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薄荷行业产业化经营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600864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997.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薄荷行业产业化经营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精选薄荷行业产业化经营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精选薄荷行业产业化经营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精选薄荷行业产业化经营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精选薄荷行业产业化经营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选薄荷行业产业化经营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

《精选薄荷行业产业化经营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薄荷行业产业化经营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选薄荷行业产业化经营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

精选薄荷行业产业化经营项目商业计划书

 

薄荷产业化项目

商业计划书

 

 

目录

1项目背景和意义5

1.1薄荷项目背景简介5

1.2项目意义7

2市场分析8

2.1市场细分8

2.2市场容量8

2.3市场竞争8

2.4市场趋势8

2.5数据来源9

3项目发展现状9

3.1项目现状9

3.2核心团队10

3.3核心理念11

3.4优势11

4项目发展计划12

4.1总体发展目标13

4.2薄荷品种试种基地13

4.3大规模亚洲薄荷种植基地建设14

5财务预测15

6风险因素15

6.1风险分析15

6.2风险控制16

7结论16

摘要

薄荷属为芳香多年生草本植物,可以用来提取薄荷油。

薄荷油及其衍生产品已经广泛使用于食品、日化、烟草和医药等涉及人民生活的广泛领域,薄荷油全球市场销售量目前已达40000吨。

本项目致力于推动国内薄荷产业化,构想建立中国的薄荷产业龙头企业,特别是要恢复我国江淮地区亚洲薄荷种植优势,重塑我国原产的亚洲薄荷油在国际市场的地位。

本项目团队由国内外种植技术专家、国际香精香料行业专家和国际专业销售人员组成,引入上海国资委下属联和投资公司作为股东,已在我国东北、西北和江淮地区对亚洲薄荷、椒样薄荷、本土留兰香等优良薄荷品种进行了多年的试验种植,并成功在新疆实现了中等规模种植,为将来实现更大规模种植、品种多元化和产品规模化奠定了基础。

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已完成,并制定了详细的发展规划。

对项目所需的各项投入及预期收益进行了客观估算,并制定出了项目实施各阶段发展目标,保证了该项目的可行性。

本项目现拟依靠政府、投行等机构引入人民币1.2亿元资本投入。

在现有基础上,向大规模(十万亩以上)薄荷种植发展,实现产业规模化,成为业内领导者。

通过三至四年跨越式发展,预计至2015年本项目将实现在江淮地区建立2-3个亚洲薄荷种植基地,总计约10万亩种植规模,年销售收入2.3亿元,净利润约?

万元,并计划在2016年优先在国内A股申请上市。

该项目在技术上具备可行性,市场前景广阔,预期经济、社会效益显著,投资回报率较高。

薄荷产业化项目商业计划书

1项目背景和意义

1.1薄荷项目背景简介

薄荷属为芳香多年生草本植物,它们大多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薄荷的叶片下表面分布了许多油腺细胞,其中蕴含了以萜类物质为主要成分的薄荷油,通过蒸馏的方法可以从薄荷叶片里面提取出薄荷油。

薄荷本身不仅是一种常用的传统中药材,而且薄荷油及其衍生产品已经广泛使用于食品、日化、烟草和医药等涉及人民生活的广泛领域。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口腔护理产品、健康食品、饮料、日用护理产品和医药等产品的需求增加,特别是由于亚洲市场的不断增长和繁荣,全球薄荷产品库存量日益降低,价格上涨趋势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已经从过去的薄荷类产品出口巨无霸转变为进口国,美国和印度等国的薄荷产品趁机抢占了大部分国际高端和低端市场份额。

与薄荷类产品市场需求不断扩大的趋势相反,我国薄荷种植面积逐年减少,产量日趋萎缩。

尽管我国是薄荷种质资源大国并且曾经是薄荷油生产大国,薄荷原油产量曾达到年产万吨,但是目前已经下降到年产1000吨左右,而且逐年递减。

原有的优良品种,如中国大叶留兰香等,品种退化情况严重,平均亩产量停滞不前甚至逐年下降,丰富的野生薄荷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

目前中国的薄荷种植无法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生产现代化、产品均质化和产业化。

纵观整个产业链,其技术研发薄弱、种植技术落后、市场秩序混乱。

具体表现为:

品种严重退化、农民种植效率低下;流通环节繁多、收购经营无序、加工企业缺乏原料;产品质量无法保证,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产品质量可追溯性。

薄荷产量和质量都无法得到长期稳定的保证,因此农民、经销商和加工企业得不到相应合理的利益。

另外由于政府对种植小麦、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的农民采取保护价敞开收购和补贴等政策,更加导致农户专业种植薄荷的积极性降低。

在我国的安徽太和县,薄荷的种植面积从过去高峰期的28万亩萎缩到目前的不足1000亩,其他地方的薄荷种植也呈现大幅度萎缩的态势。

然而,全球市场需求却没有因为我国薄荷产量的萎缩而停下,最近一直保持持续增长。

随着全球总体种植面积和产量的明显下降、市场库存量持续下降以及价格预期走高,凸显出大规模种植和规模化生产的迫切需求。

美国、加拿大等北美地区作为高端薄荷油主产区,由于政府新能源政策和对于玉米等能源作物种植的政策性补贴,导致薄荷种植面积大幅度减少。

因此,重新确立我国在优良薄荷类产品领域的优势地位,将迎来一次历史性的机遇。

1.2项目意义

按照中央一号文件的精神,该项目聚焦“三农”。

在中西部地区发展该项目,有利于当地农业结构调整,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有利于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规模化和集约化。

特别是对引导、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化发展具有示范、引领、辐射和带动的作用,是一项利国、利民、利企的实事工程和意义深远的产业化运作项目。

不仅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现实意义,而且对我国建立薄荷产业的全球地位有着重要战略意义。

归纳起来就是:

●服务“三农”,吸纳当地劳动力,提高农民收入,优化当地农业产业结构及土地资源配制。

●探索符合中国特色的农业产业化进程,确立当地示范农业的新模式,供全国借鉴。

●形成产业链规模,建立高科技农业研发中心,提高产量和质量,确立国际地位。

●为当地做出贡献,增加产值和相应税收,增加就业机会。

2市场分析

2.1市场细分

现在国际市场上进行交易的主要薄荷油种类有椒样薄荷油、本土留兰香油、苏格兰留兰香油、中国大叶留兰香油和亚洲薄荷油等。

不同种类的薄荷油在香气、主要成分和亩产量上有很大的不同。

其中,亚洲薄荷这个品种的产量和交易量都是最大的。

2.2市场容量

本项目面向全球市场,从近十年全球薄荷油销售的平均数据来看,亚洲薄荷油的全球交易量在30000吨左右。

2.3市场竞争

印度依靠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占据了亚洲薄荷油90%以上的市场份额,但其技术、设备落后,管理水平低下,产品质量不稳定。

我国曾经有亚洲薄荷种植的辉煌历史,且在基础设施、技术装备等领域,相对于印度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2.4市场趋势

预计全球2013年薄荷油需求量和产量将继续增加。

在美国,2012年椒样薄荷的种植面积比2011年大幅增加了19%左右。

美国本土留兰香油产量在2012年上升了14%,产量达到500余吨。

印度的亚洲薄荷油产量超过27000吨。

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是种植者得益于新兴市场的需求量增长和市场价格的全线上扬,刺激了一度萎缩的种植面积重新开始扩张。

总体来看,全球产量依旧低于过去最高峰时期,考虑到市场的持续增长,因此预计未来几年产销两旺的格局不会改变。

2.5数据来源

以上数据来源为全球主要薄荷油贸易商美国Labbeemint公司、美国I.P.Callisons公司、英国F.D.Copelands&Sons公司、美国A.M.TODD公司的市场报告。

3项目发展现状

3.1项目现状

本项目拥有国际种植技术专家、国际香精香料行业专家和国际专业销售人员。

携手国内农业种植专家,已在中国东北、西北和江淮地区对美国椒样薄荷、本土留兰香等优良品种进行了多年的试验种植,成功建立了组培实验室和温室育苗基地,实现了中等规模种植,为实现大规模种植、品种多元化和产品规模化奠定了基础。

2012年秋季,本项目在新疆地区发展的本土留兰香和椒样薄荷种植面积已经超过2000亩,建立了配套的薄荷油加工厂。

2013年可扩展到10000亩规模,为2015年在新疆地区发展10万亩左右椒样薄荷和高端留兰香品种种植基地奠定基础,同时也为在江淮地区建立亚洲薄荷种植基地起到引导和示范作用。

