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卫生基础》真题库.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587354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1.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卫生基础》真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卫生基础》真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卫生基础》真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卫生基础》真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卫生基础》真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卫生基础》真题库.docx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卫生基础》真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卫生基础》真题库.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卫生基础》真题库.docx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卫生基础》真题库

2020年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卫生基础》真题库

注意事项

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霍乱在我国的流行特点为()。

A、外来性传染病

B、多于冬春季发病

C、城市多见于农村

D、男多于女

【答案】A

【解析】常见错误:

选答“地方性流行”,印度的恒河三角洲和印尼的苏拉威西岛为地方性疫源地。

应复习

霍乱的流行特征。

要点我国的霍乱流行属外来性传染病。

2、阑尾炎的疼痛特点()。

A、上腹痛

B、转移性右下腹痛

C、左下腹痛

D、右下腹痛

【答案】B

【解析】阑尾炎的典型症状是转移性右下腹痛,疼痛多开始于脐周或上腹部,数小时后转移并局限于右下

腹。

故选B。

3、发现鼠疫疑似病例后应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当地疾控中心报告,报道的时限为()。

A、2小时内

B、4小时内

C、6小时内

D、12小时内

【答案】A

【解析】考查传染病疫情报告时限。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规定,

发现鼠疫疑似病例后应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当地疾控中心报告,报道的时限为2小时内。

故选A。

4、风湿病的病变主要累及全身的()。

A、脂肪组织

B、平滑肌组织

C、骨骼肌组织

D、结缔组织

【答案】D

【解析】风湿病又称为结缔组织病,病变主要累及全身结缔组织及血管。

病变常累及心脏、关节和血管等

处,以心脏病变最为严重。

故选D。

5、患者,20岁,建筑工人。

因高热伴头痛、腰痛4天,无尿2天而入院。

体格检查:

体温39.6°C,血压

75/45mmHg,神志清楚,颈软,结膜充血,胸前散在小出血点。

周围血液白细胞数为16.2×109/L,N0.80,

L0.16,可见异型淋巴细胞。

尿蛋白(++++),血小板为7.3×109/L。

对本例诊断有意义的实验室检查是

()。

A、头颅CT检查

B、检测血清中流行性出血热的IgM抗体

C、肥达反应

D、肌电图检查

【答案】B

【解析】判断的能力,以及能否作正确处理。

预测错误率较高。

常见错误:

选答“肌电图检查”、“肥达反

应”、“血液培养细菌”,说明对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表现与周围血液细胞检查特点不熟悉,未能掌握流行

性出血热IgM抗体作为确诊本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

6、COPD患者肺功能回报:

FEV1/FVC<60%,FEV1/预计值:

45%,患者PO250mmHg,PCO266mmHg,

该患者按COPD严重程度分级属于()。

A、COPD高危因素

B、极重度COPD

C、中度COPD

D、轻度COPD

【答案】B

【解析】COPD的严重程度可使用吸入支气管扩张剂之后的FEV1进行评估。

轻度:

FEV1/预计值≥80%;中

度:

50%≤FEV1/预计值<80%;重度:

30%≤FEV1/预计值<50%;极重度:

FEV1/预计值<30%,或FEV1/

预计值<50%,伴呼吸

7、全麻麻醉前给予抗胆碱药的作用是()。

A、减少呼吸道分泌物

B、对抗局麻药的毒性

C、镇静

D、镇痛

【答案】A

【解析】抗胆碱药能阻断M型胆碱能受体,抑制腺体分泌,减少呼吸道和口腔分泌物,解除平滑肌痉挛和迷

走神经兴奋对心脏的抑制作用。

故选A。

8、仅在监测点内进行监测的传染病()。

A、蛔虫病

B、流行性感冒

C、霍乱

D、血吸虫病

【答案】B

【解析】常见错误:

选答“血吸虫病”属于应向有关卫生防疫专业机构报告疫情的丙类传染病,仅在监测点

内进行监测的丙类传染病有麻风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除霍乱、痢疾、伤寒、副伤寒以外

的感染性腹泻病、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应复习有关仅在监测点内进行监测的传染病的种类。

