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完美版粤教版《传记选读》第16课《子刘子自传》习题及答案.docx
《最新完美版粤教版《传记选读》第16课《子刘子自传》习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完美版粤教版《传记选读》第16课《子刘子自传》习题及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完美版粤教版《传记选读》第16课《子刘子自传》习题及答案
16 子刘子自传
君子于役
君子①于役(yì)②,不知其期,曷(hé)③至④哉?
鸡栖于埘(shí)⑤,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⑥!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huó)⑦?
鸡栖于桀(jié)⑧,日之夕矣,羊牛下括⑨。
君子于役,苟⑩无饥渴!
【注释】
①君子:
此妻称丈夫。
②役:
苦役。
③曷:
何时。
④至:
归家。
⑤埘:
音时,鸡舍。
⑥如之何勿思:
如何不思。
⑦佸:
音活,聚会、相会。
⑧桀:
鸡栖的木架。
⑨括:
通佸,聚集,此指牛羊放牧回来关在一起。
⑩苟:
大概,也许。
【译文】
丈夫服役远在异乡,归期漫漫真是久长。
哪年哪月才能归来,家鸡进窝真是匆忙。
眺望夕阳不断西沉,牛羊纷纷走下山岗。
丈夫服役远在异乡,教我如何停止思量!
丈夫服役远在异乡,没日没夜真是漫长。
不知何时才能相会,家鸡进窝已经安顿。
眺望夕阳不断西沉,纷纷下坡是那牛羊。
丈夫服役远在异乡,愿他没有饥渴情状。
【赏析】
本文用不着色泽的、极简极净的文字,在一片安宁中写思。
“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固有空间的阔远和苍茫,但家之亲切,在黄昏的背景中更伸向亘古之邈远。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本来的平静安宁中,偏偏没有道理的空了一块。
夕阳衔山,羊牛衔尾的恒常中原来是无常,于是一片暖色的亲切中泛起无限伤心,而由“不知其期”把忧思推向更远,“日之夕矣”之暮色也因此推向无边无际。
“如之何勿思”,不待说,先已在景中说破。
“曷至哉”,是不知今在何处也。
邓翔曰:
“唐诗云‘茨菇叶烂别西湾,莲子花开入未还。
妾梦不离江上水,人传郎在凤凰山’,即‘不知其期’及‘曷至’之注脚。
”所解不差。
不过两诗虽思有共通,而诗境却相去甚远。
张潮的诗题作《江南行》,一南一北,风物已殊,气象迥别,此且不必论,郝懿行曰“古人文字不可及处在一真字”,张诗却只是在用巧。
与“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境象稍近的,后世有《敕勒歌》: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但彼有《君子于役》之大,却没有它的小。
若将《诗》比《诗》,则《卫风·伯兮》有《君子于役》之小,《邶风·雄雉》更于小中别有襟抱;《君子于役》,却是广漠之大中孑然一个零丁之小,在这大和小的截然却又是浑然中,“如之何勿思”乃一字一顿那么不容置疑,而真正成为弥漫于天地间的生存的呼唤。
“不日不月”,仍承“不知其期”来。
或解此为不可计以日月,言时日之久,但依焦琳说,此句意为“孤寂无依,无以度日月”,即“过不成日月”,似乎更好。
贺贻孙曰:
“‘苟无饥渴’,浅而有味。
闺阁中人不能深知栉风沐雨之劳,所念者饥渴而已。
此句不言思而思已切矣。
”仍是在最家常处,也是生存之最根本处,写出深深的忧思和怀念。
焦琳曰:
“‘不知其期’,‘苟无饥渴’,皆思心所必有,而说者据此以为王之遣役确未告以归期,确不思其危难,以为世之盛衰可由此观焉。
恐诗虽可观盛衰,亦未必可如此观也。
”所论极是。
而最不可释怀的依恋,不正在那动人心魄的生存的呼唤中么。
在《君子于役》,我们与其观世,不如观思;与其感受历史,何如感受生命。
一、基础训练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勾(gòu)当 作(zuō)践
闷(mèn)葫芦迥(jiǒng)乎不同
B.干(gān)禄丧(sāng)钟
水门汀(tīng)果实累累(léi)
C.挑剔(tì)缥(piǎo)缃
冠(guàn)名权前合后偃(yǎn)
D.悄(qiǎo)寂耆(qí)老
血(xuè)淋淋切中肯綮(qìng)
解析:
A项,作zuò;C项,剔tī;D项,血xiě。
答案:
B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描摹 眩目 乌骓马 敷衍塞责
B.膨涨逡巡跷跷板寥若晨星
C.莨绸勖勉捣衣砧天寒地坼
D.腈纶指摘湿辘辘涸辙之鲋
解析:
A项,眩—炫;B项,涨—胀;D项,辘辘—漉漉。
答案:
C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一些厂家以更换包装为由调高了产品价格,消费者对此不以为然,认为厂家更应注重提升产品品质而不仅仅是包装。
