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九江市学年高二历史上册期末考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592664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九江市学年高二历史上册期末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江西省九江市学年高二历史上册期末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江西省九江市学年高二历史上册期末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江西省九江市学年高二历史上册期末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江西省九江市学年高二历史上册期末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省九江市学年高二历史上册期末考试题.docx

《江西省九江市学年高二历史上册期末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九江市学年高二历史上册期末考试题.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西省九江市学年高二历史上册期末考试题.docx

江西省九江市学年高二历史上册期末考试题

九江一中2018—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历史试卷

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

90分钟

命题人:

高二历史备课组审题人:

高二历史备课组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孔子作《春秋》,不欲载空之言,主张见诸行事,通过具体史实呈现微言大义,有褒有贬,使乱臣贼子知所戒懼(惧)。

司马迁继承春秋学传统,作《史记》,是为中国史学的起源。

从《春秋》、《史记》以来,中国史学的主要功能是

A.考据、求真B.求真、鉴戒C.鉴戒、陶冶D.陶冶、考据

2.关于中国封建专制的基本特征,史学家白钢认为:

政治上的表现,一是有权就有一切,二是家长制,三是官僚政治。

“有权就有一切”、“家长制”、“官僚政治”历史根源分别是

A.分封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

B.君主专制、三公九卿制、中央集权制

C.分封制、宗法制、三省六制

D.君主专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

3.春秋战国诸子百家著述各异,但都是因应社会变迁,各自提出挽救时弊的主张。

墨子主张国家应“节用”,不要浪费。

孟子强调划定土地经界。

商鞅主张开辟草莱,制定阡陌。

对于以上三位学者的主张,以下观点恰当的是

A.三者立论相同,都站在维护统治者利益的立场

B.三者立论相同,都是基于维护农民利益的立场

C.三者立论互异,但同样是以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做考虑

D.三者立论互异,且不是根据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做考虑

4.史学家钱穆把汉代武帝以后的政府称为“士人政府”,他认为:

“汉高祖以来一个代表一般平民社会的、素朴的农民政府,现在转变为代表一般平民社会的、有教育有知识的士人政府,不可谓非当时的又一进步。

”促使“农民政府”到“士人政府”转变的关键是

A.郡国并行   B.独尊儒术  C.察举取士    D.士族兴起

5.我国古代有一本教孩子识字的书《急就篇》,列出了165个姓字,其中包括:

程忠信、桓贤良、崔孝让、周千秋、邓万岁、师猛虎、冯汉强、焦灭胡等。

上述姓字折射出的主流价值观形成于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元朝

6.有学者指出“从汉朝以迄明清,宰相一旦威权既重,组织形态发育成熟,便会蜕变为闲曹,为皇帝身边发育出来的新的宰相机构所取代。

以皇权为中心,中国的宰相机构呈现出‘波纹式循环发生’状态。

”下列选项不能反映材料观点的是

A.汉代内外朝制度B.汉代察举征辟制

C.隋唐三省六部制D.宋代设参知政事

7.郭沫若先生曾撰写楹联:

“世上创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这十六个字称颂的诗人是

A.屈原     B.杜甫     C.王维      D.李白

8.“道,未有外乎其心者”“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而已”。

结合所学判断,此言论最有可能出自

A.老子    B.程颐  C.朱熹    D.陆九渊

9.顾炎武《日知录》指出:

唐代州县政府,修筑的城郭必皆宽广,街道必皆正直,官署也多基址弘敞。

而宋代以降,州县政府所修筑的城郭、街道和官署,则相对简陋,且有越来越简陋的趋势。

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这种现象

A.唐代国力强盛,宋代以降国力转趋衰弱

B.唐代建筑技术已达颠峰,后代难以超越

C.宋以后坊市制崩溃,无力维修城郭街道

D.宋代以降财政集权中央,地方经费困窘

10.《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对南宋一位文学家词作的评价是“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于倚声家为变调;而异军特起,能于剪红刻翠之外,屹然别立一宗,迄今不废。

”下列人物符合这一评论的是

A.李清照B.柳永C.苏轼D.辛弃疾

11.元末明初画家、诗人倪瓒有一段具有代表意义的画论:

“余之竹聊以写胸中逸气耳,岂复较其似与非、叶之繁与疏、枝之斜与直哉?

