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研究课程教学目标材料之一.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617924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52.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认真研究课程教学目标材料之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认真研究课程教学目标材料之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认真研究课程教学目标材料之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认真研究课程教学目标材料之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认真研究课程教学目标材料之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认真研究课程教学目标材料之一.docx

《认真研究课程教学目标材料之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真研究课程教学目标材料之一.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认真研究课程教学目标材料之一.docx

认真研究课程教学目标材料之一

中考评价研讨会物理学科材料之一

2007年邵阳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研讨会报告

物理

词源对“目标”的解释是:

①想要达到的境地或标准;②射击、攻击或寻找的对象。

显然,目标应成为行动的先导,行动之前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根据目标制定行动的方案,并围绕目标开展行动,最终要用目标来衡量行动的结果。

显然,教学目标就是我们想要通过教学过程达到的境地或标准。

教师备课时首先要深刻思考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有了明确的目标才能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教具和设计有效的教学过程,并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最终还要围绕教学目标设计评价方案或者考试方式和内容。

我们在开展初中物理教学活动时,有必要对初中物理教学的教学目标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在备课、上课、评价过程中充分重视教学目标的指导作用。

我们今天研究考试,首先应该研究物理教学目标的定位,因为正是教学目标在深刻影响着我们的备课、上课和考试评价。

一、九年义务教育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教学目标的比较

目标体系

教学大纲

课程标准

知识与技能

1、引导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初步知识及其实际应用,了解物理学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1、初步认识物质的形态及变化、物质的属性及结构等内容,了解物体的尺度、新材料的应用等内容,初步认识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2、初步认识机械运动、声和光、电和磁等自然界常见的运动和相互作用,了解这些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3、初步认识能量、能量的转化与转移、机械能、内能、电磁能以及能量守恒等内容。

了解新能源的应用,初步认识能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4、初步了解物理学及其相关技术产生的一些历史背景,能意识到科学发展历程的艰辛与曲折,知道物理学不仅指物理知识,而且还包含科学研究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5、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

6、会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

过程与方法

1、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

有初步的观察能力。

2、能在观察物理现象或物理学习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

有初步的提出问题的能力。

3、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习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能利用不同渠道收集信息。

有初步的信息收集能力。

4、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初步认识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学习信息处理方法,有对信息的有效性做出判断的意识。

有初步的信息处理能力。

5、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去解释某些具体问题。

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6、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初步具有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

有初步的信息交流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精神,结合物理教学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品德教育。

1、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对大自然有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

2、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用品或新器件中的物理学原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调查等科学实践活动。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能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

4、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不迷信权威,具有判断大众传媒是否符合科学规律的初步意识。

5、有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并与他人交流的愿望,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

6、初步认识科学及其相关技术对于社会发展、自然环境及人类生活的影响。

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能在个人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所贡献。

7、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有理想,有抱负,热爱祖国,有振兴中华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可见,教学大纲提出的教学目标是“二维”的,描述也比较粗糙,操作性不强;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目标是“三维”的,对各项目标的要求描述非常具体,操作性强。

尤其是在增加的“过程与方法”目标中中对“发现”知识的过程、方法要求亲身体验和探究,这就从本质上突出了“结论”和获取结论的“过程”同样重要,都是教学的目标,这是课程标准在教学大纲基础上质的飞跃。

课程标准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也进行了较具体的解说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是相辅相成的。

三维目标的构成,与新课程倡导的教学活动要体现主动性、探究性、合作性互相呼应,使教学过程臻于完美。

二、教学目标与考试

(一)教学目标与考试。

考试是教学评价的一种方式,考试命题最重要的依据当然是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考试要根据三维教学目标进行命题。

1、注重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考查,避免机械记忆性试题。

例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力的三要素的是()

A.力的大小B.力的方向

C.力的作用点D.力臂

答案:

D

这道题基本未对教材的表述做变更,是一种直截了当的记忆类试题,将考基础变成了考记忆。

此类试题作为中考题,无疑会引导我们的教和学走入这样的怪圈:

用考记忆的试题送分以降低难度教学上的题海战术和学习上的死记硬背学生应变能力低下用考记忆的试题送分以降低难度。

例2(长沙市2006年中考题)控制噪声是城市环境保护的主要项目之一,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A、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鸣笛B、城市街道两旁和空地多种草、多植树

C、在一些主要干道旁设立噪声声控监测设备D、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消声器

本题在现实情景中考查物理原理的同时进行了环保教育。

例3(邵阳市2006年中考题)某人骑自行车,经过A、B、C、D、E五个不同的路段,有不同的速度。

根据图中给出的路程—时间的图象,可知平均速度最大的路段是

A.A段B.B段C。

D段D。

E段

本题在考查平均速度概念的同时考查了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例4(邵阳市2006年中考题)请照右图做一做,你能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本题给学生创造了考场上开展实验操作的情景,主要考查学生的实验操作和分析、归纳能力。

例5(岳阳卷31题)如图所示,是每隔0.1s拍摄到的体积相同的实心木球和铁球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的照片(不计物体下落时的阻力),读图可获得一些信息。

(1)请写出两条信息:

①,

②。

(2)两球在下落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情况是:

(3)假设木球和铁球着地时打在沙坑里,球能将沙坑打得更深,理由是。

6(株洲卷的第9题)鱿鱼在水下运动时,从腹腔中向后喷出水,给水施加一个力。

同时水给它施加一个等大反向的力,这样它就能在水中行动自如了,请例举现实生活中与此原理相同的两个实例:

(1);

(2)。

试题的答案具有显著的开放性,给足了学生想象的空间。

例7(株洲卷的29题)引体向上是一项锻炼臂力和腹肌的健身运动。

该运动的规范动作是:

两手正握单杠,身体自然上悬垂,上拉时,下颚超过单杠,下放时,两臂放直,不能曲臂。

这样上拉下放,重复动作,达到锻炼的目的。

今测得小明的体重是54kg,在1min的时间内,完成20次引体向上的动作,每次上拉时上升的高度为0.5m,g取10N/kg,试求

(1)每完成一次动作,小明所做的功;

(2)小明做引体向上时的功率。

该题联系了生活与生产实际,考查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学科特点。

2、体现学科特点,加强对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渗透过程与方法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

例8(邵阳市2006年中考题)在上学路上,小华不小心踩在香蕉皮上摔倒了。

小华知道这是因为摩擦力的变化引起的,小华决定通过实验来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请你协助小华完成以下工作:

①提出问题:

②猜想:

③小华找来了弹簧测力计、长方体木块(各表面同样粗糙)、木板和毛巾等器材,先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木板上缓慢匀速前进,测得水平拉力大小为0.8N,则此时的滑动摩擦力为N。

④小华再在木板上铺上毛巾,用同一木块来重复上面的实验,测得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1.2N。

⑤对上述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我们能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⑥若要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否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选用上述器材,你该如何继续这个实验:

(只讲方法)。

本题考查了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中提出问题、猜想、实验、数据分析、结论的各个环节,第二、六问给了学生较大的想象空间,答案不是唯一的,有道理就应该给分。

例9(衡阳卷的第31题)实验中学的小明和小聪同学在一次使用高倍望远镜观察月球的活动中,发现月面是凹凸不平的。

站在一旁的刘老师解释道:

这是由于大大小小的流星在太空运动到月球附近时,在月球引力作用下坠落到月面,与月面发生碰撞而形成的深浅不一的坑洞,叫做月坑。

小明和小聪猜想月坑的深度可能与流星的质量、体积和下落的高度有关。

于是他们设计了一个模拟实验。

选取用一只铺满细砂的盆子,和几个不同的小球以及刻度尺等来进行探究实验,他们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小球质量m/g

小球体积V/cm3

下落高度h/cm

坑的深度d/mm

1

20

7.5

50

2.6

2

20

7.5

60

3.5

3

20

7.5

70

5.0

4

20

2.5

70

11.3

5

20

1.8

70

12.4

6

60

7.5

70

14.6

7

85

7.5

70

15.9

请你分析实验数据,并回答一列问题:

(1)由1、2、3组数据可得:

“月坑”的深度与流星的有关。

(2)由、、三组数据可得:

“月坑”的深度与流星的质量有关。

(3)“月坑”的深度还与流星的体积有关:

体积越大,“月坑”的深度。

(4)请你结合小明、小聪研究的过程应“影响月坑深度的因素”问题提出另外一个猜想。

例10(长沙卷16题中第3问)长江三峡水从大坝洞口飞速流下时并未马上散开,其原因可能是。

例11(湘潭卷第30题)在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李明按如图所示的方式组装好了滑轮组,用该滑轮组分别提升不同重量的钩码,并将三次实验数据填入下表,请你根据李明同学提供的部分实验数据完成以下几个问题:

(1)在表格的空缺处填上正确的数据。

实验次数

钩码重G/N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

钩码上升的高度h/cm

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cm

机械效率(%)

1

1.5

0.8

3

9

62.5

2

3.0

1.4

4

()

71.4

3

6.0

2.5

3

9

()

(2)增加钩码的重量,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会(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你还有什么办法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命题要注重创设对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考查的情境,强化试题的教育功能。

例12(邵阳市2006年中考题)如图,通过测量可知长度ABCD。

本题粗看是一道很老的估测题,常有的错觉是AB<CD,看过一些测量资料(如原人教版教材测量引入材料)的人会习惯性地选择AB=CD,而真正拿起工具进行测量得出的正确答案是AB>CD,但真正能拿起工具进行科学测量的人却太少了,包括很多教师在这道题都想当然地选择了AB=CD。

这道题的目的是要提醒大家不要过分相信自己的直觉和经验,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例13(邵阳市2006年中考题)小明家里很贫困,炎热的一天,爷爷给他买了一支冰棒,小明将冰棒小心地放在杯中,舍不得吃。

一会儿,小明发现杯的外壁出现了许多小水珠。

“坏了,渗水!

”聪明的小明赶紧用舌头添了一下外壁的小水珠,感觉却是淡淡的。

这是怎么回事呢?

你能为小明指点迷津吗?

一根冰棒的故事不仅考查了熔解与液化等知识,也给了很多“富裕”学生以心灵震撼,原来还有人那么珍惜一根冰棒!

例14(常德卷22题)小雅是一个勤快而又富有爱心的孩子,在学习之余,她经常帮父母干家务,如拖地、洗衣服、做饭……。

你在家里也做家务吗?

请你举出三项家务活,并指出其中相关的物理知识(同一物理知识不能重复举例)。

家务活

相关物理知识

示例

擦地板

摩擦力

1

2

3

(二)邵阳市2006年中考试题评析

邵阳市今年初中毕业学生考试命题遵循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确定的三维目标和内容标准的要求进行命题。

考试命题立意不仅仅注重科学知识和技能的考查,更重视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和考查,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1、考试的命题依据是:

①《2006年湖南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标准(物理)》,②教育科学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的第一至四册。

③邵阳市教育局颁发的《邵阳市2006年初中毕业生的评价与高中招生制度改革方案》。

2、命题立意:

①在往年题型的基础上增加20分实验探究题;②减少客观题,增加主观题;②命题双向细目表中的知识分块由原来的力、热、光、电改为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③考查目标由过去片面重视知识目标转变为根据新课程的理念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考查;④版面设计符合电脑网上阅卷的要求。

3、评卷工作:

均采用网上阅卷,所有答题卷均扫描进电脑,选择题由电脑评判。

其余试题由2名评卷人(隔离)独立记分,主观题要求判分误差在2分以内,超过2分的交该题评卷组长会同阅卷人重判。

电脑自动合分。

由于开放性试题对评卷教师的要求较高,所以今年对参加评卷的是教师进行了认真的筛选,杜绝了非物理教师参加物理科目的评卷,绝大多少教师均能很好的把握评分标准,个别未能列入评分标准的可能答案在评卷过程中均得到适当的认可,从而较好的保证了评卷质量。

4、考试效果:

  

(1)注重联系生活、生产实际与社会,考查了学生应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这类题目占总数的1/3,例如2题中奶奶的声音、3题中的交通安全法、4题中质量的估测、16题电影主题曲中的参照物、30题的指点迷津等等。