B.强化推行“问责制”以后,各政府部门分工更加细致明确,所有人各行其是,各尽其责,大大提高了政府办公效率。
C.3D打印机的出现使任何复杂形状的设计均可实现,生产时不必再考虑生产工艺问题,它的发展令普通人瞠目结舌。
D.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书本上的历史知识和集体记忆是不同的,没有民众对历史的集体记忆,就难免会出现数典忘祖的悲哀。
解析:
A项,“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B项,“各行其是”各自按照自己认为对的去做;C项,“瞠目结舌”形容人窘迫或惊呆的样子。
D项,“数典忘祖”比喻忘本;也比喻对本国历史的无知。
答案:
B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地王大厦是中国当时超高层钢结构工程的代表作,全过程采用计算机控制,智能化程度在今天也可以堪称先进。
B.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和重视临港产业经济,应当成为解决我市经济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C.这款新车是针对年轻人群打造的实用家轿,这款车的整体造型融合当今车坛最时尚的设计,刀刻般的肩线贯穿整车,充满力量感。
D.中国就东海问题重申:
春晓油气田完全在中国的主权范围内,与共同开发无关;在东海划界问题上,中方不承认所谓“中间线”的立场没有变化。
解析:
A项,“可以堪称”词语重复累赘。
B项,语序不当,应将“发展”和“重视”对调;搭配不当“树立”应改为“贯彻”,“重要组成部分”,应改为“重要措施”。
C项,成分残缺,应在设计后加“理念”。
答案:
D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看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总是情动神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于是感动变为勇气,当人们明白,原来人性中的美好是如此地可爱,如此地触手可及时,《感动中国》已经播下了一份希望。
①每个故事都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比如亲情、勇气、奉献、爱心等等 ②因为那些人和事无一不触碰到内心里最柔软的地方 ③如今的社会,人们普遍缺少敬畏,于是缺少束缚 ④当看到这些活生生的榜样时,人们不自觉地对照自我,反观内心 ⑤但总结起来无一不指向人性的美好 ⑥那些身边的普通人,能在一瞬间选择放大自己的善,或者用一生坚守某种品质,着实让人充满敬意
A.⑥①②⑤④③B.①②③⑤⑥④
C.②①⑤⑥③④D.①⑥⑤②④③
解析:
本题可用排除法。
上文“总是情动神伤”是结果,所以紧接的应是令人“情动神伤”的原因。
②中“因为”很好地承接了上文,应在首位,故可排除A、B、D三项。
答案:
C
二、阅读提升
(一)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6~7题。
示 同 志
刘克庄
满身秋月满襟风,敢叹栖迟一壑中。
除目①解令丹灶坏,诏书能使草堂空。
岂无高士招难出,曾有先贤隐不终。
说与同袍二三子,下山未可太匆匆。
注:
①除目,指朝廷的任免名单。
6.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
首联上句生动地描绘出隐逸的情趣,透过“秋月”、“秋风”的环境和两个“满”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超凡脱俗、清高飘逸的闲适情趣;而下句陡然一转,以一“敢”字又流露出自己栖迟深壑而未敢叹息的仕途失意之落寞。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进既不容于朝,退又不甘于隐的无可奈何的复杂心情。
7.请从表达方式上分析本诗在抒发情感上的独到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
议论为主,直抒胸臆。
能言之有物,直中见曲,将明确的诗意以委婉纡徐的语气出之,故不觉抽象与浅露。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无可奈何陈忠实
从1993年陈忠实的《白鹿原》出版后,我就记住了陈忠实那张“沟壑纵横”却不失坚毅的脸,想象着年轻时的这张脸该有多么英俊。
但让我大失所望的是电视专题片里的年轻陈忠实照片决谈不上英俊,只是比农村小伙子身上多了点“酸文假醋”气,真不如现在看着顺眼、深奥、硬朗、线条分明。
有一次我用这话调侃陈忠实,他用陕西话回敬我:
“得是地,人家都说周总理就是越老越帅气嘛!
