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整册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6170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41.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整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整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整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整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整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整册教案.docx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整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整册教案.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整册教案.docx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整册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第一主题单元自己拿主意

一让我想想

第一课时(总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在选择生活和学习用品时有自己的判断,不盲从;

2.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目标1.2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观察“爸爸妈妈”的表情,并讨论为什么爸爸妈妈的日光中透出赞许?

你也和图上的孩子一样,自己挑选过生活和学习用品吗?

遇到难题时,也能山已独立思考吗?

也按自己的想法安排过自己的生活吗?

板书课题:

自己拿主意

二、学文明理

1.教科书出示—组情景:

(1)天大在鞋柜前选购鞋子时,售货员劝他头买一双很多小朋友都有的名牌球鞋;

(2)在商店罩选购文具盒时,同伴劝他买一个漂亮的汽车造利但不实用的文具盒;

(3)在蛋糕店里选购蛋糕时,也有人劝他买一个又气派又漂亮的双层蛋糕,但他

经过思考后,满面笑容地问答:

“我只买我需要的……”

教师小姐:

生活中我们可以自主挑选的东西。

远远不止教科书巾的这些,教材特意从我们穿的、刚的和吃的三个方面各挑选一件物品。

2.创设一个较真实的生活场景:

学生进行模拟表演,在表演小体会自己做主购物的滋味。

3.图下,是天天父母写的一封信。

信中,他们充满激情地夸奖天天,表扬了天天自己拿主意买东四时的正确做法。

4.交流:

新学期开始了,你是不是新买了作业本、铅笔等学习用品呢?

你自己满意吗?

(这种交流讨论是很有实际指导意义的,对已经自己拿主意选择的用品的孩子可以引导他说说自己的感想,对还没有自己挑选过学习用品的孩子,也许还能起到一个“现场指导”的作用,可以让他们厂解应该从哪些方面去比较和选择。

每个人的选择都有自己的理由,但这些理由是不是都对呢?

如果再听听别人的意见,会对一个人的选择更有帮助!

5.快餐店里,小朋友笑笑想买广告中的“买一送一”的“超值套餐”,因为她觉得,买这种套餐可以送玩具,很划算。

但爸爸却说要和他一起做个加法,图中的笑笑满脸疑惑,不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

小朋友,你能说说吗?

学生:

其实,玩具还是自己花钱买回来的,所谓“羊毛出在于身上”!

交流:

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自己在挑选东西的时候,还有什么经验?

6.实地练兵

学了这么多购物的技巧,现在可以“练练兵”了。

如果你攒了5元钱,准备为爸爸妈妈买一份什么生日礼物,你会选什么呢?

(拓展学生的思维,你的爸爸妈妈有什么爱好呢?

你最想送他们什么东西?

你现在有能力购买吗?

你需要听听别人的意见吗?

你能自己打定主意吗?

还可以模拟真实场景做一些简单购物的表演等。

7.玩游戏、交朋友、布置自己的房间等其他方面你也有自己的注意吗?

(1)组图和人物的旁白展现一个丰富多彩的生活空间,画上的小杰拒绝了问伴玩弹子球的建议,在树林,拣起了几片树叶,对着太阳照,找到了大自然带来的许多有趣的东西,找到了属于白己的快乐。

这样的事迹有很多,去书店看书.和小伙伴打乒乓球……这可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话题,

(2)大家尽情表达自己的喜好。

你最喜欢什么?

你常去哪里?

你最大的兴趣是什么?

三、总结全文

现在,大家都愿意按自己的想法交朋友,选择自己的生活。

我们都有白己的理由,

四、教学后记

二相信自己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敢于在遇到不同意见时,能坚持自己正确的想法,同时又能善于接受别人合理的建议;

2.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目标2

教学准备:

图片

第一课时(总第二课时)

我来试一试

教学过程

一、师生交流、引入课题

教师;小朋友,平时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你都是怎样对待的呢?

我们要相信自己,敢于对自己说一声:

“让我来试一试!