  

(2)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命题体现较好地体现了三维教学目标。

①注重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查,避免了机械记忆性试题。

试题的编制主要源于教材中的概念、规律、公式,尤其师重视了从教材中的插图(第21、26题等)、故事(第36题)或者练习题(如第11题等)进行编制和改编,以及根据生活经验(如第2、3、4、8、30题等)、电视剧中场景(如第16题)等编题。

②在体现学科特点,加强对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渗透过程与方法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例如:

37题考查了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中提出问题、猜想、实验、数据分析、结论的各个环节,主要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11、18题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20、37、38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26题学生给学生创造了考场上开展实验操作的情景,主要考查学生的实验操作合分析、归纳能力。

③命题者试图解放学生的思维,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想象空间。

试题注意对学生创新意识的考查,注重科学方法的培养。

通过开放试题,引导在物理教学中,开放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适应现代社会对物理教学的新要求。

例如:

34题要求自己选择未知量、自己解答,36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37题

(2)(6)给了学生很大的答题空间。

④注意了对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

如第7题的能源危机旨在培养学生的节能意识;第23题我国古代的“多级火箭”原理可以唤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第21题粗看是一道很老的估测题,常有的错觉是AB>CD,看过一些测量资料(如原人教版教材测量引入材料)的人会习惯性地选择AB=CD,而真正拿起工具进行测量得出的正确答案是AB<CD,但真正能拿起工具进行科学测量的人却太少了,包括很多教师在这道题都想当然地选择了AB=CD,这道题的目的是要提醒大家不要过分相信自己的直觉和经验,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第30题一根冰棒的故事会给“富裕”学生以心灵震撼,原来还有人那么珍惜一根冰棒!

(3)第30题“指点迷津”、31题“风回路转”、32题“四两拨千斤”、33题“妙笔生辉”、36题“王冠之谜”、37题“摩擦探秘”、38题“电路探源”均是命题者对题意生动、形象、准确的概括,以及卷尾的提示,都使学生在紧张的考试之余享受到轻松愉快的刺激,反应非常好。

试卷全面考虑了插图的规范、美观、和布局,使全卷显得和谐、美观。

(4)试卷注意面向全体学生,比较有利于普及高中阶段的教育,全市考生的及格率和平均分均比去年有所大的提高,试题的区分度也比较理想,试题基本符合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和高中招生的目标。

从各县(市区)反馈的情况来,大部分的学校、教师、考生和各界人士对这份试题很满意,觉得活而不难,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试题较好地为初中物理教学导了向,对初中教师启发很大。

大家都觉得,象过去一样搞题海战术和死记硬背是无法适应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的,要想获得理想的成绩,必须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从过分注重知识与技能单一的学习目标转变到注重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上来。

5、省专家组对邵阳市试题的评价意见

邵阳市2006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物理科考试试题突出了物理新课程的特点,适当地兼顾了水平考试与选拔考试两项功能,比去年有很大的进步。

试题没有超标现象,无专业性知识错误,没有原封不动地引用相关复习资料,版面安排合理,书字母写规范,无印刷错误,参考答案完整、科学,不存在命题技术方面的问题。

大多数试题能从生活和生产的实际出发,体现了“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

试题能紧密地联系生活实际,注重考查学生应用性较强的知识,着重评价学生所需掌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

注重评价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设置了不少的开放性试题,注重考查学生的信息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重评价学生对科学技术和社会问题的关注程度,体现物理与技术、环境和社会的相互关系,重视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和能源利用的考查。

试题中没有偏题、怪题和人为编造的繁难试题,难度适中。

问题与建议:

(1)虽然试题中不乏创新之处,但体现新课改理念的试题应更多一些;

(2)小标题虽然有趣,但也有名不副实之处。

(三)07年的备考和对今后物理命题工作的建议

1、解读、对比06、07两年的考标,把握命题趋势

(1)难度对比:

会有所增大,应主要体现在探究题的情景创新方面。

06年:

容易题︰稍难题︰较难题的比例为8︰1︰1,整卷难度值控制在0.8左右。

07年:

容易题︰稍难题︰较难题的比例为7︰1.5︰1.5,整卷难度值控制在0.7左右。

(2)内容结构比例:

物质分数减少,能量分数增加。

06年:

物质约25%,运动和相互作用约40%,能量约35%(全卷约有30%的内容考查到科学探究,但均渗透到科学内容中进行)。

07年:

物质约15%,运动和相互作用约42%,能量约43%(全卷约有25%的内容考查到科学探究,但均渗透到科学内容中进行)。

(3)基本题型:

简答题与实验探究题合并。

06年:

选择题、填空题、简答作图题、实验探究题、综合题

07年:

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与探究题、计算题

2、教材版本对命题没有大的影响。

能够进入命题场所作为命题依据的只有课程标准、考试标准和人教版教材。

考试标准的制定、教材编写和考试命题均依据课程标准进行,无论去年依据的教科版教材,还是今年依据的人教版教材,从科学内容上范围基本一致,仅知识排列顺序有所不同。

个别知识点说法有些出入,主要采纳人教版的说法,若根据教科版答题,同样可以得分。

命题范围将充分尊重考试标准和教材版本(两者均包含的内容才能进入考试范围)。

3、对07年中考命题的几点建议

(1)充分利用考试对初中物理的教学导向作用,引导初中物理教学进一步深化改革。

促进在初中物理课程改革的实施,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

(2)加强对初中物理主干知识的考查,对基础性的知识考查以应用为主,尽量减少机械性记忆的试题;注意研究对物理过程与方法的考查,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3)加强对物理实验能力的考查,进一步研究、探索实验命题,适当增加对实验方法和实验过程的考查。

将科学探究性实验试题和开放性试题稳定在一个适当的比例,鼓励学生的创造意识。

(4)加强对应用物理知识的考查,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

进一步体现试题的教育功能。

(5)减少客观题,增加主观题(尤其是实验、探究题),总题量保持在35题左右。

  (6)进一步学习考试理论,研究命题技术,探索既有时代气息又适合本市实际情况的中考物理改革的新路。

三、教学目标与备课

(一)很多教师在备课时很随意地将本节教材的几个知识点抄录上去就算完成了撰写教案的任务,或者千篇一律地处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使教学目标的分解流于形式。

其实,每节教材的内容都有其独特性,知识的形成过程也不同,教学目标相应也会有所不同。

案例1

教学目标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声音的特性》

知识与

技能

(1)知道耳的构造以及各部分的作用。

(2)建立声音的传导途径。

(1)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音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音体的振幅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2)了解声音的特性

(3)会用变量控制法进行探究影响音调、响度、音色的因素的实验。

过程与

方法

(1)能根据现有材料对耳的的构造和作用提出假设。

(2)能在已有的资料、经验的基础上对声音的传导途径提出假设。

(3)通过缺陷与补偿的实验验证假设,探究声音的传播途径。

(1)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2)鼓励学生勇于提出问题,勇于探究,勇于交流。

(3)通过阅读理解有关概念。

情感态度和

价值观

①认识到耳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

②培养对听力有障碍的人的爱心和同情心。

③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养成与人合作的好习惯。

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热爱生活。

(二)一个很普遍的情况是三维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设计严重脱节,知识点的罗列很详尽,板书设计也很精美,但一点也反映不出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特点,课堂中应该开展的活动毫无蛛丝马迹,三维教学目标成了敬而远之的虚设。

其实,教师在备课时应该将教学目标渗透到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具准备和教学过程各个部分,各个部分不能孤立存在,它们都应该围绕落实教学目标来设计、准备,前后呼应。

有了三维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就不能只考虑知识点,要有对过程和方法的体验和理解,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取舍。

要有相适应的教具准备,更重要是还要有相辅相成的教学活动设计。

案例2《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

1、让学生在探究中体会和总结出对音调、响度、音色概念的理解及其相关因素。

2、本节中出现的名词:

乐音、音调、频率、超声波、次声波、响度、振幅、音色。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在动手中动脑。

2、学会自我构建知识体系。

【教学方法】

探究法、演示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钢锯条(25根),示波器、吉他、笛子、小鼓、铁架台、音叉、乒乓球、细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