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康震评说诗圣杜甫.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616166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78.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外阅读康震评说诗圣杜甫.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课外阅读康震评说诗圣杜甫.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课外阅读康震评说诗圣杜甫.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课外阅读康震评说诗圣杜甫.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课外阅读康震评说诗圣杜甫.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外阅读康震评说诗圣杜甫.docx

《课外阅读康震评说诗圣杜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外阅读康震评说诗圣杜甫.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课外阅读康震评说诗圣杜甫.docx

课外阅读康震评说诗圣杜甫

【课外阅读】康震评说诗圣杜甫

在中国古代的儒家哲学中,圣人指的是道德修养最为高尚的人,正如孟子所说:

“圣人,人伦之至也。

”千百年来,孔子被尊为圣人,主要就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的。

而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圣人”还往往用来指那些在某项学问或技艺方面的集大成者,正如《抱朴子•内篇》所说:

“世人以人所尤长,众所不及者,便谓之圣。

”由此,中国历史上便有了“书圣”“棋圣”“画圣”“酒圣”“茶圣”“药圣”等等的称号。

那么什么是“诗圣”呢?

顾名思义,“诗圣”指的就是在诗歌创作方面的集大成者了。

而在中国文学史上,“诗圣”的桂冠最终落在了杜甫的头上。

我们不禁要问了:

中国诗坛群星璀璨,特别是在唐代,更是诗人辈出,从初唐时期的“四杰”王勃、骆宾王、卢照邻、杨炯,到盛唐时期的李白、白居易、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王昌龄,再到晚唐时期的杜牧、李商隐、温庭筠等等,其中有很多人的诗才完全可以与杜甫比肩,可是为什么偏偏是杜甫被奉为了“诗圣”?

这“诗圣”的名号又是由谁最先封给杜甫的呢?

更为重要的是,是什么样的环境和生活经历塑造了杜甫高尚的人格,促成了他在诗歌创作上的巨大成就,使他最终成为了“诗圣”?

现在,就让我们捡拾有关杜甫及其生活时代的历史碎片,结合诗歌中所折射的杜甫生活的点点滴滴,来探求一下杜甫的成“圣”之路!

唐玄宗先天元年(712),杜甫出生在河南省巩县城东的瑶湾。

他的祖籍在京兆杜陵,也就是现在陕西省西安市的南郊,故而杜甫在许多诗文中自称“杜陵布衣”。

杜甫出生的时代,整个唐朝正处在上升的时期,是一个充满激情和进取的年代。

广阔的疆域,繁荣的经济,强盛的国力,使人们都有强烈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奔逐大漠,封侯万里,建功立业,成为当时人们普遍追求的生活目标。

在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的时代背景下,出生于仕宦家庭的杜甫有着得天独厚的进取动力和信心。

杜甫家族有做官的传统,先辈们光辉的历史使他坚守着“奉儒守官”的理想:

即通过做官入仕的途径把儒学的精神和传统继承下来,并且发扬光大。

那么,他的家族中究竟有哪些人会对他产生刻骨铭心的影响?

杜甫后来的那种对国计民生深切关注的情怀与这些人有什么关系?

杜甫有一个非常显赫的祖先,那就是他的第十三世祖杜预。

杜预是西晋王朝的著名政治家,他博学多才,精通经济、法律、天文、算学、工程水利,又以军功、政事、学术闻名当世,可以说是个全才,对《左传》的注解至今仍是权威的著作。

杜预不仅名气很大,而且勤于讲武,注重戍守,开凿水利工程,贯通水路漕运,功勋卓著,当时的人称赞他:

“昔之誓旅,怀经罕素。

元凯文场,称为武库。

”(《晋书•杜预传》)意思是说他博学多通,就像武器库一样,应有尽有。

杜预担任镇南大将军的时候,驻扎在襄阳,总督荆州诸地军政事务,后来攻克江陵,控制整个长江上游地区,为后来西晋灭吴奠定基础,对三国归于统一做了军事上的准备,当时在南方有歌称颂他“后世无叛由杜翁,孰识智名与功勇”。

对此,杜甫在诗中赞誉他:

“尚书勋业超千古,雄镇荆州继吾祖。

”(《惜别行》)谈起这位祖先,杜甫心里充满自豪之感,而“清思汉水上,凉忆岘山巅。

吾家碑不昧,王氏井依然”(《回棹》),则是杜甫在历经颠沛流离,为自己壮志未酬、无所建树的慨憾之作,他心中对远祖勋绩不曾或忘。

虽然相隔四百多年,但在杜甫的眼中,杜预比起那些遥不可及的古代圣人,要具体得多、实际得多,他是自己一生能够切实追求的儒家理想的代表人物。

杜甫思想里那种对儒家理想的坚守,对国计民生的关怀,对为官之道的执着,都与其先祖杜预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

杜甫的先祖之中,除了杜预,祖父杜审言也是名声较为显赫的一位。

杜审言是一个大诗人,他对于杜甫的影响主要在诗歌创作方面,所以杜甫常常说“诗是吾家事”。

杜审言年轻时候就已经在诗歌创作上崭露头角,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被称为“文章四友”。

晚年,与沈佺期、宋之问相唱和,是武则天时期最为重要的宫廷诗人之一。

他们一起创作了大量平仄协调、又合乎粘附规则并且全篇合律的诗篇,促成了五、七言律诗的成熟,成为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

明代胡应麟的《诗薮》中说:

“初唐无七言律,五言亦未超然。

二体之妙,杜审言实为首倡。

”充分说明了杜审言对律诗创作的贡献。

杜审言的诗格律严谨,清新雄健,他在江阴任职时所写的《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一诗: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真切地描绘了江南早春清新秀美的景色,并将浓厚的思乡之情融入明秀的诗境中,高华雄浑。

此诗被胡应麟誉为“初唐五言律第一”(《诗薮》)。

杜甫也为有这样的一个祖父而骄傲,自夸“吾祖诗冠古”。

而且在《进雕赋表》中写道:

“自先君恕、预以降,奉儒守官,未坠素业矣。

亡祖故尚书膳部员外郎先臣审言,修文于中宗之朝,高视于藏书之府,故天下学士到于今而师之。

杜审言在诗文方面有着很高的才能,而且确实在五言律诗的定型、成熟方面有重大的贡献,但是他恃才傲物,简直到了狂妄的地步。

杜审言在武后时代,得到了武

则天的赏识,史书记载当他得到武则天的提拔时竟然手舞足蹈,得意忘形。

他还曾对人夸口说:

“吾之文章,合得屈宋作衙官;吾之书迹,合得王羲之北面。

”他将赫赫有名的古人不放在眼里,认为屈原、宋玉在他的文章面前只配做衙门的小当差,而自己的书法甚至超过王羲之的成就。

在同辈面前,他更是傲慢无比,“文章四友”其一的苏味道与杜审言同负诗名,可是杜审言却非常瞧不起他。

杜审言帮助苏味道起草文书,出来后即对他人说:

“苏味道必死。

”听到这话的人大吃一惊,追问原因,他傲慢地说:

“见吾判,即自当羞死矣!

”(《旧唐书•杜审言传》)意思是苏味道看见我起草的文书,一定会羞死的!

更令人咋舌的是,在他临终之时,许多著名文人以及官员来看望他,问候他,他却对人家说:

“甚为造化小儿相苦,尚何言?

然吾在,久压公等,今且死,固大慰,但恨不见替人。

”(《新唐书•杜审言传》)意思就是说:

我被造化小儿害苦了,有什么好说的呢?

但是有我在一天,就压迫你们一天不能抬头,现在我死了,你们应该感到很欣慰,可是我只遗憾没有代替我的人。

杜审言就是这么一个狂到极点的人。

杜审言虽有文才,可是政治品德却不值得赞赏,他依附谄媚武则天的男宠张昌宗、张易之兄弟,缺少文人应有的气节。

他于中宗神龙元年(705)遭贬,被流配到峰州,不久召还,授国子监主簿。

杜甫二十九岁那一年,曾在河南洛阳附近的偃师县首阳山修建陆浑庄,在那里祭奠杜预,却没有祭奠杜审言。

也许在杜甫的心目当中,他这位狂妄的祖父在人品道德方面实在没有什么好说的,可以夸夸海口的也就只有文章了。

杜甫曾在诗中说:

“诗是吾家事,人传世上情。

”(《宗武生日》)“吾祖诗冠古,同年蒙主恩。

”(《赠蜀僧闾丘师兄》)这充分说明杜审言在杜甫的心中,主要是一个诗人的地位。

尽管如此,在注重诗歌创作的盛唐时代,杜审言也是足以让杜甫自豪的。

有杜预、杜审言这样赫赫有名的先辈的深刻影响,使杜甫拥有了政治上和文学上强大的自信力和进取心。

而在杜甫的家族中,还有一些与众不同的奇人也对杜甫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杜甫的二叔父杜并是一个传奇人物。

杜审言在吉州(今江西吉安)做官的时候,与一个叫郭若讷的官僚关系非常紧张,这人便在他们的上司周季童面前陷害他。

结果周季童听信谗言,将杜审言关在了死囚牢中,性命危在旦夕。

杜审言的二儿子杜并当时只有十六岁,趁着一次宴会的机会,怀揣匕首猛刺周季童,周季童身受重伤,临死的时候说自己没有想到杜审言能有这么一个大孝子,后悔自己不该听信郭若讷的谗言而招致杀身之祸。

虽然杜并也因谋杀朝廷官员被官兵所杀,但是武则天对杜并的孝心大为赞赏,杜审言的冤情得以昭雪,回到了洛阳。

杜并的行为虽然触犯了法律,但符合中国“孝”的传统美德,尤其是在崇尚任侠精神的唐代,这种替父伸冤的义举得到了人们的赞扬,当时许多大文人都主动为他作墓志、祭文。

《大唐新语》上就详细记载了杜并为其父杜审言报仇的过程:

“杜审言雅善五言,尤工书翰,恃才謇傲为时辈所嫉。

自洛阳县丞贬吉州司户,又与群寮不叶。

司马周季重与员外司户郭若讷共构之,审言系狱,将因事杀之。

审言子并,年十三,伺季重等酬,密怀刃以刺季重。

季重中刃而死,并亦见害。

季重临死,叹曰:

吾不知杜审言有孝子,郭若讷误我至此!

审言由是免官归东都,自为祭文以祭并。

士友咸哀并孝烈,苏颋为墓志,刘允济为祭文。

则天召见审言,甚加叹异,累迁膳部员外。

”(《大唐新语》卷五《孝行》)

杜并为父弑仇的事除《大唐新语》外,在《新唐书》、《旧唐书》上均有相关记载,但都误记杜并为时年十三,并将“周季童”误植为“周季重”,根据1919年出土的《杜并墓志铭》的记载:

“遂构君于司马周季童”、“春秋一十有六”,证明这当为传世文献之误。

杜甫也以此为荣,曾称颂自己的这位二叔:

“缙绅之家,诔为孝童。

”(《唐故万年县君京兆杜氏墓碑》)

其实杜审言的曾祖父,即杜甫的十世祖杜叔毗,也有为兄长报仇的刚烈行为。

他的兄长被曹策冤杀,“叔毗内怀愤惋,志在复仇。

然恐违朝宪,坐及其母,遂沉吟积时”。

他一心想要为兄报仇,却又担心无人赡养母亲。

他的母亲劝慰他说:

“汝兄横罹祸酷,痛切骨髓。

若曹策朝死,吾以夕殁,亦所甘心。

汝何疑焉。

”(《周书•杜叔毗传》)意思是说,为兄报仇乃天经地义,只要杀了仇人,即使她自己受株连而死,也是心甘情愿的。

于是,杜叔毗在光天化日之下刺杀仇人,然后将自己捆绑起来向官府请罪。

皇帝知道这件事情之后,被他的精神所感动,赦免了他的罪名。

杜并、杜叔毗的行为虽然触犯了刑律,却在道德上赢得了当时舆论的普遍赞誉,换句话说,这样的行为虽然不符合封建刑律的规定,却是为封建伦理道德体系所推崇、所敬仰的。

这些都在道德层面上,而不是制度层面上对杜甫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杜甫年幼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一直由他在洛阳的姑姑抚养长大。

天宝元年(742),杜甫三十岁那一年,他的姑姑去世了,杜甫特地为她服丧,并且撰写墓志,人们都为杜甫的孝行而感动,赞美他与叔叔杜并同样孝顺,对他说:

“岂孝童之犹子与?

