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的科学含义和指标体系.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601805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3.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口老龄化的科学含义和指标体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口老龄化的科学含义和指标体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口老龄化的科学含义和指标体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口老龄化的科学含义和指标体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口老龄化的科学含义和指标体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口老龄化的科学含义和指标体系.docx

《人口老龄化的科学含义和指标体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口老龄化的科学含义和指标体系.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口老龄化的科学含义和指标体系.docx

人口老龄化的科学含义和指标体系

人口老龄化的科学含义和指标体系

摘要: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但对于人口老龄化的测度标准理论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本文拟对人口老龄化的科学含义及指标体系作一个系统的梳理,并对它的衡量标准提出几点思考。

关键字:

人口老龄化含义指标体系

随着我国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持续下降,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已经开始老龄化,老年人口数量有了巨大的增长。

在这种情况下,学术界对人口老龄化的研究也日益增加。

但是对于衡量人口老龄化的概念和指标学者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本文旨在探讨有关人口老龄化的概念和测度人口老龄化的指标体系问题。

一、人口老龄化的含义

谈到人口老龄化概念问题,我们有必要先澄清两个概念,即何谓老年人口,何谓老年型社会。

1、老年人口的划分标准

何谓老年人口?

老年人口的起点是多少,划分标准是什么?

有学者通过文献研究指出,最早从年龄结构研究出发定义老年人口起点是在20世纪初,当时主要是从生育机能所能保有的年龄考虑,将老年人口标准定为50岁。

20世纪中叶,联合国出版的第一本关于人口老龄化的研究报告则以65岁作为老年人口年龄起点。

(邬沧萍,1999)到1982年,联合国在维也纳召开的老龄问题世界大会又将老年人口的起始年龄定义为60岁。

我国不同时代老年人口的起点年龄也不相同,根据我国《文献统考·户口考》的记载:

“晋以六十六岁以上为老,隋以六十岁为老,唐以五十五岁为老,宋以六十岁为老”。

总的来看,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老年人口的年龄起点逐渐提高。

现在,在发达国家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般将65岁或60岁以上的人口规定为老年人口。

我国学术界并没有对老年人口起点年龄进行明确规定,但我国城镇在业人口退休年龄一般在60岁以前。

我国《劳动法》中也没有关于退休年龄的规定。

现行的国家法定企业职工退休年龄,是指国家法律规定的正常退休年龄,即“男年满60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企业职工“法定退休年龄”涵义的复函》)。

由于我国城镇在业人口退休年龄一般在60岁以前,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较发达国家还有差距,因此笔者认为,将60岁作为我国老年人口起点比较合理。

2、老年型社会

我们用人口年龄的类型来反映年龄构成的静态特征。

对于人口年龄类型标准的划分,1956年联合国出版的《人口老龄化及其经济社会影响》一书中给出了如下的建议:

结合该书中给出的人口年龄类型的划分标准,通常认为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超过7%,就表明这个国家或地区将步入老龄化社会。

3、人口老龄化的含义

《人口科学词典》认为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这个过程是近代社会人口再生产过程中的一种人口现象,它是一个动态概念;《社会科学新辞典》则指出,人口老龄化指总人口中的老年人(65岁以上的人)所占的比重日益增大的现象,这种现象一般表现为老年人人数增长,儿童和年轻人人数下降,中位年龄组的人数相对稳定。

综合以上内容,人口老龄化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理解:

(1)“人口老龄化”是指整个人口群体的老化还是指个体的老化?

从“人口老龄化”(Aging)这个词本身来看,“人口”指整体人群,“化”指变化趋势。

因此,个体老化不构成“人口老龄化”,整个人口群体的老化才构成“人口老龄化”。

(2)“人口老龄化”是指动态的人口老化过程还是指静态的老年型人口年龄结构?

从“人口老龄化”构词来看,其应是一个动态的人口老化过程,反映的是一定时期的人口老化进程,而老年型人口年龄结构反映的只是人口老龄化过程中某一时点的人口老化结果。

(3)“人口老龄化”是仅指老年人口比例的上升还是指整体人群平均年龄的上升?

