版社出版的小学教材的南坪小学校长发现,四年级上册(7册)10单元课文《钱被风刮跑以后》是“著名”假新闻后,立即致电北师大出版社,要求尽快对此进行修订:

“我们学校拒绝教孩子学这篇课文!

据了解,这篇“新闻”出自东北一名业余作者之手,后来转载于上世纪80年代初的《人民日报》上,当时曾被评为当年的全国好新闻。

但是到90年代以后这篇新闻被认定为假新闻。

 

3、只要你想

一黑人母亲带女儿到伯明翰买衣服。

一白人店员挡住女儿,不让她进试衣间试穿,傲慢地说:

“此试衣间只有白人才能用,你们只能去储藏室里一间专供黑人用的试衣间。

”可母亲根本不理睬,她冷冰冰地对店员说:

“我女儿今天如果不能进这间试衣间,我就换一家店购衣!

”女店员为留住生意,只好让她们进了这间试衣间。

又一次,女儿在一家店里摸了摸帽子而受到白人店员的训斥。

这位母亲再次挺身而出:

“请不要这样对我的女儿说话。

”然后,她对女儿说;“康蒂,你现在把这店里的每一顶帽子都摸一下吧。

”女儿快乐地按母亲的吩咐,真把每顶自己喜爱的帽子都摸了一遍,那个女店员只能站在一旁干瞪眼。

对这些歧视和不公,母亲对女儿说:

“记住,孩子,这种不公正不是你的错,你的肤色和你的家庭是你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无法改变也没有什么不对。

要改变自己低下的社会地位,只有做得比别人好、更好,你才有机会。

从那一刻起,不卑不屈成了女儿受用一生的财富。

后来,这位出生在亚拉巴马伯明翰种族隔离时期的黑丫头,荣登“福布斯”杂志“2004全世界最有权势的女人”宝座,她就是美国国务卿赖斯。

赖斯回忆说:

“母亲对我说,康蒂,你的人生目标不是在‘白人专用’的店里买到汉堡包,而是只要你想,并且为之奋斗,你就有可能做成任何大事。

 

4、不要为难

一天午后,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使街上的行人纷纷躲进两旁的店铺。

一位装束简朴的老妇人走进费城百货公司。

店员们对她并未在意,只有一位年轻人走过来对她说:

“我能为您做点什么?

”老妇人莞尔一笑,“不用了,我只是来避一下雨的。

”随后她又有点不安,觉得该买点什么。

这时小伙子搬来一把椅子,并说:

“您不用为难,坐着休息就是了。

”雨过天晴,老妇人向小伙子道了谢,并要了他一张名片。

几个月后,百货公司的总经理收到了一封信,要求派那位年轻人前去收取一份装潢整个城堡的订单,并让他承包自己家族所属的几个大公司下一季度办公用品的采购订单。

总经理一算,这封信带来了相当于公司两年的利润总和。

他迅速与写信人取得联系,方知是那位避过雨的老妇人,她是“钢铁大王”卡内基的母亲。

随后的几年,那位年轻人成为卡内基的左膀右臂,事业扶摇直上。

 

5、真正的告别

北京六部口,30年代的崇德中学有一双童年时期的好朋友,大两岁的是杨振宁,小两岁的是邓稼先,他们分别是清华大学数学系教授杨武之和哲学系教授邓以蛰的孩子。

数十年的友谊是从逮知了的大树上,从弹玻璃球的泥地上开始的。

这友谊一直延伸到了大洋彼岸。

1950年,获得博士学位即将回国的邓稼先与杨振宁、杨振平兄弟俩分手在芝加哥市。

此后二十年,邓杳无音信。

1972年,杨振宁第二次来华。

有关部门批准邓稼先在自己的家中接待他童年的朋友。

旧家具被人匆匆搬走。

上面特地派来木工,把邓稼先的一个旧书橱打磨赶制,又匆匆装上一面穿衣镜,使之一天之内就变成了一个“崭新”的大衣柜;破旧的地板上了蜡,又有人从办公室扛来沙发,送来了良种西瓜、巧克力和一箱汽水。

