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七上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604014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11.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七上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七上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七上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七上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七上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七上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1.docx

《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七上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七上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1.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七上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1.docx

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七上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1

七上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1

一、选择题

1.(2019安徽中考1、)以“仁”释“礼”,力图将社会外在规范转化为个人的内在自觉,从而铺垫了中华民族文化精神根基的是()

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墨家思想D.法家思想

2.(2019南京1.)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力飞跃发展的重要阶段是()

A.20万年前B.距今10000年左右C.春秋战国时期D.北朝时期

3.(2019聊城2.)《诗经》中的“千耜其耘”是对西周时期大规模集体耕作的形象描述。

当时实行大规模集体耕作的原因主要是()

A.劳动力充足B.技术落后C.生产工具简陋D.农作物品料单一

4.(2019聊城3.)春秋时期,在孔子兴办的私学中,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阶层。

这体现的教育思想是()

A.有教无类B.因材施教C.诲人不惓D.温故知新

5.

(2019徐州14.)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

观察右图,可知当时实行()

A.皇帝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6.(2019·山东青岛2.)《史记》记载:

“禹於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sì)氏。

”材料反映的史实标志着()

A.世袭制的确立B.郡县制的确立C.华夏族的形成D.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7.(2019·山东青岛3.)“至于商朝的历史,则因有近代殷墟出土的遗物以为佐证,已大体可以列入信史的范围。

”下列出土的遗物可以佐证商朝历史的是()

A.棉纺织品B.景德镇的瓷器C.刻有文字的甲骨D.圆形方孔半两钱

8.(2019·山东青岛4.)“东周时期,王朝软弱无力,封建主相互混战不休,表面上是个多事的时期。

不过,这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明确地、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

”引发这一时期“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的主要原因是()

A.各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B.都江堰的修建

C.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并进一步推广D.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9.(2019苏州2.)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下列图片中已知最早具备了汉字基本结构的文字是()

A.澄湖陶罐符号B.甲骨文C.利簋金文D.居延汉简文字

10.(2019苏州3.)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以爱人之心调节与和谐人际关系的主张是()

①“仁者爱人”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③“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④“贵贱有序”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①

11.(2019黄石2.)孔子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

他曾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思想,其思想的核心是()

A.无为而治B.仁C.仁政D.兼爱

12.(2019湖北黄冈14.)二○一九年春节团拜会上,习总书记引用了古人的一句话,“夫孝,德之本也”。

习总书记用的这个典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A.道家思想B.法家思想C.墨家思想D.儒家思想

13.(2019宿迁市1.)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有力地促进了当时思想文化和社会的发展。

下列“诸子百家”及其思想对应正确的是(  )

A.孟子﹣﹣民贵君轻B.韩非子﹣﹣“兼爱”“非攻”

C.墨子﹣﹣无为而治D.庄子﹣﹣以“法”治国

14.(2019梧州1.)右图反映的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

B.郑国渠

C.灵渠

D.白渠

15.(2019益阳2.)我国古代儒家主张“仁”“信”、墨家主张"兼爱”、法家主张以"法”治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有“和谐”“诚信”“友善”“法治”等内容。

这表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照搬了春秋战国时朋的思想B.是现代中国建设的经验总结

C.植根于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D.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

16.(2019娄底31.)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

他主张()

A.“自然无为”B.“仁者”“爱人”C.“以法治国”D.“兼爱”“非攻”

17.(2019福建2.)图1中所示的“古文字”是()

A.甲骨文B.小篆C.契丹文D.西夏文

18.(2019重庆B卷1.)如图所示是纪念邮票《孔子周游列国》。

孔子带着弟子周游各诸

侯国,宣传他的主张和学说。

他宣传的内容可能是(  )

A.仁者爱人;以德治国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以法治国,全面加强君权D.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19.(2019衢州3.)如图牌匾中的书法内容是我国历史上某一位思想家提出的观点。

他是(  )

A.孔子B.墨子C.孙子D.老子

20.(2019昆明1.)“子曰: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记录孔子这达段话的儒家籍是()

A.《道德经》B.《论语》C.《墨子》D.《韩非子》

21.(2019烟台2.)山东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诞生了孔子等思想大家,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下列思想属于儒家学派的是(  )

A..提倡法治B.兼爱、非攻C..无为而治D..为政以德

22.(2019烟台3.)诗人岑参在《石犀》诗中说:

“江水初荡潏(yu),蜀人几为鱼……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

”“李太守”的主要贡献是(  )

A.洽理黄河B.修筑都江堰C.奖励耕战D.发明水排

23.(2019眉山16.)识读地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

右图所示的形势图是()

A.商朝

B.西周

C.战国

D.秦朝

24.(2019桂林2.)西周时期,举行仪式所用的舞队和鼎的数量都有严格规定,低等级的贵族使用了高规格的礼器或乐器,会被视为挑战等级秩序的“违礼”行为。

这些规定()

A.形成了禅让方式B.稳定了社会秩序C.实现了土地分封D.扩大了国人利益

25.(2019百色1.)让每位学生享受到公平的教育资源成为近年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重点。

其实,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我国就有人打破了“教育不公平”的局面,他是()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墨子

26.(2019淮安13.)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始农耕时期,半坡人以种植水稻为主B.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进步推广

C.宋朝时期,小麦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D.元朝时期,发明并推广了曲辕犁和筒车

27.(2019重庆A卷1.)青铜器反映了我国古代高度发达的文明。

后母戊大方鼎(又称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它铸造于(  )

A.商朝B.西周C.秦朝D.汉朝

二.材料题

1.(2019海南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一图二

(1)读图,完成以下题目:

A.春秋形势图是,战国形势图是。

(2分)

B.读地图,写出齐国的国都,蓟是的国都,在今。

(3分)

C.据地图,写出其中三次战役的名称(3分)

(2)阅读材料,完成表格。

(4分)

材料序号

观点所属学派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材料四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性特征。

(3分)

2.(2019北京31.)(13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国计民生。

材料一

①孟子: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②荀子: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③秦朝统治残暴,对农民征收沉重的赋税,大规模征调民力,导致陈胜、吴广起义。

④汉初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政策,重视农业生产,减轻赋税、徭役,出现了“文景之治”。

⑤唐太宗减轻人民负担,发展农业生产,减省刑罚,使得经济发展,国力强盛。

⑥明末土地兼并严重,政府不断加派赋税,导致了李自成等领导的农民大起义。

(1)用材料一的史实,说明以下观点。

(3分。

填序号,每空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以民为本是中国古代的重要思想主张:

盛世局面出现的重要前提是推行爱民政策:

苛政暴政是农民起义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秦孝公锐意改革秦国落后的局面,任用商鞅变法。

商鞅认为按照当时的土地赋税制度,秦国的实力尚不能满足与列国竞争的需要。

为此,商鞅变法规定:

废除秦国原来传统的土地制度,重新规划丈量土地,依照土地数量交纳赋税;官府奴隶可以凭借耕织的成绩恢复平民的身份,不从事农业生产而变穷的人则要被罚为官奴婢。

——摘编自晁福林《中国大通史·春秋战国卷》

(2)依据材料二,说出商鞅变法的背景。

(1分)结合所学,分析材料二中变法内容的作用。

(1分)

材料三南北朝时期,北方的粮食作物麦、粟等传入南方。

隋唐时期长江流域的户口数量有很大的增加,单位面积耕地所负载的人口大大增多,这就迫使农民实行复种制(一年两熟),稻、麦复种制产生并发展。

江南推广了曲辕犁,普遍采用插秧技术,缩短了水稻在大田中的生长期,双季稻在南方出现。

——摘编自阎万英等《中国农业发展史》

(3)依据材料三,概括促使隋唐时期南方复种制出现的因素。

(2分)

材料四随着内燃机的发明,从20世纪初开始,内燃机拖拉机逐渐取代了蒸汽机拖拉机。

20世纪40~50年代,在欧美的许多国家和地区拖拉机及电力机械已经成为农业生产中的主要动力。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改变着农业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土壤和作物得到精细准确的管理,资源利用率和农业产出率不断提高。

——摘编自夏俊芳《现代技术革命与农业机械化》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说出20世纪上半叶农业生产的变化及背景。

(2分)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业发展的新特点。

(1分)

材料五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同时期粮食产量变化(单位:

亿吨)

图一图二图三

——整理自陈海秋《建国以来农村土地制度的历史变迁》

(5)依据材料五,概括图表反映的共同现象。

(1分)任选两张,分别运用相关的农业政策解释图表反映的现象。

(2分)

3.(2019郴州21.)(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子曰:

“仁者,爱人,

“道之以政,养之以刑,民免而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且格,

——摘自《论语》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主张。

(4分)

材料二“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

知所守。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

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摘自《汉书·董仲舒传》

(2)根据材料二董仲舒的论述,指出其思想主张。

(2分)结合所学知识,阐述述其对中国

古代社会的影响。

(2分)

材料三新文化述动的领袖们本身都是非常激烈的。

他们不承认任何传统的权威和因袭的教条,礼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乃至汉字、中医、京剧等传统文化,都遭到无情的批判。

这个勇猛的、也是简单而绝对批判运动的,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虽不可避免地具有一些形式主又的偏向。

——摘编自李新《中华民国史》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2分)

(4)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觉得应该怎样正确看待中国的传统文化?

(2分)

4.(2019无锡38.)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根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文字的起源】

材料一费正清在《中国:

传统与变迁》中说:

“中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之一,有一部分应该归功于他们的文字。

(1)请写出图中文字的名称。

(1分)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何时?

(1分)

【思想的光辉】

材料二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尚儒学,是儒学的发展基地;齐地学术较为庞杂,阴阳五行学、道家之学、儒学都相当发达,楚地道学与词赋最具特色……

——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

(2)材料二中提到“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尚儒学……;齐地学术较为庞杂……道家之学、儒学都相当发达”,请结合所学写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1分)

【教育的魅力】

材料三据统计,唐玄宗开元年间,科举出身的宰相,占到三分之二。

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

科举制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人教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3)请写出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的标志。

(1分)

【中医的传承】

材料四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2010年11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医针灸”和“京剧”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摘自《中国中医药报》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

(4)根据所学写出东汉末年因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被后世称为“医圣”的名医和2015年因发现能够抵抗疟疾的青蒿素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药学家的名字。

(2分)

【文化的弘扬】

材料五

军旗升起的地方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它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形成和发展于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是一种……新文化范式。

——张春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当代中国新文化》

(5)上图所在的城市是中国红色文化的发祥地之,请写出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这历史事件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1分)。

(6))综合以上探究,围绕如何弘扬民族文化、提升文化自信,说说你的建议。

(2分)

 

2019年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

七上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A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C

A

B

D

C

C

B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D

A

A

C

B

A

A

D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答案

D

B

B

B

B

B

A

二.材料题

1.(2019海南21.)【答案】

(1)A.春秋形势图:

图一;战国形势图:

图二;(2分)

B.齐国的国都:

临淄。

蓟是:

燕国国都;在今:

北京。

(3分)

C.三次战役:

城濮之战;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

(任写3点,每点1分)

(2)(4分)

材料序号

观点所属学派

材料一

儒家

材料二

道家

材料三

墨家

材料四

法家

(3)阶段特征:

兼并战争(社会动荡);制度变革;思想学术繁荣。

(每点1分)(3分)

2.(2019北京31.)【答案】

(1)①②;(1分)④③:

(1分)

(2)背景:

战国时期兼并战争不断;秦国较为落后;秦孝公锐意改革。

作用:

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经济发展;秦国国力増强,为秦统一六国莫定基

础。

(1分。

答出1点即给分)

(3)北方农作物传入南方:

南方人ロ增加:

先进农业技术推广(先进生产工具推广)。

(2分。

答出2点即给分)

(4)变化:

农业机械动力由蒸汽机转变为内燃机、电力。

(1分)

背景:

第二次工业革命发展。

(1分)

新特点:

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

(1分)

(5)共同现象:

粮食产量提高。

(1分)

农业政策:

(2分)

图一:

实施土地改革,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图二:

开展农业合作化,适合当时中国国情,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图三: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带来了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3.(2019郴州21.)【答案】

⑴①“仁”。

(2分)②以德治国。

(2分) 

⑵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分)②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使儒家学说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领域长期居于主导地位。

(任答一点即可给满分,2分)

⑶全盘否定儒家思想。

(2分)

⑷①要批判地继承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任答一点,2分)

4.(2019无锡38.)【答案】

(1)甲骨文(1分)商朝。

(1分)

(2)孔子。

(1分)

(3)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

(1分)

(4)张仲景(1分)屠呦呦。

(1分)

(5)南昌起义。

(1分)

(6)积极学习和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大力传承和发扬红色文化与革命精神;同其他优秀文化交流互鉴,不断创新,保持民族文化的先进性等(符合题意、言之成理即可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