如果“人口老龄化”仅指老年人口比例的上升,那么这可能是一种特殊的人口现象(老年人口比例与少儿人口比例同时增长,人口老龄化与人口年轻化趋势同时并存)无法判别其是人口老龄化还是年轻化。

因此,“人口老龄化”不仅仅是老年人口比例的上升,而且还应是整体人群平均年龄的上升。

二、人口老龄化的指标体系

测度人口老年化的指标大致可以划分为三类:

程度指标、速度指标、社会经济影响指标。

1、程度指标

常用的测度人口老龄化的程度指标有60岁或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年龄中位数、少儿人口比例、老年人口与少儿人口的比值。

①老年人口比例(ProportionofAgedPersons)指60岁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这一比例的变动常常被用作衡量人口老龄化或者年轻化的重要指标。

人口老龄化的定义就是基于老年人口比例变动为基础作出的。

当这一比例上升时也称为人口金字塔的顶部老龄化。

之前也提到老年人口的起点问题存在争议,但从这一指标的实际使用情况来看,使用联合国1956年的划分标准多,即经常以65岁人口比例达到7%作为进入老年型人口的标志。

据中国老龄办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中国老年人口总数已达1.59亿,占总人口的12%。

从这一指标上说,我国早已进入老年社会。

事实上,今年已是中国进入老龄化10周年。

②人口年龄中位数(MedianAge)是将总人口按年龄排列分成两半,一半人口年龄在中位数以上,一半人口在年龄中位数以下,所以,年龄中位数的上升或下降可以清楚的反应出总人口中年龄较大人口所占比例的变动情况,被认为是度量人口老龄化的基本指标。

一般认为年龄中位数大于30岁的属于老年型人口。

其实平均年龄在度量人口老龄化时也是有效的,但是在计算所需的数据来源上有很大的局限,因为在计算时需要由各个年龄的人口数字,而许多时候人口年龄结构数据对老年人口是开口组的,很难计算出人口的平均年龄,因而限制了它的使用。

③少儿人口比例(ProportionofChildrenunder14),也称少年系数,指14岁及以下少儿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当这一比例下降时也称人口金字塔的底部老龄化。

使用少儿人口比例分析人口老龄化时,一般认为30%以下为老年型人口。

少儿人口比例的下降往往伴随着老年人口比例的上升,因为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动在一般情况下就像跷跷板一样,如果以劳动年龄人口为支点,则少儿人口比例的下降,一般会是老年人口的比例上升。

因此,这一比例的变动也可以大致反映出人口是否老龄化。

但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比如当人口进入周期性出生高峰或人口老龄化发展到一定程度,需要调整生育水平时,老年人口比例和少儿人口比例可能同时增长。

在这种情况下,人口实在年轻化还是在老龄化,就不能只看少儿人口比例的变化。

④老少比(Aged-ChildRatio)是指老年人口数与少儿人口数之比。

老少比同时考虑了人口年龄构成中高、低两头的年龄组的人口数。

老少比的变动可以反映出老年人口和少年儿童人口的比例变动,也可以用于分析人口老龄化是顶部老龄化还是底部老龄化。

在老年人口比例增长少儿人口比例下降的情况下可以区分出人口老龄化手少儿人口比例的变动影响大还是受老年人口比例变动的影响大。

老少比高于30%的一般被看做老年型人口。

其实,这些指标不仅是表示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他们的表东也显示出人口是在年轻化还是在老龄化,但也要注意这些指标在使同时衡量同一人口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四个指标全面考虑。

2、速度指标

常用的测度人口老龄化的速度的指标有:

老年人口比例的年平均增长率、老年人口达到某一水平所需的年数。

①老年人口比例的年平均增长率。

相关数据表明,我国老年人口年平均增长率达到3.2%,如此快速增长的老年人口给经济水平还相对较弱的我国来说,养老保障造成了经济发展的很大负担。

②老年人口达到某一水平所需的年数。

据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在《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中公布的数字表明,预计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从7%提升到14%所花的时间为27年。

与别的国家相比,法国用了130年,瑞典是85年,美国和澳大利亚均为79年。

因此,我国属于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列。

3、社会经济影响指标

常用的测度人口老龄化的社会经济影响指标有:

少儿人口抚养比、老年人口抚养比、总人口抚养比。

抚养比(AgeDependencyRatios)是指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数对劳动年龄人数之比,一般以百分比表示,又称抚养系数。

