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子松人工林培育技术要点.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594669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0.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樟子松人工林培育技术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樟子松人工林培育技术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樟子松人工林培育技术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樟子松人工林培育技术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樟子松人工林培育技术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樟子松人工林培育技术要点.docx

《樟子松人工林培育技术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樟子松人工林培育技术要点.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樟子松人工林培育技术要点.docx

樟子松人工林培育技术要点

樟子松人工林培育技术要点

 

樟子松Pinussylvestrisvar.mongolica,又名海拉尔松,为欧洲赤松的一个变种,为松科大乔木,天然林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林区和呼伦贝尔沙地上,小兴安岭瘠薄山地亦有零星分布。

自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1953年引种以来,樟子松成为我国三北风沙地、山地、丘陵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是治沙造林中应用最多的针叶树。

据2003年国家林业局统计,全国樟子松总面积约1,000万亩,主要分布在内蒙、辽宁、河北、吉林、黑龙江等省区。

2006年统计,辽宁省樟子松人工林面积为52.4万亩,其中辽西北约30万亩。

这些树木对当地的农牧业生产、人民生活以及生态环境建设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现在,樟子松在我国北方省区得到广泛应用,2008年,国家林业局提出用5年时间在三北地区—科尔沁、毛乌素、呼伦贝尔三大沙地建成以樟子松为主的1,000万亩防风固沙林基地。

为全面提高三北五期建设的科技含量和工程质量,应用推广多年樟子松研究、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和创新的营造林技术,现将其培育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一、育苗技术

1.采种

育苗最好采用当地种子园或母树林中所产的种子。

如当地采集不到种子,选择与当地自然条件相近似地区的种子。

樟子松种子区区划,详见附录1。

章古台地区一般采种时间为9月中旬开始,其它地区根据气候条件不同、种子成熟情况,或前或后。

2.种实的调制

可采用自然干燥法和人工干燥法。

人工加热干燥球果时,温度控制在45℃左右。

3.种子的储藏

要选择背阴通风处存放,有条件的可选择冷库储藏。

4.种子催芽

4.1层积催芽

4.1.1混沙埋藏:

用冷水浸种,种皮吸水膨胀后再层积。

沙子与种子体积比为3:

1,沙子的含水量为饱和含水量的60%。

4.1.2混雪催芽:

把种子与雪按容积比1:

3混和均匀,装入容器或直接置于事先挖好的坑内,上部培成雪丘,再覆以草帘。

无雪的地方,可用碎冰代替雪。

4.2水浸催芽

主要采用温水浸种,水温控制在40℃左右,浸种时要反复搅拌,自然冷却。

种皮吸水膨胀后捞出置于容器中,日晒或在20℃条件下催芽。

5.   圃地选择

圃地要选择在交通方便、地势平坦、坡度小于5度、地下水位低,水源、电源、人力充足的地方。

山地育苗要选山坡的中、下腹,地势较平缓的阴坡或半阴坡,坡度不超过15度。

农耕地育苗,要选有排灌条件、肥力较好的土地。

不可选用前茬作物容易对苗木带来病虫危害的土地。

樟子松育苗地最好选择无盐碱、排水良好、表土疏松、中性或微酸性的土壤,有条件的地方最好选择前茬是樟子松、油松、赤松的育苗地。

多风地区育苗地应选在背风处。

另外,在无严重病虫害的条件下最好选择连作,否则,要人工接种菌根菌或施用菌根土。

同时,要根据土壤肥力情况实行轮作,一是播种区与移植区轮作;二是有条件的苗圃,苗木与绿肥作物、农作物轮作。

6.播种苗的培育

播种作业是关系到育苗成败的关键环节之一,在播种过程中要严格掌握作业质量。

6.1播种前整地、土壤改良和种子的处理

播种前要进行细致整地,包括翻耕、耙耧、平整、镇压,清除草根、石块等。

新开垦山地育苗地要在草籽成熟前进行全面清场。

沙地苗圃应大量使用草炭、河泥等改良土壤,并施以足够数量优质厩肥,形成一个保水保肥的耕作层,给幼苗生长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用草炭改土最好在施用的前一年雨季挖出,经过较长时间的晾晒促使其熟化然后再施用,或在施用前一年夏季放入畜舍中做垫脚,使其与牲畜粪便充分混合腐熟。

