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诵读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612701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40.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文诵读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古诗文诵读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古诗文诵读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古诗文诵读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古诗文诵读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诗文诵读教案.docx

《古诗文诵读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文诵读教案.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诗文诵读教案.docx

古诗文诵读教案

课时教案

课题

《凉州词》

教案序号

授课时间

年月日

课型

新授

1、学会2个生字,练习写好6个汉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3、通过读这首古诗,感悟边关将士悲苦的生活。

教点

学难

重点

品读悟诗情。

教准

具备

乐曲《阳关三叠》

 

《凉州词》

 

 

一、音画时尚导入:

1、师:

播放两首有特色的乐曲,引导学生想象情境,再根据情境联想诗歌。

2、生:

交流汇报并背诵相关的诗句。

3、导入新课,板题,解题,读题

(解题)凉州词:

为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子(凉州歌)配的唱词,不是诗题,而是一种曲调名。

当时许多诗人都喜欢这个曲调,为它填写新词。

因此唐代许多诗人都写有《凉州词》

二、初读感知

1、出示合作学习要求:

(1)将这首诗读给同桌听,要求读准,读通。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主要意思。

(3)将自学中不懂的地方标出来或写下来。

2、学生按要求学习

3、汇报

(1)指名读文,齐读课文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主要意思

(3)质颖

三、品读悟诗情

针对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悟情。

如疑:

“欲饮琵琶马上催”什么意思?

“醉卧沙场君莫笑”(为什么战前还要喝酒呢?

引导:

“饮”是饮什么?

琵琶声听过吗?

有什么感觉?

“醉”是因什么醉?

看看诗中哪些词语与酒有关?

过渡:

以上这些词语都与酒有关,但是不是席上只有酒?

1、想象:

席上除了酒,还有哪些东西?

2、为什么在诗人的眼中只有这红红的葡萄酒,而别无他物?

3、说一说:

酒有哪些作用?

4、战士们有哪些苦衷或烦恼?

他们想借酒忘掉什么?

5、问:

这一杯酒杯喝完了吗?

为什么?

6、如果你是这位战士,出征前你会对父母、妻儿或自己说些什么?

(配乐)

7、面对此情景,你有什么感受?

8、练读诗句,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9、配乐赛读、齐读。

10、背诵

课时教案

课题

《赠汪伦》

教案序号

授课时间

年月日

课型

新授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3.激发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点

学难

重点

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

教准

具备

图片

 

《赠汪伦》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请大家看这是什么?

你认识贺卡上面的字吗,请你来读一读。

这张贺卡是送给谁的呢,说说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赠”就是送给的意思。

(贺卡内容:

赠,生日快乐!

王老师)拼读认识赠

2、出示“汪伦”(唐朝人,家住泾州桃花潭边,他性格豪爽,喜欢结交名士,经常帮助附近的村民而毫无吝啬,是个仗义之人)

学习“汪”字,象形字,谁来讲讲。

(1)平时在哪里还见过或者使用过这个字?

想象汪洋大海什么样,结合图片理解。

汪洋大海就是形容大海的水势非常大的样子。

2、介绍诗人,出示课题,学习“李”字

唐朝有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他给后世人留下900多首诗,人们都称他为“诗仙”,知道他是谁吗?

(李白)

“李”是一个姓。

咱们班姓李的孩子举举手,多自豪和那么有才的大诗人一个姓,快来介绍一下这个字,怎样使大家都记住。

(木下结子就念李)

读文题和作者

二、借助故事理解诗意

李送汪一首诗,两人的友谊情深似海,这里面还有一个动人的小故事呢!

当时,李白在诗坛上名声远扬,汪伦非常倾慕,希望有机会一睹诗仙的风采。

可是,泾州名不见经传,自己也是个无名小辈,怎么才能请到大诗人李白呢?

后来,汪伦得到了李白将要到安徽游历的消息,这是难得的一次机会,汪伦决定写信邀请他。

那时,所有知道李白的人,都知道他有两大爱好:

喝酒和游历,只要有好酒,有美景,李白就会闻风而来。

于是汪伦便写了这样一封信:

“李先生喜欢游玩赏景吗?

我们这里有十里桃花。

李先生喜欢喝酒吗?

