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考大学语文古代文问答题48个.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594950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5.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考大学语文古代文问答题48个.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统考大学语文古代文问答题48个.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统考大学语文古代文问答题48个.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统考大学语文古代文问答题48个.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统考大学语文古代文问答题48个.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统考大学语文古代文问答题48个.docx

《统考大学语文古代文问答题48个.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考大学语文古代文问答题48个.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统考大学语文古代文问答题48个.docx

统考大学语文古代文问答题48个

统考大学语文古代文问答题(48个)

第一章先秦两汉诗

1.《黍离》之悲有三层含义:

怀念故土盛世、感伤国势衰亡、希望天佑东周。

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notforcommercialuse

2.《黍离》掌握此诗的重章复沓08年9月考过

《黍离》全诗三章,首章清楚地表达了全诗的思想,后两章只更换几个字,反复吟唱同一内容,层层渲染,不断强化首章所表达的感情,使之淋漓尽致。

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notforcommercialuse

3.《诗经》《秦风•蒹葭》伊人形象

一个颇具有象征意义和朦胧美的伊人形象。

4.屈原〈涉江》一诗的语言特色

这首诗在语言方面极富特色。

3。

语言感情色彩十分强烈:

大胆抨击黑暗,严斥奸佞小人,表达宁死不变之心志,爱憎分明,斩钉截铁。

诗末的乱辞,又1。

连用比喻和象征手法,以鸾鸟、凤皇、露申、辛夷喻贤才,以燕雀、乌鸦和腥臊臭气喻小人,又以天象为喻,感叹生不逢时。

2.“兮”字是楚辞的标志性用语,楚辞中有许多“兮”字,其在诗中的作用是:

1,调整音节,使音律协畅。

2,起着一部分虚词如“于”、“以”、“之”、“而”等的语法作用。

《涉江》这首诗不但大量用“兮”,而且用法多样,有的用于句中,有的用在奇句末,有的用在偶句末,灵活多变,无不妥帖,显示了高超的语言造诣。

5.《汉乐府•陌上桑》一诗中罗敷的形象。

这首诗叙述了采桑女子罗敷严词拒绝太守调戏的故事。

罗敷是一位美丽、勤劳、坚贞、机智、勇敢并忠于丈夫爱情的采桑女的形象。

6.《汉乐府•陌上桑》一诗是如何运用侧面描写手法的?

此诗除正面描写外,主要采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

如,诗中不去描绘罗敷的面容如何姣好,而是通过行者“下担”、少年“脱帽”、耕者忘犁、锄者忘锄等贪看罗敷的具体表现,从虚处落笔,渲染、烘托罗敷的美貌。

这种侧面描写和烘托,比直接描绘美丽本身更为有效,它更加生动活泼,更富生活气息。

7.《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的艺术特色

第一,感情真挚,曲折细腻。

第二,诗意含蓄,表达委婉。

第三,运用比喻,耐人回味。

总之,这首诗善于运用比兴和写景来抒发感情,擅长采用事物烘托,融情入景,寓景于情,体现了“怨而不怒”、“温柔敦厚”的抒情风格,是我国早期抒情诗的典范。

在句法韵律上,语言不假雕琢,浅近自然,但又异常精练,含义丰富,耐人寻味;韵律轻柔优美,悠扬婉转,很适合歌唱和吟诵

8.曹操《短歌行》一诗的语言特色

1)此诗成功地运用了比兴手法。

用“朝露”喻人生短暂;用“乌鹊”择枝喻贤士择主;用明月喻贤才;用山海喻志向、胸怀等等,形象十分生动。

2)运用典故。

借用《诗经》、周公的典故,立意深远。

3)这是一首言志诗,采用《诗经》的四言句式,显得庄重、典雅,加强了作品的力量的表达。

总之,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抑扬顿挫,具有强烈的节奏感。

8.1〈短歌行〉作者人生无常的感叹与思贤若渴的愿望。

赤避之战失败后,曹操年过半白,统一大业受挫,故有人生无常之吧和借酒消愁之举,但曹操必竟是位英雄,他深感要成就大业,人才是最重要的,故诗人在深沉的忧郁中回荡着慷慨激昂的情绪,在生命短促中唉叹中激发出统一全国的雄心壮志。