底肥以腐熟猪粪为好,施用前必须倒细,连续育苗的土地,亩施10,000kg即可,移植地亩施2,000~3,000kg。

施草炭与农家肥时务必与土壤混拌均匀,切忌粪肥集中,否则由于土壤肥液过浓,影响苗木根系的发育和地上部分生长。

为防止苗期病虫害的发生,可于播种前7~10日用硫酸亚铁、福尔马林、敌克松、地虫丁或其它灭菌、杀虫药剂进行土壤处理。

用法与用量详见各药剂的使用说明。

樟子松种子在播种前不经处理也能出苗,但为促进播种后迅速发芽、出苗整齐、增强幼苗抗性,在播种前应进行催芽处理,混雪催芽,效果良好。

播种前4~5天将种子由雪中取出,置于向阳处或放入水中,待雪化净后,用0.5%的高锰酸钾消毒2小时,并用清水冲洗几次,捞出后稍阴干即可播种。

6.2播种时间

各地应根据当地的自然气候条件确定适宜的播种期。

一般以地表下5cm深处平均土壤温度达到8~9℃时较为合适。

在辽宁章古台,4月25日~5月10日为适宜播种期。

6.3育苗方式

樟子松播种育苗一般用高床,床面高出步道10~15cm。

然后覆一层稻草,优点是保湿,缺点是土温低,出苗慢,还得人工看雀,另外还需经常喷水以防种子芽干。

庭院育苗可采用下床育苗法:

播种后不覆稻草、顺床覆细纱网、不用看雀。

因为是下床,可采用漫灌,减少浇水次数,节约劳力,降低成本。

其它环节与传统育苗方法相同。

6.4播种量及苗木密度

播种量需依据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纯度、千粒重等来确定,还应考虑到育苗技术水平和圃地土壤情况等。

如果室内发芽率在85%~90%,亩播种量6~8kg,亩产苗可达20~27万株。

6.5播种方法

采用撒播。

在播种前3~5天,灌足底水,在床面潮润时将床面浅浅耧成麻面,人工或机具播种,并及时镇压,然后用细沙覆盖,厚度0.3~0.5cm。

6.6播种地的管理

风沙地区气候干旱、土壤瘠薄、土壤渗透力强,肥、水易流失,抚育应以除草、水、肥管理为重点。

6.6.1覆盖(草):

为保持表土水分、调节床面温湿度,防止风蚀或浇水、降雨时冲掉覆土,在播种后应及时用稻草覆盖床面,厚度以似漏非漏覆土为宜。

每平方米床面需稻草0.5kg左右。

到种子已有50%左右出土时,撤除1/2,到苗已出齐,再全部撤除。

6.6.2浇水:

一是种子发芽阶段。

从播种到出齐苗这一阶段表土必须保持湿润、防止芽干。

每天可浇水1~2次,使接触种子的土壤保持湿润状态,每次浇水量不宜过大。

二是保苗期。

从出齐苗后到6月末,最好是在每日的高温到来之前进行灌水。

三是速生期。

樟子松苗木以7~8月为高生长最快期,每旬高生长可达1~2cm,浇水应掌握少次多量的原则,即每隔2~3天浇1次透水。

到8月上、中旬后则应逐渐减少浇水次数,以促使苗茎木质化和顶芽的形成,10月末~11月初覆土前再浇一次透水,以利苗木越冬。

6.6.3中耕除草:

近年来多用化学除草,即播种时在覆沙中混除草醚,每平方米的覆沙中混2~3g,或在覆沙后将除草醚兑水喷于床面上也可,出苗后再撒1次药土,这样就基本可以控制住杂草。

在7~8月间应勤于松土,最初的一、二次宜浅耕,以后可逐渐加深,到9月初宜停止松土以利幼苗越冬。

6.6.4施肥:

沙地苗圃一般土壤较瘠薄且透水性强,养分易流失,为保证幼苗在生长期能有充足的养分,应从6月初开始,每隔10天左右追施化肥1次。

追肥多以氮肥为主,最初1、2次每平方米施硫氨5~10g,以后随苗木生长情况可酌情增加,但最多每平方米不得超过20g,到7月末停止追肥。

具体方法是先将肥料用少量水溶化,兑水后均匀地浇到苗床上,然后用清水冲洗苗木。

6.6.5间苗:

播种时撒籽均匀,出苗后可不进行间苗。

由于播种时撒籽大多不均,所以为调整苗木密度,促其生长均匀,于7月间幼苗地茎已木质化时进行间苗。

6.6.6灾害控制:

一是防止鸟害。

樟子松幼苗顶壳出土易遭鸟类啄食,因此从幼苗开始出土后,应设专人看护。

待出苗后20~30天种壳脱掉,方可免于看护。

二是设置防风障。

在春季风沙为害严重或圃地四周无防护林的苗圃,播种区四周必须设置防风障,到6月初可分批撤除。

三是防治病虫。

在幼苗阶段,蝼蛄等地下害虫有时危害苗木,可用诱饵毒杀。

对病害的防治本着防重于治的原则,可于播种前7~10天对土壤进行消毒,或在播种时于覆沙中混入五氯硝基苯,在幼苗期喷1次甲托或退菌特均有较好的效果。

6.6.7越冬保护:

在初冬土地封冻前,用步道土把苗木埋严,覆土厚度3cm左右,翌年4月初将覆土撤除。

7.移植苗的培育

樟子松苗需培育2年才能达到出圃造林的标准。

7.1移植时期

秋末或初春均可进行。

一般在春季土壤解冻后,4月上旬到中旬进行。

7.2移植前的准备

在移植前需要进行整地、施肥和灌足底水。

7.3移植方式、移植密度

苗木移植有床作和垄作2种方式。

床作苗木产量高,浇水、施肥方便,便于管理。

床宽为1.5m左右,垄宽为60cm。

床作时行距14~16cm、株距4cm;垄作时采用双行,株距4cm。

作业时务必保证苗木不受风吹日晒,栽植时将苗木放在有水的苗木桶中,移栽时宜深、不窝根,植苗后踩实并及时灌水。

7.4苗期管理

在夏季应勤松土除草,适当浇水。

移植苗一般要追肥,在移植15天左右苗木成活后,每平方米约追施硫酸铵25g,以后每半个月追施1次,根据苗木生长情况可适当增加施肥量,到生长季节结束追施4次即可,一般在8月中旬左右追施1次钾肥,以促进苗木木质化。

8.切根苗的培育

樟子松切根不移植育苗技术是将当年播种苗秋季留床,第二年进行切根。

5月上旬切主根,深度12cm左右,6、7月各震荡1次。

切根或震荡后应立即对苗木进行充分灌水,防止苗木因根系失水死亡。

切根苗对氮肥需求较多,应适当多施氮肥。

9.容器育苗

容器育苗是利用一定规格的容器(杯、袋),进行播种或移植苗木的方法。

容器苗虽成本较高,但因其成活好、缓苗快等仍被广泛采用。

容器苗的培育方法主要有两种:

一是将培育好的苗木装到营养杯内再装入配置好的营养土中培育;二是先将容器杯或容器袋装好营养土后置于架子上,进行工厂化播种育苗。

9.1作床与营养土配制

床的深度低于容器杯高度5cm左右、宽度以150~170cm为宜。

放置的容器杯上口要保持在一个水平面上。

在配制营养土时,一定要加入一定量的肥料。

一般采用如下配方进行配制,即苗床土40%~50%,主要为耕作层的熟土;粘土20%~30%;厩肥15%,猪粪、羊粪最佳,厩肥要充分腐熟,防止烧苗;草炭15%。

9.2选苗、装杯

樟子松容器苗既可以采用种子直播,多数是工厂化育苗,也可以采用1年生播种苗或2年生苗装杯两种方式进行培育。

培育造林用容器苗,选用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健壮的2年生苗。

苗木选好后进行装杯,装好的苗木一行一行地摆放在已经做好的下床中,然后进行灌水、覆土封闭。

第一次水要灌透,在缓苗期内,要每隔3~5天浇1次水。

9.3起苗、运输

起苗前5~7天避免浇水。

起容器苗时,应先将床的两端挖开,深至杯的底部。

运输时,要分层摆放,以防止容器苗散袋,损伤苗木。

10.大苗培育

主要有两种方法:

一是大容器杯培育;二是圃地培育。

10.1大容器杯法

将苗高30~50cm、地径0.8~1.2cm的樟子松苗移栽到杯径30cm×40cm的容器杯内,进行大规格苗木培育。

北方最佳时间是春季土壤解冻后。

株行距为50cm×50cm。

10.2圃地培育法

将苗高20~50cm、地径0.6~1.2cm的樟子松苗,直接移栽到圃地。

北方最佳时间是春季土壤解冻后。

株行距依据培育年限确定。

11.苗木调查

苗木地上部分停止生长后,要按苗龄、育苗方法、作业方式,调查苗木质量和产量。

苗木调查一定要精确,按苗木抽样调查方法进行。

调查因子包括株数、地径、苗高等。

12.苗木出圃

苗木出圃是最后一项圃地作业,也是育苗与造林衔接的重要过程。

作业质量的好坏对造林的成活和幼树的生长极为重要,因此必须高质量地进行起苗、选苗、假植、包装和运输等工序。

12.1起苗

2年生樟子松苗,最好在春季苗木出圃前,先灌足水,等苗木体内水分得到恢复后,再进行起苗,苗根长度保留18~20cm。

苗木起出后要及时捆包,切忌苗木遭受风吹日晒降低造林成活率。

秋季起苗后应及时进行假植,做到深埋、稀摆、踩实并灌好水,在封冻前用碎土把苗木埋严防止透风、苗木被吹干。

翌春3月末或4月初将覆土撤除。

12.2包装

裸根苗需要打包才能出圃,在打包前一定要蘸好泥浆或保湿剂以保持苗根水分。

二、造林技术

1.调查设计

调查设计是在造林规划的原则指导及宏观控制下,依据上级机构下达的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对某一个基层单位的涉及造林工作的各项条件因子,特别是对宜林地资源,进行详细的调查,进行造林设计。

还要对造林工程的种苗、劳力及物资需求、投资数量及效益估计等作出精确测算。

是林业基层单位制定生产计划、申请投资及指导造林施工的基本依据。

通常由林业主管部门根据已经审定的造林项目文件或上级的计划安排,以设计任务书的方式下达,由专业调查设计队伍组织,由专业调查设计人员与基层生产单位的技术人员结合来完成。

2.造林地的选择

樟子松垂直分布范围多在200~1500m之间,如河北赛罕坝林场在海拔1300~1500m高山阳坡以及在山西海拔2000m的地区都有造林,且获得成功。

樟子松可在山地砾质土、粗骨土、丘陵区黄土母质上发育的多种土壤、平川沙荒地、风积沙梁,以及其他土壤瘠薄的地段上造林,但不宜在粘重的水湿地,以及排水不良的下湿地和临时性积水地造林。