仿佛是在戏台上置景。

邓稼先默认了。

杨振宁来的那天晚上,大院里特意放电影,把人们都引到电影场上。

楼里显得别样的清静。

杨振宁一进屋门,环视片刻,便径直向书架走去。

这已是一个纯粹的医学专家的书柜,除了最显著位置上的两本毛泽东著作和厚厚一叠特意摆放的祖国风光明信片。

杨振宁回过头来,含笑的眼睛颇有意味地盯着他的朋友。

早在1964年,他就从美国报纸上关于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报道中看到了邓稼先的名字。

他不愿点破,只是微微地点点头,像在说,你收拾得很干净。

这次会面的气氛比1971年的第一次会面要自然和活泼得多。

那一次是在宾馆,大概这一次毕竟是在家中。

杨振宁吃着西瓜,喝着汽水,一会儿直言不讳地评论中国“不能调动人的进取心”,一会儿说起他在美国搜集的中国“文革”街头小报,一会儿又谈开了联邦调查局。

忽然,他问:

“这是你们的家吗?

“是,是,”邓稼先用事先统一过的口径回答,“是许鹿希医学院的宿舍。

“怎么没有儿子的床?

”杨振宁聪明过人。

儿子的床的确在布置“客厅”时拆了。

邓稼先没料到诺贝尔奖获得者会看得如此精确。

还是许鹿希反应敏捷,她忙打掩护:

“儿子在爷爷家住。

后来邓稼先又请杨振宁吃了一次烤鸭。

和他在一起,邓稼先总感到有点紧张。

他害怕童年时代的朋友会突然问起他的工作。

可是杨振宁像是忘了这桩事。

两个物理学家都在有意选择非物理学的话题。

这出戏直到杨振宁离北京去上海时才结束。

邓稼先去机场送行,当他把老朋友送入停机坪时,杨振宁回转身,沉默了一会儿,终于问:

“稼先,我在美国听人说,中国的原子弹,是一个美国人帮助搞的,他叫寒春,这是真的吗?

”邓稼先的神情惊愕起来,他激动地张了张嘴,可是立刻又把嘴唇咬住了。

好一会儿,他才说:

“你先上飞机吧。

飞机腾空不久,邓稼先马上向上级报告并请示了他遇到的提问。

周恩来总理明确指示:

可以告诉杨先生,中国的原子弹全部是由中国人自己研制的。

激动万分的邓稼先迫不及待地写了封信,立即交专人乘民航班机赶往上海。

杨振宁是在上海市“革委会”为他饯行的宴会上接到这份急件的。

当他拆开信封,一眼看到熟悉的邓稼先的笔迹——“全部是由中国人自己研制”时,泪水夺眶而出。

1957年,当杨振宁赴瑞典接受诺贝尔物理学奖时,评委会要他提供一份英文的演说稿。

杨振宁回答:

“不,我要用中文写。

”评委会说:

“中文演说稿无法排印。

”他坚定地回答:

“那就请复制我的手稿。

杨振宁常常从美国飞来。

邓稼先的家是他平静而温暖的港湾,在邓稼先的身边是自由的。

——你给我找辆自行车!

——干什么?

——我们一块儿到香山去玩!

——我可不敢。

人家能让吗?

——真遗憾。

那我们谈点什么吧,宇宙不守恒定理?

规范场论?

常常,他俩的谈话就是一张纸一支笔。

那天在仿膳,席间,轻松的谈话之余,杨振宁忽然问:

“稼先,从原子弹到氢弹,美国人用了七年,苏联人用了三年多,英国人用了四年,法国人用了八年,为什么中国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

邓稼先没有说话。

他的神色突然变得严肃了。

他知道这是杨振宁在心中憋了许久的一个问号,一缕歉意在他心中浮沉,但他无法满足朋友的探究心愿。

这不是一个人的秘密,是一个民族对于世界的秘密。

沉默,这是渴望理解和渴望被理解之间的沉默。

出仿膳,邓稼先夫妇陪同杨振宁到北京图书馆,杨振宁要查阅一本古籍珍本。

许鹿希后来隐约记得,那是一本中国古代哲人的著作。

杨振宁查阅完毕,在许鹿希的小本上写下了这样几句话:

似至晦实至明似至难实至易似至繁实至简。

1986年5月30日下午,杨振宁去医院看望术后不久的邓稼先。

当他滔滔不绝地对邓稼先谈起世界前沿科学的进展情况时,邓稼先的额上正沁出一粒粒虚汗。

6月13日,是杨振宁离北京回美国的日子,他又一次来到医院。

两双手——打墙球的手,写物理公式的手——握紧又握紧——是真正的告别,不再是“再见”了。

 