要点通过复习法

定传染病的分类可正确判断传染病的归属。

通过对传染病报告制度的熟悉和记忆,可对传染源的管理做出正

确判断。

9、关于骨骼肌纤维的三联体,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横小管与肌膜相连续

B、由一个T小管与两侧的终池组成

C、其作用是将兴奋传到肌质网

D、光镜下可见

【答案】D

【解析】骨骼肌纤维的三联体在电镜下才可以看到。

10、急性期患者最常见的心理特征是()。

A、焦虑

B、抑郁

C、敌意

D、排斥

【答案】A

【解析】由于起病急骤,病情危重,患者缺乏足够心理准备,导致患者产生严重焦虑;进入抢救室且目睹抢

救或死亡的情景,往往产生恐惧的心理。

故选A。

11、关于血小板在生理性止血中的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形成血小板栓子实现第一期止血

B、激活的血小板内Ca2+浓度升高

C、激活的血小板会发生变形、黏附、聚集、释放反应

D、不参与启动凝血过程完成第二期止血

【答案】D

【解析】当血小板活化后,带负电荷的磷脂翻转到外表面,促进因子X酶复合物和凝血酶原酶复合物的生

成。

血小板参与启动凝血过程完成第二期凝血。

12、药物作用的选择性取决于()

A、药物的剂量

B、药物的脂溶性

C、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

D、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答案】C

【解析】药物在一定剂量下对某些组织或器官作用特别明显,而对其他组织、器官作用不明显或没有作用。

称为选择性。

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药物对不同组织器官的亲和力不同;不同组织器官对药物的敏感性不同。

选C。

13、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抗核抗体的基本原理是()。

A、将特异性抗原标记上荧光素检测抗原或抗体

B、将第二抗体标记上荧光素检测抗体

C、将特异性抗原标记上荧光素检测抗体

D、以上选项均不对

【答案】B

【解析】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是用第一抗体与标本中抗原结合,再用荧光素标记的抗体进行检测,因此荧光素