樟子松虽然耐瘠薄,但并不等于喜瘠薄,宜首先选土层比较深厚、肥力中等以上的沙壤土地为好。

樟子松喜欢微酸性或中性土壤,但亦耐轻度盐碱。

通常在土壤pH8以下,土壤可溶性含盐量0.1%以下,其生长尚无异常现象。

当土壤pH8以上,土壤含盐量超过0.1%时仍能生存,但生长受到某些抑制。

相对高度3m以上的沙丘,应空留1/2~1/3的丘顶。

3.造林地整地

整地方式分为全面整地和局部整地。

固定沙地上栽植樟子松,如杂草繁茂地段宜实行窄带状整地,近期弃耕地或流动、半流动沙地,可不整地。

整地时间以造林前一年雨、秋季为好,整地宽60cm~100cm、深20cm~25cm。

3.1全面整地

全面整地是全部翻垦造林地土壤的整地方式。

全面整地不宜集中连片、面积过大。

坡面过长时,在山顶、山腰等部位应适当保留原有植被,保留植被一般应沿等高线呈带状分布。

另外,在坡度比较大而有必要实行全面整地的地方,整地必须与修筑水平阶相结合。

3.2局部整地

局部整地包括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

带状整地主要适用于无风蚀或风蚀比较轻微的地区,伐根及其它障碍物不太多的采伐迹地,坡度平缓或坡度虽大但坡面比较平整的山地,林中空地或林冠下的造林地。

带状整地又分为山地带状整地、平原带状整地等。

块状整地适用于山地和平原。

山地应用的块状整地有穴状、块状和鱼鳞坑;平原应用的块状整地有块状、坑状、高台等。

块状地的排列方式,应与栽植行一致,在山区沿等高线排列;在水土流失地区或坡度比较大的山地相邻行之间的穴状以品字形排列为宜,在平原地区应南北向排列。

4.造林密度和造林点的配置

最适密度不是一个常数,而是随目的、立地条件、培育技术和培育时期等因素变化而变化的。

合理造林密度为能取得最大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樟子松造林株行距一般为1.5~3m×3m,1.5~4m×4m,1.5~5m×5m,1.5~6m×6m。

造林点的配置以品字形为佳。

5.造林方法

5.1苗木的种类、年龄和规格

造林用苗的苗龄、规格,要根据造林的立地条件、经济条件、不同的造林季节、不同区域、不同目的而确定。

樟子松造林大致有三种苗木类型。

5.1.1裸根苗:

裸根苗多用1+1、2+1的移植苗。

用樟子松2年生裸根苗造林具有成本低、造林技术简单、容易操作等优点。

用樟子松2年生移植苗造林,宜采用一级苗和二级苗。

樟子松2年生裸根苗苗木规格为:

1-1一级苗为地径>0.50cm以上,苗高>15cm,根长>18cm,侧根数>10条;1-1二级苗为地径>0.35cm,苗高12~15cm,根长>18cm,侧根数>10条。

5.1.2容器苗:

宜采用1+1、1+2、2+1、2+2、2+3等不同苗龄的容器苗。

5.1.3大苗:

多为5~10年生带土坨的幼树。

5.2苗木的保护和处理

造林过程中要自始至终保证苗木根系湿润,避免失水。

运输时可用方便袋将一定数量的容器苗包装为一袋,以方便作业。

对于远途运输的裸根苗木,若温度过高应分层加冰块。

造林前对于根系过长的应进行适当修剪。

栽苗时要把苗木放在盛水的桶里,泡上苗根,边栽边拿。

5.3造林季节

根据造林地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以及社会经济状况,选择合适的造林季节和造林时间。

5.3.1春季造林:

主要用裸根苗和容器苗。

春季栽植应尽量提早。

栽植时间为:

华北低山、平原可为3月中旬~4月上旬;东北中南部4月上旬~4月中下旬,北部4月下旬~5月中旬;西北黄土高原东南部3月上旬~3月下旬,西北部3月中旬~4月上旬;新疆北部3月下旬~4月上旬、南部3月上旬~3月下旬。

5.3.2雨季造林:

雨季造林的时间一般为7月上旬~8月上中旬,主要是容器苗。

切勿在樟子松抽新梢后高生长旺盛期造林。

雨季栽植要掌握雨情,以降1、2场透雨、出现连雨天时为最好时机。

雨季栽植切忌栽后等雨。

5.3.3秋季造林:

华北、东北、西北地区可在树木落叶至土壤结冻前进行秋季造林。

在陕北地区9月下旬~10月上旬是樟子松造林的最好时机,而在山西的雁北为10月中、下旬~11月上、中旬。

5.3.4冬季造林:

冬季造林时,采用带冻土坨大苗栽植。

5.4造林技术

5.4.1裸根苗造林:

沙地宜采用缝植、穴植,山地宜采用穴植。

缝植造林时先用铁锹铲去表土,用郭勒索夫锹插入栽植点,向前或向后移动,别出深40cm、上口30cm的缝隙,形成一个垂直面,然后将造林锹拔出,将苗根甩入缝隙内,使苗木不窝根,然后用造林锹将原来的缝隙靠紧,踩实。

小坑靠壁造林时,先用铁锹铲去表层干土,挖深30~35cm、上口宽30~35cm、穴底宽15cm的植苗穴,将松苗扶正靠在垂直壁上,进行倒坑栽植、小背阴栽植。

在较平缓的沙地上,可采用机械造林。

5.4.2容器苗造林:

参照裸根苗穴植法。

5.4.3大苗造林

大苗造林一般采用移植筒造林、带土坨造林。

移植筒造林技术一般适用于沙地,其方法是先把移植筒套在将要移栽的樟子松幼树树干周围,并用锋利的板锹按筒径大小,切去周围多余的土,边切边往下压筒,直到移植筒的上沿与地面平或略低于地面为止,而后将直立树坨推斜后安装移植筒底,抬出坑外。

树坨运到栽植点后,连筒一并放入坑内,再抽出筒底、扶正、填土至坑平止,最后拔出插钎,撤出筒皮,填土踩实,作盘灌水。

6.主要模式

不要营造大面积樟子松纯林,要营造乔灌草、网带片相结合的混交林。

6.1混交林

6.1.1混交树种

混交树种主要有:

彰武松、异砧红松、油松、赤松、班克松、长白松、枫树、怀槐、蒙古栎、花曲柳、杨树、白榆、黄榆、文冠果、白丁香、平榛、锦鸡儿、胡枝子、沙棘等。

要着力推广的适生林木新品种,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主要良种见附录2。

6.1.2混交类型

混交类型主要有:

乔乔混交、乔灌混交、针针混交、针阔混交。

6.1.3混交方式

混交方式主要有:

块状混交、带状混交、行间混交。

 

6.1.4混交林的培育

当次要树种超过主要树种时,可采取平茬、修枝、抚育间伐等措施进行调节;当次要树种与主要树种对土壤养分、水分竞争激烈时,可以采取施肥、灌溉、松土以及间作等措施进行调节。

6.2农田防护林

主带由2~3行樟子松或加1~2行灌木组成,副带由1~2行樟子松或加1行灌木组成。

带距100m~150m、带宽6~9m,株行距2~3m×3m。

6.3草牧场防护林

在平坦沙地草场营造带状林,带距50m~100m,带宽可选9m(3行)、15m(5行)等;在起伏比较大的沙地营造群团状林或疏林,群团状林每块面积在10亩左右,株行距3m×3m或4m×4m,林占面积占草场面积的20%。

疏林每亩栽植10~20株。

7.幼林抚育管理

7.1苗木的越冬防寒

用樟子松2年裸根苗造林,须连续覆土防寒2~3年,用3~4年容器苗造林,可连续埋土防寒1~2年。

覆土时间一般在11月上旬,撤防寒土一般根据各地的天气情况,一般在翌年4月下旬~5月上旬。

7.2幼林地管理

幼林抚育年限为3~5年。

干旱、半干旱地区或土壤水分不足的幼林地,为了有效的蓄水保墒,无论有无杂草,都要进行松土,松土的深度为5~15cm。

松土的原则:

里浅外深(与树体的距离)、树小浅松、树大深松、沙土浅松、粘土深松、干土深松。

8.彰武松造林技术

彰武松P.densifloravar.zhangwuensis是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选育出的优良新品种,它生长快,抗逆性强,材积生长比樟子松快20%以上。