6、不能人云亦云

冯至以诗人和学者闻名,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他醒目的位置。

叶廷芳在9月16日的《文汇报》上撰文回忆了冯至先生的两三事,展现出一位大师的精神人格。

在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年代,北大在西语系掀起了一股“批判西方资产阶级文学”的热潮。

各个专业都忙着拟定自己的“重点批判对象”。

德语专业的5个年级的一百多位师生集中在民主楼楼上的一间大教室里,大家几乎一致提出要以歌德为重点,因为歌德年轻时就欣然去朝廷做大官,不惜与王公贵族为伍,而且恩格斯也说他有“渺小”的一面。

这时站在讲台上主持会议的冯至先生表现出一种难言的苦衷,但大家都在等待着他回答。

最后冯先生不得不以深沉而诚恳的语调说:

“同学们,你们现在还不知道,歌德在德国人民的心目中具有多么崇高的威望!

如果我们批了歌德,会伤害德国人的民族感情的。

”“伤害民族感情”六个字掷地有声,大家心灵上受到极大的震动,会场上久久鸦雀无声!

冯先生鼓励大家提别的作家,但个个目瞪口呆。

这个由冯先生亲自主持的“大批判动员大会”就这样不了了之。

90年代初,我在编一部论文集,邀请多人分别撰写十几位现代主义作家,每篇三、四万字。

其中里尔克这一篇,我想冯先生自然是最合适的人选。

但开始他不大肯答应。

在我的极力动员下,他答应了。

但截稿时冯先生未能交稿。

于是我给他宽限三个月,结果他还是不能交稿。

我又往后推三个月。

最后我去要稿时,他却抱歉地说:

“叶廷芳,我跟你说实话:

里尔克的后期作品我并没有搞懂。

”我听了十分震惊,觉得这位老先生真了不起,居然在后辈面前摧毁自己的权威形象。

便宽慰他,说:

“现代派的作品看不懂是常事,但资料那么多,您参考一下别人的就是了。

”他马上反驳说:

“诗这东西主要靠理解,别人写的是别人的看法。

不知为不知,人云亦云那是问心有愧的!

”在尔后的学术生涯中,他的这段话时时都在警策着我。

 

7、善意的谎言

高中毕业时,他看着毕业证书上的各科成绩分数单,就知道大学一定与他无缘了。

三门理科都不及格,惟有语文考了个95分,这样的偏科哪里是考大学的料子?

班主任老师看着他落寞的表情,对他说,老师是学过麻衣相术的人,从他的面相看,他不应该是那种一事无成的人。

如果努力,在他35岁的时候有成文学大器的可能。

多年后,他已是全国小有名气的作家了。

他在城里买了房子,将妻儿接进了城中,一心一意地做起了文学撰稿人。

他逢人便说,是老师那个预言让他改变了人生。

就在一个冬天的傍晚,他几经打听,登上了昔日老师的家门。

当年英姿勃发的老师已白发苍苍,瞅着当年的学生,没有认出他是谁。

他激动地对老师谈起了他当年的那个预言,老师却说:

“我会麻衣相术?

呵呵,不会吧,我啥时学过那玩意儿?

走出老师的家门,他泪迷双眼。

他知道当年是老师给了他一个善意的谎言,也正是因为这个激励着他一生的谎言,让他改变了人生。

 

8、成功的秘密

有人问一位智者:

“请问,怎样才能成功呢?

”智者笑笑,递给他一颗花生:

“用力捏捏它。

”.那

人用力一捏,花生壳碎了,只留下花生仁。

“再搓搓它。

”智者说。

那人又照着做了,红色的种皮被搓掉了,只留下白白的果实。

“再用手捏它。

”智者说。

那人用力捏着,却怎么也没法把它毁坏。

“再用手搓搓它。

”智者说。

当然,什么也搓不下来。

“虽然屡遭挫折,却有一颗坚强的百折不挠的心,这就是成功的秘密。

”智者说。

 

9、基础研究需要投入

据《中国青年报》9月15日报道,日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教授在出席“2005江苏发展国际咨询会议”时指出,基础研究从一个新现象的发现到市场化应用大约需要20年到40年,因此,它需要充分的自由空间和长期的支持。