标记的为第二抗体。

14、对于酒精依赖、药物成瘾、恋物癖等心理障碍患者适宜采用的行为疗法是()。

A、系统脱敏法

B、厌恶疗法

C、正强化法

D、示范疗法

【答案】B

【解析】厌恶疗法又称对抗性发射疗法,这是一种通过轻微惩罚的厌恶刺激来矫正和消除某些适应不良行为

的方法。

主要适用于露阴症、窥阴症、恋物症等,对酒精依赖、药物成瘾和强迫症也有一定的疗效,也可以

适用于儿童的攻击行为、暴怒发作、遗尿和神经性呕吐。

故选B。

15、主要用于预防Ⅰ型变态反应所至哮喘的药物是()。

A、氨茶碱

B、肾上腺素

C、特布他林

D、色甘酸钠

【答案】D

【解析】Ⅰ型变态反应即速发型变态反应。

色甘酸钠可阻止肥大细胞释放过敏介质、直接抑制引起气管痉挛

的某些反射。

在接触抗原之前用药可防止Ⅰ型变态反应所致哮喘,并可防止运动诱发的哮喘。

故选D。

16、胸痛的性质多种多样,如()引起的多呈烧灼感。

A、心绞痛

B、胸膜炎

C、食管炎

D、气胸

【答案】C

【解析】胸痛的程度可呈剧烈、轻微和剧痛。

食管炎则多为烧灼痛。

故选C。

17、慢性支气管炎病人长期咳脓性痰合并下列哪种疾病较为多见()。

A、鼻窦病变伴支气管扩张

B、活动性肺结核

C、支气管哮喘

D、肺囊肿

【答案】A

【解析】长期大量咳脓性痰为支气管扩张的临床特点。

支气管哮喘、阻塞性肺气肿、活动性肺结核一般都不

会咳大量脓痰。

肺囊肿患者偶在合并感染时可咳脓性痰。

18、使脉压增大的情况是()。

A、射血期延长

B、体循环平均压降低

C、外周阻力增大

D、大动脉的可扩张性减少

【答案】D

【解析】大动脉的可扩张性减少(例如大动脉硬化)时,对血压的缓冲作用下降,收缩压将增加而舒张压将

降低,导致动脉脉搏压增大。

19、使脉压增大的情况是()。

A、射血期延长

B、体循环平均压降低

C、外周阻力增大

D、大动脉的可扩张性减少

【答案】D

【解析】大动脉的可扩张性减少(例如大动脉硬化)时,对血压的缓冲作用下降,收缩压将增加而舒张压将

降低,导致动脉脉搏压增大。

20、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有()。

A、全身动脉血压和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下降

B、肾小囊内压升高时,使有效滤过压降低,肾小球滤过率也减少

C、全身血浆蛋白的浓度明显降低时,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有效滤过压升高

D、肾小球的血浆流量对肾小球滤过率亦有很大影响

【答案】ABCD

【解析】影响肾小球滤过的的因素主要有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肾血浆流量

和滤过系数。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下降和肾小囊内压升高均可使有效滤过压下降,肾小球滤过率随之下降;

肾血流量减少可使滤过平衡位置移向入球小动脉端,有效

21、下述哪项不符合湿性坏疽的描述()。

A、常有全身中毒症状

B、坏疽组织呈污秽黑褐色

C、合并腐败菌感染

D、坏死与健康组织之间界限清楚

【答案】D

【解析】湿性坏疽多发生于与外界相通的内脏(肠、子宫、肺等),也可见于四肢(伴有瘀血水肿时)。

时由于坏死组织含水分较多,故腐败菌感染严重,局部明显肿胀,呈暗绿色或污黑色。

腐败菌分解蛋白质,

产生吲哚、粪臭素等,造成恶臭。

由于病变发展较快,炎症比较弥漫,故坏死组织与健康组织间无明显分界

线。

同时组织坏死腐败所产生的毒性产物及细菌毒素被吸收后,可引起全身中毒症状,甚至可发生中毒性休

克而死亡。

22、我国规定,麻疹疫苗免疫的起始年(月)龄是()。

A、8月龄

B、1岁

C、1.5岁

D、7岁

【答案】A

【解析】出生24小时内,接种卡介苗和第一针乙肝疫苗。

1个月月龄,接种第二针乙肝疫苗。

2个月月龄,

接种(服)第一次脊髓灰质炎疫苗。

3个月月龄,接种第二次脊髓灰质炎疫苗和第一次百白破疫苗。

4个月月

龄,接种第三次脊髓灰质炎疫苗和第二次百白破疫苗。

5个月月龄,接种第三次百白破。

6个月月龄,接种第

三针乙肝疫苗。

8个月月龄,接种麻疹疫苗。

故选A。

23、抑制细菌核酸合成的药物是()。

A、利福平

B、链霉素

C、多黏菌素

D、头抱霉素

【答案】A

【解析】利福平与细菌DNA依赖的RNA聚合酶强烈结合,竞争抑制细菌的RNA合成。

24、反映疾病严重程度的指标是()。

A、发病率

B、死亡率

C、感染率

D、病死率

【答案】D

【解析】发病率指在一定期间内(1年),特定人群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死亡率是测量人群死亡危险最

常用的指标。

感染率常用于研究传染病、寄生虫病的感染情况和防治工作的效果;病死率表示确诊病人的死

亡率,多用于急性传染病,是反映疾病严重程度的指标。

故选D。

25、脾最先接触抗原的部位是()。

A、边缘区

B、脾索

C、脾小结

D、动脉周围淋巴鞘

【答案】A

【解析】边缘区是血液内抗原及淋巴细胞进入白髓的重要通道,是清除异物和捕获、识别抗原及诱发免疫应

答的重要部位。

26、军团菌肺炎首选()。

A、氧氟沙星

B、青霉素

C、庆大霉素

D、红霉素

【答案】D

【解析】克雷伯杆菌的敏感抗生素为氨基糖苷类,所给的五种抗生素中仅庆大霉素属此类。

嗜肺军团杆菌的

敏感抗生素为红霉素。

27、正常情况下,成人的肾小球滤过率为()。

A、100ml/min

B、125ml/min

C、150ml/min

D、180ml/min

【答案】B

【解析】血液流经肾小球毛细血管网的滤过是一种超滤过,单位时间内(每分钟)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称为

肾小球滤过率。

正常成年人的肾小球滤过率平均值为125ml/min。

故选B。

28、下列疾病在传染过程中表现为"显性感染"多的是()。

A、麻疹

B、乙脑

C、脊髓灰质炎

D、白喉

【答案】D

【解析】显性感染,又称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引起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

