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有哪些.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606375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有哪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考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有哪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考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有哪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考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有哪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考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有哪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有哪些.docx

《高考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有哪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有哪些.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有哪些.docx

高考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有哪些

高考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有哪些

文言文实词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掌握一些文言实词的解答技巧很有必

要。

在理解常见的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除落实120个实词之外,我们还

应掌握一些推断文言实词的方法与技巧。

 1文言实词推断十三式

(一)依形推义法

 汉字本是表意性质的,从字形可以推知字义。

虽历经演变,但表意的功能

并没有完全丧失,这种表意功能就是理解词义的已知条件之一。

因此,对字

形结构(主要是象形字、会意字和形声字)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探求字的意义。

此外古汉语中的通假字绝大多数为形近通假,故而借助字形还可以帮助我们

识别通假字

 1.有牧人御众之才

 该句中的“牧”是一个左右结构的会意字,左为“牛”,泛指牲畜,右为“人手

中拿着一条鞭子”,把两者的意思联系起来,就是“放牧牲畜”;引申一下,对

象如果是人,自然就是“统治,治理”之意了。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信”是一个会意字,一个“人”一个“言”意为人言真实。

此句中的“信”就解为

“真实”。

 3.启听淮北取籴dí

 “籴”就是一个会意字,联系“粜”意思是卖出粮食,“籴”与“粜”相对,意思是

买进粮食。

 4.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

 “造”的义符为“之”,联系下文“袁所寓之法华寺”,不难推测与处所关联的

词义应是“到”、“去”的意思,“造”的其他意义“制造”、“成就”显然与文意不符。

 5.若少屈,冀得一归觐。

jìn

 觐,义符为“见”,联系下文推断为“拜见”之义。

 6.卒然边境有急,数千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

kuì

 “馈”的意义可由它的“饣”旁推断出它是供军队吃的东西,即“军饷”,这里

活用作动词,发放军饷。

 7.赢粮而景从。

yíng

 “景”用本义在此解释不通,借助读音推断其通“影”,名词作状语,就好理

解了。

 8.殚dān财不足以奉敛,尽力不能周役,民氓méng饥寒冻馁,něi死背

相望。

 “馁”在现代汉语中多指气馁,但是这个字的本意是饥饿,因为它的形旁是

食字旁。

当然这里也可以根据词语构成法来帮助推断。

 译为:

用尽财物不能够完成赋税,费尽体力不能够完成劳役,老百姓饥寒

交迫,冻饿而死的尸体到处都是。

(二)语境分析法

 一个文言实词一般有多个义项,但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其意义却又是唯

一的。

因此我们一定要善于把实词放在语言环境中来考查分析,根据上下文

来进行词义的推断。

 1.及去东阳归家,经年岁,口不言荣辱,士类益以此多之。

 在古汉语中,“多”有五个义项:

①数量多;②重要,重视;③赞美;④多数,

大都;⑤实足,只。

我们根据语境“及去东阳归家,经年岁,口不言荣辱,士

类益以此多之”来推断,原文说何远离开东阳回到家乡后,数年不谈荣誉耻辱

之事,士大夫们更因为这样而赞赏他,由此可以判定解释为“称赞”是正确的。

 2.汝时犹小,当不复记忆。

《祭十二郎文》

 “犹”多数同学把它解为“还”,句意为“你当时还小,一定不再记得了”乍一

看也没有什幺问题,但放在语境中就错了,因为作者与“十二郎”虽为叔侄,

但年龄相差无几,不会这样说话,因此解为“更”才更合理。

 3.今河内带河为国,户口殷实,北通上党,南迫洛阳。

 审视该句语境“”可以看出,“南迫洛阳”一句是交代“河内”的地理位置,所以

“迫”解释为“逼近”更符合上下文意。

据此可以推断,该题A项的解释是不合

语境的,因为“逼迫”的对象应为“人”,而该句中“迫”的对象是“物”(洛阳)。

 4.富人有不占田籍而质人田券至万亩。

 “质”字的含义,从这一段的上下文来看是说那些富人不拥有“田籍”却要向

百姓收税,由此看来“质”与质问之间显然没有什幺关系,而应理解为“抵押”。

 5.郦道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

 根据前文语境可知,郦道元对石钟山的命名,有自己的看法,只是在观点

表述上说得不够详细,由此推知这句中“言”为“叙述”之意。

 6.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联系全篇及背景看,渔工水师虽知石钟山命名的真正原因,但因文化水平