丁肇中举例说,100年前最尖端的科学是力学、光学,现在已被用在航空、无线电工程上;30年前的尖端科学是量子力学、原子物理,现在已用在超导、激光通讯和几乎每天所用的仪器上。

然而,“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争议,是支持没有用的基础科学呢,还是将资源集中于技术转化。

从历史的观点看,后一种说法是错误的。

”丁肇中说,如果一个社会将自己局限于技术转化,那么,在基础研究不能发现新的技术和现象后,也就没有什么可转化的了。

技术的发展是生根于基础研究之中的,基础研究需要大量的资源和长期的眼光,政府的决定在其中非常重要。

如果没有对基础研究和教育的投资,发展经济的实用主义是不可能实现的。

 

10、利用缺点

有一个孩子,在上中学时,父母曾为他选择了文学这条路。

只上了一学期,老师就在他的评语中写下了如此结论:

该生用功,但做事过分拘礼和死板,这样的人即使有着完善的品德,也决不可能在文学上有所成就。

后来,一位化学老师了解他这个缺点后,认为他做事过分认真和死板,正好适合做化学实验,便建议他改学化学。

这一次,他的缺点正好用在他适合的位置上,因为做化学实验需要的正是一丝不苟。

他好像找到了自己的人生舞台,化学成绩在同学中遥遥领先,以致后来他荣获了诺贝尔化学奖,他的名字叫奥托·瓦拉赫。

奥托·瓦拉赫之所以能成为一个有用之才,就是因为很好地利用了他的缺点。

无独有偶,在法国有一家涂料公司,公司对全部员工进行了性格测评,他们不是根据员工的优点来安排工作,而是按照每个人的缺点来编排岗位,譬如让爱吹毛求疵的当质检员,让争强好胜的去抓生产,让好出风头的去搞市场公关,让斤斤计较的去管仓库等等。

 

11、父母是天使

妈妈最后离开家的那个晚上,她和爸爸整整坐了一夜,也说了一夜的话,但我只记得一句:

“你走吧,由我来向佩佩解释。

”这句话是爸爸说的,我知道要走的是妈妈。

妈妈离开的好几天里,我天天都在等爸爸给我一个解释。

但他似乎把这件事给忘记了,仍一如既往地接送我上学,给我在学前班的家长手册上认真填写我的情况等,这些在许多同学家里都是由妈妈来做的事情在我家里一直都是由爸爸来做。

妈妈离开半年之后,我等她的心也慢慢淡了。

一天晚上,爸爸合起给我读的故事书,又压了压我的被角,说:

“佩佩,你听过很多天使的故事。

天使飞到一个地方,发现那里有人冷了,有人饿了,有人需要帮助了,她就会留下来当差。

如果一切都很好,不当差的天使就会放心地飞走,继续去找需

要她帮助的人。

世界上的爸爸妈妈就是天使,是专门飞来照顾孩子,陪孩子一同好好长大的。

咱们家里,有爸爸一个人就能照顾好佩佩,所以妈妈才放心地把佩佩留给爸爸,妈妈去了一个叫澳大利亚的很远的地方,就像不当差的天使一样……”

这是我一生中听到过的父母在孩子面前对“离婚”做出的最美、最好、最阳光的解释,所以我的童年一直快乐而幸福,因为他给了我一个美好而纯净的天空。

 

12、细微处的尊重

据《中国青年报》9月7日报道,模拟审判是历届世界法律大会的一个惯例。

日前在我国举行的第22届世界法律大会也安排了一次模拟审判活动。

模拟法庭的案例为一起国际环境污染纠纷的虚拟案件。

主持模拟庭审的7名大法官均为国际司法界赫赫有名的人物。

站在被告席上,代表原告D国出庭的友邦律师事务所宋迎跃律师注意到一个细节:

当7名身着各自国家法袍的大法官站定之后,并未直接落座,而是集体面向旁听席鞠躬之后方才落座。

“这个不起眼的小细节,体现了大法官们对普通人的尊重。

”宋迎跃对此感慨不已。

在国内多次出庭,宋迎跃律师发现,国内的很多法官尤其是基层法院的法官们,在开庭之前几乎从不对参加庭审的当事人、律师和旁听者鞠躬回礼。

“潜意识里,我们的很多法官仍然以‘官’自居,有浓厚的官本位意识。

”“这个不为人注意的小细节,恰恰反映出我国在司法理念上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13、汉字在日本