”
有一次我在书摊上看到一本以作家出版社名义出版、署名陈忠实的长篇小说《丰乳玉臂》,马上打电话逗他:
返老还童啦,怎么研究起“肢体学”?
陈忠实一边听我电话一边在来回踱步,我在电话里能听出他啼笑皆非的腔调和踢踢踏踏的脚步声。
陈忠实抱怨说:
“《白鹿原》自发表到现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各类版本总印数早已超过100万册,可我还收集到盗版本十几种,盗版的数量估计超过人民文学出版社发行总量的三倍以上。
还有不下三十本以我名字出版的小说。
我的名字有那么值钱吗?
”
陈忠实自己发现被盗名的第一本书是《村画》。
欺世盗名者把《村画》弄得“遍地开花”,一点不在乎陈忠实本人是否知晓,竟然摆到了他家门口书摊上。
摊主认得陈忠实,老远就冲他喊,你的新书卖得不错,刚进两天,几十本就卖完了。
陈忠实张口结舌,估计他当时那张脸得让小摊主做两天噩梦。
没等噩梦过去,陈忠实又接到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的电话,说这部署名陈忠实的《村画》,内容与他们社出版的一部叫《壁虎村》的作品相同,作者是云南作协副主席李霁宇。
他们请陈忠实写一篇文章以澄清事实,陈忠实只好怀着无法言说的心情著文说明事实真相。
估计从那事起过滤嘴香烟消愁的作用不行了,陈忠实改吸雪茄。
还有一次,上海一位读者和浙江师大的一位研究生几乎同时致信陈忠实,说他们买到一本署名陈忠实的小说《生命原》,内容不错,就是错别字太多。
陈忠实当即回信说明本人并没有出版过这本书,希望他们将此书寄来看看,同时寄了自己的一部作品以作留念。
其实陈忠实更为苦恼的是,这部作品是陕西党校的一位老教员在此书尚未出版之前就将一校样送给他读过,请陈忠实帮着提提意见,出版之后还送了他一本,书的原名叫《楞娃》。
这事叫陈忠实好生地郁闷了一阵子,估计脸上的皱纹又多了几条。
陈忠实还接到山东作协副主席赵德发的电话,说他看到一本叫《石牛原》的小说,落款是陈忠实,但内容正是自己的作品《缱绻与决绝》。
接到这个电话陈忠实真是不能再容忍了,盗名盗到自己朋友的头上,不仅再一,而且再二,再三,损害自己的名誉和利益也罢,伤害到了朋友们,陈忠实于心不忍,而且为此总是心怀歉疚。
从此陈忠实但凡接受记者采访都会郑重声明一点:
我写《白鹿原》之后没有长篇出版,任何署我名的长篇,除了《白鹿原》之外,都不是我的作品。
这一来,陈忠实估计不会再有盗他名出书的了。
其实不然,没过两天他相继收到了几张汇款单,汇款单位都是些很少听到的地、市级小报。
他拿到汇款单苦思冥想也没想出曾几何时给这些地方寄过稿件。
汇款不能收,只能等着邮局自动退款了。
后来陈忠实在和一位记者聊天时说到此事,记者报道后引起有关部门注意,竟然查到冒名顶替的作者是陕西农村的一位文学爱好者,他自己署名的文章寄到任何地方的报刊,都从未被采用过,便想到以陈忠实的名字落款,地址写自己家的。
因此那些没和陈忠实联系过的报刊就按他提供的地址寄稿费和样报,但有些知道陈忠实地址的就寄到省作协。
此事过去一段时间之后,陈忠实见到一封信,是那位化名陈忠实的人悄悄放到作协收发室的。
看了这封信陈忠实又难过又感慨。
这位农民兄弟在信中说,他家境不好,自幼喜爱文学写作,想靠写稿的收益补贴家用,就想出这么个办法,篇篇中的。