奚孝义之勤若此!

”杜甫哭着回答说并非是自己孝顺,而是为了报答姑姑的深情厚意。

关于这个姑姑,杜甫在《唐故万年县君京兆杜氏墓碑》记载:

甫昔卧病于我诸姑,姑之子又病,问女巫,巫曰:

“处楹之东南隅者吉。

”姑遂易子之地以安我,我用是存,而姑之子卒,后乃知之于走使。

甫尝有说于人,客将出涕感者久之,相与定谥曰义。

原来杜甫寄住于姑姑家中时,与姑姑的亲生儿子同时生病了,姑姑找来当地的女巫算卦,女巫认为将孩子放在房间的东南角病就好了。

姑姑便将自己的孩子挪开,将杜甫安置在东南角,后来杜甫活了下来,可是姑姑的亲生儿子却夭折了。

这个说法当然具有迷信的成分,但是起码说明姑姑对于幼年的杜甫照顾非常细心,而且视如己出。

因此杜甫对于

姑姑一直存有非常深厚的感恩之心,姑姑去世后,就与人商议给姑姑取了一个谥号,叫做“义”,在墓志中,杜甫称呼姑姑为唐义姑。

“义姑”称号的典故源自《列女传》:

齐攻鲁,至郊,遥见一妇人携一儿,抱一子,及军至,乃弃抱者而抱携者,将欲射之,遂止而问曰:

“所抱者谁之子?

”对曰:

“兄之子。

”“所弃者谁之子?

”曰:

“己子也。

”军曰:

“何弃所生而抱兄子?

”对曰:

“子之于母,私爱也;侄之于姑,公义也;背公向私,妾不为也。

”齐军曰:

“鲁郊有妇人,犹持节行,况朝廷乎?

”遂回军不伐。

鲁君闻之,赐一束帛,号曰“义姑”。

大意是说,春秋战国的时候,齐国攻打鲁国,一个鲁国女子抱着一个孩子、牵着一个孩子,当齐国人要朝她射箭时,她赶忙放下怀中的孩子,抱起牵着的孩子就跑。

齐国人觉得很奇怪,就上前发问。

女子回答说:

怀中的是哥哥的儿子,丢下的是自己的儿子。

儿子对于母亲,不过是私人之爱;侄子对于姑姑,那是公德之义。

遇到危难之时,应当就公德而弃私爱。

齐国将领听了这番话,便撤军了,因为他们觉得鲁国郊野之地的女子尚且能够懂得这样一番道理,更何况朝廷君臣呢?

鲁国国君听说这件事后便赐给这个女子一束绢帛,尊称她为“义姑”。

杜甫姑姑舍己之子而救杜甫的行为与“义姑”的行为何其相似,这一先公德而弃私爱的品性对杜甫人格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他一生关注苍生,在个人家庭面临苦难的时候,却始终保持着仁爱、慈悲之心,这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感人精神,与这特殊的家庭背景对他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杜甫家族中还有一位女性可以与历史上的奇女子相提并论,她就是杜甫的曾祖姑姑。

杜甫在《送重表侄王砯评事使南海》一诗中写道:

我之曾祖姑,尔之高祖母。

尔祖未显时,归为尚书妇。

隋朝大业末,房杜俱交友。

长者来在门,荒年自糊口。

家贫无供给,客位但箕帚。

俄顷羞颇珍,寂寥人散后。

入怪鬓发空,吁嗟为之久。

自陈剪髻鬟,市鬻充杯酒。

上云天下乱,宜与英俊厚。

向窃窥数公,经纶亦俱有。

次问最少年,虬髯十八九。

子等成大名,皆因此人手。

下云风云合,龙虎一吟吼。

愿展丈夫雄,得辞儿女丑。

秦王时在坐,真气惊户牖。

及乎贞观初,尚书践台斗。

夫人常肩舆,上殿称万寿。

六宫师柔顺,法则化妃后。

至尊均嫂叔,盛事垂不朽。

王砯的高祖父就是唐太宗时期的礼部尚书王珪,相当于现在的部长。

王珪的夫人就是杜甫的曾祖姑姑。

杜甫的这位曾祖姑姑可不是一般的人物。

隋朝末年的时候,王珪家中很穷,还没有做官,但是他有着卓越的才华和远大的志向,与房玄龄、杜如晦都是好朋友,房玄龄、杜如晦二人和太原留守李渊的儿子李世民交情甚深。

有一次,房、杜二人陪着李世民拜访王珪,李世民当时才刚刚十八岁,跟随父亲镇守太原。

他们三人来到王珪家后,尽管相谈甚欢,但王珪实在是太拮据了,甚至于连饭和酒也招待不起。

王珪的夫人看到李世民的相貌威武不凡,就把自己的头发剪下来卖了,用换来的钱置办酒席款待他们。

后来李世民做了皇帝,王珪做了礼部尚书,李世民与王夫人以“嫂嫂叔叔”相称。

这显然是一次成功的政治投资,一缕青丝换来丈夫头上一顶巨大的乌纱帽,显示了这位妇道人家非同寻常的政治远见。

类似杜甫这位曾祖姑姑的故事在历史上也曾发生过。

大诗人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原来也很穷,有一位官员来拜访他,陶侃的夫人便把头发剪下来卖掉换成钱,置办酒席,后来这位官员帮助陶侃做了官,走上仕途。

看起来,杜氏家族确实有着“奉儒守官”的传统,这种家族传统对于青少年时代杜甫的影响是很大的。

他在以后写诗作文时,常常讲述这些家族故事,实际上,这并非是对过往事件的简单复述,他是在诗文中传递着一种人格的传统,这种人格的传统逐渐渗透到他自己的血液里,渗透到他的思想里。

他相信,他的身上流淌着超乎寻常的血液,那些发生在先辈身上的事情一定也能发生在自己身上。

杜甫在杜氏家族“奉儒守官”传统的影响下,一生都执着地恪守封建伦理秩序,有着很强的道德观念,表现在对待国家、国君、家人、朋友等很多方面。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等等,这种忠心侍奉明君、关心民生疾苦等思想都是他毕生的追求,虽然在今天看来似乎有些迂腐、有些保守,但这种精神正是杜氏家族的传统。

杜氏家族的传奇人物促使了杜甫人格的形成,杜甫舅家与李唐宗室的关系也给杜甫带来了骄傲。

杜甫的母亲姓崔,崔氏是魏晋时期的望族,至唐仍然有着很大的势力,甚至在安史之乱以后也没有衰落。

杜甫在诗中写道:

“舅氏多人物,无惭困翮垂”(《赠崔十三评事公辅》),“贤良归盛族,吾舅尽知名”(《奉送二十三舅录事之摄郴州》)。

从诗句的口气中可以看出,杜甫的舅家与唐王室宗亲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细细地算起来,杜甫的外婆崔氏是唐太宗的重孙女,她的父亲是太宗第十子纪王李慎的次子义阳王李琮。

武则天专政时期,太宗的子孙起兵反抗,遭到了严厉镇压,李慎受到株连被投入监狱,后来改姓虺氏,流放岭外而死。

李琮与妻子被分别关押在不同的地方。

杜甫的外婆崔氏那时候还小,穿着布衣草鞋,往来于两个关押地点给父母送饭,当时的人都被这个小女孩的孝行感动。

张说在《义阳王碑》中说:

“初永昌之难,王下河南狱,妃录司农寺,惟有崔氏女,屝屦布衣,往来供馈,徒行悴色,伤动人伦,中外咨嗟。

目为勤孝。

”对此,杜甫也曾在《祭外祖祖母文》中深情地回忆:

“初,我父王之遘祸,我母妃之下室,深狴殊涂,酷吏同律。

夫人于是布裙屝屦,提饷潜出。

”李琮的女儿是这样至孝之人,他的两个儿子也很刚烈,他们被发配到嶲州,即现在的四川省西昌市。

老大由于已经成年,因谋反而获死罪,老二由于年幼尚可免于一死,但他请求代替哥哥去死,官员不答应,于是他自杀殉兄,这两个孩子就是杜甫母亲的舅舅,即杜甫的舅爷。

所以,从血缘上来讲,杜甫也算是唐太宗第六代后人,他身上多少流淌一些李唐皇室的血液。

杜甫外公的母亲出身也非一般,她是唐高祖李渊第十八子舒王李元名的女儿,李元名后来被武后所杀。

杜甫晚年的时候,在四川夔州与唐高祖第十七子的曾孙李义相逢,为此他还写了一首诗,叫做《别李义》:

“神尧十八子,十七王其门。

道国洎舒国,督唯亲弟昆。

中外贵贱殊,余亦忝诸孙。

”在夔州时,杜甫已经远离政治中心许多年,但是当他看到皇室后裔李义的时候,仍不禁想起远在长安的唐王朝。

尽管他身上有着李唐皇室的一部分血液,但毕竟与李唐王朝的嫡传子孙有很大的差别,挣扎在穷困边缘的杜甫与李义相比,高低贵贱已经完全不同,但他还是不愿意忘记自己与皇室的这点关系。

杜甫与外婆的娘家、外公的姻亲关系已经非常疏远了,但是因为这些家族与李唐宗室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又有一些孝悌可彰的人事,对于杜甫来说,当然就非常重要,这也是他终身引以为豪的事情。

这种与皇室攀亲的做法在当时也很常见,大唐王朝,历来就有攀附宗室大姓、谋取功名的传统。

李白曾自称与唐王朝皇室同宗同族,是凉武昭王的后裔,并因此受到许多人的刮目相看。

但是因为记载不清,也没有什么确凿的证据,所以一直不能令后人完全信服。

即使这样,李白还依然言之凿凿地号称自己是李唐宗室至亲,更何况杜甫事实上就与皇室有血缘关系,对此,他当然会念念不忘。

这对于杜甫与唐王朝之间特殊感情的生成有很大作用,对于杜甫忠君思想的形成无疑具有先入为主的意义。

杜甫生于这样一个家庭,拥有着良好的家族传统,而又代出名人,有一个卓越的祖先、以诗文著名的爷爷、孝顺的二叔、明智的外婆等等,这些前辈们为杜甫创立了行为的规范,奠定了他忠君爱国的思想基础。

同时,杜甫“奉儒守官”的家族理想,“诗是吾家事”的家族传统,“生常免租税,名不隶征伐”的世家特权,为杜甫在文学上的追求,为他封建思想道德的形成,为他后来关心民众特别是关心下层民众打下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在后世许多人的印象中,杜甫是一个老实巴交、忧国忧民、不爱交际活动、对待生活很认真的人。

那么,真实的杜甫真的是这样的吗?

“读书破万卷”的他,会是一个十足的书呆子吗?

从杜甫现存诗文来看,他所能记得的最早的一件童年往事就是在河南郾城观看公孙大娘舞剑器。

杜甫五十六岁的一天,在四川夔州看到临颍人李十二娘舞剑器,杜甫忍不住上前询问,这个李十二娘竟然是公孙大娘的徒弟,此时杜甫已经是苍髯白发了,他惊叹人生会有如此的巧合机缘,于是写诗记录了整个过程。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气动四方。

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绛唇珠袖两寂寞,况有弟子传芬芳。

临颍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扬扬。

与余问答既有以,感时抚事增惋伤。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在这首诗中,杜甫深情地回忆了自己童年时代观看公孙大娘舞剑的经历,他赞叹公孙大娘“舞剑器浑脱,浏漓顿挫,独出冠时”。

当时,看公孙大娘舞剑的人可谓人山人海,而整个天地也随着她的剑而起伏,时而如同羿射九日,时而如同骖龙翔舞,时而如同雷霆收怒,时而又似江海凝光。

在这些惟妙惟肖的描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杜甫童年生活的兴致,也可以想见杜甫度过的是一个兴趣广泛、充满乐趣的童年。

不仅如此,杜甫跟别的孩子一样,也有着童年调皮的往事。

杜甫在晚年所作的《百忧集行》一诗中回忆自己的少年时代时说:

“忆昔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

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他回想自己十四五岁时,心态还像一个小孩子一样,身体也健壮得像一头小牛犊,经常在家门前的梨树枣树上爬上爬下,一天能有千百回。

这显然是一个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的童年。

杜甫作此诗时年事已老,这不仅是他对孩童时代的美好回忆,也表现了他对自己少年时代健壮身体的羡慕与向往。

除了拥有与其他小孩一样的童年趣事之外,在“诗是吾家事”的家族传统中长大的杜甫,从小就接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他不仅读过许多儒家经典,而且还精熟《文选》等文学典籍。