我们这里有万家酒店。

”李白接到这样的信,立刻高高兴兴地赶来了。

一见到汪伦,便要去看“十里桃花”和“万家酒店”。

汪伦微笑着告诉他说:

“桃花是我们这里潭水的名字,桃花潭方圆十里,并没有桃花。

万家呢,是我们这酒店店主的姓,并不是说有一万家酒店。

”李白听了,先是一愣,接着哈哈大笑起来,连说:

“佩服!

佩服!

汪伦留李白住了好几天,李白在那儿过得非常愉快。

因为汪伦的别墅周围,群山环抱,清静深幽,像仙境一样。

在这里,李白每天饮美酒,听歌咏,与高朋胜友高谈阔论,一天数宴,常相聚会,往往欢娱达旦。

这正是李白喜欢的生活。

因此,他对这里的主人不禁产生出相见恨晚的情怀。

他曾写过《过汪氏别业二首》,在诗中把他汪伦作为窦子明、浮丘公一样的神仙来加以赞赏。

李白要走的那天,汪伦送给名马八匹、绸缎、派仆人给他送到船上。

在家中设宴送别之后,李白登上了停在桃花潭上的小船,船正要离岸,忽然听到一阵歌声。

李白回头一看,只见汪伦和许多村民一起在岸上踏步唱歌为自己送行。

主人的深情厚谊,古朴的送客形式,使李白十分感动。

他立即铺纸研墨,写了那首千古送别诗:

(一)读诗

1、教师配乐读诗,学生注意听准字音。

2、学生跟随老师读诗,注意听清每一行教师是在哪里停顿的。

3、学生自由读两遍诗,在读诗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4、指名读诗,其他同学结合画面,想一想从诗中读懂了什么。

***检查认读字

(二)学习“舟”字

1、李白乘坐小船要走了,诗句中提到小船了吗?

(播放字理图)古代人们就是把船称做“舟”。

2、拼读音节读字。

3、课件演示笔顺,书空笔顺。

4、观察字在虚宫格中的位置,指导写字。

(三)学习“闻”字

1、李白乘坐小船要走时发生什么事了?

在诗中哪里看出他听到歌声?

(闻)

2、拼读音节读字。

3、分析字型、如何记住

4、组词。

“闻一闻”:

用鼻子闻,做一做闻气味的动作。

(四)诗中前两行记叙了两人分别的场景,你们通过读再来体会体会吧,男女生分读、全班齐读前两行诗。

过渡:

李白回想起几天来和汪伦相处的点点滴滴,他们在诗文的共同爱好,切磋的多少个不眠之夜,他们情谊深厚,志同道合。

人生难得一知己啊!

临别时,汪论带者一群村民脚塌节拍,手挽手前来送行,李白感慨万分,面对此情此景,面对桃花潭水,李白立刻写下了这首,作为感谢!

你们读读下两句

(五)学习“及”字

1、后两行诗中哪一个词是“不如”的意思?

(及)

2、拼读音节读字。

3、“不及”是不如的意思,“及”是比得上、赶得上的意思。

组词。

4、课件演示笔顺,书空笔顺,开火车写笔顺。

(六)学习“情”字

1、回忆以前学习过哪些青字大家族中的字。

2、拼读音节读“情”字。

3、“青”字为了让我们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它送给我们一个目字旁儿;为了让我们拥有晴朗的天气,送给我们一个日字旁儿,今天它为什么送给我们竖心旁儿呢?

4、给“情”组词。

5、李白和王伦之间的感情是——友情。

两人一起在这世外桃园饮酒、作恃,自此结下的深深情谊比那桃花潭的水还要深啊!

这两行诗用比喻的手法描写了两人深深的友谊,被人们世代传诵,有很多人把它引用到自己描写友情的文章中。

(七)想象:

一首诗就是一幅画,一首诗就是一曲动听的歌。

此时此刻你就是李白,,此时你站在船头,让我们把对好友的深情通过朗读尽情地表达出来吧!

(八)李白和汪伦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成为了一生一世的朋友,老师想知道你们的好朋友是谁?

你为什么喜欢和他做好朋友呢?