它表明,从整个社会来看,每100名劳动人口负担多少非劳动人口。

抚养比的变化大致反映了人口老龄化过程中社会抚养复旦的变化。

在我国,一般以15-59岁为劳动年龄人口,14岁及以下和60岁以上为被抚养人口。

因此,少儿人口抚养比就是指14岁以下儿童人数与15-59岁劳动人口人数的比值乘以100%;而老年人口抚养比则是指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与15-59岁劳动人口人数的比值乘以100%。

总人口抚养比是少儿人口抚养比和老年人口抚养比两比值之和。

由于总人口抚养比是有老年抚养比和少儿抚养比两部分组成的,所以,在人口老龄化过程的初期阶段,由于生育率的下降使少儿人口不断减少,人口的总抚养比是迅速下降的,只有当人口老龄化达到一定程度以后,它才会由于老年人口抚养比的上升而逐渐回升。

值得注意的是,在抚养比的计算中,被抚养人口是以年龄结构来划分的,即0-14岁人口及60岁以上人口都被看做是被抚养人口,也就是纯消费人口,而15-59岁人口都被看做是经济活动人口。

可以说这只是为了统计上的便利而作的硬性规定,并不是事实上的抚养与被抚养关系。

由于经济或其他原因,有些少年在15岁以前就已参加经济活动,有的60岁以上的老人也仍然参加生产活动,他们并不是纯消费者;同样15-59岁的人口中也会存在纯消费者,尤其是现在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人们普遍受教育的年限延长,越来越多的人在20岁以后才参加工作。

所以,经济生活中的实际抚养比应当是全部非经济活动人口与经济活动人口之比,只是这可能带来统计上的麻烦。

三、对人口老龄化标准的思考

1、目前的老年人口和人口老龄化标准是联合国“硬性”规定的。

虽然对老年人口的标准联合国有明确的标准,但对于“老年”的定义,联合国社会发展和人道事务中心在《1991年世界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中对“老”进行定义时也不得不承认:

“如果老年人不一定是生病、残疾、丧失劳动能力或不参加社会活动,那么老的特征是什么?

显然,有关年龄的概念很模糊”。

况且,1982年联合国采用60岁作为老年人口起点时,世界人口的平均寿命是62岁。

在今天,人口平均寿命越来越长,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平均期望寿命水平已达76岁。

由此可见,如果从严格的统计学指标来看目前的老年人口标准,它显得有点大而化之,毋宁说它更具有一种象征性意义。

2、老年人口标准的确定缺乏生理、心理基础。

人的年龄可以分为三种:

生理年龄、心理年龄和日历年龄。

目前的人口老龄化表达的是以日历年龄为特征的老年人口数量变化,它抽象掉了个体的心理老化和生理老化特征。

因为它无法把个体的生理与心理状况加以平均化。

但是,我们也必须承认,只有先把单个人分成老年、中年和青年,才能据此统计老年人口和人口老龄化。

既然人口老龄化首先取决于对老年个体的确定,那就离不开个体的生理、心理因素。

但是,所谓“老”的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都很难确定。

不仅测量的标准难以确定,而且个体的差异性很大。

3、以退休为标志的社会年龄也未给目前的老年人口标准提供支持。

我们目前采用的老年定义是所谓的社会年龄,而这一年龄是以退休为标志的。

即老年从何时算起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就业过程,由此确定了老年的社会定义。

老年工作人员退休作为制度固定下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事情。

而到现阶段,出于社会抚养的压力和年轻劳动力市场短缺的现状,很多国家正在重新审视退休问题。

对于以退休年龄作为老年的起点,联合国社会发展和人道事务中心提出异议,他们列举了不同国家在退休年龄上的差异,并指出还有许多国家是把“工作至死”奉为准则的。

四、结语

人口老龄化是现代社会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与趋势。

况且,人类寿命随着科技与医疗事业的发展,人类的寿命已经有了大幅度的延长。

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1999年国际老年人年启动仪式上提到的:

人类已经进入了长寿时代。

我们或许还可以说,目前还只是刚刚迈入长寿时代的入口,人类将会面临更为辉煌的长寿。

老龄化问题在未来更值得重视。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怎样看待“老”,怎样看待老年人口?

而老龄化的测度标准也值得重新审视。

 

参考文献:

邬沧萍:

《社会老年学》,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杜鹏:

《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研究》,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3

王洵:

《老年人口与人口老龄化标准再认识》,山东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佘明龙:

《嘉兴市人口老龄化问题及对策研究》,嘉兴学院学报,2004.7

贾常晋:

《人口老龄化的来临及其对未来的影响》,山西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