他诚心呼唤人才,袒露求贤若渴的心迹,表达礼贤下的诚意,以达“天下归心”完成统一大业的宏伟目标。

第二章先秦两汉文

9.《左传•郑伯克段于鄢》人物形象

郑庄公心狠手辣,阴险狡猾,虚伪刻薄;;共叔段贪得无厌,狂妄愚蠢,不得人心;武姜自私褊狭,昏聩糊涂,以私情干政;蔡仲的老成持重,公子吕的直率急躁,颍考叔的聪慧机敏

10.《论语•先进》人物形象:

子路的直率和自信,冉有谦逊有礼,公西华的谦恭而长于辞令,曾晳的恬淡及潇洒放达。

11.语录体的特点(〈论语〉是语录体)

语录体散文集每篇以首句前二字为标题,每篇又分若干章,每章都非常简短,多为独白式的语录或二人对话以口语为基础,吸收书面的语言的长处,简洁精练,生动隽永,幽默风趣,情味盎然,有许多极定哲理和启发性的语句。

成为后世的警句格言。

12.《孟子•公孙丑下》修辞手法?

1)否定句式的大量运用。

2)对偶句的运用。

3)恰当地运用排比句。

4)、对比、顶真手法的运用。

13.庄子《遥游游》艺术特色:

第一,想象丰富,构思奇特。

第二,寓哲理于形象之中。

第三,词汇丰富,用语新颖准确。

第四,文章句子长短错落,又杂用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使整篇文章形成汪洋恣肆的语言风格。

14.庄子《逍遥游》(节选)以形象阐述哲理(P47-48)

这是一篇哲理论文,但庄子不重逻辑思维,而注重形象思维,他不是作纯理论阐述,而是借助于直觉体悟,将深奥的哲理化为光怪陆离、丰富生动的艺术形象。

15.司马迁在《史记•项羽本纪》中描写人物的主要手法有哪几种?

A,以事件写人物。

B,细节描写。

C,场面描写。

D,运用对比手法。

16.项羽性格具体有强烈的英雄感和悲剧性:

09样卷中有。

1)在“钜鹿之战”、“破釜沉舟”的描述过程中,展示了项羽作为一名指挥员把握战机、当机立断的果敢和坚定。

2)在“鸿门宴”中,项羽轻信于人,缺乏主见;对现实的观察陶醉自我,近乎愚蠢;怀疑亲信,失去人心,也就失去了群众基础

3)在“垓下之围”中真实地展示了项羽性格的另一面——儿女情长的感情世界,它让读者对项羽的悲剧结果不再令人惋惜,而是令人对其产生深深的同情。

其次是项羽面临战事的失败,他的结论是:

“天亡我,非战之罪也”,足见其刚愎自用、虚荣心及强的内心世界。

第三章唐宋诗

17.《秋登万山寄张五》一诗中情景交融的特点。

此诗将怀人之情和薄暮时分所感发的淡淡愁绪,完全融入景物之中,情随景生,情景交融,浑然一体,情飘逸而真诚,景清淡而优美,使全诗显得更为典雅浑成。

18.李白《将进酒》这首诗中李白豪放的自我形象。

全诗是以劝酒来张扬诗人的自我形象。

从诗人的外在形象看,他是一个狂放不羁的人物。

这次是朋友请他喝酒,按礼不该张扬,但李白不但主动要求朋友“莫停杯”听他唱劝酒歌,反客为主,而且竟然说出“主人何为言少钱”这样不合常情的话和作出让侍者用皮衣换酒之举,充分表现了他无拘无束、坦荡豪放的个性。