(九)表示两人之间深厚友谊的诗还有很多,像《黄鹤楼》、《别董大》、《晓出净慈寺》古诗作为我国文学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在以后我们还会不断地学习。

四、游戏巩固生字。

1、去掉拼音读字。

2、小老师猜字谜。

3、小白兔过河(读词语)。

五、教师激情,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全诗。

六、指名背诵并说一说自己背诗的方法。

会背诵的一起背,不会的也没关系,可以照着书读。

 

课时教案

课题

《别董大》

教案序号

授课时间

年月日

课型

新授

1、指导,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写;

3、培养学生对祖国是个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课外主动诵读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点

学难

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准

具备

教师:

名曲《送别》学生:

预习,搜集相关的资料

 

《别董大》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经历过和亲朋好友分别的事谁想说给大家听.

那么你知道古人分别时是怎样的一种情景么我请大家搜集了一些送别古诗,你愿意给大家朗诵一下么

2、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送别诗,体会一下诗人的情感.

3、指名读诗题,评价,谁读的最像和好友分别.

齐读课题.

4、释题

你都知道了些什么呢(介绍时代背景)

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这首诗.

2、要求:

读通读准

3、指名读,齐读.

4、自学古诗,想象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不理解的地方打上问号,可以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5、汇报

三.品读古诗,领悟诗意

1.师提出自学要求,生自由组合,选择其中的一首合作学习。

进行品读理解。

自学要求:

(1)借助课文注释、工具书,或与组员探讨,理解字词,初步理解诗歌大意。

2)交流自己的独到见解,从诗中你听到了哪些动听的声音,想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悟到了哪些美好的情感?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4)把想象到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形象、流畅地描述出来。

(学生自主学习)

2.交流反馈。

 

课时教案

课题

《忆江南》

教案序号

授课时间

年月日

课型

新授

1、初步认识词这种文学样式。

2、有感情朗读,熟读成诵。

3、根据词所描绘的景物,想像画面。

4、感悟这首词的魅力所在,具备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教点

学难

重点

根据词所描绘的景物,想像画面,有感情朗读。

在读中悟情、在读中生情、在读中赏文

教准

具备

 

《忆江南》

 

一、创设意境释题入情

播放江南春景图,诵读有关赞江南的诗文佳句。

二、探究诗意以知促情

1、自由练读、读准字音,读通顺、流畅。

2、指正读音(注意“谙”这个生字,读准字音,区别与“音”的发音)

3、齐读。

4、指导学法。

(1)我们以前是怎样学习一首古诗的?

(交流:

借助工具书,查阅资料,

伙伴讨论交流,借助书中的注释等方法去了解诗的意思、诗的意境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等。

(2)迁移学法:

下面就请同学们用学习古诗的这种方法来学习这首词,在学

习和交流中去领略词中的景,感悟词中的情。

5、学生自读自悟,理解诗意。

在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教师多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6、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参与部分小组的学习,掌握学情。

三.品读古诗,领悟诗意

1.师提出自学要求,生自由组合,选择其中的一首合作学习。

进行品读理解。

自学要求:

(1)借助课文注释、工具书,或与组员探讨,理解字词,初步理解诗歌大意。

2)交流自己的独到见解,从诗中你听到了哪些动听的声音,想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悟到了哪些美好的情感?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4)把想象到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形象、流畅地描述出来。

(学生自主学习)

2.交流反馈。

                      

 

课时教案

课题

清明

教案序号

授课时间

年月日

课型

新授

1、了解古诗的含义。

2、会背古诗,会有感情的朗读古诗。

3、培养学生对我国古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点

学难

重点

会背古诗,会有感情的朗读古诗。

教准

具备

古诗录音磁带、古诗配画一幅

 

清明

 

 

一、引入

说说你说知道的清明节。

二、指导理解

1、放录音古诗——清明。

——这首诗的名字叫什么?

——作者叫什么名字?