他说自己“学诗犹孺子,乡赋念嘉宾”(《奉赠鲜于京兆二十韵》),又说自己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文学创作:

“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

”(《壮游》)而且,他在作诗上非常刻苦勤奋,三十九岁那年,杜甫在给皇帝的一篇奏疏中回忆说:

“臣自七岁所缀诗笔,向四十载矣,约千有余篇。

”(《进雕赋表》)可见,从七岁作《咏凤凰》到三十九岁,所作诗文已经有千余篇,这正好应了杜甫自己的一句话: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对于自己的诗歌创作才能,杜甫充满了自信,而且这也是他意欲进身仕途,实现自己政治理想的唯一途径,诗歌创作对于杜甫来讲,并非只是一种兴趣和能力,更是一种重要的工具。

与同时期其他的大诗人一样,杜甫在进入仕途之前,也有一段漫游的经历。

漫游对于唐代文人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通过游览各地,可以了解到不同的风土人情,真正地接触社会的方方面面,更重要的是,对于想要跻身仕途的文人来讲,可以通过漫游结交朋友,拜访权贵之士,扩大自己的影响,从而为自己积累丰富的人际资源。

十九岁,杜甫首次出游,去山西一带。

二十岁左右,杜甫漫游洛阳、江宁、吴越一带,即现在的河南洛阳、江苏南京、浙江东部绍兴、天台山等地。

这一段漫游大概持续了四年多,此间杜甫拜访名人,寻访古迹名胜,濡染了不同的地域文化,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闻。

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杜甫二十四岁的时候,在东都洛阳参加了科举考试,但是没有考中。

不过,这一次落第并没有给杜甫带来什么烦恼。

有着出众才华的杜甫,并没有对人生的第一次科举考试太过在意,在他的心中,他还年轻,这次考试与其说是

来求胜,不如说是来试试身手。

他自信自己的才华和学问日后可以继续长进,而他也终将成为一个宰辅之臣。

之后的日子,杜甫又开始过起了裘马清狂的漫游生活。

从开元二十四年(736)开始,一直到开元二十八年(740)这几年间,他主要在齐赵一带,即现在的山东与河北南部地区漫游。

同时,他也开始了每个人都要经历的感情生活,在三十岁的时候,杜甫与一名杨姓女子结了婚,两人情深意切,相敬如宾,并在以后的岁月中相伴终生。

在整个漫游的过程中,杜甫始终带着盛世的自信与朝气,充满了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豪情壮志。

正如诗人在《壮游》一诗中所说:

“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

春歌丛台上,冬猎青丘旁。

忽如携葛强。

”杜甫之所以能在这个时期作漫游之举,是因为他的父亲时任兖州司马,对杜甫而言,并不存在经济问题。

正是这种裘马清狂的生活使杜甫的青年时期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

他在这一时期结识了苏源明、高适等后来盛唐诗坛上有影响的大诗人,也创作出流传千古的名篇佳句。

比如最负盛名的《望岳》: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此诗仅从诗题“望”字就可以看出诗人的蓬勃朝气,远远地看着气势磅礴的泰山,充满了攀临绝顶的无限渴望。

开头两句从远处仰望,写泰山的高峻伟大,横跨齐鲁,“齐鲁青未了”是惊人之笔,以至于后人评说:

“齐鲁到今青未了,题诗谁继杜陵人?

”三、四句由远及近,写泰山的神奇秀丽、巍峨高大。

五、六句写遥望,见山中层云迭生,心胸为之激荡,鸟儿归巢时仍不愿离去,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杜甫对山河的留恋与热爱。

七、八句写望岳而产生登临峰顶的愿望,表现了诗人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显示出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正是因为后人可以真切地感受到诗人漫游齐赵时期那种慷慨高昂的气魄。

这首诗气势磅礴,胸襟开阔,写出了青年杜甫不同寻常的自信心,也折射出盛唐时代积极向上的时代气象,展现出了超越具体时空局限,具有普遍生活意义的哲理内涵。

这是青春的杜甫、浪漫的杜甫、自信的杜甫的鲜明写照!

尽管杜甫留给世人的是一副沉重与悲悯的形象,但杜甫也确实曾经年轻过,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