从诗人的内心看,通过他的慨叹和自白,层层揭示了诗人复杂而丰富的内心世界,他的理想,他的自信,他的傲岸不屈和不慕功名富贵,以及他的悲愤和无奈,都得以充分的展示。

以上这两方面的有机结合,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豪纵不羁的诗人自我形象就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给读者以难忘的印象。

19.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分析这首诗在叙事中抒情的特点。

这首诗最突出的特色是在叙事中抒情。

整首诗看似纯客观的叙事和描写,没有一句直接抒情的文字,实际上处处渗透着诗人对挚友的深情。

在最好的时刻送友人到令人神往的地方,处处是眼前美景,而处处融进了诗人的肺腑真情,可谓情意无限,感人至深。

这正是这首诗的魅力所在。

20.杜甫《新婚别》女主人公形象的时代特征。

诗人成功地塑造了一位新嫁娘的生动形象。

处于安史之乱年代的新婚之夜,新娘子面临的却是与丈夫的生离死别。

这痛苦是战乱造成的,使她内心充满了怨恨、不平,但新娘子又是深明大义的。

在国难当头之际,只有平定了安史之乱才有可能有社会的安定,所以新娘子又反过来鼓励丈夫上前线,向丈夫倾吐曲折动人的肺腑之言,表达了忠贞不渝的爱情和对未来的憧憬。

新娘子既是战乱的受害者,又是正义战争的积极支持者。

在她身上寄托了杜甫爱民与爱国两种思想,使这一人物形象具有极为鲜明的时代特征。

20.1杜甫《新婚别》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08年4月考过

这是杜甫一首高度思想性和完美艺术性相结合的代表作。

诗作中的人物和事件都是极为典型的,诗人在这里大胆运用了浪漫主义的艺术虚构,新娘子由开始的不满战乱造成的“暮婚晨告别”的人生悲剧,到她“沉痛迫中肠”的心理矛盾,再到最后毅然勉励丈夫“努力事戎行”,把战争环境中的人物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写得相当充分,十分符合战乱的环境和人物性格发展的逻辑。

女主人公的个性语言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21.杜甫《登高》一诗的通体对仗特点。

律诗严格要求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而首联和尾联无对仗的要求,可是这首《登高》诗恰是通体对仗,即全诗四联都对仗。

首联“风急天高”和“渚清沙白”、“猿啸哀”和“鸟飞回”,自然成对,十分工整,而句中的“风急”和“天高”,对句中的“渚清”和“沙白”又是句中自对,读来极富节奏感。

其它如颔联、颈联、尾联各联,也联联是对仗,句句、字字合律。

明人胡应麟在其《诗薮》中评价此诗时说;“当为古今七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此说颇为中肯。

22.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景物描写的特色:

这首诗的语言特色:

善于描写动态的奇景;运用比喻和夸张;句句用韵。

23.李商隐《无题》比喻用法及其象征意义。

“春蚕”、“蜡炬”是两个比喻。

春蚕吐丝直至生命的尽头;只要蜡炬未烬,就会流泪不止,诗人以有形之实物,状无形之感情,真是镂心刻骨之言。

“东风无力”象征着爱情遭遇了不可抗拒的外来压力;“百花残”象征爱情的枯萎;“蓬山”、“青鸟”则象征了绝望之中的一丝希望。

24.陆游《关山月》的主旨是什么?

诗人在诗中强烈抨击了南宋朝廷奉行的和戎路线。

揭露了这种屈辱苟安的投降政策,造成达官贵人沉湎声色,战备驰废,使边防战士报国无路,给沦陷区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也表达了诗人誓与广大士兵和人民坚决抗金的决心和光复国土的渴望。

第四章、唐宋词

25.温庭筠《菩萨蛮》“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的意蕴。

这首词,作者不直接写闺中女子对爱情的渴望,而是用“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的比喻和象征手法来暗示。

鹧鸪鸟成双成对,正衬托出女子的孤独和相思,让读者在这一系列若隐若现、欲露不露的描写中,去体味女子深隐而绵密的情思。

26.李煜《浪淘沙》倒叙手法的运用。

先写梦醒后的情景:

帘外春雨潺潺,晨寒阵阵袭来,零落的残春景象使他倍增凄苦。

再写梦中的情景:

睡梦中回到华美的古国宫殿,贪恋着片刻的欢乐,而忘了自己身为囚徒。

这种倒叙的手法运用,使梦中之“欢”和梦醒之“苦”形成极大的反差,更突出现实的处境让他无法忍受。

27.《长恨歌》艺术特色:

首先是叙事、写景与强烈的抒情相结合,在叙事中抒情。

其次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其三是诗中所刻画的人物形象鲜明而生动。

最后,语言精美,声调流畅。

28.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情景交融和运用传说的表现手法(P107)

此词上阕写牛郎织女相会,重在写景。

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出“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三句,展现了一幅令人陶醉的美景。

他们就在这金风玉露之夜相会。

下阕写牛郎织女爱情之坚贞,重在抒情。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个精妙的比喻和一声无奈的长叹,写尽了他们的相见之欢和离别之苦,相见是幸福的,离别是辛酸的,但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坚贞不渝的爱情。

29.苏轼《定风波》中“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含义是什么?

(P104)

此句明写词人在道中遇雨时置风雨于不顾、吟啸徐行的潇洒风度,暗示词人在政治风雨中遭贬后仍镇定自持、泰然处之的心态。

30.苏轼《定风波》中词人的自我形象和旷达的人生态度。

词人以自然风雨喻政治风雨,语意双关,表现作者自己不随物悲喜的处世态度和超旷潇洒的情怀;同时,也表达自己在逆境之中能够不惧忧患,忘怀苦乐,亦自有乐观健康的一面。

31.秦观《鹊桥仙》这首词的爱情观。

作者在词中巧妙地利用牛郎、织女离合悲欢的故事,热情歌颂了诚挚不渝的爱情。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这金石般的警句揭示了爱情的真谛,即“两情”“久长”。

只要两人有了坚贞不渝的爱情,即使是在天各一方,见难别易,爱情也会与日俱增,历久弥深,远远胜过只追求朝夕不离的庸俗情爱。

作者以是否诚挚持久,而非以是否永不分离来评判爱情的价值,确实是一种新的、健康的爱情观,表现了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这在古代同类作品中实属罕见。

31.李清照《永遇乐•元宵》分析这首词的语言特色。

词中既有“落日镕金,暮云合壁”、“染柳烟浓,吹梅笛怨”等锤炼工致的书面雅语,亦有“几许”、“次第”、“簇带”等俗语和“人在何处”、“不知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这样明白如话的口语,前者精工,后者自然,二者有机融合,形成了俗中见雅、雅不避俗、雅俗兼容的独特语言风格。

32.李清照《永遇乐•元宵》简析作者在词中铺叙和对比手法的运用

作者在词中铺叙和对比手法的运用非常突出。

上阕用写景和借设问来表达感情,就是采用了层层铺叙的办法。

下阕写“中州盛日”汴京的青春女子元宵节的游兴,也是采用铺叙手法,从多个角度进行了充分的描写。

这种铺叙手法的运用,使得写景更充分,抒情更尽致。

对比手法的运用在词中更为突出:

词的上阕是写“今”,下阕主要是忆“昔”,自然形成了当今的“元宵佳节”和“中州盛日”的“三五”(指正月十五)的对比。

词的下阕,又以昔日之欢乐幸福和今日之寂寞悲苦作对比。

此外,“香车宝马”的“酒朋诗侣”和“如今憔悴、风鬟霜鬓”的作者之间;冷落的“帘儿底下”和街上的欢声笑语,也都构成鲜明的对比。

34.辛弃疾《摸鱼儿》一词中暗喻和象征手法的运用。

此词暗喻、象征表现手法十分丰富。

作者以美人(陈皇后)自喻,并将其扩展为完整的抒情女主人公形象,借其伤春之情引出对皇帝的哀怨之情;借陈皇后的失宠暗喻自己被闲置的遭遇;词中还以春喻国,表达自己忧念国事的情怀。