二、学习课文、指导行为

(一)明白道理

1.教师讲解儿童喜爱的童话故事。

(1)小猴因为想试着自己去摘果子,结果学会了爬树;

(2)小鸭因为想试着自己到池塘里去洗澡,结果学会了游泳;

(3)小鹰因为想试着自己去看看山那边的风景,结果学会了飞翔。

2.大家谈一谈看了、听了这些童话故事以后,你有什么想法。

3.把这些童话有声有色地演一演。

(在同学们兴致最高的时候,出示教材的主题文字:

相信自己,大胆地去试一试。

4.教师:

如果行,那你又长了本事,如果不行,你至少积累了经验,想必能给你们带来不少启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榜样引路

1.看图讲故事:

(可指导学生讲)

连环图中的小男孩正在修理自己的玩具赛车,爸爸想要提供帮助,但他没有接受。

最难能可贵的是,在修理的过程小,当他遇到了困难,爸爸再次伸出手的时候,他还是坚信自己能克服困难。

终于,经过不懈的努力,赛车又跑起来了!

2.在故事中,你们明白了什么道理?

他的这种品质,正是现在我们都最缺乏,而且急需学习的。

一个成功的孩子,首先必须自信。

不管做什么样的事,也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我们都要相信自己,坚持就是胜利。

生物学家童第周说过:

“别人能做到的事,只要我经过努力也一定能够做到。

”因此,自信对我们每一个孩子来说,都是相当重要的。

现实生活中,有不少孩子总是不相信自己,遇到困难时总是害怕失败。

本来他的能力是可以战胜困难的,但他却总是对自己燥:

不行,太难了!

我做不到。

其实,如果不去尝试,又怎么会知道自己会失败呢?

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去尝试。

一定能把它修好,然后坚持努力,最后不还是成功了吗?

连他的爸爸也忍不住夸他真棒呢!

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经过努力,一定可以把事情做好;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要不怕挫折,不怕失败,做事一定要些持到底。

(三)指导行为

1.交流:

在生活中,你有过这样“试一试”的经历吗?

先看一看教材提供的例子:

一个小朋友在妈妈不在家的情况下,自己调好了闹钟。

其实,这也不是很难,对吗?

2.引导学生从身边最熟悉的学习生活开始思考,我们在家里做作业遇上了难题,怎么办?

一是不做了,等爸爸妈妈回来讲,

二是打电话问同学,

三是放下功课,干脆去玩,拖到何时算何时。

(这都不是有自信心的做法。

鼓励学生相信自己说出自己的最好想法。

教师小结:

一定能做出来,这应该放在首位。

然后,再认真看书,回忆老师讲课内容,再集中精力审题。

经过这个过程,一般情况下,作业中的难题应该是可以解决的。

如果确实做不出来,但经过于认真的思考,请父母或老师进行启发,就容易解决了。

第二课时(总第三课时)

我能这么做吗

一、讨论问题,引入课题

1.教师出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在好朋友提出要你别把自己打碎窗玻璃的事告诉老师时,你会怎样做呢……

2.学生讨论。

3.教师让学生说一说,你能处理好这件的事情,在讨论时,可以启发学生设身处地地想想:

如果你就是教材中的那个小朋友,你会有什么想法?

如果告诉老师,好朋友会怎么想?

怎么说?

他还会和你交朋友吗?

但如果不告诉老师,自己不也成了不诚实的孩子了吗?

你该怎么做呢?

当学生的内心处于矛盾之时,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主题文字:

“遇到事情我们要仔细想一想:

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我们应该做,什么我们不应该做。

”(板书)

二、指导看图,明白道理

1.图中的学生在面对别人提出的不同请求时,做出了什么不同的反应:

出示课件

A、他接受给同学讲解难题和帮助别人打水浇花的要求,

B、却拒绝丁把作业借给同桌抄袭,以及帮朋友教训别人,

2.你认为他做的对吗?

为什么?

3.阅读日记,明白事理。

出示课件

三、指导行为

1.图中的几个小男孩路过热闹的总游室门口,正为进不进去的问题争论不休呢。

你认为应该怎样做呢?

为什么?

2.撕书这件事,你怎么看待呢?