另外,本项目已在上海建立基础研发中心,已完成薄荷新品种认定工作。

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已完成,并制定了详细的发展规划。

对项目所需的各项投入及预期收益进行了客观估算,并制定出了项目实施中各阶段发展目标,保证了该项目的可行性。

3.2核心团队

程光宇,硕士,市场发展

曾任,联合利华市场与销售经理,贝尔(BELL)香精香料大中国区总裁。

十年国际市场销售经验,十年国际香精香料市场经验。

JohnLowry,硕士,国际市场拓展

贝尔(BELL)香精香料国际总裁,三十年国际香精香料市场销售经验。

张昕,硕士,组织管理,战略发展

曾任,宝洁(Procter&Gamble)市场与产品发展经理,汉扬集团合伙人。

三年产品与市场发展管理经验,十二年市场分析经验,六年企业发展策略规划经验,十二年公司运作经验。

段文才,原新疆奇台农场场长,30多年农场管理经验。

乐云辰,硕士,5年薄荷产业化技术开发经验。

3.3核心理念

本项目从事的是现代化科学种植、统一定点加工和全球销售的产业化整合工作。

而国内现有的薄荷种植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3.3.1科技含量低,品种退化导致产量、质量不稳定。

项目理念:

从国外引进高端品种,在国内多个地方进行试验性种植,建立研发中心,3-5年更新一次种苗,提高产量,确保质量稳定。

3.3.2农民散户种植,成本高、利润薄、质量参差不齐

项目理念:

建立GAP(GoodAgriculturePractice)管理标准的、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农场。

全程机械化操作,体现规模效应,降低种植成本,提高利润空间,确保质量安全和均质化。

3.3.3市场分销环节繁杂,价格波动大影响市场稳定

项目理念:

采取直销方式,直接面对最终客户,缩短销售环节,使利润最大化的同时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使市场稳步发展。

3.4优势

3.4.1人才优势

项目拥有新品种培育、组培脱毒苗技术、温室育苗技术及中试基地管理的技术管理型人才、大规模GAP农场管理人才、精加工技术人员、国际调香专业人才及国际市场专业人才为一体的专业管理团队。

3.4.2技术领先

项目先期已独立完成美国薄荷品种组培实验、温室试验、小面积种植和初加工并具备大面积种植能力的公司,拥有多项高科技技术,拟申请多项技术专利。

3.4.3经验积累

本项目经过多年试验种植,成功摸索出种苗培育模式、种植管理模式和初加工模式,已经形成以组培实验室、育苗温室及一定规模大田种植的产业基地。

3.4.4初具规模

本项目在我国新疆地区已具备了一定的种植规模,为将来在江淮地区大规模推广种植积累了经验。

3.4.5市场销售

本项目同国际领导企业建立战略合作。

依托美国BELL香精香料集团、美国I.P.Callisons集团、美国Colgate(高露洁)集团和英国F.D.Copeland&Sons集团,确保市场稳定,销售渠道畅通,目前已获得销量承诺1000吨。

本项目与最终大客户建立长期供求关系,一旦形成规模种植与生产,全球著名薄荷产品使用企业在中国的分支机构,将对项目种植基地进行认证,并且确定为长期供应商。

这些企业包括宝洁、高露洁、箭牌糖果、强生和联合利华等。

4项目发展计划

4.1总体发展目标

利用三到四年时间,依靠当地政府支持,在我国江淮地区形成2-3个亚洲薄荷种植基地,总计约10万亩种植规模和配套的原油提炼工厂以及深加工精炼厂。

发展目标分为两个部分:

4.1.1亚洲薄荷品种试种基地建设

2013年,建成占地5000亩的亚洲薄荷品种试种基地和初级产品加工厂。

4.1.2大规模种植基地确立,形成种植规模,往深加工延伸

至2015年,形成国内十万亩种植规模,年产亚洲薄荷油产品达到2000吨,建立深加工精炼厂,成为全球薄荷类产品的领导企业。

4.2亚洲薄荷品种试种基地

目标是在江淮地区建立2-3个在亚洲薄荷品种种植方面具备示范效应且拥有强大的种苗输出能力的试种基地。

选育方面具有创新能力的研发中心以及与之配套的新品种试验基地。

选择在适当的地区建立新品种试验基地,先行建立组培苗日产量5千株的生产型组培实验室和配套的100亩日光温室,形成基地的种苗生产、驯化和留种体系,使基地具备每年300万株苗的生产能力。