陈忠实读了这封信后,很想见见他,可这位农民没有留下地址,只好等待他的再次出现。
等待的过程中陈忠实会常常想到他、惦记他。
好像是他又欠下一笔难以偿还的人情债似的。
谈起他屡屡遭受的盗版盗名之苦,我估计陈忠实这会儿一定是一副“苦大仇深”的表情。
8.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陈忠实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
陈忠实用陕西话回敬我,体现了他幽默的性格;回信寄书给两位研究生,表现了他平易近人的态度;当朋友的书被盗用自己的名时考虑朋友的名声,表现了他先人后己的品格;想见冒自己的名出书的农民朋友,还表现了他是一位富有同情心的作家。
9.有人说本文整篇都是写陈忠实先生的书被盗版的事情,有重复之嫌,你认为作者这样安排材料得当吗?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
作者这样写处理得当。
因为作者每一个事例的对象都不同,由陈忠实的朋友、陈忠实自己、出版社的电话、读者的信、作协主席、最后到盗用他名出书的农民,结构上是层层递进的。
,同时情感上也是层层递进的,由自我解嘲、张口结舌、无法言说、苦恼、歉疚,到最后的难过感慨,苦大仇深,文章就是用这样看似重复的事例一步一步体现陈忠实的无可奈何。
10.盗版书、盗版碟等盗版现象屡禁不止,联系社会现实,结合本文,谈谈该如何规范文化市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
文中一些盗版者为了谋取利益,非法盗版,一些消费者对盗版也持认同态度,使盗版有市场,甚至是小贩也贩卖盗版,因此规范文化市场的关键在于教育,让盗版者认识到盗版的危害,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意识,自觉抵制盗版,从源头和市场两方面扼杀盗版,形成良好的文化环境。
另外文中一些出版社不加甄别地出版书籍,因此解决盗版问题还需政府加大执法力度,规范出版市场,使它们健康、合理发展。
三、语言运用
11.下面四句诗的每一句都可以想象成一幅画面,第一句和第四句的画面均已写出,请你补写中间两句的画面,注意表达准确、生动。
(不要求句式相同)
诗句: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画面一:
秋日天高气爽,此处却猎猎多风。
山谷中不断传来“高猿长啸”之声,“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画面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画面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画面四:
滚滚而来的长江之水奔流不息。
答:
(示例)(画面二:
)在水清沙白的江水洲渚上,点缀着迎风飞翔、不住回旋的鸟群。
(画面三:
)无边无际的林木,树叶在秋风中窸窣飘落。
12.阅读下面的语段,根据交流的语境,孩子会问什么问题?
爸爸会怎样回答?
蜡烛突然熄灭了。
孩子问爸爸:
“蜡烛还有油,怎么就熄灭了呢?