 ( 通过这一主题教学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会在对一件事情做决定之前,要先想一想这件事应不应该做。

3.分组讨论:

A、图书室的书上有一张自己非常喜欢的漂亮的画?

撕不撕下来呢?

B、阿姨家的玩具以玩吗?

C、上课时可以讲话吗?

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也需要我们好好动动脑筋,做出判断。

四、教学后记

三学习、生活有计划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愿意有计划、有目标地安排门已的生活,并体会到这样做的快乐;

2.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这一主题教学又分为:

“今日事,今日毕”和“我的作息时间表”两个部分。

第一课时(总第四课时)

今日事今日毕

教学目标

使学生认识拖拉作风的危害,教育学生明白“今日事,今日毕”的道理,不要等“明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作风。

教学准备

排练明日复明日的小品。

教学步骤

一、小品表演

1.选几名同学表演下面的小品,

舞台一分为二,一半是教室,一半是学生冬冬的家。

冬冬坐在中间,左边可够到教室里的课桌,右边可够到家里的书桌。

一学生用手举—日历,分别用大挂历形式展示星期一、星期二……一学生扮演教师,不断地布置作业;两位学生扮演冬冬的同学,轮流找冬冬出去玩。

日历从星期一开始展示。

教师(在教室里):

同学们,今天的课外作业是第一课的练习题。

(冬冬从教室的书桌坐取出一本练习册,放在家里的书桌上)

同学甲:

冬冬,咱们去打球吧!

冬冬:

我的作业还没做呢!

(想了一会儿)好吧,作业明天再说!

(跟同学甲下场,然后再回到舞台中间)

(日历翻到星期二)

教师:

同学们,今天的作业题是第二课的练习题。

(冬冬从课桌里取出一本练习册,放在书桌上第一本练习册的上面)

同学乙:

冬冬,咱们去公园吧!

冬冬:

我的作业还没做完呢!

(想了一下)好吧,明天再说!

走,咱们玩去!

日历翻到星期三、四、五、六,教师不断地布置作业题,冬冬不断地从课桌里取出练习册,家里的书桌上叠放的练习册越来越高……

这时,观看表演的同学集体朗诵《明日歌》: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2.组织学生讨论小品的意义,使学生认识办什么事都要只争朝夕,“今日事,今日毕,”不要养成拖拉作风,当天应做完的事,决不要放到明天去做。

提示:

(1)小品表演应适当夸张,以表现一种拖拖拉拉的作风及其带来的后果。

(2)《明日歌》的内容可提前抄写在黑板上。

(3)可让学生结合讨论,谈自己在什么方面存在拖拉作风,以及应怎样改正。

二、今日与明日

1.你知道吗?

“今日”你做的每一件事,对“明日”都会有影响。

2.小组中讨论,下面这些“今日”的行为,会在“明日”带来怎样的结果。

第二课时(总第五课时)

我的作息时间表

教学过程

导入;

1.教师:

小朋友,新学期来了,你们有些什么新学期的打算。

2.学生交流。

3.看图明理。

4.教师小结:

(通过两名小学生的不同表现,说明我们对学习和生活都要有比较明确的目标,每天朝着目标努力,日标就一定能实现。

在台上表演舞蹈的同学在学习之余还学会了一门特长。

大家应该明白,目标是成功路上的里程碑,目标是生命的导航图,目标是奋进的动力源泉。

如果没有目标,没有任何人能获得成功。

交流:

既然知道了目标的重要性,那么,我们就来学着给自己定定目标吧!

你给自己定了什么目标呢?

(鼓励学生像教材中的小朋友一样把自己定的目标写下来。

教学:

1.给自己定好的目标,怎样才能实现呢?

那就要“安排好时间,然后有汁划、有条理地去做,你会发现,每天都会很充实,每天都会很快乐!

2.制定作息时间表的教学环节。

(1)教师引导学生先观察图中小朋友的作息时间表的内容,几点起床,几点上学,几点练书法……

(2)看看图下的旁白对话,想想制定一份合理的作息时间表还应该注意些什么?

(3)也可以开展小组讨论,制定山自己认为最合理的作息时间表,写在空白框内。

(4)把这个表带回家,贴在你认为最醒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