词的最后写道:

“休去倚危栏。

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看似写景,实则是以“斜阳”、“烟柳”来象征国势日衰,时局日危,深寓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国势萎靡的无限哀伤。

35.辛弃疾《摸鱼儿》这首词中“休去倚危楼,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的寓意

“休去倚危栏。

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一句,看似写景,实则是以“斜阳”、“烟柳”来象征国势日衰,时局日危,深寓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国势萎靡的无限哀伤。

第五章唐宋文

36.韩愈在《张中丞传后叙》一文中南霁云形象的刻画手法(P123)

描写南霁云,运用典型细节。

文中精心描写了南霁云慷慨陈词、拔刀断指和抽矢射塔三个场面,歌颂其凛然正气,赞美其忠肝义胆,场面生动,形象传神。

作者重视对人物语言和行动的刻画。

南霁云“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的动作描写,体现出霁云刚烈无比的气概和激愤难抑的感情,令人触目惊心。

而在义愤填膺地抽出箭来奋力射向佛塔之后更是掷地有声:

“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

栩栩如生的英雄形象呼之欲出。

37.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以“始得”二字特色(P126)

作者用“始得”二字贯穿全文,文中五次强调“始得”:

“未始知”、“始指异之”、“然后知”、“未始游”、“游于是始”。

作者之所以特别强调“始得”,目的在于突出西山之景是永州最美的,游览永州胜景是从“始得”西山开始的,更主要的是作者在革新失败、贬官永州后带着抑郁不平的心态,在欣赏大自然美景过程中,去寻求精神上的解脱。

38.欧阳修《五代史令官传序》“成败由人”的中心论点和正对对比的论证方法

通过五代后唐庄宗李存盟成败的历史事实,阐明了国家的盛衰,事业的成败,皆取决于人事而非天命的道理。

文章总结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两条教训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文章观点明确,中心突出。

通篇围绕“盛衰”二字下笔。

首先开门见提出成败由人的中心论点。

接着用庄宗得天下之“盛”与失天下之“衰”的历史事实,进行正反两方面的对比论证,事实无可辩驳,对比十分明显,极有说明力。

2.欧阳修,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世称欧阳文忠公。

欧阳修是北宋的政治家,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

代表作,《与高司谏书》、《朋党论》、《五代史伶传序》《醉翁亭记》

39.苏轼《前赤壁赋》贯穿全文是怎样的感情线索?

由乐而悲、由悲而喜。

第六章中国古代戏曲

40.《长亭送别》中崔莺莺的心理活动。

1)、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她与心爱之人分别的痛苦(莺莺看重的是爱情,不是状元及第)。

2)、表现了她对张生深切的关爱之情(莺莺将张生的安全、健康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

3)、惧怕张生移情别恋(对张生提出忠贞的要求,展现了莺莺丰富的感情世界)

41.《长亭送别》语言特色

1),叙事与抒情相结合。

许多曲词,既是叙事,也是抒情的。

2),情与景相交融,以景写情,借景色渲染离情。

3),化用前人诗词,开创新意,并能做到自然贴切。

42.汤显祖《牡丹亭•惊梦》“一生儿爱好是天然”的含义。

此句的意思是:

(我)一生以来的爱美本是天性使然。

也就是说,对美好(爱情)生活的追求,从不刻意回避,而是任期自然发展。

好(hǎo),爱好,即“爱美”“热爱生活”之意。

43.孔尚任《桃花扇•却奁》李香君的形象。

1.李香君天生丽质,色艺双全,但却沦落烟花,受人歧视和凌辱。

2.李香君命运不幸,但她又不同于寻欢卖唱的一般青楼女子,她有自己的理想追求和生活目标,她能节操自守,做到出污泥而不染。

她对迫害忠良、祸国殃民的阉党深恶痛绝,对于奸党势不两立的复社人士由衷地敬佩,这正是她与侯方域结合的思想基础。

3.在关键时刻,李香君头脑清醒,态度坚决,不畏权势,不怕利诱。

==尤其是李香君“拔簪脱衣”,不把“这几件钗钏衣裙”放在眼里,唱出了“脱裙衫,穷不妨;布荆人,名自香”,对阮大钺送来的妆奁嗤之以鼻,充分表现了她决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高洁气质和敢于斗争的可贵精神。