低,不能用文字记载下来,因此这句中的“言”可以理解为“记载”,而不能理

解为“说”。

 7.居数郡,见可欲终不变其心。

 “居”有的同学译为“居住”,有的同学译为“待过”,放在全文语境中考查都

不太确切,应为“做官”才合理。

 8.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

 “遇”解为“优待”,“遇”在句中处于谓语的位置,“优待”虽为动词,但从语境来

看是译不通的,只能是“对待”。

 (三)语法分析法

 用语法分析句子结构的方法推断词义。

将句子的语法结构进行分析,找出

主干和枝叶成分,然后可以迅速判断其用法即词性,可以在具体的选择中使

用排除的方法。

这种方法也可以用在虚词的用法判断和文言文的翻译中。

 1.资生之业,靡不毕书。

 由语法结构可以看出“资生”一词应为动宾结构,“生”应为“资”的宾语,故这

里解释为“资财”显然有误,应理解为“凭借、获取,本文指用来谋生的方法”。

 2.庭除甚芜。

 从句子结构形式看“庭除”是句子的主语,从而推断“除”是名词,解释为“废

弃”显然有误。

联系《苏武传》可知“除”是“台阶”的意思。

 3.昌期少年,不闲吏事。

 通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该句主语是“昌期”,后边有宾语是“吏事”,根据语

法可以推断“闲”应该是一个动词,由此初步推断“空闲”这种解释有误,这里

应理解为通假字,通“娴”,是熟悉的意思。

 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水”受助动词“能”的修饰,并处在谓语位置,便可推断它是动词“游泳”之

意。

 5.仆诚以着此书。

《报任安书》

 “以”许多书中都未标明其意义,若用语法来断定,本句中“仆”为主语,“着”

为谓语,“诚”为状语。

因而“以”应为通假字,本字为“已”,当副词“已经”解。

 6.自放驴,取樵饮爨(cuàn)。

 把“樵”解为“打柴”,看上下文“樵”字之前有动词“取”,其后又有动词“饮爨”,

整体意思为取柴做饭,因此“樵”字应是名词,当解为“木柴”而非“打柴”。

 7.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

 “渔樵”作句子的谓语,而谓语一般由动词、形容词充当,故“渔樵”应释为

动词“捕鱼砍柴”。

 8.人皆得以隶使之。

(《五人墓碑记》)

 “使”是动词,很显然这个动作是由“人”而不是“隶”发出的。

这样“隶”只能作

状语来修饰“使”,是“像奴隶那样”的意思。

 9.故久立与其客语。

 “故”作动词“立”的状语,而状语一般由副词或形容词充当,据此可推“故”

作副词“故意”讲。

 10.徒立故琅láng琊yá王泽为燕王。

 “故”作名词“琅琊王”的定语,而定语相当部分由形容词充当,因此可释为

“旧有的、原来的”。

 11.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

(《伶官传序》)

 句中“梁君臣之首”是名词性短语,作宾语,而“函”带这个宾语,由此可推

知“函”此时应由名词(“匣子”)活用为动词,可理解为“用匣子装”。

 12.部使者檄刚抚定。

 这个句子的主语应该是“部使者”,“刚”是廖刚,廖刚做什幺呢,去“抚定”,

所以中间的“檄”就不是名词“文告”,而应该是个动词“下令”全句的意思就是

“路政司下令廖刚安抚平定”。

 13.周穷振乏,家无余财。

 应为“赈济”,因为对于“穷乏”当然只能是“赈济”而不是“振作”了。

 13.吏误收访,访奋击收者。

 应为“抓获、扣留、收监”既然官吏错误地“收访”,若是“收留”,周访不用

奋力反抗了。

根据语境即可得知理解错误。

 (四)妙用修辞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