”
爸爸回答说:
“蜡烛的芯烧完了,当然就熄灭了。
”
孩子若有所悟,再问爸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爸爸回答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
(示例)没有芯的蜡烛会熄灭,没有心的人呢
没有心的人和没有芯的蜡烛一样,不能照亮别人
►语文天地
刘禹锡的作品风格
刘禹锡及其诗风颇具独特性。
他性格刚毅,饶有豪猛之气,在忧患相仍的谪居年月里,感到了沉重的心理苦闷,吟出了一曲曲孤臣的哀唱。
但他始终不曾绝望,有着一个斗士的灵魂;写下《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重游玄都观绝句》以及《百舌吟》《聚蚊谣》《飞鸢操》《华佗论》等诗文,屡屡讽刺、抨击政敌,由此导致一次次的政治压抑和打击,但这压抑打击却激起他更为强烈的愤懑和反抗,并从不同方面强化着他的诗人气质。
他说:
“我本山东人,平生多感慨。
”(《谒柱山会禅师》)
刘禹锡早年随父寓居嘉兴,常去吴兴拜访江南著名的禅僧兼诗僧皎然和灵澈,据其《灵澈上人文集纪》自述,当时他“方以两髦执笔砚,陪其吟咏,皆曰孺子可教”,这一早年经历对其后来的诗歌创作影响很深。
刘禹锡的诗,无论短章长篇,大都简洁明快,风情俊爽,有一种哲人的睿智和诗人的挚情渗透其中,极富艺术张力和雄直气势。
诸如“朔风悲老骥,秋霜动鸷禽……不因感衰节,安能激壮心”(《学阮公体三首》其二)、“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始闻秋风》)这类诗句,写得昂扬高举,格调激越,具有一种振衰起废、催人向上的力量。
至于其七言绝句,也是别具特色,如: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浪淘沙词九首》其八)“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
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杨柳枝词九首》其一)
就诗意看,这两篇作品均简练爽利,晓畅易解,但透过一层看,便会领悟到一种傲视忧患、独立不移的气概和迎接苦难、超越苦难的情怀,一种奔腾流走的生命活力和弃旧图新面向未来的乐观精神,一种坚毅高洁的人格内蕴。
再如他那首有名的《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全诗一反传统的悲秋观,颂秋赞秋,赋予秋一种导引生命的力量,表现了诗人对自由境界的无限向往之情。
刘禹锡深信佛教,得其中三昧,在很多年以后他还说,写诗的人应该“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景”(《董氏武陵集纪》),前句即指语言的简练与含蓄,后句即指主体的观照与冥想。
所以他一方面重视通过锤炼与润饰使诗歌的语言既精巧又自然,而反对多用生僻字眼,提出“为诗用僻字,须有来处……后辈业诗,即须有据,不可率尔道也”(《刘宾客嘉话录》);
另一方面,他又极重视主体的观照与冥想,在《秋日过鸿举法师寺院便送归江陵诗引》中他曾说:
“能离欲则方寸地虚,虚而万景入;入必有所泄,乃形于词。
因定而得境,故翛然以清;由慧而遣词,故粹然以丽。
”
定,是排除杂念的观照;慧,是一种灵感的获得。
这样写出来的诗,便能容纳更丰富的内涵,有着更深的意境。
因此,刘禹锡的诗大多自然流畅、简练爽利,同时具有一种空旷开阔的时间感和空间感。
像他的名句如“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都是他对历史、人生进行沉思之后的一种感悟。
这种感悟以形象出现在诗里,不仅有开阔的视界,而且有一种超时距的跨度,显示出历史、现实、未来在这里的交融。
刘禹锡的咏史诗十分为人称道。
这些诗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表现他阅尽沧桑变化之后的沉思,其中蕴涵了很深的感慨,如《西塞山怀古》《乌衣巷》《石头城》《蜀先主庙》等都是名篇。
►高考链接
鉴赏分析形象
要明确传记的第一主角是传主。
其余任何伟大的人物或重要的历史事件,都是为了塑造传主形象而存在的。
方法:
①抓住主要事件,高度提炼。
②联系社会。
把握传主形象特点(性格、精神品质等):
(1)抓评议性、概括性的词句。
(2)抓传主在事件(主要事件)中的表现与细节描写这一细节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精神品质,起到什么作用等。
(3)抓传主背景与作者意图分析传主特点时,还要知人论世,即结合传主的年龄、身份、传主所处的社会背景等判断。
此外,作者的意图也会影响我们对传主特点的判断。
作者会通过材料取舍,通过评议概括等方面的词句向读者传递其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