44.孔尚任《桃花扇•却奁》中的对比衬托手法。

一、是李香君与侯方域的对比。

二、是李香君与杨文骢的对比。

三,是戏中的小旦李贞丽,也对李香君起到了一定的衬托作用。

第七章中国古代小说

45.刘义庆《世说新语。

任诞》“兴之所至”的人生态度

本篇通过王子猷雪夜中赏雪吟咏、驾舟访友、至门而返的故事,表现出魏晋名士放达与自由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极富生活哲理。

46.蒋防《霍小玉传》霍小玉的形象

1霍小玉是一位才貌双全又有美丽心灵的女性形象:

2她“姿质秾艳”、“若琼林玉树”、“转盼精彩射人”;她聪慧多才,“高情逸态,事事过人。

音乐诗书,无不通解”。

3另外,霍小玉又具有冰心玉洁、敢爱敢恨的忠贞情感和坚韧刚烈的性格。

47.蒲松龄《聊斋志异•叶生》的思想意义是什么?

通过对才华出众而遭遇悲惨的读书人叶生生前死后不同命运的描写,抒写了科举时代读书人为科举制所害的苦痛,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不平之情。

48.曹雪芹《红楼梦》贾政、宝玉父子矛盾冲突的社会意义。

08年4月考过

贾政、宝玉父子矛盾冲突的焦点是在于两种价值观念取向,两种文化思潮的矛盾。

贾政是封建文化的代言人,热衷于道德文章、仕途经济,因此希望宝玉成材,光宗耀祖;而宝玉则是新生社会观念的代表,热衷于情场、知己,所以拒绝按父亲规定的道路行走。

宝玉的思想与父亲所代表的封建正统文化是格格不入的,这不仅是因为贾政是父亲,而是因为贾政是正统,宝玉是异端,正是这样一种世界观的冲突,最后才演变为暴力冲突。

贾政不仅要用言语和态度,还要用扳子来“批判”宝玉,因为双方矛盾的社会属性不可调和。

贾政认为今天的宝玉“在外流荡优伶,表赠此物,在家荒疏学业,淫辱母婢”,那么,将来“弑父弑君”也并非没有可能,他打宝玉的出发点是拉宝玉回到正统的道路上来。

宝玉拒绝仕途经济之路是在目睹了现实世界的肮脏和丑陋之后的选择,是对现实人生的逃避。

因此挨打之后真正的矛盾并未得到解决,反而更加深刻了。

在宝钗探视之后,宝玉想到:

“我不过捱了几下打,她们一个个就有这些伶惜悲感之态露出,令人可玩可观,可怜可敬。

……既是她们这样,我便一时死了,得她们如此,一生事业纵然尽付东流,亦无足叹息。

”在黛玉探视之后,宝玉更宣告:

“就便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

”可见,宝玉挨打后反而使其走向“无所作为”道路的决心更加坚定了。

大学语文现代文问答题(23个)