彰武松是一个杂交种,主要靠无性繁殖,嫁接是目前繁殖彰武松的主要方法。

幼林地改接是营建彰武松纯林和混交林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般选择4~5年生的樟子松、油松或赤松幼林地,通过髓心形成层贴接法嫁接。

嫩枝嫁接:

在彰武松穗条半木质化时(章古台为6月上中旬),进行采条和嫁接。

穗条长度20cm左右,粗度依砧木而定,在晴朗天气的早晚嫁接为好。

可采用保温箱内放置冰冻矿泉水或制冷箱(5℃左右)保存、运输接穗。

硬枝嫁接:

在树液流动前采集穗条(章古台为3月中旬之前),于春初砧木萌动后进行嫁接(章古台4月中下旬)。

嫁接成活后,翌年解除捆绑,剪除影响接穗生长的砧木枝条。

另外,还可以在苗圃3~4年生的樟子松、油松或赤松容器苗上进行嫁接,翌年造林。

9.异砧红松嫁接技术

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于1975年在章古台沙地上,用樟子松幼树作砧木、红松作接穗,进行嫁接试验,取得成功。

目前,该所已经发展异砧红松混交林1000亩。

在野外,可选择树高30~150cm的樟子松、油松或赤松幼林,进行硬枝或嫩枝嫁接。

硬枝嫁接和嫩枝嫁接方法同彰武松。

此外,红松硬枝嫁接除髓心形成层贴接法外,还可采用芽接(劈接)法嫁接,成活率可达80%以上。

另外,也可在苗圃3~4年生的樟子松、油松或赤松容器苗上进行嫁接,翌年造林。

三、经营技术

森林经营对樟子松林木生长、林分健康和稳定性至关重要,要切实加强抚育采伐和人工整枝等工作。

现有的樟子松人工林有商品林和公益林两类。

1.抚育采伐对象

1.1商品林的抚育采伐

幼龄林到近熟林阶段,林木分化明显,平均胸径连年生长量开始下降的林分;遭受到火灾、病虫害及风雪等自然灾害轻度危害的林分。

1.2公益林的抚育采伐

从幼林形成到森林成熟前,适时伐除部分林木,调整树种组成和林分密度,改善环境条件,促进保留木的生长发育。

特殊保护等级公益林不允许进行任何形式的抚育采伐活动,重点保护和一般保护等级公益林进行必要的抚育采伐。

2.抚育采伐开始期、间隔期

樟子松人工林抚育采伐的开始期一般在10~15年生,间隔期5~8年。

3.樟子松人工林龄级划分

樟子松人工林龄级划分表单位:

 

幼龄林

中龄林

近熟林

成熟林

过熟林

龄级期限

 

20以下

21~30

31~40

41~60

61以上

10

4.抚育采伐的种类、方法和技术要求

4.1商品林

4.1.1抚育采伐种类

透光抚育:

在幼龄林内进行;生长抚育:

在中龄林至近熟林阶段进行;卫生抚育:

在达到成熟龄之前的各林龄阶段均可进行,主要是伐除遭受到火灾、病虫害及自然灾害危害、无培育前途的林木。

4.1.2抚育采伐方法

下层抚育法:

适用于单纯同龄林,主要是伐除IV、V级木和部分III级木,以及个别发育不良的I、Ⅱ级木。

综合抚育法:

适用于混交林或复层异龄林,主要是伐除砍伐木。

机械抚育法:

适用于株行距整齐、初植密度大的人工林,在林分内不进行林木分级,机械地隔行或隔株伐除部分林木。

4.1.3抚育采伐技术要求

必须做到留优去劣,留大砍小,密间稀留,控制强度。

抚育采伐后,单位面积适宜保留株数见下表。

樟子松人工林抚育采伐适宜保留株数单位:

cm;株/亩

径阶

6

8

10

12

14

 

商品林

120~140

100~1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