2、学生初读古诗

3、出示图片,教师讲解古诗含义.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译:

清明节那天下起了雨,路上的人们怀着沉痛的心情去上坟、扫墓,来怀念去世的亲人或朋友。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三.品读古诗,领悟诗意

1.师提出自学要求,生自由组合,选择其中的一首合作学习。

进行品读理解。

自学要求:

(1)借助课文注释、工具书,或与组员探讨,理解字词,初步理解诗歌大意。

(2)交流自己的独到见解,从诗中你听到了哪些动听的声音,想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悟到了哪些美好的情感?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4)把想象到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形象、流畅地描述出来。

(学生自主学习)

2.交流反馈。

                      

 

课时教案

课题

江南春

教案序号

授课时间

年月日

课型

新授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2、学会一个生字“旗”,理解“酒旗”及诗句的意思。

3、在反复诵读诗句的基础上,体会古诗的意境

教点

学难

重点

在反复诵读诗句的基础上,体会古诗的意境

教准

具备

古诗录音磁带、古诗配画一幅

 

一、导入

同学们都知道哪些有关春天的诗?

二、知诗人、解诗题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有关春天的古诗——江南春。

读了课题,你了解了哪些信息?

江南在哪儿?

诗的作者杜牧,有谁愿意向大家介绍一下?

三、抓字眼、明诗意

江南有哪些迷人的风光呢?

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这首诗,把字音读准了。

(出示视频)

听听看大家读得怎么样?

(先指读两人,再带读,然后小组读,最后齐读。

结合书上的诗读一读,跟同桌说说看,从这首诗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又仿佛听到了什么?

四、想意境、悟诗情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么美丽的江南景色,你能把刚才的所见所闻连起来,诗、图结合在一起,完整地说一说整首诗的意思吗?

先自己说一说,再四人一小组交流。

五.品读古诗,领悟诗意

1.师提出自学要求,生自由组合,选择其中的一首合作学习。

进行品读理解。

自学要求:

(1)借助课文注释、工具书,或与组员探讨,理解字词,初步理解诗歌大意。

(2)交流自己的独到见解,从诗中你听到了哪些动听的声音,想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悟到了哪些美好的情感?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4)把想象到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形象、流畅地描述出来。

(学生自主学习)

2.交流反馈。

                      

 

课时教案

课题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教案序号

授课时间

年月日

课型

新授

1、知道诗的大致意思。

2、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3、感受杭州西湖的美,增强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点

学难

重点

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教准

具备

课件

 

一、激情导入

  1、用一个词来形容荷花或荷叶。

(课件出示:

荷花、荷叶)

  2、  一千多年前的南宋大诗人杨万里和你们一样看到那么美的荷花,作了一首诗,脍炙人口,传诵至今,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课件出示:

古诗)

  二、学习古诗

  1、自读古诗,读正确。

  2、指名读古诗。

(男女各一)。

  3、那些词语的意思你一看就明白了。

  4、还有那些不明白的我们一起来讨论。

三、再次学习交流。

  再读读这首诗,

  四、深入研究学习。

  1、你还想深入了解些什么?

五、.品读古诗,领悟诗意

1.师提出自学要求,生自由组合,选择其中的一首合作学习。

进行品读理解。

自学要求:

(1)借助课文注释、工具书,或与组员探讨,理解字词,初步理解诗歌大意。

(2)交流自己的独到见解,从诗中你听到了哪些动听的声音,想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悟到了哪些美好的情感?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4)把想象到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形象、流畅地描述出来。

(学生自主学习)

2.交流反馈。

                      

 

课时教案

课题

石灰吟

教案序号

授课时间

年月日

课型

新授

1、搜集有关于谦的资料(老师也做适当的准备,可以准备一些书面资料)

2、了解石灰的一些知识、石灰的原料,大概的生产过程等。

教点

学难

重点

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教准

具备

课件

 

石灰吟

一、直接揭题

   1、我们今天将学习一首古诗:

石灰吟(师板书课题)

   2、大家知道这是谁的作品吗?

简介于谦。

    

(1)学生自己说一说。

    

(2)老师做适当小结、概括。

   3、释题:

    

(1)看题目你觉得这是一首写什么的诗吗?