或涂抹久之,他人视以为麻为芦,仆亦不能强辩为竹,真没奈览者何!

”这表明倪瓒的绘画追求

A.平实浓郁的生活情趣B.雅俗共赏的审美趣味

C.注重写实的工笔风格D.注重意境的文人画风格

12.某一时期,一座位于江南的城市,在熙来骧往的街道上,随处可见贩卖各色棉布、丝绸、青花瓷、胡椒、烟草等货品的街铺。

人们买卖时,大额交易使用银两,小额交易使用铜钱。

上述情景最有可能出现于何时

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

13.明代种植较广的经济作物,首推棉花和桑树,江南和华北都形成了大面积植棉区,蚕桑业则集中在长江三角洲地区。

福建、广东等地则利用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大力发展甘蔗、荔枝、龙眼等经济作物的种植。

材料说明

A.明朝农产品商业化程度较高B.明朝农业经营方式发生根本性转变

C.明朝农业以专门化生产为主D.明朝农作物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

14.《蒋介石年谱》记载,1933年3月,蒋电张学良,“明日恐不能起飞,而热(河)战紧急,兄须速往承德督战,不必待弟到平,免误战机”,这一电文发出的背景可能是

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备战日寇D.“围剿”红军

15.某次战役后,毛泽东致电朱德、彭德怀:

“庆祝我军的第一个胜利”,“此役的意义正是一场最好的政治动员”。

蒋中正也两次致电祝贺嘉勉,团内各党派团体纷纷致电祝贺。

从整个抗日战争的历史看,它震动全国,意义深远。

文中的“此役”是指

A.太原会战B.平型关战役C.百团大战D.台儿庄战役

16.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克里斯提尼重新划定以地域为基础的10个行政部落代替原先的4个血缘部落。

这两个措施共同的进步意义是

A.都打破了贵族势力对地方政权的控制B.都加强了封建社会中央集权

C.都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础D.都消除了社会矛盾

17.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记载:

“风雨其晦时,惟凭针盘而行,乃火长掌之,毫厘不敢差误,盖一舟人命所系也。

”材料所记载的物件传入西欧,使西欧

A.告别骑士时代             B.加速思想解放

C.完成社会转型             D.迎来地理大发现时代

18.除了面貌形体神人相同,希腊诸神的性格气质、道德品质亦与人类毫无二致。

他们不仅具有与人同样的喜、怒、哀、乐,而且在道德品质方面,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比人类更富于虚荣心、更加忌妒成性,更加贪婪好色。

古代希腊的宗教神话这种“神人同形共性”的特点

A.造成了对文化的垄断和束缚     B.带有浓重的人文主义色彩

C.加深了对神权的内在恐惧      D.孕育了人与人不平等的观念

19.英国学者阿伦·布洛克在《西方人文主义传统》里认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按其性质来说是属于个人主义的,它既不是一种信条,也不是一种哲学体系;它不代表任何一个利益集团,也不想把自己组织成一种运动,它只以受过教育的阶级为对象,这是人数有限的城市或贵族精英”。

据此,阿伦·布洛克认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运动的局限性主要是

A.对思想解放作用有限        B.是无组织的少数人行动

C.局限于上层知识分子        D.对政治领域的影响有限

20.法国文学团体七星诗社在发表的《保卫和发扬法兰西语言》宣言书中写道:

法兰西文学至少应和意大利文学并驾齐驱,可以用法语创作堪与古代希腊罗马文学媲美的法兰西诗歌。

据此可知,七星诗社的主要成员应属于

A.人文主义者   B.启蒙思想家

C.浪漫主义诗人  D.现实主义作家

21.以下为有关人与神关系的三段资料。

资料一:

世人因为神赐的灵魂,才能领略神创造的世界;人的全部生命经历都需通过信仰的解释,才能显示意义。

资料二:

人无法自己挣得拯救,上帝自动将拯救赐予信仰他的人;人只有对上帝负责,才能自由体验上帝的恩宠。

资料三:

个人是独特、理性和有创造性的;每个人的特性都是神赐,但每个人充分发挥自己特长才是对神的最高尊崇。

这三段资料分别来自不同时期的作者,他们依次是

A.人文主义者、中世纪基督徒、路德教徒

B.中世纪基督徒、路德教徒、人文主义者

C.路德教徒、中世纪基督徒、人文主义者

D.路德教徒、人文主义者、中世纪基督徒

22.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认为,科学的历史若从一定的距离来看,就像从一种普遍的理性解释向另一种普遍解释的缓慢过渡。

每一种解释因新的资料猛烈地与之抵触而突然被推翻。

于是另一种假说便会被提出,这种假说又会成为进一步发展的出发点。

下列最符合这一论断的是

A.亚里士多德力学——哥白尼日心说——牛顿经典力学

B.亚里士多德力学——牛顿经典力学——相对论

C.牛顿经典力学——相对论——量子论

D.基督教神创论——拉马克早期进化说——达尔文进化论

23.19世纪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对美国的体制称赞不已,说:

“(美国)既像一个小国那样自由和幸福,又像一个大国那样光荣和强大。

”其称赞的是美国的

A.邦联制B.联邦制C.三权分立制D.总统制

24.一个工业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受到战火破坏,战后经济困苦。

藉着韩战爆发的时机,迅速复兴其工业,到20世纪80年代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这个国家是

A.德国B.苏联C.日本D.英国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第25题16分,第26题16分,第27题20分,共52分。

25.(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

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

——《荀子》

亲仁善邻,国之宝也。

——《左传》

材料二:

彼特拉克在他的《歌集》中写到:

这里有数不清的悲伤,是野蛮凶狠的庙堂,这里是邪教徒的寺院,引入邪道的学堂。

这里是眼泪的发源地,是黑暗的监狱,是个充满欺骗的场所。

在这里,善良被扼杀,凶恶却在成长,这儿是人们死前的黑夜和地狱——难道上帝不将惩治你?

……

根之力量、草之汁液、花之美丽多彩,声、色、嗅、味在对立中组成之和谐,天下地上和大海中众多的生命之物……被创造出来,只是为了服务于人。

——朱庭光主编《外国历史名人传·古代部分》

材料三:

我联合国人民同兹决心:

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重申基本人权、人格尊严与价值,以及男女与大小各国平等权利之信念……彼此以善邻之道,和睦相处;集中力量,以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接受原则,确立立法,以保证非为公共利益,不得使用武力;运用国际机构,以促成全球人民经济及社会之进展。

用是发愤立志,务当同心协力,以竞厥功。

——《联合国宪章·序言》

(1)根据材料一,概括材料所体现的思想主张。

(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彼特拉克的观点。

(4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联合国宪章》的基本理念。

(4分)

(4)归纳上述材料所体现思想的共同点。

(2分)

 

26.(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经营者,为天下也。

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是以其未得之也。

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

“我固为子孙创业也。

”其既得之,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

“此我产业之花息也。

”然则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

黄宗羲的民本思想与卢梭的民主思想仅一步之遥,再前进一步,它就会突破儒学的樊篱,进入民主思想的堂奥。

黄宗羲的政治思想与他所处的时代是相吻合的。

——程志华《儒学民本思想的终极视域——卢梭与黄宗羲的“对话”》

材料三:

黄氏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móu,相当)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

——赵轶峰《十七世纪中国政治、社会思想诉求的维度》

(1)根据材料一,总结黄宗羲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黄宗羲思想主张的作用。

(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黄宗羲的民本思想与卢梭的民主思想仅一步之遥”的本质区别,并从黄宗羲所处的时代分析其思想没有“突破”的原因。

(10分)

 

(3)材料三作者主张用什么方法评价黄宗羲思想。

(2分)