第八章现当代诗歌

1.“天狗”的象征意义08年4月考过

郭沫若的“天狗”是“五四”时期个性解放的反叛精神的象征。

是“洪荒开天辟地的大我”;借“天狗”自由、无羁、破坏与反抗的形象,发出气吞一切的绝叫;“我把月来吞了,我把日来吞,我把全宇宙来吞了。

”用剥蚀自己皮肉、心肝等匪夷所思的夸张,表达要扫荡一切、彻底破坏一切,非常自信又有些惘然的情绪;那是觉醒之后的渴望与焦灼,是典型的“五四”“暴躁凌厉之气”。

2.《再别康桥》所体现的建筑美、音乐美和绘画美

《再别康桥》一诗,每节两韵,节节转韵,韵脚多是发声绵长的复韵母。

产生韵味悠长又潇洒灵动的“音乐美”。

《再别康桥》每节四句,每一小节句式整齐、类似,构成一种反复、循环的吟唱效果。

第一小节和最后一小节通过“轻轻地”、“悄悄地”这样的叠词,首尾呼应,使诗歌在形式上浑然一体,具有“建筑美”。

诗中的波光、柳树、青草、清泉、榆荫、彩虹、划船撑篙者的身影,有的毫实物描写,有的是景物与情感结合的点染勾勒。

开头、结尾中“轻轻的”、“悄悄的”,与“挥袖”、“云彩”的结合,把内心情感外射于客观物象,融情于景,含蓄地表达对康桥的依依惜别之情,使诗歌具有的画面感,充分体现了“绘画美”。

3.闻一多《一句话》--“爆一声‘咱们的中国’”所表达的思想

首先,“咱们”指的是中国同胞,“咱们的中国”是摆脱列强殖民压迫的独立自主的中国,更深一层,“咱们”指的是人民,“咱们的中国”是人民当家做主、行使民主权力的中国。

爆一声“咱们的中国”,那力量将如火山爆发、晴天霹雳,彻底摧毁这个旧世界。

4.“乡愁”的四个意象

《乡愁》这首诗之所以脍炙人口,主要在于其意象的选取。

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意象,明朗、强烈而又意蕴丰富,启发人的联想;他们连接的分别是母亲、新娘、亡亲和祖国,代表着母爱、爱情、生死契约的亲情和落叶归根的故土情。

5.舒婷《致橡树》独立的女性观念

在这首爱情诗中,诗人把自己化作一株木棉,而把爱人喻为橡树。

诗人以“致橡树“作题,将女性作为抒情主体,表达对爱人的深情倾诉。

这倾诉不仅是对爱情诚挚、热烈的表白,更是对自己所理解、信仰的爱情观念的坚定表白。

这是一首爱情解放的宣言,也是一首女性解放的宣言,歌颂一种纯洁坚贞又健康现代的爱情观,张扬女性自尊自强的独立意识:

相爱的男女首先要确立自己独立的价值,在此基础上倾心相爱、彼此扶助。

女性也必须像男性一样,具有树的坚韧挺拔,占据自身足下的土地。

第九章现当代散文

6.朱自清《给亡妇》生活细节的选取

在这篇抒情散文,常常通过细节动作和生活点滴来刻画人物形象。

如:

朱自清在北平任教,妻子一人承担起哺育子女的重担,作者没有从正面着墨,而是回忆妻子为照顾孩子常常半夜起来,休息不足;即便临终前,妻子挂念不已的还是孩子们的将来;为了供自己求学,妻子甚至卖掉了自己的首饰;为了操持整个家庭,妻子承受、忍受了很多,但当自己假期回到妻子身边,妻子还是笑脸相迎,不轻易说出自己的委屈。

通过这些看似寻常的生活细节,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温顺贤能、操劳终生的妻子形象。

7.何其芳《黄昏》写作特色08年4月考过

这篇散文在写作上颇有特色:

首先是追求散文文字的色彩美。

如前所说作者用文字的组合来安排一幅幅美丽的画面:

为记述一刹那的随想,寥寥几笔,就描摹出一个局部的场景,营造出朦胧、隐晦的情境,将一些哀婉或者忧郁的情愫巧妙地编织进那些精心设计的意境之中。

其次是丰富的想象与比喻。

在他的笔下,多出现“黄昏”、“晚秋’’这些时间和季节,往往写得迷离恍惚,渲染着世间的烦扰和愁苦。

在这篇散文里,多有看似无直接关系的比喻,将抽象情感具象化。

其三是跳跃的意象。

假若我们没有心灵的翅膀,便无从追踪《黄昏》里一个连着一个的梦,无法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