   

(2)理解“吟”(是一种文体,有赞扬、称颂的意思)

   (3)师小结:

这也就是一首赞颂(石灰)的诗。

  二、读准古诗

   1、学生自由读一读,老师行间指导。

   2、指名试读,老师、学生相机更正、强调。

   3、齐读

     

三.品读古诗,领悟诗意

1.师提出自学要求,生自由组合,选择其中的一首合作学习。

进行品读理解。

自学要求:

(1)借助课文注释、工具书,或与组员探讨,理解字词,初步理解诗歌大意。

(2)交流自己的独到见解,从诗中你听到了哪些动听的声音,想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悟到了哪些美好的情感?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4)把想象到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形象、流畅地描述出来。

(学生自主学习)

2.交流反馈。

                      

 

课时教案

课题

游园不值

教案序号

授课时间

年月日

课型

新授

《游园不值》这首七言绝句描写了作者游园未遂,红杏出墙的动人情景。

表现了春天有压抑不了的生机,流露出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教点

学难

重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准

具备

课件

 

游园不值

 

一复习检查

二学习新诗

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1、教师可采用配乐范读,来感染学生,引入情境;

2可以启发学生对诗中所描写的景物进行想象;根据诗意,自己画画等方法,来引导学生进入诗的意境。

  

3、凭借情境,品味诗句。

教学不是教师一字一句

三.品读古诗,领悟诗意

1.师提出自学要求,生自由组合,选择其中的一首合作学习。

进行品读理解。

自学要求:

(1)借助课文注释、工具书,或与组员探讨,理解字词,初步理解诗歌大意。

(2)交流自己的独到见解,从诗中你听到了哪些动听的声音,想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悟到了哪些美好的情感?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4)把想象到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形象、流畅地描述出来。

(学生自主学习)

2.交流反馈。

                      

 

课时教案

课题

《古朗月行》

教案序号

授课时间

年月日

课型

新授

1.指导学生学会正确认读“会认”字和正确书写“会写”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能图文结合知道古诗的大意,想像出月亮的美妙与神奇。

教点

学难

重点

教学重点是识字和感悟、背诵课文以及从朗读、感悟中感受到月亮地美妙和神奇。

教准

具备

生字卡、CAI课件

 

《古朗月行》

 

一、谈话导入

  1.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叶圣陶爷爷写的《小小的船》,还记得吗?

  2.学生背诵《小小的船》

  3.叶圣陶看到弯弯的月亮想象成了小小的船,唐代诗人李白小时候看到了圆圆的月亮他想到了什么呢?

下面我们来学习《古朗月行》。

(板书:

古朗月行)

  设计意图: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这不仅巩固了旧知,而且大大地调动学生学习新知的积极性。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教师范读古诗。

  过渡:

老师读的怎样?

想和老师比赛吗?

要想超越老师不难,只要你认识这些朋友,你就成功了一半。

(出示生字:

朗、识、玉、盘)

  (设计意图:

教师的范读给学生带来第一次对课文韵律美的熏陶,又激起学生与教师赛读的自信心,并让学生明确学习生字的目的。

  2.学习生字

  

(1)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这根拐棍自学生字。

  

(2)检查、巩固生字。

(采取小组读、同桌读、开火车读等方式认读生字。

  (3)用学过的识字方法和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住你的生字朋友。

  3.初读古诗。

(要求:

准确、通顺。

  

(1)初读古诗,随文识记字。

(把生字新朋友送回家,试读古诗,边读边动笔划出生字。

 

课时教案

课题

《咏柳》

教案序号

授课时间

年月日

课型

新授

1.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

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领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点

学难

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熟读、背诵课文

教准

具备

 

《咏柳》

 

一、检查作业,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布置了一样特殊的作业给你们,你们完成了吗?

     (学生出示收集的柳叶)

   2.知道老师为什么要你们完成这样的作业吗?

因为,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首赞美柳树的古诗。

(板书:

3咏柳)

   3.全班齐读课题。

   4.我们以前还学过一首古诗,叫咏……(学生答:

咏鹅)

   5.咏鹅就是赞美鹅的意思。

那么咏柳是什么意思?

   6(出示课文中的图)你们在图中看到了什么?

(诗人正看着柳树,赞美柳树)

   7.这首诗的作者是:

贺知章。

(板书:

贺知章)

  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

   l.诗人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

请大家先自己去读一遍古诗,边读边把课后的五个生字划出来,多读几遍,读准音。

   2.学生自由读,认读生字。

   3.检查自读生字情况。

    

(1)指名读。

读得好的当老师带读。

    

(2)开火车读。

    (3)全班读。

   4.从读“咏、妆、绦”三个字。

要求学生会读,读准确。

   5.学生再自由读古诗,要求读通顺,读准每个字音。

   6.指名读,请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