该基地建成以后,能为整个薄荷项目带来巨大的科技推动力。

基地每天可以产出5千株组培苗,日光温室可以将组培苗转化为可用于大田种植的驯化苗,形成规模以后,一季可产出300余万株驯化苗。

将得到的驯化苗转移到5000亩大田中进行试验种植,最后通过蒸馏取得最终产品并对新品种的各项生物学指标和经济指标进行全面的评估,最后向更大规模的种植推广。

经过3-5年的推广种植以后,基地开发的新薄荷品种又可以更新代替逐渐退化的老品种,从而使薄荷种植业可持续发展。

4.3大规模亚洲薄荷种植基地建设

目标是2015年底,在我国江淮地区形成总体种植规模10万亩以上的亚洲薄荷种植基地2-3个。

采用农场管理模式,以土地经营权转换为核心,以租赁的方式,在一定时期内(15-30年),将一定范围土地经营权的主体由农户集中到企业,企业根据自己的生产经营目标,配置一定比例的技术人员、农业工人(可以是原土地的农户)和农业机械,借助于GAP管理体系,将企业化的经营理念和工业化的管理模式导入农业生产,以期达到技术标准统一、产品质量可靠、投资回报稳定的经营目标。

初加工方面,为保障高效运作,提升竞争力,采用初级产品就地就近现场加工模式。

先期,采用移动式加工设备,直接在田边加工,其副产物可直接返回大田作为有机肥或作为饲料出售。

形成万亩以上种植规模后,采取就近集中加工方式。

每万亩建立一个集中固定加工点。

通过以上方法与手段,在3年内形成2000吨左右的初级亚洲薄荷油产品的生产规模。

5财务预测

本项目现以拟引入人民币1.2亿元为前提编制下列财务测算数据汇总表。

主要作为建立上述试种基地和大规模种植基地所需各类设施、设备以及营业成本等投资。

 

6风险因素

6.1风险分析

6.1.1自然灾害风险

农业种植项目对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依赖性强,如果遇上大的干旱、洪水、暴雪等恶劣气候以及气候变暖因素,可能导致农作物的减产甚至绝收,所以本项目存在一定的自然灾害风险。

6.1.2土地租赁风险

由于土地出租方的原因,收回种植土地,造成种植资源的缺乏。

另外,土地租赁价格增加,导致成本上升,降低市场竞争力。

6.1.3市场与价格风险

按照过去薄荷种植小规模、分散的农户种植模式,政府指导与市场调控力差,加上农产品易受到自然气候条件的影响,以及销售中间环节众多,种植规模不能根据市场需求控制,常常导致市场的供需失衡,容易引起价格的剧烈波动,使得农民利益无法保障,种植信心下降。

6.2风险控制

6.2.1优化种植技术,提高科技含量

本项目将采取先进的栽培措施,建立可控的灌溉系统,培育抗性更强的杂交品种,降低自然灾害风险。

6.2.2长期、多点土地合作

严格考察,选择多个理想种植基地,与当地政府合作,签订长期订单合作协议。

6.2.3产业整合,保障市场

本项目将迅速建成国内最大规模的、机械化作业的薄荷种植及初加工产业基地,形成新品种开发、种苗培育、大面积种植、产品初加工、调香、检测、产品种类分级、市场销售整体产业化运作模式。

同国内外大客户签订稳定、长期的供货协议,规避市场与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建立长期稳定的目标市场。

7结论

本项目在农业产业化、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等方面的核心理念具有先进性。

项目在技术上完全可行,发展时间表明确,财务测算数据可靠。

特别是项目前期工作为未来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核心团队所具有的专业素质和相关经验使项目在技术上得到了有力的保障。

项目所涉及的市场前景广阔,而业已建立的销售渠道确保项目能够取得预期收益。

总而言之,该项目计划完全具有可行性,预期经济、社会效益十分显著,投资回报率较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