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

29、内环境稳态是指()。

A、血浆的化学成分相对稳定

B、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与物理特性维持相对稳定

C、血液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维持相对稳定

D、细胞内液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维持相对稳定

【答案】B

【解析】内环境稳态也称自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如温度、PH、渗透压和各种液体成分等的相对恒

定状态。

生理学将细胞外液成为内环境。

30、引起血小板粘集最重要的物质有()。

A、凝血酶原

B、组胺

C、ATP组胺(三磷酸腺苷)

D、ADP(二磷酸腺苷)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核学生对血栓形成机制的理解。

常见错误:

选凝血酶原,认为凝血酶原为参与凝血的凝血因

子Ⅱ,有促进血小板黏集作用,而忽略了凝血酶原为非活化状态,只有活化为凝血酶后才对血小板有黏集的

作用。

正确答案是ADP(二磷酸腺苷)。

对血小板有黏集作用的因子有ADP、TXA和凝血酶,其中以ADP

最为重要。

前列腺环素项可抑制血小板的黏集,组胺和ATP(三磷酸腺苷)无血小板黏集的作用。

31、MHC-Ⅰ类分子受体是()。

A、CD4分子

B、CD80(B7)分子

C、CD21分子

D、CD8分子

【答案】D

【解析】MHC-Ⅰ类分子受体是CD8分子;MHC-Ⅱ类分子受体是CD4分子;CD3分子与TCR形成TCR-

CD3复合体,传递细胞活化信号;CD28分子与B7分子结合产生协同刺激信号,在T细胞活化中发挥重要

作用;EB病毒受体是CD21分子。

32、肝昏迷病人灌肠或导泻时应禁用()。

A、肥皂水

B、25%硫酸镁

C、生理盐水加食醋

D、生理盐水

【答案】A

【解析】肝昏迷病人灌肠或导泻时应禁用肥皂水。

33、口服苯妥英纳几周后又加服氯霉素,测得苯妥英钠血浓度明显升高,这种现象是因为()。

A、氯霉素使苯妥英钠吸收增加

B、氯霉素增加苯妥英钠的生物利用度

C、氯霉素与苯妥英钠竞争与血浆蛋白结合,使苯妥英钠游离增加

D、氯霉素抑制肝药酶使苯妥英钠代谢减少

【答案】D

【解析】药物代谢酶包括药酶诱导剂和药酶抑制剂。

药酶抑制剂能降低肝药酶活性,减慢药物代谢速率。

使

药物浓度增高、甚至产生毒性反应。

氯霉素属于药酶抑制剂,使得苯妥英钠代谢减慢,药物浓度增高。

故选

D。

34、关于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哪项是错的()。

A、病后均有巩固免疫力

B、某些传染病有地方性和季节性

C、有病原体

D、有传染性

【答案】A

【解析】传染病的特点是有病原体,有传染性和流行性,感染后常有免疫性。

有些传染病还有季节性或地方

性。

不同的传染病、病后免疫状态有所不同,有的传染病患病一次后可终身免疫,有的还可感染。

35、仅在监测点内进行监测的传染病()。

A、蛔虫病

B、流行性感冒

C、霍乱

D、血吸虫病

【答案】B

【解析】常见错误:

选答“血吸虫病”属于应向有关卫生防疫专业机构报告疫情的丙类传染病,仅在监测点

内进行监测的丙类传染病有麻风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除霍乱、痢疾、伤寒、副伤寒以外

的感染性腹泻病、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应复习有关仅在监测点内进行监测的传染病的种类。

要点通过复习法

定传染病的分类可正确判断传染病的归属。

通过对传染病报告制度的熟悉和记忆,可对传染源的管理做出正

确判断。

36、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主要特征是()。

A、双肺哮鸣音

B、大气道阻塞

C、胸片示肺野透亮度增加

D、气流受限

【答案】D

【解析】COPD的主要病理基础是气道阻塞的不完全可逆,导致气流受限。

37、50岁女性,因小腿上突然轻微青紫,查血小板为52×109/L,血红蛋白及白细胞正常。

体检发现除小腿

外无其他部位出血。

请问下列叙述哪项错误()。

A、须仔细询问病史及体检,例如肝硬化病人会因脾脏大破坏较多血小板,导致血小板降低

B、须仔细询问用药史,例如磺胺或青霉素类等可能引起血小板数目降低

C、若需要输注血小板,最好选择ABO血型相符的血小板

D、此患者血小板过低有自发性内出血的危险,应该要输注血小板浓缩液

【答案】D

【解析】病人血小板减少原因不明,除小腿外无其他出血,有因药物等原因一过性血小板减少可能,病情平

稳,需查找原因,再决定治疗方案。

38、关于突触传递的描述,错误的是()。

A、具有延搁效应

B、易疲劳

C、双向性

D、通过递质传递信号

【答案】C

【解析】中枢兴奋传播的特点具有:

(1)单向传播:

在反射活动中,兴奋经化学性突触传递,只能从突触前

末梢传向突触后神经元,称为单向传播;

(2)中枢延搁:

兴奋在中枢传播时往往需要较长时间;(3)兴奋

的总和:

在反射活动中,单根神经纤维的传入冲动一般不能是中枢发出传出效应,需有若干神经纤维的传入

冲动同时或几乎同时到达同一中枢,才能产生传出效应。

(4)兴奋节律的改变;(5)后发放与反馈;(6)

对内环

39、下述关于闭合性气胸采用排气疗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肺复张能力差者,应尽快将气抽尽

B、每次抽气不宜超过1.5L

C、积气量多者可每日抽气一次

D、积气量达到该侧胸腔容积的15%即可抽气

【答案】C

【解析】闭合性气胸患者采用排气疗法的原则是:

如气胸患者的肺被压缩小于20%,则可采用保守治疗,无

须抽气。

如积气量大,症状明显者可每日抽气1~2次,但每次抽气量不宜超过1000ml(1L)。

如患者肺复

张能力较差,应采用胸腔闭式引流,不宜过快将气抽尽。

闭式引流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常用方法,但适用于

张力性气胸、交通性气胸、心肺功能较差等症状较重的闭合性气胸患者,一般性闭合性气胸不宜首选胸腔闭

式引流。

40、口服苯妥英纳几周后又加服氯霉素,测得苯妥英钠血浓度明显升高,这种现象是因为()。

A、氯霉素使苯妥英钠吸收增加

B、氯霉素增加苯妥英钠的生物利用度

C、氯霉素与苯妥英钠竞争与血浆蛋白结合,使苯妥英钠游离增加

D、氯霉素抑制肝药酶使苯妥英钠代谢减少

【答案】D

【解析】药物代谢酶包括药酶诱导剂和药酶抑制剂。

药酶抑制剂能降低肝药酶活性,减慢药物代谢速率。

使

药物浓度增高、甚至产生毒性反应。

氯霉素属于药酶抑制剂,使得苯妥英钠代谢减慢,药物浓度增高。

故选

D。

41、连续毛细血管通常分布于()。

A、肌组织

B、脾

C、中枢神经系统

D、肝

【答案】AC

【解析】根据内皮细胞的结构特点,毛细血管可分为三种:

连续毛细血管、有孔毛细血管、血窦。

连续毛细

血管的特点是内皮细胞较薄,无孔,胞质内有许多吞饮小泡。

主要分布在结缔组织、肌组织、外分泌腺、

肺、脑和脊髓等处。

故选AC。

42、原尿中葡萄糖的含量()。

A、高于血浆

B、与血浆相同

C、低于血浆

D、与肾小管液相同

【答案】B

【解析】原尿中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的浓度与血浆中的基本相同。

原尿经肾小管上皮细胞的选择性重吸收

和分泌作用后形成尿液。

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不含葡萄糖。

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葡萄糖通过被动运输的方式进

入组织液。

故选B。

43、以下哪项不符合慢性乙型肝炎(中度)的治疗原则()。

A、应用免疫调节药物

B、禁酒、避免劳累、适当休息

C、抗病毒治疗

D、注射乙肝疫苗

【答案】D

【解析】慢性乙型肝炎(中度)的治疗原则1、休息2、高蛋白饮食3、抗病毒药物治疗4、免疫调节剂5、

免疫抑制剂6、护肝7、中药。

注射疫苗属于预防措施。

44、决定抗原特异性的是()。

A、抗原的种类

B、抗原分子表面的特殊化学基团

C、抗原分子量的大小

D、抗原结构的复杂性

【答案】B

【解析】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物质基础是抗原分子表面的特殊化学基团即抗原决定簇。