 

27.(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利玛窦(1552~1610年)是意大利天主教耶稣会的传教士。

1582年他来到澳门,通过不断“送礼”,获准到内地传教,利玛窦传教时尊重中国人“祭孔祀祖”的习俗,同时倡导“上帝就是你们所知的天,他曾经启示过你们的孔丘、孟轲和许多古昔君王,我们的来到,不是否定你们的圣经贤传,只是提出一些补充而已。

”他还与徐光启等人译著了《几何原本》、《乾坤体义》、《同文指算》、《经天该》、《万国舆图》等图书,其中也掺杂了不少宗教神话。

他还将中国的《四书》翻译成拉丁文,传到了西方世界。

——摘编自《传教士与近代中国》等

材料二:

李提摩太(1845~1919年)出生于英国威尔士卡马登郡。

1869年底,25岁的李提摩太牧师如愿地登上了开往中国的轮船。

1876年至1878年,历时三年华北大旱,李提摩太来到山西立即高效率地投入赈灾工作,他把记录灾区景象的日记和呼吁救济的报告设法送回英国。

英国人设立了一个救灾捐助基金会,短时间内共募集白银二十万两,约六万英镑。

1891年后李提摩太投身到广学会(注:

传教士创办的文化出版机构)的工作中,宣传中国需要的政治、经济、法律、工业、交通和社会管理等方面的知识,“首教官员,次教富绅,三教儒士,四教平民”,“如是十数年后,(中国)内不惧民多不能养,外亦不畏各大国之强,势均力敌,内外两患自消”。

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人士都是凭借广学会出版的书籍接受最初的启蒙教育。

公车上书时,李提摩太正在北京,康有为慕名来访,把引起轰动的上皇帝请愿书拿给李提摩太看。

李提摩太给远方妻子的信中提到:

“我吃惊地发现,我曾提出的各项建议几乎都被揉进了请愿书中,并被浓缩在一个绝妙的小小的指南中。

无怪乎他来拜访我,因为我们有这么多共同点。

”1902年李提摩太利用庚子赔款建立了山西大学堂。

——摘编自刘伟波《上帝的使者——李提摩太在中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利玛窦在华活动的特点并总结其影响。

(10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与利玛窦在华活动相比李提摩太的在华活动有哪些变化,总结李提摩太在华活动的影响(10分)

 

九江一中2018—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

1——5BDCBB6——10BBDDD11——15DDACB

16——20ADBCA21——24BBBC

二、非选择题

25.

(1)思想主张:

人与人之间要彼此尊重,相互爱护;以民为本;国与国之间,应和睦相处。

(6分)

(2)观点:

揭露教会的黑暗,抨击教士的虚伪;主张现世享受,肯定人的价值。

(4分)

(3)理念:

人权,平等,和平。

(每点2分,答出两点得4分)

(4)共同:

以人为本。

(2分)

26.

(1)主张:

天下为主,君为客(或批判君主专制)。

(2分)

作用:

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分)

(2)区别:

卢梭否定封建王权,提出社会契约论和人民民主的思想主张,是近代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

黄宗羲只反对君主专制,要求限制君权,属于传统儒家民本思想的范畴。

(4分)

原因:

经济上: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十分缓慢。

政治上:

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加强,皇权至上。

思想文化上:

文化专制政策,严重束缚禁锢了思想。

(6分)

(3)方法:

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评价。

(2分)

27.

(1)特点:

主动适应中国国情,尊重中国文化;传教的同时传播了东西方文化;活动艰难。

(每点2分,答出两点得4分)

影响:

加强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促进了科学技术在华传播;促进儒家学说西传。

(6分)

(2)变化:

活动的领域、范围更加广泛,涉及地方赈灾、政治变革、地区教育等;传播西方工业文明知识;受众阶层广泛;活动成果比较显著。

(每点2分,答出三点得6分)

影响:

推动了西方思想文化的进一步传播;对维新变法产生重大影响;有利于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

(每点2分,答出两点得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