中国的汉字很早就传到了日本,据《日本书纪》应神天皇十六年条记载,百济的王仁初到日本时,带去了《论语》、《千字文》。

从奈良的平城京、藤原京遗址实际出土的写有《千字文》语句的木简看,日本很早就使用《千字文》学习汉字了。

在日本庆云四年(武则天去世的第二年)抄写的唐代诗人王勃的诗文集里,我们也可看到相当于“天”、“月”的则天新字。

由此可知,汉字与日本文化的渊源之深,只是后来,日本把部分汉字作为表音文字,进而又利用汉字字形的一部分创造了假名。

虽然现在日本仍然在使用汉字,但是,战后不久,日本国语审议会就制定了《当用汉字表》,在撰写公文、学校教育等场合,对使用汉字做出了一定限制。

日本东京大学教授阿哲次说:

“40年前读小学,老师说:

‘你们现在好好学汉字;等你们儿子、孙子辈,就不用学了。

’结果呢,目前日本的外语学院中,选中文作为第二外语的学生占1/3,超过德文、法文。

”现在人们学汉字除了实际应用的需求,还是一种流行。

如今日本政府每年举办的汉字检定考试,参加的受测人数已超过200万。

阿哲次说,日本有8000万部手机,其中2/3可传输汉字短信,“现在年轻人,为了写短信拼命学汉字。

”因而,他认为,汉字与日本人的日常生活越来越密不可分。

 

14、有人关心

电车上,两老妪对话。

一个问:

你孙女满月了吧?

一个道:

没呢,只有27天。

你外孙倒是快满周岁了呀!

一个回:

要下个月三号呢!

到时候请你来吃饭。

不在意的,这话也就从耳边滑过去了。

可是,仔细想想,却是可以教人感动的。

婴儿的生命,我们居然是以月月、天天来计算的。

在人生最初的时光里,居然有人为你一天两天、一月两月地数!

好像是一种习惯,但对于一个小小的生命,何尝不是一种初涉人世的荣幸?

人慢慢长大,生命的精度也随之变得粗略。

活到了中年,最容易把自己的生日忘却,好像一岁一岁地数,也嫌得不必,只过大生日吧。

于是,生命的精度变成了五年、十年。

有了下一代,看着他们长大成人,父辈终于要一一离去,然后是孩子们为他们一七、二七地数,好像只是一种习俗,然而,在离开人世的最初光阴里,有人一周一周地眷恋和纪念着,又何尝不是人间一遭的安慰。

人生长途中,每当我们收到一份生日祝福的时候,都要万分地珍惜,它至少意味着你的生命精度,因为有人关心而未曾变得太粗疏。

 

15、尝试女人

一个男人厌倦了他每天出门工作而他的老婆却整天呆在家里。

他希望老婆能明白他每天是如何在外打拼的。

于是他祷告祈求:

全能的主啊,我每天在外工作整整8小时,而我的老婆却仅仅是待在屋里。

我要让她知道,我是怎么过的,求你让我和她的躯体调换一天吧。

阿门!

无限智慧的主,满足了他的愿望。

第二天一早,他醒来,当然,是作为一个女人。

他起床,为他的另一半准备早点,叫醒孩子们,为他们穿上校服,喂早餐,装好他们的午餐,然后开车送他们去学校,回到家,他挑出需要干洗的衣物,送到干洗店,回来的路上还顺路去了银行,然后去超市采购,回到家,放下东西,要缴清账单、结算支票本。

当他打扫了猫盒,给狗洗完澡,已经是下午一点了。

他匆忙地整理床铺,洗衣服,给地毯吸尘,除尘,清扫,擦洗厨房的地板。

他冲往学校去接孩子们,回来的路上还同他们争论了一番。

他准备好点心和牛奶,督促孩子们做功课,然后架起烫衣板,一边忙着,一边看会儿电视。

四点半的时候,他开始削土豆,清洗蔬菜做沙拉,给猪排粘上面包屑,剥开那些新鲜的豆子,准备晚餐。

吃完晚饭,他开始收拾厨房,打开洗碗机,叠好洗干净的衣物,给孩子们洗澡,送他们上床。

晚上九点,他已经撑不住了,然而,他的每日例行工作还没结束。

他爬上床,在那里,还有人期待着他,他必须,而且不能有任何抱怨。

第二天一早,他一醒来就跪在床边,向主祈求:

主啊,我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想的,我怎么会傻到嫉妒我老婆能成天呆在家里?