45、异物性肉芽肿()。

A、增生性炎

B、蜂窝织炎

C、浆液性炎

D、变质性炎

【答案】A

【解析】肉芽肿是由巨噬细胞及其演化的细胞呈现局限性浸润和增生所形成的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多为特

殊类型的慢性炎症。

异物性肉芽肿由各种异物如外科缝线、滑石粉、矽尘、寄生虫卵等引起。

46、林可霉素()。

A、具有较强抗绿脓杆菌作用

B、主要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骨及关节感染

C、为支原体肺炎首选药物

D、对念珠菌有强大抗菌作用

【答案】B

【解析】林可霉素属于林可霉素类,在体内分布较广,在骨组织中的浓度是血药浓度的1.5倍,故该药物可

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的急慢性骨髓炎和脓性关节炎的治疗。

故选B。

47、以下说法与大卫生观相符的有()。

A、预防保健的责任从医药卫生行业扩大到社会各行各业

B、由关注疾病的自然原因到同等程度地关注社会原因

C、由消极治疗与康复扩大到积极预防和主动提高健康水平

D、卫生事业活动的主体由医务人员扩大到社会全体成员

【答案】ABCD

【解析】大卫生观的核心是由以疾病、患者及其治疗为中心,扩大到以健康、健康人和保健、康复为中心,

由治疗服务扩大到预防服务,由关注疾病的自然原因到同等程度地关注社会原因,由生理服务扩大到心理服

务,由院内服务扩大到院外服务,由个体服务扩大到群体服务,由

48、大肠埃希菌的IMViC试验结果为()。

A、++-+

B、-+-+

C、++--

D、+-+-

【答案】C

【解析】大肠埃希菌的IMViC试验结果是++--。

49、Ⅰ型超敏反应不具有的特点()。

A、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

B、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均参与

C、无补体参与

D、免疫病理作用以细胞破坏为主

【答案】D

【解析】II型超敏反应免疫病理作用以细胞破坏为主,又称溶细胞型或细胞毒型超敏反应。

I型超敏反应只引

起生理功能紊乱,不引起严重组织损伤。

50、肾梗死()。

A、凋亡

B、凝固性坏死

C、坏疽

D、干酪样坏死

【答案】B

【解析】坏死组织因为失水变干、蛋白质凝固,而变为灰白色或黄白色比较干燥结实的凝固体,故称为凝固

性坏死。

凝固性坏死常见于心、肾、脾等器官的缺血性坏死—梗死。

51、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基本相同的是()。

A、舒张压

B、收缩压

C、外周阻力

D、心搏出量

【答案】D

【解析】肺循环血管管壁薄,可扩张性高,对血流阻力小,所以肺动脉压远较主动脉压低,但左、右心的输

出量是相等的。

52、低钾血症的心电图表现是()。

A、U波增高

B、T波高尖

C、P波降低

D、T波高平

【答案】A

【解析】低钾血症的典型心电图表现为ST段压低,T波低平或倒置以及U波增高,QT-U间期延长。

严重低

钾血症时,可见P波振幅增高,P-Q间期延长和QRS波群增宽时限延长。

故选A。

53、下列关于人群易感性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冬春季节多发的现象称为流行的周期性

B、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的比例达到一定水平时很容易发生该传染病流行

C、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

D、某些病后免疫力很巩固的传染病,经过一次流行之后,需待易感者比例再次上升至一定水平时,才会发

生另一次流行

【答案】A

【解析】某些病后免疫力很巩固的传染病,经过一次流行之后,需待几年当易感者比例再次上升至一定水平

时,才会发生另一次流行,这种现象称为传染病流行的周期性。

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54、某男孩,2岁,查体发现方颅,枕秃,串珠胸,夜间经常啼哭,最可能的原因是()。

A、铁缺乏

B、锌缺乏

C、维生素A缺乏

D、钙缺乏

【答案】D

【解析】幼儿缺钙常表现为①多汗,与温度无关,尤其是入睡后头部出汗,使小儿头颅不断磨擦枕头,久之

颅后可见枕秃圈。

②夜惊,夜间常突然惊醒,啼哭不止。

③串珠胸:

由于缺乏维生素D,肋软骨增生,各个

肋骨的软骨增生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