求你,哦,求求你,让我们换回来吧!

无限智慧的主,回答他:

我的孩子,我想你已经吃到苦头了,我会很高兴让一切恢复原来的样子。

但是……

你不得不再等上九个月,昨晚,你怀孕了。

 

16、伦理与科学

2001年,美国总统布什出于共和党的基督教伦理信念,下令禁止联邦政府资助干细胞的研究,这一举措让有关的美国科学家和商家相当沮丧。

印度却把美国的这一举动视为在科技上赶超美国的“大好机会”。

印度也的确抓紧了这个机会,据2004年的一个报告,印度的生物科技公司在未来5年预计增长10倍,创造100多万个工作机会,拥有1万名以上的高素质科学家,成为领先的生物科技强国之一。

一家印度生物科技公司正在研究治疗糖尿病、帕金森氏综合征的新方法、研究制造可供特定移植的人的器官、皮肤和血液。

印度科学家还准备克隆濒危的印度狮和猎豹。

美国对干细胞研究的限制,大体出自一种基督教的伦理价值观念,即上帝创造生命的神圣性,而克隆技术等生物技术的发展却在冲击着这种神圣性。

在印度社会中,也存在着若干制约生物科技的伦理价值观念。

例如,印度的国父甘地对西方药品、对许多当代的科学技术持批评态度,认为这是对人类天性的外加暴力。

在伦理和科技之间做两难选择,未来的人们将越来越多地面临此类问题。

这个问题恐怕也不会有简单的、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答案。

 

17、美国人的关系学

在美国,有一个古怪的企业仪式,叫“带女儿上班日”。

就是在一年中某个规定的日子,家长可以把女儿带去上班,让女儿看看大人们是怎样工作的,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下工作,不光是看,还可以享受大人们在工作时所能享受的一切待遇。

为什么只有“女儿”而没有“儿子”?

这个意见提得好,于是,美国人把这种日子重新命名为“带我们的子女上班日”。

有人又有意见了:

难道需要帮助的孩子只有“我们的”吗?

“他们的”孩子你管不管?

结果那个日子又改名为“带子女上班日”。

不是自家的孩子,也可以带来上班,只要当事人愿意。

这还没完,你把子女都领走了,留下老人们呆在家里也不人道呀!

改“带老人孩子上班日”如何?

不行。

老人孩子之外,还有不在本单位工作的其他人士。

最终,那个特殊的日子被命名为“带朋友上班日”。

孩子、老人、其他人都是朋友,一视同仁。

这是我读到的由美国人露西·凯拉韦写的文章,题目就叫《何不带父母去上班》。

都说中国人的“关系学”世界第一,看了这篇文章,忽然发现我们只在家庭、家族、同学、同事之间讲关系,出了这个“微型社会”,在“大社会”里,大家彼此是没有关系的。

这种讲关系的方式正好与西方世界讲关系的方式相反。

西方人可能不那么注重小型生活圈里的关系,但人家更注重大社会,因为社会个性成员的心态和思维影响着整体社会特性的塑造。

 

18、人人都很棒

美国现任总统小布什在耶鲁时,平均成绩是C。

但是C被称作绅士的成绩。

也就是说,得C是很通常的事情。

而美国的现任副总统切尼干脆就没完成在耶鲁的学业。

小布什在耶鲁最近的一次毕业致词中大致说道:

“如果你是耶鲁的C等学生,不要担心,这意味着你将来可能当美国总统。

即使你没能完成学业,你还可能成为美国的副总统”。

但今天美国大学的情况已大大的不同了。

据报道,哈佛最近的一年中有近90%的毕业生都以某种荣誉(有如中国的三好学生之类)毕业。

怎么会这样?

是哈佛耶鲁的学生水平大幅度地提高了吗?

恐怕大多数在美国从事教育的人都会告诉你不是的,而其真正的原因是人们谈得越来越多的分数膨胀。

也就是说,三十年前的C,今天膨胀成了B或是A;以前的“全C”生,今天会很容易以同样的表现而得全优。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分数膨胀呢?

美国的一些保守思想家迫不及待地将之归于(美国意义上的)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横行。

在这种意识形态影响下,任何暗示人与人之间有差等的观念经常被扣上政治不正确的帽子。

据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其它语言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